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号文件(学位授予)

更新时间:2024-07-06 11:5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附件:

学位授予信息年报数据

结构及代码手册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

2008年10月

I

目 录

第一部分 学位授予信息采集类别划分及填报注意事项 ------------------- 1

1.1学位授予信息采集类别划分 ------------------------------------------------------------ 1 1.2 有关说明及填报注意事项 -------------------------------------------------------------- 2

第二部分 学位授予信息年报数据结构 ------------------------------------- 4

2.1博士学位 -------------------------------------------------------------------------------- 4

2.1.1 学历教育博士学位 --------------------------------------------------------------------------------------------------- 4 2.1.2 同等学力人员申请博士学位 -------------------------------------------------------------------------------------- 6 2.1.3 博士专业学位---------------------------------------------------------------------------------------------------------- 8

2.2 硕士学位 ------------------------------------------------------------------------------- 10

2.2.1 学历教育硕士学位 ------------------------------------------------------------------------------------------------- 10 2.2.2 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 ------------------------------------------------------------------------------------ 12 2.2.3 硕士专业学位-------------------------------------------------------------------------------------------------------- 14

2.3学士学位 -------------------------------------------------------------------------------- 16

2.3.1 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 -------------------------------------------------------------------------- 16 2.3.2 成人高等教育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 -------------------------------------------------------------------------- 17 2.3.3 来华留学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 --------------------------------------------------------------------------------- 18 2.3.4 学士专业学位-------------------------------------------------------------------------------------------------------- 19

第三部分 学位授予信息年报数据结构对应代码表 ---------------------- 20

3.1国家标准代码 -------------------------------------------------------------------------- 20

3.1.1 GB/T2261-1981《人的性别代码》 -------------------------------------------------------------------------- 20 3.1.2 GB/T2659-2000《世界各国和地区名称代码》 ---------------------------------------------------------- 20 3.1.3 GB/T3304-1991《中国各民族名称罗马字母拼写法和代码》 -------------------------------------- 22 3.1.4 GB/T4762-1984《政治面貌代码》 -------------------------------------------------------------------------- 23

3.2自定义代码 ---------------------------------------------------------------------------- 23

3.2.1 身份证件类型代码 ----------------------------------------------------------------------------------------------- 23 3.2.2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省市)代码 ------------------------------------------------------------------ 23 3.2.3 高等学校及科研机构代码 -------------------------------------------------------------------------------------- 24

II

3.2.4 学位类别代码-------------------------------------------------------------------------------------------------------- 55 3.2.5 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 ----------------------------------------------- 56 3.2.6 学习方式代码 ------------------------------------------------------------------------------------------------------ 61 3.2.7 攻读类型代码 ------------------------------------------------------------------------------------------------------ 61 3.2.8 论文类型代码 ------------------------------------------------------------------------------------------------------ 61 3.2.9 论文选题来源代码 ----------------------------------------------------------------------------------------------- 62 3.2.10 获学位后去向代码 ----------------------------------------------------------------------------------------------- 62 3.2.11 工作单位性质类别代码 ----------------------------------------------------------------------------------------- 62 3.2.12 工作性质代码 ------------------------------------------------------------------------------------------------------ 62 3.2.13 专业技术职务级别代码 ----------------------------------------------------------------------------------------- 62 3.2.14 干部职务级别代码 ----------------------------------------------------------------------------------------------- 62 3.2.15 专业学位领域代码 ----------------------------------------------------------------------------------------------- 63 3.2.16 考试方式代码 ------------------------------------------------------------------------------------------------------ 64 3.2.17 前置学历代码 ------------------------------------------------------------------------------------------------------ 64 3.2.18 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学生类别代码 --------------------------------------------------------------- 64 3.2.19 高等学校本、专科专业代码 ---------------------------------------------------------------------------------- 64 3.2.20 学习形式代码 ------------------------------------------------------------------------------------------------------ 71 3.2.21 留学生培养方式代码 -------------------------------------------------------------------------------------------- 72

III

第一部分 学位授予信息采集类别划分及填报注意事项

1.1学位授予信息采集类别划分

学位授予信息采集分为博士学位、硕士学位和学士学位三个层次,十个类别,类别具体划分情况如下:

1.1.1博士学位

(1)学历教育博士学位:指除同等学力人员申请博士学位以外的所有博士学术型学位获得者。

(2)同等学力人员申请博士学位:仅指以博士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申请学术型学位者。

(3)博士专业学位:以各种攻读方式获得博士专业学位者(含同等学力人员申请博士专业学位)。

1.1.2硕士学位

(1)学历教育硕士学位:含通过推荐免试、全国统考和学校单考等考试形式入学后获得硕士学术型学位者。

(2)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指以硕士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申请学术型学位者和高等学校教师或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者。

(3)硕士专业学位:以各种攻读方式获得硕士专业学位者(含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专业学位)。

1.1.3学士学位(含任何学习方式获得的学士学位)

(1)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通过普通高等教育学习后获得学士学术型学位的中国籍(含港、澳、台、侨)本科毕业生,包括第二学士学位获得者。

(2)成人高等教育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通过成人高等教育各种办学形式培养,并获得学士学术型学位的中国籍(含港、澳、台、侨)本科毕业生。

(3)来华留学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获得者:外籍来华留学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获得者。

(4)学士专业学位: 获得学士专业学位的所有毕业生(含留学生获得学士专业学位)。

1

1.2 有关说明及填报注意事项

(1)学位授予基本数据表对应数据结构中所有代码(第二部分各表中标注“#”的字段)及标准参见第三部分代码表对应代码。代码表中所有代码均可以从“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网站(http://www.cdgdc.edu.cn)上下载。

(2)所有数据项中数字均使用半角字符填报。

(3)姓名、论文题目等字段中如有生僻字,每个生僻字用“??”(半角)代替,如“张??燕”。

(4)身份证件类型和身份证件号码:

①内地身份证:中国大陆人士(除现役军人外)一律填写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证件,证件号码为15位或18位。

②军人证件:中华人民共和国现役军人(含武装警察、军校学员)填写军人证件。证件号码须以汉字开头,如“参字第1446707号”、“海字第140832号”、“武总字第017523号”等。

③港澳台身份证件:港澳人士填写“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台湾人士填写“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

