甘谷一中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三次月检测考试

更新时间:2023-09-25 17:0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甘谷一中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三次月检测考试

化 学

第I卷(选择题)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C:12 H:1 O:16 N:14 Al:27 Na:23 Fe:56 Cu:64 K:39 Ca:40 I:127 Ba:137

一、选择题(共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

1.下列对有关化学反应过程或实验现象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A.Cl2的水溶液可以导电,说明Cl2是电解质

B.在高温条件下,C能置换出SiO2中的Si,说明C的氧化性强于Si

C.向淀粉碘化钾的溶液中加入氯水,溶液变为蓝色,说明Cl2的氧化性强于I2 D.滴有酚酞的Na2CO3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后,溶液褪色,说明BaCl2溶液有酸性

2.下列判断不合理的是( ) ...

A.能电离出H的物质一定是酸 B.焰色反应是物理变化

C.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D.蔗糖、碳酸钡和水分别属于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

3.下列关于实验操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证明一瓶红棕色气体是溴蒸气还是二氧化氮,可用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检验,观

察试纸颜色的变化

B.盛放NaOH溶液时,使用带玻璃瓶塞的磨口瓶

C.用苯萃取溴水中的溴时,将溴的苯溶液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 D.使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时,俯视刻度线定容后所得溶液浓度偏高 4.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制取或应用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用8%的盐酸蒸发浓缩获得30%的盐酸 B.光纤和餐桌上的瓷盘都是硅酸盐制品

C.可利用丁达尔效应来区别淀粉溶液和氯化钠溶液 D.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与氯水混合使用漂白效果更好 5.下列表示对应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试卷第1页,总8页

A. 硫酸铝溶液中滴加过量浓氨水:Al+4OH===AlO2+2H2O B.用过氧化氢从酸化的海带灰浸出液中提取碘:2I+H2O2+2H=I2+2H2O C.碳酸氢钙溶液中加入足量烧碱溶液:HCO3-+OH-=CO32-+H2O D.过氧化钠固体与水反应:2O22-+2H2O=4OH-+O2↑

6.设NA代表阿佛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常温常压下,1mol氦气含有的核外电子数为4NA ②常温常压下,17g甲基(—14CH3)所含的中子数为8NA ③64g的铜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一定失去2NA个电子

④常温常压下,100mL 0.5mol/L 的乙酸溶液中,乙酸的分子数目小于0.05NA ⑤标准状况下,22.4 L C2H5OH中含有的氢原子数为6 NA ⑥常温常压22.4L NO气体的分子数小于NA

A.①②⑤

B.③④⑤

C.②④⑥

D.③⑤⑥

+

3+

--

7.如图装置,将溶液A逐滴加入固体B中,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若A为浓盐酸,B为MnO2,C中盛品红溶液,则C中溶液不褪色

B.若A为醋酸溶液,B为贝壳,C中盛过量澄清石灰水,则C中溶液变浑浊

C.若A为浓硫酸,B为Na2SO3固体,C中盛石蕊溶液,则C中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D.若A为浓氨水,B为生石灰,C中盛AlCl3溶液,则C中产生白色沉淀 8.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酸性:盐酸>硅酸 向硅酸钠溶液中滴加1滴酚2 min后,试管里 A 酞,然后逐滴加入稀盐酸至红出现凝胶 色褪去 B 向蛋白质溶液中滴加饱和CuSO4溶液 有固体析出 蛋白质发生变性 常温下,铁不与浓硫酸反应 C 常温下,向浓硫酸中投入铁片 铁片不溶解 向某溶液中先滴加KSCN溶先无明显现象, 后溶液变成血溶液中含有Fe2+,没有Fe3+ D 液,再滴加少量氯水 红色 [来源:学科网ZXXK][来源:Z。xx。k.Com]试卷第2页,总8页 9.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指定溶液中共存的是( ) ①无色溶液中:K+、Cl-、Na+、HCO3-、OH-

② 使pH试纸变深蓝色的溶液中: K、CO3、Na、AlO2 ③水电离的c(H+)=10-12mol·L-1的溶液中:ClO-、HCO3-、NO3-、NH4+ ④加入Mg能放出H2的溶液中:Mg2+、NH4+、Cl-、Na+、SO42- ⑤使甲基橙变红的溶液中:MnO4-、NO3-、SO42-、Na+、Fe3+ ⑥pH=0的溶液中:Fe2+、Al3+、NO3-、Cl-、SO32-

