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语文版高中语文选修二《中国现当代散文鉴赏》《觅渡,觅

更新时间:2024-06-05 06:5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以任意修改,直接打印使用!)

《觅渡,觅渡,渡何处?》教案

教学目标

1品味瞿秋白的人物形象。

2培养学生探索真理,追求真我的精神。

3学习作者熟练运用对比、衬托,假设等艺术手法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分析瞿秋白的人物形象,领悟他的独立人格与自由精神。 教学方法 朗诵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检查课前预习

1教师大屏幕展示生字生词,学生回答。 字音

瞿qú 翟zhái 焘tāo 濂lián 飨xiǎng 熠熠闪光yì 祠堂cí 装帧zhēn(帧,幅,指字画等) 孑(jié)然一身 孑然, <书>形容孤单 字形

深邃 李逵 润格 润笔 余暇 噩梦 2学生介绍作者。

3同学们对瞿秋白有哪些了解?

学生依据课前查阅资料回答(大屏幕展示各个时期瞿秋白照片) 二、课文讲析

1作者笔下的瞿秋白是个怎样的人? 明确:

身份:书生,一个典型的中国的知识分子;画家、书法家、名医??

文中依据:

才华出众(第3段):可以成为金石学家、翻译家、文学家、 视死如归(第4段):谢绝劝降,为革命献身主意已决,从容就义。

心忧天下(第3、4段):目睹人民沉浮于水火,目睹党濒于灭顶,他振臂一呼,跃向黑暗。只要能为社会的前进照亮一步之路,他就毅然举全身而自燃。情急用菜刀去救国救民,甚至连自己的珠玉之身也扑上去。

淡泊名利(第5段):解剖自己的灵魂,淡泊名利生死,将自己痛苦的改造过程如实地录下,献给后人。

不负其心(第6、7段):他自己希望的人生和生活。 2作者用了哪些手法来写瞿秋白? 明确:

对比:用李逵比瞿秋白,突出其书生、知识分子身份,突出他以柔弱之躯去救国救民。 正衬:以“听课的人挤满礼堂,爬上窗台,甚至连学校的教师也挤进来听”来衬托瞿秋白讲课水平之高,而且作者还注

意点面结合,以中国现代文学家丁玲为例,此处描写“在台下瞪着一双稚气的大眼睛”来突出瞿秋白对丁玲文学上成长所起的启蒙作用。以郑振择求印来突出瞿秋白治印水平之高,价值为当时的五十块大洋。以中国现代文坛巨匠鲁迅与他的交往突出他文学家、翻译家的地位。以文天祥、鲁迅、朱自清突出秋白明晓生死大义。

反衬:

以中国现代文学家梁实秋的抗战与己无关与秋白的“情急用菜刀去救国救民,甚至连自己的珠玉之身也扑上去”作鲜明对比,从而衬托出秋白的爱国胜过爱自己生命的高尚品格。

对比:

以我党历史上领导人向忠发、顾顺章、陈公博、周佛海、张国焘等叛变革命来突出秋白对革命的忠贞不渝。

三、小结

衬托、对比中体现瞿秋白选择的伟大。美丑对比中体现瞿秋白在死的考验面前的崇高,烘托中可见其伟大人格的可贵。

第二课时 一、课前复习

回顾作者笔下的瞿秋白是一个怎样的人。

才华出众 视死如归 心忧天下 淡泊名利 不负其心 二、课文讲析

1作者如何评价瞿秋白?请用文中的语句回答。(屏幕展示) 2如何理解作者的这些评价?这样写有何作用?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引导,师生共同整理)

“瞿秋白实在是一个谜,他太博大深邃,让你看不清摸不透,无从写起但又放不下笔。” “他短短的一生就像一幅永远读不完的名画。”

