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小衔接问题及对策》

更新时间:2023-10-19 13:1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浅谈幼小衔接问题及对策》

摘 要

我国幼小衔接问题已经广泛到家庭、幼儿园、小学等教育机构,直接影响到我国幼儿的健康成长,所以我国幼儿园跟我国小学的研究设计对幼儿产生了决定性的意义。幼儿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后,教学方式应该以游戏为主的生活形式转入认为以规则为主的生活形式。可是,这种形式上的改变对于幼儿来说也是人生的第一次尝试。为了能使幼儿做好幼小衔接的思想准备,本文参考各种文献提出的方法,并加以改进;可以让孩子们对小学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并适应小学生活环境的方法。

关键词:幼儿;幼小衔接;衔接问题;幼小差异

I

目 录

摘要 ....................................................................................................................................... I 一、引言 .............................................................................................................................. 1

(一) 问题的提出 .......................................................................................................... 1 (二) 幼小衔接的概念 ............................................................................................. 1 (三) 幼小衔接的意义 ............................................................................................. 1 二、我国幼小衔接中存在问题及其表现 .......................................................................... 2

(一)突击性 ............................................................................................................... 2

1.学校推动 ............................................................................................................. 2 2.家长望子成龙心切 ............................................................................................. 2 3.幼儿园为利益不择手段 ..................................................................................... 2 (二)师资力量薄弱 ................................................................................................... 3

1.教师教育无法“一体化” ...................................................................................... 3 2.幼师的职业特点、社会地位导致无职业吸引力 ............................................. 3 (三)幼儿园小学化 ................................................................................................... 3

1. 在教育内容上重视智力教育,轻视德、体、美、劳教育 ........................... 3 2. 在教育方法上重视知识讲授,轻视幼儿自主学习 ....................................... 3 3. 在教育评价上重视评价结果,忽视过程评价 ............................................... 4 (四)家长思想片面 ................................................................................................... 4

1. 只注重孩子表面知识 ....................................................................................... 4 (五)家庭教育理念落后 ........................................................................................... 4

1. 家长不懂得尊重孩子 ....................................................................................... 5 2. 家长重智、轻德、轻情感 ............................................................................... 5 3. 对孩子过于溺爱 ............................................................................................... 5 4. 对孩子期望过高 ............................................................................................... 5

三、解决幼小衔接问题的策略 .......................................................................................... 6

(一)学校方面 ........................................................................................................... 6

1. 加强教师业务培训和个人素养 ....................................................................... 6 2.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 ......................................................................................... 6 3.促进幼儿学习的连贯发展 ................................................................................. 7

II

4.加强幼小教师间的交流互动 ............................................................................. 8 5.建立平等的合作关系 ......................................................................................... 8 (二)家庭方面 ........................................................................................................... 9

1.正确认识幼小生活环境的差异 ......................................................................... 9 (三)社会方面 ......................................................................................................... 10

1.正确认识幼儿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 ............................................................... 10 2.开发幼小衔接资源 ........................................................................................... 10 3.关注农村小学教育 ........................................................................................... 11

参考文献 ............................................................................................................................ 13 致谢 .................................................................................................................................... 14

III

毕业论文(设计) 浅谈幼小衔接问题及对策

一、引言

幼小衔接指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处于幼儿园与小学阶段的学童具有不尽相同的身心发展特征,解决好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问题,对于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教育质量都具有重要意义。从理论上来看,衔接通常被视作是生态学的概念。布鲁芬布伦纳(Bronfenbrenner ,1979)指出“当个体在生态环境当中的位置改变时,他会经历生态学上的过渡”。布鲁芬布伦纳的生态学系统理论能帮助我们理解如何通过加强微观系统的联系来实现最优发展。该理论认为儿童和所有与幼小衔接相关的人们都为幼小衔接带来了很多互相交叠的经验;幼小衔接中各环境间是相互作用的,并且这种相互作用对于现在的幼小衔接起到了开导性作用,认识和分析幼小衔接的复杂性提供了一种视角。

(一) 问题的提出

幼小衔接一直是我国基础教育研究关注的一个重点问题,但长期以来都是幼儿园单方面向小学靠,如:派幼师去小学听课、改变作息制度、减少游戏时间、培养自理能力等等!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衔接的作用,但这并不是一方的责任,而有关小学应做什么、幼儿园该如何发展更科学,从来都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本论文从我国幼小衔接中存在的问题入手,然后提出一些个人见解,以期对我国以后的幼小衔接问题提供一些思路。

