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食品工程原理课程设计报告

更新时间:2024-04-23 15:2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名称: 食 品 工 程 原 理

题 目: 列管式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的设计 学 院: 生命科学与食品工程

专 业: 食 品科学与工 程

班 级:

学 号: 学生姓名:

起讫日期: 2014年5月5日至2014年5月12日 指导老师:

1

目录

概述……………………………………………………………………3 一、设计目的与内容………………………………………………………5 二、设计任务书……………………………………………………………5 三、设计方案简介…………………………………………………………5

1.操作条件下流体的物性参数 ………………………………………5 2.列管式换热器型式的选择…………………………………………6 3.冷热流体流程、流向的选择…………………………………………6 4.换热器规格及其在管板上的排列方式……………………………6 5.列管式换热器作用…………………………………………………6 6.列管式换热器优点…………………………………………………7 7.设计流程图…………………………………………………………9 四、传热过程工艺计算……………………………………………………10

1.热负荷Q……………………………………………………………10 2.传热面积A…………………………………………………………10 3.换热器的基本尺寸(如d、l、n、管程数级管子的排列)……10 4.K的校正……………………………………………………………11 5.传热器面积核算…………………………………………………13 五、设备结构的设计……………………………………………………13 1.外壳直径及长度………………………………………………………13

2

六、主要附属件的选定…………………………………………………14

1.接管直径…………………………………………………………14 3.折流挡板…………………………………………………………16 4.其他附件…………………………………………………………17

七、设计结果的汇集 …………………………………………………17 八、主要符号说明………………………………………………………18 九、设计心得……………………………………………………………20 十、参考文献……………………………………………………………21

概述:

列管式换热器又称为管壳式换热器,是最典型的间壁式换热器,历史悠久,占据主导作用。主要由壳体、管束、管板、折流挡板和封头 等组成。一种流体在管内流动,其行程称为管程;另一种流体在管外 流动,其行程称为壳程。管束的壁面即为传热面。

常用的折流挡板有圆缺形和圆盘形两种,前者更为常用。

壳体内装有管束,管束两端固定在管板上。由于冷热流体温度不同,壳体和管束受热不同,其膨胀程度也不同,如两者温差较大,管子会扭弯,从管板上脱落,甚至毁坏换热器。所以,列管式换热器必须从结构

3

上考虑热膨胀的影响,采取各种补偿的办法,消除或减小热应力。 根据所采取的温差补偿措施,列管式换热器可分为以下几个型式。 (1)固定管板式

壳体与传热管壁温度之差大于50°C,加补偿圈,也称膨胀节,当壳体和管束之间有温差时,依靠补偿圈的弹性变形来适应它们之间的不同的热膨胀。 (2)浮头式

两端的管板,一端不与壳体相连,可自由沿管长方向浮动。当壳体与管束因温度不同而引起热膨胀时,管束连同浮头可在壳体内沿轴向自由伸缩,可完全消除热应力。 特点:结构较为复杂,成本高,消除了温差应力,是应用较多的一种结构形式。 (3)U型管式

把每根管子都弯成U形,两端固定在同一管板上,每根管子可自由伸缩,来解决热补偿问题。 特点:结构较简单,管程不易清洗,常为洁净流体,适用于高压气体的换热。

4

一、设计目的与内容:

设计一台用饱和水蒸气(表压400~500kPa)加热水的列管式固定管板换热器,水流量为 85 (t/h),水温由 25 ℃加热到 65 ℃。确保换热器能正常工作,并且节约换热器用材,在使用过程中能节约能量,效率高的效果。

二、设计任务书:

①热负荷 ②传热面积 ③管子排列 ④外壳直径及长度 ⑤接管直径 ⑥外壳及管板厚度

⑦设计主视图、左视图(部分剖)。 ⑧零部件明细表,标题栏表。

三、设计方案简介

1.操作条件下流体的物性参数

蒸汽绝对压力 600 KPa,其相应的温度Ts=158.7 ℃,此时蒸汽的物性参数:

密度ρ=3.1686 kg/m3 汽化潜热γ=2091.1 kJ/kg 水的定性温度t=45 ℃,此时水的物性参数:

