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全国中考分类解析—光现象

更新时间:2023-12-28 00:36: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光的直线传播】

一、选择题

1.(2分)(2015?山东莱芜)阳光灿烂的日子,行走在绿树成荫的街道上,常常见到地上有一些圆形的光斑,这些光斑是( ) A.树叶的影子 B.树叶的实像 C.太阳的虚像 D.太阳的实像 考点: 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 专题: 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 分析: 光沿直线传播现象,知道影子的形成、日月食的形成、小孔成像都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解答: 解:树阴下的地面上出现的圆形光斑,是太阳光通过浓密的树叶中的小孔所成的太阳的像,是实像,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故选:D.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利用光学知识解释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此题与实际生活联系密切,体现了生活处处是物理的理念. 1.(2分)(2015?福建福州)2015年4月5日晚,天空出现的”红月亮“是月全食奇观,月全食的形成主要是由于( ) A.光的直线传播 B.小孔成像 C.平面镜成像 D.光的折射 考点: 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 专题: 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 分析: 月食是由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解答: 解:当太阳、地球、月球在同一直线上,地球位于太阳与月球之间时,太阳发出的沿直线传播的光被不透明的地球完全挡住,光线照不到月球上,在地球上完全看不到月球的现象就是月全食,月全食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了月食的成因,是一道基础题;生活中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现象或光直线传播应用的例子很多,如:日食与月食的形成、影子、激光准直、射击瞄准时的三点一线等,平时要注意观察与思考,用我们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6.(2分)(2015?江苏盐城)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光现象是( ) A.B. “小兔”的影子 花朵在水珠中成像

1

C.D. 筷子在水中“弯折” 丹顶鶴的倒影 考点: 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 专题: 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 分析: 光在自然界中存在三种光现象: (1)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在日常生活中,激光准直、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2)当光照射到物体界面上时,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来,例如:平面镜成像、水中倒影等; (3)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的会偏折,发生折射现象,如:看水里的鱼比实际位置浅等. 解答: 解:A、“小兔”的影子,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符合题意. B、水珠相当于凸透镜,所成的像为倒立、缩小的实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 C、筷子在水中“弯折”是光的折射形成的.故C不合题意. D、水面相当于平面镜,丹顶鶴在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 本题列举了四个常见的光现象,综合了光学知识,要求判断哪个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这需要学生在平时学习和生活中多对相关的光现象进行思考.

二、填空题

14.(3分)(2015?江苏南京)如图所示,小明想通过A、B两张纸片上的小孔看见烛焰,他应将烛焰、两个小孔和人眼调到 同一直线 上,这样操作的依据是 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操作过程中他还在B纸片上看到了一个烛焰的像,这个像是 倒立 的(选填”正立”或“倒立”)

考点: 光直线传播的应用. 专题: 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 分析: (1)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2)小孔成像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倒立的实像.

2

解答: 解: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小明想通过A、B两张纸片上的小孔看见烛焰,应将烛焰、两个小孔和人眼调到同一直线上; 蜡烛发出的光线通过A纸片上的小孔在B纸片上形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倒立的实像. 故答案为:同一直线;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倒立.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光的直线传播知识的应用和小孔成像的特点,属于基础题. 三、作图题

四、解答题

五、实验题

六、计算题

【光的反射】

一、选择题

3.(2分)(2015?山东枣庄)教室内用来放映投影片的银幕,表面是白色且粗糙的,其目的是( ) A.不反射光 B.能折射光 C.发生镜面反射 D.发生漫反射 考点: 漫反射. 专题: 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 分析: 表面粗糙的反射面,光线射到反射面上时,反射光线射向不同的方向,叫做漫反射. 解答: 解:电影银幕和教室里的投影屏幕都是用粗糙白布制成的,是为了让光射到上面发生

3

漫反射,让各个地方的人都能看到画面上的字. 故选D. 点评: 要知道光滑的表面会发生镜面反射,粗糙的表面发生漫反射,本题是一道基础题. 4.(3分)(2015?湖南娄底)下列光现象,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B. 铅笔在水面处“折断” C. 人在阳光下形成的影子 D. 放大镜把字放大 豹子在水中形成倒影 考点: 光的反射. 专题: 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 分析: ①光的折射是指光线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比如透镜成像、水变浅了、水中的筷子折断了等; ②光的反射是指光线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出去的现象,比如平面镜成像; ③要掌握光沿直线传播现象,知道影子的形成、日月食的形成、小孔成像都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解答: 解:A、水中的“断笔”是由于光从水中通过空气进入人的眼睛时,光线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而形成的虚像,故属于光的折射现象; B、人在阳光下形成原影子,属于光的直线传播. C、放大镜把字放大是凸透镜成像及其应用,属于光的折射; D、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豹子在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现象,故属于光的反射; 故选:D.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了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平时要注意各个现象的形成原因,同时还考查了光的色散,知道色散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 5.(2分)(2015?江苏苏州)下列现象中,属于反射现象的是( ) A.小孔成像 B.路灯下形成人影 C.阳光下可以看到彩色的花 D.河岸边看到水中的鱼

4

考点: 光的反射. 专题: 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 分析: 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1)光的直线传播,知道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要知道小孔成像、日食、月食和影子的形成是由光的直线传播而形成的. (2)光的折射现象,由物体发出的光透过不同介质时,会发生折射,使光路发生改变,因此我们看到的是物体的虚像. (3)看到彩色的花,是由于物体反射的色光不同而产生的,是光的反射现象. 解答: 解:A、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故A错误; B、路灯下人挡住的光线在其背面形成一个黑暗的区域,是光的直线传播,故B错误; C、看到彩色的花,是由于物体反射的色光不同而产生的,是光的反射现象,故C正确; D、河岸边看到水中的鱼是由于光线从水中射入空气中发生折射形成的鱼的虚像,是光的折射现象,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了光的直线传播、光的折射、光的反射现象.光的直线传播是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的传播,光的反射是光照射到物体表面又返回的现象,光的折射是由于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或在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时,传播方向发生变化的现象.它们之间有本质的区别,要注意区分. 11.(2分)(2015?江苏苏州)小明得到一个玩具吹镖(由一个细长筒和金属镖头组成),想试着用它去射地上的目标.他把重为G的小镖头以一定速度正对着目标A点吹出,如图.忽略镖头运动时所受的空气阻力,下列关于镖头能否射中A点的预测中,正确的是( )

A. 一定能够射中A点 B. 一定射在A点左侧 C. 一定射在A点右侧

D. 控制速度大小,以上都有可能 考点: 力与运动的关系. 专题: 运动和力. 分析: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对镖头进行受力分析,可得其运动情况,从而判断结果. 解答: 解: 小镖头以一定速度正对着目标A点吹出后,镖头由于惯性继续朝A运动,此过程中,忽略镖头运动时所受的空气阻力,镖头只受到重力这一个力的作用(非平衡力),所以镖头还会沿重力方向向下运动,故镖头做斜向下的曲线运动,由此可知镖头会落在A的右侧.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对力和运动关系的认识,知道平衡力作用下物体会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非平衡力作用下物体的运动状态会发生改变.

5

二、填空题

23.(2分)(2015?山东泰安)由于光的 漫反射 现象,教室里坐在不同位置上的同学都能看到黑板上的粉笔字.(选填“漫反射”或“镜面反射”) 考点: 漫反射. 专题: 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 分析: 凹凸不平的表面会把光线向着四面八方反射,这种反射叫做漫反射. 解答: 解:黑板的表面是比较粗糙的,可以将射来的光线向四面八方反射,是漫反射.这样,教室里不同位置的同学都能看到黑板上的粉笔字. 故答案为:漫反射. 点评: 镜面反射是将光朝同一方向反射,漫反射是将光朝各个方向反射,这是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在实例中表现出来的最大不同,所以本题关键在于“不同位置”上都能看到. 三、作图题

16.(2分)(2015?山东菏泽)光线L射到某平面镜上,使其沿水平方向传播,如图所示.请在图中画出平面镜(图中要显示作图痕迹).

