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课堂教学 培养创新能力

更新时间:2024-07-09 16:4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改进课堂教学 培养创新能力

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就显得格外重要。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真正的教育要培养出能思考、会创新的人。”素质教育的精髓也是要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学生。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入手,也就是培养学生的敢想、敢做、敢说、敢争论和创新的欲望。我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摆脱了旧的教学模式,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创新因素,寓创新思维、创新意识于课堂教学中,巧妙地、潜意识地引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欲望,引领学生走进创新的殿堂,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鼓励学生置疑问难,诱导学生的创新意识

古人有句话:“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通过鼓励学生置疑问难,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诱导学生的创新意识。但这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首先,教师提问,让学生受到启发,即示范提问。在平时的每堂课中,教师的提问要向学生展示发现问题的思维过程,使学生受到启迪,有方法可循。如《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一课的第一段中,有一句话:“一群穿着破烂的纤夫迈着沉重的步子,踏着黄沙,沿着河岸一步一步向前走。”提问时,教师可先把句子读

1

一遍,接着问:“这里为什么写纤夫们?一步一步?地向前走,而不是?快步走,一步步走?呢?”这一提问不仅向学生展示了发现问题的思维过程和方法,认真读句子,咬文嚼字和类化等,而且使学生产生了自己提问的欲望和兴趣。

其次,让学生尝试提问。学生在读书过程中会遇到一些不懂、难懂的问题,这就是疑问,是感知过程的障碍。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过程中要通过启发引导,让学生发现问题,并尝试提问。尝试提问的方法有:围绕课题提问、定范围提问等。如学习《梅花魂》时,可让学生围绕课题提问:“?魂?是什么意思??梅花魂?的含义是什么?”能提出并回答出这些问题,正是教学成功的关键所在。

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小学生的思维是简单的,他们也很幼稚,而丰富的想象是创新的翅膀。为此,教师要找准想象的切入口,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敢于想象,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一)对比反衬想象。教师可针对课文内容做出假设,如教《卖火柴的小女孩》后,引导学生想象:大年夜富人家的孩子可能干什么?学生展开了想象的翅膀……想象后与课文对比,从而使学生体会到当时劳动人民的贫穷与痛苦,体会到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之心,在情感上与作者产生共鸣。

(二)在空白处想象。要抓住字里行间的空白处想象,如在学了《穷人》一课后,可让学生大胆想象,续编《穷人》,想象

2

一下以后会发生什么事,可以想象一个月后的事,也可以想象一年后的事,这样就激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丰富的想象冲破了定势思维的束缚,点燃了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三、改变作业形式,展示创造潜能

学生学到的知识需要验证,作业就是学生巩固知识,提高能力的有效途径,但传统教学的作业都是强迫学生去做一些死板的作业,缺乏创新意识。为了扭转这种局面,教师要让学生自己设计作业展示一下学生的创造才能。

(一)巩固强化作业。如学过新课后让学生给生字找出形近字或同音字并组词,摘录优美句子等。

(二)查询资料的作业。让在学了《黄河象》后,让学生自己查询有关资料,把不懂的地方自己弄清,建立资料库。

(三)动手操作性作业。学生在学习了写景的文章后,可把它所表达的意境描绘在纸上。让学习了《月光曲》后,把当时的意境描绘出来。

通过做这些自主性的作业,不仅使学生巩固了知识,而且也展示了学生的创造才能。

由此看来,旧的课堂教学结构、旧的教学方法已经不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已经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所以,要逐步改善课堂教学结构,引导学生创新,成为高素质的人才。

3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7o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