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糖桔、皇帝柑等柑橘黄龙病的现状和防治

更新时间:2023-12-20 06:59: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广西梧州砂糖桔、皇帝柑等柑橘黄龙病的现状和防治

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专业:建筑规划类 学号:1303300206 姓名:苏炫嘉

摘要:砂糖桔、皇帝柑等的黄龙病是柑橘生产中一种主要病害,是一种系统性侵袭的毁灭性病害,严重威胁着柑橘生产。柑橘是广西梧州部分地区的农业支柱产业,而柑橘黄龙病的快速扩展蔓延对当地果农造成了极大的损失。本文对该病的危害症状、流行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等方面进行了总结概括,以进一步了解该病的危害症状、发生发展规律,制定科学有效的防治技术方案,提高柑橘生产经济效益。 关键词:砂糖桔黄龙病防治

广西梧州的大坡、夏郢、新地等地区盛产砂糖桔、皇帝柑,柑橘在90年代开始从广东引进,早期种植户在柑橘种植少、分布零散的情况下,砂糖桔有较好的防病管理,种植户得到好收成,其收入远大于种植的水稻的收益。在随后的十多年年了,个地纷纷仿效,将原来种植水稻蔬菜的田地改种砂糖桔、皇帝柑。其种植面积及种植密度的增加,以及各种植户的果地分散、种植户自身管理病害效果难以统一,使得柑橘病害成片发生。以黄龙病等主要传染病为主,对柑橘造成了极大危害,管理差、抛荒的柑桔园发生较重。以大坡为例,管理不当后导致正片果园没有收获,病害蔓延,任其荒芜,给当地柑橘产业造成死树毁园的致命打击。

1

危害情况及症状表现

1.1 危害情况

柑桔黄龙病是重要的柑桔检疫性病害,也是世界柑桔生产上最具毁灭性的病害,染病柑桔全株均会发生病害,各个部位都有病原且传播速度很快。迄今为止,柑桔黄龙病已广泛分布于亚洲、非洲、大洋洲、南美洲和北美洲的 40 多个国家。目前,广西梧州地区柑橘黄龙病呈集中性爆发,如大坡的果园早已荒废,无人管理。相隔较远的地域主要是由于种植病苗、木虱传播。且当地种植户对病树处理不当,不愿将将病树砍伐,直接导致黄龙病的迅速扩散。该病的病原能侵染很多柑桔类植物,我国柑桔的安全生产与种质资源的保护将面临十 分严峻的威胁。

1.2 症状表现

黄龙病在枝、叶、花、果及根部均可显症,尤以秋梢症状最明显。发病初期,部分新梢叶片黄化,出现“黄梢”,黄梢最初出现在树冠顶部,后渐扩展,经1-2年后全株发病,春梢症状多出现在叶片转绿后,先在叶脉基部转黄后部分叶肉褪绿,叶脉逐渐黄化,叶片现不规则黄绿斑块,且有淀粉积累现象。夏梢症状多在嫩叶期不转绿均匀黄化,叶片硬化失去光泽,似缺氮状;有的叶脉呈绿色,叶肉黄化,呈细网状,似缺铁症状;有的叶上出现不规则,边缘不明显的绿斑。老枝上的老叶也可表现黄化,多从中脉和侧脉开始变黄,叶肉变厚、硬化,叶表无光泽,叶脉肿大,有些肿大的叶脉背面破裂,似缺硼状。

