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复习提纲
更新时间:2024-03-17 20:5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 马原期末考试大题题目推荐度:
- 相关推荐
马原复习提纲
马原课程考核复习提纲
一、 基本概念
绪论:
马克思主义P2:马恩及其后时代马克思主义者所创立的观点和学说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P.3: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是对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的集中概括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P.9: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运用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P.11:科学性体现在他是对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革命性体现在坚持唯物辩证法、具有彻底的批判精神
第一章:哲学
哲学基本问题P.22:物质与意识(思维与存在):第一,物质与意识何者为本原或第一性(唯物与唯心);第二,意识可否正确认识物质,即物质与意识可否统一(可知与不可知) 物质P.24: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可以通过人的感觉感知,但不依赖于感觉而存在
运动、时间和空间P.25: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物质运动以时间(物质运动的持续性与顺序性)和空间(物质运动广延性与伸张性)方式存在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P.32,实践P.26,意识P.29,联系和发展P34,对立统一规律P.39,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P40,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P.42,量变和质变P.43,辩证的否定P.44,辩证思维方法P.49。)
实践P.26:实践是自然存在于社会存在区分和统一的基础;人类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实践构成社会发展的动力) 意识的主观能动性与世界的客观规律辩证统一P31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P.32:世界统一于物质(意识和人类社会统一于物质)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P32: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物质
意识P.29: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联系和发展P34三大规律(联系和发展是辩证法的总特征) 1.对立统一规律P.39:也叫矛盾规律(事物发展的动力)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P40:斗争是绝对的,同一与和谐是相对的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P.4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量变和质变P.43:事物发展的状态 3.否定之否定规律:(事物发展的方向)事物发展的曲折性与前进性 辩证的否定P.44(自否定)
辩证思维方法P.49: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逻辑与历史相统一
第二章:认识论
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基本观点
1
马原复习提纲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P.62: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的唯一标准
认识的本质P.64:物到感觉还是感觉到物
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 P67:实践认识再实践
真理P73、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P75,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P81,价值P84,一切从实际出发P95。
真理P73:
感性认识P69:感觉、知觉、表象 理性认识P69:概念、判断、推理 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P69
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P75:绝对性(客观性);相对性(时空局限性、认识主体能力、实践的标准)
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P81(从真理的本性即主客相符和实践的现实性理解) 价值P84:客观世界满足主体需要
真理与价值P89:是不是与该不该(科学与价值) 从必然走向自由P93(客观规律与人的主观能动性) 一切从实际出发P95:唯物主义认识论要求及当思想路线
第三章:唯物史观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P.102:社会物质条件总和即社会存在(地理环境、人口、生产方式);社会生活精神条件总和(政治、制度、文化、宗教、精神等)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P.110:人运用生产工具改造自然的能力(生产力衡量标准:生产工具是否先进):人与人在生产中结成的经济关系(生产关系衡量标准:生产资料所有制即生产资料归谁所有)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P.115辩证统一 社会形态P.120
社会动力:社会基本矛盾即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根本动力)P.124,改革P.133,科学技术P.134、文化
两种历史观P.138: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 人的本质P.138:
社会性人民群众P.140,
历史人物P.144:时势造英雄
第四章:政治经济学
资本原始积累:对内掠夺农民土地;对外海外殖民掠夺货币 以私有制为基础商品经济矛盾:劳动者与生产资料所有权分离(或者叫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 商品P.152:使用价值是商品满足人需要的自然属性;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一般人类劳动(社会属性:通过价格表现出来)
生产价值劳动是抽象劳动,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叫具体劳动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P.153:决定商品价值的因素(平均劳动时间) 价值规律P.155: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等价交换
价值规律作用P155:资源配置但造成资源浪费;提高效率但造成垄断;调节收入分配但造成两极分化
2
马原复习提纲
劳动价值论的意义、资本与剩余价值P.160、173:劳动价值=劳动力价值+剩余价值(能带来增值的叫资本)
劳动力商品P.169;劳动力成为商品,且一无所有,劳动力便可以出卖给资本家,成为资本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规律P173:生产更多的剩余价值 垄断利润、超额利润、超额剩余价值=垄断高价-垄断低价
分权制衡P.193,两党制和多党制P.194,资本主义意识形态P.197。
二、 原著理解
1、“我们关于我们周围世界的思想对这个世界本身的关系是怎样的?我们的思维……。”P.23 2、“在实践上,人的普遍性正是表现为这样的普遍性,它把整个自然界——首先作为人的直接的生活资料,其次作为……”P.27 3、“所谓的客观辩证法是在整个自然界中起支配作用的,而所谓的主观辩法,……”P.46 “……无数相对的真理之总和,就是绝对的真理。”P.77 4、“……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P.103 5、“价格和价值量之间的量的不一致的可能性,或者价格偏离价值量的可能性,已经包含在价格形式本身中。……”P.156
6、“但资本不是物,而是一定的、社会的、属于一定历史社会形态的生产关系,……这是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是资产阶级社会的生产关系。”P.175
三、重点问题
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P.3
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P.11 3、如何理解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P.26 4、如何理解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P.29
5、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P.40 6、“三思而后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P.71
7、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表现在哪些方面?P.108
8、为什么说社会形态的更替是统一性和多样性的辩证发展过程?P.121
9、根据你对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的理解,说明在利用科学技术方面为什么要有所为有所不为?P.134
10、为什么说决定商品价值量的只能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P.153 11、价值规律及其作用是怎样的?P.155
三、 基本题型
辨析题、简答题(只需回答要点即可得分,但要完整无缺,不必具体展开)、材料分析题[认真阅读全部文字材料,运用有关的原理和观点进行分析说明,主题明确,条理清晰。]、论述题答题要求:紧扣题意,理论观点明确无误,联系实际,举例说明,逻辑连贯,条理清楚。]
3
正在阅读:
马原复习提纲03-17
研究报告-2018-2023年中国芳纶纤维行业市场深度调研研究及投资机04-26
《机械原理》复习资料(主要)12-31
浅谈作文出新的要求07-23
2016年安徽省委党校在职研究生入学考试复习题范围06-24
小企业会计实务 - 习题答案01-23
应对新常态下的新挑战07-19
办公用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图文03-28
感知觉教案03-15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提纲
- 复习
- 马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