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莲说 - - 陋室铭 - 原文 - - 翻译 - 书下注释

更新时间:2023-10-18 12:4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爱莲说》总复习

一、原文: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二、解词: 1、书下注释:

(1)爱莲说:选自《周元公集》。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说”,是古代论说文的一种体裁,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论述道理。 (2)蕃(fán):多。

(3)晋陶渊明独爱菊:晋朝陶渊明只喜爱菊花。 (4)李唐,指唐朝。

(5)淤泥:河沟或池塘里积存的污泥。染:沾染(污秽)。

(6)濯(zhuó)清涟而不妖:在清水里洗涤过,而不显得妖媚。濯,洗涤。清涟,水清而有微波,这里指清水。妖,美丽而不端庄。 (7)不蔓不枝:不生枝蔓,不长枝节。

(8)亭亭净植:笔直的洁净地立在那里。亭亭,耸立的样子。植,立。 (9)亵(xiè)玩:玩弄。亵,亲近而不庄重。 (10)焉:助词。 (11)隐逸:指隐居的人。

(12)牡丹,花之富贵者也:牡丹是花中的富贵的(花)。 (13)君子:指品德高尚的人。

(14)噫(yī):叹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唉”。 (15)菊之爱:对于菊花的喜爱。

(16)同予者何人: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17)宜乎众矣:人该是很多了。宜,应当。 2、补充解词

(1)晋陶渊明独爱菊 只 (2)自李唐来 从 (3)世人盛爱牡丹 众、多 (4)香远益清 更加 (5)陶后鲜有闻 少 (6)宜乎众矣 多 3、一词多义

(1)水陆草木之花 助词,“的”(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表示舒缓语气 三、文学常识 1、

作者: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谥号“元公”,道州营道(现在湖南道县)人。北宋哲学家,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 2、 3、

出处:本文选自《周元公集》。 体裁:“说”。

四、课文翻译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水上,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可爱的很多。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晋朝的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自唐朝以来,世人大多喜欢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我则唯独喜爱莲——莲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在清水里洗涤过,而不显得妖媚,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它的茎内空外直,不生枝蔓,不长枝节。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香气远播,更显得清芬;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只可以从远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我认为,菊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富贵的花;莲是花中的君子。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唉!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对于莲的爱好,像我一样的人还有什么人呢?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对于牡丹的爱,人该是很多了。

五、变型默写

1、入题句: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2、在描写中渗透作者对莲的无限赞美之情,突出了莲的洁净、单纯、雅致的语句: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3、

总括莲的品格的句子: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4、作者运用感叹的方式含蓄地表明自己的人生态度的句子: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5、出菊、牡丹、莲象征不人群的句子: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6、写莲的生长环境的句子: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7、写莲长成后的形象的句子: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8、莲的形象具有的象征意义:

(1)象征君子身处污浊环境而不同流合污、不随俗沉浮的品质的句子:出淤泥而不染

(2)象征君子的庄重、质朴、不哗众取宠,不炫耀自己的句子:濯清涟而不妖(3)象征君子的特立独行,正直不苟,豁达大度的句子:中通外直,不蔓不枝(4)象征君子美好的资质的句子: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9、表现了作者对追逐名利的世态的鄙弃和厌恶的句子: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六、段意及中心 1、

段意:

第一段表达作者对莲的美好品德的赞美之情。

第二段高度评价莲的品德,再次表达对莲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中心:表现了作者要在污浊的世间独立不移,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永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同时也表现了他对追逐名利的世态的鄙弃和厌恶。 七、简答 1、

作者运用“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这种感叹的方式含蓄地表明自己怎样的人生态度?

作者既不愿像陶渊明那样消极避世,又不愿像世人那样追逐名利,表现了作者要在污浊的世间独立不移,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永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同时也表现了他对追逐名利的世态的鄙弃和厌恶。 2、

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托物言志

3、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的作用?

此句是总提句,为下文将要说的菊之爱莲之爱牡丹之爱张本,是入题的准备。 4、

莲的形象具有怎样的象征意义?

作者将莲比作花中的君子,使莲具有象征君子美好品德的意义。 5、

菊之爱有哪两重含义?作者以菊作烘托的本意是什么?

菊之爱有两重含义:一是做一个避世的隐士;二是像陶渊明那样保持独立的人格“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作者以菊作烘托的本意是:避世者不染世之尘埃,固然可喜;而入世者“出淤泥而不染”则境界更高。 6、

怎样理解“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这是一个反问句。既照应上文“与独爱莲”,也透露出对人生世事的感叹,慨叹当事与作者志同道合的人少,能做到品行高洁的人少。 7、

本文以“爱”为脉络,写了对莲花的喜爱,为什么还要写菊花和牡丹? 这是运用了衬托的写法。菊花具有不畏严寒,傲霜斗雪的品格;同时又是花中隐士,具有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超凡品格。因此它是从正面衬托莲的形象。牡丹雍容华贵,历来是富贵的象征,人们对它的喜爱充分反映了贪慕富贵,追逐名利的世风。因此它是从反面衬托莲的形象。

8、“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这个感叹句,表现了作者对追逐名利的事态的鄙弃和厌恶。

《陋室铭》复习资料

一、 原文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二、 解释

1、 书下注释

(1)陋室:简陋的房子。

(2)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颂功德的文字,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

