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华维学校高三第一次统测试卷 语文答案

更新时间:2024-06-18 02:3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3届华维学校高三第一次统测试卷 语文答案

1. B;A应运而生(yìng) C鬈发(quán)D佣金(yóng) 2.C; A容销金镜 B 狐死首丘 D一厢情愿

“综合症”和“综合征”应当写哪个? 在医学上,“症”“征”并列时,“症”是“症状”,如头痛、视物模糊、呕吐等,是病人能感知的不适;“征”是“体征”,特指医生检查发现的异常变化,如眼底出血、心脏杂音、病理反射等。单用“症”字还有多种含义,如“疾病”(急症、并发症),“症候”(热症、虚症),中医学还把腹中结块的病叫“症”(症zhēng),而“征”字则用来表示“征象”“征候”“特征”等,可见,“症”字不能充分反映“综合征”的内涵,而且歧义较多,容易被误解为某种独立的疾病。 “综合征”的“征”除了有“现象、迹象”的意思外,还有“特征”的意思,也就是说只有同时具备了“一群”或“一系列”的“特征性表现”,才能把不同的“症候群”区分开来。 相反,凡是病因相对清楚,症状、体征又多相对集中于单一系统的疾病,一般便不宜再冠以“综合”字样,也不宜称之为“征”,而应直接命名为某某“症”。

3.C好整以暇:形容既严整,又从容。也指事情虽多,仍旧从容不迫。 (A、鼎力:大力。大力相助。指别人对自己的大力帮助。敬辞,一般用于请人帮助时的客气话。B、反戈一击是指从内部调转矛头;向自己原来的营垒进攻;D、动辄:动不动就;常常, 贬义词。附:敲门砖:敲门的砖石。比喻借以谋取名利的工具,目的一旦达到就被抛弃。)

4.B(A 语序不当;C搭配不当,“加大??密度”可以,但不能“加大质量”;D、不合逻辑,应为“被称为国粹”)

5.把事情理清,能够使烦乱的心变得平静,把痛苦扔掉,能够使快乐的空间变得广阔。

6.示例1:简单的人心是路,直直地一通到底;复杂的人心是立交桥,看不透,走不

尽。社会没什么资本时造路,有了资本后,就喜欢建立交桥。

示例2:在人生的道路上行驶时,总会遇到无数的立交桥,但只要朝着阳光奔跑,你就不会在生活的立交桥上迷失方向。

(1)请给孩子一个宁静温和的世界;(2)请给自己一个安静不烦躁的开车心境;(3)希望嘈杂的喇叭声尽量离我们的生活远一点;(4)希望更多人学会待人友

7题、参:

善和有耐心;(5)希望我们的周围少一些浮躁和暴戾之气;(6)希望每个孩子都生活在不恐怖的环境中;(7)请给孩子一个有序而文明的大街;(8)喇叭的分贝越高,意味着其人修养越低?? (刘峰)我想到了《辛亥革命》秋瑾的一句话“革命是为给天下人造一个风雨不侵的家,给孩子一个宁静温和的世界。纵使这些被奴役久了的人们早已麻木,不知宁静温和为何物。”

现代文阅读(共1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2分)

8.D(A项,联觉并非人人都有,原文说“只有一部分人拥有联觉能力”。B项,说法绝对,将可能误以为必然,原文第三段说“科学家们认为,联觉者的大脑区域间可能存在??”。C项,“利用磁共振进行的研究已经证实”说法错误,原文第三段说的是“利用磁共振进行的研究似乎可以证实以下的假设”。) 9.B(原文说的是“42%的脸觉者在家谱的同一等级中有一位亲属具备同样能力”,并非“联觉者的同辈亲属中有42%的人具备同样能力。)

10.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朱自清《荷塘月色》)

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杜牧《阿房宫赋》) 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长亭送

别》)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武陵春》)

11、略

12.为作品定下了悲剧的基调,预示了作品情节的扑朔迷离,也为师傅雨中送伞埋下了伏笔。

(答对一点得1分)

