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中级实务要点提纲 - 图文

更新时间:2023-10-20 18:0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实务重点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人在环境中 答题要点:分析服务对象面临的困境和问题,要在3个层次:个人、家庭、环境(包括社区、朋友、邻里等) 系统理论: 不只是分析服务对象自身原因,强调系统对人的影响以及人与各系统的互动 答题要点:在运用是要加上(例如家庭)“系统”二字,如:家庭系统中需要多沟通,学校、朋辈系统中要努力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社区系统中要参与社区活动等。要有层次的从小到大,一层一层的分析,不要遗漏;如果不记得具体运用的工作策略,可直接写“通过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 系统理论视角下的问题评估要从三个层面:生理、心理+社会(微、中、宏)。 生态系统理论: 与人在环境中类似,强调生命周期(即不同社会力量对人生发展阶段的影响)以及个人与环境交流有效掌控环境、与他人建立关系的能力。 层面:微观:个体;中观:家庭、单位、小群体; 宏观:单位、社区、文化。 提供直接、间接服务(个案、小组、社区 + 行政、研究)。 论述时应将这四个层次带入:如:根据生态系统理论系统分析的家庭问题有: 1. 微观系统:人?; 2.中观(间)系统:两人/人际关系?; 3. 外在系统:家庭?; 4. 宏观系统:社区、社会、社区文化、政策、环境等。 问题的评估要从服务对象的:生理、心理、社会、经济、政治动力的全人系统分析评估,同时进行个案倡导、社会政策、公共计划等宏观的间接工作。 优势视角和增能理论: 特点:非疾病假设,重视服务对象的优势,强调整全性干预服务(参考生态系统理论)。 要点:每个人、小组、家庭、社区都有优点,都有内在外在资源,包括天赋、知识、社会支持和资源;创伤、虐待、疾病和挣扎可能是伤害、痛苦的,但也可能成为挑战和机遇;认真对待个人、群体、社区的抱负;相互协作才能更好地为其服务;每种环境都充满资源;强调服务对象能力的提升。 PS:谨记“人在环境中”

可 应 用 的 理 论 1

社会工作者与改变媒介系统中其他专业人士形成的一个共同工作的团改变媒介系队。 统 要点:要说出所有相关的参与服务的人,如社工,老师、民警、居委会、家庭等。 是指社会工作服务的对象,也是社会工作服务的直接受益人; 服务对象系服务对象系统可以是个人、家庭、团体、组织或社区。 统 现有服务对象:来机构求助,并已经使用社会工作服务的服务对象 潜在服务对象:没有求助,但可能需要社会工作服务的服务对象 指为了达到改变服务对象系统的目的需要改变和影响的系统。 注意:服务对象系统与目标系统的关系:服务对象系统与目标系统有时是一致的,有时是不一致的,有时还可能是交叉的。 与社会工作者一起努力,实现改变目标的人,是社会工作者的合作者;当存在多个行动系统时,要注意协调各行动系统的工作步调。 通用过程模式中的四个基本系统 目标系统 行动系统 PS:如果问题是是四个系统,一定分开阐述。

简化法:任何人、家庭、团体、组织、或社区都可以成为以上系统之一。

通用过程包括六个阶段/步骤:(熟记于心)

