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数学上册 期末试卷培优测试卷
更新时间:2023-04-18 01:42: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 八年级数学上册课本电子版推荐度:
- 相关推荐
八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培优测试卷
一、八年级数学全等三角形解答题压轴题(难)
1.如图,△ABC 中,AB=AC=BC,∠BDC=120°且BD=DC,现以D为顶点作一个60°角,使角两边分别交AB,AC边所在直线于M,N两点,连接MN,探究线段BM、MN、NC之间的关系,并加以证明.
(1)如图1,若∠MDN的两边分别交AB,AC边于M,N两点.猜想:BM+NC=MN.延长AC到点E,使CE=BM,连接DE,再证明两次三角形全等可证.请你按照该思路写出完整的证明过程;
(2)如图2,若点M、N分别是AB、CA的延长线上的一点,其它条件不变,再探究线段BM,MN,NC之间的关系,请直接写出你的猜想(不用证明).
【答案】(1)过程见解析;(2)MN= NC﹣BM.
【解析】
【分析】
(1)延长AC至E,使得CE=BM并连接DE,根据△BDC为等腰三角形,△ABC为等边三角形,可以证得△MBD≌△ECD,可得MD=DE,∠BDM=∠CDE,再根据∠MDN
=60°,∠BDC=120°,可证∠MDN =∠NDE=60°,得出△DMN≌△DEN,进而得到
MN=BM+NC.
(2)在CA上截取CE=BM,利用(1)中的证明方法,先证△BMD≌△CED(SAS),再证△MDN≌△EDN(SAS),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
解:(1)如图示,延长AC至E,使得CE=BM,并连接DE.
∵△BDC为等腰三角形,△ABC为等边三角形,∴BD=CD,∠DBC=∠DCB,∠MBC=∠ACB=60°,又BD=DC,且∠BDC=120°,
∴∠DBC=∠DCB=30°
∴∠ABC+∠DBC=∠ACB+∠DCB=60°+30°=90°,∴∠MBD=∠ECD=90°,
在△MBD与△ECD中,
∵BD CD
MBD ECD BM CE
,
∴△MBD≌△ECD(SAS),
∴MD=DE,∠BDM=∠CDE
∵∠MDN =60°,∠BDC=120°,
∴∠CDE+∠NDC =∠BDM+∠NDC=120°-60°=60°,即:∠MDN =∠NDE=60°,
在△DMN与△DEN中,
∵MD DE
MDN EDN DN DN
,
∴△DMN≌△DEN(SAS),
∴MN=NE=CE+NC=BM+NC.
(2)如图②中,结论:MN=NC﹣BM.
理由:在CA上截取CE=BM.∵△ABC是正三角形,
∴∠ACB=∠ABC=60°,
又∵BD=CD,∠BDC=120°,∴∠BCD=∠CBD=30°,
∴∠MBD=∠DCE=90°,
在△BMD和△CED中
∵BM CE
MBD ECD BD CD
,
∴△BMD≌△CED(SAS),
∴DM= DE,∠BDM=∠CDE
∵∠MDN =60°,∠BDC=120°,
∴∠NDE=∠BDC-(∠BDN+∠CDE)=∠BDC-(∠BDN+∠BDM)=∠BDC-∠MDN=120°-60°=60°,
即:∠MDN =∠NDE=60°,
在△MDN和△EDN中
∵ND ND
EDN MDN ND ND
,
∴△MDN≌△EDN(SAS),
∴MN =NE=NC﹣CE=NC﹣BM.
【点睛】
此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解决问题.
2.如图,已知△ABC中,AB=AC=20cm,BC=16cm,点D为AB的中点.
(1)如果点P 在线段BC 上以6cm /s 的速度由B 点向C 点运动,同时点Q 在线段CA 上由C 向A 点运动.
①若点Q 的运动速度与点P 的运动速度相等,经过1秒后,△BPD 与△CQP 是否全等,请说明理由;
②若点Q 的运动速度与点P 的运动速度不相等,当点Q 的运动速度为多少时,能够使△BPD 与△CQP 全等?
