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管理模式,关爱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管理工作汇报材料) - 图

更新时间:2024-03-01 23:4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创新管理模式 关爱留守儿童

-----------东乡三中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汇报

我校刚转制三年,学校生源大多来自农村,他们中大多数为留守儿童,其中住宿留守儿童有443名,共8个班。 学校对留守儿童教育管理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大胆采取了“校中建家”的管理模式,注重留守儿童在校的生活教育,建立了一套科学规范的教育管理模式,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取得了明显进步。

留守班级在校运会体能竞技和期中、期末的学习成绩都明显优于同年级平行班;留守儿童通过兴趣班的学习都有一技之长。 我校的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肯定,家长的认同,教育主管部门的赞誉,特别是得到县、市关工委的高度关注。 市关工委2011年第四期简报对我校的留守儿童管理工作做了大篇幅的报道;2011年11月4日《抚州日报》报道了我校关爱留守儿童的做法;2011年12月1日,我校成为江西省首批“关爱留守儿童双百万新蕾工程”基地学校;2013年4月12日《江西日报》题为“好一个‘校中建家’”的文章报道了我校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的做法。

2013年4月《江西日报》对我校的报道

2011年11月《江西日报》对我校的报道

2011年9月市关工委简报对我校的报道

我校成为省首批“关爱留守儿童双百万 新蕾工程”基地学校

2012年5月18日,东乡县关心下一代学校管理创新现场会在东乡三中顺利召开。 市、县关工委对我校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市关工委主任李华清高度评价我校留守儿童“校中建家”的教育管理模式,不仅是东乡县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典范,更是抚州市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一面旗帜;市教研室主任黄德明高度赞誉了我校留守儿童教育和管理工作从根本上破解了留守儿童教育和管理这个社会难题,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市、县领导莅临我校指导现场会工作

现场会会场

市、县领导入座现场会主席台

市、县领导入座现场会主席台

组建管理团队 落实管理责任

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给学校带来了很大的负担,也给教师带来了工作的压力,组建一支专门的教育管理团队很有必要,这样既能提高管理效能,又能责任到人。

留守儿童管理中心的教师熟悉每个留守儿童,了解他们的学习状况、生活习惯、兴趣爱好、家庭情况等。教师对学生的了解程度胜过他们的任何亲人,甚至胜过他们的父母。 一、成立专门处室,落实管理责任。

为了将留守儿童教育和管理责任落到实处,我校成立了留守儿童管理中心,把它作为学校一个独立的中层处室,由一名校级领导分管,具体负责在校住宿留守儿童的食宿生活、思想教育及心理疏导等工作。优选配强教育团队,选择能力强、有爱心和责任心的教师担任处室工作人员;精心选聘善于与留守儿童沟通、关心留守儿童学习、生活的教师为住宿班的班主任和任课老师。 二、集中编班,统一管理。

转制之初,我校每个班级或多或少都有住宿留守儿童,这给班主任教育及学校留守儿童管理工作带来诸多不便。根据学校实际,我校与家长达成共识,对留守儿童采取集中编班,统一管理的做法。 1.由留守儿童管理中心牵头,以班级为单位,设立独立的住宿班考核管理制度,对各住宿班进行量化考核评比。

2.实行班主任全天候跟班制度,对学生的起床、晨练、就餐、午休、就寝等实行“一条龙”管理,并进入寝室、教室、食堂对学生进行生活习惯的引导。

3. 实行住宿留守儿童统一按班级安排住宿;学生用餐按班级,

分男女,四人一桌进行安排。

留守儿童管理中心

工作人员在工作

“心灵家园”

心理健康辅导中心

三、遵循教育规律,科学制定管理流程。

通过近两年的探索,现今我校留守儿童管理工作已经日趋科学规范,尤其在留守儿童教育管理方面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科学规范的教育管理机制。

重视生活教育 引导学生学会自主生活

重视生活教育 引导学生学会自主生活

由于留守儿童远离父母,缺少生活中的家庭指导,学校除了对留守儿童实施正常的学校教育外,还注重对他们的生活教育指导,以弥补学生家庭教育的不足,引导学生学会自主生活。 一、教育留守儿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精心合理指导,对学生的起床、晨练、就餐、午休、就寝、内务等方面进行指导教育,使每个留守儿童都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早操——舞动青春

