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发展规划(-2017年) - 文本资料 - 图文

更新时间:2023-10-03 02:0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成都市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发展规划(2008-2017年)

为加快成都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发展,根据《成都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成都市工业经济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和《成都市工业发展布局规划纲要(2003-2020年)》等文件精神,特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现状分析 (一)产业现状。

1.国内信息产业现状。2007年,国内电子信息产业运行呈现平稳发展态势。一是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全年实现销售收入5.6万亿元,增长18%;软件业务收入5800亿元,增长20.8%。产业规模继续在国民经济各行业中领先,销售收入占全国工业的12%。二是经济效益稳步提高,2007年实现利税2870亿元。三是对外贸易增势平稳,贸易额达到8047亿美元,增长23.5%。四是企业实力不断增强,全年电子信息百强企业完成营业收入超过10000亿元,实现利税超过500亿元,逐渐成为推动行业平稳运行的中坚力量。五是科技创新日趋深入,全行业新品产值率超过20%,企业研发投入不断提高,全行业研发投入超过1000亿元。

2007年,国内电子信息产业呈现出阶段性发展的新特征,结构转型调整的趋向明显,电子信息产业增速回落与全国工业相比基本持平,内资企业发展速度大大高于三资企业,基础行业逐步成为拉动产业增长的主要力量,整机更换效应明显,高端产品增长较快。

2.成都市信息产业现状。

(1)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一是产业持续高速增长。2007年全市电子信息制造业销售收入达427.09亿元,增长39.35%,软件及信息服务产业实现经营收入310亿元,增长50.3%,软件出口额达1.6亿美元,增长41.8%,推动四川省软件产业指标在全国排名由2006年的第11位上升至第7位。二是企业规模不断扩大。2007年全市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311户,1家企业入围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6家软件企业销售收入突破10亿元,5家企业成为国家重点布局软件企业。全市共有软件认证企业503家,通

过CMM/CMMI三级以上认证企业16家,软件从业人员超过10万人。

(2)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一是重点领域快速推进。成都电子信息产业正在向高技术、高品质、高附加值方向发展,产业结构进一步向专业化、规模化、集成化方向转变。在软件及信息服务业、集成电路、信息安全、光通信、军事电子、电子元器件及信息材料等领域形成了一定特色和优势,具备了快速发展的基础和潜力。二是软件业占电子信息产业的比重逐步加大(见表1)。应用软件、信息服务外包、信息安全、数字娱乐、IC设计、嵌入式软件和实用性软件人才培养等重点领域实现了同步增长,整体推进。软件业销售收入占电子信息产业销售收入的比例逐年上升,到2007年达到42.06%。软件产业总收入中软件产品所占比重有所下降,软件服务比重不断上升,软件服务的增速超过软件产品增速。

表1 软件业销售收入在电子信息产业中的比重

年 度 2004 2005 2006 2007 电子信息产业销售收入(亿) 254.46 342.78 512.73 737.09 软件业销售收入(亿) 100.25 135.43 206.26 310 软件业所占比重(%)

39.40 39.51 40.23 42.06 (3)产业载体不断完善。一是专业园区基地建设快速发展。以成都高新区、经开区为主要载体,相继成立了国家软件产业基地(成都)、国家信息安全成果产业化(四川)基地、国家集成电路设计成都产业化基地、国家(成都)电子元器件产业园、国家数字娱乐产业示范基地、青城山软件产业基地、武侯科技工业园、锦江工业总部基地、金牛高科技产业园等产业基地(园区),各类技术公共平台和产业发展服务平台不断完善,国内外大批产业相关企业和人才迅速向基地聚集,加速了成都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2008年国家发改委认定成都为电子信息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二是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正在加速形成。一批国内外知名的IT企业相继落户成都,初步形成了集成电路、信息安全、数字娱乐、电子元器件和通信等产品设计、研发、制造和服务的产业链,以配套吸引大企业,以大企业为龙头带动若干中小企业、上下游企业协

