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标准)(格式标准)
更新时间:2024-06-05 11:3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重庆市城镇化进程中农村
人力资源开发研究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学生姓名:赵大鹏
指导教师:陆远权 教 授 专 业:行政管理 学科门类:管理学
重庆大学贸易与行政学院
二OO九年十月
Research on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in Rural Areas of Chongqing During the
Course of Urbanization
A Thesis Submitted to Chongqing University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of Management
By ZhaoDapeng
Supervised by Prof. LU Yuanquan Major: Administration
College of Trade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Chongqing, China
October 2009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文摘要
摘 要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实现现代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问题,我国能否实现现代化和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关键看农业是否实现了现代化和农民是否实现全面小康。“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而农民问题的关键是农民的素质问题。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已经成为解决“三农”问题、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和人力资本存量、促进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关键。因此,如何合理有效的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是目前和未来几十年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
合理有效地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对于提高重庆市农村劳动力素质以及合理有效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进而促进重庆城乡经济共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运用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全面深入地分析了重庆市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及其特点,着重分析了未来重庆市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城镇化协调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从具体情况出发探讨了重庆市农村人力资源有效的开发的对策,试图为实践操作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案。
本研究为以城镇化为视角面向重庆市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研究。首先,简述本文的研究背景、目的意义、使用的研究方法以及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之处。其次主要从城镇化理论、人力资源理论、人力资本理论、人口迁移理论、公共管理理论等角度进行文献资料的借鉴和综述,确定理论研究边界。再次,对城镇化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之间关系的演变规律进行了探究,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重庆市城镇化的发展。同时以重庆市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为切入点,对在城镇化过程中农村人力资源的现状进行定量描述,重点分析了重庆市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城镇化协调发展所面临的主要矛盾。最后,依据调查现状提出了城镇化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协调发展的对策,并对重庆市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关键词:城镇化,人力资源,就业结构,协调发展
I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英文摘要
ABSTRACT
Agriculture is the basis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industries, three agricultural problems \rural areas and farmers\have always bee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odernization and building a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 in major issues, our ability to achieve modernization and the achievement of a comprehensive well-off society, the key depends on whether the realization of modernization in agriculture and the quality problems of farmers. Developing and using of country human resources is the way to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farmers and solving the problem of agriculture, rural and farmers. The first priority in developing countryside economy is to develop country human resources.
Developing and using of country human resources will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farmers and have a direct influence on the countryside economy of Chongqing, so developing country human resources effectively is important in science and practice. In this thesis, we analyzed the characteristic and status of country human resources development in Chongqing with the method of norm and empirical analysis,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static and dynamic analysis. Following the experience of foreign country about urbanization and rural human resources development, we analysis the statu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comprehensive and thorough in rural areas of Chongqing. And focused on analyzing the main problems about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in the future of human resources in rural areas and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that we will face. From the specific conditions, we explore the effective measures of development human resources of rural areas in Chongqing, to attempt to provide some practical programs.
In this study, we research human resources development in rural areas of Chongqing in perspective of urbanization. First, it summarizes the background of this research, the purpose of meaning, the use of research methods and focus of the study difficulties and innovations. Second, it does a literature review and overview of theoretical study to determine the boundary mainly from urban theory, human resources theory, human capital theory, population migration theory, public management theory and so on. Then it explores the evolu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rbanization and rural human resources development. And on this basis it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in Chongqing. In both uses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in rural areas of
