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 讲义 - 图文

更新时间:2023-03-10 05:0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城市规划 讲义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chris 2012/2/24 城市规划讲义 chris

第一讲 城市形成发展与规划 第二讲 现代城市规划主要理论

第一节 现代城市规划产生的历史背景 第二节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早期探索 第三节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发展史上的重要文献

第三讲 城市规划工作内容和编制程序

第一节 城市规划的职能、特点与内容 第二节 城市规划的调查研究和基础资料 第三节 城市规划工作阶段与步骤

第四讲 城市构成与用地规划

第一节 城市的系统构成 第二节 城市用地及其适用性评价 第三节 城市用地的分类与用地构成 第四节 不同用途的城市用地 第五节 城市土地利用结构 第六节 城市空间结构及其演化

第五讲 城市发展战略和总体规划布局

第一节 城市发展战略

第二节 城市总体规划的内容和方法 第三届 城市总体布局 第四节 城市设计

第六讲 城市交通和道路系统规划

第一节 城市交通与城市总体布局

2

城市规划讲义 chris

第二节 城市道路系统规划

第三节 城市对外交通设施与用地布局 第四节 城市交通的综合规划

第七讲 城市规划中的工程规划

第一节 城市给排水规划 第二节 城市能源规划

第三节 城市通信与环境卫生规划 第四节 城市防灾规划 第五节 城市管线工程综合规划 第六节 竖向规划

第八讲居住区规划

第一节 住宅区的意义与组成 第二节 住宅区规划设计的总体原则 第三节 住宅区的规划结构及设施 第四节 道路

第一讲 城市形成发展与规划

一、古代城市 1. 古埃及

孟菲斯(尼罗河下游,公元前3200年左右建立王朝,史称第一王朝,以白色城墙

围绕,也称白城,陵墓、庙宇、狮身人兽)

2. 两河流域

巴比伦城

3. 古希腊城市

建筑以神庙为中心,还有大量的公共活动场所,以露天广场、竞技场、广场为主。 广场和公共建筑取代了宫殿 ,市民集会场所形成了城市中心

4. 古罗马

奴隶制发展的繁荣阶段

3

城市规划讲义 chris

大量建造公共浴池,斗兽场和宫殿供奴隶主享乐

城市成为帝王宣扬功绩的工具(广场、铜像、凯旋门、记功柱成为城市空间的核心和焦点)

5. 中国古代城市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产生城市的国家吗?

城市历史约有5000年,中国最早的城市距今3500年( 说法不一,陕西杨官寨遗址--这也许是中国最早的城市 ;考古界公认的中国最早的城市坐落在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丹土村,距今4000多年 ;安徽凌家滩原始部落遗址是目前发现的中国最早的城市,它将中国城市的历史又向前推进了1000多年。发掘中已经发现了大型宫殿、神庙等标志性建筑以及布局整齐的房屋、墓地、护城壕沟、手工作坊、集市和大批礼器,这些都称得上城市的构成要素,因此凌家滩原始部落遗址当之无愧是一座城市 )

郑州商城——殷商时代的城市 《周礼 考工记》

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 ,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

春秋战国:临淄

总结古代城市的特点

(1) 城市是自给自足的农业聚居区 (2) 城市规模小,职能单一

(3) 城市具有明显的宗教色彩和防御功能 (4) 城市在整个社会处于从属地位

早期城市的布置(称不上规划),是一种原始规划意识,主要体现在两点: 1、维护统治者利益 2、突出城市防御功能

二、封建社会城市

1. 欧洲

(1)中世纪(公元5-10 )特点:城市处于衰落状态,罗马时代的大城市多数荒废,

漫长的中世纪几乎没有城市建设

(2)文艺复兴(产生于14-15世纪的意大利)特点: 以新的世界观推翻神学、经院哲学以及僧侣主义世界观,主张以世俗的人为中心,肯定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享受者。 罗马—圣彼得大教堂

4

城市规划讲义 chris

圣彼得教堂(Basilica di San Pietro in Vaticano)(或译为 梵蒂冈圣伯铎大殿)

罗马基督教的中心教堂,欧洲天主教徒的朝圣地与梵蒂冈罗马教皇的教廷,位于梵蒂冈,是全世界第一大教堂。

1506年破土动工。在长达120年的重建过程中,意大利最优秀的建筑师布拉曼特、米开朗琪罗、德

拉2波尔塔和卡洛2马泰尔相继主持过设计和施工,直到1626年11月18日才正式宣告落成,称新圣彼得大教堂。1870年以来的重要宗教仪式均在此举行。为文艺复兴式和巴洛克式建筑风格,属世界最大的教堂。登教堂正中的圆穹顶部可眺望罗马全城;在圆穹内的环形平台上,可俯视教堂内部,欣赏圆穹内壁的大型镶嵌画。多米开朗琪罗、拉斐尔等的壁画、雕塑艺术。

圣彼得大教堂是现在世界上最大的教堂,总面积2.3万平方米,主体建筑高45.4米,长约211米,最多可容纳近6万人同时祈祷,只不过必须衣冠整齐并通过安检才可以进入教堂。 威尼斯——圣马可广场

教会势力强大,教堂占据城市中心位置,成为空间和天际轮廓的主导因素 。 2. 中国 汉长安复原想象图 隋唐长安 元宋时期:开封 明代北京城 清代北京城

总结 封建社会时期的城市特点 (1) 改变了单一职能的状态 (2) 城市规模不断扩大

(3) 城市之间联系加强(纵向-横向) (4)城市未能成为整个社会发展的中心 封建社会时期的规划 :

尤以欧洲城市规划有较大发展 文艺复兴带来了城市建设的新高潮 巴洛克和古典主义城市规划思想盛行。

(巴洛克:巴洛克(Baroque)巴洛克一词原指不规则的,怪异的珍珠,在当时具有贬

5

城市规划讲义 chris

义,当时人们认为它的华丽、炫耀的风格是对文艺复兴风格的贬低,但现在,人们已经公认,巴洛克是欧洲一种伟大的艺术风格。

古典主义者认为巴洛克是一种堕落瓦解的艺术,只是到了后来,才对巴洛克艺术有了一个较为公正的评价。巴洛克艺术产生于16世纪下半期,它的盛期是17世纪,进入18世纪,除北欧和中欧地区外,它逐渐衰落。

巴洛克艺术最早产生于意大利,它无疑与反宗教改革有关,罗马是当时教会势力的中心,所以它在罗马兴起就不足为奇了,可以说,巴洛克艺术虽不是宗教发明的,但它是为教会服务,被宗教利用的,教会是它最强有力的支柱。

概括地讲巴洛克艺术有如下的一些特点:

首先是它有豪华的特色,它既有宗教的特色又有享乐主义的色彩;

二是它是一种激情的艺术,它打破理性的宁静和谐,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非常强调艺术家的丰富想象力

三是它极力强调运动,运动与变化可以说是巴洛克艺术的灵魂; 四是它很关注作品的空间感和立体感;

五是它的综合性,巴洛克艺术强调艺术形式的综合手段,例如在建筑上重视建筑与雕刻、绘画的综合,此外,巴洛克艺术也吸收了文学、戏剧、音乐等领域里的一些因素和想象;

六是它有着浓重的宗教色彩,宗教题材在巴洛克艺术中占有主导的地位; 七是大多数巴洛克的艺术家有远离生活和时代的倾向,如在一些天顶画中,人的形象变得微不足道,如同是一些花纹。当然,一些积极的巴洛克艺术大师不在此例,如鲁本斯、贝尼尼的作品仍然和生活保持有密切的联系。

巴洛克建筑是17~18世纪在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建筑和装饰风格。其特点是外形自由,追求动态,喜好富丽的装饰和雕刻、强烈的色彩,常用穿插的曲面和椭圆形空间。

古典主义者用它来称呼这种被认为是离经叛道的建筑风格。这种风格在反对僵化的古典形式,追求自由奔放的格调和表达世俗情趣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对城市广场、园林艺术以至文学艺术部门都发生影响,一度在欧洲广泛流行。

,巴洛克风格的教堂富丽堂皇,而且能造成相当强烈的神秘气氛,也符合天主教会炫耀财富和追求神秘感的要求。因此,巴洛克建筑从罗马发端后,不久即传遍欧洲,以至远达美洲。有些巴洛克建筑过分追求华贵气魄,甚至到了繁琐堆砌的地步。

教皇当局为了向朝圣者炫耀教皇国的富有,在罗马城修筑宽阔的大道和宏伟的

6

城市规划讲义 chris

广场,这为巴洛克自由奔放的风格开辟了新的途径。 古典主义

广义的古典主义建筑指在古希腊建筑和古罗马建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巴洛克建筑和古典复兴建筑,其共同特点是采用古典柱式。狭义的古典主义建筑指运用“纯正”的古希腊罗马建筑和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样式和古典柱式的建筑,主要是法国古典主义建筑,以及其他地区受它的影响的建筑。古典主义建筑通常是指狭义而言的。

古典主义者在建筑设计中以古典柱式为构图基础,突出轴线,强调对称,注重比例,讲究主从关系。巴黎卢佛尔宫东立面的设计突出地体现古典主义建筑的原则,凡尔赛宫也是古典主义的代表作。

古典主义建筑以法国为中心,向欧洲其他国家传播,后来又影响到世界广大地区,在宫廷建筑、纪念性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中采用更多,而且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又出现古典复兴建筑的潮流。世界各地许多古典主义建筑作品至今仍然受到赞美。

三、近现代城市 1. 工业革命

英国1640年、法国1789年的资产阶级革命为资本主义的产生打下政治基础。18世纪下半叶始于英国,19世纪40年代英国基本完成。法、德、俄、日在19世纪内相继完成。

(1) 1781年,瓦特发明蒸汽机,1814年,史蒂芬发明机车。

(2) 火车、汽车、轮船等交通工具促进了城市间的交往,机器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 (3) 经济革命带动了政治革命,资本主义社会制度趋于成熟。 工业革命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1) 机器的发明使工人的数量急剧增加,城市规模逐渐扩大 (2) 交通设施的发展使城市的联系更为快捷,运输量更大 (3) 生产力的提高与人口的增加形成良性循环 (4) 生产关系的变革带来城市建设管理的变化 工业城市的诞生