晨 跑 文明有序就餐

二、开设生活教育校本课程。

学校为留守儿童专门开设了生活教育课,由专职教师任教,对留守学生生活、生理、营养等实践操作及疾病预防进行指导,提高了学生的独立生活的能力。

生活教育课

生活实践操作指导 生活实践操作指导

三、加强留守儿童生活实践指导。

学校定期组织学生校内和校外进行公益劳动,以培养他们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通过对留守儿童的自强自立教育,增强他们独立生活、独立学习的好习惯。利用晨训时间组织学生上台做晨会发言,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留守儿童劳动课

社区服务

晨会发言

四、评选生活标兵,树立学习榜样。

通过专门生活教育,留守儿童中大多数能独立自主地生活,具有良好的生活习惯,但少数留守儿童生活习惯不稳定。为了树立榜样,好中选优,学校每学年都会评选出十名左右的生活习惯标兵,目的是学生们学有榜样。

采取“校中建家”管理模式 填补家庭教育的缺失

留守儿童寄宿生长期得不到父母关爱和温暖,只能是放假时日在隔辈或亲戚有心却无力的关爱中成长,家庭教育严重缺失,很多学生性格内向孤僻,甚至偏执,心理有障碍时很难得到疏导和倾诉。为了弥补家庭教育的不足,我校大胆采取了“校中建家”的管理模式对留守儿童进行集中规范的教育管理。

“校中建家”的管理模式,扩大和延伸了学校教育外延,承担了家庭教育的责任和义务,弥补了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缺失。使一个班级成了一个大“家”,一个学习小组、一个寝室、一个餐席成了一个个小“家”,班主任老师则成了他们的“父母”。开设生活课,重视课余生活,着力培养同学间的“兄弟姐妹”情谊和团结协作的团队意识,

留守儿童在学习中互相促进,生活上互相帮助,尽享这“温馨家园”带给他们的快乐。

一、班主任全天候“守护教育”,充当留守儿童的“父母”角色。

班主任成为留守儿童的“父母”, 每天清晨叫醒学生起床,和学生一起晨跑、一起用膳,督促检查学生的午休和晚就寝。

贫困帮扶

教师课外辅导

师生晨练

师生谈心

师生快乐相伴

二、集中学习和生活,培养兄弟姊妹情感。

留守儿童的集中编班,统一用膳使他们学会了文明礼让;统一住宿使他们增进了友谊;统一训练使他们增强了凝聚力;统一学习使他们懂得了相互帮助;统一劳动使他们学会了团结协作。统一的做法使他们之间建立了兄弟姐妹般的情谊,不是一家人,胜似一家人。

干净整洁的寝室

留守儿童统一学习 自由组合,统一用餐

德育电视课

留守儿童课外活动

留守儿童爱心书屋

三、设立亲情电话室,架起爱心沟通的桥梁。

为方便留守儿童与父母的联系,学校免费为留守儿童开通了亲情电话。通过孩子们和父母的定期沟通,拉近了这些孩子和外出务工父母之间的距离,解除了他们的亲情饥渴,学生能安心学习,家长可以放心务工。 “亲情电话”在父母与孩子、家庭与学校之间架起了一座爱心沟通的桥梁,缓解了留守儿童想念父母及父母想见孩子的思念之情,让亲情的团聚不再受时空的阻隔。

亲情电话为留守儿童架起了一座爱心沟通的桥梁

引领兴趣教育 增强综合素质

留守儿童由于长期生活在农村,受教育条件的限制,一直缺少

全方位的兴趣引导和特长培训,因此,他们的各种知识技能基础较差。为了能培养留守儿童兴趣爱好,发展他们的特长,从而增强他们的整体素质,树立他们的自信心。我们的口号是“让留守儿童不比任何一个城市孩子差。”

一、开设兴趣班,个个有兴趣 ,人人有特长。

学校采取学生自愿申报和教师挑选相结合的办法,开设国学、书法、绘画、剪纸、舞蹈、声乐、田径、乒乓球、羽毛球、篮球、棋类

等十一个兴趣班,使留守儿童个个有兴趣,人人有特长。

二、集中培训和课余自我训练结合 全面提高综合素质。 每周日下午学生返校期间由专业教师授课,对留守儿童进行兴趣指导。其它课外活动时间,留守儿童加强自我训练,学生的兴趣特长得到发展。并在留守儿童兴趣班开设的基础,组建留守儿童艺术团(合 唱队和舞蹈队),让这些留守儿童充分展示自我。

声乐小队训练场景

篮球兴趣班

乒乓球兴趣班

羽毛球兴趣班

舞蹈小队训练场景

棋类兴趣班

国学兴趣班

绘画兴趣班 剪纸兴趣班 书法兴趣班

田径兴趣班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7uha.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