II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英文摘要
Chongqing as an entry point and does a quantitative description for the status quo of rural human resources in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Analyzes the main contradiction facing in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between rural human resources development and urbanization in Chongqing. Finally form the status quo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urbanization and rural human resources development, the paper proposes a solution in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countermeasures as well as makes summary and outlook about human resources development in rural of Chongqing in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Keywords:Urbanization, Human Resource, Employment Structur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III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理论借鉴与研究综述
2 理论借鉴与研究综述
2.1 理论借鉴
2.1.1 城镇化的涵义及其相关理论
①城镇
城镇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人类社会进步的结果。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城镇的功能有了进一步的扩大,城镇的概念也在逐步丰富和完善。现代意义上的城镇是现代文明的标志,是经济、政治、科学、文化、教育的中心,集中体现了一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城镇的内涵很广,包括大都市区、大都市带、特大城市、区域性中心城市、中小城市、小城镇在内的完整的城镇体系。
城镇和城市,是相对于农村存在的范畴。城镇和城市都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城市的狭义理解是:只含市不含镇。广义理解是:含市又含建制镇。在我国,“城镇”曾经是城市和乡镇在一起的简称,属行政区域的概念,而非国外则是城市外的非农人口集中居住的地理区域。因此,原来的“镇”的概念是指农村乡政府所在地的“集镇”和农村镇政府所在地“建制镇”的统称,而小城镇则指“集镇”和“建制镇”的总和,即完全以该级行政管理机构的驻地为划分标准。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发展小城镇要以现有的县城和有条件的建制镇为基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所以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小城镇建设是指县城和有条件的建制镇,而不包括集镇,即对“城镇”作狭义理解。此时,广义的城市和狭义城镇在内涵和外延上达成一致。 ②城镇化
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过程。“城镇化”一词的出现要晚于“城市化”。城市化是英文词Urbanization的中文翻译,Urban(城市)是与Rural(农村)相对而言的,故Urbanization的标准中文翻译是“城市化”。“城镇化”是中国学者创造的一个新词汇,国内很多学者认为“城镇化”一词更符合当前中国很多城市和大批小城镇蓬勃发展的国情。1981年辜胜阻在《非农化与城镇化研究》中使用并拓展了“城镇化”的概念,在后来的研究中“城镇化”的研究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景象,至今尚无统一概念。具有代表性并符合中国西部地区现实的观点是城镇化是指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的传统农业社会向非农业人口占多数的现代文明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是衡量现代化过程的重要标志。城镇化作为一种历史过程,不仅是一个城镇数量与规模扩大的过程,同时也是一种城镇结构和功能转变的过程。这一历史过程包括四个方面:第一,城镇化是农村人口和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过程;第二,城镇化是第二、三产业向城镇聚集发展的过程;第三,城镇化是地域性质和景观转化的过程;第四,城镇化包括城市文明、城市意识在内的城市生活方式的扩散
4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理论借鉴与研究综述
和传播过程。概括起来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表现在人的地理位置的转移和职业的改变以及由此引起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的演变;另一方面则表现为城镇人口和城市数量的增加、城镇规模的扩大以及城镇经济社会发展、现代化和集约化程度的提高。
在城镇化的发展模式方面,我国的城镇化模式有着独特之处。费孝通最早注意到中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后,中国农村乡镇企业的发展。他实地调查了乡镇企业发展与小城镇发展进程对中国工业化、城市化的影响,进行了社会学的研究,研究了农村、农民和农业发展与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发展的关系,研究了现代小城镇成长和变化的动力。费孝通把发展乡镇企业与小城镇在地方经济社会体系中的影响,作为他构思乡村工业化、城市化的基本构架,提出农村工业化是小城镇发展的直接动力。1983年《小城镇再探索》一文中,提出了“经济发展模式”的概念,即从整体出发,探索每个地区发展的背景、条件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与其他地区相区别的发展特色,并作出相关的总结如“苏南模式”是由乡镇工业的兴起而进入工业化;“温州模式”是由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形成了家庭工业与专业市场,即“小商品,大市场”;“珠江模式”是珠江三角洲借助香港的地缘优势普遍发展“三来一补”企业,与香港形成前店后厂格局。
2.1.2 人力资源理论
①人力资源的内涵
一般意义上的人力资源可以定义为在一定社会组织范围内,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具有智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能力的人们的总和。它可以分为现实的人力资源和潜在的人力资源两部分。现实中的人力资源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间内拥有的实际从事社会经济活动的全部人口。潜在的人力资源则是指处于储备状态,正在培养成长,逐步具备劳动能力的,或是具有劳动能力,但由于各种原因不能或不愿从事社会劳动的,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动员投入社会经济生活的人口总和。例如在校青年学生,现役军人,从事家务劳动的家庭妇女等。
人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在内容上相互统一,相互联系。一定数量的人力资源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一个公司或企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条件。然而人力资源数量的确定,往往又依赖于人力资源质量状况。人力资源数量级只反映推动物质资料生产的人数,人力资源的质量则能反映推动不同类型,不同复杂程度和不同数量生产资料的具体能力及其与物质资料相应的劳动力状况。当今时代,经济发展主要取决于知识信息和科学技术进步,因此对人力资源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对数量的需求相对减弱。再加上人力资源的质量对数量有很强的替代性,而数量对质量的替代性较差,甚至不能替代。所以在人力资源数量一定的条件下,质量更重于数量。
5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理论借鉴与研究综述
②人力资源开发