产业革命后,英国出现新的产业中心:曼彻斯特、伯明翰、利物浦等

2. 伦敦改建

7

城市规划讲义 chris

在英国工业革命以及英国在全球的殖民扩张推动下,伦敦逐步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1666年伦敦大火几乎使城市化为灰烬。但也提供了遵循现代城市功能改建城市的机会。

建筑师:克里斯托弗2雷恩

其规划反映了资产阶级革命后建立商业城市的新概念。

采用几何形的街坊,有许多广场,新型的居住建筑群、公园、接到与改建工程相结合。(海德公园,里琴公园,圣詹姆斯公园等原属封建主的,整理改造后成为公众游憩和进行社交活动的场所)

意义:表明社会的主人是资产阶级,而不是国王和教会

3. 巴黎改建

19世纪50年代进行,目的是解决城市的迅速发展和城市现状之间的矛盾,同时美化巴黎市容,改善贵族和上层阶级的居住环境,拓宽大道,疏导城市交通。

里复利大街和香榭丽舍大街相连成东西主轴 南北有与之垂直的干道 东段——商业街 西段——豪华府邸 南段——圣米歇尔 林荫道

北段——赛巴斯托博尔、斯特拉斯堡 林荫道

改建重视绿化建设,修筑大面积公园,西郊的布伦公园、东郊的维星斯公园 引入市中心,建设两组新绿地:塞纳河沿岸 滨河绿地、宽阔的花园式林荫大道 把市中心分解成几个区中心,当时独一无二。 建造大规模地下排水管道系统,改善自来水供应。

缺点:未解决平民窟问题, 但 19世纪的巴黎被誉为世界上最美丽、最近代化的城市。 (中国延续封建社会体制,城市发展受到极大阻碍)

3 中国近代城市 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城市

(1) 由于帝国主义入侵形成的城市

几个帝国主义共同占领的城市——天津、上海

一个帝国主义独立占领的城市——青岛、哈尔滨、旅大、广州

(2) 原来的封建城市的局部变化——北京、成都 (3) 由于交通或工业的发展形成的城市

8

城市规划讲义 chris

由于交通发展形成的城市——郑州、石家庄 由于手工业、工业发展形城市——唐山、阳泉

近代城市特点

(1) 城市是国家和地区经济与发展中心

(2) 城市在与乡村经济文化的巨大反差下发展起来

四、现代城市(20世纪50年代后)

(1) 后工业革命,经济全球化,经济信息化 (2) 以制造业为主转为服务业为主 (3) 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4) 空间经济结构由水平型向垂直型转变等 导致世界城市或全球城市、大都市连绵区 (1)城市化进程速度加快 (2)城市发展呈现多样化 规模 职能 类型

20世纪的城市建设主要是解决现代大城市问题而努力。

卫星城、新城

五、展望城市的未来

宜人:环境优美,气候适宜,适合人类居住生活

怡人:实体空间建设符合人类需要,生活质量大大提高,整个城市族的文化水平提高。

冶人:使人在其中能感受到一些东西,使城市(包括城市人)的整体水平达到一个新高度。

未来城市

第二讲 现代城市规划主要理论

第一节 现代城市规划产生的历史背景

一、 18世纪的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圈地运动——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加速——城市病 二、 空想社会主义

1. 法国的圣西门、傅里叶

9

城市规划讲义 chris

2. 英国的欧文

在资本主义社会不可能实现的空想 把城市作为一种经济实体、社会现象提出将城市建设和社会改造相结合提出解决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问题 三、 法律法规完善 1. 1848年 公共卫生法 2. 1868年 平民窟清理法 3. 1890年 工人住房法 四、 早期城市规划运动 1. 英国“公园运动”

2. 欧洲大陆“如画的城市布局”

3. 美国纽约中央公园为代表的公园建设 4. 城市美化运动——芝加哥博览会

第二节 现代城市规划思想的早期探索

一、以分散发展主义和集中发展主义为代表 (一)、霍华德与田园城市思想(Garden city )---------现代城市规划的开端

《明日:一条通向真正改革的和平道路》(1898年)

田园城市——为健康、生活、产业设计的城市,其规模足以提供丰富的社会生活,四周要有永久性农业地带围绕,城市土地归公众所有。

对近现代城规划发展的重大贡献 社会城市旧城不断改造,最终全面实现田园城市的目标。---社会改革的万能钥匙(THE MASTER KEY) (二)、勒柯布西埃的现代城市(Modern city ) 设想

通过对现存城市尤其是大城市的内部改造,使这些城市能够适应城市社会发展的需要。

勒2柯布西耶

勒2柯布西耶为建筑史上“狂飚(biao ) 式的英雄”。

如果说格罗皮乌斯在现代设计的教育上作出了无人比拟的成就的话,勒2柯布西耶则把现代建筑运动乃至城市规划运动推广到前所未有的深度。

勒2柯布西耶的名著《走向新建筑》在现代世界建筑领域影响非常之大,成为一部权威性的专题著作。

他坚定地宣告:“建筑应该是时代的镜子”,“当今的建筑应专注于住宅,为普通而平常的人使用的普通而平常的住宅。它任凭宫殿倒塌。这是时代的标志。 柯布西埃的城市规划思想

1. 传统城市中心功能的老朽需要通过技术改造以完善他的聚集功能;

2. 摩天大楼是“人口集中、避免用地日益紧张,提高城市内部效率的一种极好手段。” 3. 高耸的教堂是上帝和教会权利信仰的象征,钢筋、混凝土、玻璃组成的摩天大楼朝气蓬勃、坚固、

雄伟,是对大规模工业社会的信仰,反映了时代精神; 4. 调整城市内部的密度分布;

5. 新的城市布局形式可以容纳一个新型的、高效率的城市交通系统。

柯布西埃的明日的城市

《明日的城市》(The City of Tomorrow,1922年)

实践: 巴黎城市中心区改建设计-----伏埃森规划(Voison):

18幢摩天大楼取代巴黎市中心拥挤的住宅,下层提供快速的交通、公园、商店和居民的户外开敞空间。规划在城市的建筑形态上完全抛弃了传统的街廓形式,而是城市空间向四面八方开去。

《阳光城》(The Radiant City,1933年),

进一步修正了一些早年的一些城市规划思想。现代主义在建筑与城市建设上的主要设计思想是:重视使用功能;注意发挥新材料、新结构、新技术的性能特点;把建设的经济性提到重要高度;主张

10

城市规划讲义 chris

新时代的新风格,反对套用历史上的陈旧形式;“空间---时间”的建筑构图理论。

(三)、其他城市发展理论探索

1、 卫星城市(Statellite town) 理论与实践

卫星城----经济上、社会上、文化上具有现代城市性质的独立城市单位,但同时又是丛属于某个大城市的派生产物。

第三代:独立的城镇 密尔顿. 凯恩斯 2、 马塔的带形城市(Linear city) 理论

未来城市应当是无所不在又无所在的,“这将是一种与古代城市或任何现代城市差异如此大的城市,以致我们可能根本不会认识到它作为城市而已经来临。”

规划特点

与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相比,沙里宁的大赫尔辛基规划提出了一种更为紧凑的结构关系,半独立的联盟方式保持原有城市各部分的完整性,减少了对旧中心的依附和依赖。 有机疏散论(theory of organic decentralization)

芬兰建筑师E.沙里宁为缓解由于城市过分集中所产生的弊病而提出的关于城市发展及其布局结构的理论。沙里宁在他1934年写的《城市,它的生长、衰退和将来》一书中对有机疏散论作了系统的阐述。他认为今天趋向衰败的城市,需要有一个以合理的城市规划原则为基础的革命性的演变,使城市有良好的结构,以利于健康发展。沙里宁提出了有机疏散的城市结构的观点。他认为这种结构既要符合人类聚居的天性,便于人们过共同的社会生活,感受到城市的脉搏,而又不脱离自然。 二、对城市的评价

对城市的评价应该包含两个方面,即物质的和精神的,作为物质生活必要手段的物质条件应当支持人的精神文明的发展,促进居民在精神文明上求取进步。城市是人的物质寓所,城市也是人的精神家园。 三、研究城市的方法

沙里宁认为,城市是人类创造的一种有机体,人们应该从大自然中寻找与城市建设相类似的生物生长、变化的规律来研究城市。

伊利尔2沙里宁“有机疏散”理论具有明显的个性特征。他认为城市混乱、拥挤、恶化仅是城市危机的表象,其实质是文化的衰退和功利主义的盛行。城市作为一个有机体,其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其中必然存在着两种趋向——生长与衰败。 应该从重组城市功能入手,实行城市的有机疏散,才可能实现城市健康、持续生长,保持城市的活力。

“有机疏散”理论把城市规划视为与城市发展相伴相随的过程,通过逐步实施“有机疏散’来消解城市矛盾的思想,在20世纪盛行功利主义倾向时显得过于“阳春白雪”,这也许是对这一理论广泛实践的制约。

第三节、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发展史上的重要文献

1、雅典宪章(1933年)

?最突出的内容是明确提出了城市的功能分区(functional districts) ?提出城市规划的区域观 ?城市道路应按功能进行分类

?城市发展中应保护有历史价值的建筑和地区 ?城市规划工作者要以人的需要和以人为出发点 2、马丘比丘宪章(1977年)

?《雅》仍然是这一时代的一项基本文件

?不要为了追求分区清楚牺牲了城市的有机构成 ?优先考虑发展公共交通

?区域和城市规划是动态的,包括规划的制定和实施

11

城市规划讲义 chris

?避免对自然资源滥加开发,保护包括一般的文化传统在内的历史遗产 ?不应着眼于孤立的建筑,要追求建筑、城市、园林绿化的统一 ?要使市民参与城市规划的全过程

3、 华沙宣言(1981年)

?确立建筑-人-环境作为整体的概念

?规划是一动态过程,更强调规划的实施过程 ?把市民参与城市发展过程认作为一项基本权利 ?将环境意识视为考虑人和建筑的一项重要因素

?经济计划、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的共同目标,应当是探索并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

4、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和21世纪议程(1992年)

?确立可持续发展是当代人类发展的主题,并将其推向行动。 定义---既满足当代人的要求,又不影响子孙后代他们自己的需求能力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生态的可持续性是其最基本内涵。

《议程》在兹于“促进稳定的人类居住区的发展”的章节中,提出了八个方面的内容: (1)为所有人提供足够的住房;

(2)改善人类住区的管理,其中尤其强调了城市管理,并要求通过种种手段采取有创新的城市规划解决环境和社会问题;

(3)促进可持续土地使用的规划和管理; (4)促进供水、下水、排水和固体废物管理等环境基础设施的统一建设,并认为“城市开发的可持续性通常由供水和空气质量,并由下水和废物管理等环境基础设施状况等参数界定”;

(5)在人类居住中推广可循环的能源和运输系统; (6)加强多灾地区的人类居住规划和管理; (7)促进可持久的建筑工业活动行动的依据;

(8)鼓励开发人力资源和增强人类住区开发的能力。 5、北京宪章(1999年)

?建筑学-地景学-城市规划学“三位一体”的融合 ?循环体系的建筑学

?根植于地方文化的多层次技术构建及建筑文化的“和而不同” ?全方位的建筑学,全方位的教育

?将景象纷呈的世界和建筑的未来归结为-----一致百虑,殊途同归。 小结

?规划思想的萌芽于城市一样的古老,20世纪以来城市的迅猛发展推动了城市规划理论与学科的进步。从两种代表性的规划思想到几大纲领性文献,体现了城市规划学科和理论总是处于不断充实、完善、创新与提高的动态发展。 思考题

1、西方近代以来的城市规划思想与理论主要有那几种? 2、《雅典宪章》与《马丘比丘宪章》的区别与联系? 3、现代城市规划的发展趋势?

