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高科技农业是防范农业风险的根本途径论文

更新时间:2023-08-22 03:20: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一篇:发展高科技农业是防范农业风险的根本途径论文

中国的农业经历了多灾多难的历史。新中国的诞生,把中国的农业推上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农业获得了空前的大发展,实现了两次伟大的历史转折:一是从1949年到1978年,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农业和农村演变为社会主义的农业和农村;二是改革开放以来,农产品供给由全面短缺走出相对过剩,农民们从总体上摆脱了贫困,迈上了小康之路。但是,中国的农业问题未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农业依然是高风险产业。防范农业风险,保证农业安全,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一项重大的历史性课题。防范农业风险,须依赖于一套完整的农业风险防范体系,高科技农业在其中居于极为重要的地位。从历史上看,中国农业取得的历史性突破,都是依靠农业科技进步作支撑的;放眼世界,农业风险问题解决得好的国家,无一例外的也是农业科技发达的国家。可以说,高科技农业是防范农业风险的根本出路。

一、农业风险的含义及中国农业面临的风险

(一)农业风险的含义

美国学者海恩斯(Haynes)于1895年就给“风险”作了权威性的解释。他说:“风险一词在经济学中和其他学术领域中并无任何技术上的内容,它意味着损害的可能性”(顾镜清,1993)。A.H.威雷特于1901年又作了进一步的阐释,指出:“风险是关于不愿发生的某种事件的不确定性之客体体现”(王巍,1981)。由上可知,“风险”具有“不利性”,它一旦发生,就会对相关主体造成损害。

农业风险作为风险的一种类型,是指在农业生产或经营过程中灾害或损失发生的可能性。农业风险除具备风险的一般特性外,还有其自身特点。(1)自然性。农业生产的过程就是人与自然界打交道的过程,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是普遍存在、不可避免的。(2)突发性。自然状态的变异性往往造成人们始料不及的结果,市场的千变万化常常令人难以捉摸,而生产经营者对信息掌握的不充分,更助长了风险发生的突发性与随机性。(3)不对称性。在通常情况下,高风险是与高收益相对称的。然而,农业并非如此。作为弱质产业,农业风险带来的后果往往是难以弥补的,市场本身并没有提供相应的补偿机制。(4)不确定性。农业受自然力的控制,自然界又是变化多端的,远远超出了目前人类社会的预测和控制能力。所以,农业生产尤其是农作物生产,便具有不确定性。

“十五”期间,我国农业必须解决好三大问题:农产品的供给安全、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和入世的挑战,影响这三个问题顺利解决的制约因素,就构成了我国的农业风险。因此,就中国的国情而言,所谓农业风险,就是指在农业生产和经营的过程中,因资源条件、自然环境、市场环境、政策环境以及农业内部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对农业生产、农民增收和中国农业竞争力带来的危害。

(二)中国农业面临的风险

当前,我国农业风险主要来源于如下三个方面:

1.资源风险。此处的“资源”,特指农业自然资源,它是人类从自然条件中摄取前用于人类生产和生活所必需的各种自然组成成分,主要有土地、土壤、水、森林、草地、湿地、海域、原生动植物、微生物等。通常,人们把自然资源分为土地资源、水利资源、生物资源、气候资源、海洋资源五大类,或将其分为非耗竭性资源(如太阳能、空气、风、降水、气候等)、耗竭性资源(如动物资源、植物资源、微生物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等)。资源风险,则是指农业资源的有限性与社会索取资源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给农产品的安全供给带来的危害。农业是一个资源密集型的产业,各种资源的存在和有效供给,是农业安全的前提。

我国农业资源的现状不容乐观,且资源风险还有进一步加剧的危险。

(1)人均耕地不足。“土地是财富之母”,耕地乃农业赖以发展之根本。 我国的耕地总量可观,达到19.24亿亩。按全国(大陆)总人口(12.66亿人)计算,人均占有耕地1.52亩;按农村总人口(8.07亿人)计算,人均占有耕地2.38亩;按农村劳动力(3.5亿人)计算,人均占有耕地5.5亩。同世界各国相比,我国人均占用的耕地少的可怜。到2000年底,我国人均耕地只占世界人均耕地的45%。全国约30%(666个)的县(市),人均耕地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0.86亩的警戒线。其中近70%(463个)的县(市)人均耕地低于0.5亩。“用占世界7%的土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此话一方面说明了我国农业取得的惊人成绩,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我国人口与耕地之间矛盾的尖锐程度。

我国的耕地不仅数量少,而且质量差。三分之二的耕地分布在山地、丘陵和高原地区,有灌溉设施、旱涝保收的耕地不足40%。近20%的耕地受到工业“三废”和农药污染,致使每年有数百万亩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干旱、半干旱地区耕地的40%受水土流失、荒漠化的侵蚀,质量严重退化。另一方面,土地的贫瘠化问题不可小看。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有20.6%的耕地有机质养分不足,缺氮、磷、钾的耕地分别占24.6%、50.8%、13.8%。现有的耕地,三分之二是中低产田,与高产地块相比,产量要低40%,有的甚至低一半以上。

耕地风险反映在现实生活中,就是农产品供给尤其是粮食供给的安全问题。据联合国人口基金会预计,我国到2030年人口将至16亿,按年人均用粮400公斤(小康)、450公斤(中等)、500公斤(富裕)水平计算,2030年16亿人口则需6400亿公斤、7200亿公斤、8000亿公斤;从实际出发,到2030年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应达到小康?中等水平,需要有6.4?7.2亿吨粮食,即需从目前的4.9亿吨净增粮食1.5?2.3亿吨,也就是到2030年要比目前的单产水平提高55%以上。目前,我国粮食生产水平基数已很高,在现有农业科技水平上,单产增长举步维艰。所以,耕地紧缺,将长期困扰着我国农业的发展。