人力资源开发(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简称HRD),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旨在提升人力资源管理质量的管理战略和活动,也是正在不断发展的一个职业领域和学科。对于人力资源开发的理解,学者们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萧鸣政认为人力资源开发是在一定时期中为提高工作绩效与促进个人成长而进行的有组织的学习活动。同时也是国家或企业对所涉及范围内的所有人员进行正规教育,智力开发,职业培训和全社会性的启智服务,包括教育、调配、培训、使用、核算、周转等全过程。宋晓梧等人认为人力资源开发是通过提供稀缺资源和服务,使初始形态的人力资源得到加工改造,成为具有相当健康水平,知识水平以及社会能力的合格人力资源的过程,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也是通过投资形成或增值人力资本的过程。胡春等人认为人力资源开发是提高人力资源质量,提高经济效益的一切活动,也就是采取各种切实有效的手段,充分挖掘人力资源潜力,提高人力资源质量,改变人力资源的结构,改善人力资源的组织与管理,以便使人力资源与物力资源的结合处于最佳状态,从而取得最大经济效果的一切活动。本文主要从宏观与战略层面上定义人力资源开发的概念:政府通过对未来被发现的人力资源的教育与培训等进行系统开发,包括对人的一生的能力的发现、激发、培养与配置使用,并使人的健康水平、知识水平以及社会适应的综合能力得到提高的过程。人力资源的开发者主要是政府,目的是实现政府的人力资源投资,提高人力资源的经济功效性,满足未来经济发展目标的需要,即提高全民素质,使每个公民具备各种有效参与国民经济发展所必需的体力、技能、智力及正确的价值观与劳动态度,满足国家与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的需要。
2.1.3 人力资本理论
1979年诺奖获得者西奥多·W·舒尔茨是公认的人力资本理论的构建者。1960年,他在美国经济协会的年会上以会长的身份作了题为《人力资本投资》的演说,阐述了许多无法用传统经济理论解释的经济增长问题,明确提出人力资本是当今时代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新古典经济学家将技术进步因素从资本与劳动中分离出来,认为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源泉。二战后随着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以及经济理论与研究方法的不断演进,特别是宏观经济学的兴起和统计计量方法的成熟,经济学家通过对总投资、总收入、总储备和总消费的分析发现,造成不同国家和地区以相同的实物投入而带来差额悬殊的收益增长的主要因素在于人力资源的质量与存量的差异。于是人力资本便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人力资本理论也应运而生。
舒尔茨的人力资本投资理论强调以下四个基本观点:①人力资本投资的作用大于物力资本投资,人力资本的积累是经济增长的源泉;②人力资本形成的关键是
6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理论借鉴与研究综述
要对人进行投资,主要包括4个方面:教育和培训、医疗和保健、鼓励劳动力流动等;③人力资本增长的速度比物质资本增长的速度要快得多;④资本积累的重点应从物质资本转移到人力资本。
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特殊的重要作用:①人力资本使经济欠发达地区较快地改选传统农业,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为实现工业化创造条件;②人力资本使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业剩余劳动力顺利地向非农产业转移,消除二元经济特征;③人力资本使人的素质提高,消费结构升级,为实现工业化拓展市场;④人力资本具有较强的吸引外资的能力;⑤人力资本可以使经济欠发达地区降低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实现可持续发展。
舒尔茨、贝克尔提示了人力资本的形成途径和人力资本的效应,但未能具体计算人力资本诸因素的作用对经济增长作用的内在机理分析得不够深入。以知识经济(knowledge-based economy)为背景的“新经济增长理论”在西方国家出现后,人力资本理论被纳入经济增长模型。
美国经济学家罗默将生产要素分为资本、非熟练劳动力、人力资本(以受教育的年限来衡量)、新思想(以专利数量来衡量)四个方面,又把人力资本分为物质劳动(labor)与具有专业知识的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两种形式。并认为知识可以提高投资效益,从而解释了各国经济增长率的非收敛性,体现为专业化的人力资本在促进自身收益增加的同时,又使物质投资产生递增效应,即知识的外部效应(external effect)。在此基础上,罗默认为知识积累是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积累的知识可以以异常多样的形式加以组合,由此带来边际生产力递增的无限空间。
美国经济学家卢卡斯(Lucas)分析了整个经济中人力资本形成、积累对产出的贡献,提出了由 two periods model 和 two goods model构成的人力资本模型。把人力资本作为独立的因素纳入到经济增长模型中,认为专业化的人力资本(specific human - capital)是经济增长的原始动力,而人力资本的获得有学校教育和“干中学”两种形式。同时区分了人力资本投资中内生效应与外生效应,内生效应是指人力资本只影响本人的劳动生产率;外生效应是指人力资本对其他人劳动生产率的影响,也就是人力资本的溢出效应,强调人力资本的外部效益具有递增效应。在此基础上卢卡斯认为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作为劳动者技能的人力资本不仅可以提高劳动者自身的生产率,而更为重要的是人力资本的外在效应会从一个人扩散到另一个人身上,从旧产品传递到新产品,从家庭的旧成员传递到新成员,因而对所有生产要素的生产率都有贡献,进而使产出具有递增收益。
2.1.4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
①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理论
7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理论借鉴与研究综述
美国著名发展经济学家刘易斯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源于他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提出“二元经济结构理论”。他认为发展中国家存在着两个截然不同的经济部门:一个是城市的资本主义化的工业部门,该部门集中了大量资本,具在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另一个部门是传统的乡村农业部门,该部门缺乏资本,劳动生产率极其低下,农民仅能维持最低的生活水平,但拥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劳动边际生产率等于零,这时只要工业部门需要,就可从农业部门中得到无限的劳动力供给。传统的乡村部门的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工业部门的关键在于资本家的利润投资,当资本家的利润用于投资时,现代工业部门的生产就扩大,从农业部门吸收的剩余劳动力就增加。随着资本家的不断投放,工业部门生产规模会进一步扩大,从而吸收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这一发展态势一直持续到把农村剩余劳动力全部转移到工业部门为止。此时,发展中国家的二元经济变成了一元经济,不发达的经济变成了发达的现代经济。
尽管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理论存在着一些缺陷,但该理论论述的农村剩余劳动转移的过程较为接近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并且为研究发展中国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和方法。
②拉尼斯-费景汉理论
美国发展经济学家拉尼斯和美籍华人学者费景汉在刘易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的基础上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一种理论,该理论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农村劳动边际生产率等于零的阶段(类似于刘易斯的理论)。在此阶段中,由于农业总产出没有减少,粮价和工资不会上涨,因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工业部门不会遇到困难。
第二个阶段:农业劳动边际生产率大于零小于农业平均固定收入阶段。在此阶段中,农村仍然存在剩余劳动力,这些剩余劳动和第一阶段中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都必须转移到工业部门,转移的规模越大,将会使工业资本的利润越低,最终引起经济增长和劳动力转移过程减慢甚至停滞。
第三阶段:农业劳动边际生产率等于和大于农业平均固定收入阶段。在此阶段,农村剩余劳动力全部转移到工业部门,农民和工人的收入水平一样都由劳动边际生产率来决定。这时传统的农业经济就进入了发达的资本主义经济阶段。
在拉尼斯-费景汉的三阶段论中,最大的难题就是如何使农村剩余劳动力持续到第三阶段,拉尼斯和费景汉认为解决这一难题的唯一途径是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同时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即使农业生产部门和工业生产部门同步发展。为了保证工农业部门平衡发展,拉尼斯和费景汉又提出了一个平衡发展的原则,即工农业两个部门长期持续地保持增长刺激,每个部门的贸易条件都不能恶
8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 重庆市城镇化发展现状分析
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08年全市常住人口为2839.0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419.09万人,城镇化率为49.99%。从就业的角度看,2008年末全市就业人员1646.44万人,第一产业就业人员747.30万人,约占45.4%;第二产业就业338.78万人,约占20.1%,第三产业就业人员560.36万人,约占34.0%。从产业产值的角度看,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096.66亿元,生产结构中第一、二、三产业所占的比重为11.3%、47.7%、41.0%。通过计算可知,2008年重庆市第一、二、三产业的就业结构偏差系数分别为-0.75、1.26、0.2,农业产值比重严重低于其就业比重,农业的劳动密集程度高。比较劳动生产率低。这表明重庆农村仍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外流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但农村人力资本外溢到城市将加剧城乡发展的差距。