作业:设想一下你理想中的城市?500-1000字左右。 参考书目

?1、张京祥,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史纲,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2、迈克.詹克斯等,紧缩城市,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3、胡细银,英国城市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4、王受之,世界现代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5、陈志华,外国建筑20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12

城市规划讲义 chris

第三讲 城市规划工作内容和编制程序

第一节、城市规划的职能、特点与内容

一、城市规划概念及其任务 1、国外城市规划的定义

城市规划是一门科学、一门艺术、一种政策活动,它设计并指导空间的和谐发展,以适应社会与经济的需要。——美国国家资源委员会(1954年)

城市规划与改建的目的,不仅仅在于安排好城市形体——城市中的建筑、街道、公园、公用事业及其他各种要求,而且更重要在于实现社会与经济目标。——英国《不列颠百科全书》

城市规划即以城市为单位的地区作为对象,按照将来的目标,为经济、社会活动得以安全、舒适、高效开展,而采用独特的理论从平面上、立体上调整满足各种空间要求,预测确定土地利用与设施布局和规模,并将其付诸实施的技术。 ——日本城规专业权威教科书。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城市规划就是社会主义国民经济计划工作与分布生产力工作的继续和进一步具体化。 ——《苏联城市规划原理》 2、 我国城市规划的概念

城市规划—是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总和部署、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

——《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

城市规划是政府调控城市空间资源、指导城乡发展与建设、维护社会公平、保障公共安全和公众利益的重要公共政策之一。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年4月1日实行

何谓公共政策?

1) 公共政策最高目的是保证最大多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2) 体现公共政策的、引导和控制双导向的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是战略;城市规划是政策;城市规划是设计;城市规划是管理;城市规划是过程。——邹德慈 3、城市规划的内涵 (1)有一定的时间跨度 (2)有限定的规划范围

城市规划区-----城市市区、近郊区以及城市行政区范围内因城市建设和发展需要实

13

城市规划讲义 chris

行控制的区域

——《城市规划法》

(3)有一定的物质空间作为规划对象 (4)是实现社会经济目标的技术手段

主要通过对作为物质实体城市的各种功能在空间上的安排,来实现社会、经济的诸多发展目标

(5)是城市建设中的一项重要游戏规则。 4、城市规划 的实质

一种达成社会共同目标和协调各种利益集团矛盾的手段 二、城市规划的职能

1、基本职能——在空间上形象地描绘城市或地区发展蓝图 2、实施职能 3、宣传职能

4、政府实施城市发展政策的有利工具 三、城市规划工作特点 政策性 综合性 长期性 地方性 可操作性

四、城市规划的基本内容 1、城市综合规划的内容

14

城市规划讲义 chris

城市综合规划明确体现了包括城市规划在内的各类规划与计划分工 2、不同空间层次的规划内容 (1)规划空间层次 国土规划 区域规划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城镇体系规划 城市总体规划 城市详细规划 场地规划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根据土地资源现状和潜力及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对各类用地进行统筹安排和合理布局。

城镇体系规划是: 区域规划中有关城镇等级、规模、空间结构的合理组织。 场地规划:在基地上安排建筑、塑造建筑之间空间的艺术。更像是建筑设计中的总平面设计。

这个规划体系中的每个层次的规划都存在着为下层次规划提供指导和依据,又向上层次规划提供反馈信息的互动关系。 (2)城镇体系规划

城镇体系——一定区域内在经济、社会和空间发展上具有有机联系的整体。

城镇体系规划——一定地域范围内,以区域生产力综合布局和城镇职能分工为依据,确定不同人口规模等级和职能分工的城镇分布和发展规划一化、二系,三结构

15

城市规划讲义 chris

3、物质空间规划的主要内容

土地利用规划,道路交通规划,绿化及开敞空间规划,市政工程规划。

土地利用规划是城市规划中最核心的部分和最主要的内容,一般是通过二元化的城市规划结构得以体现。

第二节、城市规划的调查研究和基础资料

一、调查研究与城市规划的关系

调查研究是城市规划的基础和依据,城市规划是调查研究的体现与最终目的。 二、城市规划调查研究方法 1 各种文献资料的应用 2 现场踏勘或观察调查 3 问卷或抽样调查

在一定范围内需要掌握群体的观点、意见时常用的方法。 4 访问和座谈会调查

具有互动式的交流方式。 三、城市规划基础资料与分析 1 基础资料内容 人口资料 自然资料 历史资料

社会经济发展资料 现状及发展资料 环境资料

2 分析方法:定性分析 统计分析 定量分析

第三节、城市规划工作阶段与步骤

一、城市规划的编制与实施过程

16

城市规划讲义 chris

二、法定城市规划

依据法律编制并实施的城市规划 三、工作阶段划分

总体规划阶段(纲要、体系规划、总规、分规) 详细规划阶段(控规、修规) 四、总规与详规的关系

五、城市规划的审批

总体规划实行分级审批

城市详细规划——由城市人民政府审批

第四节、城市规划体系及其内在联系

一、法规体系

17

城市规划讲义 chris

二、行政体系 三、编制体系

第四讲 城市构成与用地规划

基本要求

掌握城市用地的分类,城市用地的自然条件、建设条件和经济评价等内容。 掌握城市用地布局的基本内容。 掌握城市形态的基本类型。

了解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的基本过程和基本原理。 重点与难点

重点:不同用途的城市用地、古典的城市土地利用结构模式、常见的城市空间结构类型 难点: 城市用地适用性评价、城市空间结构演化原理 第一节、城市的系统构成

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第一次把“系统范畴”提到普遍方法论的高度,并用系统的方法构造了其哲学体系。20世纪50年代后,系统方法在对复杂对象的研究中广泛应用,并得到了空间上的发展和丰富。在现代城市研究中系统方法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 一、城市系统构成的概念 (一)城市作为系统的特性 (1)整体性和综合性: (2)层次性、结构性 (3)系统的动态性: (4)系统的环境联系性: (二)城市系统的构成

18

城市规划讲义 chris

城市是一个极其复杂的事物,是一个典型的巨系统, 内部是一个具有自身变化规律的结构严密的整体。是指构成城市的各要素以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总和。 二、城市社会系统的构成

城市的社会系统构成一般可以从城市的政治系统构成、文化系统构成、人口系统构成几个方面观察分析。

城市的政治系统构成可以从两个不同角度分析,一是政治团体角度.一是市民之间的政治关系。

城市人口系统组成:

城市社会研究的重点问题之一 城市文化系统构成:

精神产品的生产、传播、使用、存储 三、城市产业系统的构成

(一)按照国民经济产业结构的分类方法

第一产业:农、林、牧、副、渔、采掘业 第二产业:制造业、加工业 第三产业:服务业

(二)按照地位和作用的不同分类

主导产业 配套产业

一般服务性产业 四、城市空间系统构成

可以从各要素的空间位置(选址)、集聚程度以及城市空间形态几个方面考察分析 五、城市其他系统构成 城市市政基础设施系统

供电、供热、给排水、燃气供应、废气处理等 城市社会设施系统

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商业服务设施 第二节、城市用地及其适用性评价

一、城市用地的概念

城市用地是城市规划区范围内赋以一定用途与功能的土地的统称。是用于城市建设和满足城市机能运转所需要的土地。 通常所说的城市用地,既是指已经建设利用的土地,也包括已列入城市规划区域范围内尚待开发建设的土地。广义的还包括城市规划区内的非建设用地。

城市用地=已建设用地+区内待开发建设用地+非建设用地 2、城市用地的属性、价值 二、城市用地适用性评价 1、城市与自然环境

(1)自然对城市的影响

关系到城市职能的发挥 关系到城市的空间形态

关系到城市工程的建设经济等多方面 城市对自然的影响

水土流失严重,洪涝灾害加剧 形成热岛等不利城市气候环境

城市热岛效应:是指城市由于建筑密集,生产与生活活动过程散发出大量热量,出现市区气温比较郊外要高的一种现象。

19

城市规划讲义 chris

四大火炉城市 七大火炉城市

(2)城市对自然的影响

城市热岛效应、干岛效应、绿岛效应 土壤结构改变,地面下沉 水质恶化 温室效应 海平面上升;病虫害增加;气候反常,海洋风暴频繁;土地干旱,沙漠化面积增大,滑坡与崩塌

(三)城市土地合理利用评价 1、城市土地适宜性评价

作为建设用地的适宜性;主要从地基承载力、土地整理量的大小、遭受自然灾害的危险程度来论证;

城市土地生产布局的适宜性;从土地形态特征、土地性质、环境污染的自净能力及具体建设项目生产布局的要求来考察; 城市景观设计的适宜性;从土地所具有的美学质量和景观结构,探讨土地作为风景资源利用最优化的途径;

2、自然环境条件分析

(1) 地质条件:地质条件的分析主要着重在与城市用地选 择和工程建设有关的工程地质方面的分析。

①建筑地基 城市各项工程建设都由地基来承载。自 然地基的构成无非是土与石。由于地层的地质构造和土层的 自然堆积情况不一,其组成物质也各有不同,因而对建筑物 的承载力也就不一样。 膨胀土 湿陷性黄土 冻土