(2)若点Q 以②中的运动速度从点C 出发,点P 以原来的运动速度从点B 同时出发,都逆时针沿△ABC 三边运动,求经过多长时间点P 与点Q 第一次在△ABC 的哪条边上相遇?
【答案】(1)①△BPD ≌△CQP ,理由见解析;②V 7.5Q =(厘米/秒);(2)点P 、Q 在AB 边上相遇,即经过了
803秒,点P 与点Q 第一次在AB 边上相遇. 【解析】
【分析】
(1)①先求出t=1时BP=BQ=6,再求出PC=10=BD ,再根据∠B =∠C 证得
△BPD ≌△CQP ;
②根据V P ≠V Q ,使△BPD 与△CQP 全等,所以CQ =BD =10,再利用点P 的时间即可得到点Q 的运动速度;
(2)根据V Q >V P ,只能是点Q 追上点P ,即点Q 比点P 多走AB +AC 的路程,设运动x 秒,即可列出方程
1562202x x ,解方程即可得到结果. 【详解】
(1)①因为t =1(秒),
所以BP =CQ =6(厘米)
∵AB =20,D 为AB 中点,
∴BD =10(厘米)
又∵PC =BC ﹣BP =16﹣6=10(厘米)
∴PC =BD
∵AB =AC ,
∴∠B =∠C ,
在△BPD 与△CQP 中, BP CQ B C PC BD =??∠=∠??=?
,
∴△BPD≌△CQP(SAS),
②因为
V P≠V Q,
所以BP≠CQ,
又因为∠B=∠C,
要使△BPD与△CQP全等,只能BP=CP=8,即△BPD≌△CPQ,故CQ=BD=10.
所以点P、Q的运动时间
84
663
BP
t(秒),
此时
10
7.5
4
3
Q
CQ
V
t(厘米/秒).
(2)因为V Q>V P,只能是点Q追上点P,即点Q比点P多走AB+AC的路程
设经过x秒后P与Q第一次相遇,依题意得15
6220 2
x x,
解得x=80
3
(秒)
此时P运动了80
6160
3
(厘米)
又因为△ABC的周长为56厘米,160=56×2+48,
所以点P、Q在AB边上相遇,即经过了80
3
秒,点P与点Q第一次在AB边上相遇.
【点睛】
此题考查三角形全等的证明,三角形与动点相结合的解题方法,再证明三角形全等时注意顶点的对应关系是证明的关键.
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AB分别交x轴,y轴于A(a,0),B(0,b),且满足a2+b2+4a﹣8b+20=0.
(1)求a,b的值;
(2)点P在直线AB的右侧;且∠APB=45°,
①若点P在x轴上(图1),则点P的坐标为;
②若△ABP为直角三角形,求P点的坐标.
【答案】(1)a=﹣2,b=4;(2)①(4,0);②P点坐标为(4,2),(2,﹣2).
【解析】
【分析】
(1)利用非负数的性质解决问题即可.
(2)①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即可解决问题.
②分两种情形:如图2中,若∠ABP=90°,过点P作PC⊥OB,垂足为C.如图3中,若∠BAP=90°,过点P作PD⊥OA,垂足为D.分别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解决问题即可.【详解】
(1)∵a2+4a+4+b2﹣8b+16=0
∴(a+2)2+(b﹣4)2=0
∴a=﹣2,b=4.
(2)①如图1中,
∵∠APB=45°,∠POB=90°,
∴OP=OB=4,
∴P(4,0).
故答案为(4,0).
②∵a=﹣2,b=4
∴OA=2OB=4
又∵△ABP为直角三角形,∠APB=45°
∴只有两种情况,∠ABP=90°或∠BAP=90°
①如图2中,若∠ABP=90°,过点P作PC⊥OB,垂足为C.
∴∠PCB=∠BOA=90°,
又∵∠APB=45°,
∴∠BAP=∠APB=45°,
∴BA=BP,
又∵∠ABO+∠OBP=∠OBP+∠BPC=90°,
∴∠ABO=∠BPC,
∴△ABO≌△BPC(AAS),
∴PC=OB=4,BC=OA=2,
∴OC=OB﹣BC=4﹣2=2,
∴P(4,2).