考点: 作光的反射光路图. 专题: 图像综合题. 分析: 根据光反射定律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的平分线是法线的位置,再过入射点作出法线的垂线,就是平面镜所在的位置. 解答: 解:由光反射定律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先做出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的平分线,然后再过入射点作这个角平分线的垂线即可.如图: 点评: 本题考查了光的反射定律的应用,会根据反射定律完成反射光路,会根据角之间的关系计算角的大小. 22.(2分)(2015?山东聊城)如图所示,MN为平面镜,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画出反射光线OB的入射光线AO,并标出入射角的度数.

6

考点: 作光的反射光路图. 专题: 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 分析: 根据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出入射光线并标出入射角及其度数. 解答: 解:经过入射点作出法线.因为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30°,所以反射角为90°﹣30°=60°.根据反射角与入射角相等作出入射光线并标出入射角的度数.如图所示: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了反射光路的画法,关键是掌握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特别是反射角与入射角之间的关系.注意法线要画成虚线. 29.(2分)(2015?山东泰安)如图所示,A、B是镜前一点光源S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M反射后的两条反射光线,请在图中标出点光源S和像点S′的位置,并完成反射光路图.

考点: 作光的反射光路图. 专题: 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 分析: 本题有两种作法: 第一种作法:根据反射光线反向延长过像点,作出反光点的像点S′,再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作出发光点S的位置,补出入射光线. 第二种作法: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出两条反射光线的入射光线,交点即为发光点的位置. 解答: 解:第一种作法:先将两条反射光线反向延长交于一点S′即为像的位置,再通过平面镜作出S′的对称点S,即为发光点的位置,并联接S与两个反射点画出入射光线,如图所示:

7

第二种作法:分别过反射点垂直镜面作出法线,画出两条入射光线,两条入射光线的交点S即为发光点的位置,再通过平面镜作出S的对称点S′,即为像的位置,如图所示: 点评: 本题用到了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反向延长过像点、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提供了两种解题思路:先将反射光线反向延长作像点后由平面镜成像的对称性作发光点或先根据光的反射作出发光点,再根据平面镜成像的对称性作出像点. 17.(2015?上海)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如图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所成的像A′B′.

考点: 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 专题: 作图题;压轴题. 分析: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物大小相等、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连线与镜面垂直、左右互换,即像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利用这一对称性作出AB的像. 解答: 解:分别作出物体AB端点A、B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A′、B′,用虚线连接A′、B′即为AB在平面镜中的像.如图: 点评: 平面镜成像作图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来作,另一种是根据光的反射定律来作,没有特殊要求的情况下,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图要简洁、容易. 24.(2分)(2015?福建厦门)如图所示,一束光照射到平面镜上,请画出其反射光线.

8

考点: 作光的反射光路图. 专题: 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 分析: 根据反射定律作出反射光线的光路图,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解答: 解:图中法线已给出,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使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出反射光线即可.如图所示: 点评: (1)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光的反射定律可归纳为:“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 28.(4分)(2015?甘肃兰州)如图所示,一块平面镜置于O处,恰能使光线AO被平面镜反射后照亮墙壁上的B点,试用作图的方法确定平面镜的位置.

考点: 作光的反射光路图. 专题: 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 分析: AO是入射光线,经放在O点的平面镜的反射,反射光线刚好射向B点,也就是说AO为入射光线,OB为反射光线,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确定法线位置,然后过入射点做法线的垂线,就是平面镜所在的位置. 解答: 解: 连接OB得反射光线,作∠AOB的角平分线ON,过入射点O作ON的垂线即得平面镜.如图所示:

9

. 点评: 本题实质上是已知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作镜面的问题,要作出法线.利用了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13.(3分)(2015?广东广州)如图所示,墙壁上的平面镜前立有一硬杆. (1)画出杆顶A点在平面镜中的像.

(2)若杆在2s内右移1m,杆移动的速度是 0.5 m/s,杆的像相对镜向右还是向左移? 左 ,移动时,杆的像大小会变大、变小还是不变? 不变 .

考点: 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 专题: 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 分析: (1)要作出杆顶A点在平面镜中的像,要先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连线与镜面垂直、大小相等、左右相反,及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 (2)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成等大正立的虚像,且像距与物距相等来解答此题. 解答: 解:(1)根据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作出端点A在平面镜中的像点A′,即为A点在平面镜中的像,如图所示: (2)杆移动的速度v===0.5m/s, 当杆以0.5m/s速度向平面镜右移,即远离镜面,则像也以0.5m/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即杆的像相对镜向左移, 平面镜所成的像是等大的,即移动时,杆的像大小不变; 故答案为:(1)见下图: (2)0.5;左;不变.

10

点评: 作出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注意先作出端点或关键点的像点,用虚线连接就能得到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一定要掌握这种技巧!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平面镜成像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17.(1分)(2015?湖北襄阳)作出入射光线AO的反射光线.

考点: 作光的反射光路图. 专题: 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 分析: 根据反射定律作出反射光线的光路图,即过入射点作法线,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解答: 解: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60°,则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等于90°﹣60°=30度.首先通过入射点O做垂直于镜面的法线,做反射光线使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如图所示: 点评: (1)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光的反射定律可归纳为:“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

四、解答题

五、实验题

23.(4分)(2015?山东烟台)如图是“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 (1)白纸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2)实验中,放置平面镜和白纸的顺序是:先把一个小平面镜竖直立在一块长方形木板上,然后把一张白纸平铺在木板上,使白纸边缘紧贴平面镜放置,而不是先放白纸再把平面镜竖直立在白纸上,这样做的好处是什么?

11

考点: 光的反射定律. 专题: 简答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 分析: (1)从实验需要观察光的传播路径和探究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的关系进行分析. (2)从法线与镜面之间的关系分析先放白纸再把平面镜竖直立在白纸上. 解答: 解:(1)白纸的主要作用是:①呈现反射光线,②验证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及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2)因为法线与镜面垂直,所以先把一个小平面镜竖直立在一块长方形木板上,然后把一张白纸平铺在木板上,使白纸边缘紧贴平面镜放置,这样能准确确定白纸的镜面的垂直关系,而先放白纸再把平面镜竖直立在白纸上,若桌面不是水平的,那么白纸和平面镜就不一定垂直,因此不是先放白纸再把平面镜竖直立在白纸上. 点评: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探究反射定律中有关问题的了解与掌握,要求在实验过程中要认真观察、认真思考,提高自己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17.(4分)(2015?湖北武汉)为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某同学将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纸板ENF放置在平面镜上,如图甲所示

(1)使一束光贴着纸板EON沿某一角度入射到O点,纸板FON上没有观察到反射光,原因可能是 纸板EON与FON不在同一平面上(纸板没有与平面镜垂直) .

(2)正确操作实验,并在纸板上记录每次光的径迹,如图乙所示.取下纸板,接下来进行的操作是 测量入射角和对应反射角的大小 ,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并比较 反射角与入射角 .

