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研究中期报告

更新时间:2023-11-26 22:31: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如何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培养学生情感态

度价值观的研究”中期报告

宽邦满族镇中心小学

2011.11

“如何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培养学生情感态

度价值观的研究”中期报告

《如何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研究》是通过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能正确的对待自己,有自知之名,对自己有恰如其分的评价,不自卑,不自亢;能正确的对待别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能正确的与人交往;能正确的对待环境,适应能力强,对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麻烦,不退缩、不逃避、不幻想,心理处于一种和谐自然的健康状态。

我们课题的研究是以学校为阵地,以课堂教学为载体,依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开展活动和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正确的对待自己、他人和环境,明辨是非、善恶、美丑,自觉争做“新三好”即:在家做个好孩子,在学校做个好学生,在社会做个好公民,有效的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一、实验研究的理论依据。 1、“人本主义”理论。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罗杰斯提出了以“人为中心”的理论,并将尊重人、理解人、相信人摆到了教育的首位。在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倡导学会适应变化和学会学习的思想,弘扬情感等非智力因素的动力和功能,注重创造力的培养,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和创造最佳的教学心理氛围等诸多方面做出了贡献。“人本主义”心理学为课题研究奠定了人文基础。

1

它使人人看到,只有尊重人的主动性和独特性,并给人自我实现和充分发挥潜能的机会,那么人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 2、“学习与发展”的理论。

著名的心理学家、教育家林崇德教授就强调,要将青少年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作为出发点,以培养思维品质作为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的突破口,并以思维品质为核心来建构学科能力,从非智力因素入手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要关注小学生心理健康,在创设情境中激发动机,培养兴趣,促进学生在观察、操作、讨论过程中明辨是非,形成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健全人格。 二、研究的目标。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心理处于一种和谐自然的健康状态,从而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培养合格公民奠基。 三、研究准备。

1、准备阶段。通过对学生、对家长、社会人员的调查问卷的分析,发现学生实际生活中存在的大量心理问题需要我们去关注、去疏导,比如学生考试的烦恼;自卑;在家、社会和学校表现的双重性格;不合群等,学校的心理教育应着眼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发展学生健全的人格,尤其是小学阶段尤为重要,小学阶段为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形成健全人格奠基,使其在学校做个好学生、在家做个好孩子、在社会做个好公民。

2

我们确立研究课题以后,首先成立课题组,加强文献学习和理论学习,帮助教师弄清心理健康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明确“健康成长与健全人格”的意义,知道课题研究、实践与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密切关系。指导实验教师确立课题研究的子课题,填写计划书。 2、加强领导,营造科研氛围。

学校成立教育科研领导小组,建立健全教育科研机制。各教研组也确立教研子课题,学校逐步形成以课题研究为中心的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反思的教研机制。 3、加强学习,提高研究能力。

通过学习一是优化教师自身的心理素质,使其保持良好的健康心理品质;二是端正教育思想和观念,确立正确的学生观、质量观,不要因为我们工作的失误造成学生新的心理问题;三是学会调节自己的不良心理,避免将不良心理引起的情绪转介和发泄到学生身上;四要尽快学会心理疏导和教育的操作方法和技巧,学会疏导,学会渗透,为课题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四、实践的方法。

1、学科渗透,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不但对学生进行文化知识的传授,而且对学生的意志、合作能力、行为习惯及交往意识与能力等方面也给予了高度的关注。注重培养学生自尊心、自信心、责任心、自强心、好奇心、同情心,培养自立精神、敬学精神、竞争精神、合作精神、开拓精神、拼搏精神、实干精神、乐观精神,训练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想象能

3

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注意能力、表达能力、操作能力、交际能和、适应能力、抗挫能力、自学能力,养成生活自理、知识自学、行动自律、决策自主、品行自修、评价自省、心态自控、情感自悦,使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得以健康发展。如:健康课王浩老师的健康课上,他允许学生自由发言,可以争论,对老师的讲授存有不同的看法,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老师鼓励赞许学生的话,贯穿课的始终,同学们的自信心得以充分表现。对学生心理适应的调节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心理健康教育融汇学科教学之中,师生不但情感交融.思维共振,而且对学生良好性格的培养也起到了推动作用,杨老师的课曾多次在校出观摩课,以点带面,起到了指导示范作用。 2、开展活动,提高适应能力 ,形成健全人格。

学生成长过程中,需要老师的指点教育。我们应注意使用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影响学生心理,提高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在近两年的课题实验中,我们先后开展了争当“新三好”活动(即通过向父母献孝心、向同学献诚心,向老师献爱心、向社会献热心等活动,使学生在学校做个好学生、在家做个好孩子、在社会做个好公民。)、劳动实践活动等。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养成教育”系列活动,一~四年级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一~六年级学生建立“新三好”档案。(新三好的档案包括“好学生、好孩子、好公民自律表;学生成长跟踪调查表;一二年级的新三好评价表,三~六年级好孩子在家一日行为自查记录表;争创‘新三好’活动学生表现反馈表”。好学生、好孩子、好公民自律表里面分目标、要求和自我检查