由于历史等多方面原因,重庆市的城市体系目前无论是空间布局还是等级规模结构等都不是很健全,尤其是国家在建国以来的城镇规模化控制政策对重庆市城镇的发展本身来说是不利的,“控制大城市发展”使得本来城市功能不健全的各级城镇应有的核心功能被进一步降低和限制。大城市的辐射能力受到限制,这样一来“积极发展中小城镇”就变得不是很不是现实。毕竟缺乏了与大城市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联系,小城镇是很难发展起来的,中等城市也无法得到很好的发展。
对于重庆市经济的发展而言,大量剩余劳动力是把双刃合剑。既要在控制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前提下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以推进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又要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基础上提高重庆市城镇化发展的水平与质量,成为重庆市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必须面对的课题。
3.3 重庆市城镇化发展的特点
在传统的研究方法中,通常采用人均GDP作为地区经济发展阶段的指标,在此基础上与钱纳里发展模式进行比较以判定一地区的发展状况。由于受汇率变化的影响,这样的比较难以完全反映出该地区真实的发展水平。对于重庆而言,非农从业人口比重相对比较稳定,能够真实地衡量城镇化的发展水平。把非农就业比重与城镇人口比重的差值记为d;城镇化水平与非农就业水平的比记为UN;用d与UN比表示非农就业与城镇化的拟合程度,差值越小,比值越大,则两者的拟合度越高。
3.3.1 城镇化水平与就业结构非农化水平关系整体适度
2008年重庆市常住人口2839.0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419.09万人,城镇化率为49.99%,稍高于同期全国45.6%城镇化水平。近年来重庆市统筹城乡发展的政
14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 重庆市城镇化发展现状分析
策效果明显,城镇化水平年平均增长速度位居全国前列。同时重庆市城镇化与非农化之间的差距也在逐渐缩小,拟合度趋于适度。2008年重庆市的UN比的平均水平提高到了得90%,一小时经济圈的UN比更是高达94%。总之重庆市在城镇化加速发展期内城镇化水平与非农化就业水平相比偏低的水平得到了良好的改善。1998年重庆市的人口城镇化水平仅为20.67%,远低于全国30.89%的城镇化水平。过去的十年是重庆是城镇化速度加速发展的一个时期,尤其是在成为全国统筹城乡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后,城镇化水平平均增长速度更是高居全国前列。
尽管重庆市整体层次上的城镇化水平与其他三个直辖市尚有一定的差距,但就城镇化与非农化之间的拟合程度而言,呈现了良好的状态(如表3.1所示)。值得一提的是渝中区、大渡口区、江北区等10个区县的UN比大于或等于1,出现了过度城镇化的迹象,可能会导致以就业问题为中心的城市化问题。
表3.1四个直辖市城镇化水平的比较
Table3.1 the comparison of the level of the level of urbanization in 4 municipality cities
指标 总人口数/万人 非农人口/万人 城镇化水平/%
北京市 1695 1439.1 84.9
上海市 1858 1569.2 84.4
天津市 1115 777.1 69.7
重庆市 2816 1361.35 48.3
3.3.2城镇化水平与非农化水平以及其拟合程度区县间差异较大
把重庆市按一小时经济圈、渝东北翼、渝东南翼进行比较发现,重庆市的城镇化水平与非农化水平存在较大的不平衡性,两项指标均呈现西高东低的态势,一小时经济圈的城镇化率是渝东北翼的2倍,是渝东南翼的3倍。一小时经济圈的非农就业水平也分别比渝东北翼、渝东南翼高出25和36个百分点(如表3.2所示)。
以重庆市40个区县的人均GDP、城镇化水平、非农就业水平分别与城镇化水平与非农化水平(UN)值、差值d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水平的高低与比值UN和差值d的相关性不高。这说明在城镇化过程中,城镇化水平与非农化的比值水平的高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影响该地区城镇化与非农化的拟合程度,像一小时经济圈中人均GDP较高的区县,其UN比也相对较高,
15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 重庆市城镇化发展现状分析
表3.2 重庆市各区域城镇化、非农化水平的横向比较
Table3.2 the horizontal comparison between urbanization level and non-agricultural in
Chongqing
指标 总人口数/万人 非农人口/万人 城镇化水平/% 非农化水平/%
一小时经济圈 1809.83 656.59 61 65
渝东北翼 1070.55 174.08 31 40
渝东南翼 354.94 46.30 23 27
而城镇化水平或人均GDP不高的区县,其UN比也相对低于其他区县。一小时经济圈与渝东南翼在城镇化发展方面的差别不仅体现在城镇化水平的高低上,两区域在城镇化发展水平上也存在一定的差距。
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不仅影响非农就业水平和城镇化水平的高低,也影响非农业水平与城镇化水平的之间的拟合程度。在经济发展状况较好的一小时经济圈,非农就业水平与城镇化水平之间具有较好的拟合度(如图3.3所示),从事非农产
图3.3 重庆市一小时经济圈地区非农化水平与城镇化水平对比图
Fig.3.3 The contrast between the level of non-agricultural and urbanization level in one-hour
economic circle of Chongqing
业生产经营的劳动人口集中到了城镇地区,非农化与城镇化发展较为协调。而在渝东北翼和渝东南翼各区县,城镇化水平与非农就业水平之间的拟合度较差(如图3.4和图3.5所示),大量从事非农产业生产经营的劳动人口滞留于农村地区未能向城镇转移,相对于非农化的发展程度而言,城镇化水平明显滞后。这些从事
16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 重庆市城镇化发展现状分析
非农产业的但没有向城镇转移的农民工收入偏低,没有能力承担其家庭在城镇生活的成本,只能以城乡间流动就业为主。
图3.4 重庆市渝东北翼地区非农化水平与城镇化水平对比图
Fig.3.4 The contrast between the level of non-agricultural and urbanization level in northeast flank
of Chongqing
图3.5 重庆市渝东南翼地区非农化水平与城镇化水平对比图
Fig.3.5 The contrast between the level of non-agricultural and urbanization level in southeast flank
of Chongqing
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是导致城镇化与农化之间会缩小的主要原因。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劳动需求结构图的变化是核心问题,而劳动力的转移正是这两个变量发生作用的传导机制。
17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 重庆市农村人力资源现状
4 重庆市农村人力资源现状
根据2008年重庆市1%人口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 2007年,全市常住人口为2816.00万人,与上年相比增加8.00万人,增长0.3%,常住人口保持增长态势。其中人口在百万人以上的区有涪陵区113.45万人,江津区147.67万人,合川区153.29万人,万州区172.96万人,开县158.45万人,云阳县132.38万人,奉节县104.15万人。2007年全市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1496.71万人,占常住人口的53.3%,与上年相比,乡村人口减少35.34万人。全市城镇化率为46.7%,与上年相比,上升1.5个百分点。都市发达经济圈的城镇化率为86.8%,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渝西经济走廊的城镇化率为40.9%,提高1.5个百分点;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城镇化率为30.2%,提高1.4个百分点。
4.1 重庆市农村人力资源的空间分布 4.1.1 重庆市农村人口的基本分布情况
一小时经济圈是指渝中区、大渡口区、江北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南岸区、北碚区、渝北区、巴南区、万盛区、双桥区、涪陵区、长寿区、江津区、合川区、永川区、南川区、綦江县、潼南县、铜梁县、大足县、荣昌县和璧山县;渝东北翼是指万州区、梁平县、城口县、丰都县、垫江县、忠县、开县、云阳县、奉节县、巫山县和巫溪县;渝东南翼是指黔江区、武隆县、石柱县、秀山县、酉阳县和彭水县。截止到2007年底,全市共有乡镇997个,街道办事处129个,居委会2066个,村委会9065个。一小时经济圈常住人口为1687.65万人,比上年增长0.8%,占全市常住人口的59.9%;渝东北翼常住人口为847.01万人,比上年减少0.5%,占全市常住人口的30.1%;渝东南翼常住人口为281.34万人,比上年减少0.8%,占全市常住人口的10.0%(如图4.1所示)。
