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_望天门山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更新时间:2023-04-20 14:11: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17古诗三首

——《望天门山》教学设计

【课标描述】

*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

*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

*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

【教材分析】

本课由3首古诗组成,分别是唐代李白的《望天门山》、宋代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和唐代刘禹锡的《望洞庭》,旨在引导学生积累写景的古诗,感受祖国河山的美丽和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本课三首古诗为写景诗,有共同之处。《望天门山》描绘了波澜壮阔的长江从天门山中间奔流东去的雄奇景色。全诗在“望”字统领下展开,天门山的山形和长江的水色融为一体,壮丽的景象得到充分展现。本课的教学也以第一首古诗为重点,迁移学习后两首。《饮湖上初晴后雨》写于苏轼任职杭州通判期间,描绘的是西湖在不同天气

1

下呈现的不同风姿。《望洞庭》通过丰富的想象、巧妙的描写,把色调和谐、淡雅无比的洞庭美景再现于纸上。

【学习目标】

1.借助汉语拼音或通过查字典认识“亦、宜”等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抹、磨”,的读音会写“断、楚”等13个字,重点写正确“断、孤、磨、楚、遥”。

2.有感情地朗读诗文,明确古诗文的节奏。背诵课文,默写《望天门山》。

3.能结合注释,抓住关键动词并找出关键景物,进行串联。尝试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

【教学重难点】

能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教学过程】

一、寻单元主题,进入诗歌

1.同学们,你们看,这就是我们祖国的版图,我们祖国幅员辽阔,山河壮美,物产丰富,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祖国的大好河山!(天门山、洞庭湖、西湖、西沙群岛、小兴安岭、庐山、白帝城……)播放音乐。

2.同学们,此时此刻,你心中有什么感受?

3. 教师总结:是啊,此时此刻,我们心中都有着同样的感受,那就是:祖国,我爱你。我爱你每一寸土地,我爱你壮美的山河!

4.古代的文人墨客最喜欢游历祖国大好河山,在他们游历的过程中写

2

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篇,下面就让我们追随诗人们的足迹,共同欣赏一下他们所到之处的名篇佳作吧。请一个同学读一下17课课题。

二、以读求义,整体感知

1.“诗是歌”,读出节奏

(1)指名读课题——《望天门山》

①公元726年,距今一千多年前,唐代大诗人李白经过天门山,看到了这样的美景,很有感触,提笔写下了《望天门山》。指名读。“望”是什么意思?

②这就是天门山,位于安徽省,东面的叫东梁山,西面的叫西梁山,两山隔江相对,形同门户,所以叫做天门山。

③李白的《望天门山》到底描绘了怎样的景象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古诗。注意:字音要读准确,诗句读通顺。

(2)读出诗歌的韵律

教师评价:指名读,评价,这位同学字音读得非常准确。古诗,不仅要读得准确,通顺,还要通过停顿读出古诗的韵味。这首诗一共四行,每一行有7个字,这样的古诗叫做七言绝句。这每行七字的诗停顿是这样的……(教师朗读)。请同学们放慢朗读速度,在停顿的地方注意像老师一样“声断气连”。

出示: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3

孤帆/一片/日边/来。

(3)指名读,齐读

2.“诗是画”,赏景品“色”

(1)同学们的朗读有歌的味道了,诗可以当歌唱,诗也可以当画赏。李白的《望天门山》一句一景。请大家快速默读这首诗,找一找诗中描绘景物的字、词,拿起笔画下来。

(课件:诗中“天门”“楚江”“碧水”“青山”“孤帆”“日”变红)(2)前面我们了解了天门山,有谁知道“楚江”?