④华侨身份证:海外华侨填写其持有的华侨身份证,无华侨身份证者在证件号码字段中填写中国护照号码。

⑤外籍护照:外籍人员填写外籍护照号码。

(5)上报信息中涉及学位证书填写内容的,须与实际颁发的学位证书上填写的信息一致。

(6)前置学位学历信息中,获得学位的学位授予单位或毕业院校,如因合并、更名等原因使原名称或代码发生改变的,请填写最新的名称对应代码;因专业目录调整、境外学位等原因,获得学位的专业名称在专业代码库中无法找到对应代码的,选择相似专业的代码填写。

(7)学位授予单位代码、学位授予单位校长(院长、所长)姓名和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姓名等信息可在使用学位授予信息年报相关软件时,由各学位授予单位利用软件初始化功能统一填写。

(8)照片采集:照片由学位授予单位统一以照片文件的形式上报,文件名

2

必须与系统中对应学位获得者“照片文件名”一致(建议照片文件名用身份证件号码)。

学历学位获得者直接使用学历电子注册电子照片上报,其他人员照片参考如下标准采集:

〃图片尺寸(像素):宽150、高210 〃大小:≤10K、格式:JPG

〃成像区全部面积48mm×33mm;头部宽度21mm-24mm,头部长度28mm-33mm;下额到头顶25mm-35mm;像长35mmX45mm

〃被摄人服装:白色或浅色系 〃照片背景:单一蓝色

电子照片必须由数码相机拍摄,免冠,头顶距离顶部约占照片高度的3/10。

3

第二部分 学位授予信息年报数据结构

2.1博士学位

2.1.1 学历教育博士学位 信息序字段名称 类型 号 1 XM 2 3 4 个人基本信息 XMPY XBM GBM 汉字名称 姓名 姓名拼音 性别码# 国家或地区码# 类型 C C C C 长度 40 60 1 3 说明 与学位证书上姓名一致。 填写姓名汉语拼音,来华留学生填写护照上的英文姓名。 参见代码表3.1.1 GB/T2261-1981《人的性别代码》。 参见代码表3.1.2 GB/T2659-2000《世界各国和地区名称代码》。港澳台人士填写所在地区,华侨填写“中国”(代码“156”)。 参见代码表3.1.3 GB/T3304-1991《中国各民族名称罗马字母拼写法和代码》,来华留学生不填写。 参见代码表3.1.4 GB/T4762-1984《政治面貌代码》,仅限中国大陆人士填写。 格式:CCYYMMDD(例如19810422),填写与身份证件上一致的出生日期。 参见代码表3.2.1《身份证件类型代码》。 与“身份证件类型”相对应的证件号码。 参见代码表3.2.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省市)代码》,仅限中国大陆和港澳台人士填写。 参见代码表3.2.3 《高等学校代码》。 必须与学位证书信息一致。 必须与学位证书信息一致。 参见代码表3.2.4《学位类别代码》。 填写“是”或“否”。 参见代码表3.2.5《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按一级学科授予学位的,此处填写一级学科代码;按二级学科授予学位的,填写二级学科代码;自设二级学科授予学位,填写“000000”。 按自设二级学科授予学位时填写已在国务院学位办备案的自设专业代码。 使用学籍电子注册中的考生号。 格式:CCYYMM(例如200609)。 参见代码表3.2.6 《学习方式代码》。 见代码表3.2.7《 攻读类型代码》。 填写一位导师姓名。 格式:CCYYMM(例如200907)。 格式为CCYYMMDD(如20090621),与学5 6 7 8 9 MZM ZZMMM CSRQ ZJLXM ZJHM 民族码# 政治面貌码# 出生日期 身份证件类型码# 身份证件号码 攻读本学位前户口所在省市码# 学位授予单位码# 学位授予单位校长(院长、所长)姓名 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姓名 学位类别码# 是否按一级学科授予 C C C C C C C C C C C 2 2 8 2 18 2 5 40 40 3 2 10 HKSZSSM 11 XWSYDWM 12 XZXM 13 ZXXM 14 XWLBM 15 YJXKSY 学业和 16 ZYDM 学位授予信息 17 ZSZYDM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KSH RXNY XH XXFSM GDLXM DSXM BYNY HXWRQ 专业代码# C 6 自设专业代码# 考生号 入学年月 学号 学习方式码# 攻读类型码# 导师姓名 毕业年月 获学位日期 C C C C C C C C C 4

6 20 6 20 1 2 40 6 8

信息序类型 号 字段名称 XWZSBH LWTM LWGJC LWLXM LWXTLYM 汉字名称 学位证书编号 论文题目 论文关键词 论文类型码# 论文选题来源码# 前置学位码# 前置学位一级学科码# 获前置学位年月 前置学位授予单位码# 类型 C C C C C C 长度 16 说明 位证书上的学位授予日期一致。 26 27 学位28 论文信息 29 30 120 填写学位论文题目。 120 3-5个关键词,每个关键词之间用“,”隔开。 2 参见代码表3.2.8《论文类型代码》。 2 参见代码表3.2.9《论文选题来源代码》。 3 参见代码表3.2.4《学位类别代码》。 参见代码表3.2.5《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选择一级学科代码填写。仅限前置学位为博士、硕士学术型学位时填写。 31 QZXWM 前置学位信息 33 HQZXWNY 32 QZXWXKM C 4 C C 34 QZXWDWM 35 QXM 获学36 GZDWXZM 位后去向37 GZDWSSM 信息 38 GZXZM 其他39 ZP 信息 40 BZ 去向码# 就业单位性质类别码# 就业单位省市码# 工作性质码# 照片文件名称 备注 C C C C C C 格式:CCYYMM(例如200606)。 无前置参见代码表3.2.3 《高等学校代学位时,码》,如果前置学位授予单位已此两项5 撤销,统一填写“99998”;境外教不填写。 育机构统一填写“99999”。 参见代码表3.2.10《获学位后去向代码》,2 表明获学位后的去向,仅限中国大陆和港澳台人士填写。 参考代码表3.2.11《工作单位当去向码为2 性质类别代码》。 “01”(即去参见代码表3.2.2《中华人民共向为就业)2 和国行政区划(省市)代码》。 时填写,仅限中国大陆参见代码表3.2.12《工作性质1 和港澳台人代码》,表明从事工作的性质。 士填写。 电子版照片必须与证书照片一致,且文件名40 不得重复。 160 其他未尽事项。 6 5