(3)有仙则名:有了仙人就成了名山。古代传说先人都住在山上。 (4)有龙则灵:有了龙就成为灵异的水了。

(5)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斯,这。惟,只。吾,我,这里指住屋的人自己。馨,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6)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7)鸿儒:博学的人。鸿,大。儒,旧指读书人。 (8)白丁:平民。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9)调(tiáo)素琴:调,调弄,这里指弹(琴)。素琴,不加装饰的琴。 (10)金经:指佛经。

(11)丝竹:琴瑟、萧管等乐器。这里指奏乐的声音。 (12)案牍:官府的公文。

(13)劳形:使身体劳累。形,形体、身体。

(14)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这句话是说,诸葛庐和子云亭都很简陋,但因为主人很有名,所以受到人们的景仰。南阳,郡名。诸葛亮的躬耕隐居之地在邓县隆中,属于南阳郡。诸葛,指诸葛亮,三国时蜀国的丞相,著名的政治家。西蜀,现在的四川。子云,指杨雄,西汉文学家。

(15)何陋之有:有什么简陋的呢?孔子说的这句话见于《论语?子罕》篇。之,表示强烈的反问,宾语前置的标志。 2、补充注释

无丝竹之乱耳:表示舒缓语气。 何陋之有:表示强烈反问。

案牍之劳形:使动用法,使……劳累。 三、 文学常识

1、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唐代文学家,洛阳(今属河南省)人。 2、 选自《全唐文》。

3、 本文体裁: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颂功德的文字,

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读来铿锵有力;体制短小,最短者不足十字,与格言颇相似。

四、 翻译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山不一定要高,有了仙人就成了名山。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水不一定要深,有了龙就成为灵异的水了。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说说笑笑都是博学的人,来来往往的没有粗鄙的人。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可以弹奏素朴的古琴,浏览珍贵的佛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耳朵,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它好比)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孔子云:“何陋之有?”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五、 变型默写 1、全文的主旨句,同时也照应了“何陋之有?”的句子: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写出陋室环境清幽宁静的句子: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3、写出室内生活情趣高雅的语句: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悫'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先生则有'微云澹河汉,疏雨滴梧桐'。乐府美王融'日霁沙屿明,风动甘泉浊';先生则有'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谢眺之诗句精者有'露湿寒塘草,月映清淮流';先生则有'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此与古人争胜于毫厘也。\(《郢州孟亭记》)其抒情之作,如《岁暮归南山》、 《早寒江上有怀》、 《与诸子登岘山》、《晚泊浔阳望庐山》、《万山潭作》等篇,往往点染空灵,笔意在若有若无之间,而蕴藉深微,挹之不尽。严羽以禅喻诗,谓浩然之诗\一味妙悟而已\(《沧浪诗话·诗辨》)。清代王士碌推衍严氏绪论,标举\神韵说\,宗尚王孟,曾举浩然《晚泊浔阳望庐山》一诗作为范本,说:\诗至此,色相俱空,政如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画家所谓逸品是也。\(《分甘馀话》) 盛唐田园山水诗,在继承陶、谢的基础上,有着新的发展,形成了一个诗派。其代表作家中以孟浩然年辈最长,开风气之先,对当时和后世都有很大的影响。他的诗以清旷冲澹为基调,但\冲澹中有壮逸之气\(《唐音癸签》引《吟谱》语)。如\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联,与杜甫的\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登岳阳楼》)并列,成为摹写洞庭壮观的名句。清代潘德舆曾指出:\襄阳诗如'东旭早光芒,浦禽已惊聒。卧闻鱼浦口,桡声暗相拨,日出气象分,始知江湖阔'、'太虚生月晕,舟子知天风。挂席候明发,渺漫平湖中。中流见匡阜,势压九江雄。香炉初上日,瀑布喷成虹',精力浑健,俯视一切,正不可徒以清言目之。\(《养一斋诗话》)然而这在孟诗中毕竟不多见,不能代表其风格的主要方面。总的说来,孟诗内容单薄,不免窘于篇幅。苏轼说他\韵高而才短,如造内法酒手而无材料\陈师道《后山诗话》引),是颇为中肯的。 [编辑本段]

【思想感情】

诗人借洞庭湖有感,婉转的向张九龄表白了自己的心愿。前四句描绘洞庭湖的壮观景象,后四句抒写渴望出仕好人希望得到对方援引的心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二句,笔力千钧,备受后人赞赏。 [编辑本段]

【诗歌原文】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 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 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 徒有羡鱼情。 [编辑本段]

【诗歌译文】

八月洞庭湖水盛涨与岸齐平,水天含混迷迷接连天空。 云梦二泽水气蒸腾白白茫茫,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 我想渡水苦于找不到船与桨,圣明时代闲居委实羞愧难容。

闲坐观看别人辛勤临河垂钓,只能白白羡慕别人得鱼成功。 [编辑本段]

【简注】

张丞相:即张九龄,公元733年(唐玄宗开元十二一年)担任丞相职务。 涵虚:包括天空,指天倒映在水中。 太清:天空。

云梦:古代的两个大沼泽,在湖北省长江南北两侧,江北为云,江南为梦,后来大部分变成陆地。合称“云梦泽”。今属江汉平原及周边一带。 岳阳城:今湖南岳阳市,在洞庭湖东岸。 济:渡河。