②滑坡与崩塌 滑坡与崩塌是一种物理地质现象。

滑坡是斜坡在风化作用、地表水或地下水、人为的原因, 特别是在重力的作用下,使得斜坡上的土、石向下滑动。

崩塌的成因主要是岩层或土层的层面对山坡稳定造成的影响。 当裂隙比较发育,且节理面顺向崩塌的方向,则易于崩落;尤其是 因争取用地,过分的人工开挖,导致坡体失去稳定而崩塌。 滑坡与崩塌

③冲沟 冲沟是由间断流水在地表冲刷形成的沟槽。适宜的岩层或土层、地形以及气候条件是形成中沟的主要条件。冲沟切割用地,使之支离破碎,对土地使用造成不利。 ④地震 地震是城市规划必须考虑的问题之一。它对城市用 地选择、规划布局、具体的建筑布置,以至于各项工程的抗震 设防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影响。是一种自然地质现象。 地震类型、成因 地震震级

1935年,美国地震学家里希特(C.F.Richter)首先提出了震级的 概念,来描述地震的大小。

根据震源所释放的能量的多少来划分地震等级,共10级。 地震烈度

是指地震时在一定地点震动的强烈程度和地震造成地面上 各地点的破坏程度。分12度。

20

城市规划讲义 chris

地震烈度与震级、震中距、震源深度、地质构造和建筑物、构筑 物地基条件有关,烈度的大小是根据人的感觉、地面房屋受破坏程度 综合评定结果。

地震震级与地震烈度关系

是一种因果关系,震级是起因,地震烈度是后果。

地震基本烈度基本烈度是指该地区今后一定时间内(一般是指 100年),在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遭遇的超越概率为10%的地震烈度。它是一个地区进行抗震设防的依据。

设计烈度: 考虑到地区内地质构造特点、地形、水文、土壤条件等的不一致性所出现小区域地震烈度的增减。

一般规定,在地震烈度7级以下,工程建设不需特殊设防,在9度以上地区则不宜选作城市用地。

对待地震等自然灾害,只能消极预防,减少其破坏程度 ⑤矿藏

矿藏是地质条件之一,也是一种资源。它的分布与开采 还影响到城市用地的选择和城市布局的形态 ⑵水文及水文地质条件 ①水文条件:

古代城市选址“东有流水,西有大道,南有泽畔,北有高山” 现代城市防洪:

设计洪水标准频率1—0.33,洪水重现期100—300年 ②水文地质条件:

地下水分为上层滞水、潜水和承压水三类;

具有城市用水意义的地下水,主要是潜水和承压水; 盲目抽用,易形成地下水位下降,造成“漏斗” ⑶气候条件

太阳辐射、风象 ②风象

风是以风向与风速两个量来表示的。 风向一般是分8个或16个方位观测,累计某—时期中各个方位风向的次数,并以各个风向次数所占该时期不同风向的总次数的百分比值(即风向的频率)来表示。 如果全年只有一个盛行风向,且与此相对的方向风频最小,或最小风频风向与盛行风向旋转角度大于90°,则工业用地应放在最小风频之上风向,居住区位于其下风向。 在全年拥有两个方向的盛行风时,应避免使有污染的工业处于盛行风向的上风方向,工业及居住区一般可布置在盛行风向的两侧。

③温度

热岛效应:在大中城市中,由于建筑密集,绿地、水面较少,生产和生活活动过程在中散发大量的热量,出现市区气温比郊外要高的现象。风是以风向与风速两个量来表示的。

④降水与湿度 ⑷地形条件分析

影响城市规划的布局、平面结构和空间布置

地面的高程是用地的竖向规划、地面排水机及洪水的防范等方面的设计依据 地面的坡度,对规划建设有多方面的影响; 地形与小气候的形成有关

地貌对通讯、电波都有一定的影响。 3、城市用地的建设条件评价

21

城市规划讲义 chris

(1)用地布局结构方面

评价指标:功能分区与结构协调、适应发展、体现城市性质、与生态环境协调度、交通便捷度

(2)市政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方面

市政设施建设现状与再开发性评价、设施齐全地区地价升值状况评价 (3)社会、经济构成方面

地块人口密度、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就业结构 4、城市土地经济评价 (1)评价内容

城市土地定级和估价是土地经济评价的最基本方面;

土地上的投入产出的效率;总收益与土地价格的差值来反映(图1);

土地保护的支出;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核算,应当扣除其生态保护的支出; (2)经济评价的主要影响因素(表1,2) 图1 城市经济地租及其土地利用分化 3、城市用地的适用性评定 用地评定的分类:

一类用地:不需或只需稍加工程措施即可建设的用地。

二类用地:是指需要采取一定的工程措施,改善条件后才能修建的用地 三类用地:是指不适于修建的用地 三、城市用地的选择 1、影响因素 建设现状 基础设施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生态环境 文化遗存 社会问题

2、用地选择的原则

第三节、城市用地的分类与用地构成

一、城市用地的分类

城市用地对应于所担负的城市功能,划分为不同的用途。城市用地的分类方法,各个国家并不一样。

中国建设部于1990年后制定并颁布了《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的国家标准。该标准将城市用地划分为大类、中类和小类三级,计有10大类,46中类和73小类。

二、村镇用地的分类

《村镇规划标准》按土地的使用性质分9大类和28小类 三、城市用地的构成

城市用地的构成,是基于城市用地的自然与经济区位,以及由城市职能所形成的城市功能组合与布局结构,而呈现不同的构成形态。

按照行政隶属的等次,宏观上如分为市区、地区、郊区等。 按照功能用途的组合,如分为工业区、居住区、市中心区、 开发区等等。

四、城市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1、标准体系

包括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指标、规划人均单项建设用地指标和规划建设用地结构三部

22

城市规划讲义 chris

2、指标体系

第四节、不同用途的城市用地

城市用地空间布局的基本内容 (1)城市工业区

(2)城市生活居住区

(3)城市公共活动中心体系 (4)城市绿化系统和休憩场所 (5)城市道路交通体系 一、工业在城市中的布置

1、工业在城市中布置的一般原则

1) 有足够的用地面积;用地符合工业的具体特点和要求;减少开拓费用;有便捷的

交通运输条件,能解决给排水问题。

2) 职工的居住用地尽量靠近工业区,并有方便的交通联系;

3) 工业区和城市各部分发展过程中,应保持紧凑集中,互不妨碍; 4) 相关企业间有较好的联系,开展必要的协作。 2、具体类型

1) 布置在生活居住区的小型工业用地

2) 生产用地面积较小、运输量小、无污染、与居民生活关系密切的工业,如食品、

缝纫、玩具制作、手工艺品等,可布置在居住区的角落或边缘;

3) 对居住区无影响的小型精密仪器、仪表、服装鞋帽等,可以布置在居住区的独立

街坊。

4) 布置在城市边缘地带的工业区

5) 对城市稍有影响的工业区,布置在城市的一侧或几个相对集中的区域。按街坊整

块布置。

6) 布置在城市外围地区的独立工业区

7) 在大城市中,大型工业企业对称市的影响很大,应与城市有一定距离,用绿化隔

离。

8) 独立的工业城镇:大型工业企业、开发区和工业园区 3、工业用地与居住用地的布置形式

三种:二者短边相对布置、二者长边相对布置、二者分散混合布置 距离:小城市15分钟、大城市30分钟 4、工业用地布局和城市总体布局的关系

四种关系:工业区包围城市,工业区与其他用地呈交叉布置,生产与生活有机结合的组团式布置及群体组合式布置。 5、旧城工业布局调整

1、旧城工业布局存在的问题

用地面积小、交通运输条件差、居住区与工厂混杂、工厂布局混乱、工厂生产影响城市安全

2、调整原则

充分利用与逐步改造相结合;专业化生产有利于生产的发展;减少生产对环境的影响;便于居民就近就业。 3、调整措施 留、改、并、迁 二、居住用地

1、居住用地的组成:住宅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道路用地、绿地

23

城市规划讲义 chris

2、用地分类:分为四类p89 3、居住用地的指标

2

(1)国标:所占比重一般控制在20-32%,人均指标一般控制在18-28m/人。 最低标准:每人一个床:文明标准:每户一套房:舒适标准:每人一个房间:豪华标准:每人一套房

(2)城市居住区、居住小区的用地指标:P90 4、居住用地的组织和规模

(1)组织原则

用地组织服从城市的总体功能结构和综合效益的要求,同时内部构成要体现出生活的秩序与效能;

居住用地的规模确定要结合城市道路系统的组织;

考虑公共设施系统配置和分布的经济合理性,以及居民安全、方便地使用公共设施的合适距离;

符合居民生活行为的特点和活动规律;

配合城市行政管理系统考虑居民组织的适宜规模。 (2)居住用地的结构与规模

我国大中城市居住用地的组织一般由居住小区、居住区二级构成。在居住小区以下也可分有组团或街坊等次级用地。一般居住用地的分级控制规模如表1。 5、居住用地的规划布置

(1)理论发展:坊里、田园城市、邻里单位

(2)居住用地的选择条件:良好的自然条件、足够的面积、良好的卫生条件、与工业用地关系得当。 (3)布局方式

集中布置:城市规模不大,自然条件较好,有足够的用地的城市中 分散布置:在规模较大的城市中,或在城市总体布局为组团式布局时 轴线布置:在工业城市中或沿交通线发展的城市 6、城市居住用地的技术经济指标

规划用地面积 建筑基底面积

建筑密度:建筑基底面积/用地面积 建筑总面积

容积率:建筑总面积/建筑用地面积

绿地率:城市一定地区内各类绿化用地总面积占该地区总面积的比例。 人口毛密度:单位居住用地上居住的人口数量。

平均层数:1~3层为低层;4~6层为多层;7~9层为中高层;10层~100m为高层;100m以上为超高层; 7、城市旧居住区改建

(1)旧居住区改造的必要性

城市新区占用大量农田 耕地04年人均仅1.42亩 旧居住区的条件不适应现代生活 (2)旧居住区的一般问题

城市布局不甚合理 功能混杂,污染工业在其中 城市道路不成系统 道路狭窄弯曲,过境交通穿城 建筑密度高,质量差 有些已成危险房屋

城市基础设施缺乏 给排水、通讯、燃料、供暖设施 公共服务设施不足 教育、商业、医疗等 公共绿地极少

24

城市规划讲义 chris

(3)旧居住区改建的原则和内容

注意保护城市基本格局 历史名城、历史街区 合理调整土地功能布局 经济杠杆,搬迁工业 改善城市交通,增加绿化

逐步改善居住条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4)旧居住区的改建方法:改变过去见缝插楼的现象 结合重大工程建设改建

