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实验二中初三化学初三化学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更新时间:2023-04-18 23:45: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 贵阳市实验二中怎么样推荐度:
- 相关推荐
贵阳市实验二中初三化学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
1.对于化学反应a+b→c+d,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c、d为盐和水,则反应可能属于中和反应
B.若c、d为单质和化合物,则反应一定为置换反应
C.若a、c均为金属,则b和d可能为可溶性盐溶液
D.若a、b为金属和盐酸,则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一定增加
2.SO42-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
A.-2 B.+2 C.+4 D.+6
3.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将量筒平放且面对刻度线,初次仰视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读数为 a mL;随后又倒入部分该液体后,向下俯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 b mL,则该学生第二次倒入液体的实际体积是( )
A.大于(b-a)mL B.等于(b-a)mL C.小于(b-a)mL D.无法确定
4.在点燃的条件下,2.6g的C2H2与7.2g的O2恰好完全反应,生成6.6gCO2、1.8gH2O和ag的X.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a=1.4
B.X的化学式为CO
C.X中的氧元素与消耗的氧气质量之比为1:9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2+2O2
点燃
CO2+H2O+CO
5.已知:22
Mg OH M O
(gO+H
)
,CaCO3
高温
CaO+CO2↑。取12.9gMg(OH)2和CaCO3的混合物,加热,剩余固体质量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x点剩余固体成分为CaCO3、MgO和Mg(OH)2
B.y点剩余固体中镁元素质量为1.2g
C.z点发生的反应为CaCO3
高温
CaO+CO2↑
D.若剩余固体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6.0%,则剩余固体的成分为CaCO3和MgO
6.依据下图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略去)。实验步骤如下:①通入N2一段时间后,点燃酒精灯,a、b中均无明显现象;②改通O2片刻,加热一段时间后,熄灭酒精灯,a中红磷不燃烧,b中红磷燃烧。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实验可以证明氮气不能支持红磷的燃烧
B.实验过程①要先通入N2,是为了排除装置中的空气
C.实验过程②的现象证明可燃物燃烧只需要足够的氧气
D.对比①②实验现象可知:可燃物燃烧需要足够的氧气和达到一定的温度
7.通过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能得出相应结论的是
实验操作现象结论
A
把带火星的木条插入某瓶无色气
体中
木条熄灭
该瓶中气体一定是二
氧化碳
B
向收集满CO2的软塑料瓶中加入
约三分之一体积的水,旋紧瓶
盖,振荡
塑料瓶变瘪CO2能溶于水
C
将白磷浸没在热水中,再向热水
中的白磷通入氧气
通氧气前白磷不燃烧,通
氧气后白磷燃烧
温度是燃烧需要的条
件之一
D
点燃某气体,在火焰上方罩一个
冷而干燥的烧杯
烧杯内壁有无色液滴产生该气体是CH4
A.A B.B C.C D.D
8.下列实验不可行或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法
A区分氯化钠溶液、高锰酸钾溶液观察溶液的颜色
B除去CO2中少量的CO点燃
C除去CO中少量的CO2通过足量灼热的炭层
D
焊接金属时所用燃料乙炔(化学式
C2H2)充分燃烧时的产物检验
在火焰上方罩上干冷的烧杯,一段时
间后迅速倒转烧杯并加入澄清石灰水
A.A B.B C.C D.D
9.有 C5H10、C3H6O、C6H12O6组成的混合物,经测定含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0%
,则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60% B.45% C.30% D.22.5%
10.化学中常借助曲线图来表示某种变化过程,如有人分别画出了下列的四个曲线图,下列有关曲线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图①是红磷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燃烧
B.图②是硝酸铵溶于水时溶液温度的变化
C.图③是用一定量的双氧水制取氧气
D.图④是电解水一段时间
11.1.6g某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4g二氧化碳和3.6g水,关于该物质的组成有下列判断:①一定含C、H元素;②一定不含O元素;③可能含O元素:④一定含O元素;
⑤分子中C、H原子个数比为1:2;⑥分子中C、H原子个数比为1:4,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⑤B.①②⑥C.①③⑥D.①④⑤
12.在一耐压的密闭容器中有一定量的炭粉和过量的氧气,对该容器加热,下列图象能正确表示该过程中相关量之间关系的是()
A.A B.B C.C D.D
13.在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测得反应前及反应过程中的两个时刻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下图所示。图中a、b、c、d分别表示相应物质的质量分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可能是催化剂B.丁是反应物
C.甲和乙是反应物D.乙是生成物
