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论小学生健康接触网络的文献综述

更新时间:2023-09-17 21:59:01 阅读量: 幼儿教育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关于论小学生健康接触网络的文献综述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普及和发展,互联网信息服务单位、接入单位和上网服务场所出现了迅猛发展的态势;而且如今,许多中小学相继开设了计算机课,给孩子们提供了了解计算机和互联网知识的方便,这无疑增加了中小学生接触网络的机会。未成年人作为互联网的主要消费群体之一,每时每刻都在接收着大量信息。网络也是学习、接受信息的主要来源,而网络内容是良莠不齐的,它天然的开放性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大量有害信息的产生。于是,在“孩子该不该上网”这个问题上,出现了不同的声音。据此,出于有关小学生上网现状、网络利弊等,在这一问题研究上提出引导小学生健康接触网络,对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学习现代技术、促进自身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

网络带给我们的是一把双刃剑,对于小学生上网问题应该有正确的引导,让孩子健康接触网络,什么是健康上网?张美红(2007年)认为健康上网首先要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这是最基本的一个条件,。其次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安全上网是健康上网的最重要一环。第三要诚实友好、尊重他人。这是道德上的要求。第四要合理分配时间、善用网络资源。这是健康上网最高层次的要求。①我认为小学生健康接触网络是要做到以上四点是必须的,还应该是让孩子利用网络学习健康的知识,会正确合理适当适度使用网络。 一:已有资料的研究综述

网络迅速发展,进入生活学习各处,目前全国共有 3.38 亿网民,小学生占 1 亿多,总数大约在 300 万人左右。 (一) 有关小学生上网现状的综述

约八成小学生 9 岁前开始接触互联网,更有部分小学生在学龄前甚至 1 岁就已经接触网络。网络已经成为小学生最喜欢媒介中的第二选择,紧随电视之后。娱乐追求是小学生上网的主要目的,也有“超过四成”的学生上网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学习”。 上网小学生中,有“7.1%”是“网瘾用户”,有网瘾倾向的约占 5%。“网瘾用户”更多的是“家里没有电脑”的学生,“男生”比“女生”更容易网络成瘾,父母“不同意”孩子上网,以及父母“允许孩子去网吧”的学生更易成为“网瘾用户”。②

调查显示:

当然也有调查小学生上网干什么(调查人数968人):学习查资料的占

张美红 营造绿色网络空间, 促进中小学生健康上网 2007 年 第 31 期 大众科技报 “八成小学生 9 岁前接触网络” /2009 年/8 月/23 日/第 A04 版

张艾琴 由“小学生上网情况调查”引发的思考一一小学生接触网络初期要做好引导工作 第163页

6%,玩游戏69%;聊天交友l0%,听歌看电影14%:其它1%。多数孩子上网的整个过程都淹没在娱乐项目之中。④

(二)有关网络对小学生利弊影响的综述

网络作为一种新兴的学习与交友的方式,对未成年人的影响是双面的,正面影响为主,负面影响不容忽视。网络有助于提高未成年人的素质,促进素质教育,这是其正面影响,陈英敏(2002年)⑤认为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网络为未成年人素质教育提供了机遇。传统教育强调学生“学了多少”,素质教育则强调培养学生“怎样学“。网络时代为素质教育提供了许多有利条件,素质教育正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网络的发展强烈地激发青少年的求知欲和探索欲,让其真正领略到知识和高科技的魅力,从而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逐步改变被动学习的状态。2、网络拓宽了未成年人学习的视野和领域。计算机网络和传统媒体有着极大的区别,传统的信息媒介是基于印刷品或胶片等物理意义的概念,信息要受到载体的物理性质的限制,如一本书存的信息总是有限的,而计算机网络则把全球信息尽收网中。进入网络,你就犹如进入信息的海洋,新闻、时事动态、高新科技、热点分析等拓宽了未成年人的知识面,开阔了未成年人的视野,极大地满足了未成年人强烈的求知欲望。3、网络有利于未成年人新观念的形成。网络的显著特点是:运行的快捷性、同步性和使用简便性。以计算机、通讯和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网络将世界各国和地区联为一体,形成一种崭新的信息与通讯网络系统,以更快的速度传送和处理数量日增的数据、信息和知识,这将有利用青少年效率观念和行为习惯的培养。4、网络扩展了青少年人际交往的范围。网络为未成年人的人际交往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环境,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更使该交往环境不断扩大。网络的开放性、平等性、直接性和虚拟性等特点使网上交往打破身份、地位、财产等限制,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的人,通过网络,都可以直接、便捷地交往。