(二) 幼小衔接的概念

幼小衔接泛指幼儿进入小学前家长、学校和幼儿本身进行的活动,也可是为帮助幼儿衔接幼儿园和小学前后学习环境所需付出的准备。这个时期恰好是学前儿童结束幼儿园生活、开始接受小学教育的时期,更是幼小心理的转折点。

(三) 幼小衔接的意义

做好幼小衔接,其目的就是让幼儿在入小学前接受一二年的预备教育,提高学

- 1 -

毕业论文(设计) 浅谈幼小衔接问题及对策

前儿童的身心发展水平,掌握一部分知识和技能,减少幼小衔接的坡度,从而减轻幼儿入小学的负担。从1990年到1994年,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国家教委合作进行了历时五年的“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研究”。研究表明:我国城乡广大地区普遍存在幼小衔接问题,其问题主要表现在儿童入学前在学习和社会性方面准备不足,入学后在这两个方面不适应。有资料显示,我国每年大约有2100-2500万幼儿进入小学学习,其中80%的家长反映,儿童入学前未做好入学准备工作,大都反映出孩子任务意识和完成任务能力差、规则意识和遵守规则能力差;不能适应进入小学后突然闯入“符号世界”,掉进“规则海洋”,不能应付大量需要独立完成的课业和独立料理生活;人际交往能力弱,缺乏社会适应能力。幼小衔接的顺利进行不仅对于幼儿尽快的适应小学生活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且会影响着他们一生的教育进程。

二、我国幼小衔接中存在问题及其表现

(一)突击性

突击性是指对孩子进行短暂的高强度训练,使其达到训练者预期的目的。 1.学校推动

现代大部分小学在每年的幼儿入学阶段会对其进行简单的测试,测试内容基本为:识字程度、算题速度等多方面;测试成绩优秀的学生,学校会对其进行安排相对比较优秀的班级,从而致使重点班无形中产生。 2.家长望子成龙心切

每位家长都不想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尤其是近来都流行“赢起跑线,做优秀人”的思想渐浓,家长不得不忍痛剥夺孩子自由,让马上要进入小学的孩子接受强迫的突击性学习。 3.幼儿园为利益不择手段

幼儿园的数量增多,竞争力越来越大,致使幼儿园不得不向现实低头;于是迎合广大家长所需,幼儿园在小孩即将入小学之际,纷纷对幼儿进行突击性训

- 2 -

毕业论文(设计) 浅谈幼小衔接问题及对策

(二)师资力量薄弱

数据显示:湖南省在园幼儿约142万人,按规定需配备21.3万名幼师,目前全省在职幼师总数不到4.8万人,缺口达16.5万人。俨然师资力量薄弱已成为学前教育发展的“瓶颈”。 1.教师教育无法“一体化”

职前教育和在职教育实施者彼此前后脱节、各自为政。造成教师培养和培训缺乏过渡性和连续性;教师教育的“制度化”问题;教师教育的“合作化”问题。我国的“伙伴关系”流于表面化、形式化,远未达到规范的程度;教师的“专业继续教育”问题。

2.幼师的职业特点、社会地位导致无职业吸引力

学前教育既不属于义务教育,又不属于学历教育,边缘化的定位本就造成了学前教育在各类教育中“被薄弱”的尴尬处境。幼儿教师的“稀”并没有产生“贵”的效应。相反,由于工作量大、责任重、待遇低、缺编制,导致幼儿教师职业不稳定,大量幼师转行流失,进一步扩大了幼师的缺口 。

(三)幼儿园小学化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是指幼儿园迫于社会的压力,提前将教学内容、教育方法等方面提高到了小学标准;致使幼儿教育脱离了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与特点。 1. 在教育内容上重视智力教育,轻视德、体、美、劳教育