14.已知Co有三种氧化物:CoO、Co2O3、Co3O4。9.30gCo(OH)2在空气中加热至290℃时已完全脱水成8.30g氧化物A;继续加熟A至1000℃对,剩余固体为7.50g氧化物B。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o的三种氧化物申Co3O4的氧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B.氧化物A的化学式为CoO
C.氧化物B的化学式为CoO
D.A到B的过程中,损失的是氧元素质量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2g 碳和80g 的氧气充分反应生成92g二氧化碳
B.用酚酞试液无法区分稀盐酸和食盐水
C.加热Ca(OH)2的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
D.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固体制氧气,剩余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
16.某化合物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且碳、氢元素质量比为12:1,该化合物的化学式量为26,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C2H2
B.该化合物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92.3%
C.3.9g该化合物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可生成13.2g二氧化碳
D.5.2g该化合物与6.9g酒精(C2H5OH)含有等质量的碳元素
17.在一只密闭容器内有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X Y Z Q
反应前质量/g82405
反应后质量/g待测2482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该反应一定是分解反应②Y、Q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一定为11:9
③Z是反应物,X、Y、Q均为生成物④反应后X的质量为0 ⑤参加反应的X、Z的质量比为1:4
A.①②④B.③④C.④⑤D.②④⑤
18.下表列出了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选项物质所含杂质除去杂质的方法
A MnO2KCl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B CO2CO将混合气体点燃
C Cu C在氧气中灼烧
D FeCl2溶液CuCl2加入过量的铁粉,过滤
A.A B.B C.C D.D 19.以下关于燃烧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
C.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D.碳在氧气中燃烧发红光,生成二氧化碳
20.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B.向一定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C.向一定量石灰石中滴加稀盐酸至过量
D.将水通电一段时间
21.下列CO2的制备装置中,不能起到“能控制反应发生和停止”效果的是()
A .
B .
C .
D.
22.化学概念间有包含、并列、交叉等不同关系。下列选项符合如图所示关系的是
A.A B.B C.C D.D
23.下列实验方案中,可行的是
A.区分一氧化碳和甲烷:将燃烧生成的气体通入石灰水
B.除去氧化铜中混有的木炭粉:向固体中通入一氧化碳后加热
C.检验甲烷中是否混有氢气:点燃气体,在火焰上方罩冷而干燥的烧杯
D.区分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24.物质的宏观性质与微观组成(或结构)相互联系是化学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对物质性质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A.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是因为它们的原子结构都相对稳定
B.碳单质在不同的条件下燃烧可生成一氧化碳,也可生成二氧化碳,是因为同种原子化学性质不同
C.品红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快,是因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D.1L大豆与1L黄沙混合总体积小于2L,是因为微粒之间有空隙
25.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一段时间
后,测得有关数据如表,则关于此反应认识不正确的是()
物质甲乙丙丁
反应前质量/g203220
反应后质量/g X2820
A.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化合反应
B.反应后甲物质的质量值x=15
C.物质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参加反应的丁物质与生成的乙物质的质量比为4:7
二、九年级化学上册实验题
26.请分析下列实验装置,阅读所给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氨气(NH3)常温下是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对人体有较大毒性,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显碱性。实验室可用加热氯化铵(NH4Cl)和熟石灰两种固体的方法制取氯气,同时生成氯化钙和水。铵盐易溶于水,Ca(OH)2微溶于水,CaCl2溶液显中性,NH4Cl溶液显酸性。
(1)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应选取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装置编号)。
(2)用C装置收集氨气时,气体应从_____口通入(填“a”或“b”);检验氨气可用湿润的_____石蕊试纸(填“红色”或“蓝色”)。
(3)某同学对充分反应后反应器内的固体物质做进一步研究:
(提出问题)固体物质的成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猜想I:Ca(OH)2、NH4Cl和CaCl2
猜想II:Ca(OH)2和CaCl2
猜想III:NH4Cl和CaCl2