(2)水资源短缺。按年降雨量计,我国年降水量居世界第三位,全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位。但是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幅员辽阔,按人口和耕地平均计算的年径流量都不高。我国人均水资源量只相当于世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1/4,居世界第110位;单位耕地面积占有水资源量则为世界平均水平的80%,远低于印度尼西亚、巴西、加拿大、日本等国。近年来,我国水资源短缺问题日趋严重。以黄河为例,1996年黄河上游平均流量降至每秒572立方米,从1972年开始的黄河断流现象,是水资源日渐枯竭的一个集中表现。断流时间,1995年为118天,1996年为136天,1998年则长达200多天,黄河下游几近干涸,给农业的发展带来了严重影响,全国农田受旱面积至90年代竟扩大为4亿多亩。

(3)农业生态恶化。从资源经济学的角度看,现实中的农业技术可分为合理利用资源承载力的技术和超越资源承载力极限的技术两种类型。过去,在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出现了消耗大量非再生资源又产生大量废弃物、农药残毒等生态环境问题,造成农业生态的日益恶化,威胁着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目前,我国水、空气、噪声、垃圾污染突出,全国七大水利三分之一以上的河段达不到使用功能要求,近一半的城市河段污染严重,大部分湖泊富营养化突出,近岸海域污染呈加重趋势。全国生态恶化的趋势未得到有效遏制,水土流失面积已达36700万公顷,其中耕地的水土流失面积达45.4万公顷;荒漠化土地面积26200万公顷,沙化的耕地面积也已达256万公顷;盐渍化耕地超过800万公顷。

2.自然风险。自然风险,是指恶劣的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造成的损害。由于自然因素的不可控性、不可抗拒性、自然条件的差异性及其变化的频繁性,可能造成农业生产在地区、季节、年度之间的巨大反差,给农业造成不可估量的风险。

资料表明,我国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正在下降,成灾面积逐步扩大。1975-1979年,全国农作物受灾面积为66705万亩,成灾面积23092万亩,成灾率为34.6%;1980-1984年,受灾面积55220万亩,成灾面积26595万亩,成灾率为48.2%;1985-1989年,受灾面积69423万亩,成灾面积34540万亩,成灾率为49.8%;1990-1997年,受灾面积74002万亩,成灾面积37465万亩,成灾率上升为51%(《当前我国农业重大问题研究》课题组,1999)。以山东省为例。1997年因灾减产粮食62.6万吨,死亡大牲畜2.5万头,造成的农业直接经济损失为273.76亿元;1998年因灾减产粮食555.7万吨,死亡大牲畜1.62万头,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为47.06亿元;1999年出现7次较大范围的大风、冰雹天气,发生6次较大暴雨洪涝,农作物因大面积受灾。干旱导致蝗灾大面积发生,黄河沿岸较为严重,作物产量受到一定影响(山东年鉴,1998-2000)。

3.市场风险。市场风险,是指农产品供求失衡导致的价格波动和价值实现的困难。近年来,我国农业市场风险增加,已影响到农民收入的增长。1996-2000年,我国农民人均收入增幅分别为9%、4.6%、4.3%,3.8%和2.0%,呈逐渐下降之势。农民收入增长减缓已经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成为影响国民经济全局的突出问题。

市场风险的存在主要有四个原因:一是需求弹性小。大多数农产品属于最基本的生活必需品,随着消费者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恩格尔系数的降低,对农产品的直接消费量不可能有很大的增加,有的甚至会减少。这样,就与日益扩大的农产品生产总量形成了尖锐的矛盾。二是市场调节的滞后性。市场机制对农产品产量和生产结构的调节,是根据现行的生产价格而不是未来的生产价格进行的,由于农产品的生产周期长,所以生产无法迅速适应变化多端的市场。市场调节的滞后性,往往使农民深深地陷入“一哄而上,一上就多,一多就下”的泥潭之中。三是农业生产及农产品供给的季节性强。相对于其他行业,农业的生产经营带有明显的季节性,农业生产的时间性强,错过季节,损失就难以避免。受生产特性的影响,农产品进入市场一般都表现出很强的集中性,并且大多属于鲜活产品,一旦流通受阻,后果不堪设想。四是即将遭遇国际市场的严峻挑战。随着我国进入世贸组织“大家庭”,我国的农业市场风险更加严重。尽管入世增加了我国农产品的市场空间,但也有可能使我们的市场舞台变小。当前我国农业所面临的所有市场风险,集中在一起,就是农产品竞争力低。

农产品竞争力是农产品参与市场竞争并能够持续获取利润的能力。这可以从农业生产效率、农产品质量、农产品价格、市场营销和满足消费需求程度等多方面表现出来,并贯穿于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的各个环节。农产品竞争力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农产品市场价格、农产品质量、农业生产和农产品销售的组织程度等。根据这些影响因素,可以看出我国农业面临着如下市场风险:

(1)小生产不适应大市场。我国农业是以家庭为基础进行经营的,现行体制和经营制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但也有其明显的局限性。一是分散的农户不具备有效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尤其令人担忧的是,我们是以分散的“千家万户”去迎战WTO,同实力雄厚的跨国公司相抗争。二是信息不灵。信息是市场农业的眼睛,而许多处于闭塞状态下的农民,只能充当市场的盲从者,被市场牵着“鼻子”走。

(2)数量农业不适应买方市场。农产品买方市场要求粗放经营让位于集约经营、数量农业让位于质量农业。片面追求产品数量,质量得不到快速提高,是我国农业面临的最大的市场风险。从粮食品种、品质和质量来说,好的不多,多的不好。目前,中国粮食生产的基本结构是大路产品多、优质产品少,原料型产品多、深加工产品少,低档产品多、高档产品少。这种粮食供给结构,不能适应新阶段城乡居民收入提高后对农产品的多样化、优质化、专用化消费需求。中国大陆大米在香港大米市场上的占有率,1977年为52%,1987年降为35%,1997年降为27%。原因就是我们的大米品质差,而且包装、加工跟不上。我国农畜产品难以打入国际市场的关键,也是质量问题。

