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生物学期末复习题纲(含答案)

更新时间:2024-03-22 23:3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1.细胞生物学(cell biology)

细胞生物学是研究细胞基础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它在不同层次(显微、亚显微与分子水平)上以研究细胞结构与功能,细胞增殖、分化、衰老与凋亡,细胞信号传递,真核基因表达与调控,细胞起源与进化等为主要内容。 2. 细胞(cell)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①一切有机体都由细胞构成,细胞是构成有机体的基本单位。②细胞具有独立的、有序的自控代谢体系,细胞是代谢与功能的基本单位。③细胞是有机体生长与发育的基础。④细胞是遗传的基本单位,细胞具有遗传的全能性。⑤没有细胞就没有完整的生命。

3. 病毒(virus)

病毒主要是由一个核酸分子(DNA或RNA)与蛋白质构成的核酸-蛋白质复合体。 4. 显微分辨率(microscopic resolution)

显微镜的分辨能力。肉眼:0.2 mm; 光镜:0.2 um; 电镜:0.2 nm。 5. 倒置显微镜(inverted microscope)

组成和普通显微镜一样,只不过物镜与照明系统颠倒,前者在载物台之下,后者在载物台之上,用于观察培养的活细胞,具有相差物镜。

倒置显微镜和放大镜起着同样的作用,就是把近处的微小物体成一放大的像,以供人眼观察。只是显微镜比放大镜可以具有更高的放大率而已。
物体位于物镜前方,离开物镜的距离大于物镜的焦距,但小于两倍物镜焦距。所以,它经物镜以后,必然形成一个倒立的放大的实像A'B'。 A'B'靠近F2的位置上。再经目镜放大为虚像A''B''后供眼睛观察。目镜的作用与放大镜一样。所不同的只是眼睛通过目镜所看到的不是物体本身,而是物体被物镜所成的已经放大了一次的像。

6. 相差显微镜(phase-contrast microscope)

将光程差或相位差转换成振幅差(相差板)可用于观察活细胞(1)区分进入物镜的入射光线与从样品散出的衍射光。(2)使这两种来源的光线互相干涉。适于观察活细胞内组份。 7. 流动镶嵌模型(fluid mosaic model)

①膜的流动性,膜蛋白和膜质均可侧向运动;②膜蛋白分布的不对称性,有的镶在表面,有的嵌入或横跨脂双方子层

8. 载体蛋白(carrier protein)

膜转运蛋白的一类,可介导被动运输,又可介导逆浓度或电化学梯度的主动运输。

存在于细胞膜上的一种具有特异性传导功能的蛋白质,它能与特定的溶质分子结合,通过一系列构象改变介导溶质分子的跨膜转运。作用:介导顺浓度或电化学梯度的运输 9. 通道蛋白(channel protein)

1

膜转运蛋白的一类,只能介导顺浓度或电化学梯度的被动运输。

存在于细胞膜上的一种跨膜蛋白质,其跨膜部分形成亲水性的通道,当这些孔道开放时允许适宜大小的分子和带电荷的离子通过,通道蛋白所介导的被动运输不需要与溶质分子结合。 10. 水孔蛋白(aquaporin, AQP)

水孔蛋白是内在膜蛋白的一个家族,在哺乳类细胞中至少10种,在特异性组织细胞中,提供水分子快速跨膜运动通道。

11. 动作电位(active potential)

神经元等可兴奋细胞,在刺激作用下产生行使通讯功能的快速变化的膜电位称动作电位。 12. 胞吞作用(endocytosis)和胞吐作用(exocytosis)

真核细胞通过上述两种途径完成大分子与颗粒性物质的跨膜运输(蛋白质、多核苷酸、多糖等),需消耗能量,为主动运输。 13. 协同运输(cotransport)

协同运输是一类由Na-K泵(或H泵)与载体蛋白协同作用,靠间接消耗ATP所完成的主动运输方式。

14. 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 ECM)

胞外基质是指分布于细胞外空间,由细胞分泌的蛋白和多糖所构成的网络结构。 15. 信号识别颗粒(signal recognition particle, SRP)

分泌性蛋白N端序列作为信号肽,指导分泌性蛋白到内质网膜上合成,在蛋白合成结束之前信号肽被切除。信号识别颗粒和内质网膜上的信号识别颗粒的受体等因子协助完成这一过程。 16. 分子伴侣(molecular chaperon)