(出示注释2 课本画面:楚江:即长江。古代长江中游地带属楚国,所以叫楚江。)

我们可以借助注释理解古诗。(板书:借助注释)

(3)这水是什么颜色?(碧绿)

仔细看这个“碧”字(此字放大),它是个会意字,左上的“王”指的是“玉”,和“白”组成的是琥珀的“珀”,下面是“石”,本义是青绿色像玉一样的石头。诗人对“碧”字情有独钟。

这“碧”,是贺知章笔下垂柳的色彩——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这“碧”,是杨万里笔下莲叶的色彩——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这“碧”,是杜甫笔下春草的色彩——阶前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这“碧”,像青色的水晶,似绿色的翡翠,是李白笔下楚江水的色彩,

4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4)仅一个“碧”,让景色熠熠生辉。再看,这山是什么色彩?(青色)这日呢——(红色)还有那远处的白帆,碧、青、白、红,这真是一幅色彩明丽的画啊!全班齐读赏析。

三、举象悟义,以景传情

这还是一幅流动的画。静静地默读,画出关键字词。你能从诗中的哪些字词感受到画的流动呢?

交流:“中断”“开”“东流”“回”“相对出”“日边来”。

(一)人山相望——山是山,水是水

1.学习第一、二句。

(1)古人作诗,常常“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对一个词反复的推敲,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诗中,品味这些词。

出示:天门中断楚江开。

(2)断什么叫“中断”?(从中间分开)

我们一起看看“断”的小篆写法(课件出示)中间是一把刀把两束丝全都切断了,右边是一把锋利的斧头,古代本义是用斧头劈开。就这个“断”字,你知道天门山是怎么断的吗?(用刀,用利斧)

那把利斧,那把刀是什么?江水。

(3)开楚江开,让我们一起再来看看“开”(课件)一双大手把门栓给拉开,如果天门山就是一扇门,那么你觉得大手是谁的?(楚江。)

(4)楚江是大手,楚江是利斧。“断”和“开”让我们仿佛看到了什么?

5

(浩浩荡荡的楚江水把天门山冲开的,就像开了一扇大门;楚江水势之猛把天门山硬生生冲开了,就像开了一扇大门)

你听到了什么?(滔滔的楚江水那惊天动地的轰鸣)

这是怎样的楚江水啊?(汹涌澎湃的楚江水;不可阻挡的楚江水;气势磅礴的楚江水……)

(5)这样的力量谁来读?这样的气势谁来读?让我们一起读出这楚江水的气势磅礴!

(6)总结:雄伟奇丽的天门山傲然挺立,奔涌澎湃的的楚江水滚滚东流,那种“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气魄让人觉得,仿佛天门山就是让这汹涌翻腾的长江之水给硬生生冲开了。真是奇哉,山也;壮哉,水也!

2.浩荡的楚江水流到天门山,又是怎样的情景呢?读——碧水东流至此回。

(1)“回”字非常有意思,它是象形字,在甲骨文里就是一个旋转的漩涡,它在字典里面有两种意思。(一回旋,二回转改变方向)。(2)“回”在诗中是什么意思?说说你的理由。(指名说)

预设1:回旋,你认为水中间有漩涡,对吗?有不同理解吗?

预设2:改变方向,因为我觉得“碧水东流至此回”“东流”就是往回走。

那我们把这个字再送回去,你们再读读这句诗。(学生再读本句。)碧水自西向东流,流的时候碰上了天门山,于是,它不得不折向北流。(3)你们知道天门山相聚有多远吗?老师告诉你们,据记载这两山

6

相聚数公里,也就是江面宽十几里,这么宽的江面,这么汹涌浩荡的江水。这天门山硬生生地让它们掉了个头

(4)此时,你又看到了一座怎样的天门山?(雄伟的天门山;壮观的天门山;险峻的天门山……)

读出山的雄伟……

读出山的壮观……

读出山的险峻…

(5)同学们,山是险峻的山,水是浩荡的水,水冲山开,山阻水回,形成了这样的状景。——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这样的壮观景象让我们惊叹——女生

这样的壮观景象让我们赞叹——男生

这样的壮观景象让我们难忘——齐读字消失——代表背诵

(6)这就是“中断”“开”“回”的魅力,让天门山和楚江水有了生命和气势。刚才通过查字典,图文对照,我们对古诗的含义有了更准确的理解。(板书:查阅字典图文对照)

(二)人山相融——山不是山,水不是水。学习三、四句。

1.出示: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这两句诗中,出现了青山,孤帆,红日,(课件标红出示:青山孤帆红日)你可以试着把这些景色串联在一起,用景物串联的方法说说这两句诗的含义。同桌讨论。

2.解释:两岸高耸的青山隔着长江险峻的出现,好像在迎接我,一叶孤舟从日边而来。

7

3.同学们,老师有一点不是很明白,两岸的青山巍峨耸立在那里,是静止不动的,为什么会有青山迎面而来的感受呢?

