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广东省考试大纲-语文

更新时间:2024-06-19 10:2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0年广东高考语文考试大纲的说明(及与去年比较解读)

Ⅰ.命题指导思想

符合选拔性考试规律和要求,体现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理念,反映本学科新课程标准的整体要求,考查考生初步的科学与人文素养,注重能力与素质考查,注重时代性和实践性,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命题以教育部考试中心《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科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2010年版)》和本说明为依据,充分考虑到命题、答题和评卷的操作性,确保考试的公平和公正。 试卷以合格的大学新生应该具备的语文基础与能力为主要考查内容,(针对近年来考生语文水平实际情况和高等学校对新生语文水平的反馈意见,)着重加强对汉语言文字规范掌握及实际应用能力的考查。试题反映我省语文教学实际和高考改革趋势,适应于使用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初审通过的各版本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考生。

Ⅱ.考试能力要求

高考语文要求考查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能力,这六种能力表现为六个层级。

A.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最基本的能力层级。

B.理解: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

C.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

D.鉴赏评价: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E.表达应用: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F.探究:指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见解、有发现、有创新,是在识记、理解、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对A、B、C、D、E、F六个能力层级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Ⅲ.考试内容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确定语文科考试内容。

按照高中课程标准规定的必修课程中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目标的“语文1”至“语文5”五个模块,选修课程中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五个系列,组成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必考和选考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一、必考内容

必考内容及相应的能力层级如下: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一般论述类文章。 1.理解 B

(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分析综合 C

(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2)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3)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第 1 页 共 6 页

(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二)古代诗文阅读 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1.识记 A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2.理解 B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3.分析综合 C

(1)筛选文中的信息

(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4.鉴赏评价 D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三)语言文字运用

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 1.识记 A

(1)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2)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2.表达应用 E

(1)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2)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3)辨析并修改病句

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4)扩展语句,压缩语段

(5)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6)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方法

常见修辞方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 (7)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四)写作

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 表达运用 E

作文考试的要求分为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 1.基础等级 (1)符合题意

(2)符合文体要求 (3)感情真挚,思想健康 (4)内容充实,中心明确 (5)语言通顺,结构完整

(6)标点正确,不写错别字(注:每一个错别字扣1字,重复的不计)

第 2 页 共 6 页

2.发展等级 (1)深刻

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2)丰富

材料丰富,论据充实,形象丰满,意境深远。 (3)有文采

用词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

(4)有创新

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 二、选考内容

选考内容及相应的能力层级如下: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1.分析综合 C

(1)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

(2)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2.鉴赏评价 D

(1)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 (2)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3)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

3.探究 F

(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2)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 (3)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评价中外实用类文本。了解传记、新闻、报告、科普文章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分析思想内容、构成要素和语言特色,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功用,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1.分析综合 C

(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2)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 (3)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2.鉴赏评价 D

(1)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

(2)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

(3)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 3.探究 F

(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2)探讨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

(3)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Ⅳ.考试形式

考试采用闭卷、笔答形式。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 3 页 共 6 页

Ⅴ.试卷结构

一、全卷包括必做题和选做题

必做题的考查内容为“语言文字运用”、“古代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和“写作”,共18小题,分值约占总分的90%。

选做题的考查内容为“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两类文本阅读各设3道小题,题型为非选择题;考生选做其中一类,完成同一类文本阅读中的3道小题,分值约占总分的10%。

二、试卷内容、题量及占分比例

1.语言文字运用 6题约16%

2.古代诗文阅读 7题约23%(去年22%) 3.现代文阅读 4题约11%(去年12%) 4.文学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 3题约10% 5.写作 1题40%

三、题型的占分比例

1.选择题 约20% 2.非选择题 约80%

Ⅵ.古诗文背诵篇目

“古诗文背诵篇目”为名句名篇默写的考查范围。 文言文(22篇)(去年18篇)

1.《论语》十则 (去年六则)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3.鱼我所欲也 《孟子》 4.逍遥游 《庄子》 5.劝学 《荀子》 6.曹刿论战 《左传》 7.出师表 诸葛亮 8、兰亭集序 王羲之 9.桃花源记 陶 潜 10、归去来兮辞 陶 潜 11.三峡 郦道元 12、滕王阁序 王 勃 13.师说 韩 愈 14.陋室铭 刘禹锡 15.阿房宫赋 杜 牧 16.岳阳楼记 范仲淹 17.醉翁亭记 范仲淹 18、六国论 苏 洵 19.记承天寺夜游 苏 轼 20.赤壁赋 苏 轼

21.爱莲说 周敦颐

22.送东阳马生序 宋 濂(去年题目后面有“节选”二字)

诗词曲(42首)

第 4 页 共 6 页

1.关雎 《诗经》 2.蒹葭 《诗经》 3.氓 《诗经》 4.离骚 屈 原 5.观沧海 曹 操 6.饮酒(结庐在人境) 陶 潜 7、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 陶 潜 8.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 勃 9、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10.次北固山下 王 湾 11.使至塞上 12、山居秋暝 13.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4.行路难(金樽清酒) 15.蜀道难 16.望岳 17.春望 18.登高 19.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0、燕歌行(汉家烟尘在东北) 21.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2.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3.钱塘湖春行 24.观刈麦 25.琵琶行 26.雁门太守行: 27.赤壁 28.泊秦淮 29.夜雨寄北 30.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31.锦瑟 32.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33.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34、雨霖铃(寒蝉凄切) 35.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36.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37.登飞来峰 38.江城子·密州出猎 39.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40.念奴娇(大江东去) 41、声声慢(寻寻觅觅) 42.游山西村 43.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44.永遇乐(千古江山) 45.过零丁洋 46.天净沙·秋思 王 维 王 维 李 白 李 白 李 白 杜 甫 杜 甫 杜 甫 杜 甫 高 适 岑 参 刘禹锡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 李 贺 杜 牧 杜 牧 李商隐 李商隐 李商隐 李 煜 李 煜 柳 永 范仲淹 晏 殊 王安石 苏 轼 苏 轼 苏 轼 李清照 陆 游 辛弃疾 辛弃疾 文天祥 马致远

第 5 页 共 6 页

47.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48.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 龚自珍

变化:古诗文背诵篇目新增加4篇文言文,6首诗词曲,但2010高考不作考查要求。 文言文(4篇)

8、兰亭集序 王羲之

10、归去 来兮辞陶潜 12、滕王阁序 王勃 18、六国论苏洵

诗词曲(6首)

7、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 陶潜 9、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12、山居秋暝 王维

20、燕歌行(汉家烟尘在东北) 高适 34、雨霖铃(寒蝉凄切) 柳永 41、声声慢(寻寻觅觅) 李清照 附:1.《论语》十则: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Ⅶ.题型示例(略)

第 6 页 共 6 页

47.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48.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 龚自珍

变化:古诗文背诵篇目新增加4篇文言文,6首诗词曲,但2010高考不作考查要求。 文言文(4篇)

8、兰亭集序 王羲之

10、归去 来兮辞陶潜 12、滕王阁序 王勃 18、六国论苏洵

诗词曲(6首)

7、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 陶潜 9、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12、山居秋暝 王维

20、燕歌行(汉家烟尘在东北) 高适 34、雨霖铃(寒蝉凄切) 柳永 41、声声慢(寻寻觅觅) 李清照 附:1.《论语》十则: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Ⅶ.题型示例(略)

第 6 页 共 6 页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7xe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