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合资汽车发展 - 图文

更新时间:2023-09-26 02:5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一章 《中国汽车产业政策》造就中国特色合资汽车市场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消费市场,在中国汽车市场里你可以看到来全世界的各个品牌,进口车,合资国产车,自主国产车,纷纷争奇斗艳。

中国汽车市场如此之大,以至于包容了这么多的品牌,但并不是说中国汽车市场是完全自由市场,他也是有约束的,尽管这个约束很有特色,力度不大,中国的汽车产业还是在这个政策约束下前进,当你看清当前的中国汽车行业以后,你会发现中国的汽车产业可谓是:成也《政策》、败也《政策》。

尽管在中国汽车合资的浪潮里,也有少数外来品牌翻船了,但是大多数的品牌都是高歌猛进。造就这一中国汽车合资特色的现象,离不开中国政府的汽车产业政策。

中国汽车市场的成长与崛起离不开政府政策的支持,从企业角度看,大部分或者说重量级的企业都是国有企业,他们无一不是中央政府或者地方政府的财税大户,即使是民营自主车企的发展,仍然需要看政策的脸色行事。因此,要认清中国汽车合资之路,必须对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最近十年来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政策,进行关注和解析。

中国最早的正式的汽车产业政策是1994年版的《汽车工业发展政策》。从当时的政策名称来看,政策的关注点基本还是把汽车作为工业的一部分来对待。到2004年,中国政府出台了《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将汽车从工业中分类出来,单独作为一个产业来发展,这是政府支持汽车产业的巨大进步。在这一政策的支持和约束下,中国向全世界张开了合资生产汽车的怀抱。

在开始本书之前,之所以将中国政策拿出来讲,是因为如今的中国汽车生产格局都是在这个政策的要求下进行的。比如,中国汽车市场里有一汽大众、上海大众之分,有一汽丰田、广汽丰田之分,有东风本田、广汽本田之分等等诸如此类的,这皆由这一汽车产业政策所生。

由于历史和体制原因,多少年来,中国的汽车产业一直没有进步,当日韩汽车产业崛起并向全世界进发的80年代,中国刚刚开始摸索合资之路,几乎是从零开始。比如,记得那是1983年,上海大众汽车桑塔纳轿车组装成功;那一年,我,出生了。

为了引进世界最先进的汽车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我们开始走合资合作之路,但国产汽车底子薄弱,为了保护自主汽车产业,避免国外汽车品牌将中国汽车市场垄断,给我国经济造成威胁,《中国汽车产业政策》里也进行了约束。其中最重要的有两条:

一、所有进入中国汽车市场生产销售汽车的企业,必须与中国国内的汽车生产企业成立合资企业,且外资品牌在合资企业中的股份占比不得超过50%。

二、外资品牌来到国内最多和国内2家汽车生产企业合资。(原文待考证)

看到这2条政策,你就可以理解为什么中国有一汽大众、上海大众之分,有一汽丰田、广汽丰田之分,有东风本田、广汽本田之分等等,也能理解马自达为什么先合资了海南汽车,然后又合资一汽汽车,最后和海南汽车分手,有牵手长安汽车的原因。 国家设立中国汽车产业政策是十分有必要的。

在所有的企业经营中,人是最重要的因素,企业的行为最终反映了人的行为。既然这些外资品牌来到中国以后,还是原来的名字,而且还必须和中方汽车企业合资,那么在此书中,我们就将这些外资品牌称作男人,将他在中国合资的中方企业称作他在中国娶的一个媳妇,而且可以娶最多2个媳妇。因此,在本书中,我们将更多的将每个汽车品牌和企业比喻成一个人来解读,这样也许别有一番趣味。

我们先来讲一下当前已经在国内合资的这些汽车品牌,目前在全球的一个大概情况,更方便各位读者理解目前国内个合资企业之间的瓜葛和纠纷。

自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全球汽车市场风云变幻,并购不断,破产不断,分分合合,合合分分,上演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汽车大戏。经过这一系列的并购、联盟之后,目前全球上规模的汽车品牌剩下了7大汽车集团和相对独立的4大汽车公司。

