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习作写读后感教案

更新时间:2023-04-27 17:23: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习作写读后感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帮助学生初步掌握写读后感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将体会到的内容写下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写读后感的兴趣。

【教学重点】

能写出自己的感受。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明确习作目标,掌握写读后感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交流激趣,初识读后感。

1.同学们,你们平时都喜欢读课外书吗?哪些文章给你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些什么感受?

2.小结:在读过一篇文章或一本书之后,把自己获得的感受以及受到的道德教育、启迪写下来,就是读后感。

设计意图:

初步感悟什么是读后感。

二、明确习作的目标。

1.读读教材36页,说说什么是读后感。

预设:一些人物会给你留下很深的印象;一些情节或细节会让你受到触动;精彩的语句会让你过目不忘。把这些具体的感受或者得到的启示写下来就是读后感。

2.如何写读后感呢?

预设:(1)简单介绍一下文章或书的内容,可以重点介绍印象最深的部分。(2)选择一两处你感触最深的内容,写出自己的感想,感想要真实、具体。可以联系自己的阅读积累和生活经验,也可以引用原文中的个别语句。

设计意图:

初步了解这次习作的方法。

三、写作前指导设计。

1.写读后感的步骤。

(1)读原文,抓重点。

认真阅读原文,多读几遍,抓住自己体会最深的一点,延伸下去,展开丰富的联想。

(2)摆好位,侧重“感”。

在具体写的时候还应该注意方法:一般文中既要有“读”的内容,这部分是文章的开头,又要有“感”的内容,要结合实际,和“读”的内容紧密联系,做到“读”“感”相连,有略有详,有感而发。

(3)抓住“点”,联实际。

有的同学读文章后会有很多感受,而写读后感时不能面面俱到,应抓住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深入地写下去,这样才能做到中心明确、观点鲜明,使人读起来感到亲切、舒服。

(4)定标题,明写法。

掌握读后感的写法,犹如盖房搭建了钢筋框架。因此要帮助学生初步掌握读后感的写法。

2.写读后感的方法。

(1)标题有两种写法。一种是直接命题,一般为“读《×××》有感”或“《×××》读后感”。另一种可确定正副标题,正标题一般注明文章的中心内容,标题表明题材。

(2)掌握读后感的基本写法。为让学生整体把握,快捷理解识记,可归纳为这几个字“引—议—联—结”。

①引——简要写出“读”的内容或直接引用原文重点语句,很快引出“感”的观点和中心。

②议——就自己“感”的中心或观点进行分析议论,说明道理。

③联——就议论的中心展开联想,继续某些典型事例。也可联系社会和自己的生活抒发感受。

④结——结尾概括中心,总结全文,得出结论。结论可与开头相照应,可归纳出结论性的意见,可强调某一重点,可发出号召。

3.同学们刚才总结了这么多要点,你们觉得最重要的一点是什么?(抓住“点”联系实际)

小结:我们读了一篇文章或一本书以后,感触很多,我们不能都写,只有抓住其中一点才能写深刻,否则泛泛而谈,就变成了空喊口号了。

4.怎样抓住这一主要的阅读感受“点”呢?

小结:联系自己生活是确定阅读感受“点”的最佳方法。

5.展示几篇关于读后感的例文。

6.引导读写结合,领悟表达方式。

设计意图:

教给学生写作读后感的步骤和方法。

四、学生列提纲,准备习作。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讲评作文,引导学生修改作文。

【教学过程】

一、整体介绍这次习作的情况。

二、讲评作文。

1.回顾:什么是读后感?写读后感的最基本要求是什么?(读是基础,感是重点)

这节课,我们将以一些同学的读后感为例进行讲评,使自己的初稿修改得更好。

2.这篇读后感具备了以上这些优点之外,还有哪些值得大家学习的地方?还有哪些不足?

设计意图:

以学生的作文为例,教给学生修改作文的方法。

三、修改作文。

1.下面请同学们读一读自己的初稿,想一想自己有没有把突出感受到的内容写具体。小组交流修改问题突出的片段,使文章更具有说服力。

2.学生个人修改,教师巡视。

【板书设计】

写读后感

(1)题目:读《×××》有感或《×××》读后感。

(2)写读后感的方法:

①引——扼要写出“读”的内容,引出“感”的观点和中心。

②议——就自己“感”的中心或观点进行分析议论,说明道理。

③联——展开联想,也可联系社会和自己的生活抒发感受。

④结——结尾概括中心,总结全文,得出结论。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7ppq.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