猜想IV:只有CaCl2
有同学对上述猜想提出质疑:有一种猜想不合理。你认为是_____。
(实验探究)①取反应器内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水溶解、过滤,得到滤液。
②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溶液,颜色无变化,说明_____(填一种猜想)不正确。
③再取少量滤液于另一试管中,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该同学认为固体中含有NH4Cl,于是得出结论猜想III正确。你认为该同学的结论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理由是_____。
(评价反思)该同学认为实验装置仍有不足之处,请你提出改进措施:_____。
27.如下图所示,将滴有酚酞试液的滤纸放在试管中,试管口塞一团脱脂棉。(提示:酚酞遇氨水变红色)用仪器A吸取浓氨水,滴在脱脂棉上(10~15滴)
(1)A的名称是________,其用途是
__________。
(2)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这说明了 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往往在试管下放一张白纸,白纸的作用_______________。
(4)某同学做此实验时,发现滤纸条上没有变色,而试管中所塞的脱脂棉却变成了红色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错误操作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实验还说明,两种试剂中_____________具有挥发性。
三、九年级化学上册推断题
28.A~G是初中常见的7种物质,它们有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已知A、C是无色液体,B、F、G是无色气体,F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D是黑色固体,E在纯净的B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1)请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D__________,G__________,H__________。
(2)请写出下列变化的化学符号表达式:
① A→B + C_________,属____反应(填反应的基本类型)
② E在B中燃烧____________。
29.A~F是目前我们已学的几种常见的物质,它们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化学反应的反应条件、反应物、生成物未给出)。已知B是黑色粉末,D能供动植物呼吸,氧化物F是空气的污染性气体之一(其中两元素的质量比为1:1),反应②的条件是通电。
请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有关物质名称:A_____,D_____ E_____
(2)写出反应①﹣⑤的表示式(均用化学式表示)
反应①:_____
反应②:_____
反应③:_____
反应④:_____
反应⑤:_____
(3)反应④的化学反应基本类型是_____
(4)B物质在反应①④中起_____作用。
30.图中A-G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B、G为氧化物,其中A和B的组成元素相同,C、D、E和F为单质,其中F为红色固体;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
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己略去。
(2)写出E→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和B的组成元素相同,但是其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
1.B
解析:B
【解析】
【详解】
A、中和反应是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若c、d为盐和水,则反应可能属于中和反
应,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B、若c、d为单质和化合物,则反应不一定为置换反应,如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说法不正确,故符合题意;
C、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若a、c均为金属,则b和d可能为可溶性盐溶液,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D、若a、b为金属和盐酸,由于参加反应的金属的质量大于生成氢气的质量,则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一定增加,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
2.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设SO42-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是x;
2-
x-2
4
SO
X+(-2×4)=-2
X=+6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化合价的计算,本题需注意到,原子团中各元素的化合价的总和等于原子团的化合价。
3.C
解析:C
【解析】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要放平,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如果仰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低,若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大.该学生初次读数时仰视量筒内液体凹液面,读数为amL,实际体积大于amL;倒入部分液体后,俯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bmL,其读数会比实际偏大,那么实际体积应小于bmL;则该学生实际加入的液体体积小于(b﹣a)mL,故选C。
【点睛】量筒的使用是中考热点之一,量筒操作错误时会出现“俯大仰小”,即俯视读数,数值比实际体积大,反之,则小.