端居:平常居处,闲居。 耻圣明:有愧于圣明之世。 徒:白白的。

羡鱼:羡慕钓鱼。《淮南子·说林训》中说:古人有言曰:“临河而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意思是,与其空口赞赏别人的成绩,不如自己扎扎实实地做点事情。 坐观:坐视、旁观 [编辑本段]

【诗歌赏析】

张丞相即张九龄,也是著名的诗人,官至中书令,为人正直。孟浩然想进入政界,实现自己的理想,希望有人能给予引荐。他在入京应试之前写这首诗给张九龄,就含有这层意思。

诗的前四句写洞庭湖壮丽的景象和磅礴的气势,后四句是借此抒发自己的政治热情和希望。

开头两句交代了时间,写出了浩瀚的湖水。湖水和天空浑然一体,景象是阔大的。“涵”,有包含的意思。“虚”,指高空。高空为水所包含,即天倒映在水里。“太清”指天空。“浑太清”即水天相接。这两句是写站在湖边,远眺湖面的景色。三四两句继续写湖的广阔,但目光又由远而近,从湖面写到湖中倒映的景物:笼罩在湖上的水气蒸腾,吞没了云、梦二泽,“云、梦”是古代两个湖泽的名称,据说云泽在江北,梦泽在江南,后来大部分都淤成陆地。“撼”,摇动(动词,生动形象)。“岳阳城”,在洞庭湖东北岸,即今湖南岳阳市。西南风起时,波涛奔腾,涌向东北岸,好像要摇动岳阳城似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有的版本作“气吞云梦泽”),读到这里很自然地会联想起王维的诗句:“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整个城市都飘浮在水面上,微风吹起层层波澜,遥远的天空都在水中晃动。它们真有异曲同工之妙。

面对浩瀚的洞庭湖,自己意欲横渡,可是没有船只;生活在圣明的时世,应当贡献出自已的力量,但没有人推荐,也只好在家闲居,这实在有愧于这样的好时代。言外之意希望对方予以引荐。“济”,渡的意思。“楫”,船上的桨,这里也是借指船。“端居”,闲居;“圣明”,圣明之时,这里指太平时代。最后两句,说自己坐在湖边观看那

些垂竿钓鱼的人,却白白地产生羡慕之情。古代俗语说,“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诗人借了这句谚语来暗喻自己有出来作一番事业的愿望,只怕没有人引荐,所以这里说“徒有”。希望对方帮助的心情是在字里行间自然流露出来的。

干谒诗是时代和历史相互作用的产物,一方面,士子们以之铺垫进身的台阶,因而言词颇多限制,作起来往往竭尽才思,另一方面,由于阅读对象或为高官显贵、或为社会贤达,干谒诗大多表现出含蓄的美学特征,作者也常以比体为之。

这是一首干谒诗。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孟浩然西游长安,写了这首诗赠当时在相位的张九龄,目的是想得到张的赏识和录用,只是为了保持一点身份,才写得那样委婉,极力泯灭那干谒的痕迹。

秋水盛涨,八月的洞庭湖装得满满的,和岸上几乎平接。远远望去,水天一色,洞庭湖和天空接合成了完完整整的一块。开头两句,写得洞庭湖极开朗也极涵浑,汪洋浩阔,与天相接,润泽着千花万树,容纳了大大小小的河流。

三、四句实写湖。“气蒸”句写出湖的丰厚的蓄积,仿佛广大的沼泽地带,都受到湖的滋养哺育,才显得那样草木繁茂,郁郁苍苍。而“波撼”两字放在“岳阳城”上,衬托湖的澎湃动荡,也极为有力。人们眼中的这一座湖滨城,好像瑟缩不安地匍伏在它的脚下,变得异常渺小了。这两句被称为描写洞庭湖的名句。但两句仍有区别:上句用宽广的平面衬托湖的浩阔,下句用窄小的立体来反映湖的声势。诗人笔下的洞庭湖不仅广大,而且还充满活力。

下面四句,转入抒情。“欲济无舟楫”,是从眼前景物触发出来的,诗人面对浩浩的湖水,想到自己还是在野之身,要找出路却没有人接引,正如想渡过湖去却没有船只一样。“端居耻圣明”,是说在这个“圣明”的太平盛世,自己不甘心闲居无事,要出来做一番事业。这两句是正式向张丞相表白心事,说明自己目前虽然是个隐士,可是并非本愿,出仕求官还是心焉向往的,不过还找不到门路而已。

于是下面再进一步,向张丞相发出呼吁。“垂钓者”暗指当朝执政的人物,其实是专就张丞相而言。这最后两句,意思是说:执政的张大人啊,您能出来主持国政,我是十分钦佩的,不过我是在野之身,不能追随左右,替你效力,只有徒然表示钦羡之情罢了。这几句话,诗人巧妙地运用了“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淮南子·说林训》)的古语,另翻新意;而且“垂钓”也正好同“湖水”照应,因此不大露出痕迹,但是他要求援引的心情是不难体味的。

作为干谒诗,最重要的是要写得得体,称颂对方要有分寸,不失身份。措辞要不卑不亢,不露寒乞相,才是第一等文字。这首诗委婉含蓄,不落俗套,艺术上自有特色。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是一首述怀诗,写得很委婉。在唐代,门阀制度是很森严的,一般的知识分子很难得有机会登上政治舞台。要想在政治上寻找出路,知识分子须向有权有势的达官贵人求助,写些诗文呈送上去,希望得到赏识,引荐提拔。公元733年,孟浩然西游长安,时值张九龄出任朝廷丞相,便写了这首诗赠给张九龄,希望他给予帮助。但由于诗人顾虑多、爱面子,想做官又不肯直说,所以只好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愿望。这种苦闷的心情,是不难领会的。