②如图3中,若∠BAP=90°,过点P作PD⊥OA,垂足为D.
∴∠PDA=∠AOB=90°,
又∵∠APB=45°,
∴∠ABP=∠APB=45°,
∴AP=AB,
又∵∠BAD+∠DAP=90°,
∠DPA+∠DAP=90°,
∴∠BAD=∠DPA,
∴△BAO≌△APP(AAS),
∴PD=OA=2,AD=OB=4,
∴OD=AD﹣0A=4﹣2=2,
∴P(2,﹣2).
综上述,P点坐标为(4,2),(2,﹣2).
【点睛】
本题属于三角形综合题,考查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用分类讨论的思想思考问题,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解决问题.
4.已知OP平分∠AOB,∠DCE的顶点C在射线OP上,射线CD交射线OA于点F,射线CE交射线OB于点G.
(1)如图1,若CD⊥OA,CE⊥OB,请直接写出线段CF与CG的数量关系;
(2)如图2,若∠AOB=120o,∠DCE=∠AOC,试判断线段CF与CG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
由.
【答案】(1)CF=CG;(2)CF=CG,见解析
【解析】
【分析】
(1)结论CF=CG,由角平分线性质定理即可判断.
(2)结论:CF=CG,作CM⊥OA于M,CN⊥OB于N,证明△CMF≌△CNG,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解决问题.
【详解】
解:(1)结论:CF=CG;
证明:∵OP平分∠AOB,CF⊥OA,CG⊥OB,
∴CF=CG(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2)CF=CG.理由如下:如图,
过点C作CM⊥OA,CN⊥OB,
∵OP平分∠AOB,CM⊥OA,CN⊥OB,∠AOB=120o,
∴CM=CN(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AOC=∠BOC=60o(角平分线的性质),
∵∠DCE=∠AOC,
∴∠AOC=∠BOC=∠DCE=60o,
∴∠MCO=90o-60o =30o,∠NCO=90o-60o =30o,
∴∠MCN=30o+30o=60o,
∴∠MCN=∠DCE,
∵∠MCF=∠MCN-∠DCN,∠NCG=∠DCE-∠DCN,
∴∠MCF=∠NCG,
在△MCF和△NCG中,
CMF CNG
CM CN
MCF NCG
∠=∠
?
?
=
?
?∠=∠
?
∴△MCF≌△NCG(ASA),
∴CF=CG(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
【点睛】
本题考查三角形综合题、角平分线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掌握角平分线的性质的应用,熟练证明三角形全等.
5.如图,ABC
?是等边三角形,点D在边AC上(“点D不与,A C重合),点E是射线BC上的一个动点(点E不与点,B C重合),连接DE,以DE为边作作等边三角形DEF
?,连接CF.
(1)如图1,当DE的延长线与AB的延长线相交,且,C F在直线DE的同侧时,过点D作//
DG AB,DG交BC于点G,求证:CF EG
=;
(2)如图2,当DE反向延长线与AB的反向延长线相交,且,C F在直线DE的同侧时,求证:CD CE CF
=+;
(3)如图3,当DE反向延长线与线段AB相交,且,C F在直线DE的异侧时,猜想CD、CE、CF之间的等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答案】(1)证明见详解;(2)证明见详解;(3)CF=CD+CE,理由见详解.
【解析】
【分析】
(1)由ABC
?是等边三角形,//
DG AB,得∠CDG=∠A=60°,∠ACB=60°,CDG
?是等边三角形,易证? GDE?? CDF(SAS),即可得到结论;
(2)过点D作DG∥AB交BC于点G,易证? GDE?? CDF(SAS),即可得到结论;
(3)过点D作DG∥AB交BC于点G,易证? GDE?? CDF(SAS),即可得到结论.
【详解】
(1)∵ABC
?是等边三角形,//
DG AB,
∴∠CDG=∠A=60°,∠ACB=60°,
∴CDG
?是等边三角形,
∴DG=DC.