4.D
解析:D
【解析】
【详解】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a= 2.6+7.2-6.6-1.8=1.4,故A正确;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测X为一氧化碳,故B正确;
C、X中氧元素质量为:
3216
7.2g-6.6g-1.8g=0.8g
4418
??,X中的氧元素与消耗的氧气质量
之比为:0.8g:7.2g=1:9,故C正确;
D .设反应方程式为aC 2H 2+bO 2点燃cCO 2+dH 2O+eCO ,a :b :c :d :e=2.6g 26:7.2g 32:6.6g 44:1.8g 18:1.4g 28
=0.1:0.225:0.15:0.1:0.05=4:9:6:4:2,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C 2H 2+9O 2
点燃6CO 2+4H 2O+2CO ,故D 错误。
故选D 。
【点睛】
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之和。 5.D
解析:D
【解析】
【详解】
氢氧化镁受热易分解生成了水蒸气,固体的质量要减少;碳酸钙高温下分解放出了二氧化碳气体,固体的质量要减少,完全反应后,固体的质量不再减少。
A 、12.9g 为CaCO 3、Mg(OH)2的混合物,加热,Mg(OH)2首先分解跑掉水蒸气,固体质量开始减少,当固体质量变为12g 时,Mg(OH)2分解完,生成水的质量为12.9g-12g=0.9g ;所以x 点表示Mg(OH)2正在分解的阶段,即x 点剩余固体物质为CaCO 3、Mg(OH)2和MgO ;
B 、y 点对应阶段为CaCO 3尚未分解的阶段,固体为CaCO 3和MgO ,根据生成水质量0.9g ,设氢氧化镁及氧化镁质量分别为m 、n 。 2
2ΔMg(OH)MgO +H O
5840
18m n 0.9g ,得m=2.9g ,n=2g ,氧化镁中镁元素质量为:2g×2440
=1.2 g ,碳酸钙质量为12.9g-2.9g =10g ;
C 、z 点表示CaCO 3分解的阶段,方程式为:CaCO 3高温CaO+CO 2↑;
D 、若剩余固体为CaCO 3和MgO ,说明Mg(OH)2已经反应完、CaCO 3还没有分解(如果开始分解,剩余固体中肯定有氧化钙);此时剩余固体为12克,其中有10克碳酸钙,则剩余固体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表示为:
4010100%100100%33.3%12g g
???=,不等于36%,D 选项错误。 6.C
解析:C
【解析】
【详解】
A、①通入N2一段时间后,点燃酒精灯,a、b中均无明显现象,该实验可以证明氮气不能支持红磷的燃烧;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B、实验过程①要先通入N2,是为了排除装置中的空气,防止干扰实验;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C、②改通O2片刻,加热一段时间后,熄灭酒精灯,a中红磷不燃烧,b中红磷燃烧,实验过程②的现象证明可燃物燃烧需要足够的氧气,同时温度必须达到着火点;故选项错误,但符合题意;
D、对比①②实验现象可知:可燃物燃烧需要足够的氧气和达到一定的温度;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B
解析:B
【解析】
【详解】
A.氮气等不支持燃烧的气体也可以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熄灭,不可以直接确定是二氧化碳,故A错误。
B.二氧化碳溶于水使软塑料瓶变瘪,故B正确。
C.探究氧气对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故C错误。
D.证明燃烧产生水,但是不能确定是甲烷,也可以是酒精,故D错误
故选:B
8.B
解析:B
【解析】
【详解】
A、区分氯化钠溶液、高锰酸钾溶液可以通过观察溶液的颜色,因为氯化钠溶液是无色的,高锰酸钾溶液是紫红色的,故正确;
B、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点燃,这是因为会引入新的气体杂质,且当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大量存在时,少量的一氧化碳是不会燃烧的,故错误;
C、二氧化碳能和灼热的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故正确;
D、乙炔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乙炔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在火焰上方罩上干冷的烧杯,一段时间后迅速倒转烧杯并加入澄清石灰水,如果观察到烧杯内壁有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乙炔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故正确;
故选:B。
【点睛】
鉴别物质时,首先对需要鉴别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对比分析找出特性,再根据性质的不同,选择适当的试剂,出现不同的现象的才能鉴别。
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9.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C5H10、C3H6O、C6H12O6三种物质的化学式,可发现三种物质中C、H元素质量比都为12:2=6:1,因此混合物中C、H元素的质量比也为6:1;根据混合物中只含C、H、O三种元素,因此1-30%=70%即混合物中C、H元素的质量分数和;故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70%×6
7
=60%;
故选A。
10.A
解析:A
【解析】
【详解】
A、图①是红磷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燃烧,红磷消耗了氧气,但密闭容器中的氮气质量不变,故选项A正确;
B、图②硝酸铵溶于水时,溶液的温度随时间的增加而降低,故选项B不正确;
C、图③用一定量的双氧水制取氧气,有催化剂的反应完需要的时间短,无催化剂的反应完需要的时间长,生成气体的质量相等,故选项C不正确;
D、图④电解水一段时间后,生成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是2:1,而不是质量比,故选项D
不正确;
故选:A。
11.B
解析:B
【解析】
【分析】
先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确定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再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相等,来确定氧元素是否含有。
【详解】