(3)纸板ENF是用两块纸板连接而成的,这样做的目的是 验证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 考点: 光学实验设计与探究. 专题: 探究型实验综合题. 分析: (1)根据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进行分析; (2)要探究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需分别测量出入射角及对应的反射角,分析得出结论;

12

(3)要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需将F沿ON向后折,观察纸板F上是否出现反射光线. 解答: 解:(1)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若实验中未将纸板与平面镜垂直,纸板FON上没有观察到反射光,可能是纸板未与平面镜垂直放置或纸板EON与FON不在同一平面上; (2)取下纸板后,应用量角器分别测出入射角和对应的反射角并记录在表格中,通过分析可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3)纸板ENF是用两块纸板连接而成,这样可通过将F纸板沿ON向后折,观察F上是否能够发现反射光线,来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故答案为:(1)纸板EON与FON不在同一平面上(纸板没有与平面镜垂直);(2)测量入射角和对应反射角的大小;反射角与入射角;(3)验证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点评: 本题是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实验,要掌握规律的内容,注意纸板的放置方法及各个特点探究的方法. 18.(4分)(2015?山西)如图是小明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在平面镜上放置一块硬纸板,纸板由可以绕ON转折的E、F两部分组成.

(1)要使入射光和其反射光的径迹同时在纸板上出现,你认为纸板与平面镜的位置关系是 垂直 (选填“垂直”或“不垂直”).实验时,从纸板前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光的径迹,这是因为光在纸板上发生了 漫 反射. (2)小明让一束光沿AO贴着纸板E射到平面镜上,在纸板F上会看到反射光OB的径迹.三次改变入射角的大小,实验所测得数据如表所示.他根据表中数据得出的结论和其他同学的结论并不一致.请你分析小明测量实验数据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可能是 把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当成了反射角 . 实验次数 入射角 反射角 20° 70° 1 30° 60° 2 50° 40° 3 (3)三次实验中,总能在纸板上观察到入射光和反射光的径迹.由此小明得出结论:“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请你评估小明的做法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不合理.应将纸板F沿法线方向折转,再次观察纸板上是否还能看到反射光 .

考点: 光的反射定律. 专题: 探究型实验综合题. 分析: (1)(2)光的反射规律:三线共面(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两线分居(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两角相等(入射角、反射角),光路可逆. 在不同方向都能看到光的传播路径,是由于光在光屏上发生了漫反射而进入我们的眼里; (3)要验证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上,可以通过让纸板B不与纸板A

13

在同一平面上来研究. 解答: 解:(1)要使入射光线和其反射光线的径迹同时在纸板上出现,则法线必须与平面镜垂直,并且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必须在同一平面内,因此纸板与平面镜的位置关系必垂直; 实验时从光屏前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光的传播路径,是由于光屏表面凹凸不平,光在这里发生了漫反射的缘故; (2)根据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角是反射线与法线的夹角,入射角是入射线与法线的夹角,当入射角分别为20°、30°、50°时,反射线与法线的夹角,即反射角也应分别是20°、30°、50°,而70°,60°,40°正好是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所以是把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当成了反射角. (3)不合理.实验中要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应将纸板F沿法线方向折转,再次观察纸板上是否还能看到反射光. 故答案为:(1)垂直;漫; (2)把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当成了反射角; (3)不合理.应将纸板F沿法线方向折转,再次观察纸板上是否还能看到反射光. 点评: 本题考查了研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而不是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并考查了探究的方法,应注意掌握.

六、计算题

【平面镜成像】

一、选择题

9.(2分)(2015?山东潍坊)小明同学在家中用两个平面镜和纸筒制作了一个简易潜望镜,如图所示,他把该潜望镜放到窗户下观察窗外的物体,则观察到的物体的像是( )

A.正立的虚像 B.倒立的虚像 C.正立的实像 D.倒立的实像 考点: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 专题: 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 分析: 首先要弄清潜望镜的原理,是地上面的、远处的景物反射的光,照射到潜望镜上面这

14

块平面镜上,再反射到下面这块平面镜上,再反射到人的眼里,人就能从低处看见地上面的、远处的景物.总之是平面镜成像. 解答: 解: 根据潜望镜中使用的是两块平面镜;物体在上面平面镜中成正立、等大的虚像,这个虚像又在下面平面镜中成正立、等大的虚像.所以眼睛看到正立、等大的虚像. 故选A.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平面镜成像原理及应用.一定要熟练掌握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等大、正立的虚像. 8.(3分)(2015?天津)如图,平面镜上方有一发亮点S,SO为入射光线,下图中对于其反射光线OC的作图过程,正确规范的是( )

A. B. C. D.

考点: 作光的反射光路图. 专题: 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 分析: 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物与像关于镜面对称,首先作出物点S的像点S′,连接CS′,与镜面的交点O为入射点,再画出入射光线SO. 解答: 解:过S点作平面镜垂线,作出物点S的像点S′,连接CS′,与镜面的交点为入射点O,在OC上画上箭头,因此只有C图正确. A图中,反射光线方向错误;B图反射光线没有画上箭头,D图中S′O应该是虚线。故选C. 点评: 注意平面镜成像的基本特点是物像关于平面镜的轴对称;所有的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都要过像点. 7.(2分)(2015?福建厦门)如图是好莱坞大片《盗梦空间》里所谓“镜子时刻”的场景.像这样多次反复成像所需要的平面镜至少( )

A.1块 B. 2块 C. 3块 D. 4块 考点: 光的反射. 专题: 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 分析: 根据镜面对称的性质,在平面镜中的像与现实中的事物恰好左右或上下顺序颠倒,且关于镜面对称画图解答. 解答: 解:根据镜面对称的性质,可知,若只有对面的一块平面镜只能成一次像,根据成像的情况,说明有另一块平面镜与其相对且平行放置, 因此出现这样的场景至少需要2块平面镜,A在左右两个平面镜中分别成像为A1、

15

A2,左边的像A1会在右边镜中成像为A3,以此类推, 如图所示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镜面反射的原理与性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之一就是左右上下互换.利用作图的方法说明比较有说服力. 2.(2分)(2015?江苏无锡)如图所示为“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 B. 如果将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蜡烛A的像会变大

C. 移去蜡烛B,并在原蜡烛B的位置放一光屏,发现光屏上能得到蜡烛A的像 D. 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无论怎样改变玻璃板的位置,发现蜡烛B始终能与蜡烛A的像重合 考点: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 专题: 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 分析: (1)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时,成像的物体和环境对比度越大,成像物体越亮,像越清晰. (2)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像和物体大小相等. (3)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虚像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所以不会出现在光屏上. (4)如果实验中上玻璃板前后移动,则像距物距不相等,自然使B始终不能与A的像完全重合. 解答: 解: A、在比较明亮的环境中,很多物体都在射出光线,干扰人的视线,在较黑暗的环境中,蜡烛是最亮的,蜡烛射向平面镜的光线最多,反射光线最多,进入人眼的光线最多,感觉蜡烛的像最亮.所以最比较黑暗的环境中进行实验,故A正确; B、蜡烛远离玻璃板过程中,根据物像大小相等,蜡烛的像始终与蜡烛等大,故B错误; C、因为光屏只能接收实像,不能接收虚像,所以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原位置上放一光屏,不能发现光屏上能成正立的像,故C错误. D、如果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玻璃板前后移动,则像距物距不相等,所以会发现B始终不能与A的像完全重合,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 此题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平面镜成像实验中需要注意的事项,这既是平时经常强调的地方,又是中考中经常涉及到的地方,要求深入理解,熟练掌握.进行物理实验时,要根据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分析实验不成功的原因,进行改进.这是试题的走向.

16

2.(2分)(2015?连云港)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 物体离平面镜越近,所成的像越大 B. 物体靠近平面镜时,所成的像将远离平面镜 C. D.平面镜成像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 考点: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 专题: 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 分析: 平面镜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同的虚像. 解答: 解: A、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故A错误; B、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同,故B错误; C、平面镜所成的像,像与物到镜面距离相等,物体离平面镜越近所成的像离平面镜越近,故C错误; D、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了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要理解成正立、等大虚像的真正含义,并做到灵活运用.