∵DEF
?是等边三角形,
∴DE=DF,∠EDF=60°,
∴∠CDG-∠GDF=∠EDF-∠GDF,即:∠GDE=∠CDF,
在? GDE和? CDF中,
∵
DE DF
GDE CDF
DG DC
=
?
?
∠=∠
?
?=
?
,
∴? GDE?? CDF(SAS),
∴CF EG
=;
(2)过点D作DG∥AB交BC于点G,如图2,
∵ABC ?是等边三角形,//DG AB ,
∴∠CDG=∠A=60°,∠ACB=60°,
∴CDG ?是等边三角形,
∴DG=DC.
∵DEF ?是等边三角形,
∴DE=DF ,∠EDF=60°,
∴∠CDG-∠CDE=∠EDF-∠CDE ,即:∠GDE=∠CDF ,
在? GDE 和? CDF 中,
∵DE DF GDE CDF DG DC =??∠=∠??=?
,
∴? GDE ? ? CDF(SAS),
∴CF GE =,
∴CD CG CE GE CE CF ==+=+
(3)CF =CD +CE ,理由如下:
过点D 作DG ∥AB 交BC 于点G ,如图3,
∵ABC ?是等边三角形,//DG AB ,
∴∠CDG=∠A=60°,∠ACB=60°,
∴CDG ?是等边三角形,
∴DG=DC=GC.
∵DEF ?是等边三角形,
∴DE=DF ,∠EDF=60°,
∴∠CDG+∠CDE=∠EDF+∠CDE ,即:∠GDE=∠CDF ,
在? GDE 和? CDF 中,
∵DE DF GDE CDF DG DC =??∠=∠??=?
,
∴? GDE ? ? CDF(SAS),
∴CF GE ==GC+CE=CD+CE.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和性质定理,添加辅助线,构造全等
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
二、八年级数学轴对称解答题压轴题(难)
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2,3),点B(﹣2,1).
(1)请运用所学数学知识构造图形求出AB的长;
(2)若Rt△ABC中,点C在坐标轴上,请在备用图1中画出图形,找出所有的点C后不用计算写出你能写出的点C的坐标;
(3)在x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PA=PB且PA+PB最小?若存在,就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简要说明理由(在备用图2中画出示意图).
【答案】(1)AB=52)C2(0,7),C4(0,-4),C5(-1,0)、C6(1,0);(3)不存在这样的点P.
【解析】
【分析】
(1)如图,连结AB,作B关于y轴的对称点D,利用勾股定理即可得出AB;
(2)分别以A,B,C为直角顶点作图,然后直接得出符合条件的点的坐标即可;
(3)作AB的垂直平分线l3,则l3上的点满足PA=PB,作B关于x轴的对称点B′,连结AB′,即x轴上使得PA+PB最小的点,观察作图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
解:(1)如图,连结AB,作B关于y轴的对称点D,
由已知可得,BD=4,AD=2.∴在Rt△ABD中,AB=5
(2)如图,①以A为直角顶点,过A作l1⊥AB交x轴于C1,交y轴于C2.
②以B为直角顶点,过B作l2⊥AB交x轴于C3,交y轴于C4.
③以C为直角顶点,以AB为直径作圆交坐标轴于C5、C6、C7.(用三角板画找出也可)由图可知,C2(0,7),C4(0,-4),C5(-1,0)、C6(1,0).
(3)不存在这样的点P.
作AB的垂直平分线l3,则l3上的点满足PA=PB,
作B关于x轴的对称点B′,连结AB′,
由图可以看出两线交于第一象限.
∴不存在这样的点P.
【点睛】
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构造直角三角形,中垂线和轴对称--路径最短问题的综合作图分析,解题的关键是学会分类讨论,学会画好图形解决问题.