2.1.2 同等学力人员申请博士学位 信息类型 序号 1 2 3 字段名称 XM XMPY XBM 汉字名称 姓名 姓名拼音 性别码# 类型 C C C 长度 40 60 1 说明 与学位证书上姓名一致。 填写姓名汉语拼音,来华留学生填写护照上的英文姓名。 参见代码表3.1.1 GB/T2261-1981《人的性别代码》。 参见代码表3.1.2 GB/T2659-2000《世界各国和地区名称代码》。港澳台人士填写所在地区,华侨填写“中国”(代码“156”)。 参见代码表3.1.3 GB/T3304-1991《中国各民族名称罗马字母拼写法和代码》,来华留学生不填写。 参见代码表3.1.4 GB/T4762-1984《政治面貌代码》,仅限中国大陆人士填写。 格式:CCYYMMDD(例如19810422),填写与身份证件上一致的出生日期。 参见代码表3.2.1《身份证件类型代码》。 与“身份证件类型”相对应的证件号码。 参见代码表3.2.3 《高等学校代码》。 必须与学位证书信息一致。 必须与学位证书信息一致。 参见代码表3.2.4《学位类别代码》。 填写“是”或“否”。 参见代码表3.2.5《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按一级学科授予学位的,此处填写一级学科代码;按二级学科授予学位的,填写二级学科代码;自设二级学科授予学位,填写“000000”。 4 个人基本信息 GBM 国家或地区码# C 3 5 6 7 8 9 10 11 12 13 MZM ZZMMM CSRQ ZJLXM 民族码# 政治面貌码# 出生日期 C C C C C C C C C C 2 2 8 2 18 5 40 40 3 2 学业和 学位授予信息 14 身份证件类型码# ZJHM 身份证件号码 学位授予单位XWSYDWM 码# 学位授予单位XZXM 校长(院长、所长)姓名 学位评定委员ZXXM 会主席姓名 XWLBM 学位类别码# 是否按一级学YJXKSY 科授予 15 ZYDM 专业代码# C 6 16 17 18 19 20 21 学位论文信息 22 23 24 SQXWNY SQH DSXM HXWRQ XWZSBH LWTM LWGJC LWLXM LWXTLYM 申请学位年月 申请学位编号 导师姓名 获学位日期 学位证书编号 论文题目 论文关键词 论文类型码# 论文选题来源码# C C C C C C C C C 6 20 40 填写一位导师姓名。 格式为CCYYMMDD(如20090621),8 与学位证书上的学位授予日期一致。 17 120 填写学位论文题目。 3-5个关键词,每个关键词之间用“,”120 隔开。 2 参见代码表3.2.8《论文类型代码》。 2 参见代码表3.2.9《论文选题来源代码》。 6

25 26 前置学位信息 QZXWM QZXWXKM 前置学位码# 前置学位一级学科码# 获前置学位年月 前置学位授予单位码# 工作单位 工作单位性质类别码# 申请人专业技术职务级别码# 申请人行政职务级别码# 照片文件名称 备注 C C 3 4 27 HQZXWNY C 6 28 QZXWDWM C 5 29 同等学力人员工作信息 其他信息 30 31 32 33 34 GZDW GZDWXZM ZCJBM ZWJBM ZP BZ C C C C C C 60 2 1 2 40 参见代码表3.2.4《学位类别代码》。 参见代码表3.2.5《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选择一级学科代码填写。仅限前置学位为博士、硕士学术型学位时填写。 格式:CCYYMM(例如200606)。 无前置参见代码表3.2.3 《高等学校学位代码》,如果前置学位授予单时,此位已撤销,统一填写“99998”;两项不境外教育机构统一填写填写。 “99999”。 参考代码表3.2.11《工作单位性质类别代码》。 参见代码表3.2.13《专业技术职务级别代码》。 参见代码表3.2.14《干部职务级别代码》。 电子版照片必须与证书照片一致,且文件名不得重复。 160 其他未尽事项。 7

2.1.3 博士专业学位 信息类型 序号 1 2 3 4 字段名称 XM XMPY XBM GBM 汉字名称 姓名 姓名拼音 性别码# 国家或地区码# 民族码# 政治面貌码# 出生日期 类型 C C C C 长度 40 60 1 3 说明 与学位证书上姓名一致。 填写姓名汉语拼音,来华留学生填写护照上的英文姓名。 参见代码表3.1.1 GB/T2261-1981《人的性别代码》。 参见代码表3.1.2 GB/T2659-2000《世界各国和地区名称代码》。港澳台人士填写所在地区,华侨填写“中国”(代码“156”)。 参见代码表3.1.3 GB/T3304-1991《中国各民族名称罗马字母拼写法和代码》,来华留学生不填写。 参见代码表3.1.4 GB/T4762-1984《政治面貌代码》,仅限中国大陆人士填写。 格式:CCYYMMDD(例如19810422),填写与身份证件上一致的出生日期。 参见代码表3.2.1《身份证件类型代码》。 与“身份证件类型”相对应的证件号码。 参见代码表3.2.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省市)代码》,仅限中国大陆和港澳台人士填写。 参见代码表3.2.3 《高等学校代码》。 必须与学位证书信息一致。 必须与学位证书信息一致。 参见代码表3.2.4《学位类别代码》。 参见代码表3.2.15《专业学位领域代码》。中医师承的学位获得者需要在备注中注明“中医师承”字样。 使用学籍电子注册中的考生号。同等学力申请专业学位人员,此处填写申请学位编号。 格式:CCYYMM(例如200609)。 参见代码表3.2.6 《学习方式代码》。 见代码表3.2.7《 攻读类型代码》。 个人基本信息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MZM ZZMMM CSRQ ZJLXM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8

