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新检规学习研讨

更新时间:2023-04-24 01:09: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3-7-26

引言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城镇高层建筑的建设,电梯的使用 日益普及。据相关资料介绍,国内电梯总量已达150万台,全年电梯总 用电量超过300亿千瓦时;全国每天约有15.84亿人次乘坐电梯。由此 可见,电梯已经是人们社会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垂直运输工具;电梯运 行安全与电梯节能降耗已经被政府和社会所关注。电梯的安全与节能, 一直是电梯界几代人追求的目标;电梯运行安全质量的提高与电能消 耗的降低,浸透了千千万万电梯人的汗水与智慧。 十分感谢中国特检院培训部组织了这次研讨会,为到会的各位领 导、各位专家、各位电梯界同仁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交流平台。 以下是本人对电梯新检规学习心得体会,与到会的各位领导/专家 交流,不妥之处,敬请斧正。

2013-7-26

1.新检规创新电梯安全监察新机制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TSG T7001-2009 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 (以下简称电梯新检规),历经5年16个修订版本,于2009 年12月4日正式颁布,2010年4月1日实施。直接参加新检规修订的,有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局主 管领导、检验机构与电梯企业的专家/代表。

可以说,电梯新检规凝聚了全国电梯行业的主流意见, 体现了电梯管理、检验机构、生产企业和电梯用户的综合要 求。

2013-7-26

1.新检规创新电梯安全监察新机制新检规的修订过程2004年5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特 种设备安全监察局(以下简称特种设备局)向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 (以下简称中国特检院)下达了本规则的起草任务书。2004年5月,中国 特检院组织有关专家成立起草组并在北京召开首次编制工作会议。2005年 至2008年,起草组召开了多次编制修订工作会议,提出修改意见,形成征 求意见稿。2008年10月,为了确保本规则编制质量,按照学习实践科学发 展观的要求,经研究,国家质检总局以质检特函[2008]94号文决定在部分 地区试用本规则。2009年2月,根据5个省(直辖市、自治区)试用情况, 起草组在北京召开会议,对试用反馈意见进行了整理,对本规则进行了进 一步完善。2009年5月国家质检总局以质检特函[2009]24号文征求基层、 有关部门、单位和专家及公民的意见。2009年8月,根据征求到的意见和 审议反馈的意见,起草组在北京召开会议,对规则进行了修改并形成报批 稿,2009年12月4日,由国家质检总局批准颁布。 --新检规前言2013-7-26 4

1.新检规创新电梯安全监察新机制学习新检规,以下几个方面很有新意: 从监管设备为主向监督企业为主转变 电梯质

量责任主体回归 电梯监督检验工作定位 监督检验、定期检验项目确定

2013-7-26

1.新检规创新电梯安全监察新机制从监管设备为主向监督企业为主转变陈钢局长2010年8月11日在全国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与检验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阐述: “安全监察制度建立之初,特种设备数量较少且参数较低,人均监察 和检验设备不多,同时,企业的安全投入少、管理能力差,主要依靠安全 监管部门保证设备的安全。现在,特种设备数量迅猛增加,设备本身朝着 高参数、大型化发展,而监察和检验人员不可能同步增加,人机矛盾越来 越突出,完全依靠政府安全监管来保证每台设备的安全,既不科学,也不 现实。随着企业责任的落实和其安全意识、能力的提高,我们应当从以往 监管设备为主向监督企业为主转变,牢牢抓住企业这个主体,督促企业落 实安全责任,充分发挥企业保障安全的能动性。” 新检规充分体现了这种理念

2013-7-26

1.新检规创新电梯安全监察新机制从过去的“检验技术把关”变成了“检验技术监督”与以往最大的变化是从过去的“检验技术把关”变成了“检验技 术监督”。为什么要转变?一是考虑特种设备的安全应该是企业把好 关,二是考虑机电类特种设备的安全主要是依靠企业的日常维保和检 查来保障,定期检验也是在企业全面检验合格的基础上进行的,本身 就是一种监督性质。当然,从把关到监督的变化,也将给检验带来深 层次的改革,意味着检验的模式、内容、工作量、收费要发生相应的 变化,社会和企业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来适应,我们要集思广益,共 同研究检验技术监督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陈钢局长2010年8月11日在全国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与检验工 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2013-7-26

1.新检规创新电梯安全监察新机制电梯质量责任主体回归——电梯安全不是检验出来的,电梯质量是制造出来的,是安装/维 保出来的。检验是对制造/安装/维保质量的见证。

电梯监督检验工作定位——企业自检记录或者报告中的结论是对设备是否安全给出的结论, 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是对电梯生产和使用单位自主确认电梯安全的相 关工作质量情况的查证性检验。