1. 接案 2. 预估 3. 计划 4. 介入 5. 评估 6. 结案

2

内容步骤 准备提纲、会谈、资料收集、初步预估、建立专业关系、决定工作进程、签订初步服务协议。 重要性:澄清双方的期望和义务;激励服务对象; 促进和诱导服务对象的改变;影响后续工作关系; 影响今后的互动。 任务:了解服务对象来源:主动求助、转介、工作者主动接触; 认定服务对象类型:自愿、非自愿(转介)、强制; 了解求助过程; 使潜在服务对象成为现有服务对象 与服务对象初步建立专业关系 资料准备:研读对象资料、了解其是否接受过服务、查询是否有特殊事项、走访社区 拟定面谈提纲:解释自己和专长;说明回头目的和内容、角色和责任;解释机构的功能和服务、保密原则和过程;征求对象的意见和期望;是否有需要处理的紧急事件。 主要任务:1.界定服务对象的需要和问题;2.澄清角色期望和责任; 3.激励并帮助服务对象进入受助角色; 4.促进和引导服务对象改变态度和行为。 技巧:主动介绍自己;沟通;倾听;对服务对象的想法与反应有透彻的了解;经自己与服务对象融合;敏锐感觉服务对象情绪反应;向服务对象表达愿意协助的态度。(个案技巧) 范围:个人、身体(生理、病史)、特点和能力、社会环境。(人与环境) 方法:亲自询问、向相关人员咨询、查阅档案、家访。 主要任务:界定并确认问题、机构是否能处理、了解服务对象是否愿意被协助、达成服务协议、确定问题先后与次序、紧急介入。 技巧:同感、诚恳、温暖与尊重、积极主动。 终结服务 转介 进入下一个助人阶段。 与服务对象:问题的初步界定、机构和工作者可提供的服务、相互的角色期望、暂定的时间长度。(口头或书面) 注意:可与其他系统订立关系和协议(改变媒介系统、目标系统、行动系统) 接案的注意事项:是否紧急介入;是否有能力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先后次序;保证服务对象所要求的服务符合机构的工作范围 影响接案成功的因素:双方期望不一致;工作者能力不足;临时事件、外部障碍;服务对象不愿意;社会文化;不同专业间配合出现问题。 准备 一 会谈 接案 收集资料 初步预估 建立专业关系 决定工作进程 签订初步协议 例题:2011年第三题

3

任务目的:了解各方面情况(人与环境:问题、原因、资源) 基本步骤:收集资料、分析和解释服务对象资料和问题、认定问题、撰写预估报告。 内容:个人、环境、两者交互作用。(生理、心理、社会)。 方法:询问(会谈、角色扮演、问卷);咨询、观察、家访、利用已有资料。 排列次序;发现问题;识别原因;对问题与需要作出解释 个人(问题需要、原因)+ 环境(四大系统、原因)+ 发展阶段(生命周期)+ 资源 社会历史报告 家庭结构图(P37) 社会生态系统图(P39) 社会网络分析(非正式系统、正式系统)——将“环境”资源进行区分。 社会网络分析(P41): 非正式支持系统来源:家庭系统、朋辈系统、邻里系统; 正式支持系统来源:社工、医疗机构、社区、学校、群团组织、司法、公安、各种专业人士等。 资料收集 二、预估 (案例分析) 分析解释 认定问题 方法 例题:2014年第二题(资料收集方法) 2012年第二题(社会支持网络/资源分析)

4

1.目的和目标 2.关注的问题与对象 三、计划 (方案设计) 答题注意:不要忘记写标题名称(帮助**的计划书);写方案时只答目标,不答目的;画系统图,写图例。 计划的构成(6点要背下) (最重要):要用正面的语言、优势视角、目标可测量、可行性、说明完成的时间、目标与机构功能一致。 个人:社工能、要做什么; 家庭:找家庭成员谈话; 小组、群体:介绍小组、组成小组; 组织:帮助个人寻找资源;评估组织机构的服务,以改进工作 社区:人在环境中、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居民代表共同讨论社区问题、在社区内寻找资源帮助个人。 注意:答题时写“通过 + 计划目标 + 介入策略”,内容与目标对应、正面语言、服务对象自决。 5点必写:直接、间接;微观、中观、宏观。 方法:个人辅导、小组活动、社区介入、网络构建(志愿者、邻里)、政策倡导。 介入行动:危机介入、物质支持、心理辅导、专业咨询;资源整合、经济援助、安置服务等。 3.介入策略 4.协同合作者 5.角色 6.工作程序 服务对象+题中出现的人、介入中需要参与的人 (参考四大系统) 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各自的角色:略写:(如提供者:提供**服务) 社工角色:直接服务的提供者、资源的联络人(正式、非正式资源);间接服务提供者(与其他各系统展开工作) 服务对象角色:合作者、信息提供者 具体工作程序及工作时间表:简写,但要有 策划:多长时间;实施:多长时间;评估、总结:多长时间 签订协议:协议内容要清楚明确、可操作性强、有弹性、双方认可 例题:几乎每年都有,最后的方案设计题 一般要区分个案、小组、社区服务方案(详见答题策略与模板)