(3)种植业产品高成本缺乏竞争力。稀缺的耕地、落后的农业装备水平和低下的农业劳动生产率,造成了我国大部分粮食的生产成本节节攀高,降低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据中国农科院调查(凌耀初,2000),1997-1998年,中国小麦每公斤成本(不包括土地成本,下同)为1.22元(人民币),美国为1.16元(包括土地成本,下同),加拿大为0.47元(包括土地成本);中国的玉米每公斤为0.88元,美国为0.88元;中国的大豆为1.83元,美国为1.76元;中国的油菜籽2.61元,加拿大为0.90元。我国种植业产品如果考虑土地的成本,每公斤的生产成本还将高出30%。另有资料显示,近年来,我国主要农产品的价格,除大米、大豆与国际市场较接近外,小麦、玉米、棉花等分别比国际市场高出75%、63%和12%。农产品的国内价格已高出国际市场价格,不具备商业竞争优势。

二、高科技农业是防范农业风险的关键

(一)高科技农业的内涵

高科技农业,就是将高新技术融入到产品生产经营全过程中的现代农业。农业“高技术”是以农业科学的最新成就为基础,处于当代农业科学前沿的、建立在综合科学研究基础之上的技术(罗剑朝、侯军歧,1999),它具有高效益、高智力、高投入、高竞争、高风险、高潜能等特点,可以称为农业的“技术革命”;农业“新技术”是原有技术在时间、空间和形式上的创新和发展,或者说是在一定范围内初次出现的技术(熊启泉,2001),它具有相对先进性、市场容量大、经济效益好等特征,可以称为农业的“技术革新”。所以,发展高科技农业,就是利用技术革命和技术革新的成果,来改造传统农业,促进农业由量变上升到质变,使农业能够持续、稳定、安全地向前发展。

根据我们的研究,“高技术”主要包括农业生物技术、农业信息化技术、设施农业技术、节水农业技术、绿色农业技术、农产品加工技术等;“新技术”主要包括农业机械化、化肥的合理使用、塑料的应用等技术。将“高”与“新”结合起来,高科技农业主要包括农业生物技术、农业信息技术、设施农业技术、节水农业技术、“绿色”农业技术、农产品加工技术、农业机械化技术、精细施肥技术、农膜覆盖栽培技术等。

(二)高科技农业是化解农业风险的关键

农业发展的推动力量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投入的增加(包括土地投入、资本投入和劳动投入)、制度的变革、科技的进步,其中,后两种力量对农业增长的贡献并称为农业技术进步的贡献率(周洪文,2001)。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对农业发展作用日益增大。历史用事实反复论证了一个铁的定律:科技是农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是解决农业问题的根本出路;具有了农业高新技术,就控制了农业发展的制高点。当前,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份额,发达国家达到70%-80%,我国也达到了42%,农业科技进步已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现在,农业已成为现代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应用最广阔、最活跃、最富有挑战性的领域,高科技农业的发展,将使农业发生革命性变化。中国的农业如果不停留于常规技术的渐进,而是乘新技术革命浪潮之风,发展高科技农业,将会有效化解农业风险,推动农业的跨越发展。高科技农业在化解农业风险中的关键性作用,主要表现在:

1.高科技农业是解决农业资源短缺问题的关键。工业化社会初期,财富来源于原材料、土地和资本;而在知识经济社会中,人力资本和技术资本则成为创造社会财富的主体(石元春,2001)。资源短缺尤其是耕地紧张,是我国农业发展的一大制约因素。高科技农业的发展,可以突破资源瓶颈,实现高科技与紧缺资源有效替换。从农业科技革命对农业的影响看,高科技的运用,在很大程度上超越了资源对农业发展的限制。由于科技的作用,英国由20世纪上半叶的农产品进口国,转变为80年代开始的出口国;耕地面积只及我国宁夏自治区的荷兰,近20年来稳居世界农产品出口额第三大国的位置;以色列的人均耕地很少,但在建国后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他们就使农业产量提高了12倍,一个农民能生产出92个人的食物。我们可以利用农业高新技术培育出农业“新品种”,创造出“新物种”;不仅提高现有土地的生产率,而且把以前不可能使用的土地改造为良田;运用高科技发展“三色农业”即绿色农业、白色农业(如微生物、基因工程等)和蓝色农业(海上养殖),从“二维农业”(植物、动物),转向“三维农业”(植物、动物、微生物),开拓农业新领域。

2.高科技农业是解决农产品安全供给问题的关键。回顾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可以清楚地看到,正是科学技术帮助我们解决了“吃饭”这个大问题。农业科技革命,使农业产量翻了三番,保障了世界农产品特别是粮食的供给安全。建国50年来,有几大技术体系为我国农业大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申茂向,2001):高秆变矮秆、化学工业技术的发展、耕作制度的变革、良种培育与杂交优势的利用、节水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有效地推动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保证了粮食安全和农产品的有效供给。“九五”期间,我国以“丰收计划”为龙头的农业技术推广,增产粮食420亿公斤、皮棉12亿公斤、果菜30亿公斤;增产畜产品12亿公斤、水产品8亿公斤;共新增产值700多亿元。我国现有耕地中,三分之二是中低产田,据已有的经验,对其进行技术改造,一般至少可增产粮食1500公斤/公顷以上,未来5-10年单产若能年递增1%,2011~2030年间单产递增0.7%,就可达到预期的年6.4亿吨的总产量。

3.高科技农业是解决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关键。高科技农业在解决了以上两大难题之后,就大大缓解了生存和发展对生态环境所造成的压力,有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高科技农业本身是解决当前的农业生态问题的最重要的手段。例如,高效、低毒、低残留、具有选择性的新农药,可以增加食物的安全系数;用3S(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技术)精确施肥方法,既可以提高化肥的利用率,又能减轻污染;将生物技术用于生产抗虫害、抗除草剂作物,能减少杀虫剂的用量,降低杀虫剂及其残留物对食物链、水体造成污染,从而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通过拓宽物种范围、生物固氮、病虫害的生物控制、生物能源的开发利用、工厂化无公害生产等技术的推广应用,节省某些敏感的短缺资源,阻止生态恶化的趋势。