当前我国教育存在明显的单一化、片面化的倾向等多方面问题。许多幼儿园迫于生存压力,只能无视幼儿的发展水平,把小学的内容提前到幼儿园学习,甚至选用小学低年级的教育材料,把文化知识作为幼儿的主要学习对象。在拼音方面,要求幼儿掌握声母与韵母能拼读、能书写;在计算方面,要求幼儿进行较大数位的加减运算;在汉字学习上,要求幼儿会读、能写。 2. 在教育方法上重视知识讲授,轻视幼儿自主学习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在教学方面的主要表现:“幼儿教学课堂化”,以乏味的课堂讲授代替了有趣的活动与游戏。这种教学方式学习的幼儿教育通常是只重视知识学习的灌输式教育,教师讲、幼儿听;教师做、幼儿看;教师带读、幼儿跟读等死记硬背的传统授课与学习方式成为幼儿园教学常态。为了配合知识掌握的目标,很

- 3 -

毕业论文(设计) 浅谈幼小衔接问题及对策

多幼儿园要求幼儿学习拼音,掌握10以上加减法运算。在教学中,教学现场呈现出教具演示少、图案色彩少、角色游戏少等特点;在教学后,教师常常布置大量单词、枯燥的作业。这种讲授式教学抹杀了儿童的天心,不利于幼儿学习兴趣的培养,增加了幼儿的学习负担。

3. 在教育评价上重视评价结果,忽视过程评价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在评价幼儿时,标准是比较明确的,那就是考核幼儿学会了什么,学会了多少,把幼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多少作为评价幼儿教育质量的唯一标准,实质即是重视结果、轻视过程。在这种评价体系下,幼儿教师不关心幼儿如何学习,不了解幼儿时主动学习还是被动学习,不清楚幼儿发展探索式的乐趣、遇到困难时的迷茫、尝试活动中的期待,也就不能根据幼儿的实际进行评价,完全忽视了幼儿的个性差异。这种评价标准势必会制约幼儿创造的热情,泯灭他们的活泼的天性。

(四)家长思想片面

我国由于人口众多,人们接受的教育方式不同一样,因此各自接受的思想就自然不同,造就了千奇百怪的社会现象。如:现代家长只关心孩子以后能有个现今社会看来算是很好的工作,于是就从小拔苗般催促孩子朝他所认为重要的方面去发展。

1. 只注重孩子表面知识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还是以考试成绩作为升学的主要标准,尤其是以知识掌握度为衡量标准的高考长期存在使我国基础教育改革面临诸多阻碍,各种新的教育理念难以落实。这种教育现实也同样影响了我国的幼儿教育。在一些错误教育理念的影响下,家长普遍追求“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强调孩子的知识学习而不顾孩子的身心需求,他们“望子成龙”心切,不惜拔苗助长,渴望孩子在学习上取得好的成绩。山西省一项调查显示,百分之90以上的家长希望孩子到幼儿园“多学些知识”。由此可见,家长对孩子如何健康的成长,并不太关心。只会一味地追求孩子片面的发展,而忽视其他方面的健康问题。

(五)家庭教育理念落后

家庭教育是家庭最基本的职能,从古至今,家庭都被看作是孩子们的成长第一

- 4 -

毕业论文(设计) 浅谈幼小衔接问题及对策

所学校,家长则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

某小学做过一项调查,结果显示:与10年前相比,家长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明显上升,初中及以下学历的明显减少,有的班级甚至为零。随时代变化,家长的素质得到了普遍提高,家庭教育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所以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在今天看来,尤其重要。但许多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家长们仍由于所处社会环境等其它因素的干扰,教育理念还未得到完全更新。 1. 家长不懂得尊重孩子

在中国,许多家长还完全没有“人人生而平等”的意识。不懂得尊重孩子,几乎从不考虑儿童的感受,只顾按自己的意愿去培养、教育孩子,忽视儿童是正在成长中的家庭的一员,不根据儿童身心的发展规律的方式和要求,这就导致许多家庭教育出现适得其反、事倍功半的效果。 2. 家长重智、轻德、轻情感

许多家长出现重智、轻德、轻情感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行为。按照应试教育对孩子进行要求,认为“成绩好的学生就是好学生。”经常听到家长对孩子这样说:“你什么都不要管,不要想那么多,只管专心学习就行!”在中国这样的对话比比皆是。 3. 对孩子过于溺爱