7.(问题情境)学习《探索全等三角形条件》后,老师提出了如下问题:如图①,△ABC 中,若AB=12,AC=8,求BC边上的中线AD的取值范围.同学通过合作交流,得到了如下的解决方法:延长AD到E,使DE=AD,连接BE.根据SAS可证得到△ADC≌△EDB,从而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可求得AD的取值范围是.解后反思:题目中出现“中点”“中线”等条件,可考虑延长中线构造全等三角形,把分散的已知条件和所求证的结论集合到同一个三角形中.
(直接运用)如图②,AB⊥AC,AD⊥AE,AB=AC,AD=AE,AF是ACD的边CD上中线.求证:BE=2AF.
(灵活运用)如图③,在△ABC中,∠C=90°,D为AB的中点,DE⊥DF,DE交AC于点E,DF交AB于点F,连接EF,试判断以线段AE、BF、EF为边的三角形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答案】(1)2<AD<10;(2)见解析(3)为直角三角形,理由见解析.
【解析】
【分析】
(1)根据△ADC≌△EDB,得到BE=AC=8,再根据三角形的构成三角形得到AE的取值,再根据D为AE中点得到AD的取值;
(2)延长AF到H,使AF=HF,故△ADF≌△HCF,AH=2AF,由AB⊥AC,AD⊥AE,得到
∠BAE+∠CAD=180°,又∠ACH+∠CAH+∠AHC=180°,根据∠D=∠FCH,∠DAF=∠CHF,得到∠ACH+∠CAD=180°,故∠BAE= ACH,再根据AB=AC,AD=AE即可利用SAS证明
△BAE≌△ACH,故BE=AH,故可证明BE=2AF.
(3)延长FD到点G,使DG=FD,连结GA,GE,证明△DBF≌△DAG,故得到FD=GD,BF=AG,由DE⊥DF,得到EF=EG,再求出∠EAG=90°,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解.
【详解】
(1)∵△ADC≌△EDB,
∴BE=AC=8,
∵AB=12,
∴12-8<AE<12+8,
即4<AE<20,
∵D为AE中点
∴2<AD<10;
(2)延长AF到H,使AF=HF,
由题意得△ADF≌△HCF,故AH=2AF,
∵AB⊥AC,AD⊥AE,
∴∠BAE+∠CAD=180°,
又∠ACH+∠CAH+∠AHC=180°,
∵∠D=∠FCH,∠DAF=∠CHF,
∴∠ACH+∠CAD=180°,
故∠BAE= ACH,
又AB=AC,AD=AE
∴△BAE≌△ACH(SAS),
故BE=AH,又AH=2AF
∴BE= 2AF.
(3)以线段AE、BF、EF为边的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理由如下:
延长FD到点G,使DG=FD,连结GA,GE,
由题意得△DBF≌△ADG,
∴FD=GD,BF=AG,
∵DE⊥DF,
∴DE垂直平分GF,
∴EF=EG,
∵∠C=90°,
∴∠B+∠CAB=90°,
又∠B=∠DAG,
∴∠DAG +∠CAB=90°
∴∠EAG=90°,
故EG2=AE2+AG2,
∵EF=EG, BF=AG
∴EF2=AE2+BF2,
则以线段AE、BF、EF为边的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作出辅助线,根据垂直平分线与勾股定理进行求解.
8.(1)如图①,D是等边△ABC的边BA上一动点(点D与点B不重合),连接DC,以DC为边,在BC上方作等边△DCF,连接AF,你能发现AF与BD之间的数量关系吗?并证明你发现的结论;
(2)如图②,当动点D运动至等边△ABC边BA的延长线时,其他作法与(1)相同,猜想AF与BD在(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证明;
(3)Ⅰ.如图③,当动点D在等边△ABC边BA上运动时(点D与B不重合),连接DC,以DC为边在BC上方和下方分别作等边△DCF和等边△DCF′,连接AF,BF′,探究AF,BF′与AB有何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探究的结论;
Ⅱ.如图④,当动点D在等边△ABC的边BA的延长线上运动时,其他作法与图③相同,Ⅰ中的结论是否成立?若不成立,是否有新的结论?并证明你得出的结论.
