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1精讲精练 单元评估:第4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2)
更新时间:2023-05-08 00:13: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 高中化学必修一精讲精练推荐度:
- 相关推荐
涉及本考点的考题主要以硅的化合物知识为载体,考查硅、二氧化硅的性质及硅的制备知识,其题型一般以选择题、填空题为主。硅酸盐材料是人类生活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与当今的生产、生活实际密不可分,新课程改革理念及新高考命题思想均要求与社会生产、生活实际紧密结合,所以相关知识点一定会在今后的高考中重现。
硅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如下:
[考题印证]
1.用“√”或“×”判断下列高考选项的正误。
(1)(2012·新课标全国卷)单质硅是将太阳能转变为电能的常用材料( )
(2)(2012·广东高考)SiO 2有导电性,所以SiO 2可用于制备光导纤维( )
(3)(2012·天津高考)SiO 2与酸、碱均不反应( )
(4)(2011·山东高考)硅在自然界中只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 )
(5)(2011·山东高考)硅单质常用作半导体材料和光导纤维( )
(6)(2011·山东高考)硅的最高价氧化物不与酸反应( )
解析:(1)单质硅用于太阳能电池。
(2)SiO 2可用于制备光导纤维,但SiO 2是非金属氧化物,不能导电。
(3)SiO 2能与氢氟酸反应:SiO 2+4HF===SiF 4↑+2H 2O ,也能与NaOH 反应:SiO 2+2NaOH===Na 2SiO 3+H 2O 。
(4)硅是一种亲氧元素,在自然界它总是与氧相化合的,因此在自然界中硅主要以熔点很高的氧化物及硅酸盐的形式存在。
(5)硅常用作半导体材料,二氧化硅才用作光导纤维。
(6)硅的最高价氧化物是二氧化硅,SiO 2与酸不反应但氢氟酸例外,与氢氟酸反应生成SiF 4和水。 答案:(1)√ (2)× (3)× (4)√ (5)× (6)×
2.硅单质及其化合物应用范围很广。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制备硅半导体材料必须先得到高纯硅。三氯甲硅烷(SiHCl 3)还原法是当前制备高纯硅的主要方法,生产过程示意图如下: 石英砂――→焦炭高温粗硅――→HCl 573 K 以上
SiHCl 3(粗)――→精馏 SiHCl 3(纯)――→H 21 357 K
高纯硅 ①写出由纯SiHCl 3制备高纯硅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整个制备过程必须严格控制无水无氧。SiHCl 3遇水剧烈反应生成H 2SiO 3、HCl 和另一种物质,写出配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 2还原SiHCl 3过程中若混入O 2,可能引起的后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有关硅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 .盐酸可以与硅反应,故采用盐酸为抛光液抛光单晶硅
B .氮化硅硬度大、熔点高,可用于制作高温陶瓷和轴承
C .高纯度的二氧化硅可用于制造高性能通信材料——光导纤维
D .普通玻璃是由纯碱、石灰石和石英砂制成的,其熔点很高
解析:(1)①根据给定的反应物和生成物写出化学方程式,注意反应条件和配平。
②写出反应物和给出的生成物H 2SiO 3和HCl ,用原子守恒法找出另一种生成物H 2,并配平化学方程式。
(2)A 项盐酸和硅不反应。回忆课本硅的化合物的用途可知,B 、C 两项说法都正确。D 项玻璃是混合物没有固定熔点。
答案:(1)①SiHCl 3+H 2=====高温
Si +3HCl
②SiHCl 3+3H 2O===H 2SiO 3↓+3HCl ↑+H 2↑
氧气与氢气混合,可能引起爆炸;氧气可能会氧化SiHCl 3 (2)BC
2)、其发生的化学反应及其化合物在生活中的应用为选择背景,一般以选择题、物质推断题的形式进行考查。在离子共存及离子方程式书写中出现频率较高。
氯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如下:
[考题印证]
3.(2011·江苏高考,节选)以硫铁矿(主要成分为FeS 2)为原料制备氯化铁晶体(FeCl 3·6H 2O)的工艺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通氯气氧化时,发生的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过程产生的尾气可用碱溶液吸收,尾气中污染空气的气体为________(写化学式)。