家长过于溺爱孩子,忽视对孩子的自立、自理、自强、自主的培养。大家肯定对这一场景并不陌生吧:到临近上下学的时候,各小学门口便停满了各式各样的小汽车,家长却挤在教室里给孩子抄作业,轮到孩子值日了,还要给孩子打扫卫生,然后提起孩子的书包;而孩子们手里却拿着棒棒糖或冰淇淋,大摇大摆地走在家长的前面?这就好比是种田施肥,不了解庄稼到底需要的是什么,只知一味的把什么肥料都往田里倒,结果只能是毁了庄稼。 4. 对孩子期望过高

对孩子期望过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已数不胜数,择校热、家长咨询热、请家教热、辅导热、出国咨询热?孩子在这么繁重的功课下“大呼减压”,家长也只会期望很大,代价很大,失望不少。

- 5 -

毕业论文(设计) 浅谈幼小衔接问题及对策

三、 解决幼小衔接问题的策略

(一)学校方面

1. 加强教师业务培训和个人素养

教师承担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更承担着为国家培养人才的重任,教师素质的高低决定了受教育者能够接受到怎样的教育,决定了我们的下一代将来能否成长为国家和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而教师的教育观念和行为变化直接影响幼小衔接工作的最后结果,关系儿童发展水平的提高。

许多国家已经重视起来对教师的专业业务培训和和提高教师的个人素养。例瑞士与英国的幼儿教师和小学教师在职前所受的师范教育是一样的,使他们对各个年龄阶段儿童的特点都有了一定的了解;法国要求母育学校与初等教育的教师接受同样的培训,确定每个阶段儿童应达到的实际水平;美国大部分州都根据儿童的平均年龄层进行师资认证,幼儿园至小学三年级为一个认证阶段??

对于我国的学前教育教师业务培训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①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树立新型教师形象; ②加强教师自我反思;

③结合自我的工作经历与经验,利用学校现有资源,借助集体力量和个人一起备课、评课,全过程地研究、反思、改进;

④引导教师展开互助的三类形式:对话、协作、帮助; ⑤专业研究人员专业引领。

另外,作为一个合格的教师,应有的素质是多方面的,学校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提高教师的个人素养:

①培养教师坚定的信念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②培养教师精深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科学文化素质; ③培养教师懂得教育规律,掌握教育技巧。 2.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

学习环境,是指支持学习者学习的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狭义地讲,就学生的学习环境可分为家庭学习环境、社会学习环境和学校学习环境。家庭学习环境是指家庭为学生学习而提供的物质条件,如安静舒适的房间,和睦的家庭关系,能够辅

- 6 -

毕业论文(设计) 浅谈幼小衔接问题及对策

导学生学习的家庭成员。社会学习环境是指影响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学习目的的社会氛围,而学校学习环境是指学校的校舍、师资、教学条件、教学手段、校风、学风等,这些都是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

幼儿园以发展口头语言为主,从幼儿思维的具体形象性出发,较多采用直观教具和多样化的方法,学习周围环境和日常生活中的粗浅知识技能,所以幼儿的学习环境尤为重要。幼儿园的活动室,一般要布置得美观、生动、形象、富有儿童情趣,桌椅可移动,有自然角、图书柜、玩具,供儿童观察、游戏、劳动、娱乐。小学形象化的教学方法逐渐减少,所以环境的布置不要太过花哨,要既具有儿童情趣、又不能让儿童分心。

幼儿园应做好以下五点为幼儿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 ①创设日常生活环境,发展幼儿的合作能力;

②创设真实的模拟情景,让幼儿体验小学的环境与规则;

③创设伴随幼儿活动的阅读环境,让幼儿感悟看“书”的快乐与成就; ④创设群体的对话环境,让幼儿学习安排并珍惜自己的时间;

⑤利用与幼儿园大环境的互动,萌发幼儿任务意识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⑥利用班级环境布置的机会,让幼儿成为环境创设的主人。 3.促进幼儿学习的连贯发展

儿童学习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因此,我们有必要根据学龄前儿童和小学生思维及智力发展的上述特点,进行跨学段的整体设计。这样,孩子学习力的发展才能有一个自然的承接与延续,才是一个连贯的过程。 通过播放以脑波音乐,将大脑调整到最佳学习状态

大脑四种脑波中的a脑波与创造力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可以尝试通过播放a脑波音乐,使a脑波成为优势脑波。人的意识清醒但身体会放松,身心能量也消耗较少,而脑部获得的能量较多,直觉更加敏锐,脑的活动更加活跃。