13.⑴真的没有学到家。只学到了用刀之法,却没有学到为人之道;不懂得学艺先学做人的道理,更不懂得“刀

法乃精、气、神所致”的武术真谛。(2)担心。因为徒儿只重艺轻德,这样不仅不能修得真功夫,甚至会成为武林祸害,所以担心。因而师傅已在心中决定要惩治徒儿,这样说,为把伞变成武器作准备。--内容主旨 (3)小说也正是以此引出“削伞”的情节,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引出悲剧结局的。--结构思路 (答对一点得2分)

14.①伞,凝结了师徒之情;②伞,又终结了师徒之义。③一把普通的伞,在师傅手中,能轻易化作一招毙命的利器,体现了师傅所说的“刀法乃精、气、神所致”变化随心的刀法真谛。(答对一点得1分,答对两点得满分2分)

④结尾处的这场较量,其实已是人格武品的较量,通过师徒对伞的处理,高下已分。

⑤以伞为线索,⑥以小见大,深化主题。

(答对一点得1分,共3分)

15.(1)学艺要先学做人。徒儿成功,便要过河拆桥,算计师傅,岂料师父更有一手,将徒儿击毙,这就是高低之分。一个徒儿,只学武功,无人格可言,此人必败。学武功,首先要学会做人。历史上功成身败的例子还少吗?现代社会只,只重技能,不重人品,亦难立足社会。

(2)教徒应先教做人。老师傅功深德高,但教徒不力,使徒儿学了武艺却没有修得武德,也没有领会刀法真谛,被迫要亲手将爱徒击毙,这是为师的失败。现代教育同样要警惕只教书不育人的错误倾向。

(3)哲学人格大于武功。中国武术博大精深,处处闪烁着中国文化的芬芳。中国武术既能强身健体,又能击敌和自卫,更含深深的哲理和人生哲学。学中国武术岂能

只学眼花缭乱的刀光剑影。只有哲理和武功结合学武功和学做人并重,才能学到真功夫,才能达到高境界。 (4)人不能失其本心。饮水思源,知恩图报这是中华民族的美德。望恩负义,没有“感恩”之心的人,往往会失其本心,疯狂追名逐利,结果没有几个不身败名裂的。

(以上几点供参考,持之有故,不脱离文本即可。说出以上“道理中的一个方面即

可。本文主题的正确概括,其它言之有理的道理亦可。联系现实,看法正确即可。)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7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6.A (登:五谷成熟)

17.A (A并列 B定语后置的标志 ??的人 C大都 带着,随着 D连词 介词)

18.C(第三段,批判孙莘老不是文段的主要意思,主要意思是表达作者要“知命”的观点)

19.或以谓余,凡有物必归于尽,而恃形以为固者,尤不可长,虽金石之坚,俄而变坏,至于功名文章,其传世垂后,乃为差久,今乃以此托于彼,是久存者反求助于速坏。

20.①对于古代石刻字画凡是还存在或者是倾倒残破(被抛弃)在荒坡野草当中的,又都搜集到这座亭子当中。

②这是过去人们的一种困惑,而孙莘老又修筑深檐大

房子用以严密保存这些金石碑刻,推测他的意思,好像他不知道事物的这种命运。

【文言文参考译文】

熙宁四年(1071)十一月,江苏高邮的孙莘老(孙觉)从广德军任上迁任湖州知州(相当于古代的吴兴太守)。第二年二月,建了一座墨妙亭位于他的府第北面、逍遥堂东边,搜集湖州境内东汉以来的古代诗词文章刻石用以充实亭中。

浙江吴兴自从东晋以来就是首善之地,号称是山水清秀。当地百姓凭借着打鱼、种植水稻、收获莲子蒲草生活富足,很少贪欲而又与世无争。宾客不是有急事非得到此,一般的不到这里来。所以凡是到这里来的吴兴郡太守,大都是悠然逍遥,平时把题诗作赋、在投壶中游乐饮酒当成正事。