预设:李白不是站在岸边望天门山,而是乘着乘着小船向天门山前驶去,虽然山是静止的,但是船是前进的,所以有青山迎面而来的感受。

4.如果说李白是远道而来的客人,那么青山呢?

预设1:青山就是当地的主人,在出来迎接远道而来的李白;

5.远客、青山,四目相对,激动的李白可能会对相对出迎的天门山说什么呢?

预设1:天门山啊,你是那么气势磅礴,真实蔚为壮观啊!

预设2:我终于见到你了,我是多么想你啊!

预设3 :我早就听说过你的名字了,这次来就是一睹你的风采的。

6.总结: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山的热情,水的澎湃都是因为李白的喜悦之情啊!年轻的李白才华横溢,志向远大。20岁的时候,他把自己比作大鹏鸟,说大鹏总有一天会和风飞起,直上云霄。为了早日实现理想,25岁的时候,他离开家乡四川,沿长江远游。准备大展宏图,作一番惊天动地的伟业。当他来到天门山,

看到这汹涌澎湃的长江水,他仿佛看到了激情澎湃的自己——

看到这雄伟巍峨的天门山,仿佛看到了自己内心远大的志向——

7.短短28个字,不仅赞美了山的雄伟,水的澎湃,也抒发了自己的豪情万丈!。

(三)人山相悦——山还是山,水还是水

1.教师总结:李白的一生中走遍了名山大川,他现存的九百多首诗中,

8

其中有很多脍炙人口的作品。你还知道哪些描写山水的诗?学生交流2.他的一生漂泊27年,登了80多座山,游览过60多条江河川溪,跨了18个省。留下了9百多首古诗。一千多年过去了,山,依然巍峨,水,依然澎湃,这是山,是水,也是文化。文化在传承……(学生齐读)

17古诗三首

——《望天门山》学情分析

1.具备独立识字写字的能力

一二年级的语文学习重点是识字,经过了两年的识字方法、兴趣、能力的培养,孩子已经具备了较强的识字能力,所以,三年级的识字任务更多的是放手让孩子独立完成,包括在预习的时候独立使用多种方法识字,完成作业。识字教学不再是课堂教学的重点。而听写是反馈孩子识字效果最直接、最有效地手段。作为家长,在家有时间可以抽出十几分钟的时间给孩子听写,长此以往,孩子的识字写字能力会急速进步。

2.进入大量积累词汇的时期

语文学习中语言积累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三年级积累的关键仍然是词语,而且是大量的词语积累,词语作为语言的组合元素,要像繁复的零件一样存储于孩子的脑海中,它是孩子将来语言表达的根基材料。大量词语的积累首先来源于课文,孩子们学习了课文,对课文的内容非常熟悉,在此基础上积累词语,属于理解性积累,记起来容易

9

而且记牢。所以,课文中听写的词语要是大量的词汇。其次,词汇的积累来源于孩子丰富的课外阅读,这一块的积累体现孩子的个性差异。因此,孩子需要在掌握课本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3.进入深入准确理解文本的瓶颈期

三年级的语文学习重点和难点进入了对文本的理解。对于这一点很多家长有深切的体会。这是一个艰难的瓶颈期,孩子现有的认知水平很难对一篇文章进行准确、深入的理解。抓中心、中心句词、关键词句、体会句子的含义等深层理解文本的能力都将从现在开始,一步一步在老师的指导下形成能力。这也为四年级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所以我们在课堂上会对文章,进行精读、品读重点句段,引领孩子逐步体会理解文章的方法。

4.背诵能力强

三年级的孩子背诵能力强,而且乐于背诵,这符合八九岁孩子的年龄特点,背诵是积累语言的另一个重要而且有效地方法,所以在整个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中,背诵一定要占据重要的一席之地。但是,学校课本上要求背诵的篇目远远不能填饱孩子的肚子,并且并不是说课本上的每一篇课文都是适合背诵的。所以要为孩子增加一些经典篇目段落的背诵,希望能够通过每天的坚持背诵提高孩子的记忆力,同时又能积累丰富而精彩的语言。更重要的是,要注重经典古诗的背诵积累。