2013-7-26

1.新检规创新电梯安全监察新机制监督检验、定期检验项目各有侧重与特点监督检验项目主要针对型式试验合格、新安装的电梯,主要检 查在安装过程中,其结构、配置有可能发生变化的项目、影响电梯安 全运行的关键项目、验证安装质量的功能试验项目。 定期检验项目,主要是针对已经验收合格的电梯使用过程中的 变化磨损可能影响运行安全的项

目。 在检验项目精简、调整中,对保障公众(乘客)安全的项目予 以保留、强化。借鉴几次考察欧洲、美国、日本、香港的电梯检验中 “重视功能试验、单项检验项目较少”的情况,此次调整将历次修订 稿中的“功能试验”基本全部保留;单项检验项目作了精简。

2013-7-26

1.新检规创新电梯安全监察新机制本规则不仅为规范电梯检验行为提供准则,其中阐述的 有关理念,更将为转变社会认识,转变工作方式,促进生产 企业和使用单位责任落实,促进电梯安全监察的科学发展, 发挥其特定的作用。 —— 新检规宣贯提纲 何毅

2013-7-26

1.新检规创新电梯安全监察新机制对电梯安检的认识与思考去年发生的“广州五龄童电梯坠亡”事件,引发了社

会对电梯安全的关注,一些新闻媒体还刊登了对电梯安全检验与电梯安全监察制度的质疑。 面对社会的关注与媒体的质疑,电梯管理机构、电梯 检验机构开展了有关电梯监察、电梯检验制度的研讨。 在此电梯新检规正式颁布之际,对电梯安全检验的相 关问题,简述个人的一些看法。

2013-7-26

1.新检规创新电梯安全监察新机制(1)电梯安检的作用电梯安检开展以来,电梯事故呈逐年下降趋势

2013-7-26

1.新检规创新电梯安全监察新机制 电梯验收检验、定期检验合格;出具了“安全检验合格证”,能保证电梯在检验周期内使用安全

吗?

——如果认为应该确保电梯安全,电梯在检验周期内 的事故肯定会追究检验机构/检验人员相应的责任; ——如果认为不可能确保电梯安全,电梯安检制度还

有意义吗?检验机构与检验人员的职责是什么?

2013-7-26

1.新检规创新电梯安全监察新机制 目前实施的电梯的安全检验,对被检测的电梯单体而言,可以 (只能)是极大地降低发生事故的几率,不可能确保此电梯在 检验周期内绝对不会发生事故; 目前实施的电梯的安全检验,对被检测的电梯整体体而言(例 如全国的或一个地区的、一个品牌的电梯),可以确保电梯的 事故率极大的降低(小于万分之0.3),不可能杜绝电梯事故 电梯检验合格,“合格”的含义是被检电梯符合检验规程的相 应条款,不能等同为电梯安全合格;检验机构/检验人员只能 对检测数据与检验结果负责。 电梯事故率已经很低,现在的电梯事故,基本上是突发的、偶 然的在特定环境下的个案,倾向的事故并不多见。

2013-7-26

1.新检规创新电梯安全监察新机制(2)对电梯安全管理模式的反思假如“广州五龄童坠亡”不是发生在电梯而是发生在 汽车上,比如在公共汽车上拔开窗户坠亡,新闻媒体

或那 位人大代表会如何评价?

2013-7-26

1.新检规创新电梯安全监察新机制比较三种交通输送类型的特点与管理模式 地面输送——汽车 垂直输送——电梯 空中输送——飞机 从发生事故的严重程度与社会影响而论,逐级上升。作 为中间层的电梯,除了强调“特种”,是否有必要研究与借 鉴 汽车、飞机的安全管理经验。

2013-7-26

1.新检规创新电梯安全监察新机制 汽车,设备必须检验合格,还必须上保险才可以通过年检, 汽车事故未见追究检验机构责任的资料。 飞机,飞机票已经含保险,买机票时可再买保险。 电梯,某技术监督局:电梯已经过安全检验,可放心乘用!

2013-7-26

电梯新检规学习研讨

2.新老检规检的主要差别 ——新检规正文部分学习理解

2013-7-26

2.新老检规检的主要差别本次修订中的思考与主要变化(一)关于如何落实《条例》的思考。既要落实过程监督检验,又要 符合电梯检验工作实际和国际惯例。 (二)本次修订中的主要变化 1.规则名称的变化。TSG规范统一的需要,执行《条例》的需要, 工作定位的需要。 2.选择项目的变化。涉及检修人员安全的不再列为重要项目,查证 配置的项目不再列入或不再列为重要项目,限速器校验项目不再列入。 3.非重要项目检验方式的变化。工作定位归位带来的非重要项目检验 方式的调整,即以查证企业自检结果为主要方式,消除企业依赖心态。 4.涉及无机房及强制驱动电梯特殊要求的增加。完善调整内容。 5.改造和重大维修监督检验的调整。完善实际应用中的操作性与科学 合理性。—— 新检规宣贯提纲 何毅2013-7-26 19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7t5q.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