跨膜运送的蛋白质在解折叠与重折叠的过程中都需要某些被称为“分子伴侣”的分子参与。分子伴侣具有解折叠酶的功能,并能识别蛋白质解折叠后暴露出来的疏水面并与之结合,防止互相作用产生凝聚或错误折叠,同时还参与蛋白质跨膜运送后分子的重折叠以及装配过程。 17. 信号分子(signal molecule)

根据其溶解性分为亲脂性和亲水性两类:①亲脂性信号分子,主要代表是甾类激素和甲状腺素,这类亲脂性分子小、疏水性强,可穿过细胞膜进入细胞,与细胞质或细胞核中受体结合形成激素—受体复合物,调节基因表达;②亲水性信号分子,包括神经递质、生长因子、部分化学递质和大多数激素,它们不能穿过靶细胞质膜的脂双分子层,只能通过与靶细胞表面受体结合,再经信号转换机制,在细胞内产生第二信使或激活蛋白酶或蛋白磷酸酶的活性,引起细胞的应答反应。

18. 肌质网(sarcoplasmic reticulum)

肌细胞总含有发达的特化的光面内质网,称为肌质网。 19. 细胞通讯(cell communication)

+

+

+

2

细胞通讯是指一个细胞发出的信息通过介质传递到另一个细胞产生相应的反应。 20. 细胞信号传递(cell signaling)

信号传递的类型及其作用机制包括两类:胞内受体介导的信号通路及信号分子;膜受体介导的信号通路及信号分子:G蛋白偶联的cAMP通路和肌醇磷脂通路、受体本身为酪氨酸激酶的生长因子类受体信号通路、受体为配体门控离子通道的神经递质类受体。 21. 钙调蛋白(calmodulin, CaM)

钙调蛋白作用:低Ca条件下与原肌动蛋白结合,阻止肌动蛋白的结合 22. 第二信使(second messenger)

现在一般将细胞外信号分子称为“第一信使”。第一信使与受体作用后在胞内最早产生的信号分子称为第二信使。

23.微管(microtubule, MT)

微管是存在于所有真核细胞中由微管蛋白装配而成的长管状细胞器结构,平均外径约24nm,通过其亚单位的装配和去装配能改变其长度,对低温、高压和秋水仙素等药物敏感。 24.微管组织中心(microtubule organizing center, MTOC)

微管在生理状态及实验处理解聚后重新装配的发生处称为微观组织中心。 25.马达蛋白(motor protein) 细胞内物质运输颗粒和囊泡的载体. 马达蛋白分为两种:驱动蛋白和动力蛋白 驱动蛋白:利用ATP水解酶的能量向正极运输小泡 动力蛋白:驱动向负极的运输 26.鬼笔环肽(phalloidin)

鬼笔环肽是一种由毒蕈产生的双环杆肽,与微丝有强亲和作用,使肌动蛋白纤维稳定,抑制解聚,且只与F肌动蛋白结合,而不与G肌动蛋白结合,荧光标记的鬼笔环肽可清晰地显示细胞中的微丝。

一种毒蕈产生的双环杆肽,与微丝能特异性结合,使微丝纤维稳定而抑制其功能。荧光标记的鬼笔环肽可特异性的显示微丝。 27.微管踏车行为(treadmilling)

在一定条件下,微管一端发生装配使微管延长,而另一端发生去装配而使微管缩短,实际上是微管正极的装配速度快于微管负极的装配速度,这种现象称为踏车现象。 28.肌球蛋白(myosin)

依赖于微丝的分子马达,即是肌肉收缩系统中的粗肌丝。 29.核纤层(nuclearlamina)

核纤层是位于细胞核内层核膜下的纤维蛋白片层或纤维网络,核纤层由1至3种核纤层蛋白多肽

2+

3

组成。

核纤层的作用:1.保持核的形态:核纤层与核骨架以及穿过核被膜的中间丝相连,使胞质骨架和核骨架形成一连续网络结构。2.参与染色质和核的组装:核纤层在细胞分裂时呈现周期性变化,在间期核中,核纤层提供了染色质在核周边锚定的位点。在前期结束时,核纤层被磷酸化,核膜解体。分裂末期,核纤肽去磷酸化重新组装,介导核膜重建。 30.核孔复合体(nuclear pore complex, NPC) 核孔复合体:核质交换的双向选择性亲水通道。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① 胞质环 ② 核质环 ③ 辐 ④ 栓 31.核仁组织区(nucleolar organizing region ,NOR)

NOR是tRNA基因所在部位(5SrRNA基因除外),与间期细胞核仁形成有关。位于染色体的次缢痕部位,但并非所有的次缢痕都是。 32.组蛋白(histone)