根据《重庆市统计年鉴2008》的数据显示,2007年重庆市的常住人口有2816.00万人,平均城镇化率为48.3%,其中一小时经济圈、渝东北翼、渝东南翼的城镇化率分别为61.3%、31.0%、23.0%, 三大区域的农村人口分别为1109.45万人, 331.87万人, 81.64万人(如图4.2所示)。结合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从图中可以看出城镇化水平越高的区域,人力资源总量越大,经济发展越快。而城镇化水平较低的地区,人力资源总量较小,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如一小时经济圈的城镇化水平较高,农村人口所占比重较小,经济发展情况比渝东北翼和渝东南翼要好。渝东南翼各区县的城镇化水平仅为23.0%,农村人口比重超过75%,是重庆市经济发展缓慢的地区。
18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 重庆市农村人力资源现状
10.000.10Y.90%一小时经济圈人口比例渝东北翼人口比例渝东南翼人口比例图4.1 2007年重庆市各区域人口分布图
Fig.4.1 In 2007 regional distribution of population in Chongqing
2007年重庆市三大区域城乡人口对比图 3500300025002000150010005000一小时经济圈人口 渝东北翼人口 农村人口数渝东南翼人口城镇人口数图4.2 2007年重庆市三大区域城乡人口对比图 Fig.4.2 In 2007 the comparison of urban and rural population in three regions in Chongqing
4.2.2 重庆市农村人力资源的区域分布
结合第一产业从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的比重和第一产业就业人口占农业人口数的比重(如表4.1所示),重庆市第一产业从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的比重为46.50%,但第一产业从业人口数占农业人口数的比重却仅为31.96%,比重最高的渝东南翼各区县也只有41.46%。这说明农业所吸纳的劳动力占农村人力资源的比
19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 重庆市农村人力资源现状
表4.1 重庆市各区域就业结构表
Table4.1 The employment structure in regions of Chongqing
第一产业从业人口
数 753.67 338.43 287.29 127.95
第一产业从
地区
总就业人数(万人)
农业人口(万人)
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的比重(%) 46.50 35.03 60.41 71.21
第一产业就业人口占农业人口数的比重(%) 31.96 29.34 32.05 41.46
全市平均水平 一小时经济圈 渝东北翼 渝东南翼
1620.86 966.14 475.54 179.18
2358.35 1153.24 896.47 308.64
例有限,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成为剩余劳动力。这与重庆市1%人口调查办公室2007年重庆市1%人口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相吻合,一小时经济圈外出人口为378.39万人,占全市外出人口的52.1%,其中外出至市外的人口198.10万人,占全市外出至市外人口的42.3%;渝东北翼外出人口256.83万人,占全市外出人口的35.4%,其中外出至市外的人口202.38万人,占全市外出至市外人口的43.2%;渝东南翼外出人口91.08万人,占全市外出人口的12.5%,其中外出至市外的人口67.74万人,占外出至市外人口的14.5%。同期我国东部发达地区第一产业从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的比重在35%左右,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重庆市第一产业的从业人员占总就业人口的比重偏高,比重最高的渝东南翼农业从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的比重高达71%。这说明重庆市的农业生产率整体落后,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被束缚在土地上。重庆市农村人力资源结构现状在地区分布上有明显的特点,由于各区域城镇化水平不同,农村潜在劳动力总量在全市范围内呈现区域不均衡的现象,即一小时经济圈、渝东北翼、渝东南翼的潜在农村人力资源依次递增。
4.2 重庆市农村人力资源的构成 4.2.1 重庆市农村人力资源的自然结构
根据《重庆市统计年鉴2008》的显示,重庆市农村劳动适龄人口(按国内标准计算)为1378.29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67.1%。如果把适龄劳动人口划分为三个年龄阶段:16-29为青年段;30-44为中年段;45-59为老年段;那么如图4.3所示,青年段人口占农村适龄劳动人口的比重为35.95%,中年段人口占39.07%,老年段人口占25.00%。在农村劳动适龄人口中,男性为716.17万人,占农村劳动适龄人口的51.96%,女性为662.12万人,占48.04%,性别比为1.08:1。2000年重庆市乡村人口数为2440.32万人,乡村从业人口为1352.62万人,从业比重为
20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 重庆市农村人力资源现状
2007年重庆市不同年龄段人口占农村适龄劳动人口比重图青年段中年段老年段图4.3 2007年重庆市不同年龄段人口占农村适龄劳动人口比重 Fig.4.3 In 2007 the proportion of working-age population in total rural population in different age
groups of Chongqing
55.43%,2007年乡村人口减少到2413.95万人,乡村从业人口为1378.29万人,从业比重为57.10%,乡村从业的比重越高,说明农村剩余劳动力越少,重庆市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存量呈减少趋势。但从2007年乡村从业人口占乡村总人口的57.10%可知,农村劳动力还是相对过剩(见表4.2)。
4.2.2 重庆市农村人力资源的知识结构
重庆市农村居民家庭劳动力的知识结构框架主要由六大层次的人群所构成:①不识字或识字很少②小学程度③初中程度④高中程度⑤中专程度⑥大专及大专以上。2000年小学程度和初中程度的农村劳动力比重分别为32.86%、31.50%,人群总数占到了所有知识人群的64.36%。2004年小学程度和初中程度的农村农村力的比重分别为31.59%、31.92%,人群总数占到了63.52%;2007年小学程度和初中程度人数总和占到62.79%,略有回落的趋势。但是纵观来看,整个农村家庭劳动力还是以小学水平和初水平层次居主要地位。文化程度仍然处于一个较低水平。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人群由10.87%增加到12.90%,呈现上升趋势,但是这类人群所占比重小,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影响不大,不予考虑。高中程度所占比重由2000年至2007年只增加了2.4%达到16%。中专程度和大专及大专以上的人群虽然所占比重小,但对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其总和从2003年2.60%升至2005年3.01%,增幅为0.41%。在2007年重庆市与全国农村居民家庭劳动力知识结构比较中可知,除了小学与高中程度人群以外,重庆市其他文化层次的人群均低于全国,尤其是大专及大专以上高文化层次人群低于全国0.69个百分点。这一数据与刘渝琳老师于2007年11月-2008年2月在重庆城区对1200位农民工教育水平结构的调查结果基本吻合。刘渝琳老师通过样本调查得到重庆市农民工受教育程度图(如图4.4所示),图中显示文盲占到14.0%,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不到15%,初中小学文化程度的比重分别为37.8%、33.4%。综上所述,重庆市农村
21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 重庆市农村人力资源现状
高文化层次的人群不仅在整个知识结构人群中所占比重小,而且增长慢,这也成为了重庆市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发展迟缓的重要原因之一。
表4.2 2000年-2007年重庆市乡村人口、乡村就业人口对比图 Table 4.2 The comparison of rural working population and the rural population
Chongqing 2000 -2007
年份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乡村人口(万人)
2440.32 2438.79 2443.21 2436.47 2425.25 2430.93 2418.4 2413.95
乡村从业人口(万人) 1352.60 1345.15 1342.17 1340.25 1361.54 1366.91 1382.62 1378.29
55.43 55.16 54.93 55.01 56.14 56.23 57.17 57.10 从业比重(%)
4035302520151050不识字小学农民工受教育程度比重图初中高中大专以上图4.4农民工受教育程度比重图
Fig.4.4 The proportion of peasant workers affected by educational level
4.3 重庆市农村人力资源的质量状况
人力资源质量是构成人力资源总量的一个重要指标,是比人力资源数量更为
22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 重庆市农村人力资源现状
重要的一个指标。人力资源的质量体现了劳动力在社会实践中的综合劳动能力,是劳动力的素质。主要包括身体素质、劳动能力、职业道德、科技素质等方面。
4.3.1 身体素质明显改善但仍有提高空间
劳动者的身体素质是指劳动者从事劳动所需要的基本身体要求,一般包括:健康程度、体质强弱、寿命长短、营养状况、抗病能力等。它与社会生产所提供的生活资料的质量和数量、医疗卫生、保健发展状况密切相关。因此,家庭人均可支配性收入、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可以作为指标来反映农村生活质量和数量的状况;以村卫生室、卫生院、床位数和卫生员的基本情况作为指标来反映农村医疗卫生、保健状况。
农村家庭可支配性收入和人均生活消费支出能直接反映出农民的生活水平,即生活质量和数量的状况。首先对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性收入的比较,尽管农村人均可支配性收入从2000年的1892.44元增加到