7大汽车集团分别是:通用汽车集团、福特汽车集团、大众汽车集团、菲亚特-克莱斯勒汽车集团、雷诺-日产集团、标致雪铁龙集团、现代-起亚汽车集团,4大汽车公司分别是宝马汽车公司、奔驰汽车公司、丰田汽车公司、本田汽车公司,这11个汽车企业基本构成了目前全球的汽车格局。而且,这11个汽车企业都已经来到中国合资生产汽车了。

这11个汽车企业之间的那些分分合合的往事,在本书中就不过多叙述了,但他们之间至今仍有难以理清的牵扯。本书将重点叙述这些品牌来到中国合资后的开心事和伤心事。

为了方便各位车友阅读,现将各个品牌来中国合资的时间作个列表,方便各位看清这些合资品牌进入中国的脉络,以及本文写作的脉络。

本书将中国汽车30年合资路分为3个阶段:1983年—1992年摸索的阶段;1993年—2002年,迷茫的阶段;2003年—2012年,疯狂发展的阶段。基本也就是前10年,中间10年,新10年。

1983年—1992年摸索的阶段:

1984年1月,中美合资的北京吉普汽车有限公司注册成立。

1985年3月,中德合资的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主要生产基地在上海安亭。

1985年3月,中法合资的广州标致汽车公司成立,生产基地在广州,1997年破产。 1991年2月,中德合资的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成立,生产基地主要在长春。 1991年8月,中日合资的海南马自达汽车有限公司成立,生产基地位于海口。

1992年5月,中法合资的神龙汽车公司成立(东风雪铁龙、东风标致合资企业),2002年导入标致品牌,生产基地位于湖北武汉。 1993年—2002年,黎明前的黑暗阶段; 1993年3月,中日合资的郑州日产汽车有限公司成立,生产基地位于郑州。 1993年12月,中法合资的三江雷诺汽车公司成立,生产基地位于湖北省孝感市。 1993年6月,重庆长安铃木汽车有限公司成立,生产基地在重庆市。 1995年6月,江西昌河铃木汽车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昌河铃木)成立于,坐落于江西省景德镇市。 1997 年6月,中美合资的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成立,生产基地主要在上海。 1998年7月,中日合资的广州本田汽车有限公司成立,生产基地在广州。 1999年4月,中意合资的南京菲亚特汽车有限公司成立,生产基地位于南京。 2000年6月,中日合资的天津丰田汽车有限公司成立。2003年9月,被一汽合并,正式更名为“天津一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 2001年4月,中美合资的长安福特汽车有限公司成立,生产基地位于重庆。 2003年—2012年,疯狂发展的阶段: 2003年5月,中德合资的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注册成立,生产基地位于辽宁省沈阳市。 2003年6月,东风汽车有限公司成立(中文简称:东风有限,生产东风日产品牌车型),中国国内最大规模的中外合资汽车公司诞生。 2003年7月,东风本田汽车有限公司成立,生产基地位于武汉。 2004年9月,中日合资的广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成立,生产基地在广州。 2005年8月,在北京吉普汽车有限公司基础上重组的北京奔驰汽车公司成立。 2006年3月,马自达汽车公司参股长安福特,长安福特正式更名为“长安福特马自达汽车有限公司”,新的生产基地位于南京,生产的合资汽车品牌为马自达。 成立时间 1984年1月 1985年3月 品牌所品牌名属国家 称 美国 德国 法国 德国 日本 法国 日本 Jeep 合资企业名称 简称 北京吉普 上海大众 广州标致 一汽大众 海南马自达 东风雪铁龙 郑州日产 生产基地 北京 上海 广州 长春 海口 武汉 郑州 1983年—1992年 摸索的阶段: 1985年3月 1991年2月 1991年8月 1992年5月 北京吉普汽车有限公司 上海大众汽车大众 有限公司 广州标致汽车标致 公司 一汽大众汽车大众 有限公司 海南马自达汽马自达 车有限公司 雪铁龙 神龙汽车公司 日产 郑州日产汽车有限公司 1993年—20001993年3月 年, 黎1993年12明前的月 黑暗阶1993年6月 段; 1995年6月 1997年6月 1998年7月 1999年4月 2000年6月 2001年4月 2003年5月 2003年6月 2003年2003年7月 —2012年,疯狂2004年9月 发展的阶段 2005年8月 2006年3月 三江雷诺汽车公司 重庆长安铃木日本 铃木 汽车有限公司 江西昌河铃木日本 铃木 汽车有限责任公司 上海通用汽车美国 通用 有限公司 广州本田汽车日本 本田 有限公司 南京菲亚特汽意大利 菲亚特 车有限公司 天津丰田汽车日本 丰田 有限公司 长安福特汽车美国 福特 有限公司 华晨宝马汽车德国 宝马 有限公司 东风汽车有限日本 日产 公司 东风本田汽车日本 本田 有限公司 广汽丰田汽车日本 丰田 有限公司 北京奔驰汽车德国 奔驰 公司 长安福特马自日本 马自达 达汽车有限公司 法国 雷诺 三江雷诺 长安铃木 昌河铃木 上海通用 广州本田 南京菲亚特 天津丰田 长安福特 华晨宝马 东风有限 东风本田 广汽丰田 北京奔驰 长安马自达 孝感 重庆 景德镇 上海 广州 南京 天津 重庆 沈阳 广州 武汉 广州 北京 南京 中国合资车企的成立一览表 通过这个表格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出各大外国汽车企业进入中国的时间和步骤,详细过程我们在后文中分说。 对于中国汽车合资的功过评论很多,各执一词,但我始终认为中国汽车合资过程是失败的。纵观目前国内大街小巷,已经被合资汽车所占领,自主品牌汽车何在?原因何在? 中国汽车合资在政府的主导下,由国内各大汽车国企进行合资,这些合资的国企就像骡子一样,是没有生育能力的,指望这些汽车国企来发展中国的汽车产业是一个他们自己都不相信的白日梦。现在的这些国企已经完全沦为了外资品牌在中国的组装厂,反而是政府在中国加入WTO之前,放开了汽车行业准入的一个小小的口子,吉利、奇瑞、长城、比亚迪等等品牌得以进入,并以疯狂的速度发展,成为中国自主汽车产业的代表,对中国政府带领下汽车国企是一个巨大的讽刺。