【答案】(1)AF=BD,理由见解析;(2)AF与BD在(1)中的结论成立,理由见解析;(3)Ⅰ. AF+BF′=AB,理由见解析,Ⅱ.Ⅰ中的结论不成立,新的结论是AF=AB+BF′,理由见解析.
【解析】
【分析】
(1)由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得BC=AC,∠BCA=60°,DC=CF,∠DCF=60°,从而得
∠BCD=∠ACF,根据SAS证明△BCD≌△ACF,进而即可得到结论;
(2)根据SAS证明△BCD≌△ACF,进而即可得到结论;
(3)Ⅰ.易证△BCD≌△ACF(SAS),△BCF′≌△ACD(SAS),进而即可得到结论;Ⅱ.证明△BCF′≌△ACD,结合AF=BD,即可得到结论.
【详解】
(1)结论:AF=BD,理由如下:
如图1中,∵△ABC是等边三角形,
∴BC=AC,∠BCA=60°,
同理知,DC=CF,∠DCF=60°,
∴∠BCA-∠DCA=∠DCF-∠DCA,即:∠BCD=∠ACF,
在△BCD和△ACF中,
∵
BC AC
BCD ACF DC FC
=
∠=∠
=
?
?
?
?
?
,
∴△BCD≌△ACF(SAS),
∴BD=AF;
(2)AF与BD在(1)中的结论成立,理由如下:如图2中,∵△ABC是等边三角形,
∴BC=AC,∠BCA=60°,
同理知,DC=CF,∠DCF=60°,
∴∠BCA+∠DCA=∠DCF+∠DCA,即∠BCD=∠ACF,在△BCD和△ACF中,
∵
BC AC
BCD ACF DC FC
=
∠=∠
=
?
?
?
?
?
,
∴△BCD≌△ACF(SAS),
∴BD =AF ;
(3)Ⅰ.AF +BF ′=AB ,理由如下:
由(1)知,△BCD ≌△ACF (SAS ),则BD =AF ;
同理:△BCF ′≌△ACD (SAS ),则BF ′=AD ,
∴AF +BF ′=BD +AD =AB ;
Ⅱ.Ⅰ中的结论不成立,新的结论是AF =AB +BF ′,理由如下:
同理可得:BCF ACD ∠=∠′,F C DC =′,
在△BCF ′和△ACD 中,
BC AC BCF ACD F C DC =∠??=∠=???
′
′, ∴△BCF ′≌△ACD (SAS ),
∴BF ′=AD ,
又由(2)知,AF =BD ,
∴AF =BD =AB +AD =AB +BF ′,即AF =AB +BF ′.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定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和性质定理,熟练掌握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和性质定理,是解题的关键.
9.如图,在等边三角形ABC 的外侧作直线AP ,点C 关于直线AP 的对称点为点D ,连接AD ,BD ,其中BD 交直线AP 于点E .
(1)依题意补全图形;
(2)若∠PAC =20°,求∠AEB 的度数;
(3)连结CE ,写出AE ,BE ,CE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答案】(1)补图见解析;(2)60°;(3)CE +AE =BE .
【解析】
【分析】
(1)根据题意补全图形即可;
(2)根据轴对称的性质可得AC =AD ,∠PAC =∠PAD=20°,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C =AB ,∠BAC =60°,即可得AB =AD ,在△ABD 中,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得∠D 的度数,再由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即可求得∠AEB 的度数;
(3)CE +AE=BE,如图,在BE上取点M使ME=AE,连接AM,设∠EAC=∠DAE=x,类比(2)的方法求得∠AEB=60°,从而得到△AME为等边三角形,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SAS即可判定△AEC≌△AMB,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CE=BM,由此即可证得CE +AE=BE.
【详解】
(1)如图:
(2)在等边△ABC中,
AC=AB,∠BAC=60°
由对称可知:AC=AD,∠PAC=∠PAD,
∴AB=AD
∴∠ABD=∠D
∵∠PAC=20°
∴∠PAD=20°
∴∠BAD=∠BAC+∠PAC +∠PAD =100°
()
1
18040
2
D BAD
??
∴∠=-∠=.
∴∠AEB=∠D+∠PAD=60°
(3)CE+AE=BE.