表4.3 农村与城镇家庭主要消费品人均消费量对比图(2006年-2007年)
Table 4.3 The contrast in per capita consumption of major consumer goods between rural and urban
household(2006-2007) 2006
2007
年 份 消费品
农村
粮食(千克) 蔬菜(千克) 食用油(千克) 肉类(千克) 家禽(千克) 鲜蛋(千克) 鲜奶(千克) 酒类(千克)
205.93 144.46 4.08 30.39 3.34 6.87 0.39 12.26
城镇 41.32 122.61 11.06 35.23 9.98 8.82 23.52 10.77
农村 194.60 144.41 4.73 27.65 3.45 5.77 1.21 12.53
城镇 44.23 122.86 13.53 37.26 11.12 9.26 24.37 8.61
2007年的3509.29元,增加了1616.85元,然而城镇人均可支配性收入在同期内由6176.30增加到了13715.25元,增幅高达7538.95元,是农村人均可支配性收入增幅的4.7倍。横向来看,2000年城镇人均可支配性收入6176.30元,是农村人均可支配性收入(1892.44元)的3.3倍, 2007年城镇人均可支配性收入是农村人均可支配性收入的4.7倍,可见农村与城镇人均可支配性收入的差距正在扩大。其次,
23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 重庆市农村人力资源现状
从农村与城镇家庭人均生活消费支出比较来看(如表4.3所示),重庆市农村家庭生活消费总支出与城镇相差甚远。在食品消费支出方面,2006年、2007年之间农村费用支出几乎只有城镇的一半;而在衣着、居住、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交通通信、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方面,城镇费用支出远远高于农村。例如医疗保健2000年农村费用支出为205.2,到了2007年增加到315.2,只增加了110元;2000年城镇费用支出为391.3元,到了2007年该费用增加到841.3元,增加了450元,增幅是农村的4.4倍。2007年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7.0,而同期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竟高达54.5(如表4.4所示)。可见城镇的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的增幅远远大于农村。农村卫生室、卫生院、乡村医生、床位及卫生人员等情况可以直接反映农村人力资源的医疗卫生与保健状况。根据《中国农村统计年鉴》的数据显示,把重庆市与地理位置相邻的四川省、人数与重庆市接近的吉林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与重庆市相近的湖南省进行比较(如表4.5所示),重庆市的卫生院个数达到1061个,床位张数为17445张,两项指标均低于四川省和湖南省,高于吉林省;尽管重庆市的村卫生室的个数10539个,且设置卫生室的村占乡村总数的100.0%,但这仍不足以说明村医疗卫生室的覆盖面广泛,因为重庆市农村居民分散居住,而且山高路陡联系不便。按每千农业人口乡村医生和卫生员数来看全国平均指数为1.10人,而重庆每农业人口乡村医生和卫生员数仅为0.91,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更低于四川省卫生室的个数10539个,且设置
表4.4 城乡居民收入支出情况对比表(2006-2007年)
Table 4.4 The comparative of income and expenditure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2006-2007)
指标
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元) 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元) 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元) 城市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 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
2006 11569.74 2873.83 9398.69 2205.21 36.3 52.2
2007 13715.25 3509.29 10876.12 2526.70 37.0 54.5
卫生室的村占乡村总数的100.0%,但这仍不足以说明村医疗卫生室的覆盖面广泛,因为重庆市农村居民分散居住,而且山高路陡联系不便。按每千农业人口乡村医生和卫生员数来看全国平均指数为1.10人,而重庆每千农业人口乡村医生和卫生员数1.11的水平。而从重庆市城乡之间的对比情况来看,重庆市农村人力资源的
24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 重庆市农村人力资源现状
表4.5 各省市医疗卫生状况对比统计
Table 4.5 The comparison of health status of provincial statistical
指标 省市
人口数量
人均地区
卫生院(个)
床位(张) 卫生人员
村卫生室
设置卫生室的村占总村数(%)
重庆市 四川省 吉林省 湖南省
2816 8127 2730 6355
14660 12893 19168 14405
1061 4994 779 2369
17445 59465 12355 39359
25427 68817 24367 62757
10539 51247 8954 38227
100.0 100.0 93.3 86.3
(万人) 生产总值
(元)
数(人) (个)
医疗卫生的各项指标更是远远低于城镇居民,医疗卫生状况更是不容乐观。重庆市的卫生室、卫生院、卫生人员的数量还是不足的,分配到农村去的乡村医生较少,农村的医疗卫生设施有待于
进一步改进。从总体上看重庆市农村人力资源身体素质现状的特点可以概括为:农村劳动力的可支配收入和各方面的生活消费支出太少,难以保障生活的质量;卫生院、卫生室在农村的覆盖面有限,农业人口平均乡村医生数量和医疗卫生设备的数量仍有不足。
4.3.2 教育硕果显现但整体文化素质仍不高
劳动者的文化素质是指劳动者受教育的程度。包括受教育的年限,受教育的层次,不同教育人群所占的比重等。2002年重庆市小学学龄入学儿童入学率达到97.43%,已经接近全国98.6%的平均水平。小学毕业生升学率由2000年的90%提高到2002年的93%。根据《重庆市教育年鉴》的数据显示,2007年重庆市的农村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已达到6.25年;而2007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数据显示,农村劳动者平均受教育年限为6.8年。
通过对重庆市某县的抽样调查,可以进一步了解重庆市农村人力资源教育状况。该县处于重庆市偏远地区,该县的教育状况是重庆市农村地区人力资源教育发展研究的典型样本。目前全县有各类学校396所,其中普通中学19所,职业中学3所,小学374所。全县在校中学生26659人,职业中学在校学生931人,在校小学生54288人。全县共有教职工人数4042,其中专任教师总数3697人,全年招收中小学生17695人,中小学毕业生人数16077人。有幼儿园13所,幼儿在园人数10456人。从总体上来看,某县的“两基”攻坚稳步推进,2004年有8个乡镇通过县上“两基”验收,全县实现“两基”达标的乡镇增加到45个,人口覆盖率达85.3%;教学设施条件进一步改善,全年共完成学校建筑面积61347平方米,排除
25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 重庆市农村人力资源现状
中小学危房15652平方米,完成广厦工程8499平方米;教学教育管理得到加强,其中县中学通过市专家组评估验收,普通高中高考上线率达85.3%。但由于种种原因,该县农村学校在校生的数量呈现减少趋势(如图4.5所示)从农村不同文化程度的学校数及招生人数、教育经费投入、信息化程度方面对重庆市的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进行深入具体的研究(如表4.6所示),重庆市的农村小学数和小学的招生人数从2006年至2007年呈现下滑趋势,农村小学数分别由8754所减少到7990所,小学的招生人数从362368人减少到348940人;而对于初中学校数和招生人数也出现了同样的情况,由2006年1099所减少至2007年1087所,招生人数也由原来的463035人减少至459707人;而处于高中层次的学校数和招生人数也有较小幅度的减少,分别由2006年的286所增加到2007年262所,招生人数从186325人减少到184239人;职业中学的学校数有所下降,从2006年的30所下降至2007年的28所,招生人数出现了小幅度的下降,由2006年的40570人降至2007年的39900人。可见,重庆市的基础教育(小学和初中)和职业教育仍然不太受重视。 巫溪县初中学生规划图 30000学生数班数5004504003503002502001501005002011年2012年25000200001500010000500002007年2008年 2009年2010年 年份 学生数图4.5 重庆市某县农村学校在校生数量图
Fig.4.5 The number of students in rural schools of one county in Chongqing
26
班数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 重庆市农村人力资源现状
重庆市在2006年度基础教育工作会议上决定从2006年春季开始,重庆市将免收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杂费,同时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将继续享受免费教科书和寄宿生活费补助。这样使得重庆偏远地区的基础教育状况大为改观。但是对
表4.6 重庆市某县各阶段教育教学状况
Table 4.6 Various stages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status of one county in Chongqing
年份 2006 2007
小 学 学校数 8754 7990
招生人数 362368 348940
学校数 1099 1087 初 中