明确:内容上:他的所作所为使得很多人不理解(例如临刑前写下《多余的话》)。名画极具观赏品味的价值,秋白的一生也同样值得后人品味观赏。

写法上:吸引读者,激发阅读兴趣。 “瞿秋白的文才曾是怎样折服了一代人。” 明确:结构上,承上启下

“当一个人从道理上明白了生死大义之后,他就获得了最大的坚强和最大的从容。这是靠肉体的耐力和感情的倾注所无法达到的,理性的力量就像轨道的延伸一样坚定。”

明确:高度赞扬了瞿秋白为坚持自己的理想信念而慷慨赴死的坦然与从容。 “他是一个内心既纵横交错,又坦荡如一张白纸的人。”

明确:总结上文;看似自相矛盾,实则为秋白既是内心情感、丰富严于律己,又是一个襟怀坦荡的人。

“哲人者,宁肯舍其事而成其心。”

明确:有大智慧的人,宁可舍弃自身的才学和名利地位,也要成就自己的理想志愿。 教师总结:这些都是对瞿秋白的才学人格的高度评价。

3质疑探究:瞿秋白为坚持自己的理想与信念慷慨赴死从容就义,本可以为自己的一生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但他偏偏在临刑前又抢着写下《多余的话》,这在一般人看来真是多余。”你觉得多余吗?为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后交流” 参看文中作者对此的评价:

“他觉得自己实在渺小,实在愧对党的领袖这个称号,于是用解剖刀,将自己的灵魂仔仔细细地剖析了一遍。别人看到的他是一个光明的结论,他在这里却非要说一说这光明之前的暗

淡,或者光明后面的阴影。这又是一种惊人的平静。”

“为了做人,他又将虚名看得很淡。他认为自己是从绅士家庭,从旧文人走向革命的,他在新与旧的斗争中受着煎熬,在文学爱好与政治责任的抉择中受着煎熬。他说以后旧文人将再不会有了,他要将这个典型,这个痛苦的改造过程如实地录下,献给后人。”

“我们可以对比一下世上有多少人都在涂脂抹粉,挖空心思地打扮自己的历史,极力隐恶扬善。特别是一些地位越高的人越爱这样做,别人也帮他们这样做,所谓为尊者讳。而他却不肯。作为领袖,人们希望他内外都是彻底的鲜红,而他却固执地说:不,我是一个多重色彩的人。在一般人是把人生投入革命,在他是把革命投入人生,革命是他人生实验的一部分。”

《多余的话》,是秋白拿着一把锋利的手术刀严格地剖析自己的灵魂,剖析着从绅士家庭走出的自己是怎样在新与旧的斗争中受的煎熬,在文学爱好与政治责任的抉择中受的煎熬。

在《多余的话》里,最可贵的,是那纯属于革命家的殉道者的意志和求索的勇气,古人说,丈夫立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在他这里,何谓功名呢?是毁誉参半,还是永无定论?显然很难说清。但是,作为革命家,他的一生既是用于求索,也就可能用于失败。而他的失败的人生之所以仍然值得后人尊敬,就是因为,一个人生命中的精神底蕴连及他的人格品质,会比之功名更深刻更有力地给历史留下重重的印记。人生说到底,其最后的目的,是一个人的自我完成,瞿秋白作到了。

瞿秋白看淡虚名,真诚地袒露自我,一般人都希望别人看见自己的优点,隐恶扬善。他追求真实,不愿做一个在别人眼里的完美,而愿意做一个多重色彩的人。他的身上体现了一个知识分子对真实自我的追求和独立人格的探索。所以他的《多余的话》不但不多余,反而恰恰是他伟大人格魅力的充分体现。

4这篇文章的主题是什么?

作者通过对瞿秋白的才华和视死如归、淡然名利、不负其心的精神的描绘,歌颂了他光明磊落的人格,也对他的冤屈和怀才不遇发出了长久的慨叹。

5如何理解文章的题目? 明确:

(1)祠堂前,原有一条小河,叫觅渡河。 (2)很好地概述了瞿秋白探索的一生。

(3)本文是作者对瞿秋白精神世界的一次探索。 6思考题: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7ni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