5

cp= 4174 J/kg?℃;μ=601.2×10-6 pa?s; λ= 0.6403

W/m2?k;ρ= 990 kg/m3

2.列管式换热器型式的选择

选择:固定板式型

3.冷热流体流程、流向的选择

冷热流体流程:冷流体走管程,热流体走壳程 冷热流体流向: 逆流

4.换热器规格及其在管板上的排列方式

换热管规格: Φ25×2.5mm

换热管排列方式:正三角型

5.列管式换热器作用:

换热器是将热流体的部分热量传递给冷流体的设备,又称热交换器。

6

换热器的应用广泛,日常生活中取暖用的暖气散热片、汽轮机装置中的凝汽器和航天火箭上的油冷却器等,都是换热器。它还广泛应用于化工、石油、动力和原子能等工业部门。它的主要功能是保证工艺过程对介质所要求的特定温度,同时也是提高能源利用率的主要设备之一。

6.列管式换热器优点:

(1)换热效率高,热损失小

在最好的工况条件下, 换热系数可以达到6000W/ m2K, 在一般的工况条件下, 换热系数也可以在3000~4000 W/ m2K左右,是管壳式换热器的3~5倍。设备本身不存在旁路,所有通过设备的流体都能在板片波纹的作用下形成湍流,进行充分的换热。完成同一项换热过程, 板式换热器的换热面积仅为管壳式的1/ 3~1/ 4。 (2)占地面积小重量轻

除设备本身体积外, 不需要预留额外的检修和安装空间。换热所用板片的厚度仅为0. 6~0. 8mm。同样的换热效果, 板式换热器比管壳式换热器的占地面积和重量要少五分之四。 (3)污垢系数低

流体在板片间剧烈翻腾形成湍流, 优秀的板片设计避免了死区的存在, 使得杂质不易在通道中沉积堵塞,保证了良好的换热效果。 (4)检修、清洗方便

换热板片通过夹紧螺柱的夹紧力组装在一起,当检修、清洗时, 仅需松开夹紧螺柱即可卸下板片进行冲刷清洗。 (5)产品适用面广

设备最高耐温可达180 ℃, 耐压2. 0MPa , 特别适应各种工艺过程中的加热、冷却、热回收、冷凝以及单元设备食品消毒等方面, 在低品

7

位热能回收方面, 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各类材料的换热板片也可适应工况对腐蚀性的要求。

当然板式换热器也存在一定的缺点, 比如工作压力和工作温度不是很高, 限制了其在较为复杂工况中的使用。同时由于板片通道较小,也不适宜用于杂质较多,颗粒较大的介质。

8

7.设计流程图

9

四、传热过程工艺计算

1. 热负荷Q

Q=mscp(t2-t1)= 3.942×106 W或J/s

由于热损失约3%-5%,所以Q’=Q×1.05=4.1391×106W或J/s 2.计算水蒸气流量

忽略热损失,则水蒸气流量为:

Qms1==4139.1/2091.1=1.98kg/s

r3.传热面积A

Q=KAΔtm 。。。。。。。。。。。。。。。。。。 。① 取K= 1200W/m2·k

由于△tm=(△t1-△T2)/(ln(△t1/△T2) 代人数据得△tm=113℃

由①可求得A= 29m2 且A,=(1.1~1.2)A

10

求出实际A,=1.1A=32m2

初选换热器的规格(如d、l、n、管程数级管子的排列)

已选管子直径为Φ25×2.5mm,管内径d内= 20mm 通过查表可得最接近的A值为32的标准换热器参数为: 公称直径:400mm 管程数:1 管子数:98 换热器的实际换热面积So:

So=n?d(=98×3.14×0.025×(4.5-0.1)=33.85 )OL-1该换热器所需要的总传热系数Ko:

4139.1QKo==33.85?113=1030.57w2

m??cSo??tm根据验算与所选换热器符合。

4.K的校正

⑴管程流通截面积A1=?4?0.022?98?1=0.03077 管程水内的强制对流传热系数取管程水内的流速u=雷诺数Re1?cp1mSI=0.77m/s ?A1du??1?0.020?0.77?990?25076 ?30.608?104.174?103?0.608?10?3pr??1??3.963