数字化时代,网络给青少年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负面效应:1、不良信息特别是含有淫秽、色情、暴力、凶杀、恐怖等内容的信息,容易误导未成年人的思想、行为。未成年人有着极强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求知欲望强烈,对未知事物充满兴趣,但由于其身心发育还未成熟,缺乏基本的分析、判断、辨别能力,自制能力弱,易受诱惑,并有意地进行模仿。据有关专家调查,60%的未成年人是无意中接触到网上色情信息的,而接触网上色情信息的未成年人90%以上有性犯罪行为或动机。2、网络的虚拟性可能导致部分未成年人道德失落,游戏感情。网上交往属于一种虚拟交往,这客观上淡化了交往主体的责任心,并对传统的道德价值观形成冲击。传统交往中应遵循的“真诚”“守信”“、责任”等价值标准并未在网上获得普遍的认同,相反,随意交往、自得其乐、为我所用、不计后果等观念在网上大为流行,这容易助长未成年人的个体本位和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3、未成年人网上个人安全问题不容忽视。网上交往是在电脑背后进行的,不象现实交往那样,缺乏安全感,容易使人放松警惕。事实上,虚拟的背后也往往隐藏杀机,毫无警惕的未成年人很容易遭受侵害。 (三) 有关引导小学生健康接触网络措施的综述

在网络普及的今天,如何引导小学生在接触网络初期,能以平常的心态看待网

张艾琴 由“小学生上网情况调查”引发的思考一一小学生接触网络初期要做好引导工作 第163页 陈英敏 未成年人接触网络的利弊及其对策 2 0 0 2 年 第 5 期 2 0 0 2 年 9 月

络,以正确的姿态应用网络,不要长久沉迷于此。我们应该鼓励使用网络,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限制网络可能带来的消极影响。张美红(2007年)提出在未成年人成长教育的过程中,家庭、学校、社会、国家分别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起着不同的作用,应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形成贯穿各个层级、覆盖各个领域:家庭、学校、社会、国家互动的教育网络系统。⑥

1、社会方面 社会各部门要加强行业自律, 提高文明办网意识,强化文明办网措施, 成立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广泛发动群众揭露举报有害信息和不良网络行为; 要加强行业监管, 维护网络秩序, 从源头上防止有害信息的散布与传播。要倡导绿色上网, 加快绿色网站的建设, 加快相关绿色技术和产品的研发与推广, 提高对网上各种有害信息的检测、监控能力; 要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等多种手段, 逐步建立起网络管理的长效机制。

2.学校方面 学校不仅要教计算机网络技术, 还应进行网络道德、法制教育。使中小学生在提升网络技术知识的同时, 提高法律意识, 道德意识, 培养中小学生识别、判断、选择信息的能力, 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以及自律、自我约束的能力。此外, 还要与学校中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教育结合起来。使学生以道德理性规范自己的网络行为, 建设性的使用网络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

3.家庭方面 为什么国外青少年上网成瘾的现象没有我们严重,国外都是父母首先学会健康运用电脑和网络。中国存在父母不文明上网的现象, 很多孩子就说家长不是也玩吗?文明上网以预防为主, 家长不要把电脑视为洪水猛兽, 网络是不能抗拒的发展方向, 我们要主动迎接这一挑战。希望中国的父母首先自己学会, 正确运用和使用电脑, 学会科学上网, 从小引导孩子健康上网。 二:对现有文献资料的分析

(一) 有关小学生上网现状的分析

由上述有八成小学生9岁前开始接触网络的现状及上表一可以看出现在的孩子们是主动地想接触网络,无论从时间上和地点上都表明,他们尽可能地会去多接触网络,在时间上,能多一分钟是一分钟,总是说:“马上就好,再多玩一会儿,从一小时拖到一小时十分钟,再到一小时半,甚至更多:上网地点,从学校、家里、朋友同学家到网吧,只要有条件都尽可能利用。

对于小学生上网到底会干些什么的调查,对此现状我的分析是:(1)家长们所期望的是孩子们能利用网络学习知识,而不是沉迷到网络无所作为,然而事实却与我们期望的相距甚远.首先我们应该搞明白孩子为什么那么喜欢游戏、影视音乐、聊天这些声光电影类的东西,原因有二:一是符合孩子们的心理,网络展现给人们一种与现实生活完全不同的环境感受,一种在虚拟环境中获得知识、交友、娱乐的全新体验,可以听歌、聊天、游戏、查阅资料、学习等。孩子们感兴趣的大多是能听的娱乐性东西,符合孩子们的心理。二是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玩伴少,孩子在学习之余多半呆在家里,在网上寻求娱乐.如果在孩子们接触网络的初期没有很好的引导监督,很有可能致使孩子们长期沉迷在虚拟世界中。 (二) 有关网络对小学生利弊影响的分析

陈英敏认为网络有助于促进素质教育,可以逐步改变被动学习的状态,我认为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对青少年的素质教育具有重大意义。网络时代向人才提出了两项要求:必须具有创新;必须具有识别、选择、吸收和运用新知识的能力。