4

三项。好孩子的要求,好公民的要求.学生对照表格逐条实事求是的填写,家长可参与评价。一学期填一次。学生成长跟踪调查表要求.一~二年级新三好评价表包括评价内容、评价要素、评价标准、评价结果。三~六年级好孩子在家一日行为自查记录表包括学生在校、在家、在社会具体要求及表现。争创“新三好”活动学生表现反馈表包括每一方面的优点、进步;不足及今后努力方向。班主任签名。自评及家长意见。)学校利用班队会、晨会、重大节假日、纪念日,走进社区,参加社会实践,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正确对待自己,正确对待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正确对待环境,适应能力强,使自己的心里处于一种和谐自然的健康状态,培养健全人格。

3、开设心理辅导课,调整学生心理品质,正确的对待自己、他人和环境。

在一次家长学校的问卷调查中发现,学生与家长不能沟通占居多数,为探明原因,及时引导孩子们与家长互相理解,及时沟通,四年一班召开了“爸爸、妈妈我想对你说”主题班会。会上同学们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希望家长理解自己不要逼自己参加各种辅导班,只看分数,要尊重我们的想法??这些看似不成熟的话语,使我们从一个侧面了解了当代孩子们的一种心理,是对我们教育者的一种新的启迪。学校搭起学生与家长之间的桥梁,召开家长会向他们介绍了孩子们的心里话,组织座谈会,向他们逐一汇报心里有问题的孩子在校的表现,共同商量解决的办法,对极个别的同学进行多次家访等,均收到很好的效果。通过一个学期的不懈努力,期末时,这个班再次召开

5

了这个主题班会,会上同学们有的谈个人的转变,有的汇报家长的变化,而更多的则是由对家长的不理解变为对家长的信任和感激。不但增进了孩子与父母的感情,还加大了他们的学习自觉性,克服了不少自身的缺点和错误,使孩子面貌焕然一新。类似这样的班会课,我们每学期要召开两次,收到良好效果。 4、追踪立档,个别教育 。

在问卷调查以后,根据调查结果以及我们平时对学生的观察了解,我们在实验中给已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建立了特殊的心理档案。在这份档案里记录了学生的基本情况、问卷摸底的详细记录以及老师对该生制定出的心理辅导措施以及效果结论。在近两年的时间里,我们对实验的班级的十多名学生进行了追踪立档研究,取得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5、发挥“心理健康教育实验基地”的社会功能。

每逢家长接待日、家长会,我校总要开设心理咨询栏目,满足学生和家长的心理咨询要求。

通过以上活动的开展,使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为他们形成健全的人格奠基。 五、研究的成果。

我校从2010年6月开始着手于课题研究工作,在实践中我们积极探索,大胆实践,不断总结,开展好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四个规范”

6

1.规范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各科教学注意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从方式方法到内容,都有明确的规定和要求。教学目标,既有知识目标、又有心理辅导目标;教学过程,成为培养综合能力的过程。板书赏心悦目;教态爽心怡人;语言亲切、准确;教学小结有心理辅导体会、收获、反馈等,有教后记和反思。

要充分利用学校教育的各种途径,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天地,从课堂教学、校内常规教育到课外特长的培养,都要创设良好的氛围,以全体为对象,以生活为前提,以发展为重点,以尊重为基础,以自助为目的,以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 2. 规范心理健康教育课。

要不断优化教师队伍,要从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能力、创新性、开拓性等基本素质着手,加强教师素质的全面提高,切实把心理教育与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防止形式化的出现,从而使学生人格发展变得更加自觉深入。

3. 规范家长学校。我校的家长学校办学宗旨是:适应家庭教育的需要,服务家长,帮助学生成长。办学目标为丰富家长家教知识,引导家长科学育人,提高学生“第一任教师”的素质。以家访谈话为主,做好万名教师进家庭活动,以家长会,家长接待日为辅,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等讲座,组织家长学习,转变家长观念,为学生开辟一个宽松的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环境。 4.规范心理健康活动.

7

(1)确立主题开展系列活动 (2)开展适合儿童特点的拟人化活动

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通过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和提高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七大系列”

1、课程系列:针对学生实际,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如新生入学初,在心理健康课上讲心理适应,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学校的学习生活;在学期中间,丰富心理健康课的内容,在考试前,讲考试心理及如何克服考试焦虑。通过游戏,减轻学生的紧张或焦虑,使学生获得轻松愉快的情绪体验,通过讨论、辩论,集思广益,沟通思想感情,促使问题解决;通过智力、性格、气质、兴趣、学习方法等各种心理测验,帮助学生自我发展。

2、咨询系列:我校成立了心理咨询室,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同时,设置了心理咨询信箱。通过信件咨询解决学生心理问题,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3、渗透系列:按照科学渗透规范化的要求,我校在各学科中注重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有的教师突出了自信心的培养,课前三分钟进行演讲练习。

4、活动系列:我们通过开展“无批评日”“无零食周”活动。矫治学生的不良行为。

8

5、家教系列:实行“三个一”制度,即每年都要与家长通一封信,沟通意见;每周三家长接待日;每学期召开一次家长会,开展好“万名教师进家庭活动”,形成教育合力,为学生开辟一个宽松的教育环境。 6、环境系列:我校改善育人环境,投入大量的资金,更新了师生上课的计算机,先后装修教室,改换门窗,这学期我们又新建一个微机室,构建花园式绿色学校,利用黑板报进行宣传,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和谐育人环境。

7、社区系列:经常组织学生走出学校进行社会调查,了解社会。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献爱心”活动,利用寒暑假进行社会磨砺活动。

一年多的实践研究活动,虽有几多收获,但也存诸多不足。今后我们将把收获作为继续探索的起点,使心理健康教学的百花园中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9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7pl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