?0.6403 所以α1=0.023×λi/di×(ρdu/μ)0.8×(cμ/λ)bW/(㎡/℃)即为a1=0.023×λi/di×(Re0.8)(Prb )

11

当流体被加热时b=0.4,当流体被冷却时b=0.3 求得α1=4223.7 W/(㎡/℃) (2)冷凝给热系数?0及K的计算

设壁温tw=160℃,则平均温度Tw′=2tw-187.5=132.5℃ 按此温度下查得液态水的物理量如下:

?=0.6821W/(m?K), μ=1.736?10?4pa.s ?=907.4kg/m3

??2)1/3?1.51?(4M?10(3?2g?3?)

M?3.141642/3?4.5=0.0233 计算得?0=8169.3W/(㎡/℃)

管程污垢热阻: Rs1=2.6×10-4W/(㎡/℃) 壳程污垢热阻: Rs2=1×10-4W/(㎡/℃) K的计算 1?10k??Rs2?Rs1?d0d0d?? 计算结果得k=1270.37 i1?di数裕度1270.37-1030.571030..57?10000?23.2700 符合要求

校核tw

T?tw1/??tw?t/? (T=158.7 t=70)

o?Rs111?Rs2tw=132.4℃

12

总传热系与假设值相比,认为假设合理。

5.传热器面积核算

S=Q÷(K×Δtm )=27.46m2 换热面积 裕度为

33.8-24.76?1000?18.80,该换热器能够完成生产任务。 0033.8五、设备结构的设计

外壳直径及长度

(1)外壳直径D

管中心距a= 1.25d0=32 mm

隔板中心到离其最近一排管心距为s=t/2+6=22mm则各程相邻管管心距为44mm。

已知多管程换热器D=1.05t Nt/? 正三角形排列时η=0.7 求得D=400mm

(2)管板及外壳壁厚度管板厚度 ①管板厚度

管板厚度=3/4d0=18.75mm ②外壳壁厚度 外壳壁厚度б=10mm

13

(3)折流挡板Nb

采用弓形折流板圆缺高度为壳内内径的10%到40%,则切去的圆缺高度为h=0.25×450=112.5mm 取折流板间距B=450mm

折流板数目Nb=传热管长/折流板间距-1=9 (4)外壳长度

外壳长度:L=l+D+0.226D+2×S=4.9304m

六、主要附属件的选定

1.接管直径

(1)水的接管直径 接管内水流数取2.5m/s

Π/4×d2×u=ms/ρ

d=174mm,查标准表可取d=174mm,此时法兰d=219mm,螺丝接口d=18mm (2)水蒸气进口直径

14

水蒸气进口流速取10m/s

蒸汽压力 600 kPa,密度ρ=3.1686 kg/m3 汽化潜热γ=2091.1 kJ/kg

MS=π/4×d2×ρ×u

d=282mm,查标准表可取d=282mm,此时法兰d=325mm,螺丝接口d=18mm (3)不凝性气体出口管径 Φ76×3mm

(4)冷凝水出口管径 Φ282×6mm

2、换热器内流体的流动阻力

(1)管程流动阻力

?Pt???Pi??Pr??PN?FtNsNp(Ft结垢校正系数,Np管程数,Ns壳程数) 由Re=25076,取传热管管壁相对粗糙度为0.01mm,则

?d?0.2?0.01,查图20——摩擦系数与雷诺准数及相对粗糙度的关系得??0.0385,流速,

u=0.77m/s,?=990kg/m3,所以:

l?u2?pi??i=2542.3

d2?pr????u22=880.5 ??3

对于?25mm×2.5mm的管子有Ft?1.5,且NP?2,Ns?1

?pt?(3682.6+1913)?2?1.5=10268.4pa

15

管程流动阻力在允许范围之内。

(2)壳程阻力

??Po???P1'??P2'?FsNs?Fs为结垢校正系数,Ns为壳程数?