4.高科技农业是解决农民收入问题的关键。我国收入水平低,收入增幅逐年下降,农业科技落后是最主要的原因。科技落后直接导致了农业结构调整滞后、劳动生产率低、农产品的加工率和增值率不高。以农业结构调整为例。高层次的调整就是把品种调新、品质调优、品牌调强,调整的思路是:“开发市场,研究生产加工技术,建设基地,龙头带动,整体效应”。而贯穿始终的应该是科技,用高科技与市场对接,就能化解市场风险,收入得到稳定增加。

5.高科技农业是解决农产品竞争力问题的关键。同国际水平相比,我国的农业存在着很大差距。我国的农业劳动生产率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90年代,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为422国际美元,世界平均水平为1080国际美元,是中国的2.55倍,以色列、法国、加拿大、美国分别是中国的39.52倍、62.39倍、101.49倍、122.18倍(牛若峰,2000)。农产品质量差、农业效益低,是我国农业的又一个突出问题。所有这些问题,都与农业科技落后直接相关。解决的途径,就是发展高科技农业。其实,我国农业、农产品参与的竞争,就是高科技和科技含量上的竞争。发达国家的经验告诉我们,不发展高科技农业,就难抢占战略竞争的制高点。在发展高科技农业方面,我们还可以充分利用“后发优势”走捷径。

三、建立健全我国高科技农业发展的运行机制

深入探讨从高新技术成果的取得,到成果的转化、推广和应用的机制即高科技农业的运行机制,是发展高科技农业的关键。一般说来,高科技农业的运行机制主要有:

1.制度安排与政策机制。农业制度的安排同高科技农业的发展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它直接关系到能否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使高科技农业的发展充满生机和活力。现有的以家庭经营为基础的农业经济制度,充分调动了农户生产经营的积极性,但小规模的分散经营,增大了高科技农业的发展成本,使高科技农业的发展受到了严重制约。如何在坚持和稳定现有制度的基础上,扩大经营规模,降低高科技农业的发展成本,是我们的一项重要任务,这涉及到未来政策的基本走向。高科技农业的发展,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离不开政府的扶持,在当前我国农村生产力水平比较低的情况下,离开了政府扶持,农业科学研究和开发就难以进行,真正把发展高科技农业摆在重要的位置,为高科技农业的发展指出方向。

2.市场调节机制。高科技农业的发展更应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遵循价值规律,讲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长远意义上说,离开了市场机制,农业高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成果的推广应用就难以发展。市场需求是高科技农业发展的方向。科研机构要根据农业生产经营的需要确定研究项目,不能盲目地研究。技术市场是技术交易的场所,农业高新技术通过技术市场交易,投资者可以直接得到收益,补偿技术科研投资成本,刺激进一步投资高新技术开发的投资热情。通过技术市场的信息反馈,农业高新技术的研究才能把握市场需求,便于高新技术成果的转让,从而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高新技术市场体系的建立以及市场机制的培育是高科技农业发展的重要环境。

3.资金投入机制。发展高科技农业是一项高投入的系统工程,高科技农业的产出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投资主体对高新技术的投入数量。所以,在发展高科技农业的过程中,应健全与完善高科技农业发展的投入机制,逐步形成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投资主体。首先,进一步明确政府投资的主体地位。《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都规定政府对农业研究的投入增长幅度必须高于国家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确立了国家对农业高新技术投资的主体地位。中央和地方每年都要在基建拨款中安排一定数量的专项资金用于重点科研基地和重大科技工程的建设。(谢家智,1999)。其次,鼓励企业和社会团体投资高新技术农业。农业经营实体及农业科技经营开发公司、农业专业技术协会等组织,应着力投资于农业高新技术的开发、推广和应用研究,由此而形成相互依存、各有侧重的投资机制。第三,积极推进利用外资,争取国际科技合作与援助。第四,通过股份制筹集资金。即以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为募股或集资的主体,向社会定向或公开募集农业技术项目所需资金,并按照股份制的要求进行组织和运作。

4,科技创新机制。科技创新是高科技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我们一定要构建科技创新机制,为高科技农业的发展提供支撑。首先,建立一个宏大的、高质量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我们要按照高科技农业发展的要求,深化农业科研机制改革,重新配置科研院所,提高科研效率,提高农业科研整体水平和创新能力。其次,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我国的国力与农业发展水平不允许、也不可能全面进行高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必须抓住我国农村产业结构的关键与重点,选择关系到培育新产业生长点与传统产业改造等关键的高新技术。对这些技术要集中力量、重点突破,争取时效,强调效益。第三,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继承我国传统农业体系和吸收西方常规的技术体系中的科学精华,适应我国农业的特点,允许劳动、资金和知识密集型技术的时空交叉发展,推动高新技术向传统农业的渗透,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技术、生态、经济协调统一的多层次的集约农业技术体系。

5.推广应用机制。新的农业技术推广应用机制应突出两条,一是由政府行为逐渐转变为社会行为,二是农户成为推广应用的主体(周洪文,200)。按照物化程度的不同,高科技农业中的高新技术可以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已经物化的技术,形成了农业技术产品,它们可以根据市场经济的原则去运作;另一种是未经过物化的、还停留在知识或信息形态的技术,它暂时只能通过农业技术人员的周到细致的服务而得到推广。在传统体制下对于后一种形态技术的推广,我国一直是由政府包办的,效果越来越差,科技成果转化率很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科技成果的转化与推广不应再以政府为主,而应成为社会行为。除基础性研究和推广体系的建设外,其余的工作应交予社会承担。社会在进行技术推广应用的过程中,应以农户为中心,形成“自下而上”的推广应用机制。因为农户是技术的最终需求者,而不是技术的被动接受者。