这首诗的艺术特点,是把写景同抒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触景生情,情在景中。诗的前四句,描写洞庭湖的景致。“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涵虚,是天空反映在水中的幻景。太清,就是天空。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到了中秋时节,洞庭湖里的水盛涨起来,与湖岸平齐了,一眼看云,只见湖山相映,水天一色,浑然成为一体,美丽极了。“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在这浩翰的湖面和云梦泽上,水气蒸腾,涛声轰鸣,使座落在湖滨的岳阳城都受到了震撼。这四句诗,把洞庭湖的景致写得有声有色,生气勃勃。这样写景,衬托出诗人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暗喻诗人正当年富力强,愿为国家效力,做一番事业。这是写景的妙用。

望岳,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名篇,该诗通过描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唐朝人,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杜工部。汉族,河南巩县(今郑州巩义)人,原籍湖北襄阳。一生坎坷。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诗被誉为“诗史”。他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世称“诗圣”、世界文化名人,与李白并称“李杜”。

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杜甫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其中很多是传颂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和“三别”,有《杜工部集》传世;其中“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和《垂老别》。杜甫的诗篇流传数量是唐诗里最多最广泛的,是唐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对后世影响深远。其代表作品如《兵车行》《春望》《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羌村》《北征》《三吏》《三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兴》等等,皆为古今传诵。

注释译文:

岳:此指东岳泰山 岱宗:泰山亦名岱山或岱岳,这里指对泰山的尊称。 夫:读“fú”。发音词,无实在意义,强调疑问语气。

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距离是自远而近,时间是从朝至暮,并由望岳悬想将来的登岳。

首句“岱宗夫如何?”写乍一望见泰山时,高兴得不知怎样形容才好的那种揣摹劲和惊叹仰慕之情,非常传神。岱是泰山的别名,因居五岳之首,故尊为岱宗。“夫如何”,就是到底怎么样呢?“夫”字在古文中通常是用于句首的虚字,这里把它融入诗句中,是个新创,很别致。这个“夫”字,虽无实在意义,却少它不得,所谓“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

“齐鲁青未了”,是经过一番揣摹后得出的答案。它既不是抽象地说泰山高,也不是象谢灵运《泰山吟》那样用“崔崒刺云天”这类一般化的语言来形容,而是别出心裁地写出自己的体验──在古代齐鲁两大国的国境外还能望见远远横亘在那里的泰山,以距离之远来烘托出泰山之高。泰山之南为鲁,泰山之北为齐,这一句描写出地理特点,写其他山岳时不能挪用。明代莫如忠《登东郡望岳楼》诗说:“齐鲁到今青未了,题诗谁继杜陵人?”他特别提出这句诗,并认为无人能继。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两句,写近望中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是上句“青未了”的注脚。“钟”字,将大自然写得有情。山前向日的一面为“阳”,山后背日的一面为“阴”,由于山高,天色的一昏一晓判割于山的阴、阳面,所以说“割昏晓”。“割”本是个普通字,但用在这里,一个“割”

字写出了高大的泰山,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割断,形成不同的景观,突出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由此可见,诗人杜甫那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作风,在他的青年时期就已养成。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两句,是写细望。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故心胸亦为之荡漾;因长时间目不转睛地望着,故感到眼眶有似决裂。“归鸟”是投林还巢的鸟,可知时已薄暮,诗人还在望。其中蕴藏着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和对祖国山河的赞美之情。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最后两句,写由望岳而产生的登岳的意愿。不仅表现了诗人要攀登泰山的誓言,也写出了作者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会当”是唐人口语,意即“一定要”。如王勃《春思赋》:“会当一举绝风尘,翠盖朱轩临上春。”有时单用一个“会”字,如孙光宪《北梦琐言》:“他日会杀此竖子!”即杜诗中亦往往有单用者,如“此生那老蜀,不死会归秦!”(《奉送严公入朝》)如果把“会当”解作“应当”,便欠准确,神气索然。

阅读杜甫的《望岳》,按要求答题。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9.①品读全诗,发挥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话,说说“岱宗夫如何”是什么意思,描绘“齐鲁青未了”所展现的画面。(4分)

答:“岱宗夫如何”的意思是: “齐鲁青未了”为我们描绘了这样一幅画面: ②“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现了诗人的什么精神和气概?(2分)

答: 参考答案

9.①4分;泰山是什么样子?(1分); 泰山拔地而起,参天耸立(1分),

苍翠的山色中掩映着辽阔无边的齐鲁大平原(2分)。

②2分;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和登上绝顶、俯瞰一切的气概。

(答案不求同一,意思对即可。)

(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7-8题。 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的意思。(2分)

①齐鲁青未了 未了: ②会当凌绝顶 会当:

8.对这首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诗的每一联都有“望”的意思,但“望”的角度不同。

B.这首诗描写了泰山的神奇景色,抒发作者仰慕赞叹之情以及企望攀登绝顶的心情。 C.“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化用了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 D.“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上句写泰山是实写,下句是虚写。 参考答案