A.①③ B.②④⑤ C.①②⑤ D.③⑥ 10.下列有关实验装置进行的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2-

+-

A.用图1装置制取并收集干燥纯净的NH3 B.用图2所示装置可除去NO2中的NO

[来源:学§科§网]

图1 图2 图3 图4

C.用图3所示装置可分离CH3COOC2H5和饱和碳酸钠溶液 D.用图4装置制备Fe(OH)2并能较长时间观察其颜色 11.下列各组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

①同位素:1H、2H2、3H ②同素异形体:C80、金刚石、石墨 ③酸性氧化物:CO2、CO、SO3 ④混合物:水玻璃、水银、水煤气 ⑤电解质:明矾、冰醋酸、石膏 ⑥干冰、液氯都是非电解质

A.②⑤ B.②⑤⑥ C.②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 12.有Fe2+、NO3—、Fe3+、NH4+、H+和H2O六种粒子,属于同一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8 B.该过程说明Fe(NO3)2溶液不宜加酸酸化 C.每1molNO3—发生氧化反应,转移8mol e-

D.若把该反应设计为原电池,则负极反应为Fe—e=Fe

13.下列实验过程中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Y) 与加入试剂的量(X)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2+

3+

试卷第3页,总8页

A.向AlCl3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且边滴边振荡 B.向

NaAlO2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至过量且边滴边振荡

C.向NH4Al(SO4)2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直至过量 D.向NaOH、Ba(OH)2、NaA1O2的混合溶液中逐渐通入二氧化碳至过量 14.对下列化学用语的理解和描述均正确的是( )

A.原子结构示意图可以表示

12

C,也可以表示C

14

B.比例模型可以表示二氧化碳分子,也可以表示水分子

C.结构示意图为的阴离子都不能破坏水的电离平衡

D.电子式可以表示羟基,也可以表示氢氧根离子

15.X、Y、M、N是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已知X的最外层电子

数是电子层数的3倍,X、M同主族,Y的原子在短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Y的简单离子半径:r(X2-)<r(Y+) B.M的气态氢化物比N的气态氢化物稳定 C.M与X形成的化合物对应的水化物一定是强酸

D.Y2X和Y2X2中阴、阳离子的个数比相同,但化学键类型不同

+++2+3+3+2-—

16.某溶液中可能含有H、Na、NH4、Mg、Fe、Al、SO4、HCO3等离子。

[来源学。科。网]当向该溶液中加入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时,发现生成沉淀物质的量随NaOH溶液的体积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原溶液中含有的Fe和Al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3+

3+3+

2+

B.ab段发生的离子反应为:Al+3OH= Al(OH)3↓,Mg+2OH= Mg(OH)2↓

试卷第4页,总8页

C.原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必定有H、NH4、Al、Mg D.d点溶液中含有的溶质只有Na2SO4

17.某稀溶液中含有Fe(NO3)3、Cu(NO3)2、HNO3,若向其中逐渐加入铁粉,溶液中Fe2+浓度和加入铁粉的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3+2+

则稀溶液中Fe(NO3)3、Cu(NO3)2、HNO3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 ) A.1∶1∶1 B.1∶3∶1 C.3∶3∶8 D.1∶1∶4

18.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E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只有C是金属元 素,B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A元素常见化合价为+1和-1;A与C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C、D两元素原子的电子数之和为A、B两种元素原子的电子数之和的3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元素的原子半径:A<B<C< D< E

B.对应氢化物的热稳定性:D > E

C.B与C、B与D形成的化合物中化学键类型相同

D.五种元素中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最强的是E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共四题,共46分)

19.(10分)下图是中学常见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已知:(a)A为淡黄色固体,B为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物质; (b)E为常见金属,J为红褐色沉淀;(c)G在实验室中常用于检验B的存在;(d)L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常用于制造炸药,浓溶液常呈黄色。 回答下列问题:

C A B ① D G H ② J E I F L K (1)A的电子式 。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

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为

(3)若参加反应的A的质量为39g,则转移的电子数目为 。

(4)向含n g L的稀溶液中加入m g E,两者恰好完全反应,若L只被还原为+2价化

试卷第5页,总8页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7xn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