6.风险控制与管理机制。高科技农业发展本身存在着非常高的风险(熊启泉,2001):农业更容易受到自然界突变现象的影响,因而高科技农业的发展面临着很大的自然风险;农业高科技从供给者手中转移到使用者手中的环节多,容易出现信息丢失和信息扭曲,从而产生信息不对称的风险;农业技术尤其是相当一部分生物技术,具有很强的地域性,高科技农业的发展要求农业高新技术跨越地域局限广泛推广,由此便产生了新的风险;高新技术农业投入高,不只是指研究本身大量投资,而且包含着因技术失败或科技产品缺乏市场而带来的高风险,通常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成功率一般不到50%,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率更低,这就形成了市场风险;农民作为高新技术的主要需求者,收入水平长期得不到应有的提高,对风险的承受能力极低,农民的文化素质不高和市场经济观念仍较淡薄,使高科技农业的发展“险上加险”。因此,建立高科技农业的风险控制和管理机制十分重要。

7.人才培育机制。发展高科技农业必须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其中的核心问题是人才队伍建设。我们要通过体制改革、环境优化、观念转变,不拘一格,发现人才,使用人才,对有突出贡献的农业科技人员要实行重奖,鼓励农业科技人员为实现农业现代化作出贡献。要做好吸引国外留学生的工作,按照“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的原则,鼓励和引导留学人员、留居海外的农业科技人员回国工作或在国外为我国的农业科技发展献计献策。

【参考文献】

[1] 顾镜清.风险管理.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3.[2] 王巍.国家风险??开放时代的不测风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1.

[3] 石元春.中国农业发展的高技术战略[N].科技日报,2001-2-9.

[4] 谢家智.我国农业高新技术形成和发展机制的建立问题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1999,(5).

[5] 熊启泉.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内涵、意义与促进措施[J].中国农业经济,2001,(7).

[6] 周洪文.农业新技术革命对国家发展的影响[J].农业技术经济,2001,(1).

[7] 山东年鉴:“山东省情网”.

[8] 申茂向:科技是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动力[N].科技日报,2001-2-7.

[9] 《当前我国农业重大问题》课题组:当前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与对策[J],管理世界,1999,(4).

[10] 牛若峰.中国发展报告——农业与发展[M].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

[11] 罗剑朝,侯军歧.“全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问题研讨会综述”[J].农业经济问题,1999,(10).

[12] 凌耀初.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效率与政策[J].上海经济研究,2000,(7).

第二篇:发展高科技农业是防范农业风险的根本途径论文

中国的农业经历了多灾多难的历史。新中国的诞生,把中国的农业推上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农业获得了空前的大发展,实现了两次伟大的历史转折:一是从1949年到1978年,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农业和农村演变为社会主义的农业和农村;二是改革开放以来,农产品供给由全面短缺走出相对过剩,农民们从总体上摆脱了贫困,迈上了小康之路。但是,中国的农业问题未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农业依然是高风险产业。防范农业风险,保证农业安全,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一项重大的历史性课题。防范农业风险,须依赖于一套完整的农业风险防范体系,高科技农业在其中居于极为重要的地位。从历史上看,中国农业取得的历史性突破,都是依靠农业科技进步作支撑的;放眼世界,农业风险问题解决得好的国家,无一例外的也是农业科技发达的国家。可以说,高科技农业是防范农业风险的根本出路。

一、农业风险的含义及中国农业面临的风险

(一)农业风险的含义

美国学者海恩斯(Haynes)于1895年就给“风险”作了权威性的解释。他说:“风险一词在经济学中和其他学术领域中并无任何技术上的内容,它意味着损害的可能性”(顾镜清,1993)。A.H.威雷特于1901年又作了进一步的阐释,指出:“风险是关于不愿发生的某种事件的不确定性之客体体现”(王巍,1981)。由上可知,“风险”具有“不利性”,它一旦发生,就会对相关主体造成损害。

农业风险作为风险的一种类型,是指在农业生产或经营过程中灾害或损失发生的可能性。农业风险除具备风险的一般特性外,还有其自身特点。(1)自然性。农业生产的过程就是人与自然界打交道的过程,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是普遍存在、不可避免的。(2)突发性。自然状态的变异性往往造成人们始料不及的结果,市场的千变万化常常令人难以捉摸,而生产经营者对信息掌握的不充分,更助长了风险发生的突发性与随机性。(3)不对称性。在通常情况下,高风险是与高收益相对称的。然而,农业并非如此。作为弱质产业,农业风险带来的后果往往是难以弥补的,市场本身并没有提供相应的补偿机制。(4)不确定性。农业受自然力的控制,自然界又是变化多端的,远远超出了目前人类社会的预测和控制能力。所以,农业生产尤其是农作物生产,便具有不确定性。

“十五”期间,我国农业必须解决好三大问题:农产品的供给安全、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和入世的挑战,影响这三个问题顺利解决的制约因素,就构成了我国的农业风险。因此,就中国的国情而言,所谓农业风险,就是指在农业生产和经营的过程中,因资源条件、自然环境、市场环境、政策环境以及农业内部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对农业生产、农民增收和中国农业竞争力带来的危害。

(二)中国农业面临的风险

当前,我国农业风险主要来源于如下三个方面:

1.资源风险。此处的“资源”,特指农业自然资源,它是人类从自然条件中摄取前用于人类生产和生活所必需的各种自然组成成分,主要有土地、土壤、水、森林、草地、湿地、海域、原生动植物、微生物等。通常,人们把自然资源分为土地资源、水利资源、生物资源、气候资源、海洋资源五大类,或将其分为非耗竭性资源(如太阳能、空气、风、降水、气候等)、耗竭性资源(如动物资源、植物资源、微生物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等)。资源风险,则是指农业资源的有限性与社会索取资源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给农产品的安全供给带来的危害。农业是一个资源密集型的产业,各种资源的存在和有效供给,是农业安全的前提。