张美红 营造绿色网络空间, 促进中小学生健康上网 2007 年 第 31 期

这种挑战无疑将激励青少年开拓创新,追求科学精神,攀登科技高峰。另外,网络扩展了教育空间,促进了教育的社会化,使未成年人受益匪浅,其倡导的自主学习的原则对小学生的素质教育也将有深远的影响。她还提出网络开阔了小学生的视野,使小学生看世界的方面变多了,促进孩子性观念的形成;其实我觉得与此同时,由于网络的开放性,传输大量新颖、真实的信息和发达国家的先进理念,使网络成为一个多元文化相互冲突与整合的世界,青少年在互联网上可以感受到各种文化熏陶,享受到人类文明所创造出来的各种优秀成果。网络的迅猛发展进一步把地球变小,世界的万事万物尽收网中,通过网络,就可以从宏观上把握全球的动态和发展方向。此外,因特网的非中心,网络化的特性还将促进青少年平权意识的形成。网络对于小学生来说还有其他更多优势的,可以通过上网来适当放松和调节自己,上网可以查阅一些资料帮助我们成长学知识,它是集多种技术和众多的科学知识于一体,它对于开发人的智力,锻炼眼手脚脑并用的能力有一定的好处。小学生上网,有助于早期智力开发。十指与电脑的配合联动,孩子对计算机网络多种功能的运用,有助于提高孩子的智力、技能和智能,而智力、技能和智能是体现人的素质的三大要素。

当然她也提出了网络对小学生也是有不好的方面的,除了她提出的网上会有许多不良信息,对小学生的道德培养有妨碍作用,以及孩子上网的安全问题外,一些网吧经营业主由于受经济利益的驱动,准许、怂恿未成年人进入网吧,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另外,处于青春期的未成年人也比较浮躁,情绪不稳定。网上交往角色的虚拟性容易使青少年在交往时缺乏真诚、责任,他们在网上大肆调情,一方面有可能给真诚的一方造成严重的情感挫伤,另一方面不利于自身情感的健康发展,容易滋长游戏爱情等畸形的恋爱心理。网络也容易造成青少年过份的依赖性,青少年缺少实践中得到的直接经验,上网后有些人以为什么都可以从网上得到,其实不然,因为青少年成长的正常过程是不可能被替代的。还有其他对小学生不利的地方,但是我认为小学生上网本身还是非常必要,需要我们对小学生引导和控制得当。

(三) 有关引导小学生健康接触网络措施的分析

张美红提出从社会、学校、家庭三个方面来正确引导小学生健康接触网络,三个方面提出的要求措施都是合理恰当的;我认为可以做的还有很多,我们不能全盘否定网络的积极意义,只看消极又或只看积极,作为老师和家长,不必“谈网色变”,也不要“全力封堵”,我们要做的是让孩子在网络中健康行走。

在引导中小学生健康文明上网方面, 要多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发起家庭绿色上网活动, 广泛开展网络科普宣传教育活动。同时传统媒体也要加强“文明办网, 文明上网”的宣传力度, 把网络文明的概念, 潜移默化到每一个网民心里, 形成全社会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的大环境, 大气候。现在新一代的未成年人多数为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以自我为中心,性格孤僻,社会交往往往不是很顺利,就容易封闭自己,到网络上寻求精神依托。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应开展各种各样的文体活动,引导未成年人进行交流与合作,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建立真挚的友谊,让未成年人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另外我认为家长除了自己要会使用网络,还要要适当控制未成年人的上网时间。引导未成年人多参加社会活动。家长应让孩子有足够的参加社会活动的时间,通过健康、有益的社会交往,丰富现实生活,使其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认识到自身的存在价值,从而积极、乐观地面对现实生活。防止登陆色情网站。家里的电脑可以安装过滤及防止色情网站进入的色情锁等防毒软件,防止未成年人不当使用网络。另外,也可以加密锁定色情

网站。所以文明上网不仅仅是针对未成年人, 也针对全社会, 特别是怎么引导中小学生健康上网。

营造中小学生绿色上网空间, 必须以学校为龙头、社区为平台、家庭为基础, 把学校、社区、家庭三个方面力量有机组合起来, 共同创造有利于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良好网络环境。有效整合家庭、学校、社会的力量, 切实发挥家庭的亲情优势、社会的监督优势和学校的教育优势, 形成同向、同步、同质的监管建设合力。家庭、学校、社会既要各司其职, 又要齐心协力, 管好孩子, 管好网络, 给孩子营造一片纯净的网络空间, 促进中小学生健康上网。 文献参考:

【1】 张美红 营造绿色网络空间, 促进中小学生健康上网 2007 年 第 31 期 【2】 陈英敏 未成年人接触网络的利弊及其对策 2 0 0 2 年 第 5 期 2 0 0 2

年 9 月

【3】 王治丹 媒体和网络对小学生身心发展的影响 2013年第28卷第二期 【4】 张艾琴 由“小学生上网情况调查”引发的思考一一小学生接触网络初期

要做好引导工作

【5】 刘红秋 对小学生合理运用网络的引导 2014年4月

【6】 朔州日报/2005 年/9 月/22 日/第 003 版 “让孩子在网络中健康行走” 【7】 大众科技报/2009 年/8 月/23 日/第 A04 版 “八成小学生 9 岁前接触

网络”

【8】 王海南 网络对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形成的负面影响及策略

【9】 郑 燕, 李宏汀, 葛列众 城镇中小学生网络心理的调查研究 2006 年第

12 期(总第 164 期)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7nbh.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