2 2 8 2 18 2 5 40 40 3 6 20 6 20 1 2 40 6 身份证件类型码# ZJHM 身份证件号码 攻读本学位前HKSZSSM 户口所在省市码# 学位授予单位XWSYDWM 码# 学位授予单位XZXM 校长(院长、所长)姓名 学位评定委员ZXXM 会主席姓名 XWLBM 学位类别码# ZYXWLYM KSH RXNY XH XXFSM GDLXM DSXM BYNY HXWRQ XWZSBH LWTM LWGJC LWLXM LWXTLYM 专业学位领域码# 考生号 入学年月 学号 学习方式码# 攻读类型码# 导师姓名 毕业年月 获学位日期 学位证书编号 论文题目 论文关键词 论文类型码# 论文选题来源学业和 学位授予信息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学位论文信息 填写一位导师姓名。 格式:CCYYMM(例如200907)。 格式为CCYYMMDD(如20090621),与学8 位证书上的学位授予日期一致。 17 120 填写学位论文题目。 120 3-5个关键词,每个关键词之间用“,”隔开。 2 参见代码表3.2.8《论文类型代码》。 2 参见代码表3.2.9《论文选题来源代码》。

信息类型 序号 字段名称 汉字名称 码# 前置学位码# 前置学位一级学科码# 获前置学位年月 前置学位授予单位码# 类型 C C 长度 3 4 说明 29 30 前置学位信息 QZXWM QZXWXKM 参见代码表3.2.4《学位类别代码》。 参见代码表3.2.5《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选择一级学科代码填写。仅限前置学位为博士、硕士学术型学位时填写。 31 HQZXWNY C 32 QZXWDWM C 33 34 获学位后去向信息 35 QXM GZDWXZM GZDWSSM 去向码# 就业单位性质类别码# 就业单位省市码# C C C 36 GZXZM 工作性质码# C 其他信息 37 38 ZP BZ 照片文件名称 备注 C C 格式:CCYYMM(例如200606)。 无前置学位参见代码表3.2.3 《高等学校代时,此码》,如果前置学位授予单位已撤5 两项不销,统一填写“99998”;境外教育填写。 机构统一填写“99999”。 参见代码表3.2.10《获学位后去向代码》,表2 明获学位后的去向,仅限中国大陆和港澳台人士填写。 参考代码表3.2.11《工作单当去向码为2 位性质类别代码》。 “01”(即去向时填参见代码表3.2.2《中华人民为就业)仅限中国2 共和国行政区划(省市)代写,大陆和港澳码》。 台人士填写。如果是在职此参见代码表3.2.12《工作性申请学位,1 质代码》,表明从事工作的性处填写申请学位期间所质。 在工作单位相关信息。 电子版照片必须与证书照片一致,且文件名40 不得重复。 160 其他未尽事项。 6 9

2.2 硕士学位

2.2.1 学历教育硕士学位 信息类型 序号 1 2 3 4 个人基本信息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学业和 学位授予信息 字段名称 XM XMPY XBM GBM MZM ZZMMM CSRQ ZJLXM ZJHM HKSZSSM XWSYDWM XZXM ZXXM XWLBM YJXKSY 汉字名称 姓名 姓名拼音 性别码# 国家或地区码# 民族码# 政治面貌码# 出生日期 身份证件类型码# 身份证件号码 攻读本学位前户口所在省市码# 学位授予单位码# 学位授予单位校长(院长、所长)姓名 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姓名 学位类别码# 是否按一级学科授予 类型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长度 40 60 1 3 2 2 8 2 18 2 5 40 40 3 2 说明 与学位证书上姓名一致。 填写姓名汉语拼音,来华留学生填写护照上的英文姓名。 参见代码表3.1.1 GB/T2261-1981《人的性别代码》。 参见代码表3.1.2 GB/T2659-2000《世界各国和地区名称代码》。港澳台人士填写所在地区,华侨填写“中国”(代码“156”)。 参见代码表3.1.3 GB/T3304-1991《中国各民族名称罗马字母拼写法和代码》,来华留学生不填写。 参见代码表3.1.4 GB/T4762-1984《政治面貌代码》,仅限中国大陆人士填写。 格式:CCYYMMDD(例如19810422),填写与身份证件上一致的出生日期。 参见代码表3.2.1《身份证件类型代码》。 与“身份证件类型”相对应的证件号码。 参见代码表3.2.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省市)代码》,仅限中国大陆和港澳台人士填写。 参见代码表3.2.3 《高等学校代码》。 必须与学位证书信息一致。 必须与学位证书信息一致。 参见代码表3.2.4《学位类别代码》。 填写“是”或“否”。 参见代码表3.2.5《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按一级学科授予学位的,此处填写一级学科代码;按二级学科授予学位的,填写二级学科代码;自设二级学科授予学位,填写“000000”。 按自设二级学科授予学位时填写已在国务院学位办备案的自设专业代码。 使用学籍电子注册中的考生号。 参见代码表3.2.16《考试方式代码》 格式:CCYYMM(例如200609)。 参见代码表3.2.6 《学习方式代码》。 填写一位导师姓名。 格式:CCYYMM(例如200907)。 格式为CCYYMMDD(如20090621),与学位证书上的学位授予日期一致。 16 ZYDM 专业代码# C 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ZSZYDM KSH KSFSM RXNY XH XXFSM DSXM BYNY HXWRQ XWZSBH 自设专业代码# 考生号 考试方式码# 入学年月 学号 学习方式码# 导师姓名 毕业年月 获学位日期 学位证书编号 C C C C C C C C C C 6 20 2 6 20 1 40 6 8 16 10

信息类型 学位论文信息 序号 27 28 29 30 31 32 字段名称 LWTM LWGJC LWLXM LWXTLYM QZXWM QZXLM HQZXWNY 汉字名称 论文题目 论文关键词 论文类型码# 论文选题来源码# 前置学位码# 前置学历码# 获前置学位年月 前置学位授予单位码# 去向码# 就业单位性质类别码# 就业单位省市码# 工作性质码# 照片文件名称 备注 类型 C C C C C C C 长度 120 120 2 2 3 1 6 说明 填写学位论文题目。 3-5个关键词,每个关键词之间用“,”隔开。 参见代码表3.2.8《论文类型代码》。 参见代码表3.2.9《论文选题来源代码》。 参见代码表3.2.4《学位类别代码》。 参见代码表3.2.17《前置学历代码》 格式:CCYYMM(例如200606)。 无前置学位时,此两项不填写。 前置学位信息 33 34 QZXWDWM C 5 35 获学位后去向信息 36 37 38 其他信息 39 40 QXM GZDWXZM GZDWSSM GZXZM ZP BZ C C C C C C 2 2 2 1 40 160 参见代码表3.2.3 《高等学校代码》,如果前置学位授予单位已撤销,统一填写“99998”;境外教育机构统一填写“99999”。 参见代码表3.2.10《获学位后去向代码》,表明获学位后的去向,仅限中国大陆和港澳台人士填写。 参考代码表3.2.11《工作单位性质类别代码》。 参见代码表3.2.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省市)代码》。 参见代码表3.2.12《工作性质代码》,表明从事工作的性质。 电子版照片必须与证书照片一致,且文件名不得重复。 其他未尽事项。 11