4.4g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
12
4.4g100%
44
??=1.2g
3.6g水中氢元素的质量=
2
3.6g100%
18
??=0.4g
1.2g+0.4g=1.6g,与物质的质量相等,故一定不含氧元素。
C、H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2g
12
∶
0.4g
1
=1∶4,①②⑥正确。故选B。
【点睛】
在化学反应中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个数不变。由题意“1.6g某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4g二氧化碳和3.6g水”,则可计算二氧化
碳中碳元素的质量与水中氢元素的质量,用两者之和与物质的质量比较即可判断是否含有氧元素。
12.D
解析:D
【解析】A、密闭容器中碳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固体的质量逐渐减少,错误;
B、开始容器中有氧气,故气体的质量不能从0开始,错误;
C、密闭容器中碳元素的质量不变,错误;
D、刚开始,容器中有氧气,随着反应的进行氧气的质量减少,当碳反应完后,氧气的质量不变,正确。故选D。
13.C
解析:C
【解析】
【分析】
反应前甲由70%变到了42%,减少了28%,第三个饼状图中b=100%-40%-10%-42%=8%,所以乙由14%变到了8%,减少了6%,丙由6%变到了40%,增加了34%,丁在反应前和反应过程中都是10%。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物在化学反应过程中质量减少,生成物在化学反应过程中质量增加,可以确定的是甲和乙是反应物,丙是生成物,该反应可以写成甲+乙→丙,丁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什么都不是。
【详解】
A、根据以上分析可知,乙是反应物不是催化剂,故选项错误;
B、根据以上分析可知,丁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什么都不是,故选项错误;
C、根据以上分析可知,甲和乙是反应物,故选项正确;
D、根据以上分析可知,乙是反应物不是生成物,故选项错误。
故选:C。
14.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A、Co有三种氧化物:CoO、Co2O3、Co3O4,转化为Co6O6、Co6O9、Co6O8,可以看出,CoO中氧元素质量分数最大,故选项错;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1000℃时,固体质量不再变化,说明Co(OH)2完全分解,n
(Co):m(O)=9.3g59
:[(7.5g9.3g)16
9393
]
-?÷=1:1,剩余固体成分为CoO;故选项
错;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1000℃时,固体质量不再变化,说明Co(OH)2完全分解,n
(Co):m(O)=9.3g59
:[(7.5g9.3g)16
9393
]
-?÷=1:1,剩余固体成分为CoO;故选项正
确;
D、9.30g Co(OH)2在空气中加热至290℃时已完全脱水成8.30g氧化物A,继续加热A至1000℃时,剩余固体为7.50g氧化物B,损失的还有氢元素的质量,故选项错。
故选:C。
15.B
解析:B
【解析】
【详解】
A、根据方程式C+O2点燃CO2,碳和氧气反应时的质量比是3:8,所以12g碳和80g氧气不会恰好完全反应,氧气有剩余,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小于92g,故A错误;
B、酚酞在酸性和中性溶液中都不变色,故用酚酞试液无法区分稀盐酸和食盐水,故B正确;
C、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少,加热Ca(OH)2的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故C错误;
D、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固体制氧气,钾元素的质量不变,剩余固体的质量减小,故剩余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变大,故D错误。故选B。
16.D
解析:D
【解析】
【详解】
A、C2H2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24:2=12:1,该化合物的化学式量为:12×2+1×2=26,该选项说法正确;
B、该化合物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4
100%
26
?=92.3%,该选项说法正确;
C、3.9g该化合物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可生成二氧化碳质量为:
2412
3.9g
2644
?÷=13.2g,该
选项说法正确;
D、5.2g该化合物、6.9g酒精中碳元素质量分别为:
24
5.2g
26
?=4.8g、
24
6.9g 3.6g
46
?=,因此碳元素质量不相等,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D。
17.C
解析:C
【解析】
【详解】
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8+2+40+5=待测值+24+8+23,可求得待测值=0,根据反应前后XYZQ 的质量变化可知,XZ为反应物, YQ为生成物,。故该反应不可能是分解反应。故错误;
②该反应中不能确定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分子个数比,故不能确定相对分子质量比,故错误;③由前面的分析可知,XZ为反应物,故错误;④由①分析可知,反应后X的质量为
0,故正确;⑤由表可知,参加反应的X的质量为8,参加反应的Z的质量为32,故参加反应的X、Z的质量比为1:4,正确。故选C。
18.D
解析:D
【解析】
【详解】
A、MnO2溶于水, KCl易溶于水,MnO2中混有少量KCl,因为需要得到的是MnO2,可以通过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的方法得到纯净的MnO2,选项A不正确;
B、CO2中混有少量CO如果采用将混合气体点燃的方法,容易带进其他气体,且燃烧后生成的气体不容易收集,选项B不正确;
C、Cu中混有少量C,在氧气中灼烧,C变成二氧化碳,但Cu也变成氧化铜,铜也没有了,选项C不正确;
D、FeCl2溶液中混有少量CuCl2,加入过量的铁粉,铁与CuCl2反应生成FeCl2,过量的铁粉经过过滤除去,从而得到纯净的FeCl2溶液,选项D正确。故选D。
【点睛】
除杂一定要:一不带进新的杂质,二不能将需要提纯保留的物质反应掉,三方法要简单易行。
19.B
解析:B
【解析】
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所以说法错误.