解析:注意抓住题目所给条件“氯气氧化”和最终产物(FeCl 3·6H 2O),该过程应是将Fe 2+
氧化,根据能被碱液吸收和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原料分析尾气应为氯气和氯化氢气体。
答案:Cl 2+2Fe 2+===2Cl -+2Fe 3+ Cl 2、HCl
4.(2012·上海高考)下图所示是验证氯气性质的微型实验,a、b、d、e是浸有相关溶液的滤纸。向KMnO4晶体滴加一滴浓盐酸后,立即用另一培养皿扣在上面。已知:
2KMnO4+16HCl===2KCl+5Cl2↑+2MnCl2+8H2O
对实验现象的“解释或结论”正确的是()
解析:A项,由现象得,氧化性:Cl2>Br2,Cl2>I2,但无法对比Br2与I2的氧化性强弱;B项,由现象可知在此过程有酸性物质生成,同时生成了漂白性物质;C项,在此过程中只能判断溶液不再显碱性,无法判断有无漂白性物质生成;D项,此时Fe2+被Cl2氧化为Fe3+,而Cl2被还原为Cl-,还原剂Fe2+的还原性强于还原产物Cl-。
答案:D
硫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多以氧化还原反应为主,该考点的命题特点为它既能对重点元素化合物知识考查又能对氧化还原基本理论作考查,而且以此知识作切入点,可以联系环境保护、化工生产作背景进行一些综合性较强的推断题、实验题,综合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硫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关系如下:
[考题印证]
5.(2011·北京高考)甲、乙两同学为探究SO2与可溶性钡的强酸盐能否反应生成白色BaSO3沉淀,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装置和A中加热装置已略,气密性已检验)。
实验操作和现象:
象中分别取少量白色沉淀,
(1)A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 中白色沉淀是________,该沉淀的生成表明SO 2具有________性。
(3)C 中液面上方生成浅棕色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析B 中不溶于稀盐酸的沉淀产生的原因,甲认为是空气参与反应,乙认为是白雾参与反应。 ①为证实各自的观点,在原实验基础上:
甲在原有操作之前增加一步操作,该操作是________;
乙在A 、B 间增加洗气瓶D ,D 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_。
②进行实验,B 中现象:
检验白色沉淀,发现均不溶于稀盐酸。结合离子方程式解释实验现象异同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合并(4)中两同学的方案进行实验。B 中无沉淀生成,而C 中产生白色沉淀,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铜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硫和水。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盐酸,说明该白色沉淀为硫酸
钡沉淀,SO 2溶于水生成H 2SO 3,硝酸在酸性条件下将SO 2-3氧化成SO 2-4,二氧化硫表现出还原性,将HNO 3还原,生成无色的一氧化氮,一氧化氮与洗气瓶上方的氧气发生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甲同学在实验前通入足量的氮气排出整个装置中的空气,排除空气中氧气的干扰;乙同学在装置A 、B 之间增加盛有饱和亚硫酸氢钠的洗气瓶D ,排除白色酸雾的干扰; 甲、乙两同学的实验中,B 中均有不溶于稀盐酸的白色沉淀,说明有硫酸钡沉淀生成,甲是酸雾引起的,乙是氧气引起的,根据甲同学得到的沉淀多,说明酸雾的量远大于装置中氧气的量。合并甲、乙两同学的装置实验,既除去了氧气又除去了酸雾,装置B 中无白色沉淀生成,说明二氧化硫与可溶性钡的强酸盐不能反应生成亚硫酸钡沉淀。
答案:(1)Cu +2H 2SO 4(浓)=====△CuSO 4+SO 2↑+2H 2O
(2)BaSO 4 还原
(3)2NO +O 2=== 2NO 2
(4)①通N 2一段时间,排出装置中的空气 饱和NaHSO 3溶液
②甲:SO 2-4+Ba 2+===BaSO 4↓,乙:2Ba 2++2SO 2+O 2+2H 2O===2BaSO 4↓+4H +
白雾的量远多于装置中O 2的量
(5)SO 2与可溶性钡的强酸盐不能反应生成BaSO 3沉淀
6.(2012·安徽高考节选)亚硫酸盐是一种常见食品添加剂。为检测某食品中亚硫酸盐含量(通常以1 kg 样品中含SO 2的质量计),某研究小组设计了如下两种实验流程:
(1)气体A 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为防止煮沸时发生暴沸,必须先向烧瓶中加入________;通入N 2的目的是________。