结合道路建设沿街改建

保护性改建具有特色的旧居住区 菊儿胡同、张家界沿河 保护性改建形式 房屋内部改造、重新设计 三、公共设施用地 1、公共设施分类

行政办公、商业金融、文化娱乐、体育、医疗卫生、大专院校、文物古迹、其他类(国标)

2、公共设施分级

市级、居住区级和小区级 3、公共设施用地的指标

影响因素:城市性质和规模、城市生活方式和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布局结构、社区建设和发展

指标确定方法:据人口增减情况计算确定、据各专业系统和有关部门的规定来确定、据特殊需要而确定。 4、公共设施的布置规划

公共设施的项目要成套配置,并合理分级配置

各类公共设施要按照与居民生活的密切程度来确定合理的服务半径; 公共设施的分布要结合城市交通组织来考虑;

根据公共设施本身的特点及其对环境的要求进行布置; 公共设施的布置要考虑城市景观组织的要求;

公共设施的分布要考虑合理的建设秩序,并留有余地; 公共设施的布置要充分利用城市原有基础。 5、主要公共设施的分布

(1)构成要素:市级党政机构、体育馆、大型超市、博物馆、剧场、高层办公楼等。 (2)用地选择:符合自身的要求;符合城市规划对其位置的要求; (3)城市公共中心的组织与布置

组织与布置原则:符合城市发展方向、组织好市中心交通、创建优美的城市公共景观环境、慎重对待城市传统商业中心

布置形式:集中混合布置、组团分功能布置 四、城市绿地

1、城市绿地的分类:6大类11中类10小类(国标)

2、主要6大类:公园、生产绿地、防护绿地、居住绿地、附属绿地、生态景观绿地 3、城市绿地的指标:人均公园面积、人均建设用地绿地指标、城市建设用地绿地率 4、城市绿地的规划布置

构筑城乡一体的生态大绿化环境 建构城市开敞空间系统 5、城市绿地系统的形态构成

点状绿地、带状绿地、楔形绿地、环状绿地 第五节、城市土地利用结构

25

城市规划讲义 chris

研究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的学派主要分为三类:人类生态学-地理学研究;城市土地经济理论;行为科学研究;

一、古典的城市土地利用结构模式 1、伯吉斯(Burgess)同心圆模式

理论内容:城市以不同功能的用地围绕单一的核心,有规则的向外扩展形成同心圆模式。

它实质上将城市的地域结构划分为中央商务区、居住区和通勤区三个同心圆地带。 同心圆学说的中心观点在于城市人口迁入及其移动导致了城市地域分化。 2、霍伊特(Hoyt)的扇形模式

城市的发展总是从市中心向外沿主要交通干线或沿阻碍最小的路线向外延伸; 扇形理论中的城市地域结构:中心商务区居中心区;批发和轻工业沿交通线从市中心向外呈楔形延伸;居住区出现为由低租金向中租金区的过渡,高房租区却沿一条或几条城市交通干道从低房租区开始向郊区呈楔形延伸。

3、哈里斯(Harris)-乌尔曼(Ullman)的多核心模式 理论观点:城市是由若干不连续的地域所组成,这些地域分别围绕不同的核心而形成和发展。

城市地域结构:中心商务区不一定居城市几何中心,却是市区交通的焦点;批发和轻工业靠近市中心对外交通联系方便的地点;低级住宅区靠近CBD和批发、轻工业区,中高级住宅区常偏向城市一侧发展,而且它们具有相应的城市次中心;重工业和卫星城镇布置在城市的郊区;

二、城市土地利用经济模型

屠能(Von Thunen)的农业区位论

黑格(R.M.Haig)认为城市土地地租是该地交通通达性或交通成本节约的函数,决定某地地租的过程,就形成了城市土地利用形态。

拉特克特夫(R.V.Ratcliff)认为城市土地利用形态,决定于城市土地利用的效率,城市土地利用方式趋向于效率最大化是通过城市中各种功能活动相互竞争最优区位的过程实现的。

对于现代城市而言,高速公路和地铁的发展,改变了城市单中心发展的状况;决定区位选择的因素呈现多样化。 三、城市土地利用行为理论

查普林(F.S.Chaplin)在60年代提出。 他认为城市社会中,个人和群体组织有不同的价值观,具体反映在行为的三个过程上:需求的感受、目标的明确、对未来的规划和选择、决策和行动。

此外,不同的价值观念,及其产生的不同的行为形式导致了不同的城市土地利用形态。 其中行为方式分为三种类型:日常行为、制度化行为、组织行为。 第六节、城市空间结构及其演化

一、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形态 1、城市相互作用

城市是个复杂的巨系统,其内部构成各要素不仅相互之间发生作用,而且与外部环境各要素也通过各种媒介发生着空间联系。

城市内外间联系产生的流态和作用过程,在空间上表现为一定的结构和形态。 2、城市空间结构

城市空间结构是指城市各功能区的地理位置及其分布特征和组合关系,它是城市功能组织在空间上的投影。

城市空间结构有内部结构、边缘区结构和外部结构之分。 3、城市形态

26

城市规划讲义 chris

城市形态包含了城市的空间形式、人类活动和土地利用的空间组织、城市景观的描述和类型学分类系统等多方面的内涵。 城市形态的不同理解:

城市形态是城市空间的外部轮廓形态; 城市形态是城市空间结构的整体形式; 城市形态是城市平面、立面的形状和外观;

近来,一些学者认为城市形态是一种复杂的经济、文化现象和社会过程;它是在特定环境和发展阶段,各要素相互作用的产物;它是人们通过各种方式认识、感知并反映城市整体的意象总体。

定义:由结构(要素的空间布置)、形状(城市外部的空间轮廓)和相互关系(要素间的相互作用和组织)所组成的一个空间系统。 二、城市空间结构的类型 1、城市空间结构的组成要素

道路网、街区、节点、城市用地、城市发展轴 城市之所有具有某种特定的结构和形态,这首先与城市所位于的地理环境有很大关系。 2、常见的城市空间结构类型

格网状城市:结构规整、城市交通线路平直;比如北京和西安;

环形放射状城市:由放射形和环形的网络组成,城市交通的通达性较好,有很强的向心性发展趋势,但易造成市中心的拥挤和集聚。比如成都。

星状城市:该类城市往往是由于沿着交通走廊发展的结果。如郑州、大连等城市。 组团状城市:属于城乡结合的居民点模型;霍华德的田园城市属于该类型,以后就发展成为卫星城建设的模式。如重庆。

带状城市:城市发展受地形影响较大,城市是沿交通干道发展而形成的。如兰州。

环状城市:它是带状城市的延长;环形城市发展到后期,很难避免不向中心部分扩展。

第五讲 城市发展战略和总体规划布局

第一节 城市发展战略 一、定义

战略,源于军事的术语,指对战争全局的分析、判断而作出的整体性策划与指导,后引申至经济领域。

国标:城市发展战略指对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的发展所作的全局性、长远性和纲领性的策划。

二、城市发展战略的内容

城市发展战略的核心是要解决一定时期的城市发展目标和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城市发展战略的内容一般包括: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措施。 (1)战略目标

经济目标:经济总量指标、经济效益指标、经济结构指标

社会目标:人口总量指标、人口构成指标、居民物质生活水平指标、居民精神文化生活水平指标

城市建设指标:建设规模指标、空间结构指标、基础设施供应水平指标

27

城市规划讲义 chris

环境质量指标 (2)战略重点

指对城市发展具有全局性或关键性意义的问题,对于战略目标的实现具有?°牵一发?±和?°纲举目张?±的作用的内容。

通常表现在以下内容:竞争中的优势领域;经济发展中的基础性建设;发展中的薄弱环节。 战略重点是有阶段性的 战略重点的转移 (3)战略措施

战略措施是实现战略目标的步骤和途径;

通常包括:基本产业政策;产业结构调整;空间布局的改变;空间开发的顺序;重大工程项目的安排等。

三 、城市职能与城市性质 (一)城市职能

1、城市职能:城市在一定地域内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和承担的分工。 2、城市职能的类型:一般职能与特殊职能

一般职能:每一个城市所必须具备的功能,如为本城市居民服务的商业、饮食业、服务业和建筑业等。

特殊职能:指代表城市特征的,不为每个城市所共有的职能,如风景旅游、采掘工业、冶金工业等。特殊职能一般较能体现城市性质。 基本职能与非基本职能(B/N) 主要职能与辅助职能 3、城市职能类型

( 1 )综合性中心城市:它既有政治、文教、科研等非经济机构的主要职能,也有经济职能。

( 2 )以某种经济职能为主的城市:工矿城市、交通港口城市、以森林工业为主的城市、以渔业为主的城市等。

( 3 )特殊职能城市:如历史文化名城、革命纪念城市、风景旅游城市、边防城市等。 ( 4 )特区城市:行政特区城市、经济特区城市 ( 5 )县城:县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二)城市性质

确定正确的城市性质,对城市规划和建设非常重要,它是城市发展方向和布局的重

28

城市规划讲义 chris

要依据。

1 定义:城市在一定地区、国家乃至更大范围内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所所起的作用,是各城市在城市网络以至更大范围内分工的主要职能。城市是一个综合实体,其职能往往也是多方面的,城市性质只能是主要职能的反映。

城市性质是城市建设的总规,体现城市的最基本的特征和城市总的发展方向。 科学地确定城市性质,有助于为城市提供明确发展方向,合理选择建筑项目,控制城市规模,进行城市总体布局,组织城市用地和安排各项设施;

城市性质 根据地理位置、资源特点、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以及行政建制确定; 苏州—— 园林风景游览城市 沙市—— 轻纺工业为主的城市

常州—— 以发展轻纺、电子工业为主,形成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相结合的轻型工业城市;

临沂市的主要职能与城市性质 临沂市的城市职能:

本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鲁东南、苏北地区的中心城市之一; 区域物流和商贸中心; 交通运输中心; 历史文化名城;

工业以机械、化工、食品加工、建材、纺织业为主; 临沂市城市性质的变迁

山东省城镇体系规划(1996-2010):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鲁东南地区商贸中心和交通枢纽;

(1989-2010)总规:鲁东南地区的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重点发展轻纺、机械、食品工业,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1996-2010)总规:山东省历史文明名城,鲁东南地区商贸中心;