1.根据右脑照相记忆原理,进行闪视训练,提升快速记忆能力

闪视训练就是根据右脑照相记忆原理,把绘有图像或文字的卡片快速闪给孩子看,一般闪得越快越好,最好每张卡片不超过一秒。孩子可以瞬间把影像映在脑子里。每天都对孩子进行闪视训练,刺激孩子的大脑视觉中枢,提升其快速记忆的能力。

2.根据眼脑直映原理,进行眼脑机能训练,提升快速阅读能力

- 7 -

毕业论文(设计) 浅谈幼小衔接问题及对策

学校可以通过开展系统的眼脑机能训练活动,来提高孩子的“眼商”,即视觉机能,减少眼停,缩短注视,避免回视,扩大视距的优势,挖掘大脑的思维潜能。

3.根据右脑神经支配左侧肢体的原理,开展左肢训练,促进右脑发展 我们可以通过左肢的运动训练,刺激右脑的机能发展,去提高儿童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力,方便孩子更好的学习。

4.以美术主题活动为拓宽想象力的载体,挖掘儿童的创造潜能

通过成系列的美术主题活动,开启儿童想象的闸门,让他们尽情展示其超凡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加强幼小教师间的交流互动

长期以来,幼儿园在幼小衔接中扮演着主要的角色,但也由此引发了各种问题,诸如单向性、面目出现性、幼儿园教学小学化等。据调查目前仍有一些小学教师和幼儿教师把幼小衔接的责任定位于幼儿园。《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应与小学互相衔接。并不是“谁向谁单方面靠拢”的问题,而应是双方的衔接。幼小衔接应落实在儿童主体上,应从促进儿童身心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围绕共同的教育目标,从分发挥各自的主动性,建立互相学习、互相支持的平等合作关系,共同搞好幼小衔接工作。幼儿园和小学应定期不定期开展幼小衔接讲座和交流,随时把握幼小衔接的动态。同时幼儿园和小学还可以组织教师互相参与互相观察学习,把握两国教育阶段的异同,将感性和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利用彼此的教育资源为幼儿顺利实现过渡创设良好的条件。 5.建立平等的合作关系

在我国,幼儿园总是在追逐小学的脚步,从而致使幼儿园并没有社会上与小学一样的公正对待。

在我国,幼儿园和小学的关系是不对等的,幼儿园似乎总是“低人一等”。例如:“幼小衔接”的目的常常被说是“怎样让幼儿做好入学的准备”,“幼小衔接”的内容一般总是幼儿园的教师去当地比较有名的小学参观访问,“幼小衔接”中出现的问题似乎总被看作是幼儿园的责任,最为典型的是,“孩子不能很好地适应小学学习生活总是被认为是幼儿园教育的过错”。而在日本,幼儿园和小学的关系都是对等的,日本幼儿园和小学之间建立了互相学习、互相支持的合作关系。同时,随着中小学教育改革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日本幼儿园自上个世纪

- 8 -

毕业论文(设计) 浅谈幼小衔接问题及对策

80年代末以来推行的综合实践活动受到了小学的关注,小学教师甚至希望能够向幼儿园教师学习如何设计和组织儿童的综合实践活动。可以说,日本现在的“幼小衔接”不再是幼儿园提早进行学校教育活动,而是幼儿园和小学为了追求共同的教育目标而进行的平等合作,幼儿园和小学之间建立了平等的合作关系。

(二)家庭方面

1.正确认识幼小生活环境的差异

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学习,是他们现阶段成长中的一件大事,幼儿生活中的一个重大转折。那么如何让幼儿愉快地进入小学,自信独立地面对小学生活呢? 首先家长应了解孩子学习生活环境的变化 。孩子从幼儿园升入小学,各个方面的生活环境度产生了较大的变化,而家长也应懂得如何帮助孩子如何去很好地适应,这样才能帮助孩子去慢慢适应小学的生活。

其次家长应了解孩子生活内容的变化 。幼儿园教育的特点我们可以用“以游戏为基础的活动”来概括;而小学则不同,因为学习是小学生的主要活动,不论你对所学的课程是否感兴趣,学生都要根据国家统一规定的教学大纲学习所规定的课程,所以小学生在学校的大部分生活内容就是认真听课、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学生每天都要完成和高年级一样上午四节,下午两节的课程安排;孩子在幼儿园期间,家长和老师主要考虑的是孩子的营养、心理的健康、生理的健康;而一旦孩子进入小学,家长和教师的期望值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更多考虑了孩子的学习情况,在学习方面对孩子给予了更高的要求和希望。