2.2.2 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 信息类型 序字段名称 号 1 XM 2 3 4 个人基本信息 XMPY XBM GBM 汉字名称 姓名 姓名拼音 性别码# 国家或地区码# 类型 C C C C 长度 40 60 1 3 说明 与学位证书上姓名一致。 填写姓名汉语拼音,来华留学生填写护照上的英文姓名。 参见代码表3.1.1 GB/T2261-1981《人的性别代码》。 参见代码表3.1.2 GB/T2659-2000《世界各国和地区名称代码》。港澳台人士填写所在地区,华侨填写“中国”(代码“156”)。 参见代码表3.1.3 GB/T3304-1991《中国各民族名称罗马字母拼写法和代码》,来华留学生不填写。 参见代码表3.1.4 GB/T4762-1984《政治面貌代码》,仅限中国大陆人士填写。 格式:CCYYMMDD(例如19810422),填写与身份证件上一致的出生日期。 参见代码表3.2.1《身份证件类型代码》。 与“身份证件类型”相对应的证件号码。 参见代码表3.2.3 《高等学校代码》。 必须与学位证书信息一致。 必须与学位证书信息一致。 参见代码表3.2.4《学位类别代码》。 参见代码表3.2.18《以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学生类别代码》。 填写“是”或“否”。 参见代码表3.2.5《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按一级学科授予学位的,此处填写一级学科代码;按二级学科授予学位的,填写二级学科代码;自设二级学科授予学位,填写“000000”。 高等学校教师或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者填写被录取年份下发的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入学考试全国联考14位成绩单编号。其他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者填写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外国语水平全国统一考试合格(证)编号。 填写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合格(证)编号。高等学校教师或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者不填写。 填写一位导师姓名。 5 6 7 8 9 MZM ZZMMM CSRQ ZJLXM ZJHM 民族码# 政治面貌码# 出生日期 身份证件类型码# 身份证件号码 学位授予单位码# 学位授予单位校长(院长、所长)姓名 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姓名 学位类别码# 申请学位学生类别码# 是否按一级学科授予 C C C C C C C C C C C 2 2 8 2 18 5 40 40 3 1 2 10 XWSYDWM 11 XZXM 12 ZXXM 13 XWLBM SQXWXSLB14 M 15 YJXKSY 学业和 学位授予信息 16 ZYDM 专业代码# C 6 17 SQXWNY 18 SQH 申请学位年月 申请学位编号 C C 6 20 19 KSH 考生号 C 20 20 ZHHGBH 21 DSXM 综合考试合格编号 导师姓名 C C 12

20 40

信息类型 序号 字段名称 汉字名称 获学位日期 学位证书编号 论文题目 论文关键词 论文类型码# 论文选题来源码# 前置学位码# 获前置学位年月 前置学位授予单位码# 工作单位 工作单位性质类别码# 申请人专业技术职务级别码# 申请人行政职务级别码# 照片文件名称 备注 类型 C C C C C C C C 长度 8 17 120 120 2 2 3 6 说明 格式为CCYYMMDD(如20090621),与学位证书上的学位授予日期一致。 填写学位论文题目。 3-5个关键词,每个关键词之间用“,”隔开。 参见代码表3.2.8《论文类型代码》。 参见代码表3.2.9《论文选题来源代码》。 参见代码表3.2.4《学位类别代码》。 格式:CCYYMM(例如200606)。 无前置学位参见代码表3.2.3 《高等学校代时,此码》,如果前置学位授予单位已撤两项不销,统一填写“99998”;境外教育机填写。 构统一填写“99999”。 参考代码表3.2.11《工作单位性质类别代码》。 参见代码表3.2.13《专业技术职务级别代码》。 参见代码表3.2.14《干部职务级别代码》。 电子版照片必须与证书照片一致,且文件名不得重复。 其他未尽事项。 22 HXWRQ 23 24 25 26 XWZSBH LWTM LWGJC LWLXM 学位论文信息 27 LWXTLYM 28 QZXWM 前置学位信息 29 HQZXWNY 30 QZXWDWM 31 GZDW C C C C C C C 5 60 2 1 2 40 160 获学位后去向信息 32 GZDWXZM 33 ZCJBM 34 ZWJBM 其他信息 35 ZP 36 BZ 13