(2004-2020)总规:鲁东南地区的中心城市,全国性商贸中心之一,具有滨水特色的宜居城市。

3、城市性质的确定及其方法 (1)城市的宏观综合影响范围 (2)城市的主导产业

29

城市规划讲义 chris

(3)城市的其他主要职能:一般包括历史文化属性、风景旅游属性、军事防御属性等; 确定城市性质的依据和方法

宏观分析--上级政府政策与区域规划、区域分工 城市自身发展因素分析(B/N;区位熵) 方法--定性分析为主,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确定城市性质应注意的问题 在较大范围内进行分析 不照搬现状,也不能脱离现状

定位要有依据,不能人为拔高,不要随意提出国际、国际化、大都市等 既要避免空洞的?°共性?±,又要避免不分主次,将各种可能一一罗列 表述要准确,简明扼要(一般不超过三句话) 举例:

某市:根据我市自然条件、历史特点及现有基础和发展的可能性,将我市建设成为工业、交通发达,风景优美,环境整洁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工业城市。(过虚)

某市:本省西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交通枢纽,是一个以支农、机械、基础工业为主,发展轻工、纺织为重点,并相应发展仪表、电子、化工原料的生产小城镇。(过多) 杭州:国际风景旅游城市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长江三角洲的重要中心城市,浙江省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三句话) 四、城市的规模

城市的性质决定了城市建设的发展方向和用地构成,而城市的规模则决定城市的用地及布局形态。城市的规模通常以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来界定。但两者是相关的,根据人口规模以及人均用地的指标就能确定城市的用地规模。因此,在城市发展用地无明显约束条件下,一般是先从预测人口规模着手研究,再根据城市的性质与用地条件加以综合协调,然后确立合理的人均用地指标,就可推算城市的用地规模。 1、城市人口的含义

从城市规划的角度来看,城市人口应该是指那些与城市的活动有密切关系的人口,他们常年居住生活在城市的范围内,构成了该城市的社会主体,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动力、建设的参与者,又都是城市服务的对象;他们赖城市以生存,又是城市的主人。 2、城市人口调查研究的意义

顺应城市化是世界性的趋势;公共生活设施和文化设施的内容与数量、交通运输量、交通工具的选择、道路的等级与指标、市政公用设施的组成与能力、住宅建设的规模与速

30

城市规划讲义 chris

度、建筑类型的选定、郊区的规模以及城市的布局等等,无不与城市人口的数量与构成有着密切关系。因此,城市人口调查分析和预测,是一项既重要又复杂的工作,它既是城市总体规划的目标,又是制定一系列具体技术指标与布局的依据。做好这项工作对正确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有着很大的影响。 3、城市人口的构成和素质 (1)、年龄构成

年龄构成指城市人口各年龄组的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一般将年龄分成六组:托儿组(0—3岁)、幼儿组(4~6岁)、小学组(7~11岁)、中学组(12一17岁)、成年组(男:18或19?60岁,女:18~55岁)和老年组(男:61岁以上,女:56岁以上)。 (2).性别构成

性别构成反映男女人口之间的数量和比例关系。它直接影响城市人口的结婚率、育龄妇女生育率和就业结构。在城市规划工作中,必须考虑男女性别比例的基本平衡。 (3).家庭构成

家庭构成反映城市人口的家庭人口数量、性别、辈份等组合情况。它对于城市住宅类型的选择,城市生活和文化设施的配置,城市生活居住区的组织等都有密切关系。 (4).劳动构成

在城市总人口中,按其参加工作与否,分为劳动人口与非劳动人口(被抚养人口);劳动人口又按工作性质和服务对象,分成基本人口和服务人口。所以,城市人口可分为以下三类:(1)基本人口 (2)服务人口 (3)被抚养人口 (5).产业与职业构成

指城市人口中的社会劳动者按其从事劳动的行业性质(即职业类型)划分,各占总就业人口的比例。 (6).文化构成

随着知识经济兴起,现代科学技术的普及,城市人口的文化素质、劳动力的质量,直接影响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文化构成将成为城市发展重要制约因素。 4、城市的流动人口

城市流动人口是指短期从市外进入城市办理公务、商务、探亲访友和旅游度假的人口。但是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雇工制度的改革开放,以及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经商活动日趋活跃,在城市内出现了许多外地厂商及科研等部门的常设办事机构。因此就出现了大量的无本市户籍,但实际已经长期居住在城市里的常住非户籍人口。 5、城市人口的变化

31

城市规划讲义 chris

1.自然增长

一个城市的人口无时不在增减变化,它主要来自两个方面:自然增长与机械增长。两者之和便是城市人口的增长值。 2.机械增长

机械增长是指由于人口迁移所形成的变化量。即一定时期内,迁入城市的人口与迁出城市的人口的净差值。机械增长的多少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城市的建没和发展条件以及国家的城市发展方针政策密切相关。 (六)城市人口规模

预测城市人口发展规模是一项政策性、科学性很强的工作。既要了解人口现状和历年来人口变化情况,更要研究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城市发展的有利条件及限制因素。从中找出规律和发展趋势,预测城市人口发展,确定城市人口发展规模。 第二节 城市总规的内容和方法

在编制总体规划前,需要政府组织编定城市规划纲要。 一、城市总规纲要的任务和主要内容 纲要的任务:

研究总规的重大原则问题,结合其他规划,根据当地情况,确定城市地域发展的战略部署。

总规纲要的主要内容:

论证城市发展的技术经济依据和发展条件; 拟定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论证城市在区域中的战略地位,原则确定市域的城镇布局; 论证并原则确定城市性质、规模、总体布局和发展 方向。 2、城市总规的任务和主要内容

任务:根据纲要,综合研究和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容量和发展形态,统筹安排城乡各项建设用地,合理配置城市各项基础设施,并保证城市每个阶段发展目标、发展途径、发展程序的优化和布局结构的科学性,引导城市合理发展。

总体规划的期限一般为20年,建制镇可为10年至20年;近期建设规划为5年。 城市总规的主要内容:

(1) 编制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并对市域内交通、基础设施、生态环境、旅游资源开发进行布置和安排。

(2) 确定城市性质和发展方向,规划期内城市人口及用地安排,并划定城市规划区范围;

32

城市规划讲义 chris

(3) 确定城市用地发展方向和布局结构,确定市、区中心区位置; (4) 确定城市对外交通体系的结构与布局等;

(5) 确定城市供水、供电、排水和通讯等工程设施的发展目标和总体布局; (6) 确定城市水系、绿化系统的治理、发展目标和总体布局等; (7) 提出各种防灾措施与规划,保障城市安全;

(8) 确定自然保护地带、风景名胜、历史文化遗产等保护区范围及保护措施; (9) 各级历史文化名城要编制专门的保护规划; (10) 确定旧城改建,用地调整原则;

(11) 综合协调市区与郊区的居住用地,公共服务设施及绿化地带和隔离地带的统筹安排; (12) 进行综合技术经济工程论证,提出规划实施步骤和方法的建议; (13) 编制近期建设规划,确定近期建设目标、内容和实施部署。 第三节 城市布局 一、城市总体布局 二、城市总体布局的内容

城市总体布局的任务的核心是:城市用地功能组织 1 按组群方式布置工业企业、形成城市工业区

2、按居住区、居住小区等组成梯级布置,形成城市生活居住区 3、配合城市各功能要素,组织城市绿化系统,建立各级休憩与娱乐场所

4、按居民工作、居住、游憩等活动的特点,组织公共建筑,形成城市的公共活动中心体系

5、按交通性质和交通速度。划分城市道路的类别,形成城市道路交通体系。 三、城市总体布局遵循原则 立足全局、讲求效益 集中紧凑、节约用地

抓住城市建设和发展的主要矛盾、 规划结构清晰,内外交通便捷 远近结合,利旧图新 保护环境、美化城市

重视对城市总体艺术布局的构思 第四节、城市设计 Urban Design 一、 城市设计

33

城市规划讲义 chris

城市设计是一种关注城市规划布局、城市面貌、城镇功能,并且尤其关注城市公共空间的一门学科”

城市设计是以城市物质形体和空间环境设计为形式,以城市社会生活场所设计为内容,以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城市环境质量、景观艺术水平为目标,以城市文化特色展示为特征的规划设计工作。 二、城市设计要素 自然要素 人工要素 文化要素 社会要素

三、城市设计要素组织的基本原则: 以人为本原则 生态优先原则 个性表现原则 整体协调原则

凯文2林奇指出:市民一般用五个元素,即路径、边界、节点、地区和标志来组织他们的城市意象:

①路径(Path):观察者习惯或可能顺其移动的路线,如街道、小巷、运输线。其他要素常常围绕路径布置。

②边界(Edge):指不作道路或非路的线性要素,“边”常由两面的分界线,如河岸、铁路、围墙所构成。

③区域(District):中等或较大的地段,这是一种二维的面状空间要素,人对其意识有一种进入“内部”的体验。

④节点(Node):城市中的战略要点,如道路交叉口、方向变换处、抑或城市结构的转折点、广场,也可大至城市中一个区域的中心和缩影。它使人有进入和离开的感觉。

⑤标志(Landmark):城市中的点状要素,可大可小,是人们体验外部空间的参照物,但不能进入。通常是明确而肯定的具体对象,如山丘、高大建筑物、构筑物等。有时树木、招牌乃至建筑物细部也可视为一种标志。 四、城市设计的基本要素 1、建筑

余克俭认为:建筑是经济、技术、艺术、哲学、历史等各种要素的综合体,作为一种

34

城市规划讲义 chris

文化,它具有时空和地域性,各种环境、各种文化状况下的文脉和条件是不同国度、不同民族、不同生活方式及生产方式在建筑中的反应,同时这种文化特征又与社会的发展水平及自然条件密切相关。 2、道路 3、公共空间 和谐的城市景观 参考文献

董光器,城市总体规划,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彭一刚,建筑空间组合论,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3。 城市总体规划,宋家泰等著,商务印书馆,1985。

城市规划理论、方法、实践,清华大学建筑与城市研究所编,地震出版社,1992。 思考题

1、 城市发展战略研究的意义是什么? 2、 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的内容是什么?

3、 解释城市性质的概念,举例说明城市性质确定的意义和依据方法 4、 了解城市分类

5、 城市规模的概念,城市人口的含义是什么?