调发展的产业集群正在逐步形成。

(4)信息产品不断丰富。一是“成都制造”的产品种类不断丰富。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逐步形成了包括通信技术及设备、广播电视设备、计算机及软件、数字视听产品、电子元器件、集成电路封装测试与信息材料、军用电子产品、医疗、环保及电子仪器等15个大类、1000余个品种;在软件产品领域,嵌入式操作系统、中间件、网络与通讯管理软件、嵌入式应用软件、信息安全管理软件、工具软件、企业管理软件、网络游戏软件、多媒体应用软件、教育软件等软件产品取得了新突破,并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品牌产品,涌现出一大批自主创新的重要成果和软件产品,2007年成都市登记的软件产品总数达1595个。二是“成都创造”的产品质量不断提升。一部分产品的技术水平在国内外处于领先地位,不少产品出口到东南亚、日本、欧美等地。2007年“成都造”视频游戏首次在全球发行,一批原创动漫产品实现了在央视播出,成都软件在公安、卫生、税务、政务、社保、广电等应用领域的影响力不断提升。

(二)对比分析。成都电子信息产业与北京、上海、广州、南京、西安、重庆等城市对比,具有一定的优势。

1.产业规模发展势头位居前茅。从产业规模上看,成都电子信息制造业、软件及信息服务业在产值上虽然与北京、上海等有一定差距,但是增幅在7个城市中位居前列;信息产业占GDP的比重,与东部城市相比基本相当,超过重庆、西安市。

2.科技创新趋势占优。从科技水平看,成都电子信息制造业的研发投入较高,研发经费占销售收入比重指标在7个比较城市中排名第一。申请专利数量、新产品销售收入等具有一定优势,表明成都电子信息制造业的科技创新能力较强,特别在中西部地区优势突出。

3.人力资源优势明显。目前成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软件产业从业人数高于中西部的南京、西安、重庆;人力资源成本与西安、重庆相当,但远低于北京、上海、广州等发达城市,也低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

4.产业聚集能力强。据《成都市信息产业集群研究》,2006年成都区位熵明显高于西安、重庆,与南京、上海相当,目前成都电子信息制造业、软件及信息服务业专业化程度较高,在集聚规模上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成都软件及信息服务业的产业聚集指数位居前列,软件及信息服务业的集群发展速度较快。成都电子信息制造业的产业聚集指数尽管落后于北京、广州、南京等城市,但差距不大。

(三)优、劣势分析。 1.优势。

(1)具有完整的电子信息产业体系优势。成都电子信息产业体系比较齐全,重点发展领域覆盖面广,形成了电子材料及元器件—集成电路—网络通信设备—信息安全—数字娱乐—系统集成服务—信息服务外包—互联网增值服务—IT人才实训和人力资源服务等比较完整的产业链条。

(2)具有区域竞争力的产业创新优势。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增幅位居国内前列,电子信息制造业研发经费占销售收入比重位列国内电子信息产业代表城市首位;申请专利数量、新产品销售收入等在中西部地区优势突出;从业人数在中西部居首位,人力资源成本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基础设施较为

完善,与东部发达城市相比差距较小,与周边城市相比优势明显。

(3)具有集群发展的产业聚集优势。目前成都电子信息制造业、软件及信息服务业专业化程度较高,在集聚规模上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已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在国家重点支持发展的集成电路、电子器件、基础软件上具有较好的发展基础和优势,具备了较强的产业竞争力和产业聚集优势。

2.劣势。

(1)产业规模优势尚未形成。电子信息产业总体规模相对偏小,产业的规模效应明显不足。缺乏重大产业项目支撑,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明显,缺乏国际竞争力,很多领域还没有形成良好的商业模式或完整的产业链,市场化程度不高,在国际、国内的影响力有限。

(2)缺乏带动产业的龙头企业。与发达地区相比,成都电子信息产业企业缺乏具有带动作用的大企业和优势企业,缺少知名品牌,产业链还存在许多缺失环节,行业整体效益不高。到2007年末,成都仅有1家企业进入全国电子信息企业百强,没有企业进入全国软件企业百强名单。

(3)产业发展互动效应不足。传统产业与电子信息产业互动性弱,未形成明显的相互促进作用。信息化与电子信息产业的互动发展有待深化,信息化的推进没有成为电子信息产业聚集发展的需求和市场基础,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也还不能够为信息化推进提供足够的产品和服务保障。