最后与学校及时沟通配合 为了孩子的成长,家长应及时与学校取得沟通,让孩子在最轻松愉悦的环境下学习。经过探究,以下五点可以很好的帮助孩子:

①家长应及时了解孩子每天的表现; ②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

③鼓励孩子养成入学需要具备的良好个性品质:自信、独立、动力、好奇心、毅力、合作。孩子有了好品质才能更快乐地学习;

④入学前的安全教育不可少,家长应教给孩子保护自己的基本常识以及辨别是非的能力;

⑤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拥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会让孩子受益终身。

- 9 -

毕业论文(设计) 浅谈幼小衔接问题及对策

(三)社会方面

1.正确认识幼儿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

我们应了解儿童到6-7岁时脑重量达1280克,可以说基本接近成人。神经纤维继续增长,分枝也持续加多,长度加长,能更有利于神经联系。到儿童6岁时,儿童的神经髓鞘基本上发育完成,神经传导也就更加迅速、准确。大脑各叶的分化到6岁也渐趋成熟。大脑结构生理的日趋成熟,为儿童行为的发育打下了良好基础。大人应了解7岁儿童每天睡11个小时就足够了,儿童要有更充足的时间参加游戏和学习实践活动。这时候儿童的情绪情感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但由于皮层下中枢的活动仍占优势,故此期儿童的情绪易激动、不稳定,情感也具有易变性和富有冲动性,情感和情绪的受调节性差,成人有时不得不用转移的方法消除他们的某种消极情绪。随着儿童内抑制和第二信号系统的发展,情绪的冲动性逐渐减少,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逐渐增强,情感的稳定性和有意性才逐步增长起来,并能多少有意地控制自己情感的外部表现,甚至控制情感本身。成人的不断教育和要求以及儿童所参加的集体活动,都有利于儿童逐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减少冲动性。儿童情感的发展对儿童个性心理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应从小养成儿童的良好心理,如:勇敢、坚强、独立等;同时也注意克服一些不良心理,如:依赖、恐惧、退缩等心理。 2.开发幼小衔接资源

教育就像开矿一样,能否得到优秀的矿石全在于开发者能否使用有效的手段去探索,但无一例外,得到优秀矿石的前提都必须要经过努力才会有收获。 2.1.使用敏锐的眼光去发掘资源

幼小衔接的资源可以说是多种多样的,很多专家认为自编儿歌在幼小衔接中可以起到很多的教育意义和有教育价值。但现实的情况是,还有多人认为幼小衔接仅仅是幼儿园与小学两方面的事,从而导致了幼小衔接在很大程度上难以有效进行,能真正为幼小衔接服务的资源并不太多。而事实上,在幼小衔接的过程中,还有许多资源我们没有探索出来,如:农村的名句文化资源,农村的课程资源以及发达地区的网络资源等。更为重要的事我们似乎忽视了儿童这一重要的人力资源,从很多方面上上讲,幼小衔接是以成人本为的,儿童在幼小衔接中主体地位没有真正得以有效体现,所以在幼小衔接中,我们不但要探索幼儿园内部资源,如:“教师资源、

- 10 -

毕业论文(设计) 浅谈幼小衔接问题及对策

幼儿园环境资源”;还要充分地利用幼儿园的外部资源,如:“社区资源,家庭资源”;注重开发多方面的教育资源,从而使幼小衔接接受更多的帮助。 3.关注农村小学教育

据调查,我国每年有大约2100—2500万幼儿进入小学学习,其中百分之八十左右儿童生活在农村,上学之前他们能否做好学前准备,将会影响到他们今后的发展与成功。

关注儿童能否社会适应 儿童由于刚进入学校这个小社会,任务意识和完成任务的能力都很差,没有形成应该做的事就必须完成的意识和想方设法去完成的能力;规则意识和遵守规则的能力差,我们应关注儿童能不能适应进入小学后突然闯进的“符合世界、规则海洋”;由于他们独立意识与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差,不能应付大量需要独立完成的课业和独立料理生活;人际交往能力差,对于扩大了的生活范围和人际交往的群体缺乏适应能力。社会应给予足够的关注,让他们在困惑的海洋里找到船只。