自从孙莘老来到这里,正值当年发大水,连上等良田也没有收成,湖州老百姓饥饿严重,许多人争相逃亡他乡。孙辛老开仓赈济灾民,劝说有余粮的人家把粮食分给没粮的百姓,亲自巡视灾情,慰问、安顿回来的灾民,其真情至真至诚。于是,富裕人家,都争相贡献出自己家的余粮以支持官府,使得灾民免于死亡的不计其数。正当这时,朝廷推行王安石变法,朝廷派来的使者交错频繁,世人都认为孙莘老肯定会日夜书写文书,到了进见朝廷使臣的时候,也不可能还像以前那样仍然保持雍容自得的神态。而孙莘老却更加喜欢前来的宾客,诗饮酒以为欢乐,又利用剩余时间,大力搜集以往的古代诗文,得到前人的诗赋题咏数百篇,汇集成《吴兴新集》,对于古代刻石字画凡是还存在或者是倾倒残破被抛弃在荒坡野草当中的,又都搜集到这座亭子当中。这一年的十二月,我因为办公事来到湖州,巡视一周,为之惊叹,而孙莘老又请我为他写一篇记述文章。

有人对我说:凡是事物必有毁灭的时候,而凭借物质形态看似坚固的事物尤其不能长久。虽然青铜器和历代刻石看起来坚固,但不久也会变坏,至于人们追求的功名文章,传播给后世,还算比较长久的。如果把可以长久传世的功名文章借助不多久就变坏的碑刻来保存,实际上是把本来可以长久保存的东西反而借助于速坏的形态,这是过去人们的一种困惑,而孙莘老又修筑深檐大房子用以严密保存这些金石碑刻,推测他的意思,好像他不知道事物的这种命运。我认为真正知道事物命运的人,必定会采取措施,竭尽全力,然后理当如此也就没有可遗憾的了。事物有生成就必然会有坏的时候,正像人生有生就必然有死,国家有兴旺也就必然会有灭亡。虽然知道这是必然的规律,但有贤德的人修身养性,对于一切有助于长生而延缓衰老的方法无不利用;治理国家,凡是能够使得国家长久昌盛而能够挽救灭亡的方法也无不使用,直到实在没有一点办法时才不得不罢休。这就是所谓的知道命运。这个亭子的建造过程,没有什么可争议

的,而其中的道理不能不辨析一番。所以列举了这些说法,而列举亭子当中所搜藏的文物于左侧。

21.上阕:故人不见,旧曲重闻;下阕:别来相忆,知是何人。(2分) 22.“有湖中月,江边柳,陇头云”句巧妙地回答了“别来相忆,知是何人”的诘问,将人对他的思念转化为自然物对他的思念,(1分)用拟人手法,(1分)将无情的自然景物赋予有情的生命,(1分)含蓄而有诗意地表达出词人对美景的

热爱和对友人的绵绵情思。(2分)

【答“以景结情”“融情入景”,分析合理,也适当给分。】

23、追求利欲无可厚非,但这必须坚守“仁”,通过正当的手段和途径去获取。(2分);

24、孔子的这一主张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人总是在一定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生活,追求利欲是人的本能,但是,为了得到利欲而不顾

廉耻,就会酿成大错。(3分)

译文:孔子说:“富裕和显贵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就不会去享受的;贫穷与低贱是人人都厌恶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摆脱它,就不会摆脱的。君子如果离开了仁德,又怎么能叫君子呢?君子没有一顿饭的时间背离仁德的,就是在最紧迫的时刻也必须按照仁德办事,就是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也一定会按仁德去办事的。”

25.(1)金就砺则利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2)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道之所存 (3)舞幽壑之潜蛟 泣孤舟之嫠妇

(4)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可谓智力孤危

(5)雄姿英发 强虏灰飞烟灭

(6)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7wn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