二、填空题

17.(2分)(2015?山东济南)小丽上学前站在平面镜前理了理自己的头发.当她转身远离平面镜时,像离人的距离 变大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她在平面镜中的像 不变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考点: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 专题: 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 分析: 平面镜成的像与物大小相同,不论物与镜的距离多远,都相同;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物靠近镜,像也靠近镜,物远离镜,像也远离镜. 解答: 解: 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当小丽远离平面镜时,小丽的像也远离平面镜,所以像离人的距离变大; 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当人远离镜时,镜中的像视觉上变小了,但真实的大小不变. 故答案为:变大;不变. 点评: 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平面镜成像特点进行分析解答.题中说的像的大小是真实的大小,而不是视觉上的大小,所以像的大小保持不变.

17

16.(2分)(2015?山东东营)小丽看到的平面镜中自己的像,是由于光的 反射 形成的.当她走近平面镜时.她在平面镜中的像将 不变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考点: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 专题: 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 分析: (1)平面镜成像的原因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2)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是等大的,像和物距离平面镜的距离是相等的,像是虚像. 解答: 解: (1)平面镜成的像是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于一点形成的,所以是光的反射原理; (2)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是等大的,当小丽向平面镜走近时,由于她的大小不变,所以她在平面镜中像的大小不变. 故答案为:反射;不变.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平面镜的成像特点,要结合成像规律进行分析解答,是一道基础题. 18.(2分)(2015?甘肃兰州)如图是被水环绕的国家大剧院的照片.从远处看,大剧院和水中的倒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鸭蛋”,这是光的 反射 现象(选填“反射”或“折射”),所成的像是一个 虚 像(选填“虚”或“实”)

考点: 光的反射. 专题: 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 分析: 平静的水面相当于一面镜子,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所成的是物体的虚像. 解答: 解:由于平静的水面相当于一面镜子,由于光的反射,剧院在水中成一等大的虚像,所以从远处观看大剧院和水中的倒影形成一个完整的“鸭蛋”; 故答案为:反射;虚.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平面镜成像,以及光的反射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 19.(4分)(2015?四川成都)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装置.实验时,在竖立的玻璃板前12cm处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烛焰高6cm,在玻璃板的后面出现A的像,他再取一支未点燃的同样的蜡烛B放在像处,发现B与A的像完全重合,则蜡烛B到玻璃板的距离为 12 cm.为了使像看起来更清晰,实验最好在 较暗 的环境中进行(选填“较亮”或“较暗”)

18

考点: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 专题: 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 分析: (1)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像与物的大小相同,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垂直,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相等. (2)进行平面镜成像实验时,物体和环境的对比度越大,物体越亮,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越清晰. 解答: 解: 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到镜面距离相等,实验时,在竖立的玻璃板前12cm处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再取一支未点燃的同样的蜡烛B放在像处,发现B与A的像完全重合,则蜡烛B到玻璃板的距离为12cm; 点燃的蜡烛是成像物体,比较亮,环境越黑暗,蜡烛和环境的对比度越大,蜡烛成像越清晰. 故答案为:12;较暗. 点评: 对于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只要掌握扎实,牢记相关的知识,答案不难得出.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并能有效解决实验中出现的问题,根据实验现象得出正确结论.

三、作图题

21.(4分)(2015?山东滨州)(1)一束光线从空气中斜射入玻璃砖(如图).请在图中画出进入玻璃的折射光线.

(2)如图,在图中画出被投出去的篮球受到重力的示意图.

考点: 作光的折射光路图;重力示意图. 专题: 光的折射、光的色散;重力、弹力、摩擦力. 分析: (1)光线通过玻璃砖在两个表面发生两次折射:第一次从空气斜射进入玻璃砖,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第二次从玻璃砖斜射进入空气,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2)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的大小和方向即是力的示意图,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作用点在其重心上,重力的表示符号为G. 解答: 解:(1)第一次折射:先过入射点O垂直玻璃砖上表面作出法线,再在玻璃砖内部法线的另一侧作出折射光线,注意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第二次折射:先过O′点垂直玻璃砖下表面作出法线,再在玻璃砖的下侧空气中作出折射光线,注意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与玻璃砖上表面的入射光线平行,如图所示: (2)篮球受重力的作用点在其重心O上,方向是竖直向下的,表示符号为G,如图所示:

19

点评: (1)本题考查光的折射光路的画法,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光的折射规律,根据折射规律作图.(2)无论物体处于什么状态,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都是竖直向下的. 19.(2分)(2015?山东德州)“猴子捞月”的故事同学们耳熟能详,如图所示,若猴子的眼睛用点A表示,空中的月亮用点B表示,请画出猴子看见水中月亮的光路图,并保留必要的作图痕迹.

考点: 作光的反射光路图. 专题: 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 分析: 由于光在水面上发生镜面反射,所以月亮和在水中形成的像关于水面轴对称.先确定像的位置,连接像与猴子的眼睛确定入射点,可得反射光线,进一步得出入射光线即可完成光路. 解答: 解:先做出B关于水面的对称点B′,即像的位置,连接像B′与小猴子的眼睛A与水面的交点为O,即为入射点,连接BO为入射光线,再连接入射点O和点A,OA即为反射光线,如图所示: 点评: 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生活中光的反射现象的应用,这是光现象中的重点,是中考时必考的一个知识点. 20.(6分)(2015?江苏南京)按要求作图(请保留作图痕迹): (l)如图甲所示.A′B′是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中画出平面镜.

20

(2)如图乙所示,小块从斜面上A处由静止滑下,经水平木板表面上的B处,最终停在C处.画出木块在B处时水平方向的受力示意图.

(3)如图丙(a)所示,小华用笤帚在扫地,O为支点,作用在A点的动力为F1.在图(b)中画出作用在B点的阻力F2的示意图及其力臂l2.

考点: 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力的示意图;力臂的画法. 专题: 图像综合题. 分析: (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物大小相等、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连线与镜面垂直、左右互换,即像物关于平面镜对称; (2)分析该题可知,在水平方向上只受摩擦力作用,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据此画出滑块在木板上滑行时水平方向上受到的摩擦力示意图. (3)阻力时阻碍杠杆转动的力;根据力臂的概念画出F2的力臂L2. 解答: 解:(1)分别作出物体AB端点A、B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A′、B′,用虚线连接A′、B′即为AB在平面镜中的像; (2)分析题意可知,此时滑块在木板上滑行时只受到摩擦力的作用,其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即水平向左,如右图: (2)动力F1的作用是使杠杆沿逆时针方向转动,而阻力F2的作用是阻碍其转动,所以F2的方向与F1相反,标出从支点O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即为阻力臂L2; 点评: (1)在平面镜成像作图中,若作出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要先根据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先作出端点和关键点的像点,再用虚线连接各点即为物体的像. (2)画力的示意图的一般步骤为:一画简图二定点,三画线,四画尖,五把力的符号标尖边.按照这个作图步骤,很容易能够画出指定力的示意图. (3)画力臂,关键是确定支点和力的作用线,从支点向力的作用线引垂线,垂线段的长度即为力臂,只要细心,不会出错. 16.(2分)(2015?山西)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21

考点: 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 专题: 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 分析: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连线与镜面垂直、大小相等、虚像; 先作出两个端点A、B在平面镜中的像点,连接像点即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解答: 解: 先根据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作出端点A、B在平面镜中的像点A′、B′,用虚线连接A′、B′即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如图所示 . 点评: 本题考查了如何作出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在作出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时,注意先作出端点或关键点的像点,用虚线连接就能得到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一定要掌握这种技巧.