关注儿童能否适应所学的知识。儿童由于刚进小学,他们由于在幼儿园接受了参差不齐的教育,自然导致了他们中有不小的文化差距,如何努力的了解他们所学的知识并帮助他们顺利的进行简单的学习呢?根据调查,儿童的学习困难主要表现在读写学习困难和数学学习困难等!下面是7个儿童大概学习困难的方面:

①拼音读音节、声调、拼音规律;

②空间知觉、汉子结构书写、书写笔顺、执笔姿势、运笔力度; ③分辨形近字; ④听辨同音字;

⑤对画面、书面符号的理解; ⑥偏旁部首的辨别、归类; ⑦按口头指令行动。

我们应努力帮助儿童克服应该学习困难,努力发现更多学习方面的问题。 重视农村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由于我国农村与城市的差距很大,相对于农村,城市人口流动很大,这自然导致他们的适应能力相对要强。教育工作者应当认识到社会适应能力与学习适应能力二者互相促进的意义,从而对这方面进行合理的解决。

正确认识学前阶段与小学阶段之间的衔接,明确不同的教育任务,合理施教

- 11 -

毕业论文(设计) 浅谈幼小衔接问题及对策

如何使儿童顺利地从学前过度到小学,我们必须正确的了解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性与连续性的关系,在发展的两个大阶段之间存在着两个阶段特点的冰川与交叉,前一阶段的特点在逐渐减少、衰退,后一阶段的新特点在逐渐增加、孕育和迅速形成,从而展现了两个阶段的过敏过程。这一相交叉的过渡阶段具有渐进的特点,不能以两个大阶段的特点去看待儿童,而应考虑到有一个衔接的时段。

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因地制宜改善农村的办学条件。我国现在城市教师的专业素质、家长的文化程度、社会信息量、读书资料、玩具教具等方面的条件、均优于农村。而农村在儿童健康情况如龋齿和近视发病率、家庭居住空间、空气洁净程度、游戏伙伴、游戏场地等方面,则优于城市。总结下来都各有自己的优势。我国农村幼小衔接教育中要特别重视师资培训工作,同时也要尽量发挥已有的优势,以此来缩小由于城乡经济、文化和生活条件造成出来的地理差异,努力改善农村的办学条件。具体操作中要因地制宜,不能生硬地去模仿一些和自己文化背景差异很大的城市幼儿园的成功做法,努力找到属于自己的改善方式。

- 12 -

毕业论文(设计) 浅谈幼小衔接问题及对策

参考文献

[1] 赵月鹅,庞威.我国幼小衔接现状透析[J].内蒙古教育,2008.

[2] 霍力岩,木全晃子 日本“幼小衔接”热潮解析 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

[3] 张倩倩,浅议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之衔接[J].小学时代·教师,2009(8) [4] 陈景凡,浅析我国幼小衔接中的问题与策略[J].当代教育论坛,2008(11) [5] 王声平,杨晓萍 近二十年我国幼小衔接研究述评[G].西南大学,教育学院,重庆 北碚,2011

[6] 马以念、谢秀莲,王冬兰 村幼小衔接的问题与对策 《学前教育研究》1999年第1期(总第73期)

[7] 姜乃强,幼儿教师缺口大 如何破解学前教育师资之困?.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2011

[8] 金日勋,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原因及解决对策.黑龙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牡丹江 2011

[9] 尹芳,从教师专业化看幼教与小教教师教育衔接的策略[A].四川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 13 -

毕业论文(设计) 浅谈幼小衔接问题及对策

致 谢

在论文完成之际,回顾紧张而又充实的论文,撰写过程,本人在此向所有关心和帮助过我的老师和同学们致以最真诚的感谢。

在本次论文设计中,特别得感谢我的指导老师—李辉旭老师。从她身上,我学到了许多东西,他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和深厚的理论水平都使我受益匪浅。在写论文阶段,李老师耐心的指导我,几次审阅我的论文,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没有他的指导,我就不能较好的完成我的课题设计任务。

另外我还要感谢这几年来对我有所教导的老师,他们的教诲让我学习到了很多知识,掌握了学习的方法,更教会了我为人处事的道理,在此表示感谢!

学生签名:陈星旭

日 期:2014年05月

- 14 -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7uo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