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所以说法正确.
C、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没有雾,所以说法错误.
D、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所以说法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但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现象与结论的区别.
20.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A、化学反应过程中元素的质量不变,但加热高锰酸钾生成氧气,反应后固体的质量不断减小,固体中锰元素的质量分数将不断增大,反应完成,不再变化,故选项不正确;
B、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故选项不正确;
C、向一定量石灰石中滴加稀盐酸至过量,二氧化碳的质量从零开始不断增多,但不会一直变大,当碳酸钙反应完毕,二氧化碳的质量不再变化,故选项不正确;
D、通电电解水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是2:1,所以将水通电一段时间得到氢气和氧
气的体积比是10∶5=2:1,故选项正确。
21.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A、A装置中可以通过开关止水夹控制干燥管中的气压,从而控制大理石能否与稀盐酸接触反应,故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B装置中没有办法控制大理石与稀盐酸的接触与分离,故不能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故错误,符合题意;
C、C装置中可以通过抽拉铜丝控制大理石与稀盐酸的接触与否,故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D、D装置中可以通过开关止水夹控制试管内的气压,从而控制大理石能否与稀盐酸接触,故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故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
22.A
解析:A
【解析】A、化合反应中有的属于氧化反应,有的不属于氧化反应;氧化反应中有的属于化合反应,有的不属于化合反应;
B、纯净物和混合物是并列关系;
C、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是并列关系;
D、化合反应属于化学反应。
解:右图所示关系是交叉关系。
A、化合反应中有的属于氧化反应,有的不属于氧化反应。氧化反应中有的属于化合反应,有的不属于化合反应。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属于交叉关系,故正确;
B、纯净物和混合物是并列关系,故错误;
C、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是并列关系,故错误;
D、化合反应属于化学反应,二者是包含关系,故错误。
故选A。
23.D
解析:D
【解析】
【详解】
A.一氧化碳和甲烷燃烧都能生成二氧化碳,生成的气体都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不能鉴别;
B.氧化铜也能和一氧化碳发生反应,不但除去了木炭也除去了氧化铜,不符合除杂的原则;
C.甲烷、氢气燃烧都能产生水,在火焰上方罩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都有水生成,所以不能检验是否含有氢气;
D.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一氧化碳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以区分。故
选D。
24.B
解析:B
【解析】
【详解】
A、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是因为它们的原子结构都相对稳定;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B、碳单质在不同的条件下燃烧可生成一氧化碳,也可生成二氧化碳,是因为物质反应在不同条件下得到的产物不同;故选项错误,但符合题意。
C、品红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快,是因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D、1L大豆与1L黄沙混合总体积小于2L,是因为微粒之间有空隙;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5.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所以20+3+2+20=X+28+2+0,因此
X=15g;甲、丁质量都减少,是反应物;乙增加,是生成物;甲反应掉了20g﹣15g=5g,丁的反应质量为20g﹣0g=20g,生成的乙的质量为28g﹣3g=25g.数据可以如下处理:
B、反应后甲物质的质量值x=15,故正确;
C、物质丙的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故说法正确;
D、参加反应的丁物质与生成的乙物质的质量比为20g:25g=4:5≠4:7,故说法错误。
故选D
二、九年级化学上册实验题
26.2NH4Cl+Ca(OH)2CaCl2+2H2O+2NH3↑ B b 红色猜想I 猜想II 不合理氯化钙也能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在C装置的a
解析:2NH4Cl+Ca(OH)2CaCl2+2H2O+2NH3↑ B b 红色猜想I 猜想II 不合理