芦柑的叶片初期表现花叶症状。新梢上的叶片黄化不久即脱落,老枝上的病叶多在未完全变黄以前脱落。发病中期,即新梢生长后期,叶片叶脉及沿脉附近的组织变绿色;叶肉变黄,黄化轻微的似缺锰状,严重黄化的,似缺锌状。后期,新梢抽出困难,叶片症状较中期严重,大部分落叶。枝条由顶端向下枯死,病枝木质部局部或全部变为橙玫瑰色,最后全株死亡。病树翌年春季提前开花,花小畸形,结果少,果实畸形,果小似乒乓球,着色不均,果蒂附近着色,俗称“红鼻子果”,果实味酸、品质极差,是识别黄龙病的最主要典型症状。根部症状主要表现为根的腐烂,其严重程度与地上枝梢相对称。枝叶发病初期,根多不腐烂,叶片黄化脱落时,须根及支根开始腐烂,后期蔓延到侧根和主根,皮层破碎,与木质部分离。 2病害流行及防治措施 2.1 流行规律

黄龙病主要通过柑桔带菌种苗、带菌接穗、田间病株或带菌柑桔木虱的传入而形成初次菌源,然后于柑桔新梢抽发初期借助介体柑桔木虱进行侵染扩散果园之间、柑桔树之间主要靠带菌柑桔木虱传播流行,而病接穗和病苗的传运是该病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病害的传播速度和扩散流行主要取决于木虱的种群数量及其带菌率,在柑桔木虱和病原共存的情况下就很易导致病害大面积发生。其发病率和病情轻重与许多因素有关:柑橘园内病树多、木虱量大时,黄龙病的发生量就大;幼树易感病,中成年树较耐病;树势强的抗病力强,树势弱的易感病;春梢发病轻,夏秋梢发病重;柑、橘、橙、柚类均可感病,但

柑橘等耐病力弱、感病后衰退快,而柚类、橙类耐病力较强。 2.2防治方法

对柑橘黄龙病,至今尚没有特别有效的药物能彻底治愈。对其防治,只能以预防为主,治理为辅。主要防治措施有:

2.2.1加强苗木检疫,防止病原侵入和外输,杜绝病穗、病苗和病果进入新种植区和无病区。

2.2.2 建立无病苗圃,培育无病壮苗。苗圃地应选择在无病区、隔离条件好的地区,或实行塑料棚隔离封闭式育苗。砧木种子应采自无病树,播种前进行热水浸泡处理,即将种子浸入50℃左右的热水中5分钟,捞出后再浸入55℃左右的热水中50分钟。也可用1000倍的盐酸四环素或盐酸土霉素浸泡2小时。接穗应取于无病母树,最好是采自无病区,在嫁接前用1000倍的盐酸四环素浸泡1.5小时,之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再嫁接。

2.2.3 及时防治虫害,消灭传播媒介。①做好冬季清园。杀灭越冬期的木虱,这是全年防治的关键。②在春夏秋梢抽发整齐时,用40%水胺硫磷乳油800倍液、50%氧化乐果乳油800倍液、20%速灭杀丁乳油2000~3000倍液喷杀木虱。③在1/3以上的新梢上有蚜虫发生时,用50%马拉硫磷乳油或40%乐果乳油1000倍液喷杀。 2.2.4 尽快挖除病树,减少病菌来源。在每次嫩梢转绿后,要认真全面地检查每一棵树。一旦发现病株,要尽快挖除,不留残桩,并将其运至橘园外的空隙地烧成灰烬。橘园丙应做到品种一致,及时摘除零星枝梢,使抽梢整齐,以减少产卵场所。砍除已失去结果能力的衰弱

树,减少病虫源。

2.2.5及时注射药剂,降低危害程度。对初发病的结果树,用1000倍液的盐酸四环素或青霉素注射树干,对黄龙病有一定的抑制和防治效果。

2.2.6 加强肥水管理,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对幼龄树,在生长季节的4~8月份,每月施一次稀薄水肥,年施肥4~6次。对结果树,每年要施好萌芽肥、稳果肥、壮果肥和采果肥。同时要科学地进行水分管理,要保证水分及时、充分供应。否则,水分过多或湿度过大,会造成烂根和出现脚腐病,严重时还会死树;水分过少或严重缺水,会使植株萎蔫,生长势转弱,甚至死树。