7.①不尽②终要,终当

8.D(上句是虚写,下句是实写。)

(湖北省襄樊市) 阅读古诗《望岳》,完成10-11题。(4分)

10.诗中加点的“割”字炼得极好,从山的北面来看,那阳光就像被一把硕大无朋的刀切断了一 样,突山了泰山 的形象。(2分)

11.名句恒久远,千古永流传。请谈谈你对千古传诵的名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理解。(2分) 参考答案

10.遮天蔽日(或“巍峨高大”、“高大雄伟”)。(2分)

11.这里是化用了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在这里却有深刻的含义:它不止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

(或“这句富有哲理的话表达了作者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或“这句话抒发了诗人的壮志情怀:昂扬向上、积极进取、

勇于攀登、俯视一切??”若从诗句字面含义去理解也可。2分)

(山东省枣庄市)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5-6题。 5.有人评价此诗“‘割’字奇”,品析“割”这个字,指出奇在何处?(2分) 6.“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化用了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但用在这里却有深刻的含义。请说说你的理解。(2分) 参考答案

5.“阴阳”分别指山的南、北两面,山南向阳,天色明亮;山北背阴,天色晦暗。那阳光就像被一把硕大无比的刀切断了一样,同一时刻却是两个世界,“割”字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高大形象。

6.它不止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意愿,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l7~18题。(5分) (海南省) 望 岳

[唐]杜 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7.“造化钟神秀”一句写出了泰山 的景色。(2分) 18.“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说说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豪情?(3分)

答:

参考答案

17。神气秀丽(2分,只答“神奇”或“秀丽”亦给满分。学生若用其他词语,意思相同或相近即可)

18.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豪情。(3分,意思相同或相近均给满分)

(江苏省宿迁市) 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6分) 春 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尾联刻画了诗人怎样的形象?(2分)

(2)结合全诗,说说《春望》中的“望”字包含哪些含义。(4分)

参考答案 7、(1)满头白发,愁苦不堪。(2分,每点1分。)(2)①诗人眼中所见:山河破粹,春天的凄凉景象。(2分)②诗人心中的期盼:亲人团聚,国家安定。(2分。意思对即可,只抄写诗句不得分。) (山东滨州市) 春 望

杜 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7.“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中,“破”和“深”字体现了诗人的思想感情。(2分)

8.对“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一联历来有不同的解释,你的理解是: (2分) 参考答案

7.体现了诗人担忧国家前途的思想感情。

8.诗人因感时恨别,见花而落泪,听到鸟鸣而感到惊心。

一、阅读杜甫的《望岳》,按要求答题。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考试中经常出现的考点:

1、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距离是自____ 而_____,时间是从_____至______,并由望岳联想到将来登岳。(远、近 朝、暮) 2、\齐鲁青未了\一句表现了泰山的 ;\造化钟神秀\一句描写了泰山的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写的是_____景,用_____描写,表达了____。(高大、神奇秀丽、实、细节、心情的激荡和眼界的空阔)

3、\造化\句写泰山的____,是___ 写;\阴阳\句写泰山的_____,是____写。(秀美、虚;高大、实) 4、《望岳》中每一联都有\望\的意思,但望的角度不同,试对此作具体解释。 首联是_____,颔联是_______ ,颈联是______,尾联是________ 。(远望、近望、细望、俯视)

5、诗的前两联着力写泰山的_____,后两联着力表现的是___ 。(整体形象、诗人的感受)

6、对\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一句作赏析。 答案:此句化用了孔子的\登泰山而小天下\。它既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表达了作者不怕困难,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蕴含的人生哲理:只要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才能俯视一切、傲视群雄。

7、 \钟\字用得好,历来被人称道,试分析其好在何处?(\钟\字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大自然的多情,也体现出作者对泰山雄奇秀丽美景的喜爱。)

8、文中\割\字炼得极好,试分析其表达的作用。(从山的背面看来,那照临下土的阳光就象一把硕大无朋的刀切断了一样,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练习: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的意思。

①齐鲁青未了 未了: ②会当凌绝顶 会当: 2.对这首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诗的每一联都有“望”的意思,但“望”的角度不同。

B.这首诗描写了泰山的神奇景色,抒发作者仰慕赞叹之情以及企望攀登绝顶的心情。 C.“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化用了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 D.“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上句写泰山是实写,下句是虚写。 3、 品读全诗,发挥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话,说说“岱宗夫如何”是什么意思,描绘“齐鲁青未了”所展现的画面。 答:“岱宗夫如何”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齐鲁青未了”为我们描绘了这样一幅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人评价此诗“‘割’字奇”,品析“割”这个字,指出奇在何处?(2分)

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化用了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但

用在这里却有深刻的含义。请说说你的理解。 6.这首诗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作。全诗紧扣题目中的( )字展开,热情赞美了泰山的( )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

7“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8.“阴阳割昏晓”一句,突出了泰山__________怎样的特点? “造化钟神秀”一句写出了泰山 _________ 的景色。 9、选出对诗句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此句写近望所见,未了,有绵绵不尽之意。 B、\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上句写泰山秀美,用是虚笔,下句写泰山的高大,是实写。

C、\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写的是实景,乃细望所见。

D、\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富有哲理,表达作者不怕困难,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

10、对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诗人由望泰山而产生登临意愿,于是想象登临泰山绝顶的景象和心理感受。

