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组织结构与运行模式

更新时间:2023-04-27 06:41: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组织结构与运行模式

李华俊

2012-12-19 16:09:08 来源:2012-12-19 社会学视野网文章来源于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学文摘》2012年第4期

摘自《江汉论坛》2012年第6期

近年来,以互联网为主要媒介的网络群体性事件呈现爆发之势,网络群体性事件也成为学术界与当权者重点关注的社会问题。下面试图从组织的视角解析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真实结构及其与现实群体性事件的异同,呈现出网络群体性事件背后的组织结构、组织特征以及组织运行模式,同时揭示出隐藏在网络群体性事件背后的权力游戏与行动者之间的互动过程才是维持网络群体性事件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机制。

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组织结构

如果将网络群体性事件作为组织行为进行研究,那么其必须在一定程度上具备组织的基本结构,也就是说必须具备组织环境、组织角色、行动分工以及组织目标等基本组织结构。只有具备了这些结构,社会组织理论才适合被用于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研究。

从组织建构主义的视角来看,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必须依托其自身的组织环境,这个组织环境被称为“网络社会”。网络社会是以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基础、存在于互联网虚拟空间的一种与现实社会空间相似的社会形态。它不是孤立的社会形态,而是传统社会在新时代的进化,既保留了传统社会的一部分又体现

出完全不同的特点。在网络社会这一组织环境中,网络集体行动中的行动者大体上可以分为信息发布者、信息传递者、意见领袖和反思者等,其中,反思者与意见领袖一样源于信息传递者。在网民对刺激性事件进行大规模讨论和做出行动之后,网络群体性事件并没有就此完结,此时出现了由传统媒体、网络媒体和专家学者组成的反思者。在共同的组织环境中,个体间的互动形成了网络群体组织,并通过分工合作与相互博弈达到权力的平衡,形成稳定的形态。

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组织特征

正是网络社会这一特殊的组织环境,造成了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组织特征与现实集体行动的组织特征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区别。下面列出了几个较为关键的组织特征变量,这些变量往往决定了组织的性质,同时也根据不同的组织形式变换自身的形态。

第一,行动者。在网络社会中,一个人的存在并不依赖于各种社会属性和社会关系,只要在网络社区中注册申请一个账号,一个网络新生儿就诞生了。这个网络新生儿没有性别、没有年龄、没有父母、没有职业等,有的只是一个符号,这个符号就是他存在的标志。网络群体性事件发生在网络社会这个特殊的场域中,参与者不是实在的个人而是各种虚拟的符号,一个人可以用不同的符号以不同的立场参与事件,表达意见。

第二,组织目标。在网络集体行动中,真正的行动组织者或者行动的领导者往往不会将其真正的目标和诉求告诉行动的参与者,只是通过各种网络媒介去影响行动者。如借用影响力较大的论坛或博客发表观点,提出倡议,引导行动者做出相应的行动。整个过程中行动者往往感受不到自己事实上是按照既定的组织目

标在行动,因此可以算作是行动者对组织目标的不自知,被动执行。

第三,组织连接。一个网络群体性事件往往可以聚集几百万甚至几千万的行动者参与,这么庞大的组织网络是现实行动无法望其项背的。网络虽然庞大,但行动者的身体缺场,造成行动者之间很难形成强烈的情感连接。在网络群体性事件中,行动者之间甚至都不认识对方。但值得注意的是,现阶段网络集体行动出现了明显的网上网下互动的趋势,这一趋势会使原来不认识的行动者之间产生真实的情感连接,使网络集体行动的影响力更为巨大。

第四,组织互动。网络是一个由文字、图片等符号组成的世界,文字、图片的不同组合形成了无以计数的信息,信息的传递是网络社会中一切行为的表现形式。这种符号型的互动具有间接性,但互动的数量可观。一条影响力大的微博往往可以引起数十万的回复与关注,也就是说在行动者之间发生了数十万次的互动。从组织构建主义的视角来看,正是如此频繁的互动构建了网络集体行动中的组织结构,在互动的过程中各行动者之间形成了不同的分工,各自承担着不同的角色。

网络群体性事件的运行机制

对于网络集体行动的核心机制的分析,主要选择法国组织社会学的组织决策分析理论以及奥尔森关于集体行动逻辑的理论作为基本的分析工具。

行动者的出场。组织决策分析学派对组织成员有这样的论述:(1)组织成员内在地持有他们本身的态度和价值体系,而这些态度和价值体系并不一定与组织追求的目标相适应;(2)组织成员的行动不是被动地服从,而是一种决策过

程,其动机是解决工作中的不利局面;(3)只有以组织成员进行选择和采取决定的假设为出发点的理论才能更新组织的分析。下面就遵循这样的以行动者为出发点的理论逻辑来研究网络群体行动,事实上网络集体行动正是由一个个相对理性的行动者在互动(信息传递)的过程中构建起来的,而行动者的每一次行动都可以被看作是一种决策的过程,相似情境下的多个个体作出相似决策就形成了集体行动或曰群体性事件。