四、解答题

五、实验题

(2015山东临沂,4分)32.学习了光学知识后,李红对有关探究实验进行了回顾和思考: (1)如图甲是“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装置:将一可沿ON折转的白色硬纸板ABCD 放置在平面镜上,让一束光紧贴硬纸板射向镜面上的O点,可在ABCD平面内看到反射光线.实验中使用可折转的硬纸板,除了能呈现光路外,另一个目的是探究 .

甲 乙

(2)如图乙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装置: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直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实验中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B蜡烛,从而确定像的 ,同时,比较了像和物的 关系.

22

【答案】(1)垂直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2)位置 大小 【解析】(1)为了保证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都能呈现在硬纸板上,应该让硬纸板与平面镜垂直。使用可折转的硬纸板主要是为了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2)由于玻璃板是透明的,所以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B蜡烛,看B蜡烛与A蜡烛的像是否重合,从而确定像的位置和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评析】本题考查光的反射定律和平面镜成像的探究实验。解答这类试题注意明确各器材的作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2.(6分)(2015?山东滨州)小明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时,想起了走过教学大楼门厅内的大平面镜时的情景:靠近镜子时,感觉自己的像变大了,远离镜子时感觉像变小了.自己的感觉对吗?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小明进行了实验探究.小明所用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其中的透明玻璃板作为平面镜),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1)在玻璃板前面放置一支点燃的蜡烛A.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一支没有点燃的相同的蜡烛B.当把蜡烛B移动到某一位置的时候,发现蜡烛B与蜡烛A的像重合,测量并记录此时物、像和玻璃板之间的位置关系.

(2)多次改变蜡烛A到平面镜的距离,在平面镜后移动蜡烛B,发现总能找到一个对应位置,在镜前从不同角度观察,蜡烛B与蜡烛A的像均重合,测量并记录每次实验的相关数据.

请根据以上叙述回答下列问题: ①根据以上实验步骤可知,能验证小明感觉的是步骤 (2) (选(1)或(2)); ②“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得到的结论是: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 物体等大 ,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 相等 ,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 垂直 . ③若用光屏代替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观察光屏,将 不能 (选填“能”或“不能”)观察到蜡烛A的像,说明所成的像是 虚 像(选填“虚”或“实”)

考点: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 专题: 探究型实验综合题. 分析: (1)视角的大小与距物体的距离有关,距离越近视角越大,所以当人逐渐靠近镜面时,会感觉自己的像在“变大”了,这是由于像相对于人眼的视角变大的原因. (2)平面镜中成像特点:物体在平面镜中成虚像,物像大小相等,物像连线与镜面垂直,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3)实像和虚像的重要区别是实像能用光屏上承接,虚像不能在光屏上承接. 解答: 解: ①平面镜成像特点:物与像大小相等,物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当小明靠近镜子时,由于像到镜子的距离变小,这时眼睛看像的视角变大,感觉自己的像变大了;远离镜子时,由于像到镜子的距离变大,这时眼睛看像的视角变小,感觉像变小了;实际像的大小不变. 能验证小明感觉的是步骤(2). ②平面镜成像的规律是,像与物大小相等,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也相等,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23

③平面镜成虚像,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的位置上放一个光屏.则光屏不能承接到像. 故答案为:①(2);②物体等大;相等;垂直;③不能;虚. 点评: (1)平面镜成像特点是平面镜成像习题的重要依据,一定要熟练掌握. (2)当物体靠近平面镜时,像的大小不变,但是我们感觉像变大,其原因是眼睛看像的视角变大的缘故. 22.(5分)(2015?山东莱芜)(1)小刚在实验室里做光的反射规律实验:他把一张白纸平铺在木板上,把一个小平面镜竖直立在白纸上.在白纸上画出一条垂直于镜面的直线ON,作为研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参考直线.用激光笔沿着白纸的表面,让光斜射到平面镜上,观察反射光,然后用笔描出入射光和反射光的径迹.如图甲所

示.

①小刚让光沿着白纸的表面照射,这样做的目的是 显示光的传播路径 . ②小刚让光沿AO方向照射在平面镜的O点,他在ON的另一侧观察到了反射光OB.接着他让白纸沿ON折叠90°,这时他只观察到了入射光,而反射光在纸上看不到了,这样做的目的是 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上 .

(2)小明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进行研究,他在水平桌面上放一玻璃板按如图乙所示进行实验.①实验中他发现无论怎样移动玻璃板后面的蜡烛,都不能与放在玻璃板前的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其原因是: 玻璃板与纸面不垂直 . ②上述问题解决后,小明也顺利完成了实验.在这个实验中,用玻璃棒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透光的特点,便于 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 ③细心的小明透过玻璃观察蜡烛的像时,看到像的后面还有一个较模糊、与像有部分重叠的像,出现两个像的原因是 玻璃板太厚 . 考点: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光的反射定律. 专题: 探究型实验综合题. 分析: (1)①白色物体能够反射所有色光,黑色物体吸收所有色光; ②在光的反射中,三线在同一平面上,是通过光屏展现在我们眼前的. (2)①玻璃板要竖直放置,否则不论怎样移动后面的蜡烛都不会与前面蜡烛成的像完全重合; ②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可以观察到玻璃板的另一侧,便于找到像的位置; ③从玻璃的两面都能反射光,利用光的反射现象可知能成两个像,从这个角度去分析此题. 解答: 解: (1)①硬为了更好的观察到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实验中采用了白色硬纸板,光线在白色纸板上的轨迹就容易观察到了,也方便观察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 ②将一束光贴着纸板A沿EO射到O点,若将纸板B向前或向后折,此时在纸板B上

24

看不到反射光,这样做的目的是探究反射光线、法线、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2)①像与物是关于镜子对称的,实验时玻璃板要竖直放置,如果不竖直,成的像就偏高或偏低,后面的蜡烛是摆在桌面上的,不论怎样移动后面的蜡烛都不可能与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 ②为了确定像的位置,让蜡烛A的像和蜡烛B重合,既能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B蜡烛,实验中要使用透明的玻璃板. ③由于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而普通玻璃太厚,两面都能反射光,能成两个像,所以通过玻璃板该同学看到了同一个蜡烛的两个像. 故答案为: (1)①显示光的传播路径;②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上; (2)①玻璃板与纸面不垂直;②便于确定像的位置;③玻璃板太厚. 点评: (1)本类型题考查对平面镜成像实验的掌握情况,实验探究的关键是对相应的知识理解透彻,思路清晰. (2)本题考查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并能合理解决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只要熟练掌握平面镜的成像特点,解答此类题目就很容易. 14.(5分)(2015?贵州安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

(1)应该选取两根 相同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的蜡烛做实验;

(2)甲小组的同学,将未点燃的蜡烛竖直在玻璃板厚的桌面上移动,发现未点燃蜡烛与前面点燃的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如图1所示.这说明什么?