(2)写出甲方案第①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
(3)若用盐酸代替稀硫酸处理样品,则按乙方案实验测定的结果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4)若取样品w g ,按乙方案测得消耗0.010 00 mol·L -
1I 2溶液V mL ,则1 kg 样品中含SO 2的质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g
(用含w 、V 的代数式表示)。
解析:样品中亚硫酸盐与稀硫酸作用生成SO 2,通入N 2可将生成的SO 2全部赶出,因此气体A 的主要成分为SO 2、N 2;为防止暴沸,可向烧瓶中加入沸石或碎瓷片。(2)H 2O 2与SO 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得到H 2SO 4,因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 2O 2+SO 2===2H ++SO 2-
4。(3)若用盐酸代替稀硫酸,不会影响SO 2的吸收,对测定结果无影响。(4)在方案乙中用I 2滴定的过程中发生的反应为SO 2-3+I 2+H 2O===SO 2-4+2I -
+2H +,由“S ”守恒知w g 样品中,m (SO 2)=6.4×10-4V g ,故1 kg 样品中含有SO 2的质量为6.4×10-
4V g÷w g ×1 000 g =0.64V w g 。
答案:(1)SO 2和N 2 碎瓷片(或沸石) 使产生的SO 2全部逸出
(2)H 2O 2+SO 2===2H ++SO 2-
4 (3)无影响
(4)0.64V w
计算有机结合,考查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题型以选择题、填空题为主,NH 3的制取和性质,NH +4的
检验,Cu与浓、稀HNO3的反应,NO、NO2污染空气的治理是考查的重点。HNO3的氧化性更是贯穿于各类题目中,稍不注意,就会出现错误。
氮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如下:
[考题印证]
7.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
解析:稀HNO3与Fe粉反应,首先生成Fe3+,过量的铁将Fe3+还原得到Fe2+,滴入KSCN溶液不显红色,A错;Al箔能与稀HNO3反应放出NO,B错;检验溶液中的NH+4,应加入浓NaOH溶液,且需要加热,故无法确定是否含有NH+4,D错。
答案:C
8.(2012·四川高考)向27.2 g Cu和Cu2O的混合物中加入某浓度的稀硝酸0.5 L,固体物质完全反应,生成NO和Cu(NO3)2,在所得溶液中加入1.0 mol/L的NaOH溶液1.0 L,此时溶液呈中性,金属离子已完
全沉淀,沉淀质量为39.2 g。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
...的是()
A.Cu与Cu2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B.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6 mol/L
C.产生的NO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4.48 L
D.Cu、Cu2O与硝酸反应后剩余HNO3为0.2 mol
解析:结合题意,反应过程为①Cu/Cu2O+HNO3→Cu(NO3)2+NO↑+H2O,②NaOH+
HNO3/Cu(NO3)2→NaNO3+Cu(OH)2↓+H2O。n[Cu(OH)2]=
39.2 g
98 g·mol-1
=0.4 mol,故Cu(NO3)2消耗NaOH 0.4
mol×2=0.8 mol,余下硝酸1.0 mol/L×1.0 L-0.8 mol=0.2 mol,D项正确;n(Cu)+2n(Cu2O)=0.4 mol,
n (Cu)×64 g·mol -1+n (Cu 2O)×144 g·mol -
1=27.2 g ,解得:n (Cu)=0.2 mol ,n (Cu 2O)=0.1 mol 。根据电子得失守恒有0.2 mol ×2+0.1 mol ×2×1=n (NO)×3,n (NO)=0.2 mol ,其在标况下的体积为4.48 L ,A 、C
项正确;c 原(HNO 3)=0.2 mol +0.4 mol ×2+0.2 mol 0.5 L
=2.4 mol/L ,B 项错误。 答案:B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4分,共56分。)
1.图中三位同学正在讨论某一物质,他们所描述的物质是( )
A .HCl
B .SO 2
C .CO 2
D .Cl 2
解析:SO 2是造成酸雨的主要因素。
答案:B
2.下列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 A .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具有光学特性、生物功能、电学特性、耐高温、强度高