行动者的自由余地。组织决策分析理论对于行动者的行为方式存在这样一个基本假设,即无论组织结构如何严格地限制了行动者的活动自由,他们总可以为自己保留最低限度的自由,而且总是会利用这种自由。这种行动者具有的、不能被组织规则所限制的自由行动的空间,称之为“行动者的自由余地”。在网络世界中,这种规则不能约束的自由余地较之现实组织而言更为巨大。

权力关系(“不确定领域”)。组织决策分析理论指出,在现实的组织运行过程中,因为行动者总是具有一定的自由余地,而且他们总是趋向于运用这样的自由余地,因此在行动者互动的过程中会产生新的权力关系,这种权力关系往往是难以被正式的组织制度所限制的。行动者获得权力主要是通过掌握关键的“不确定领域”。不确定领域的来源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1)特殊的技能或难以被替代的职能;(2)行动者对于环境的控制,或者说行动者能够控制其他人与环境的联系;(3)行动者对于信息传递网络的掌握;(4)行动者懂得利用组织规则并能为我所用。

通过对经验数据的观察与研究发现,伴随着信息(网络集体行动中的核心公共物品)的传递,网络集体行动的维持与发展遵行着一种特殊的机制,即“权力的维持与获得机制”。如下图所示,信息的发布者作为整个事件的起点,负责原

始信息的提供。这样的信息一旦发布就会吸引一定数量的信息传递者。信息传递者之间不断进行互动从而从中产生了意见领袖与反思者。也就是说,意见领袖与反思者原本都属于信息传递者,但在互动的过程中产生了权力。根据组织决策

理论,这个互动的过程可以被看作是一种权力关系产生的过程。为什么同样属于信息传递者,一部分行动者却能够获得权力成为意见领袖和反思者呢?组织决策理论认为,行动者在组织中获得的权力的真正来源正是行动者自身所掌握的不确定领域。而且行动者光控制不确定领域是不够的,要想获得权力还需要使自己所掌握的不确定领域与对手所要解决的问题产生直接的联系,与权力关系的延续产生直接的作用。

意见领袖一般是“在将媒介信息传给社会群体的过程中,那些扮演某种有影响力的中介角色者”,也就是说,意见领袖是信息发布者与一般信息传递者之间的中介与桥梁。这种中介的作用正好符合上述第二个不确定领域的来源,即行动者对于环境的控制,或者说行动者能够控制其他人与环境的联系。意见领袖对于这种不确定领域的掌握同时也正好是针对其他行动者对于信息获得的需求,因此权力关系自然产生,额外的权力使得这一部分信息传递者成为了意见领袖。

同样,对于反思者而言,他们往往是由传统媒体、网络媒体和专家学者组成的,这几种行动者都具备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具备一般信息传递者所不具备的专业知识与话语权威性。这一特点正好符合前文所述的第一项不确定领域的来源,即特殊的技能或难以被替代的职能。这样一群特殊的行动者依靠自身所具备的权威性和专业知识获得了特定的不确定领域,从而获得了权力,从一般信息传递者中脱颖而出成为了反思者。

根据奥尔森的观点,行动者的理性会使其不断追求更大的权力,也就是说行动者会一直试图控制关键的不确定领域以求扩大自身的自由余地。以意见领袖为例,在网络集体行动中,信息一旦从发布者那里发出,无数信息传递者之间的权力游戏就随之展开了。为了获得更大的权力,一部分信息传递者会竭尽所能地发表一些具有专业性和不可替代性的信息进行回馈,一旦这些信息足够使其获得关键的不确定领域,那么这样一些一般的信息传递者就会获得权力成为意见领袖。但网络世界不存在科层制度,这也就意味着这些意见领袖必须不断地发布一些更具有专业性与不可替代性的信息,即试图获得更大的不确定领域才能维持自身的权力。另一方面,一般的信息传递者也不会满足于现状,他们同样也在努力并试图去掌握或控制这样的关键的不确定领域,从而获得权力并成为意见领袖。在网络集体行动中,这种对于不确定领域的追求其实质也就是设法发布或传递更多、更吸引人的信息。信息是网络集体行动中的核心公共物品。也就是说,只要信息还在传递,网络集体行动就还在维持与发展。对于反思者这一行动群体来讲,一样的故事同样在上演。作为具有特定不确定领域的群体,其自身会通过不断发布和传递信息来巩固自身的权力,而一般信息传递者也同样会不遗余力地通过信息的传递来试图成为这一特权群体中的一员。在这样的过程中,网络集体行动就得到了不断的维持与发展。

(作者简介:上海大学社会学院)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7prq.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