(3)乙小组的同学,将未点燃的蜡烛竖直在玻璃板厚的桌面上移动,发现前面点燃的蜡烛的像总在未点燃蜡烛的上方偏高处,如图2.造成该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考点: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 专题: 探究型实验综合题. 分析: (1)根据实验的需要,找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观察物与像的大小. (2)另外一支相同的蜡烛与竖立在玻璃板前面点燃的蜡烛的像能完全重合,可知蜡烛和它成的像大小相等. (3)当透明的玻璃板和水平桌面不垂直时,蜡烛的像偏向水平桌面的上方,镜后蜡烛和镜前蜡烛的像不能完全重合. 解答: 解: (1)实验时应该选取两根相同的蜡烛做实验,目的是为了比较物像大小关系. (2)实验中,如果玻璃板后的蜡烛与前面蜡烛的像重合,则说明像和物的大小是相等的; (3)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如果玻璃板没有放正,蜡烛的像与蜡烛不在同一水平面上,所以蜡烛成的像不与蜡烛重合,实验中发现前面点燃的蜡烛的

25

像总在未点燃蜡烛的上方偏高处,造成该现象的原因是玻璃板向点燃的蜡烛方向倾斜. 故答案为:(1)相同;(2)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大小相等;(3)玻璃板向点燃的蜡烛方向倾斜.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并能根据实验现象得出正确结论,动手操作实验时,能根据实验现象得出正确的结论,提高实验能力. 19.(6分)(2015?湖南长沙)小红为小鹏表演了一个“水火相融”的小魔术,她先用一块透明的薄玻璃板将桌子分割成甲、乙两个区域后,再用一块不透明的挡板将乙区域分割成两部分.小红在甲区域内放置了一个盛满水的烧杯,且里面浸没着一支蜡烛A,并在乙区域挡板后的指定位置放置蜡烛B.准备就绪后,小红请小鹏坐在乙区域一侧的某点P(如图所示),并迅速将乙区域已准备好的蜡烛B点燃,在小红一只手麻利地在小鹏眼前绕过的同时,另一只手悄悄地将挡板拉开一个缝隙MN.当小鹏沿着小红的手指望向蜡烛A时,奇迹出现了:蜡烛A竟然在水中燃烧了!

(1)若实验中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到薄玻璃板的垂直距离分别为S1和S2,则S1 = S2(选填“>”、“<”或“=”)

(2)小鹏之所以能看到“水火相融”的奇迹,是因为他看到的燃烧的蜡烛B通过薄玻璃板所成的等大的、 正立 、 虚 像.

考点: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 专题: 探究型实验综合题. 分析: 平面镜成像实验探究出的像与物的具体关系是:物体在平面镜里成的像是正立的虚像,与物体大小相同、连线与镜面垂直、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解答: 解: (1)根据平面镜的成像特点可知,取两个等大的蜡烛A和B,把A蜡烛摆在玻璃板前面,点燃蜡烛B,在乙区观察蜡烛B形成的像,并调节B的位置,使蜡烛B的像与蜡烛A完全重合,蜡烛A和B到薄玻璃板的垂直距离分别为S1和S2,则S1=S2; (2)平面镜所成的像是正立的虚像;像与物大小相等;它们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它们的连线与镜面垂直;所以小鹏看到的是燃烧的蜡烛B通过薄玻璃板所成的等大的、正立的虚像. 故答案为:(1)=;(2)正立;虚. 点评: 此题通过“表演一个“水火相融”的小魔术”来考查平面镜成像特点,内容别致新颖,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引入了“等效替代法”,这是物理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应该有所了解,并学会使用. 27.(4分)(2015?江苏苏州)利用如图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1)实验时应选 较薄 (较厚/较薄)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竖立在水平桌面上.

(2)在玻璃板前放置棋子A,将完全相同的棋子B放在玻璃板后并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侧观察,直至B与A的像完全重合,由此可得结论: 像与物的大小相等 .

26

(3)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虚实情况,将一张白卡片竖直放在B所在的位置,应在玻璃板 后 (前/后)侧观察白卡片上是否有A的像. (4)改变A的位置,重复(2)中步骤并分别测出A和B到玻璃板的距离,记录在下表中.

1 2 3 序号 5.00 8.00 A到玻璃板的距离/cm 3.00 5.00 8.00 B到玻璃板的距离/cm 3.00 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到结论: 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

考点: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 专题: 探究型实验综合题. 分析: (1)玻璃板有两个反射面,每个反射面都可以成一个像,这样由于两个像的干扰,像的位置不易确定准确,需要两个像距离越近越减小误差; (2)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当物像重合时,可以确定像的位置,同时也可以说明物像大小相等. (3)眼睛在物体一侧时,既能看到物体又能看到物体的像;眼睛在像的一侧,只能透过透明玻璃,看到物体,不能看到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像. (4)根据表中物距和像距的数值可得出结论. 解答: 解: (1)玻璃板越薄,两个反射面所在的像距离越近,这样可以使确定的像的位置更加准确,厚玻璃板会形成两个像,会影响对实验结果的判断; (2)在玻璃板前放置棋子A,将完全相同的棋子B放在玻璃板后并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侧观察,直至B与A的像完全重合,这样做的目的既确定了像的位置又验证了物像大小相等; (3)在玻璃板前面能看到蜡烛和蜡烛在平面镜中的像,在玻璃板后面不能看到蜡烛在平面镜中像,所以在玻璃板后面观察光屏上是否有像. (4)由表中物距和像距的数值可知,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故答案为:(1)较薄;(2)像与物的大小相等;(3)后;(4)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及其应用.这是光学中的一个重点,也是近几年来中考经常出现的题型,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并学会灵活运用.

六、计算题

27

【光的折射】

一、选择题

2.(2分)(2015?山东德州)图中关于光现象的描述,其原理与其它三个不同的是( )

A.叉鱼时向更深处投掷鱼叉 B.

商场内监控探头的应用

C.缸中金鱼“变大” D.

日食现象

考点: 凸透镜成像的应用;光直线传播的应用;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专题: 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透镜及其应用. 分析: 光在自然界中存在三种光现象: (1)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在日常生活中,激光准直、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2)当光照射到物体界面上时,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来,例如:平面镜成像、水中倒影等; (3)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的会偏折,发生折射现象,如:看水里的鱼比实际位置浅、凸透镜成像等. 解答: 解:A、叉鱼时向更深处投掷鱼叉是因为光大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在水面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人逆着折射来的光线看去,看到的是鱼变高了的虚像,所以叉鱼时应向更深处投掷鱼叉,故A属光的折射现象; B、商场内监控探头的应用其主要部件是凸透镜,利用了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原理,其实质是光的折射; C、缸中金鱼“变大”是此时鱼缸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对金鱼起到了放大的作用,其实质是光的折射; D、日食现象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综合以上分析,与其它三个的光学原理不同的是D选项. 故选D. 点评: 本题列举了四个常见的光现象,综合了光学知识,需要学生在平时学习和生活中多对相关的光现象进行思考.

28

9.(4分)(2015?山东聊城)(多选)下列有关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倒立虚像 B.紫外线可以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 C.海市蜃楼是一种由光的折射产生的现象

D.平静的湖面映出蓝天白云,这是光的折射现象 考点: 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紫外线. 专题: 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光的色散. 分析: ①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 ②紫外线可以使荧光物质发光; ③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④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解答: 解: A、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所成的是倒立的实像.此选项错误; B、紫外线可以使荧光物质发光,验钞机就是利用这一特点工作的.此选项正确; C、海市蜃楼是光在不均匀的大气中传播形成的光的折射现象.此选项正确; D、平静的水面映出蓝天白云是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此选项错误. 故选B、C. 点评: 此题通过几个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考查了对光的直线传播、紫外线的特点、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的理解和应用,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利用所学知识解释有关现象. 3.(2分)(2015?山东泰安)以下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A. 树木在水中形成的倒影

B. 用遥控器对着墙壁也能控制电视 C. 沙漠中形成的“海市蜃楼” D. 太阳光下人和物体的影子 考点: 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专题: 光的折射、光的色散. 分析: (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 (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3)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解答: 解:A、树木在水中形成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造成的,不符合题意; B、用遥控器对着墙壁也能控制电视,是光的反射造成的,不符合题意; C、沙漠中形成的“海市蜃楼”是光在不均匀的大气中传播形成的光的折射现象,符合题意; D、太阳光下人和物体的影子是光的直线传播造成的,不符合题意.