B .光导纤维做通讯材料有许多优点,但怕腐蚀,铺设也很不方便
C .高温结构陶瓷比金属材料具有许多优点,如不怕氧化、密度小等优点
D .光导纤维除用于通信外,还可以用于医疗、信息处理等许多方面
解析: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其性质稳定,耐腐蚀能力要比金属材料要强得多,所以,认为它怕腐蚀的说法是不正确的。
答案:B
3.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①陶瓷 ②水泥 ③玻璃 ④漂白粉 ⑤胆矾 ⑥氯水
⑦液氯
A .①③⑤
B .②④⑥
C .⑤⑦
D .⑥⑦ 解析:陶瓷、水泥、玻璃均是硅酸盐产品,均属混合物。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CaCl 2和Ca(ClO)2,氯水是Cl 2的水溶液,均为混合物;胆矾是CuSO 4·5H 2O ,液氯是液态的Cl 2,均为纯净物。
答案:C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SO 2具有还原性,故可作漂白剂
B.Na的金属活动性比Mg强,故可用Na与MgCl2溶液反应制Mg
C.浓硝酸中HNO3见光会分解,故有时在实验室看到的浓硝酸呈黄色
D.Fe在Cl2中燃烧生成FeCl3,故在与其他非金属反应的产物中的Fe也显+3价
解析:A项,SO2可作漂白剂是因为SO2可与有色物质结合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并不是因其具有还原性;B项,金属单质Mg的制取应用电解法;D项,Fe与强氧化剂反应显+3价,与弱氧化剂反应显+2价,如Fe与S反应生成FeS。
答案:C
5.在下列变化①大气固氮②实验室制取NO2③实验室制取氨气中按氮元素被氧化、被还原、既不被氧化又不被还原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B.②①③
C.③②①D.③①②
解析:大气固氮是N2生成NO,氮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实验室制取NO2的原理是浓硝酸和金属铜的反应,氮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原理是铵盐与碱的反应,氮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答案:A
6.下列实验过程中,始终无明显现象的是()
A.NO2通入FeSO4溶液中
B.CO2通入CaCl2溶液中
C.NH3通入AlCl3溶液中
D.SO2通入已酸化的Ba(NO3)2溶液中
解析:NO2通入FeSO4溶液中,NO2与水反应生成的HNO3能将Fe2+氧化为Fe3+,溶液由浅绿色变为黄色,A项错误;CaCl2溶液显中性,向其中通入CO2,无明显现象,B项正确;NH3通入AlCl3溶液中:Al3++3NH3·H2O===Al(OH)3↓+3NH+4,产生Al(OH)3沉淀,C项错误;SO2通入已酸化的Ba(NO3)2溶液中,HNO3能将SO2氧化为SO2-4,最终得到BaSO4沉淀,D项错误。
答案:B
7.利用下列试剂,选用合适方法鉴别Na2SO4、Na2SO3、Na2CO3、NaCl四种溶液,最佳试剂组是() A.BaCl2、HCl、品红溶液
B.BaCl2、HCl、石蕊溶液
C.AgNO3和HNO3溶液
D.AgNO3和BaCl2溶液
解析:BaSO4、BaSO3、BaCO3均不溶于水,但BaSO3和BaCO3溶于盐酸,并且BaSO3与盐酸反应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SO2气体,而BaCO3与盐酸反应生成无色无味的CO2。
答案:A
8.下列有关试剂的保存方法,错误的是()
A.浓硝酸保存在无色玻璃试剂瓶中
B.少量的钠保存在煤油中
C.氢氧化钠溶液保存在有橡皮塞的玻璃试剂瓶中
D.新制氯水通常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
解析:浓硝酸应保存在棕色玻璃试剂瓶中。
答案:A
9.实验是化学研究的基础,关于下列各实验装置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装置①常用于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
B.装置②可用于吸收HCl气体,并防止倒吸
C.以NH4HCO3为原料,装置③可用于实验室制备少量NH3
D.装置④b口进气可收集H2、NO等气体
解析:装置①为蒸馏装置,用于分离沸点不同的、互相溶解在一起的液体混合物,A项错误;装置②已将导气管插入H2O中,并不能防止倒吸,B项错误;装置④不能用来收集NO气体,NO在空气中易氧化,D项错误;装置③可使NH4HCO3受热分解生成NH3、H2O和CO2,而碱石灰可以吸收CO2与H2O,C项正确。
答案:C