5.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

孩子的学习不仅是要掌握知识本身,掌握学习方法也是非常重要

10

的。进入三年级后,学习方法的指导更占据重要地位。只有让孩子掌握了学习方法后孩子才能真正具备学习能力。因此在课堂中不但要学习知识,还要掌握学习方法,使孩子可以将能力迁移到课外。学习方法就是孩子们学习的金钥匙,它能让孩子们轻松自主地投入到学习。

孩子在每一个学段都有着不同的学习特征,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和指导,才能做到事半功倍。

17古诗三首

——《望天门山》效果分析

1. 字正腔圆,有板有眼——相望长吟有所思

“诗歌”“诗歌”,既然诗有歌性,读诗就要做到南宋朱熹谈到古诗朗读时说的:“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本课“读”的目标明确,“读”的层次分明。初读时,字字清晰。着重正音“中断”、“至此回”。再读时,节奏清楚。

2. 古字切入,举象造境——山水相融情满堂

这首诗歌的理解也借助了“古字切入,据形索义”的方法,让学生通过对字(词)义的准确理解提高到对诗句的准确理解,这既遵循了汉语与汉字间的关系规律,又克服了“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片面性。

(1)抓住古字的形,字理分析,举象造境

师:“中断”是什么意思?

11

生:从中间断开。

师:让我们来看这个“断”(斷)字。(讲解“断”的字理)左偏旁表示用刀切断两束丝,右偏旁“斤”表示锋利的斧头,“断”字表示有力地砍。展开你的想象,天门山是怎么断开的?

生:天门山好像是被斧头砍开的。

师:对,那把利斧就是——

生1:楚江。

……

有刀有斧的“断”字,让学生轻而易举地理解了水的波涛汹涌。

2.互文参照,知人论世——闻风坐相悦

一首古诗往往是作者经历、思想感情的外现。教学一首古诗,就是走近一位作者,解读一种生活,阐释一段历史。从这个角度上看,“链接”对古诗教学来说,是非常必要的。《望天门山》的内容解读为三个层次:相望、相融、相悦,表达方式解读为借景抒情,情因景生。于是,链接点就是与此相关的李白的身世背景。

诗人远逝,时光隔阂,要深入走进古诗,还须了解作者的人生境遇,把作品放进时代的大背景中,“知人论世”。《望天门山》是李白26岁时写的,教学中讲解了年轻的李白才华横溢,志向远大。20岁的时候,他把自己比作大鹏鸟,说大鹏总有一天会和风飞起,直上云霄。为了早日实现理想,25岁的时候,他离开家乡四川,沿长江远游。准备大展宏图,作一番惊天动地的伟业。当他来到天门山,看到这汹涌澎湃的长江水,他仿佛看到了激情澎湃的自己,看到这雄伟巍

12

峨的天门山,仿佛看到了自己内心远大的志向。短短28个字,不仅赞美了山的雄伟,水的澎湃,也抒发了李白的豪情万丈!

博大精深的古诗是浩瀚的海,而古诗教学是这海中无数的小山。在通往大海的研究路上,我将会不断学习,研究。

17古诗三首

——《望天门山》教材分析

一、单元主题解读

《17 古诗三首》是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围绕“祖国河山”这一主题编排了4篇文章:《古诗三首》《富饶的西沙群岛》《海滨小城》和《美丽的小兴安岭》。本单元课文旨在让学生领略祖国各地美丽的风光,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篇章页上呈现了诗歌形式的人文导语:祖国,我爱你。我爱你每一片土地,我爱你壮美的山河。这两句诗饱含对祖国的赞美与深情,配合壮美景色的插图,能引发学生强烈的爱国情感。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借助关键词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所以在学习《古诗三首》时,我们设计了这样一个学习目标:抓住关键动词,理解诗句的含义。

二、文本解读

《望天门山》这首诗是是李白第一次经过天门山时所作,25岁的时候,他离开家乡四川,沿长江远游,准备大展宏图,做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伟业。不知不觉,他已乘风破浪,来到了安徽当涂,望到了