29

故选C. 点评: 此题通过几个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考查学生对光的折射、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的理解,要学会用光学知识解释有关现象. 3.(2分)(2015?山东潍坊)下列图中所示的现象,属于光的色散现象的是( )

A.铅笔好像被水面“折断”

B.雨后天空中出现彩虹

C.人在墙上形成影子 D.景物在水中形成倒影 考点: 光的色散. 专题: 应用题;光的折射、光的色散. 分析: 解答此题要明确:白光分散为单色光的过程叫光的色散;色散的特点是形成了光带. 解答: 解:A、铅笔好像被水面“折断”是光的折射现象,故不符合题意; B、雨过天晴时,常在天空出现彩虹,这是太阳光通过悬浮在空气中细小的水珠折射而成的,白光经水珠折射以后,分成各种彩色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现象.所以说雨后的天空出现彩虹是由光的色散形成的.此选项符合题意. C、人在墙上形成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不符合题意; D、水中的物体的倒影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 此题考查的是光色散现象的判断,牢记光的色散现象的特点是形成了彩色的光带是解答此题的关键所在. 10.(2分)(2015?福建厦门)由于视觉原因,用鱼叉刺向水里的鱼往往难于成功.图中能正确解释刺不到鱼的光路图是( ) A.B. C. D. 考点: 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专题: 光的折射、光的色散.

30

分析: 从鱼身上反射出的光线由水中进入空气时,在水面上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会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就会觉得鱼变浅了. 解答: 解:水中鱼反射出的光,在水面处发生了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人认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逆着折射光线看上去,看到的是变浅的鱼的虚像.所以有经验的渔民应该用鱼叉瞄准看到鱼的下方位置,才能将鱼叉到;只有选项B中的光路图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光的折射现象,理解掌握光的折射规律是解决此类折射问题的关键,无论是从水中看岸上的物体,还是从岸上看水中的物体,看到的都是升高的虚像.本题属于基础题. 6.(3分)(2015?甘肃兰州)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 A.雨后彩虹 B. 树木在水中的倒影 月食和日食 C.D. 小孔成像 考点: 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专题: 光的折射、光的色散. 分析: (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 (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3)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解答: 解:A、雨后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其实质是光的折射形成的,符合题意; B、树木在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其实质是光的反射,不合题意; C、日食和月食都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不合题意; D、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不合题意. 故选A. 点评: 本题通过几个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考查了对光的折射、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的理解,考查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利用所学知识解释有关现象. 9.(2分)(2015?四川成都)如图所示,将一支铅笔放入水中,看起来铅笔发生了弯折.这是因为( )

A.光在空气和水的分界面发生了镜面反射 光在空气和水的分界面发生了漫反射 B. 光从空气射入水中,传播方向不变 C.

31

D.光从水射入空气中,传播方向改变 考点: 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专题: 光的折射、光的色散. 分析: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时,传播方向将远离法线,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解答: 解:A、B、光在空气和水的分界面发生了镜面反射,但不是铅笔看起来发生了弯折的原因,故A、B错误; C、D、插入水中的筷子,由于筷子反射的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传播方向发生了偏折,远离法线,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所以看到筷子在水中的部分是向上弯折.此时看到的像是筷子的虚像.故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 此题考查了光的折射现象的解释,要知道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这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2分)(2015?内蒙古呼和浩特)能正确表示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的光路图是( ) A.B. C. D. 考点: 作光的折射光路图. 专题: 光的折射、光的色散. 分析: 根据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根据折射定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光由空气斜射进入水中或其它透明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由水或其它透明介质斜射进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解答: 解:A、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而图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了,不符合折射规律,故本选项错误. B、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而图中两条光线在同侧,故本选项错误. C、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符合折射规律,故本选项正确; D、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而D中光的传播方向不变,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 在两种透明介质的界面上,反射和折射一般是同时发生的,反射与入射在同一种介质中,折射与入射在两种不同的介质中,反射与折射在法线的同一侧,注意会作图和识图.

32

二、填空题

13.(3分)(2015?山东烟台)人们把红、 绿 、 蓝 三种色光叫做色光的三原色,如图所示,三种色光按一定比例混合(阴影部分),可以形成 白色 .

考点: 色光的三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 专题: 光的折射、光的色散. 分析: 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光的三原色合成白色光. 解答: 解: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光的三原色合成白色光.故图中阴影部分应标白色. 故答案为:绿;蓝;白色. 点评: 光的三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很相似,容易混淆,注意区分. 14.(4分)(2015?天津)射击瞄准时应做到“三点一线”,是运用了光的 直线传播 ;游泳池注水后,看上去好像变浅了,是由于光的 折射 形成的. 考点: 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专题: 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光的色散. 分析: 光在自然界中存在三种光现象: (1)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在日常生活中,激光准直、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2)当光照射到物体界面上时,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来发生反射现象,例如:平面镜成像、水中倒影等; (3)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的会偏折,发生折射现象,如:看水里的鱼比实际位置浅等. 解答: 解:射击瞄准时应做到“三点一线”运用了光的直线传播;游泳池注水后,看上去好像变浅了,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故答案为:直线传播;折射. 点评: 在学习光现象时要留心讲到了哪些现象,一般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在上课时老师都会涉及到,应注意积累. 9.(2分)(2015?江西)如图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之间发生折射的光路图,从图中可以看出,空气在界面的 左 侧(选填“左”或“右”),此过程中还有部分光发生了反射,反射角的大小是 60° .

33

考点: 光的折射规律;光的反射定律. 专题: 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光的色散. 分析: ①光的折射定律:入射光线、法线、折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当光线从空气斜射入其它透明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②入射角、反射角和折射角的概念: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做入射角;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做反射角;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做折射角. 解答: 解:由图知: 光线从左侧射向右侧,所以左侧光线是入射光线,右侧光线的折射光线; 已知入射光线与界面的夹角是30°,所以入射角为90°﹣30°=60°.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知,反射角也是60°; 过入射点做法线(如下图),可以看出,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所以这是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的过程,即左侧是空气,右侧是玻璃. 故答案为:左;60°.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了光的反射和折射定律的应用.在此题中,关键搞清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并掌握入射角、反射角、折射角的概念

三、作图题

17.(2分)(2015?山东济宁)根据题目要求,完成下列作图.

(1)一束光射向玻璃砖,经过两次折射后恰好经过A、B两点.请在图1中画出这束光的大致传播路径.

考点: 作光的折射光路图;力的示意图. 专题: 图像综合题. 分析: (1)光的折射定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当光由空气斜射进入水中或其它透明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由水中或其它透明介质斜射进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2)压力是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等

34

于其重力. 解答: 解:(1)根据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光由空气斜射进入玻璃砖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可以画出折射光线.从折射点在法线右侧的玻璃砖中画出折射光线,使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注意箭头的方向,如图所示: 点评: (1)本题考查了根据光的折射定律作图,是比较基本的考查类型,也是中考考查的热点问题. (2)画力的示意图的一般步骤为:一画简图二定点,三画线,四画尖,五把力的符号标尖边.按照这个作图步骤,很容易能够画出指定力的示意图. 18.(6分)(2015?安徽)某实验小组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让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如玻璃水槽内的水中,看到如图所示的现象:

(1)请在图中分别作出入射角(用字母i表示)和折射角(用字母r表示). (2)为了探究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以下方案中正确的是: C (选填“A”、“B”或“C”).

A.尺测量图中的入射角和折射角,分析并得出结论

B.保持入射角不变,进行多次实验,测量入射角和每次实验的折射角,分析并得出结论 C.改变入射角,进行多次实验,测量每次实验时入射角和折射角,分析并得出结论.