二、总体思路、发展目标与规划布局

(一)总体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优化产业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积极承接全球产业转移为主线,以创新和市场为动力,以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互动发展为手段,以政府统筹协调为主导,以企业为主体,全面构建技术先进、优势突出、结构合理、竞争力强的融合保障的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体系。

(二)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到2012年,在我市电子信息产业优势领域的价值链高端环节取得重大突破,产业发展核心竞争力得到明显增强,初步形成以信息服务市场为主线,以软件与集成电路设计为核心,以电子信息产品与集成电路制造为基础,技术创新与信息技术改造有机结合,信息化与工业化良性互动的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体系,实现年销售收入2990亿元,电子信息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10%,电子信息产业成为带动成都经济增长、结构升级的战略性、先导型支柱产业。到2017年,把成都打造成为世界软件名城、全国一流的信息服务业基地和中西部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强市。

2.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年度目标(见表2)。

表2 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年度目标

指 标 电子信息产业销售收入(亿元) (年均)增长率 电子信息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 2008年 1000 40% 8% 2009年 1400 40% 8% 2010年 2000 35% 10% 2012年 2990 22% 10% 2017年 7000 19% 11% 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销售收入(亿元) (年均)增长率 软件及信息服务业销售收入(亿元) (年均)增长率 软件出口(亿美元) 软件及信息服务业占电子信息产业比重 50亿元以上企业数(家) 企业 产值 20-50亿元企业数(家) 10亿元以上企业数(家) 国家电子信息产业百强企业或软件百强企业(家) 电子信息产业从业人员(万人) 其中软件产业从业人员(万人)

(三)规划布局。

550 35% 450 45% 2.3 45% 1-2 7-10 1 25 12 750 35% 650 45% 3.4 46% 2-4 10-20 1-2 35 15 1000 30% 1000 48% 5 50% 1-2 6-8 40-50 2-4 45 20 1450 20% 1540 24% 7.5 52% 2-4 7-11 50-80 3-5 66 25 2600 12% 4400 23% 14 62% 87 35 1.空间布局。成都电子信息产业的空间布局概括为“一个核心区、两条产业带和四个聚集区”。“一个核心区”,即以成都高新区为核心区域,辐射周边武侯区、锦江区、龙泉驿区和双流县的电子信息产业主体发展区。“两条产业带”,即分别是以成都高新区为主要聚集区,连接武侯区、青羊区、金牛区、都江堰市的软件及信息服务产业带;以锦江区红星路沿线连接武侯区科技一条街沿线及音乐街区的数字创意及信息服务产业带。“四个聚集区”,即分别是以成都高新区(西区)为核心的集成电路聚集区、以成都经开区为核心的电子元器件聚集区、以双流航空港开发区和新津工业园区为核心的光伏光电产业聚集区、以成都高新区(西区)为核心的平板显示聚集区。

2.电子信息产品及配套件生产布局。产品及配套件生产布局主要按产品及配套件所属产业集群的地理位置进行布局(见表3、表4、图1)。

表3 成都电子信息产品及配套件生产布局 产 品 及 配 套 件 IC设计:信息安全、网络通信、数字电视、智能家电、IC卡、移动通信等专用、通用集成电路芯片; IC制造:单晶硅、多晶硅及外延片等; IC配套:半导体专用设备和材料、仪器及基础材料等。 系统及应用软件:操作系统、中间件、数据库软件、工具软件、平台软件、嵌入式软件和行业应用软件等。 信息安全产品:防火墙、IPS、IDS、安全审计、保密机、安全手机等网络安全产品。 数字音视频设备:数字广播电视成套设备、数字家庭终端、数字音视频终端产品、数字电视产品等; 数字存储设备:高清大容量光盘、存储介质、存储设备等; 数字媒体产品:游戏、影视动漫、3D动画、数字音乐、数字出版及衍生品等。 布局地 成都高新区 成都高新区、武侯区、锦江区、金牛区 成都高新区 成都高新区、武侯区、锦江区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7so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