氯化钙也能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在C装置的a导管连接尾气处理的装置
【解析】
【分析】
【详解】
(1)实验室可用加热氯化铵(NH4Cl)和熟石灰两种固体反应生成氯化钙、氨气和水,反应方程式为2NH4Cl+Ca(OH)2CaCl2+2H2O+2NH3↑;该反应的反应物的状态是固体,反应
条件是加热,故选固固加热型装置B;
(2)C装置是多功能装置,用C装置收集氨气时,由于氨气密度比空气小,选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气体应从b口通入;检验氨气可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这是因为氨气能够水反应生成氨水,氨水显碱性,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3)氢氧化钙和氯化铵不能共存;故猜想1错误;②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溶液,颜色无变化,说明溶液不显碱性,即溶液中不含有氢氧化钙,说明猜想II不正确。③同学的结论不合理,理由是氯化钙也能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氨气(NH3)常温下是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对人体有较大毒性,故需要对氨气进行尾气处理,故要在a导管处加装吸收氨气的装置。
27.略略略略略略略
【解析】(1)仪器A是胶头滴管,其用途是吸取和滴加少量的液体;
(2)由于氨气具有挥发性,氨气溶于水形成氨水,氨水显碱性,氨水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又因为氨
解析:略略略略略略略
【解析】(1)仪器A是胶头滴管,其用途是吸取和滴加少量的液体;
(2)由于氨气具有挥发性,氨气溶于水形成氨水,氨水显碱性,氨水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又因为氨分子是不停运动的,所以将会观察到滤纸上的酚酞试液由试管口向管底逐渐变红;这说明了分子是不停运动的;
(3)在试管下放一张白纸的作用是起衬托作用,便于观察滤纸条的颜色变化;
(4)出现管口棉花变红而管内滤纸不变色是因为脱脂棉上沾有碱液或试管没有平放或脱脂棉上沾有少量酚酞溶液。
三、九年级化学上册推断题
28.C SO2H2H2O2H2O + O2分解S + O2 SO2
【解析】
【分析】
正在阅读: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05-08
金融营销学复习资料(08591)10-07
人教版九年级英语Unit4 I used to be afraid of the dark. SectionA 3a-3c08-25
最新电大《电子支付与安全》教学考一体化网考形考作业试题及答10-15
计算机二级C语言(公共基础知识基本数据结构与算法)09-07
中国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05-10
化工原理上册课后习题及答案06-07
国内外ERP系统软件与应用现状的比较分析04-05
- 教学能力大赛决赛获奖-教学实施报告-(完整图文版)
- 互联网+数据中心行业分析报告
- 2017上海杨浦区高三一模数学试题及答案
- 招商部差旅接待管理制度(4-25)
- 学生游玩安全注意事项
-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文档模板供参考)
- 叉车门架有限元分析及系统设计
- 2014帮助残疾人志愿者服务情况记录
-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 中国食物成分表2020年最新权威完整改进版
- 推动国土资源领域生态文明建设
- 给水管道冲洗和消毒记录
- 计算机软件专业自我评价
- 高中数学必修1-5知识点归纳
- 2018-2022年中国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产业深度分析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发展趋势(目录)
- 生产车间巡查制度
- 2018版中国光热发电行业深度研究报告目录
- (通用)2019年中考数学总复习 第一章 第四节 数的开方与二次根式课件
-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4课说数课件粤教版
- 上市新药Lumateperone(卢美哌隆)合成检索总结报告
- 初三
- 贵阳市
- 二中
- 化学
- 上册
- 期末
- 试题
- 答案
- 实验
- 平坝县产业园区转型升级发展规划报告(2022-2023年)(目录)
- 加拿大十大名校和商学院分析
- 职场生涯怎样获得年薪20万 动手能力更重要
- (机械制造行业)机械制造习题
- 甘肃小檗属植物分类检索表
- 互联网时代更需文化管理
- 综合事业部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 (完整版)仁爱英语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 大学英语四级真题及答案卷三
- 普通动物学习题集下
- 2022届高考英语考前冲刺经典资料书面表达常用句型
- 学雷锋先进事迹材料「精选」
- 北京市西城区2022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英语试卷(含答案)
- 理想KS800c一体机维修代码
- 三角形边的关系(教学设计)
- 系统运维说明书及承诺书
- 热爱生命的人的故事作文5篇
- 2022年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学院811操作系统考研导师圈点必考
- 北航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复试要求p
- 2022年全国恒力弹簧生产厂家有哪些?恒力弹簧厂家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