如果你看到了中国汽车行业中存在的许多问题,不要惊慌,这本来就不是一个健康发展的行业,因为消费者的利益已经被汽车国企官员的利益绑架,被合资车企外资方的利益所绑架,汽车行业主管部门不再是消费者利益的代表,而是汽车国企、外资品牌利益的代表。

而中国汽车真正之希望在于自主品牌,而这些代表中国汽车未来的自主品牌却一直遭受不公平的待遇,一个个都是爹不疼娘不爱,野蛮的生长着,这些自主品牌正在强大,早晚一天会走向世界。

二、中国汽车合资本质是什么?

官方的解释是:汽车合资是由中方与国外投资方共同成立的汽车投资项目。中方出资的主要方式是:出让土地厂房使用权、资金;国外投资方出品牌、技术、资金、人才等,但核心技术还是由外方掌握。在我写作的过程中,我得出的定义是:汽车合资是中国国有汽车集团在政策的保护下,垄断了中国汽车生产资格,并通过合资方式与外国品牌共同谋取中国汽车爆发增长的红利,其中最重要的政策是汽车“准生证”和“户口”。俗一点说就是:合资汽车是中国汽车产业政策和汽车国企垄断下的蛋。汽车国企的垄断让强者不强,弱者不死。

1886年,汽车在欧洲德国诞生,1910年--1930年在北美大陆得到普及,先后诞生了奔驰、雪铁龙、雷诺、劳斯莱斯、福特、克莱斯勒、雷诺等等著名的汽车品牌,且都是以个人名字命名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这些品牌就已经到了充分的发展。且二战后的日系、韩系汽车的发展,如丰田、本田、现代-起亚等品牌的经营也充分证明:汽车行业是非常适合私营模式的。而且国外也有国营转私营的例子,如1992年,雷诺汽车由国营转私营;2008年美国经济危机,美联储救助了通用汽车,在通用恢复元气后,就逐渐减持通用汽车的股份,恢复通用私营车企的本质。汽车生产最需要规模化效益,不适合国营。

如果我国在1980年代,像农村的联产承包责任制一样,汽车行业管理部门将一汽、东风、上汽、北汽、广汽等等国有车企都实行“联产承包”,现在会是什么样的情况?如果1990年代,“南方讲话”以后,汽车行业管理部门主动改革,允许民营资本造汽车,吉利、比亚迪等等是不是可以早10年诞生、壮大?有多少“吉利们”在汽车生产的“准生证”限制下将没能出生?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7vl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