6、 了解城市人口构成:年龄构成、性别构成、家庭构成、劳动构成、产业与职业构成和文化构成的内容。

7、 预测城市人口变化的方法和意义是什么? 举例说明可持续发展在城市规划中的实际意义是什么?

第六讲 城市交通和道路系统规划

基本要求

了解现代交通的发展趋势,掌握城市道路系统规划的基本原则、城市道路的分类、城市道路网的布局形式;了解城市对外交通设施布局中铁路、港口、公路的布置原则;掌握城市客、货运交通组织。 重点与难点

重点:城市道路系统规划的基本原则、城市道路的分类、城市道路网的布局形式、城市客货运交通组织;

难点: 城市对外交通设施布局中铁路、港口、公路的布置原则;

第一节、城市交通与城市总体布局

35

城市规划讲义 chris

一、城市与城市交通发展的关系 城市交通是与城市同步形成的 城市对外交通影响城市形态 城市内外交通的形成 城市综合交通体系的形成

二、城市交通构成与现代交通特征 (一)交通构成

空间分布:对外交通、市内交通

运输方式而言:轨道交通、道路交通、水上交通、空中交通、管道运输与电梯传送等; 运行组织方式:公共交通和个体交通; 输送对象:客运交通与货运交通; (二)现代交通特征

交通工具的高速、大型、远程化; 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结合; 城市内外交通的延续与相互渗透;

高速干道系统、城市街道系统以及步行系统的分离; 城市交通组织的立体化; 城市综合交通枢纽的组织;

日本磁悬浮列车

三、城市交通与城市规划布局的关系 1、对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2、对城市规模的影响 3、对城市布局的影响

运输设备位置影响城市工业等用地的布局; 车站等集散地位置影响城市干道的走向; 对外交通用地布置影响城市发展方向和布局;

城市道路系统是城市的骨架,影响到城市的用地布置; 城市交通是城市面貌的反映; 4、城市布局与交通规划

一个城市的结构,除受到地理上的约束外,大部分是由相对可达性决定的,除非故意加以控制。

36

城市规划讲义 chris

(1)充分发展小汽车战略

要把城市建设的人们能完善地使用小汽车。一个城市中心的工作岗位超过2万就不宜充分发展小汽车。

一个大城市如果要充分小汽车化,就必须放弃传统的城市形式,即市中心分散化。 (2)限制市中心战略

市中心规模相对较小,大部分工作岗位分布在郊区和边缘。 有放射路网为市中心服务,设置简单的放射形铁路线。 交通主要靠小汽车,有通达能力很大的环路为郊区等服务。 (3)保护市中心战略

目标是在解决交通问题的同时,一定要让市中心继续保持强大。 市中心必须要有一个容量很大的交通分布网。 强大的放射形交通系统决定了次级中心的位置。 不需要兴建综合性的公共交通系统。

市中心有一定规模,使用较方便且可较自由使用小汽车。

市中心以外的工商企业集聚到环路与放射路交叉的地方,产生许多大的郊区中心。 环路与放射路具有不同的作用,环路倾向于分散市中心的活动;放射路则会增长市中心的活动。

除非公共交通质量得到改善,才能保证此战略的实现,同时,任何企图用提高道路通行能力改善小汽车行车的办法,都会导致公共交通的恶化。 (4)少花钱的战略

这是一个高密度城市,有较大的市中心。

少建新的道路交通设施,通过对现有设施和管理进行调整,立足于普通道路,依靠公共交通和电车承载大量乘客,规划好土地使用予以配合。

次中心要安排在放射路上,与市中心保持相当距离。次级中心的规模应当限制,就近服务,用地面积不要过大。

依然在运行的城市电车 (5)限制交通的战略

限制交通的目的不是要把交通量减少到最低程度,而是避免不必要的路程,尤其是长的路程。

城市的各项活动尽量安排在可以充分利用公共交通的交通走廊地带。 要有一个强大的市中心,有很好的公共交通。

37

城市规划讲义 chris

城市中心分级分置,目的在于尽量减少人们对外交通的需要。交通网的布置应能吸引人们利用这些公共设施。

要有完善的限制交通的计划如实现停车收费,某些街道禁止通行小汽车,广泛推行公共交通、自行车、行人优先通过等。

方便快捷高效的香港公共交通 第二节、城市道路系统规划

一、城市内部交通分布与城市道路系统

二者的关系犹如人体血液的流动与循环系统的关系; 城市道路交通的特征

运输对象分为客流与货流;各类交通具有不同运行特点,它们对道路系统的要求也不同;

城市道路交通的交叉组织是道路系统规划的重点;静态交通也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上海城市立交桥

二、城市道路系统规划的基本原则

1、在合理的城市用地功能布局的基础上,组织完整的道路系统;满足组织城市用地布局的?°骨架?±要求

2、按交通性质区分不同功能的道路,满足城市交通运输的要求

道路功能必须与相邻用地性质协调; 道路系统完整,交通分布要均衡;

有适当的路网密度和道路面积率( 8%-15%、 20%-30%); 有利于实现交通分流; 与对外交通衔接得当;

为交通组织和管理创造条件,提高交通的可靠性; 3、考虑城市环境与城市风貌的要求;

利于环境,美化城市

与主导风向的关系 废气扩散、抵御寒风

过境交通的布置 减少噪音和尾气污染、加置音障 将自然、人文景色引入城市 对景、借景 保护传统街区 4、结合现状,节约用地

山区与平原城市的路网不同

38

城市规划讲义 chris

道路设计要与其他城市基础设施相协调 5、满足各种工程管线布置的要求 三、城市道路的分类 1、按城市道路的等级分

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

除主干路外,其它道路又分为Ⅰ、Ⅱ、Ⅲ级, 2、按城市道路的功能分

交通性道路 生活性道路

过境道路 工业区道路 旅游性道路 自行车专用路 公共汽车专用路 步行专用路 城市道路的分类 四、城市道路网的布局形式 (1)方格网式道路系统,又称棋盘式

适于地形平坦地区,方向性好、有利于建筑的布置; 交通分散、灵活性大,但对角线联系不方便; 交通穿越中心区; (2)环形放射式道路系统

以广场组织城市,与边缘地区有最短的距离,有利于市中心同外围市郊联系; 容易产生不规则用地;

放射性干道易把外围交通引入市中心,易引起中心地区交通的集中;环形干道促使城市呈同心圆不断向外扩张; (3)自由式道路系统

山区、丘陵地区常用;如青岛

因地制宜,不规则布局,非直线系数大; 较易形成活泼、丰富的景观效果; (4)混合式道路系统

方格网+环形放射式的道路系统

链式道路网,由一两条主要交通干道作为纽带,串联较小范围的道路网而形成; 五、道路规划的技术指标 1、路幅宽度与道路宽度

39

城市规划讲义 chris

路幅宽度即道路红线间的宽度,道路宽度则只包括车行道和人行道宽度。 2、道路红线宽度

道路红线是道路用地和两侧建筑用地和分界线,红线内的用地包括:车行道、步行道、绿化带、分隔带。 2、道路网密度

主干路:中心区≥4公里/平方公里,一般2.0~3.3 3、道路网面积率

道路间距和道路宽度的综合指标。

道路网密度(国标):8?a15%;国外:20%以上 不同道路类型交叉口间距 六、城市道路横、纵断面设计与衔接 1、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

一条车道的宽度

快速路:3.75米,一般道路:3.5米,路缘:0.5米

自行车道宽度

1.0--1.1米/条;一般4条以上可以设独立车道 人行道的宽度:一般是3米以上

分车带(绿化隔离带) 道路横断面综合设计 道路横断面类型

一块板、二块板、三块板、四块板

红线宽度的确定 性质、流量、形式;不应是一条直线

一块板道路:适合机非交通量一方大、另一方较小,或两方面都不大的状况;适应?°钟摆式?±交通流;具有占地小、投资省、通过交叉口时间短,交叉口通行效率高的优点; 两块板道路:解决对向快速车流的干扰,车速大于50KM/h时设置;具有景观绿化要求;有高差的分割带;机非分离;可在交通干道交通量较大的一侧设置辅助道路; 三块板道路:机非分道行驶,保障交通安全;景观效果好;对向机动车相互影响,适于机动车交通量不十分大而又有车速、畅通要求,自行车交通量较大的生活性道路或交通性客运干道;不适应于城市快速路;占地大、投资高、交叉口通行效率受限;

四块板道路:解决对向机动车相互影响;交叉口问题多;占地、投资大;一般不宜采用; 2、城市道路纵断面设计

40

城市规划讲义 chris

沿道路中心线纵向所作的垂直截面。 道路纵断面形式:波浪式、锯齿式 道路坡度

机动车最大坡度 3% 非机动车坡度 2% 3、城市道路的衔接与分离

衔接的目的是方便联系,分离的目的是避免干扰 城市内部道路的衔接与分离

低速让高速,次干让主干,生活让交通,无关路分离 高速路与城市道路的衔接与分离

离开城市,一至数个出入口,用立体交叉联系市内 避免直接与城市生活性交通、交通性次干道相连 七、停车场布置 (一)停车场规模

城市公共停车场总面积F=A3n3a (二)停车场的分布与位置选择 1、停车场的分布

城市外来机动车停车场、市内机动车公共停车场、市内自行车公共停车场; 2、停车场的服务半径

机动车停车场服务半径,市中心不应大于200m;一般地区不应大于300m; 自行车公共停车场的服务半径宜为50-100m,不得大于200m; 人行道乱停车现象 居民小区内的乱停车 3、停车场的位置选择

对外交通设施附近,如火车站、港口码头等; 大量人流汇聚的文化生活设施附近;

一般中小型停车场的位置选择要灵活,尽量不影响公共生活; 自行车公共停车场位置选择在公共建筑的空场地或地下空间; 第三节、城市对外交通设施与用地布局 一、城市对外交通的概念与内涵

以城市为基点,与城市外部空间(其他城市、乡村)进行联系的各种交通运输的总称。

41

城市规划讲义 chris

交通工具主要包括铁路、公路、航空、水运 各种对外交工具的比较(见后表) 各种对外交通工具的比较

运输方式 运价 速度 运载量 连续性 灵活性 铁路 公路 航空 内河 海运 2 4 5 3 1 2 3 1 5 4 2 5 4 3 1 1 2 3 5 4 2 1 3 4 5 备注 短途高速可高于铁路 运价可低于铁路 二、城市与对外交通的联系