组蛋白是构成真核生物染色体的基本结构蛋白,与DNA非特异性结合。

组蛋白带正电荷,含Arg/Lys, 属碱性蛋白,其含量恒定,6×107个分子/细胞,在真核细胞中组蛋白共有5种,分两类:①核小体组蛋白(nucleosomal histone):

H2A、H2B、H3、H4 (C端疏水,N端带正电荷与DNA结合)核小体组蛋白的结构非常保守,如牛和豌豆H4的102个氨基酸中仅有2个不同。 ② H1组蛋白(215aa.):球形中心保守,N/C端两臂变异较大,具有一定的组织特异性,赋予染色质极性。 33.细胞核(nucleus)

细胞核是真核细胞内最大、最重要的细胞器,是细胞遗传与代谢的调控中心。 34.核仁(nucleolus)

核仁(necleolus)见于间期的细胞核内,呈圆球形,一般1-2个,也有多达3-5个的。核仁的位置不固定,或位于核中央,或靠近内核膜,核仁的数量和大小因细胞种类、细胞所处的时期和功能而异。一般蛋白质合成旺盛和分裂增殖较快的细胞有较大和数目较多的核仁,反之核仁很小或缺如。核仁在分裂前期消失,分裂末期又重新出现。核仁的主要功能是转录rRNA和组装核糖体单位。

35.动粒(kinetochore)

即着丝点是位于着丝粒两侧由蛋白质构成的三层盘状或球状结构。和纺锤体相连,与染色体的向极移动有关。

36.染色质(chromatin)

染色质:指间期细胞核内由DNA、组蛋白、非组蛋白及少量RNA组成的线性复合结构,是间期细胞遗传物质存在的形式。

组蛋白:DNA:非组蛋白:RNA = 1:1:0.6:0.1

4

37.着丝粒(centromere)

是指染色体主缢痕部位的染色质,它把姊妹染色体单体连接在一起,并把染色体分成两个臂。 38.端粒(telomere)

染色体端部的特化部分,维持染色体的完整性和个体性。端粒由高度重复的短序列串联而成,在进化上高度保守,不同生物的端粒序列都很相似,哺乳类的序列为GGGTTA,500-3000次重复 39.胶原(collagen)

胶原是细胞外基质中最主要的谁不溶性纤维蛋白。是动物内含量最丰富的蛋白,已发现的胶原类型多达20种。

40.细胞增殖(cell proliferation) 细胞物质积累与细胞分裂的循环过程。

细胞增殖是细胞生命活动的重要特征之一,是生物繁育的基础。成体动物仍然需要细胞增殖,以弥补代谢过程中的细胞损失。细胞增殖收到严密的调控机制所监控。 41.细胞周期(cell cycle)

从一次细胞分裂结束开始,经过物质积累过程,直到下一次细胞分裂结束为止。分为四个阶段: ① G1期(gap1):从有丝分裂完成到DNA复制前的间隙时间; ② S期(synthesis phase):DNA复制的时期;

③ G2期(gap2):DNA复制完成到有丝分裂开始前的时间; ④ M期又称D期(mitosis or division),细胞分裂开始到结束。

G0期:细胞暂时离开细胞周期,停止分裂,去执行一定的功能,称静止期细胞, G0期多发生在G1期。 G0期一旦得到信号,会迅速返回细胞周期(如结缔组织中的成纤维细胞等)。 42.周期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cyclin-dependent kinase, CDK)

不同CDK激酶所要求结合的周期蛋白不同,在细胞周期中的调节功能也不同。

共同的特点:① 含有一段类似的氨基酸序列—PSTAIRE序列;② 都可以同周期蛋白结合。 43.泛素化途径(ubiquitination pathway)

E1水解ATP获取能量,E1活性位点的半胱氨酸残基与泛素的C末端形成共价键而激活泛素,然后E1将泛素交给E2,最后在E3的作用下将泛素转移到靶蛋白上。当第一个泛素分子连接到靶蛋白上后,另外的一些泛素分子相继与前一个泛素分子的赖氨酸残基相连,逐渐形成一条多聚泛素链。然后泛素化的靶蛋白被一个相对分子质量很大的蛋白酶体的蛋白质复合体逐步降解。多肽泛素也解聚为单个泛素分子,重新被利用。 44.细胞凋亡(apoptosis)

细胞凋亡是多细胞生物在发育过程中,一种由基因控制的主动的细胞生理性自杀行为。 45. 细胞坏死(necrosis)

极端的物理、化学因素或严重的病理性刺激引起的细胞损伤和死亡。

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7qr8.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