10.下列关于物质性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Cl2能与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大多数金属反应
B.N2是大气中的主要成分之一,雷雨时,可直接转化为NO2
C.硫是一种淡黄色的能溶于水的晶体,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D.硅是应用广泛的半导体材料,常温下化学性质活泼
解析:N2是大气中的主要成分之一,雷雨时先转化为NO,而后再转化为NO2,B项错误;硫难溶于水,C项错误;常温下硅的化学性质很稳定,D项错误。
答案:A
11.四支试管中分别充满NO、SO2、NO2、Cl2中的一种,把它们分别倒立于盛有水的水槽中,充分放置后的现象如下图所示。其中原试管充满NO2的是()
解析:根据3NO 2+H 2O===2HNO 3+NO ,剩余气体是反应前的13
,故B 项正确,NO 不溶于水,对应D 项;SO 2在水中的溶解度为1体积水溶解40体积SO 2,对应A 项;Cl 2对应C 项。
答案:B
12.下列说法不.
正确的是( ) A .活性炭、SO 2、Na 2O 2都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但原理不同
B .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金属氧化物多数是碱性氧化物
C .同温同压下,两份相同质量的铁粉,分别与足量的稀硫酸和稀硝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体积相同
D .将CO 2气体通入BaCl 2溶液中至饱和未见沉淀生成,继续通入NO 2则有沉淀生成
解析:选项B ,如NO 、CO 不是酸性氧化物,大多数金属氧化物是碱性氧化物。选项C ,根据反应:Fe +H 2SO 4===FeSO 4+H 2↑,Fe +4HNO 3===Fe(NO 3)3+NO ↑+2H 2O ,同温同压下,等物质的量的Fe 参与反应时生成的H 2、NO 的体积相等。
答案:D
13.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 .SiO 2是酸性氧化物,能与NaOH 溶液反应
B .Na 2O 、Na 2O 2组成元素相同,与CO 2反应产物也相同
C .CO 、NO 、NO 2都是大气污染气体,在空气中都能稳定存在
D .新制氯水显酸性,向其中滴加少量紫色石蕊溶液,充分振荡后溶液呈红色
解析:Na 2O 、Na 2O 2与CO 2反应产物分别为Na 2CO 3,Na 2CO 3和O 2;NO 在空气中不能稳定存在;向新制氯水中滴加少量紫色石蕊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答案:A
14.物质的量之比为2∶5的锌与稀硝酸反应,若硝酸被还原的产物为N 2O ,反应结束后锌没有剩余,则该反应中被还原的硝酸与未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A .1∶4
B .1∶5
C .2∶3
D .2∶5
解析:2 mol Zn 与稀硝酸反应转移4 mol e -,1 mol HNO 3被还原为N 2O 转移4 mol e -,故被还原的为
1 mol ,未被还原的HNO 3为4 mol ,两者比为1∶4。
答案:A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44分。)
15.(9分)几种含硅元素的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1)写出图示反应的几种物质的化学式:
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B ―→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B ―→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下列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D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的突破点在于A 和B ,含硅的物质与碳在加强热的条件下反应的只有SiO 2,其反应为SiO 2+2C=====高温Si +2CO ↑,故A 为Si ,B 为SiO 2,则由硅的化合物之间关系可推知:C 为H 2SiO 3,D 为Na 2SiO 3,E 为CaSiO 3。
答案:(1)SiO 2 H 2SiO 3 Na 2SiO 3
(2)①SiO 2+2C=====高温Si +2CO ↑
②CaCO 3+SiO 2=====高温
CaSiO 3+CO 2↑
(3)SiO 2-3+H 2O +CO 2===H 2SiO 3↓+CO 2-3 16.(10分)如图所涉及的物质均为中学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其中C 为气态单质,D 为黄绿色气体,E 为固态单质,它们存在如下转化关系,反应中生成的水及次要产物均已略去。