B、诗的第二句,作者没有用笔墨去勾画泰山是多么高大,而是写泰山占地多么广大,以距离远衬托山势高峻,用笔不凡。

C、第三句中的\造化\是运气,福气的意思,这句是说神奇秀美都聚集在此,实为泰山的运气。

D、全诗格调高亢,尤其是七、八两句表现了诗人勇攀高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读来催人奋进。 二、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春 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经常出现的考点:

1、尾联刻画了诗人怎样的形象?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寥寥十字,使一位愁绪满怀的白发老人的形象兀立在读者眼前,作者选用搔发这一下意识动作把满腔的愁情变成了可见可感的生动形象,很自然地引导读者进入诗的意境,产生共鸣。

2、结合全诗,说说《春望》中的“望”字包含哪些含义。 诗的这前四句,都统在“望”字中。诗人俯仰瞻视,视线由近而远,又由远到近,视野从山河到城,再由满城到花鸟。感情则由隐而显,由弱而强,步步推进。在景与情的变化中,仿佛可见诗人由翘首望景,逐步地转入了低头沉思,自然地过渡到后半部分——思念亲人。 3.“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中,“破”和“深”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

4.对“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一联历来有不同的解释,你的理解是什么?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一般解释是: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堕泪惊心。另一种解释为,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亦惊心。两种说法虽然不同,但其内涵却能相通,一是触景生情,另一则是移情于物,可见诗内涵之丰富。

练习: 1、颈联除写战火愈烧愈炽,百姓惨遭杀戮外,作者用_____来形容家书的珍贵,表达了他对___的强烈思念。

2、你怎样理解\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首联中\破\、\深\字炼得极好,试分析其表达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此诗将眼前景胸中情融为一体,谈谈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春望》紧扣一个\望\字,感情细腻感人。\望\的内容是:____,____;\望\中所想的句子是:_____, 。 答案: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5、《春望》一诗的主题是____;表达了作者感伤心情的句子是: 。 答案:伤感国事,怀念家人;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6、请展开想象,描述\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所展示的画面,并揭示诗

句的含义。

答案:面对沦陷的山河,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因焦虑忧愁不停地挠头叹息。老人昔日那长长的头发如今纷纷断落,已经短得无法梳髻插簪。含义:这一细节,含蓄而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情怀。 7、对诗句理解分析错误观点的一项是( )

A、首句写望中所见,\草木深\写出了景色的秀美,令人爽心悦目。 B、颔联分写,诗人融景生情,见了花鸟反而坠泪惊心。 C、颈联写因战火不断隔绝久盼音信不至时的迫切心情。 D、尾联用一个细节写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心情。

忧国思亲,满腔愁情。

———《春望》赏析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杜甫(712~770),字子美。杜甫一生坎坷,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世界文化名人,与李白并称“李杜”。 杜甫的诗篇流传数量是唐诗里最多最广泛的,是唐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对后世影响深远。 ..........

这是一首在战乱中忧国思家的抒情诗。尽管春天来临,草木茂盛,但满.......目看去,一片凄凉破败。感伤国事,看春花落泪;怅恨离别,听鸟鸣心惊。在战乱中,特别思念亲人,多么想得到家人的音信啊!看着眼前的春光,心里反而悲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开篇写春望所见: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 .......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一般解释是: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堕泪惊心。另一种解释为,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亦惊心。两种说法虽然不同,但其内涵却能相通,一是触景生情,另一.........则是移情于物,可见诗内涵之丰富。 ......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自安史叛乱以来,“烽火苦教乡信断”,直到如今春深三月,战火仍连续不断。多么盼望家中亲人的消息,这时的一封家信真是胜过“万金”啊!“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这是人人心....................中都会有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共鸣,因而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寥寥十字,使一位愁绪满怀的白发老人的形象兀立在读者眼前。作者望春,并没有得到任何快慰,却为“感时”、“恨别”所困,终至烦躁不安,频频抓挠头发。尽管诗人这时才四十五岁,但因终日愁情煎熬,头发越来越少,简直连簪子也插不上了。从章法上看,这一联是把前面分别抒写的“感时”、“恨别”两种感情统一起来,收结全篇。作者选用搔发这一下意识动作把满腔的愁情...................变成了可见可感的生动形象,很自然地引导读者进入诗的意境,产生共鸣。 ................................. 练习题:

①诗人写此诗时,正身陷安禄山叛军占领下的长安。国家 ,家人 ,眼前的春景更让人感触从生。沉痛的感情通过“ ”“ ”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②诗的这前四句,都统在“ ”字中。诗人俯仰瞻视,视线由 而 ,又由 到 ,视野从 到 ,再由 到 。感情则由 而 ,由 而 ,步步推进。在 与 ....的变化中,仿佛可见诗人由 ,逐步地转入了 ,自然地过渡到后半部分——思念亲人。 ....③言明春望所见的名句是: , 。 ④用美景反衬忧伤之情: , 。

⑤写战火连天,家书难觅的千古诗句: , 。 ⑥写自己心念远方家庭安危,又自叹年老的句子是: , 。

⑦诗中“草木深”表面上是写_____________,实际上是写 。 ⑧本诗将眼前景、胸中情融为一体。请谈谈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⑨“烽火连三月”中的“烽火”原指古代边境地区设置烽火台,发现敌情,常烧柴禾升起烟火作为警报,这里借指 。 ⑩“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渲染了一种怎样的景象?