招生人数 463035 459707
学校数 286 262 高 中
招生人数 186325 184239
学校数 30 28 职业中学
招生人数 40570 39900
于处于三峡库区的该县而言,偏远山区的教育成本较高,基础教育经费的投入不足,仍是困扰当基础教育发展的根本问题。生均教育经费作为反映教育经费情况的根本指标,能够准确地反映教育经费的提供程度,也可以据此观察教育经费对当地教育事业发展需要的满足程度。以距县城5公里左右的长渡小学为例,该小学下辖三个村,服务人口4831人,现有学生人231人,其中寄宿生113人。作为一个寄宿学校,学校的办公经费不足30000元,其生均办公经费不到300元。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农村小学生均办公经费应达到700元,该县农村小学的生均办公经费缺口高达400元。长渡小学食堂的煤炭耗费量较大,平均每学期要使用12吨煤,资金支出大约为6000多元,同时扣除学校的水电费用、后勤人员的管理费用,这样学校的办公经费所剩无几,难以保障在校学生的医疗卫生等发展需要。教育经费的不足成为了制约重庆市农村人力资源文化素质提升的瓶颈因素。
教师的数量和质量的影响区域基础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2001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央编制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制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的意见》所核定的初中农村生师比为18:1,县镇为16:1;小学农村生师比为23:1,县镇为21:1。在师资力量的配置方面,该县教育局近年来从西南大学、重庆师范大学、重庆文理学院、重庆三峡学院等重庆高校及外地师范院校招聘优秀大学毕业生充实该县的教师队伍。截止到2007年秋季,该县正式在编的教师数量已经基本标,县城与乡镇中学平均的师生比为16:1,县城中学生师比为15:1,乡镇中学的生师比为18:1;县城小学生师比为20:1,乡镇小学的生师比为23:1,农村小学生师比为25:1(如图4.6所示)。
27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 重庆市农村人力资源现状
重庆某县城乡学校生师比情况图 生 师比 30 20 10 0 县城 乡镇 学校所在地域 中学 小学 农村 图4.6 重庆某县城乡学校生师比情况图
Fig.4.5 The student-teacher ratio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schools of one county in Chongqing
总之,重庆市农村人力资源文化素质现状的特点为:对农村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重视的程度还不够,教育经费支出和学校基础建设支出仍然不足。
4.3.3 整体科技素质低下且高素质人材缺乏
科技素质主要表示劳动者的专业技能,它反映了劳动者将掌握的文化知识运用于农业生产实践的熟练程度。2002年中国农科院对中国农业大学函授学院的问卷调查充分显示,只会从事简单的一般传统农业耕作的占总从业人数的51.9%,具有传统耕作经验和少数具有某种技能的人占总从业人数的45.5%,具有初级技术知识占2.4%,具有中专中级技术水平的占0.1%,具有高级专业技术水平的占0.1%。重庆市社科院专家调查发现,农民中真正能够掌握一般农作物常规耕作技术的劳动力占45.2%,掌握1~2门特色种养技术的仅占2.8%,熟练应用1~2项农业新技术的只有5.6%。农村新技术应用普及率仅为14.7%。如果与农科院调查问卷的数据比较,掌握一般农作物常规耕作技术相当于具有传统经验或某种技能;而掌握1~2门特色养殖技术相当于具有初级技术知识;熟练应用1~2项农业新技术相当于具有中专中级技术水平的,比较可知,重庆市农村人力劳动力掌握基本农作物操作的人数仍然低于农科院的全国平均调查结果,但在初级技术和中级技术水平方面略高于农科院。此外,2004年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在《2005年中国农业发展报告》中就对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的农村具有专业技术职称人数进行过统计,东部为0.13人,中部为0.12,西部为0.09人。可见,西部地区农村中具有专业技术职称的人数最少。
农业科技发展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贡献十分巨人,但新形势下重庆市农业
28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 重庆市农村人力资源现状
科技不适应现阶段加快山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其主要表现是:科技体制不顺,运行机制不活,创新能力不强,农业科研院所和学校不少,但没有形成合力,农技推广普及薄弱,科技成果转化渠道不畅,技术到位率低;农业科技投入严重不足;科研与山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需要脱竹,新型实用和有市场前景的科技成果难以推。
重庆市农村人力资源科技素质现状的特点可以总结为:农村劳动力中万人科技人员比例太小,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中仍以低文化层次为主,高素质人才缺乏,整体科技素质低下。
4.3.4 思想观念陈旧制约人力资本投资
在偏远地区基础教育的发展过程中,一些传统保守、错误观点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当地教育事业的均衡发展。制约重庆市广大农村地区教育事业发展的思想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乡镇(农村)学校教育观念相对落后。面对口新月异的教改科研大潮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社会要求,不少农村教师仍然是旧做法,老一套、以不变应万变,这种状况直接制约了教育质量的提高。如本轮课改要求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可是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仍然是以“讲”为主;本轮课改要求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可老师仍然只管教育教学,而不管教育教学的“研究”等等,又由于教师能力有限,培训不够细化深入,老师也不知怎样“引导”,怎样“研究”,所以,穿的是“新鞋”(运用新课标、新教材),走的却是“老路”(旧观念、旧行为等)。还有不少教师不仅素质不高,而且责任性差,敬业精神不强,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缺乏精通业务、争当名师、兢兢业业、精心育人的认真负责精神。
另一方面,广大偏远地区陈旧观念依然存在。改革开放近30年来,重庆市农村农民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生活方式等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改变,但在一些偏远落后的农村,封建思想的余孽依然存在:诸如“重男轻女”、“日出而作,日没而息”、“挖泥巴种庄稼用不了多大的知识”等。这些观念的存在都不利于提高农村小学生尤其是女童的入学率。即便经过多年发展,在偏远贫困地区“重男轻女,多子多福”的陈旧观念仍然根深蒂固,认为“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的思想还相当普遍。在一些农村,如果家中有数个孩子上学,因种种原因必须有孩子辍学的话,那么辍学的一定是个女孩子。
教育的重要性是众所周知的,不证自明的。像“读完初中,再去打工”、“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再穷也不能穷教育,再苦也不能苦孩子”等这样的标语口号被频繁地写在村头集尾,甚至写进红头文件。上至各级政府领导,下至所有平民百姓,几乎所有的人都知道教育的好处。这说明对教育重要性的宣传己经深入人心。但当这个重要性与别的重要性相比较的时候,人们就感到十分茫然了。最近有媒
29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 重庆市农村人力资源现状
体报道,重庆有近万名考生弃考,这些弃考的考生中有相当大的比例是来自偏远的农村地区,可见“读书无用论”在重庆市偏远地区还是有一定的影响空间。
30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5 重庆市城镇化发展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协调发展所面临的基本矛盾
5 重庆市城镇化发展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协调发展所面临的
基本矛盾
作为全国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综合配套试验区,重庆市在未来的城镇化道路上既要通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以改造老工业基地又要实现以工带农和以城促乡,即重庆市的城镇化面临农村对剩余劳动力的强大推力和城镇化对农村剩余劳动力有限吸纳力之间的矛盾。
5.1 重庆市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动力因素
重庆市广大农村地区一直保持较高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特别是渝东南翼和渝东北翼各区县,人口自然增长率长期保持在10%以上,这样农村劳动力源源不断地生成。2007年按户籍统计重庆市的总人口数为3235.32万人,而常住人口只有2816.00万人,有400多万人因打工、经商或求学等原因流动到全国其他省市。
图5.1 重庆市2000年-2007年城乡居民收入对比图
Fig.5.1 Comparison of urban and rural people's income in Chongqing (2000-2007)
5.1.1 城乡收入差距拉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