(1)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F____________,H____________。
(2)指出MnO 2在相关反应中的作用:反应①中是________剂,反应②中是________剂。
(3)若反应①是在加热条件下进行的,则A 是________;若反应①是在常温条件下进行的,则A 是________。
(4)写出B 与MnO 2共热获得D 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黄绿色气体是Cl 2,然后根据框图转化关系可推知,B 为盐酸,C 为O 2,E 为Fe ,A 可能为H 2O 2或KClO 3,F 为Fe 3O 4,G 为FeCl 2,H 为FeCl 3,当反应①在加热条件下进行时,A 为KClO 3;当①在常温条件下进行时,A 为H 2O 2,且在反应中MnO 2皆作催化剂;而在反应②中MnO 2为氧化剂,将HCl 氧化为Cl 2。
答案:(1)Fe 3O 4 FeCl 3 (2)催化 氧化 (3)KClO 3
H 2O 2
(4)MnO 2+4HCl(浓)=====△MnCl 2+Cl 2↑+2H 2O
17.(10分)下图1为实验室制取氨的实验装置。
(1)写出A 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收集氨时试管口棉花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位学生用制得的氨,按图2装置进行喷泉实验,烧瓶已充满干燥的氨气,引发喷泉实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另一学生积极思考产生喷泉的其他方法,设计了图3装置。首先在锥形瓶中分别加入足量的下列物质,反应后产生喷泉的是( )
A .CaCO 3粉末和浓盐酸
B .NH 4HCO 3溶液与稀NaOH 溶液
C .HCl 和AgNO 3溶液
D .HCl 和酚酞溶液
该同学又向锥形瓶中加入酒精,水槽中加入冷水后,再加入足量的下列物质,结果也产生了喷泉。水槽中加入的物质可以是( )
A .硝酸铵
B .食盐
C .浓硫酸
D .硫酸铜
解析:(1)采用的是固+固混合加热制气的方法,故用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加热制NH 3,化学方程式为2NH 4Cl +Ca(OH)2=====△CaCl 2+2NH 3↑+2H 2O 。
(2)收集氨气用的是向下排空气法,试管口棉花的作用是减少氨气与空气的对流,加快收集的速率,同时保证试管中能收集满氨气。
(3)打开橡皮管的夹子,挤压胶头滴管的胶头,使少量的水进入烧瓶,由于氨气易溶于水,使烧瓶中的气体压强减小,引发喷泉。
(4)图3是利用反应生成大量的气体,由气体自身产生的压强将液体压上去而产生喷泉,故A 可以;在锥形瓶中加入酒精,则需将酒精汽化才能形成喷泉,故需加入在冷水中能够放出大量热量的物质才可以,即加入浓硫酸。
答案:(1)2NH 4Cl +Ca(OH)2=====△
CaCl 2+2NH 3↑+2H 2O
(2)减少与空气的对流,保证试管中能收集满氨气
(3)打开橡皮管的夹子,挤压胶头滴管的胶头,使少量的水进入烧瓶
(4)A C
18.(12分)长期存放的亚硫酸钠可能会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某化学兴趣小组通过实验来测定某无水亚硫酸钠试剂的质量分数,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装置:
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1)若将虚线框内的分液漏斗换成长颈漏斗,则应该怎样检查虚线框内装置的气密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D 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 装置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称量a g Na 2SO 3样品放入锥形瓶中,向B 装置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BaCl 2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干燥,得白色沉淀b g ,原样品中Na 2SO 3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4)C 装置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现有以下试剂:蒸馏水、稀盐酸、稀硝酸、BaCl 2溶液、Ba(NO 3)2溶液,请从中选择合适试剂,设计一种不同的实验方法测定试样中无水亚硫酸钠质量分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3)b g 白色沉淀为BaSO 4,其物质的量为b 233 mol ,则原样品a g 中含Na 2SO 3也为b 233