在BE上取点M使ME=AE,连接AM,
在等边△ABC中,
AC=AB,∠BAC=60°
由对称可知:AC=AD,∠EAC=∠EAD,
设∠EAC=∠DAE=x.
∵AD=AC=AB,
∴()
1
180260
2
D BAC x x
??
∠=-∠-=-
∴∠AEB=60-x+x=60°.
∴△AME为等边三角形.
∴AM=AE,∠MAE=60°,
∴∠
BAC=∠MAE=60°,
即可得∠BAM=∠CAE.
在△AMB和△AEC中,
AB AC
BAM CAE
AM AE
=
?
?
∠=∠
?
?=
?
,
∴△AMB≌△AEC.
∴CE=BM.
∴CE+AE=BE.
【点睛】
本题是三角形综合题,主要考查了轴对称的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知识点,解决第三问时,通过做辅助线,把AE转化到BE 上,再证明CE=BM即可得结论.
10.定义:如果两条线段将一个三角形分成3个等腰三角形,我们把这两条线段
....叫做这个三角形的三分线.
(1)图①是顶角为36?的等腰三角形,这个三角形的三分线已经画出,请你在图②中用不同于图①的方法画出顶角为36?的等腰三角形的三分线,并标注每个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度数(若两种方法分得的三角形成3对全等三角形,则视为同一种);
(2)图③是顶角为45?的等腰三角形,请你在图③中画出顶角为45?的等腰三角形的三分线,并标注每个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度数.
(3)ABC中,30
B
∠=?,AD和DE是ABC的三分线,点D在BC边上,点E在AC边上,且AD BD
=,DE CE
=,设c x
∠=?,则x所有可能的值为_________.
【答案】(1)见详解;(2)见详解;(3)20或40.
【解析】
【分析】
(1)作底角的平分线,再作底边的平行线,即可得到三分线;
(2)过底角定点作对边的高,形成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和一个直角三角形,然后再构造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即可.
(3)根据题意,先确定30°角然后确定一边为BA,一边为BC,再固定BA的长,进而确定D点,分别考虑AD为等腰三角形的腰和底边,画出示意图,列出关于x的方程,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
(1)如图所示:
(2)如图所示:
(3)①当AD=AE时,如图4,
∵DE CE
=,c x
∠=?,
∴∠EDB=x°,
∴∠ADE=∠AED=2x°,
∵AD BD
=,
∴∠BAD=∠B=30°,
∴30+30=2x+x,
解得:x=20;
②当AD=DE时,如图5,
∵DE CE
=,c x
∠=?,
∴∠EDB=x°,
∴∠DAE=∠AED=2x°,
∵AD BD
=,
∴∠BAD=∠B=30°,
∴30+30+2x+x=180,
解得:x=40.
③当AE=DE时,则∠EAD=∠EDA=
1802
(90)
2
x
x
-
=-,
∴∠ADC=∠EDA+∠EDC=(90-x)+x=90°
又∵∠ADC=30+30=60°,
∴这种情况不存在.
∴x所有可能的值为20或40.
故答案是:20或40
图4 图5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定理的综合应用,分类讨论,画出图形,是解题的关键.
三、八年级数学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解答题压轴题(难)
11.数学活动课上,老师准备了若干个如图1的三种纸片,A种纸片边长为a的正方形,B中纸片是边长为b的正方形,C种纸片是长为a、宽为b的长方形.并用A种纸片一张,B种纸片一张,C种纸片两张拼成如图2的大正方形.
(1)请问两种不同的方法求图2大正方形的面积.