?P?Ffonc?NB?1?'12?uo流体流经管束的阻力

2

公式中 F——管子排列方式对压力降的校正系数,正三角形排列F=0.5 f0——壳程流体的摩擦系数,当Re>500时,f0= nc——横过管束中心线的管数,nc?1.1N5Re0.228=0.3887

≈11

折流板间距B=0.45m,折流板数NB=9,

2壳程流通截面积s0?h?(D?nc?d0)?0.45? (0.4-11?0,025)?0.056m 壳程流体流速为u0?mi??S0?10.4123.1686?10.41?0.5?0.3887?110? ?p1?Ff0nc(NB?1)?=3670Pa

22?u022B??uo?流体流经折流板缺口的阻力 ?P?NB?3.5?=1931.5Pa ?D2??'22

总阻力 ??p0?3670+1931.5=5601.5Pa 壳程流动阻力也比较适宜。

8.折流挡板

折流挡板类型:单缺口

16

折流挡板间距:450mm 折流挡板厚度:12mm

9.其他附件

(1)拉杆

拉杆直径=12mm,其数量不少于十根 (2)防冲挡板定距管

此壳程大小应设置防冲挡板定距管直径=16mm (3)支架

高200mm,底长75mm

七、设计结果的汇集

换热器型式:列管式固定板式换热器 换热器面积m2:28.7 工艺参数 物料名称 操作压力,kPa 操作温度。℃ 水 400-500 25/65 水蒸气 600 158.7/158.7 17

流量,kg/h 密度,kg/m3 流速,m/s 传热量,kw 85 990 1.135 4139.1 1037.1 1.98 3.1686 10 总传热系数,W/(㎡×℃) 污垢系数,(℃/m2)/W 2.6×10-4 管程数 使用材料 管子规格 管心距,mm 折流板形式 壳体内径,mm 1 不锈钢 Φ25×2.5 32 上下 400 1?10-4 1 不锈钢 管数98 排列方式 管长4500mm 正三角形 间距/切口高度 450mm/100mm 八、主要符号说明

P——压力,Pa; Q——传热速率,W; R——热阻,(℃/m2)/W ; Re——雷若准数; S——传热面积,m2; t——冷流体温度,℃; T——热流体温度,℃; u——流速,m/s; qm——质量流速,t/h; h——表面传热系数,W/(㎡℃); λ——导热系数,W/(㎡/℃); μ——粘度,Pa×s;

18

ρ——密度,kg/m3; A——传热面积,m2; Pr——普朗特系数; Nb——折流挡板数; K——总传热系数,W/(㎡℃); qv ——体积流量; Nt——管程; △tm——平均传热温差,℃;

19

九、设计心得

为期一个星期的课程设计总算结束了。尽管在设计的过程中,我碰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但是在自己的努力以及同学的帮助下,我都将它们一一克服了。尽管其中的过程很辛苦,但是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学到了很多东西,收获很大。在两年的大学生活中,我们在课堂里学到的仅仅是基础课和专业课的理论知识,而并没有把它们运用到实践中去。这次的课程设计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锻炼。从刚刚拿到任务时的茫然,到整个完成设计时的喜悦,整个过程除了如何学会查找合适的数据,计算之外,最重要的是锻炼了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大到选择公式和参数,小到编辑公式,从最初的惧怕心理,到后来的熟练计算,每一个步骤都是自己努力的成果。虽然最后的设计书还有很多不足之处,但是自己能够独立完成一项工作还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让我对以后的课程任务更多了一份信心。

20

十、参考文献

1.冯骉.食品工程原理[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8 2.贾绍义,柴诚敬.化工原理课程设计[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2.8

3.罗舜菁,刘成梅,张继鉴,食品工程原理[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

4.李芳,化工原理及设备课程设计[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 5谭天恩,化学原理[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21

十、参考文献

1.冯骉.食品工程原理[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8 2.贾绍义,柴诚敬.化工原理课程设计[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2.8

3.罗舜菁,刘成梅,张继鉴,食品工程原理[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

4.李芳,化工原理及设备课程设计[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 5谭天恩,化学原理[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21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7q8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