mol ,样品中Na 2SO 3的质量分数为126b 233a
×100%。 答案:(1)关闭弹簧夹(或止水夹)a ,由长颈漏斗向锥形瓶内加水至漏斗内液面高于锥形瓶内液面,过一段时间观察液面是否变化,若不变,说明气密性良好,否则,说明装置漏气
(2)MnO 2+4HCl(浓)=====△
MnCl 2+Cl 2↑+2H 2O
Cl 2+SO 2+2H 2O===4H ++2Cl -+SO 2-4 (3)126b 233a
×100% (4)Cl 2+2OH -===Cl -+ClO -
+H 2O
(5)称取一定质量的样品置于烧杯中,加水溶解,依次加入足量盐酸和BaCl 2溶液,过滤,洗涤,干燥,称量沉淀物的质量,计算即可(其他合理答案也得分)
正在阅读: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1精讲精练 单元评估:第4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2)05-08
考试的启示作文400字07-06
2007新东方英语词根词缀记忆大全(整理打印版最有效的背单词方法03-19
(最新)2012年 - 陈印老师word版葵花宝典05-23
计算机一级ms office - 图文04-10
国际政治简历模板参考09-25
班导助理工作小结05-10
童话剧《小兔乖乖》12-31
春蕾幼儿园幼儿体检结果分析 - 图文12-25
小桔灯萌芽教案1—15课适合四年级上册07-05
- 教学能力大赛决赛获奖-教学实施报告-(完整图文版)
- 互联网+数据中心行业分析报告
- 2017上海杨浦区高三一模数学试题及答案
- 招商部差旅接待管理制度(4-25)
- 学生游玩安全注意事项
-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文档模板供参考)
- 叉车门架有限元分析及系统设计
- 2014帮助残疾人志愿者服务情况记录
-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 中国食物成分表2020年最新权威完整改进版
- 推动国土资源领域生态文明建设
- 给水管道冲洗和消毒记录
- 计算机软件专业自我评价
- 高中数学必修1-5知识点归纳
- 2018-2022年中国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产业深度分析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发展趋势(目录)
- 生产车间巡查制度
- 2018版中国光热发电行业深度研究报告目录
- (通用)2019年中考数学总复习 第一章 第四节 数的开方与二次根式课件
-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4课说数课件粤教版
- 上市新药Lumateperone(卢美哌隆)合成检索总结报告
- 高中化学
- 精讲
- 精练
- 非金属
- 化合物
- 人教
- 必修
- 单元
- 评估
- 及其
- 小班智力游戏颜色猜一猜教案
- 用友nc集采-1.集采分收分结
-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滚切式双边剪)
- 工程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方案
- (完整版)低年级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研究课题
- 低压电气配电柜、操作台、操作箱使用说明书
- 春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 ERK信号分子介导周期机械拉伸诱导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_袁琳
- 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入门 课后题答案
- 机械行业各工种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 2019年SaaS-HCM行业Workday分析报告
- 五年级下期科学复习第四单元
- 化工原理期末试题及答案
- XX有限公司无线视频矿井自动化控制系统研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江苏省镇江市2015年中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 铁路线路工练习题集
- 2020年中考道德与法治必刷卷(武汉专用03)(解析版)
- 关于深入推进消防安全”七进“
- 2016年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学基础知识之新闻学概论(同等学力加试)考研复试题库
- 徒步装备清单及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