到目前为止,仍未有特效的药物进行根治。因此,对黄龙病只能预防。对黄龙病病源的传播,主要由柑桔木虱等刺吸式口器害虫,在吸食黄龙病植株的汁液后再到健康树吸食汁液,通过唾液将黄龙病病菌传播。植株在染病初期仍能挂果,随着病情的发展,出现病叶早落,枝条枯死,春季提前开花,但花而不实,或果小畸形,着色不匀,出现红肩果,品质严重下降,商品价值每况越下。

目前,有不少的果农朋友,在果场最初有少量植株出现黄龙病时,觉得辛辛苦苦将树栽培起来,舍不得挖除,存在着观望的侥幸态度。结果,感染病害的植株一年比一年增加,树势一年比一年衰退,数年之后,连基本的收益也难以维持,更谈不上稳产丰产了。

建议:一旦发现鉴定是黄龙病植株的果园,把握发病初期或有少量发生时,要坚决立即挖除。如果是重病园的甚至全园挖除。如果对

轻微怀疑发病而又未经确切鉴定是否患黄龙病的植株,可在主干基部钻小孔,孔深为主干直径的2/3左右,然后从孔口注入1000乘以10的-6次方盐酸四环素溶液约2~5升。对预防及控制轻微发病的植株病情发展有一定作用。此外,今年5月9日南方农村报第10版介绍了你家乡官圩镇凤凰山农场使用酵素生物有机菌肥后,使初患黄龙病树病症消失。其作用基理可能是利用有益菌群的大量发展,抑制类细菌的生长空间,而使类细菌群处于劣势下而逐渐消亡。

参考文献:

[1]程春振,曾继吾,钟云,闫化学,姜波,钟广炎. 柑橘黄龙病研究进展[J]. 园艺学报,2013,09:1656-1668.

[2]范国成,刘波,吴如健,李韬,蔡子坚,柯冲. 中国柑橘黄龙病研究30年[J]. 福建农业学报,2009,02:183-190.

[3]刘利华,黄征,胡奇勇,陈军,陈玉妹,王绣娟,甘云. 我国柑橘黄龙病综合防控的探讨[J]. 中国生物防治,2010,S1:113-117.

[4]李雪燕,项宇,胡文召. 中国柑橘黄龙病发生情况及防治现状[J]. 中国植保导刊,2011,04:14-16.

[5]唐仙寿. 广西综合防控柑橘黄龙病之体制机制探讨[J]. 南方园艺,2014,05:31-35.

轻微怀疑发病而又未经确切鉴定是否患黄龙病的植株,可在主干基部钻小孔,孔深为主干直径的2/3左右,然后从孔口注入1000乘以10的-6次方盐酸四环素溶液约2~5升。对预防及控制轻微发病的植株病情发展有一定作用。此外,今年5月9日南方农村报第10版介绍了你家乡官圩镇凤凰山农场使用酵素生物有机菌肥后,使初患黄龙病树病症消失。其作用基理可能是利用有益菌群的大量发展,抑制类细菌的生长空间,而使类细菌群处于劣势下而逐渐消亡。

参考文献:

[1]程春振,曾继吾,钟云,闫化学,姜波,钟广炎. 柑橘黄龙病研究进展[J]. 园艺学报,2013,09:1656-1668.

[2]范国成,刘波,吴如健,李韬,蔡子坚,柯冲. 中国柑橘黄龙病研究30年[J]. 福建农业学报,2009,02:183-190.

[3]刘利华,黄征,胡奇勇,陈军,陈玉妹,王绣娟,甘云. 我国柑橘黄龙病综合防控的探讨[J]. 中国生物防治,2010,S1:113-117.

[4]李雪燕,项宇,胡文召. 中国柑橘黄龙病发生情况及防治现状[J]. 中国植保导刊,2011,04:14-16.

[5]唐仙寿. 广西综合防控柑橘黄龙病之体制机制探讨[J]. 南方园艺,2014,05:31-3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7qw5.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