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案例:11、晏子使楚(片段)

更新时间:2023-08-17 22:37:01 阅读量: 资格考试认证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教学片段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11、《晏子使楚》教学案例

阿瓦提县第四小学 魏希萍

11、《晏子使楚》片段

教师引入:

从晏子的语言中,我们感受到了他能言善辩的口才和超人的智慧,我们还能从一些细节看出他的智慧呢,请再读读课文,找找写晏子的句子,细细品味一下其中的细节描写。(采取分层教学的方法)

学生交流:

1、“晏子看了看,对接待的人说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不说晏子“想了想”,而是用了“看了看”?(只是看了看,就想出对策来了,说明晏子思维敏捷,智慧超群。)

2、晏子严肃地回答 晏子装作很为难的样子说

①晏子在楚王面前说这一段话时为什么要严肃呢?

②后来为什么要装作很为难的样子呢?

3、哪知晏子面不改色,站起来,说

①“面不改色”是什么意思?从“面不改色”中读懂了什么?

② 晏子不改的是什么?(超人的智慧和爱国的情怀)

4、至此,晏子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你给晏子一个评价:你觉得晏子是个怎样的人?(根据学生的发言相机板书:思维敏捷、能言善辩、智慧超群、爱国、维护自己与国家的尊严)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设计,既让学生通过品味细节来感悟晏子的智慧,又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明白:读书时,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表情等细节进行品味,可以体会人物的品质;习作时,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表情等细节进行描写,可以表现人物的特点。这种表达方法的习得既不露痕迹又印象深刻。)

话剧表演,迁移创新

1、晏子的机智、聪明不得不让我们佩服,他用智慧维护了个人和国家的尊严,又不得不令人尊重。故事发生在春秋时期,如果我们把这个故事编演成话剧的话,你们说,一共有几幕?给每一幕起个名字该起个什么名?同桌合作探究探究(先让学生各抒已见,再集中讨论确定出最简练的:入城 会君 赴宴)

教学片段

(设计意图:看似不起眼的这个小环节,却给学生创设了一个探究的过程:学生定会根据故事的年代、故事的内容进行探究,思考怎样起个更加合适各幕的名字,然后各抒已见,再集中讨论确定出最简练最理想的名字。这样,课堂便民主化、兴趣化,充满活力。) 推荐演员表演“入城”。

时间:春秋末期

地点:楚国城门外

人物:晏子、接待晏子的人、城门卫兵 (推选代表表演)

旁白:春秋末期,齐国和楚国都是大国,齐王派大夫晏子出使楚国。晏子来到楚国城下,只见城门关着,在城门旁开了一个小洞──。

晏子:这是个狗洞,不是城门。只有访问狗国的人,才从狗洞进去。

接待晏子的人:不须多说,快请吧!

晏子:我在这儿等一会儿。你们先去问个明白,楚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接待晏子的人:(愤怒地瞪着晏子)你,你,竟敢如此无理!也不看看你自己多高的个子!(后一句没敢大声说,但充满了轻蔑的语气) 晏子:唉,谁让我访问狗国呢,只好从狗洞里钻过去了。(说着假装要走进小洞)接待晏子的人:慢,你等一等,快去禀报大王。(一士兵跑下,一会又跑回来)

士兵:大王有令,大开城门,迎接齐国使臣!(两个士兵打开大门,晏子大摇大摆走进城门,脸上挂着一抹胜利的微笑)

同学们欣赏后评议。

(设计意图:导演——表演——欣赏——评议,步步进行,层层深入,验证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提高学生把文本语言转换成自己言行的能力。此环节,更加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地位,更新了教育观念、改变了学习方式,通过生动的语言实践活动,将课堂还给学生,将课堂更加民主化、兴趣化、生活化,让课堂真正充满生命的活力。)

教学反思:很自然地渗透情感熏陶,向学生推荐相关的课外读物,让学生会写、会读,并在心里知道晏子很善于表达、在语言表达中透出智慧。让同学们也感悟到语言的魅力。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7r8j.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