方法1:s=_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2:s=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观察图2,请你写出下列三个代数式:()222
,,
a b a b ab
++之间的等量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2)题中的等量关系,解决如下问题:
①已知:225,11a b a b +=+=,求ab 的值;
②已知()()22
202020195a a -+-=,则()()20202019a a --的值是____. 【答案】(1)()2a b +,222a ab b ++;(2)()2
222a b a ab b +=++;(3)①7ab =,②2-
【解析】
【分析】
(1)依据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即可得到结论;
(2)依据(1)中的代数式,即可得出(a+b )2,a 2+b 2,ab 之间的等量关系;
(3)①依据a+b=5,可得(a+b )2=25,进而得出a 2+b 2+2ab=25,再根据a 2+b 2=11,即可得到ab=7;②设2020-a=x ,a-2019=y ,即可得到x+y=1,x 2+y 2=5,依据(x+y )2=x 2+2xy+y 2,即可得出xy=
()222()2
x y x y +-+=2-,进而得到()()20202019a a --=2-. 【详解】 解:(1)图2大正方形的面积=()2a b +,图2大正方形的面积=222a ab b ++
故答案为:()2a b +,222a ab b ++;
(2)由题可得()2a b +,22a b +,ab 之间的等量关系为:()2222a b a ab b +=++故答案为:()2222a b a ab b +=++;
(3)①()()2222a b a b ab +-+=
2251114ab ∴=-=
7ab ∴=
②设2020-a=x ,a-2019=y ,则x+y=1,
∵()()22
202020195a a -+-=,
∴x 2+y 2=5,
∵(x+y )2=x 2+2xy+y 2, ∴xy=()222()2
x y x y +-+=-2, 即()()202020192a a --=-.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完全平方公式的几何背景,熟练掌握完全平方公式是解本题的关键.
12.一个四位数,记千位上和百位上的数字之和为x ,十位上和个位上的数字之和为y ,如果x y =,那么称这个四位数为“和平数”.
例如:1423,14x =+,23y =+,因为x y =,所以1423是“和平数”.
(1)直接写出:最小的“和平数”是 ,最大的“和平数”是 ;
正在阅读:
八年级数学上册 期末试卷培优测试卷04-18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05-23
东大15春学期《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在线作业3答案03-14
我想去的一个地方作文600字06-30
音乐剧剧本02-11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毕业论文题目09-30
在警示教育学习研讨会议上的发言10-04
肖复兴母亲读后感06-26
- 教学能力大赛决赛获奖-教学实施报告-(完整图文版)
- 互联网+数据中心行业分析报告
- 2017上海杨浦区高三一模数学试题及答案
- 招商部差旅接待管理制度(4-25)
- 学生游玩安全注意事项
-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文档模板供参考)
- 叉车门架有限元分析及系统设计
- 2014帮助残疾人志愿者服务情况记录
-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 中国食物成分表2020年最新权威完整改进版
- 推动国土资源领域生态文明建设
- 给水管道冲洗和消毒记录
- 计算机软件专业自我评价
- 高中数学必修1-5知识点归纳
- 2018-2022年中国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产业深度分析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发展趋势(目录)
- 生产车间巡查制度
- 2018版中国光热发电行业深度研究报告目录
- (通用)2019年中考数学总复习 第一章 第四节 数的开方与二次根式课件
-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4课说数课件粤教版
- 上市新药Lumateperone(卢美哌隆)合成检索总结报告
- 试卷
- 上册
- 期末
- 年级
- 数学
- 疯狂英语-口语突破-突破句型完整版
- 勘察岩土参数取值推荐值
- 教你如何拍出好的新闻图片
- 幼儿健康领域目标分解
- 2014年陕西公务员考试真题含答案解析
- 出版发行类职位自我评价(完整版)
- 包信中心校兴趣特长生培养计划
- 2022年广东海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342农业知识综合四之
- 18秋西南大学《多媒体技术》在线作业
- 门头沟区产业园区转型升级发展规划报告(2022-2023年)(目录)
- 2022年南京农业大学人文学院1005,法律综合之经济法考研复试题库
- 部队基层建设先进单位申报材料
- 福建省德化县2022年秋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练习语文版
- 房地产项目进场前准备方案
- 构建适度的教师与家长关系(新)
- 锅炉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 《在艰苦中经受磨炼在奉献中和谐发展》七一演讲稿.doc
-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普通初中名录2022版172家
- 2022年华北电力大学(北京)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821机械设计基
- 2022年大连交通大学理学院814数学分析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