5

认知和情绪问题处理:理性情绪行为疗法(事情—非理性想法--不合理行为—信念辩论—改善;社会融合 临终关怀和哀伤辅导:精神问题的解决(人生回顾、寻求当下生命的意义); 共性危机干预方法:最小的努力产生最大的效果;危机干预模式/任务中心模式 方法 支持网络建构:建立支持性小组(再适应和社会支持:正式/非正式网络)。 社会工作督导:对工作者的,要能辨识无力感、增强权能——综合能力里面的三种督导形式:支持性、教育性、行政性督导 需要:治疗康复、基本生存、家庭生活、社会交往、社会尊重。 优抚工作内容:协助处理服务对象及家庭问题;增强对医院环境的适应;处理与医院 医疗系统的关系;出院及跟进服务;支持小组、网络、志愿者;参与活动策划;协调资源、整合社会网络、鼓励社会参与、提高社会地位。 需要:健康维护、婚姻家庭、社会参与、社会尊重。 问题:老化;老年慢性病增加、生活质量受损;心理失衡;社会地位下降;社会隔离。 第九章 优抚安置 社会工作 (参考老年社工&医务社工) 光荣院 复员需要:就业权益保障、社会再适应心理调试、就业难、隐性失业、延迟上岗。 退伍介入重点:压力预防与减压——安慰鼓励、成绩的认同、赞许。 军人 构建支持网络:协调有关部门、推进安置渠道多元化。 需要:军队情结、社会尊重、健康维护、居家养老、社会参与。 问题:角色失调、地位下移、心理失衡。 技巧(分阶段): 军休 接收安置前:资料收集、预估协助了解政策; 接收安置中:评估诊断、家访、政策解答和心理疏导、办理手续; 接收安置后:心理补偿和精神慰藉、“六老”、居家生活、待遇、临终关怀、培训工作人员、志愿者训练、社会政策良性改变。 归纳: 优抚安置服务对象的特点:覆盖范围广、军队情结深、需要层次多、问题压力重。 需要层次:生理、安全、归属与爱、尊重、认知、审美、自我实现。 突出需要:社会再适应、危机应对、心理补偿、精神慰藉、社会尊重、社会支持。 优抚安置工作的特点:政治性(部队与社会稳定、社会公平);政策性; 协调性(部门多、任务重);特殊性(身份特殊、需求多样、保障环节复杂);矛盾性(政治化与市场化、主体化与边缘化)。 16

工作方针:救急难;托底线;可持续 对象需要:生理、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实现 第十章 社会救助 社会工作 最低生活保障: 服务对象识别;帮助申请救助;提供心理支持;调节家庭关系;开展能力建设;促进社会融入 特困人员供养: 提供基本生活条件;提供日常生活照料;提供疾病治疗;办理丧葬事宜 医疗救助:协助申请救助;改善救治环境;协调医疗资源;强化社会支持 内容 住房救助:协助申请住房救助;宣传讲解政策 教育救助:提供教育机会;提供教育补助;心理能力建设 就业救助:转变就业观念;自我认知调整;职业技能培训;连接就业资源 临时救助:危机干预;外展服务;机构救助 受灾人员救助:协助安置受灾人员;及时开展危机干预;修复社会支持系统;社区重建与发展 社会支持网络:丰富成员、整合资源、发挥功能;政府、社会、社区;正方法 式/非正式 个案管理:整合性;程序 例题:2010年1题;2012年1题;2014年1题。

17

关键词:家庭的社会功能、增强家庭能力、家庭整体需要、家庭结构 不同类型家庭的共同特征:日常生活和沟通交流方式的干预;协助家庭成员改善家庭困扰产生的环境因素;为家庭成员提供直接、具体的支持和帮助。 工作基本假设 :提供以家庭为基础的支持、坚持以家庭为中心的理念、采取危机介入策略、运用生态视角(个人—家庭—社会环境互动)。 家庭系统理论:问题是整个家庭沟通交流方式导致的;面临的危机既是机会也是挑战;因“问题”而导致家庭功能的失调能够有效解决。 核心要素:家庭整体大于各部分之和;家庭成员相影响;家庭包含子系统,又归属于更大的社会系统;家庭系统依据已建立的规则运行。 家庭生命周期:根据不同阶段的不同角色和任务进行分析。 理论 家庭抗逆力: 分析家庭危机因素和有利的保护因素,加强保护减少危机——优势视角 生态系统理论: 微观系统(家庭) 中观系统(两个微观系统或多个,如家庭、学校) 外部系统(社区) 宏观系统(社会文化价值系统) 改善亲子关系的服务:家庭行为学习、家庭照顾技巧训练、心理健康教育。 内容 改善夫妻关系的服务:婚姻辅导、家庭暴力干预。 家庭的救助和帮扶。 基本原则:家庭处境化、个别化、家庭成员增能、需求满足 第十一章 家庭 社会工作 评估绘制家庭结构图:长辈上晚辈下、同辈长左幼右、夫妻男左女右。 方法 家庭生态图:表示不同系统和成员间的关系。(P293) 干预观察、聚焦、例子使用、再标签、问题外化 技巧 例题:2008年1题;2010年1题。