考点: 光学实验设计与探究. 专题: 探究型实验综合题. 分析: (1)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它透明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据此做出入射角和折射角; (2)要探究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需要多次改变入射角的大小,测量折射角的大小,将两者比较得出规律. 解答: 解: (1)过入射点做垂线,得到法线,入射光线与法线之间的夹角是入射角;折射光线与法线之间的夹角是折射角.如下图: ; (2)A、只进行一次实验就得出结论,偶然性太强,客观性不够.此选项错误; B、保持入射角不变,虽然进行多次实验,但得到的折射角是相同的,得不出客观的结论.此选项错误; C、多次改变入射角大小,测量每次实验时入射角和折射角,发现折射角随入射角变化的规律,得到的结论是普遍的.此选项正确. 故选C. 故答案为:

35

(1)如图所示 (2)C. 点评: 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光的折射规律探究过程中折射角、入射角的作法及实验方案的优化,属于基本技能的考查.难度不大,是一道基础题. 18.(4分)(2015?江苏连云港)按照题目要求作图或作答. (1)如图甲所示,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向水面,入射光线及法线已画出.请作出这条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2)如图乙所示,根据小磁针静止时的指向,在图中括号内标出电源的正负极和通电螺线管的磁极.

考点: 作光的反射光路图;作光的折射光路图;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和电流方向的判断. 专题: 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光的色散;磁现象、电生磁. 分析: (1)先过入射点作出法线,然后根据入射光线、反射光线以及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并且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反射光线; 根据入射光线、折射光线以及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确定折射光线的方向. (2)由小磁针的指向可得电磁铁极性方向,由安培定则可得电流方向,从而确定电源的正负极. 解答: 解:(1)过入射点O作垂直于界面的法线,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反射光线;根据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画出折射光线. (2)小磁针N极向左,则螺线管右侧为S极,由安培定则得电流由右侧流入螺线管,即电源右侧为正极.如图所示 点评: (1)本题主要考查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的应用情况,注意真实光线为实线,法线为虚线;是一道基础题. (2)安培定则内容:右手握住螺线管,四指指向电流方向,大拇指所指的方向为电磁铁N极.

36

14.(3分)(2015?四川宜宾)如图所示,已知光线在水面反射的光线OB,O为入射点.请作出其入射光线和进入水中的折射光线.

考点: 作光的反射光路图;作光的折射光路图. 专题: 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光的色散. 分析: 光的反射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 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光线将向靠近法线的方向偏折,即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 解答: 解:先过入射点作出法线,然后根据反射角与入射角相等作出入射光线AO,根据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作出折射光线OC,如图所示: 点评: 本题考查了根据光的折射规律和光的反射规律的作图,注意要标出光的传播方向.关键是牢固掌握光反射和折射规律. 15.(2分)(2015?湖北黄冈)潭清疑水浅,安全记心间,如图,A是水池底某点,请作出光线AO的折射光线以及人从岸上看到A的像A′

考点: 作光的折射光路图. 专题: 图像综合题. 分析: 光由水斜射进入空气时,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先作法线,后作出入射光线. 解答: 解:先过折射点垂直界面作出法线,再在水中法线的另一侧画出折射光线,注意入射角小于折射角,将两条折射光线反向延长,其交点即为人所看到的A点的像的位置A′,如图所示:

37

点评: 在作光的折射光路图时要注意:不管光从哪种介质斜射向哪种介质,在光疏质(密度比较小的物质)里面的角(入射角或折射角)较大;在光密质(密度比较大的物质)里面的角(入射角或折射角)较小,即“疏大密小”.角度越小,光线越靠近法线. 四、解答题

五、实验题

六、计算题

综合型

本章综合类

一、选择题

1.(2分)(2015?山东威海)对图中所示光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38

A. 图甲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 图乙中,人配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

C. 图丙中,光的色散现象说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D. 图丁中,平面镜成像时进入眼睛的光线是由像发出的 考点: 漫反射;光的反射;光的色散;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专题: 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光的色散;透镜及其应用. 分析: (1)平面镜成像时,物体经平面镜反射后,反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 (2)近视眼的成因是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因此来自远处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到达视网膜时已经不是一点而是一个模糊的光斑了,应佩戴凹透镜矫正; (3)太阳通过玻璃三棱镜后,被分解为绚丽的七色光,从上往下依次是红、橙、黄、绿、蓝、靛、紫,这种现象称为光的色散,说明了白光不是单色光,不同颜色的光折射时的偏折程度不同; (4)一束平行光射到粗糙的物体表面时,反射光不再平行,而是射向各个方向,这种反射叫做漫反射,漫反射和镜面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解答: 解: A、漫反射的光线尽管杂乱无章,但每条光线仍然遵循光的反射定律,该选项说法错误. B、近视眼需要佩戴凹透镜矫正,该选项说法错误; C、白光通过三棱镜时,因为不同颜色的光通过玻璃时偏折的角度不同,白光通过三棱镜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该选项说法正确; D、平面镜成虚像,虚像是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的,虚像不会发出光线.该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通过几个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考查了对光的反射、近视眼及其矫正、光的色散以及漫反射的理解与掌握,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利用所学知识解释有关现象,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二、填空题

19.(4分)(2015?内蒙古呼和浩特)请将下面左侧列出的各种现象在右侧找出对应的物理知识,并用直线连起来.

例如:射击瞄准时要做到“三点一线”━━━━━━━━光的直线传播

39

考点: 光的色散;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专题: 应用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光的色散. 分析: (1)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沿直线传播的实例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日食和月食等; (2)光照在不同介质面上时,会发生反射现象,平面镜成像和水中“倒影”就是具体应用; (3)雨过天晴时,常在天空出现彩虹,这是太阳光通过悬浮在空气中细小的水珠折射而成的,白光经水珠折射以后,分成各种彩色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现象; (4)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就会发生偏转,即光的折射现象. 解答: 解: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产生彩带是由光的色散形成的; 我们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的发射形成的; 直直的筷子在水里变弯折是由于光的折射的缘故; 开凿隧道时,用激光准直是利用光的直线传播; 故答案为: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了光的直线传播、光的折射、光的反射现象和光的色散现象;光的直线传播是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的传播,光的反射是光照射到物体表面又返回的现象,光的折射是由于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或在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时,传播方向发生变化的现象.它们之间有本质的区别,要注意区分. 11.(2分)(2015?河北)下列有关光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当人靠近平面镜时,“镜中人”变得越来越大 城市中的光污染是由于光发生了漫反射的缘故 B. 手影和小孔成像都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C. D.清晨,我们看到的地平线下的“太阳”,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考点: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镜面反射;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专题: 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光的色散. 分析: (1)平面镜成像特点:正立等大的虚像; (2)光的反射分为镜面反射与漫反射两种,光污染主要是由镜面反射引起的; (3)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日食、月食、影子、小孔成像都是

40

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4)光在密度不均匀的介质中的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解答: 解: A、由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不管是远离平面镜还是靠近时,平面镜中的像不会改变,故A错误. B、城市中的光污染是由于高楼大厦的玻璃幕墙造成的光污染是由于光的镜面反射引起的,故B错误. C、光被手遮挡后,在后边形成一个黑色的区域,叫做影子,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在小孔后的光屏上形成一个清晰的、倒立的实像,都属于光的直线传播,故C正确. D、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我们就看见了它,是因为太阳光经过不均匀的大气层发生折射形成的,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此题考查的是我们生活中光现象原理的判断,列举的事例或现象比较全面,这是我们光现象中的重点,是中考时必考的一个知识点.

三、作图题

四、解答题

跨章综合类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作图题

四、解答题

41

42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7vkx.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