2.2.3 硕士专业学位 信息类型 序号 1 2 3 4 字段名称 XM XMPY XBM GBM 汉字名称 姓名 姓名拼音 性别码# 国家或地区码# 类型 C C C C 长度 40 60 1 3 说明 与学位证书上姓名一致。 填写姓名汉语拼音,来华留学生填写护照上的英文姓名。 参见代码表3.1.1 GB/T2261-1981《人的性别代码》。 参见代码表3.1.2 GB/T2659-2000《世界各国和地区名称代码》。港澳台人士填写所在地区,华侨填写“中国”(代码“156”)。 参见代码表3.1.3 GB/T3304-1991《中国各民族名称罗马字母拼写法和代码》,来华留学生不填写。 参见代码表3.1.4 GB/T4762-1984《政治面貌代码》,仅限中国大陆人士填写。 格式:CCYYMMDD(例如19810422),填写与身份证件上一致的出生日期。 参见代码表3.2.1《身份证件类型代码》。 与“身份证件类型”相对应的证件号码。 参见代码表3.2.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省市)代码》,仅限中国大陆和港澳台人士填写。 参见代码表3.2.3 《高等学校代码》。 必须与学位证书信息一致。 必须与学位证书信息一致。 参见代码表3.2.4《学位类别代码》。 参见代码表3.2.15《专业学位领域代码》。中医师承的学位获得者需要在备注中注明“中医师承”字样。 有学历人员,填写学籍电子注册中的考生号。无学历人员中,(1)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人员,填写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外国语水平全国统一考试合格(证)编号;(2)软件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人员,填写入学考试的考生编号;(3)其他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专业学位者,填写被录取年份下发的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入学考试全国联考14位成绩单编号。 参见代码表3.2.16《考试方式代码》 格式:CCYYMM(例如200609)。 个人基本信息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MZM ZZMMM CSRQ ZJLXM 民族码# 政治面貌码# 出生日期 C C C C C C C C C C C 2 2 8 2 18 2 5 40 40 3 6 身份证件类型码# ZJHM 身份证件号码 攻读本学位前HKSZSSM 户口所在省市码# 学位授予单位XWSYDWM 码# 学位授予单位XZXM 校长(院长、所长)姓名 学位评定委员ZXXM 会主席姓名 XWLBM 学位类别码# ZYXWLYM 专业学位领域码# 学业和 学位授予信息 16 KSH 考生号 C 20 17 18 19 KSFSM RXNY XH 考试方式码# 入学年月 学号 C C C 2 6 20 14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前置学位信息 31 ZHHGBH DSXM BYNY HXWRQ XWZSBH LWTM LWGJC LWLXM LWXTLYM QZXWM QZXLM HQZXWNY 综合考试合格编号 导师姓名 毕业年月 获学位日期 学位证书编号 论文题目 论文关键词 论文类型码# 论文选题来源码# 前置学位码# 前置学历码# 获前置学位年月 前置学位授予单位码#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20 40 6 8 17 120 120 2 2 3 1 6 学位论文信息 同等学力人员申请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者,填写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合格(证)编号。 填写一位导师姓名。 格式:CCYYMM(例如200907)。 格式为CCYYMMDD(如20090621),与学位证书上的学位授予日期一致。 填写学位论文题目。 3-5个关键词,每个关键词之间用“,”隔开。 参见代码表3.2.8《论文类型代码》。 参见代码表3.2.9《论文选题来源代码》。 参见代码表3.2.4《学位类别代码》。 参见代码表3.2.17《前置学历代码》 无前格式:CCYYMM(例如200606)。 置学参见代码表3.2.3 《高等学校代位时,码》,如果前置学位授予单位已撤此两销,统一填写“99998”;境外教育项不填写。 机构统一填写“99999”。 参见代码表3.2.10《获学位后去向代码》,表明获学位后的去向,仅限中国大陆和港澳台人士填写。 参考代码表3.2.11《工作单当去向码为位性质类别代码》。 “01”(即去向参见代码表3.2.2《中华人民为就业)时共和国行政区划(省市)代填写,仅限中国大陆和码》。 港澳台人士填写。如果是在职申请参见代码表3.2.12《工作性学位,此处质代码》,表明从事工作的填写申请学性质。 位期间所在工作单位相关信息。 电子版照片必须与证书照片一致,且文件名不得重复。 其他未尽事项。 32 QZXWDWM C 5 33 34 获学位后去向信息 35 QXM GZDWXZM GZDWSSM 去向码# 就业单位性质类别码# 就业单位省市码# C C C 2 2 2 36 GZXZM 工作性质码# C 1 其他信息 37 38 ZP BZ 照片文件名称 备注 C C 40 160 15

2.3学士学位

2.3.1 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 信息序字段名称 类别 号 1 XM 2 XMPY 3 个人基本信息 4 5 6 7 8 9 XBM MZM ZZMMM CSRQ ZJLXM ZJHM XWSYDWM 汉字名称 姓名 姓名拼音 性别码# 民族码# 政治面貌码# 出生日期 身份证件类型码# 身份证件号码 学位授予单位码# 学位授予单位校长(院长、所长)姓名 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姓名 培养单位码# 学位类别码# 学士学位专业代码# 自主设置专业名称 考生号 入学年月 学号 学制 毕业年月 获学位日期 是否第二学位 是否辅修学位 学位证书编号 照片文件名称 备注 类型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长度 40 60 1 2 2 8 2 18 5 40 40 5 3 7 60 20 6 20 3 6 8 2 2 16 40 160 说明 与学位证书上姓名一致。 填写姓名汉语拼音。 参见代码表3.1.1 GB/T2261-1981《人的性别代码》。 参见代码表3.1.3 GB/T3304-1991《中国各民族名称罗马字母拼写法和代码》。 参见代码表3.1.4 GB/T4762-1984《政治面貌代码》,仅限中国大陆人士填写。 格式:CCYYMMDD(例如19810422),填写与身份证件上一致的出生日期。 参见代码表3.2.1《身份证件类型代码》。 与“身份证件类型”相对应的证件号码。 参见代码表3.2.3 《高等学校代码》。 必须与学位证书信息一致。 必须与学位证书信息一致。 参见代码表3.2.3《高等学校代码》。 参见代码表3.2.4《学位类别代码》。 参见代码表3.2.19《高等学校本、专科专业代码》。 填写学籍电子注册中的考生号。 格式:CCYYMM(例如200609)。 格式:CCYYMM(例如200907)。 格式为CCYYMMDD(如20090621),与学位证书上的学位授予日期一致。 填写“是”或“否”。 填写“是”或“否”。 电子版照片必须与证书照片一致,且文件名不得重复。 其他未尽事项。 10 XZXM 11 ZXXM 12 PYDWM 13 XWLBM 学业14 ZYDM 和 学位15 ZSZYMC 授予信息 16 KSH 17 RXNY 18 XH 19 XZ 20 BYNY 21 HXWRQ 22 SFDEXW 23 SFFXXW 24 XWZSBH 其他25 ZP 信息 26 BZ 16