我国农业资源的现状不容乐观,且资源风险还有进一步加剧的危险。

(1)人均耕地不足。“土地是财富之母”,耕地乃农业赖以发展之根本。 我国的耕地总量可观,达到19.24亿亩。按全国(大陆)总人口(12.66亿人)计算,人均占有耕地1.52亩;按农村总人口(8.07亿人)计算,人均占有耕地2.38亩;按农村劳动力(3.5亿人)计算,人均占有耕地5.5亩。同世界各国相比,我国人均占用的耕地少的可怜。到2000年底,我国人均耕地只占世界人均耕地的45%。全国约30%(666个)的县(市),人均耕地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0.86亩的警戒线。其中近70%(463个)的县(市)人均耕地低于0.5亩。“用占世界7%的土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此话一方面说明了我国农业取得的惊人成绩,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我国人口与耕地之间矛盾的尖锐程度。

我国的耕地不仅数量少,而且质量差。三分之二的耕地分布在山地、丘陵和高原地区,有灌溉设施、旱涝保收的耕地不足40%。近20%的耕地受到工业“三废”和农药污染,致使每年有数百万亩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干旱、半干旱地区耕地的40%受水土流失、荒漠化的侵蚀,质量严重退化。另一方面,土地的贫瘠化问题不可小看。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有20.6%的耕地有机质养分不足,缺氮、磷、钾的耕地分别占24.6%、50.8%、13.8%。现有的耕地,三分之二是中低产田,与高产地块相比,产量要低40%,有的甚至低一半以上。

耕地风险反映在现实生活中,就是农产品供给尤其是粮食供给的安全问题。据联合国人口基金会预计,我国到2030年人口将至16亿,按年人均用粮400公斤(小康)、450公斤(中等)、500公斤(富裕)水平计算,2030年16亿人口则需6400亿公斤、7200亿公斤、8000亿公斤;从实际出发,到2030年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应达到小康?中等水平,需要有6.4?7.2亿吨粮食,即需从目前的4.9亿吨净增粮食1.5?2.3亿吨,也就是到2030年要比目前的单产水平提高55%以上。目前,我国粮食生产水平基数已很高,在现有农业科技水平上,单产增长举步维艰。所以,耕地紧缺,将长期困扰着我国农业的发展。

(2)水资源短缺。按年降雨量计,我国年降水量居世界第三位,全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位。但是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幅员辽阔,按人口和耕地平均计算的年径流量都不高。我国人均水资源量只相当于世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1/4,居世界第110位;单位耕地面积占有水资源量则为世界平均水平的80%,远低于印度尼西亚、巴西、加拿大、日本等国。近年来,我国水资源短缺问题日趋严重。以黄河为例,1996年黄河上游平均流量降至每秒572立方米,从1972年开始的黄河断流现象,是水资源日渐枯竭的一个集中表现。断流时间,1995年为118天,1996年为136天,1998年则长达200多天,黄河下游几近干涸,给农业的发展带来了严重影响,全国农田受旱面积至90年代竟扩大为4亿多亩。

(3)农业生态恶化。从资源经济学的角度看,现实中的农业技术可分为合理利用资源承载力的技术和超越资源承载力极限的技术两种类型。过去,在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出现了消耗大量非再生资源又产生大量废弃物、农药残毒等生态环境问题,造成农业生态的日益恶化,威胁着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目前,我国水、空气、噪声、垃圾污染突出,全国七大水利三分之一以上的河段达不到使用功能要求,近一半的城市河段污染严重,大部分湖泊富营养化突出,近岸海域污染呈加重趋势。全国生态恶化的趋势未得到有效遏制,水土流失面积已达36700万公顷,其中耕地的水土流失面积达45.4万公顷;荒漠化土地面积26200万公顷,沙化的耕地面积也已达256万公顷;盐渍化耕地超过800万公顷。

2.自然风险。自然风险,是指恶劣的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造成的损害。由于自然因素的不可控性、不可抗拒性、自然条件的差异性及其变化的频繁性,可能造成农业生产在地区、季节、之间的巨大反差,给农业造成不可估量的风险。

资料表明,我国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正在下降,成灾面积逐步扩大。1975-1979年,全国农作物受灾面积为66705万亩,成灾面积23092万亩,成灾率为34.6%;1980-1984年,受灾面积55220万亩,成灾面积26595万亩,成灾率为48.2%;1985-1989年,受灾面积69423万亩,成灾面积34540万亩,成灾率为49.8%;1990-1997年,受灾面积74002万亩,成灾面积37465万亩,成灾率上升为51%(《当前我国农业重大问题研究》课题组,1999)。以山东省为例。1997年因灾减产粮食62.6万吨,死亡大牲畜2.5万头,造成的农业直接经济损失为273.76亿元;1998年因灾减产粮食555.7万吨,死亡大牲畜1.62万头,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为47.06亿元;1999年出现7次较大范围的大风、冰雹天气,发生6次较大暴雨洪涝,农作物因大面积受灾。干旱导致蝗灾大面积发生,黄河沿岸较为严重,作物产量受到一定影响(山东年鉴,1998-2000)。

3.市场风险。市场风险,是指农产品供求失衡导致的价格波动和价值实现的困难。近年来,我国农业市场风险增加,已影响到农民收入的增长。1996-2000年,我国农民人均收入增幅分别为9%、4.6%、4.3%,3.8%和2.0%,呈逐渐下降之势。农民收入增长减缓已经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成为影响国民经济全局的突出问题。