18

满足所有学生一般需要(掌握用词): 促进学生与健康成人和益友的联系能力; 增强学生明确自我身份和有效处理冲突的社交能力; 满足学生情绪控制和表达能力的需要; 促进学生学业发展和认知能力的培养; 促进学生提升采取行动的能力; 提升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 增强学生自我效能感的需要; 内容 促进学生培养亲社会规范的能力。 满足部分学生特殊需要: 学业困境学生; 人际关系困境学生; 家庭生活困境学生; 心理状况困境学生; 特殊行为群体学生。 (主要结合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部分的需求进行分析) 第十二章 学校 社会工作 抗逆力 表现形式:常规形式:亲社会的行为方式;非常规形式:反传统、反社会、反主流的行为倾向。 构成要素: 外部支持因素:正向的联结关系、坚定清晰的规范、关怀支持的环境、积极合理的期望、有意义的参与机会。 内在优势因素:个人形象感、积极乐观感。 效能因素:人际技巧、解决问题的能力、情绪管理、目标制定。 理论基本步骤: 方法 1.促进亲社会联结:组织学生活动、创造机会吸引父母参与学校工作、在教育教学环节中促进师生沟通。 2.建立清晰稳定的边界:学校制定纪律规范、体现关怀淡化惩罚。 3.教授生活技能:与人合作、冲突解决方法、抵制、决策、沟通、解决问题、自我决定、压力管理。 4.提供关怀与支持。 5.建立和表达高期望:强调合作、淡化竞争。 6.提供机会促进参与。 个案管理 注重生态系统,提供整合性服务。社工角色:服务经纪人、使能者 小组工作方法: 注意基本程序、运作策略和评估 例题:2009年1题;2011年1题;2012年1题;2013年1题。

19

目标 促进居民参与,解决社区问题;改善社区关系,提升社区意识;挖掘社区资源,满足社区需求。 特点:以社区为对象;重点解决社区居民所面临的集体性问题;采用宏观结构的视角分析和介入问题;强调社会参与,关注人的发展;重视社区资源的挖掘和运用。 社区公共服务: 社区就业服务;社区福利服务;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社区教育;社区治安;流动人口服务 社区志愿服务: 策划社区志愿服务项目,带领志愿者开展服务; 发掘培养志愿者骨干,培育扶持社区志愿服务组织; 组织开展志愿者培训,提升服务水平; 做好志愿者管理,推动志愿服务事业持续发展。 农村社区建设 农村扶贫开发 农村特殊群体社会服务: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服务;农村留守老人社会服务;农村留守妇女社会服务(参照以上各具体人群) 城市社区 主要内容 第十三章 社区 社会工作 农村社区 社区类型分析: 类型:类型、基本状况等 问题分析:共性问题;群体性问题 社区需求分析:感觉性需求(语言)、表达性需求(行动)、规范性需求过程 (专业评估决定)、比较性需求。 政策分析:分析社会政策的层次;分析政策内容和政策过程 社区服务(活动)方案策划: 预估、计划、执行、评估——重点在于介入策略 资源连接:类型:人力、物力、财力、组织、文化资源。 连接方式:资源整合、共享、流通。 推动居民参与: 层次和形式:告知(最底层次)、咨询、协商、共同行动、社区自治。 影响参与的因素分析:1. 参与价值:不关心、自责、无用感; 2. 参与意愿;3. 参与能力:时间和金钱、知识和技巧。 方法 推动参与的策略:促进居民对参与价值的肯定、提升参与意愿、提高参与能力。 居民的能力建设: 认知和思维能力的培养;行为和技巧能力的培养;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提升。 建立社区支持网络:个人、志愿者联系、互助、邻居协助。 例题:2008年1题;2009年2题;2010年1题;2011年2题;2012年1题;2013年1题;2014年1题

20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7oa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