⑾《春望》一诗中形象地表达出诗人对妻子儿女强烈思念的诗句是 ⑿解释诗中加点的字

(1)城: (2)搔: (3)浑:

⒀颔联寄 于 ,表达 之感,运用了 的修辞。 ⒁用衬托手法写由于国破家亡,使人极度悲伤变得更加苍老的诗句是 , 。

⒂本文以 为线索,表达了诗人 之情。 ⒃表达思念亲人的句子是 , 。

⒄望中所见,写长安城破败萧条的景象,看到国破家亡之后十分悲痛的情怀,山河依旧而国事已非。这句是 , 。 ⒅写花写鸟且是古今传唱的伤时警句是: 参考答案

①动荡不安 骨肉离散 感时花溅泪 白头搔更短

②望 近 远 远 近 山河 城 满城 花鸟 隐 显 弱 强 步步推进 景 情 翘首....望景 低头沉思 思念亲人 ....③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④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⑤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⑥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⑦表面写(城村)。实际写(国家沦陷、城空人稀)

⑧抒发作者(忧国忧民/忧国思家)的感情 ⑨战争

⑩残破凄凉。

⑾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⑿ (1)长安城 (2)抓 (3)简直 ⒀情;物;悲切;对偶、拟人 ⒁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⒂望;忧国伤时,思亲悲己 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⒅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石壕吏》原文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史呼一何怒! 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石壕吏》译文

傍晚投宿于石壕村,在夜里有官吏来捉人。老翁翻墙逃走,老妇走出去应对。 官吏喊叫的声音是那样凶,老妇啼哭的情形是那样凄苦。

我听到老妇上前说:“我三个儿子都服役去参加围困邺城之战。其中一个儿子托人捎了信回来,其中两个最近刚战死了。活着的人暂且偷生,死的人永远逝去。家中再也没有什么人丁了,只有个吃乳的小孙子。因为有小孙子,所以儿媳妇没有离开这个家,但进进出出没有一条完好的裙子。老妇我虽然身体衰弱,请允许我跟丛您夜归。 赶紧应付河阳需要的劳役,现在还赶得上做早炊。” 入夜说话的声音也已经消失了,但好像听到低声哭泣抽咽。 天亮后我继续赶前面的路程,只能与逃走回来的老翁告别。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春,郭子仪等九节度使六十万大军包围安庆绪于邺城,由于指挥不统一,被史思明援兵打得全军溃败。唐王朝为补充兵力,便在洛阳以西至潼关一带,强行抓人当兵,人民苦不堪言。这时,杜甫正由洛阳经过潼关,赶回华州任所。途中就其所见所闻,写成了《三吏》、《三别》。《石壕吏》是《三吏》中的一篇。全诗的主题是通过对“有吏夜捉人”的形象描绘,揭露官吏的横暴,反映人民的苦难。 1.《石壕吏》是一首________诗(体裁),以________为顺序。中心人物是______,事件是______。

2.《石壕吏》是一首_______(叙事、抒情)诗,体裁是_______ 古诗,他的组诗“三吏”中除《石壕吏》外,还有_______、_______。 4.《三吏》《三别》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

5.“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正确译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怎样理解“有吏夜捉人”这一行径?

7.组词

(1)妪________ 讴________ 呕________ (2)孤________ 狐________ 弧________ (3)炊________ 吹________ 欢________ (4)暮________ 幕________ 慕________ 8.解释句中的词语。 (1)老翁逾墙走逾 (2)三男邺城戍戍 (3)老妪力虽衰妪 (4)急应河阳役应 (5)夜久语声绝绝 (6)如闻泣幽咽幽咽

9.文中的哪些话揭示了战争造成的灾难?哪些话道出了老妪家中的贫寒? 10.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参考答案

1.叙事时间先后老妇差役捉人,老妇应役 2.叙事 五言 《潼关吏》 《新安吏》

4.《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5.因为有孙子在,所以他的母亲还没有离去,进进出出没有一件完整的衣服 6.表现了官府“捉人”之事经常发生,百姓白天躲藏起来,狠毒的官府只好趁百姓入睡的黑夜来突然袭击。表明当时社会的黑暗和官府征兵的无度。

7.(1)老妪讴歌呕吐(2)孤独狐狸弧形(3)炊具吹牛欢呼(4)暮色幕布仰慕

8.(1)越过(2)防守3》年老的女人(4)应征(5)停(6)形容低微。断续的哭声

9.“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10,这首叙事诗,叙述差吏乘夜捉人,连一个老妇也不放过的故事,描绘出安史之乱中人民遭受的苦难,表现了诗人对人民的同情.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 苏 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苏轼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其诗词开豪放派先河,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唐宋八大家之一

?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并称“三苏”

饮湖上:在湖上喝酒。 湖:此指杭州西湖。 潋滟:波光闪动的样子。 方:正,恰恰。

空蒙:细雨迷茫的样子。

西子:西施,春秋末年越国的美女。 相宜:适合。 译文:

湖水波光闪动的景象在初晴的衬托下才显得漂亮; 山中云雾弥漫,飘着小雨,也很奇妙; 想把西湖比作那美丽的西施; 无论淡妆浓抹总能恰到好处。 主旨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这两句分别写晴天的水和雨天的山,生动具体又传神凝练,写尽了西湖的风姿。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这两句用比喻的手法赞颂西湖之美,表现出西湖是晴是雨,无时不美的特点。 ?通过描写西湖晴日与雨中的湖光山色,赞美了西湖的美。

1、“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 奇”从两种地貌、两种天气表现出西 湖 山水风光之美和晴雨多变的特 2、“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

宜”运用 比喻 修辞手法,其作用是 生动形象地表现西湖无时不美的迷人景致

天时不如地利

孟子(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鲁国邹人。 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是儒家学派中最为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地位仅次于孔子,人称“亚圣”。 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是“仁政”,提倡以民为本,“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要求对人民实行仁政,反对暴政;要求和平,反对战争。孟子的民本思想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本课所强调的“人和”思想就来源于他的“民本主义”。 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 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 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天时:适宜作战的时令、气候。 不如:比不上。

地利:有利于作战的地形 人和:得人心,内部团结。

孟子说:适宜作战的时令、气候,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形,有利于作战的地形,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郭:内城叫城,外城叫郭。 环:包围

夫:发语词,引发议论。 然而:这样,但是(却)?? 周围三里的城,周围七里的郭,以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了适宜作战的天气、时令了。这样却不能获得胜利,这是因为适宜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啊。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 王孙自可留 1.暝:日落,夜晚。

2.空山:空旷,空寂的山野。 3.新:刚刚。

4.竹喧:竹林中笑语喧哗。

5.喧:喧哗,这里指洗衣服姑娘的欢笑声。

6.浣女:洗衣服的姑娘。浣(huàn):洗衣服。 7.莲动:意谓溪中莲花动荡,知是渔船沿水下行。

8.随意:任凭。

9.春芳歇:春天的芳华凋谢了。歇:消散。

10.王孙:原指贵族子弟,后来也泛指隐居的人,此处指诗人。 11.留:居。

12.王维,约(701-761),字摩诘,蒲州(今山西永济)人。唐代诗人、画家。山水田园派诗人,人称“诗佛” 13.清泉石上流:写的正是雨后的景色。

14.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反用《楚辞·招隐士》“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以久留”句意。意谓任凭它春芳消散,王孙也可以久留,因为秋色同样迷人,使人留恋。

15.全文中心:这是山水诗的代表作之一,它唱出了隐居者的恋歌。全诗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

译文 幽静的山刚刚下过雨,天气像晚来的秋天。 一缕缕明亮的月光从松树枝叶缝隙间照射下来,清澈的泉水从山石上淙淙地流过。 洗完衣服回家的姑娘们在竹林吵吵闹闹,顺流而下的渔船拨动了两旁的莲叶。即使春末山中的花儿凋谢了,也仍然乐意留在山中。

黄 鹤 楼 唐 崔 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楼

传说三国时费祎登仙驾鹤于此,因此得名。 句意

从前的仙人早已驾着黄鹤飞去,这里只留下一座空荡荡的黄鹤楼。 赏析:( 近 )景,

融入( 仙人费祎乘鹤 )的传说, 隐含着此楼( 临江而建 )的特点。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句意:仙人驾着黄鹤再也不会回来了,千百年来只有白云依旧在天空中飘泊。 赏析( 远 )景,

表现了此楼(耸入天际白云缭绕)的壮观。既是写所见之景,也是诗人 ( 人去楼空,物是人非,世事沧桑多变。 )的感慨。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清楚可数历历萋萋形容草木长得很茂盛鹦鹉洲唐朝时在汉阳西南长江中,后逐渐被水淹没句意站在黄鹤楼上遥望着晴空下的汉阳平原,树木郁郁葱葱,清楚可数,放眼望去,鹦鹉洲上,草木长得十分茂盛。赏析(日)景,由对传说的缅怀而回到了(现实),采用(叠)词写出了江上美景。并由此引起了作者()情结。思乡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句意傍晚时分,我还在遥望自己的故乡在哪里。江上烟雾弥漫让人感到发愁,却又勾起了我的思乡之情!赏析(晚)景,乐景写哀情思乡)之情)原来是(满怀( 中心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首联(颔联(颈联(尾联(近远日晚)景)景)景)景之情。 写作特点1、形象鲜明,色彩缤纷,充满了画意。——图画美有仙人黄鹤、名楼胜地、蓝天白云、晴川沙洲、绿树芳草、落日暮江2、多处运用双声、叠韵、叠音词,声音铿锵,清朗和谐,有音乐美。——音乐美双声词:黄鹤、复返叠韵词:此地、江上叠音词:悠悠、历历、萋萋 模拟检测A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____A.这是一首满怀思乡愁绪的作品。B.这是一首抒发有志报国而实施无门的作品。C.这是一首思念友人,赞美友情的作品。D.这是一首赞美黄鹤楼风光优美的作品。

Yú,越过。zhǐ橘逾淮为枳《晏子春秋》 晏子,名婴,字平仲,平仲春秋时期齐国著名的政治家。齐国政治家以有政治远见和外交才能,作风朴素闻名诸候。 《晏子春秋》是一部记叙春秋时代齐国政治家晏婴的思想、言行、事迹的书,也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短篇小说集”。书中故事多以晏子为中心人物,语言简炼,情节完整,主题集中,讽喻性强,对后世寓言有较大的影响。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7w5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