农业在GDP中的比重不可避免地持续下降,仅靠出农林牧副渔收入,农村居民的收入增速很难赶上城镇居民。2007年重庆市城镇经济单位职工年平均工资为23098元,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13715.27元,同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31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5 重庆市城镇化发展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协调发展所面临的基本矛盾
只有3509元,城乡收入差距悬殊。以城乡家庭人均纯收入计算的城乡收入差距达到3.9:1,已经接近4.0:1的城乡收入差距国际警戒线。把2000年-2007年重庆市城乡居民收入进行比较(如图5.1所示),重庆市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呈逐年扩大的趋势。如果考虑到城镇居民的住房、公费医疗和实物收入,再扣除农民收入中不可交易的实物性收入以及农民收入中用于第二年再生产资料,城乡居民实际的收入差距和生活水平差距更大。根据托达罗等人的经典表述,劳动力城乡之间的流动是农村农村力对城乡之间存在的预期收入差距做出的反应,对于当前重庆市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迁移同样具有权威的解释力。大量的数据资料也间接地表明,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迁移的趋势与城乡之间收入差距的变化方向基本一致。
然而从宏观的角度分析,收入差距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的假说与现实不相符,2000年全国农村人口32%的6个省和自治区(江西省、湖南省、安徽省、湖北省、河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迁出人口占全部迁出人口的59%,而这些省无一被划入最贫困的西部地区。作为收入差距动力理论的补充,伊斯特林(Easterlin)用相对经济地位变化假说来解释人的经济行为,即相对收入决定人们的行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迁移与否不仅取决于他们与城镇劳动力之间的预期收入之差,还取决于于他们在家乡感受到的相对经济地位的变化,以及迁移之后按照接收地的期望生活标准感受到的相对经济地位的变化。在经济条件普遍落后的重庆市农村地区,外出打工的农户与未外出打工的农户其收入差距悬殊,这就形成了重庆市城乡之间收入差距的一个特点,即农村地区之间、农户之间的收入差距大于城市地区之间、城市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许多感受到经济地位下降的农户看到外出打工所带来的改善收入状况的机会,因而具有较强的迁移动机。
5.1.2 农业部门生产效率的提高推动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
随着政府农业科技投入力度的逐年加大,农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劳动力边际生产率越来越小,边际生产率接近零的那部分农村劳动力就成为了剩余劳动力。这部分劳动力由农村转移到城镇,不仅不会影响农业部门的产出,而且会成城镇工业化的发展提供必要的人力资源。在当前城镇化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农业部门呈现一种局部缩小的趋势,城镇边缘的失地农民被迫成为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图3.3中重庆市一小时经济圈中部分区域的城镇化水平高于非农化水平就说明一些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由于城镇规模的扩大也集中到了城镇地区而城镇地区没有充足的就业机会为他们提供就业岗位。
5.1.3 资源环境压力迫使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
在环境资源方面,重庆市农村地区人地矛盾十分突出。2007年重庆市农村人均耕地面积仅为0.86亩,是同期全国平均水平的72.2%,相当于世界人均3.75亩人均耕地的23%,稍高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人均0.8亩耕地的警戒线。重庆市
32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5 重庆市城镇化发展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协调发展所面临的基本矛盾
农村地区人口的数量已经超出了当地资源环境的容量,且重庆市农村地区多为山区丘陵,过度开发容易引起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成为农业向商品化发展的抑制性因素,人多地少的现状也给环境保护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5.1.4影响农村剩余劳动转移的“反推力”和“反拉力”减弱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度强化了农民的恋土情节,使其安土重迁从而形成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反拉力”。2006年重庆市获准成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之后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速度明显加快。其原因在于农村土地的流转制度引导农民自愿退出其宅基地和承包地,进城就业转化为市民,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影响劳动力流动的“反拉力”。仅2007年重庆全市农村流转出的耕地面积已占耕地总面积的10%左右,流转比例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传统的城乡户籍制度和城镇居民对农民工在各方面的歧视形成了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流动的“反推力”。随着城镇居民对农民工观念的更新,城镇在户籍、教育、医疗卫生等方面对农民工的政策越来越宽松,这样就弱化了农村人口向城镇流动的“反推力”。
5.2 重庆市各级城镇的就业吸纳能力相对有限
目前重庆市农村剩余劳动力在1000万人左右,这为重庆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口红利”,而重庆市各级城镇的就业吸纳能力相对不限,数量庞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给城镇就业带来了巨大的就业压力。
5.2.1 城镇失业现象弱化城镇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
根据托达罗的城乡劳动力流动理论,城镇失业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农村向城镇转移的趋势。城镇失业率越高的地区,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越弱。重庆是全国六大老工业基础之一,是国家重要的军事工业基地。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一大批国有企业经历了改制或破产重组,产生了大量的城镇失业人员。除去城镇非正规就业人员,近年来重庆市每年的城镇失业登记人数在15万人上下波动,失业率在4%以上。
5.2.2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偏差制约城镇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
郭克莎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城镇化率的上升与工业产值比重的相关性较低,而与非农产业的就业比重之间的相关性较高。在工业化的过程中,就业结构的非农化转变是实现劳动力的行业转移的直接原因,劳动力就业的行业转移又带动了人口的城乡转移,从而实现了城镇化。与东部发达省市相比,相对于产值比重,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显著偏高,非农产业的就业比重偏低,尤其是第三产业的发展严重不足(如表5.1所示)。
2007年重庆市的工业产值高达47.1%,而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仍高达45.4%,
33
正在阅读:
重庆市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标准)(格式标准)06-05
当好教导主任必须过五关03-16
采矿工程的毕业论文012-30
统计学06-12
2018 电大西方经济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形考任务210-25
过春节看花灯真有趣作文500字06-18
档案信息化基础理论与实践-测试04-06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语文考试大纲105-14
2015小学数学六年级毕业考试试题及答案06-30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标准
- 重庆市
- 城镇化
- 开发研究
- 进程
- 人力资源
- 农村
- 格式
- 2015春审定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学设计(教案)
- 会计制度设计各章节辅导
- 2017年高级陶瓷市场调研及发展趋势预测(目录)
- 武汉市教育局科学(教学)研究项目结题实施细则
- 全氟化合物的合成及应用 - 图文
- 温湿度系统简介
- 2013经济法基础模拟试题第二套
- 普通遗传学 第八、九章 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 试论品牌三角形模型
- 关于水痘疫苗类型购买的多目标风险决策分析 - 图文
- 食品安全联网监控管理系统
- 表面与界面习题
- 中国电信业务平台集中监控系统北向接口规 范-省级融合支付平台性
- 修边冲孔模设计标准论文
- 阿含解脱道次第 64 空海
- 发展现代远程教育与实现教育公平
- 20XX安徽公务员考试必看申论范文:应用文写作范文-工作计划 1500
- 鄂教版六年级心理健康教育12、感谢有你
- 小学课堂管理(3)
- 日语初级文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