城市随对外交通的发展而兴衰

北京市是交通要道;张家口、古北口、南方 大运河与津浦铁路沿线的城镇兴衰 石家庄由于正太铁路、京汉铁路交汇而发展

河南朱仙镇的兴衰;原为我国四大名镇,联系淮河与中原的水陆枢纽,明末清初20万人,超过开封、洛阳。但是京汉、陇海铁路建成后,加上河流阻塞,沦为小村。

廊坊由于京津高速公路而发展 世界随对外交通的发展而变小 空间距离与时间距离 信息的传播

三、对外交通方式的选择原则

合理组织城市对外交通运输体系,不必都建机场。满足各种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要求和发展可能性,各种运输方式都有各自的技术要求和用地要求,尽量减少对城市道路交通和环境的干扰,尽量在城市的外围安排,充分利用现有设备,节约投资和用地。 四、城市对外交通设施与布局 (一)城市铁路设施与布局 1、铁路与城市的关系:穿越或绕行 2、铁路交通场站规划 (1)铁路建筑与设备分类

与城市直接有关的 客运站、货运站、工业站、专业站

42

城市规划讲义 chris

与城市无直接关系 编组站、车辆段、列车段、客车整备场 (2)铁路线路的分类 按轨距宽度分

标准轨距:1435毫米 中国及大多数国家 宽轨:1524毫米 前苏联国家、东欧国家

窄轨:1070毫米 日本(不含新干线)、中国部分地区 其它轨距:1000毫米、762毫米、600毫米 极少使用 按铁路等级分

Ⅰ级铁路:骨干作用的铁路,远期年客货运量大于或等于15Mt 者;最高时速120km/时;最小转弯半径1000米;

Ⅱ级铁路:骨干作用,7.5Mt?a15Mt,100km/时,800m; Ⅲ级铁路:区域运输,小于7.5Mt,80km/时,600米。 (3)铁路场站的分类 按使用性质分:

客运站、货运站、工业站、专业站、编组站、枢纽站 按在线路中的位置分: 尽端站、中间站、混合站 按布置性质分:

纵列式、横列式、半纵列式 郑州北编组站

(4)铁路场站在城市中的布置 铁路场站在城市中的布置

铁路场站的数量和位置与城市的性质、规模、地形、总体布局、铁路方向等因素有关;

主要场站的位置选择 第一,客运站的位置选择 中小城市:布置在城市边缘

43

城市规划讲义 chris

大城市:在市中心区的边缘

大城市,带形城市往往有两个以上客运站 第二,货运站

综合性货运站可深入市区,专业性货运站接近货物集散点和市区外围;中转站和危险品站设在郊区;在其中要处理好货运站与服务区、编组站、城市道路的关系 第三,编组站:占地大、连续性作业强

妥善处理好与城市的关系,避免与城市干扰;位置应便利交通集散;要留有发展余地,一般设在铁路干线汇合处; 第四,铁路枢纽 铁路枢纽中的设备

铁路线路:引入线路、联列线、环线、工业企业专用线等;

疏解设备:铁路线路与铁路线路的平面和立交疏解、铁路线路与城市道路的立交桥和道口以及线路所等。

其他设备:机务段、车辆段、客车整备所等。

铁路与城市规划布局的关系:一站式、三角形或十字形、顺列式、环线式、跨江河式、尽端式;

铁路枢纽站一般由一个综合性车站和3-4条引入线路组成; 铁路枢纽站布置图 场站的数量与形式

44

城市规划讲义 chris

大城市可布置数个场站,均匀布置,组成枢纽站 大城市可布置专业场站 小城市可布置客货混合站 与城市或市中心的距离

小城市距边缘、大城市距市中心约1-3公里 客运站应方便旅客的出行,靠近居住区 工业站或专业站应靠近运输源 编组站应远离城市 解决与城市交通的关系 站前广场的规划设计

采用立体交叉解决与城市交通的干扰 平交路口的设计、管理要求 铁路线路两侧的隔离绿化带 考虑场站的发展

从城市发展的角度安排场站位置,不要被城市限制住,也不要将城市限制住。 铁路场站在城市中的形象

充分利用自然地形,规划设计不同的场站形式 地平式、地上式、地下式 客运站的等级

按客运站一年中乘车人数较多的时段,日最高聚集人分类: 客运站等级 日最高汇集人数 特大型车站 4000人以上 大型车站 1500-4000人 中型车站 400-1500人 小型车站 400人以下 北京站1959年设计14000人,现仍不敷使用

客运站是城市的大门,应突出城市的地方特色,切忌追求形式 北京站、北京西站、长沙站

铁路运输发展的趋势 安全快捷舒适 电气化、磁悬浮

高速化 300公里/时左右,直升机200公里左右

45

城市规划讲义 chris

直接对开,不设中间站 夕发朝至 北京火车站 北京西站 长沙火车站 南京火车站 广州火车站 喀什火车站

(二)公路交通规划 1、公路交通的特点和现状 汽车运输的特点

机动灵活 可以直接运输到用户门口 装卸方便 短途速度较快 我国公路建设现状

以北京和各省会城市为中心,形成全国性的公路网 各省域内,各城市间形成区域性公路网 全国高速公路网已形成基本骨架 (五纵七横) 五纵七横

46

城市规划讲义 chris

2、公路的分类 汽车专用公路

高速公路 全封闭、专供汽车高速形式、昼夜交通量25000辆以上 一级公路 专供汽车分道行驶、部分控制出入、10000?a25000辆 二级公路 专供汽车行驶、(中型载重车)4500?a7000辆 一般公路

二级公路 昼夜交通量(中型载重车)2000?a5000辆

三级公路 昼夜交通量(中型载重车)2000辆以下、沟通县以上城市 四级公路 昼夜交通量(中型载重车)200辆以下、乡村道路 3、公路与城市的关系 高速公路与城市的关系 过境道路与城市的关系 入城道路与城市道路的关系

公路与机场、铁路、港口的关系 4、长途汽车站的位置选择

既方便使用,又不影响城市的生产和生活;

尽量与铁路、港口等对外交通有方便的联系,可合并设置;

47

城市规划讲义 chris

大城市可以按不同的方向和流量设置数个汽车站;

货运站应接近货源和供应区,与居住区有一定的距离;与城市道路有方便的联系,又不造成干扰。

上海长途汽车总站 临沂市客运站分布

(三)航空港在城市中的布局 1、航空运输的特点与现状

航空运输的特点:速度快;运价高;用地大、设施复杂 我国航空运输的现状

近十年来,发展很快,几乎各省都建立了航空公司 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全国民航飞机不足千架 机场设施差,很多机场由军用机场改建 2、航空港的组成

飞行区:升降带、滑行道、停机坪 服务区:指挥塔、修理库、候机楼 肯尼迪飞机场全貌 3、航空港位置的选择 用地条件

用地面积大;小型支线400公顷,中型支线机构550公顷,大型支线机构,700公顷;3-10平方公里; 用地平坦 5?a10?? 工程地质 少占农田 净空限制

与城市建设的矛盾?a高层建筑 气象条件

不能有烟雾、阴霾、暴风雨等气候 跑道方向与主导风向相平行 香港新机场

不穿越城市 噪音污染、安全要求

通信要求 电波、磁场对导航、通信的干扰 移动电话、寻呼机

48

城市规划讲义 chris

服务范围 大、特大城市可设置数个航空港 发展余地

4、航空港与城市的联系 与城市的距离

城市A?a机场?a飞行?a机场?a城市B 各时段之比

据统计,10?a30公里居多数;交通时间以30分钟为宜 当阳1公里,珠海70公里 与城市的联系

高速公路、轨道交通、直升机 减少地面交通时间 上海浦东机场

(四)港口在城市中的布局

1、水上运输的特点 内河、海洋

速度慢、运价低、运量大 90%的国际货运依靠海运 2、港口的特点和组成

港口可分为商港、渔港、军港、专用港和综合港。其特点是占用水域和陆地都很大。 水域 停泊区、港内航道、港池、防波堤 3—10平方公里

陆地 码头、库场建筑、交通用地、设备及用地 每米码头需要陆地150—200平方米 青岛港一角 3、港址的选择 基本原则

港口应设与区域交通、城市交通相结合;工业港与工业区要紧密结合 水域条件

水深、风浪小、岸线稳定、不淤、不冻、流速适当、足够的水域面积 工程条件

地质条件好、工程量小、水源和能源供应方便、有发展余地 4、港口与城市的关系

合理分配岸线:深水深用、浅水浅用 合理解决与城市交通的衔接

客运港要与客运交通干道衔接,并与铁路车站、长途汽车站有方便的联系; 货运港的疏港公路应与干线公路和货运交通干道连接; 运量大的临港工业区与港口布置紧密结合;

石油作业区应在城市、港口、锚地、重要桥梁的下游;

49

城市规划讲义 chris

妥善安排水陆联运和水水联运,提供港口的疏运能力; 小资料:物流

物流是指从产品供应到销售的物资流通过程,包括产品购入、验收、储存、装卸、仓储等环节。

物流包含了物品从供应者到需求者全过程的所有流动。物流包括几个关键组成部分:物资流动、物资存储、流动加工、信息流动和管理协调。

现代物流是指集运输、仓储、流通加工、信息管理为一体地综合服务体系,基本理念是用户第一、全程管理、总成本最小、及时化与网络化。

第四节、城市交通的综合规划

一、概念与类型划分

城市综合交通涵盖了存在于城市中及与城市有关的各种交通形式。 从地域关系上:城市对外交通、城市交通 从交通方式上:公路、铁路、水上、航空、管道 其他划分:货运交通、客运交通

城市里:机动车交通、自行车交通、步行交通 城市交通系统的构成

城市运输系统(交通行为的运作) 城市道路系统(通道)

城市交通管理系统(管理与控制)

城市交通系统规划是与城市用地布局密切相关的一项重要的规划工作 洛杉矶的分散布局与它密集的高速公路网有关; 伦敦的生活方式与19世纪形成的铁路网有关; 纽约曼哈顿的繁华有赖于它发达的地铁和公交系统;

我国城市形态呈同心圆式的发展模式则与我国普遍采用自行车和公共汽车作为客运工具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 二、城市交通调查

1、交通量调查 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的基础 交通量调查的对象

机动车、自行车、人行 人均自行车占用面积是公交的10倍 交通流量调查分析

概念:单位时间(小时、日)内通过某一道路断面的双向车辆数 高峰小时交

50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7sha.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