13

天门山。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诗。通过描绘长江流经天门山时的壮观景象及内心体验,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壮丽,表达了诗人乐观豪迈的情感。

诗人通过一系列动词“开”“回”“出”“来”,把天门山景物的壮观表现得淋漓尽致。一个开字,把澎湃的江流那不可阻挡的气势,表现得形神俱足。一个回字,既映衬出山势的险峻,又展示了江流的雄姿。由“开”到“回”,互相映衬,互相补充,把长江流经天门时的壮观景象生动逼真、绘声绘色地表现了出来。一个出字,把两山隔江对峙,争奇斗胜得景象写活了,给我们展现了蔚为壮观的动人景象:江水湍急,舟行轻快,两岸青山双双对对出来迎接,真是情意殷殷啊!了一个来字,展现了轻舟飞驶的动态。“孤帆一片日边来”,这一句使整个画面活了起来:山高水险,水流湍急,一叶扁舟,乘风破浪,飞驶而来,令人体察到乘舟人此时此地的畅快之感和愉悦之情。诗人从“日边来”,带着满腔豪情而来。

这首诗融情于景,诗中有画。作者以丰富的想象、生动的描写、凝练的语言,使这首诗的意境之美跃然纸上,所以学习这首诗应重点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感情,欣赏意境。

17古诗三首

——《望天门山》评测练习

14

17古诗三首——《望天门山》课后反思

15

这节课在设计前,对文本进行了充分的解读。对于这首诗的解读,有几个争议,比如:

1.李白之“望”,立脚何处?是“孤帆”上,还是江岸边的某处?

2.“至此回”中的“回”字,是“回旋、回转”,还是“改变方向”的意思?

3.“孤帆一片日边来”的“孤帆”是李白乘坐的船,还是李白所望之船?

我们经过文本细读,查找相关资料,进行了探究。

第一,要分清诗人的观察点是在“孤帆”上,还是江岸某处,必须从作品本身研读,寻找答案。这个暗示,应该是“两岸青山相对出”。两边的山景不断地扑入眼帘,只有舟行水上才会有这种感觉。

第二个问题:“回”解释为“回旋”,是楚江水撞击天门山产生的漩涡,是不对的。理由有二,一是“至此回”在传世的两种宋本(蜀刻本和当涂本)中,都作“直北回”,这应是诗的原貌,“直北”两个字因为形近被误写为“至此”。二是《舆地志》记载,“博望、梁山,东西隔江相对如门,相去数里,谓之天门。”既然“相去数里”,可见这里江面并不窄,江流在此不可能形成如瞿塘峡口那样的回旋。

第三,关于“孤帆”的解读。诗题叫“望天门山”,可见“孤帆”是李白望见他人乘的小船。如果“孤帆”是李白坐的船,那诗题中用“望”就不恰当了。再结合李白诗作的特点“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他的诗作想象奇特、大气磅礴,写的大多是“眼前景”。

在对上述问题的解读的基础上,结合单元重点,课标要求,进行

16

了教学设计。整堂课体现了“读为主线、想象画面、链接资料、文言共生、设境激趣”的古诗教学理念。课堂上特别注重诗的读,将读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不仅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还引导学生读出诗的节奏,读出诗的意境。教学中,引导学生采用伴随态势语读、在情景体验中读、通过配乐读等多种方式读诗文,体现了读的层次性和多样性。整堂课,以读代讲,使学生在读中理解感悟,课堂上,不时响起朗朗的读书声,是一节真正精彩的语文课。

这堂课上不仅仅局限于这首诗的教学,还通过链接拓展向学生介绍了许多与诗和作者有关的知识,课堂容量大,学生兴致勃勃,教学效果好。

17古诗三首

——《望天门山》课标分析

一、《语文课程标准》第二学段(3—4年级)阶段目标:

(二)阅读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6.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

8.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二、具体要求解读及建议

17

诵读:要求准确、有感情地诵读。

积累:要求在理解的基础上积累。

感悟:理解诗词的写作手法,理解诗词的中所抒发的感情。

运用:能在现实的语言实践中恰当地运用。

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考察学生的记诵积累,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词法、句法等方面的概念不作为考试内容。

18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7pjq.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