2.3.2 成人高等教育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 信息类别 序号 1 2 3 个人基本信息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其他信息 25 26 字段名称 XM XMPY XBM MZM ZZMMM CSRQ ZJLXM ZJHM XWSYDWM XZXM ZXXM PYDWM XWLBM ZYDM ZSZYMC KSH RXNY XH XZ XXXSM WYKSNY BYNY HXWRQ XWZSBH ZP BZ 汉字名称 姓名 姓名拼音 性别码# 民族码# 政治面貌码# 出生日期 身份证件类型码# 身份证件号码 学位授予单位码# 学位授予单位校长(院长、所长)姓名 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姓名 培养单位码# 学位类别码# 学士学位专业代码# 自主设置专业名称 考生号 入学年月 学号 学制 学习形式码# 通过英语水平考试年月 毕业年月 获学位日期 学位证书编号 照片文件名称 备注 类型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长度 40 60 1 2 2 8 2 18 5 40 40 5 3 7 60 40 6 20 3 2 6 6 8 16 40 160 说明 与学位证书上姓名一致。 填写姓名汉语拼音。 参见代码表3.1.1 GB/T2261-1981《人的性别代码》。 参见代码表3.1.3 GB/T3304-1991《中国各民族名称罗马字母拼写法和代码》。 参见代码表3.1.4 GB/T4762-1984《政治面貌代码》,仅限中国大陆人士填写。 格式:CCYYMMDD(例如19810422),填写与身份证件上一致的出生日期。 参见代码表3.2.1《身份证件类型代码》。 与“身份证件类型”相对应的证件号码。 参见代码表3.2.3 《高等学校代码》。 必须与学位证书信息一致。 必须与学位证书信息一致。 参见代码表3.2.3《高等学校代码》。 参见代码表3.2.4《学位类别代码》。 参见代码表3.2.19《高等学校本、专科专业代码》。 此字段用于成人高等教育资格审查,由各省根据成人高等教育学士学位英语水平考试的情况自行定义。 如果学习形式为自考,则不填写。 参见代码表3.2.20《学习形式代码》。 指参加成人高等教育学士学位英语水平考试年月。 格式:CCYYMM(例如200907)。如果学习形式为自考,则不填写。 格式为CCYYMMDD(如20090621),与学位证书上的学位授予日期一致。 电子版照片必须与证书照片一致,且文件名不得重复。 其他未尽事项。 学业和 学位授予信息 17

2.3.3 来华留学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 信息类别 序号 1 2 3 个人基本信息 4 5 6 7 8 9 10 11 12 学业和 学位授予信息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其他信息 25 26 字段名称 XM XMPY XBM GBM CSRQ ZJLXM 汉字名称 姓名 英文姓名 性别码# 国家或地区码# 出生日期 类型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长度 40 60 1 3 8 2 18 5 40 40 5 3 7 60 20 6 20 3 2 6 说明 与学位证书上姓名一致。 与护照上的英文姓名一致。 参见代码表3.1.1 GB/T2261-1981《人的性别代码》。 参见代码表3.1.2 GB/T2659-2000《世界各国和地区名称代码》。 格式:CCYYMMDD(例如19810422),填写与身份证件上一致的出生日期。 参见代码表3.2.1《身份证件类型代码》。 与“身份证件类型”相对应的证件号码。 参见代码表3.2.3 《高等学校代码》。 必须与学位证书信息一致。 必须与学位证书信息一致。 参见代码表3.2.3《高等学校代码》。 参见代码表3.2.4《学位类别代码》。 参见代码表3.2.19《高等学校本、专科专业代码》。 身份证件类型码# ZJHM 身份证件号码 学位授予单位XWSYDWM 码# 学位授予单位XZXM 校长(院长、所长)姓名 学位评定委员ZXXM 会主席姓名 PYDWM 培养单位码# XWLBM 学位类别码# 学士学位专业ZYDM 代码# 自主设置专业ZSZYMC 名称 KSH 考生号 RXNY 入学年月 XH 学号 XZ 学制 PYFSM 培养方式码# BYNY 毕业年月 HXWRQ SFDEXW SFFXXW XWZSBH ZP BZ 获学位日期 是否第二学位 是否辅修学位 学位证书编号 照片文件名称 备注 填写学籍电子注册中的考生号。 格式:CCYYMM(例如200609)。 参见代码表3.2.21《留学生培养方式代码》。 格式:CCYYMM(例如200907)。 格式为CCYYMMDD(如20090621),与学8 位证书上的学位授予日期一致。 2 填写“是”或“否”。 2 填写“是”或“否”。 16 电子版照片必须与证书照片一致,且文件名40 不得重复。 160 其他未尽事项。 18

2.3.4 学士专业学位 信息类别 序号 1 2 3 4 个人基本信息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其他信息 21 22 字段名称 XM XMPY XBM GBM MZM ZZMMM CSRQ ZJLXM 汉字名称 姓名 姓名拼音 性别码# 国家或地区码# 民族码# 政治面貌码# 出生日期 类型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长度 40 60 1 3 2 2 8 2 18 5 40 40 3 20 6 20 3 6 说明 与学位证书上姓名一致。 填写姓名汉语拼音,来华留学生填写护照上的英文姓名。 参见代码表3.1.1 GB/T2261-1981《人的性别代码》。 参见代码表3.1.2 GB/T2659-2000《世界各国和地区名称代码》。 参见代码表3.1.3 GB/T3304-1991《中国各民族名称罗马字母拼写法和代码》。 格式:CCYYMMDD(例如19810422),填写与身份证件上一致的出生日期。 格式:CCYYMMDD(例如19810423),填写与身份证件上一致的出生日期。 与“身份证件类型”相对应的证件号码。 与“身份证件类型”相对应的证件号码。 参见代码表3.2.3 《高等学校代码》。 必须与学位证书信息一致。 必须与学位证书信息一致。 学业和 学位授予信息 身份证件类型码# ZJHM 身份证件号码 学位授予单位XWSYDWM 码# 学位授予单位XZXM 校长(院长、所长)姓名 学位评定委员ZXXM 会主席姓名 学士专业学位XWLBM 类别码# KSH 考生号 RXNY 入学年月 XH 学号 XZ 学制 BYNY 毕业年月 HXWRQ XWZSBH ZP BZ 获学位日期 学位证书编号 照片文件名称 备注 填写学籍电子注册中的考生号。 格式:CCYYMM(例如200609)。 格式:CCYYMM(例如200907)。 格式为CCYYMMDD(如20090621),与8 学位证书上的学位授予日期一致。 17 电子版照片必须与证书照片一致,且文件40 名不得重复。 160 其他未尽事项。 19

第三部分 学位授予信息年报数据结构对应代码表

3.1国家标准代码

3.1.1 GB/T2261-1981《人的性别代码》

代码 1

代码名称 男性

代码 2

代码名称 女性

3.1.2 GB/T2659-2000《世界各国和地区名称代码》

代码 代码名称 004 阿富汗 008 阿尔巴尼亚 012 阿尔及利亚 016 美属萨摩亚 020 安道尔 024 安哥拉 660 安圭拉 010 南极洲

028 安提瓜和巴布达 032 阿根廷 051 亚美尼亚 533 阿鲁巴 036 澳大利亚 040 奥地利 031 阿塞拜疆 044 巴哈马 048 巴林 050 孟加拉国 052 巴巴多斯 112 白俄罗斯 056 比利时 084 伯利兹 204 贝宁 060 百慕大 064 不丹 068 玻利维亚 070 波黑 072 博茨瓦纳 074 布维岛 076 巴西

086 英属印度洋领地 096 文莱 100 保加利亚 854 布基纳法索 108 布隆迪 116 柬埔寨 120 喀麦隆 124 加拿大 132

佛得角

代码 136 140 148 152 156 344 446 158 162 166 170 174 178 180 184 188 384 191 192 196 203 208 262 212 214 626 218 818 222 226 232 233 231 238 234 242 246 250 254 20

代码名称 开曼群岛 中非 乍得 智利 中国 香港 澳门 台湾 圣诞岛

科科斯(基林)群岛 哥伦比亚 科摩罗 刚果(布) 刚果(金) 库克群岛 哥斯达黎加 科特迪瓦 克罗地亚 古巴 塞浦路斯 捷克 丹麦 吉布提 多米尼克 多米尼加 东帝汶 厄瓜多尔 埃及 萨尔瓦多 赤道几内亚 厄立特里亚 爱沙尼亚 埃塞俄比亚

福克兰群岛(马尔维纳斯) 法罗群岛 斐济 芬兰 法国

法属圭亚那

代码 代码名称

258 法属波利尼西亚 260 法属南部领地 266 加蓬 270 冈比亚 268 格鲁吉亚 276 德国 288 加纳 292 直布罗陀 300 希腊 304 格陵兰 308 格林纳达 312 瓜德罗普 316 关岛 320 危地马拉 324 几内亚 624 几内亚比绍 328 圭亚那 332 海地

334 赫德岛和麦克唐纳岛340 洪都拉斯 348 匈牙利 352 冰岛 356 印度

360 印度尼西亚 364 伊朗 368 伊拉克 372 爱尔兰 376 以色列 380 意大利 388 牙买加 392 日本 400 约旦

398 哈萨克斯坦 404 肯尼亚 296 基里巴斯 408 朝鲜 410 韩国 414 科威特

417 吉尔吉斯斯坦 418 老挝 428 拉脱维亚 422 黎巴嫩 426 莱索托 430 利比里亚 434 利比亚 438 列支敦士登 440 立陶宛 442 卢森堡 807 前南巴其顿 450 马达加斯加 454

马拉维

代码 代码名称 458 马来西亚 462 马尔代夫 466 马里 470 马耳他 584 马绍尔群岛 474 马提尼克 478 毛里塔尼亚 480 毛里求斯 175 马约特 484 墨西哥

583 密克罗尼西亚联邦 498 摩尔多瓦 492 摩纳哥 496 蒙古

500 蒙特塞拉特 504 摩洛哥 508 莫桑比克 104 缅甸 516 纳米比亚 520 瑙鲁 524 尼泊尔 528 荷兰

530 荷属安的列斯 540 新喀里多尼亚 554 新西兰 558 尼加拉瓜 562 尼日尔 566 尼日利亚 570 纽埃 574 诺福克岛 580 北马里亚纳 578 挪威 512 阿曼 586 巴基斯坦 585 帕劳 275 巴勒斯坦 591 巴拿马

598 巴布亚新几内亚 600 巴拉圭 604 秘鲁 608 菲律宾 612 皮特凯恩 616 波兰 620 葡萄牙 630 波多黎各 634 卡塔尔 638 留尼汪 642 罗马尼亚 643 俄罗斯联邦 646 卢旺达 654 圣赫勒拿

21

代码 659 662 666 670 882 674 678 682 686 690 694 702 703 705 090 706 710 239 724 144 736 740 744 748 752 756 760 762 834 764 代码名称

圣基茨和尼维斯 圣卢西亚

圣皮埃尔和密克隆 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 萨摩亚 圣马力诺

圣多美和普林西比 沙特阿拉伯 塞内加尔 塞舌尔 塞拉利昂 新加坡 斯洛伐克 斯洛文尼亚 所罗门群岛 索马里 南非

南乔治亚岛和南桑德韦奇岛 西班牙 斯里兰卡 苏丹 苏里南

斯瓦尔巴岛和扬马延岛 斯威士兰 瑞典 瑞士 叙利亚 塔吉克斯坦 坦桑尼亚 泰国

代码 768 772 776 780 788 792 795 796 798 800 804 784 826 840 581 858 860 548 336 862 704 092 850 876 732 887 891 894 716 代码名称 多哥 托克劳 汤加

特立尼克和多巴哥 突尼斯 土耳其 土库曼斯坦

特克斯和凯科斯群岛 图瓦卢 乌干达 乌克兰 阿联酋 英国 美国

美国本土外小岛屿 乌拉圭

乌兹别克斯坦 瓦努阿图 梵蒂冈 委内瑞拉 越南

英属维尔京群岛 美属维尔京群岛 瓦利斯和富图纳 西撒哈拉 也门 南斯拉夫 赞比亚 津巴布韦

3.1.3 GB/T3304-1991《中国各民族名称罗马字母拼写法和代码》

代码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代码名称 汉族 蒙古族 回族 藏族 维吾尔族 苗族 彝族 壮族 布依族 朝鲜族 满族 侗族 瑶族 白族 土家族 哈尼族

22

代码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代码名称 哈萨克族 傣族 黎族 傈僳族 佤族 畲族 高山族 拉祜族 水族 东乡族 纳西族 景颇族 柯尔克孜族 土族 达斡尔族 仫佬族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7v1.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