市场风险的存在主要有四个原因:一是需求弹性小。大多数农产品属于最基本的生活必需品,随着消费者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恩格尔系数的降低,对农产品的直接消费量不可能有很大的增加,有的甚至会减少。这样,就与日益扩大的农产品生产总量形成了尖锐的矛盾。二是市场调节的滞后性。市场机制对农产品产量和生产结构的调节,是根据现行的生产价格而不是未来的生产价格进行的,由于农产品的生产周期长,所以生产无法迅速适应变化多端的市场。市场调节的滞后性,往往使农民深深地陷入“一哄而上,一上就多,一多就下”的泥潭之中。三是农业生产及农产品供给的季节性强。相对于其他行业,农业的生产经营带有明显的季节性,农业生产的时间性强,错过季节,损失就难以避免。受生产特性的影响,农产品进入市场一般都表现出很强的集中性,并且大多属于鲜活产品,一旦流通受阻,后果不堪设想。四是即将遭遇国际市场的严峻挑战。随着我国进入世贸组织“大家庭”,我国的农业市场风险更加严重。尽管入世增加了我国农产品的市场空间,但也有可能使我们的市场舞台变小。当前我国农业所面临的所有市场风险,集中在一起,就是农产品竞争力低。

农产品竞争力是农产品参与市场竞争并能够持续获取利润的能力。这可以从农业生产效率、农产品质量、农产品价格、市场营销和满足消费需求程度等多方面表现出来,并贯穿于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的各个环节。农产品竞争力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农产品市场价格、农产品质量、农业生产和农产品销售的组织程度等。根据这些影响因素,可以看出我国农业面临着如下市场风险:

(1)小生产不适应大市场。我国农业是以家庭为基础进行经营的,现行体制和经营制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但也有其明显的局限性。一是分散的农户不具备有效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尤其令人担忧的是,我们是以分散的“千家万户”去迎战WTO,同实力雄厚的跨国公司相抗争。二是信息不灵。信息是市场农业的眼睛,而许多处于闭塞状态下的农民,只能充当市场的盲从者,被市场牵着“鼻子”走。

(2)数量农业不适应买方市场。农产品买方市场要求粗放经营让位于集约经营、数量农业让位于质量农业。片面追求产品数量,质量得不到快速提高,是我国农业面临的最大的市场风险。从粮食品种、品质和质量来说,好的不多,多的不好。目前,中国粮食生产的基本结构是大路产品多、优质产品少,原料型产品多、深加工产品少,低档产品多、高档产品少。这种粮食供给结构,不能适应新阶段城乡居民收入提高后对农产品的多样化、优质化、专用化消费需求。中国大陆大米在香港大米市场上的占有率,1977年为52%,1987年降为35%,1997年降为27%。原因就是我们的大米品质差,而且包装、加工跟不上。我国农畜产品难以打入国际市场的关键,也是质量问题。

(3)种植业产品高成本缺乏竞争力。稀缺的耕地、落后的农业装备水平和低下的农业劳动生产率,造成了我国大部分粮食的生产成本节节攀高,降低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据中国农科院调查(凌耀初,2000),1997-1998年,中国小麦每公斤成本(不包括土地成本,下同)为1.22元(人民币),美国为1.16元(包括土地成本,下同),加拿大为0.47元(包括土地成本);中国的玉米每公斤为0.88元,美国为0.88元;中国的大豆为1.83元,美国为1.76元;中国的油菜籽2.61元,加拿大为0.90元。我国种植业产品如果考虑土地的成本,每公斤的生产成本还将高出30%。另有资料显示,近年来,我国主要农产品的价格,除大米、大豆与国际市场较接近外,小麦、玉米、棉花等分别比国际市场高出75%、63%和12%。农产品的国内价格已高出国际市场价格,不具备商业竞争优势。

二、高科技农业是防范农业风险的关键

(一)高科技农业的内涵

高科技农业,就是将高新技术融入到产品生产经营全过程中的现代农业。农业“高技术”是以农业科学的最新成就为基础,处于当代农业科学前沿的、建立在综合科学研究基础之上的技术(罗剑朝、侯军歧,1999),它具有高效益、高智力、高投入、高竞争、高风险、高潜能等特点,可以称为农业的“技术革命”;农业“新技术”是原有技术在时间、空间和形式上的创新和发展,或者说是在一定范围内初次出现的技术(熊启泉,2001),它具有相对先进性、市场容量大、经济效益好等特征,可以称为农业的“技术革新”。所以,发展高科技农业,就是利用技术革命和技术革新的成果,来改造传统农业,促进农业由量变上升到质变,使农业能够持续、稳定、安全地向前发展。

根据我们的研究,“高技术”主要包括农业生物技术、农业信息化技术、设施农业技术、节水农业技术、绿色农业技术、农产品加工技术等;“新技术”主要包括农业机械化、化肥的合理使用、塑料的应用等技术。将“高”与“新”结合起来,高科技农业主要包括农业生物技术、农业信息技术、设施农业技术、节水农业技术、“绿色”农业技术、农产品加工技术、农业机械化技术、精细施肥技术、农膜覆盖栽培技术等。

(二)高科技农业是化解农业风险的关键

农业发展的推动力量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投入的增加(包括土地投入、资本投入和劳动投入)、制度的变革、科技的进步,其中,后两种力量对农业增长的贡献并称为农业技术进步的贡献率(周洪文,2001)。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对农业发展作用日益增大。历史用事实反复论证了一个铁的定律:科技是农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是解决农业问题的根本出路;具有了农业高新技术,就控制了农业发展的制高点。当前,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份额,发达国家达到70%-80%,我国也达到了42%,农业科技进步已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现在,农业已成为现代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应用最广阔、最活跃、最富有挑战性的领域,高科技农业的发展,将使农业发生革命性变化。中国的农业如果不停留于常规技术的渐进,而是乘新技术革命浪潮之风,发展高科技农业,将会有效化解农业风险,推动农业的跨越发展。高科技农业在化解农业风险中的关键性作用,主要表现在:

1.高科技农业是解决农业资源短缺问题的关键。工业化社会初期,财富来源于原材料、土地和资本;而在知识经济社会中,人力资本和技术资本则成为创造社会财富的主体(石元春,2001)。资源短缺尤其是耕地紧张,是我国农业发展的一大制约因素。高科技农业的发展,可以突破资源瓶颈,实现高科技与紧缺资源有效替换。从农业科技革命对农业的影响看,高科技的运用,在很大程度上超越了资源对农业发展的限制。由于科技的作用,英国由20世纪上半叶的农产品进口国,转变为80年代开始的出口国;耕地面积只及我国宁夏自治区的荷兰,近20年来稳居世界农产品出口额第三大国的位置;以色列的人均耕地很少,但在建国后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他们就使农业产量提高了12倍,一个农民能生产出92个人的食物。我们可以利用农业高新技术培育出农业“新品种”,创造出“新物种”;不仅提高现有土地的生产率,而且把以前不可能使用的土地改造为良田;运用高科技发展“三色农业”即绿色农业、白色农业(如微生物、基因工程等)和蓝色农业(海上养殖),从“二维农业”(植物、动物),转向“三维农业”(植物、动物、微生物),开拓农业新领域。

2.高科技农业是解决农产品安全供给问题的关键。回顾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可以清楚地看到,正是科学技术帮助我们解决了“吃饭”这个大问题。农业科技革命,使农业产量翻了三番,保障了世界农产品特别是粮食的供给安全。建国50年来,有几大技术体系为我国农业大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申茂向,2001):高秆变矮秆、化学工业技术的发展、耕作制度的变革、良种培育与杂交优势的利用、节水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有效地推动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保证了粮食安全和农产品的有效供给。“九五”期间,我国以“丰收计划”为龙头的农业技术推广,增产粮食420亿公斤、皮棉12亿公斤、果菜30亿公斤;增产畜产品12亿公斤、水产品8亿公斤;共新增产值700多亿元。我国现有耕地中,三分之二是中低产田,据已有的经验,对其进行技术改造,一般至少可增产粮食1500公斤/公顷以上,未来5-10年单产若能年递增1%,2011~2030年间单产递增0.7%,就可达到预期的年6.4亿吨的总产量。

3.高科技农业是解决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关键。高科技农业在解决了以上两大难题之后,就大大缓解了生存和发展对生态环境所造成的压力,有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高科技农业本身是解决当前的农业生态问题的最重要的手段。例如,高效、低毒、低残留、具有选择性的新农药,可以增加食物的安全系数;用3S(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技术)精确施肥方法,既可以提高化肥的利用率,又能减轻污染;将生物技术用于生产抗虫害、抗除草剂作物,能减少杀虫剂的用量,降低杀虫剂及其残留物对食物链、水体造成污染,从而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通过拓宽物种范围、生物固氮、病虫害的生物控制、生物能源的开发利用、工厂化无公害生产等技术的推广应用,节省某些敏感的短缺资源,阻止生态恶化的趋势。

4.高科技农业是解决农民收入问题的关键。我国收入水平低,收入增幅逐年下降,农业科技落后是最主要的原因。科技落后直接导致了农业结构调整滞后、劳动生产率低、农产品的加工率和增值率不高。以农业结构调整为例。高层次的调整就是把品种调新、品质调优、品牌调强,调整的思路是:“开发市场,研究生产加工技术,建设基地,龙头带动,整体效应”。而贯穿始终的应该是科技,用高科技与市场对接,就能化解市场风险,收入得到稳定增加。

5.高科技农业是解决农产品竞争力问题的关键。同国际水平相比,我国的农业存在着很大差距。我国的农业劳动生产率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90年代,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为422国际美元,世界平均水平为1080国际美元,是中国的2.55倍,以色列、法国、加拿大、美国分别是中国的39.52倍、62.39倍、101.49倍、122.18倍(牛若峰,2000)。农产品质量差、农业效益低,是我国农业的又一个突出问题。所有这些问题,都与农业科技落后直接相关。解决的途径,就是发展高科技农业。其实,我国农业、农产品参与的竞争,就是高科技和科技含量上的竞争。发达国家的经验告诉我们,不发展高科技农业,就难抢占战略竞争的制高点。在发展高科技农业方面,我们还可以充分利用“后发优势”走捷径。

三、建立健全我国高科技农业发展的运行机制

深入探讨从高新技术成果的取得,到成果的转化、推广和应用的机制即高科技农业的运行机制,是发展高科技农业的关键。一般说来,高科技农业的运行机制主要有:

1.制度安排与政策机制。农业制度的安排同高科技农业的发展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它直接关系到能否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使高科技农业的发展充满生机和活力。现有的以家庭经营为基础的农业经济制度,充分调动了农户生产经营的积极性,但小规模的分散经营,增大了高科技农业的发展成本,使高科技农业的发展受到了严重制约。如何在坚持和稳定现有制度的基础上,扩大经营规模,降低高科技农业的发展成本,是我们的一项重要任务,这涉及到未来政策的基本走向。高科技农业的发展,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离不开政府的扶持,在当前我国农村生产力水平比较低的情况下,离开了政府扶持,农业科学研究和开发就难以进行,真正把发展高科技农业摆在重要的位置,为高科技农业的发展指出方向。

2.市场调节机制。高科技农业的发展更应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遵循价值规律,讲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长远意义上说,离开了市场机制,农业高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成果的推广应用就难以发展。市场需求是高科技农业发展的方向。科研机构要根据农业生产经营的需要确定研究项目,不能盲目地研究。技术市场是技术交易的场所,农业高新技术通过技术市场交易,投资者可以直接得到收益,补偿技术科研投资成本,刺激进一步投资高新技术开发的投资热情。通过技术市场的信息反馈,农业高新技术的研究才能把握市场需求,便于高新技术成果的转让,从而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高新技术市场体系的建立以及市场机制的培育是高科技农业发展的重要环境。

3.资金投入机制。发展高科技农业是一项高投入的系统工程,高科技农业的产出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投资主体对高新技术的投入数量。所以,在发展高科技农业的过程中,应健全与完善高科技农业发展的投入机制,逐步形成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投资主体。首先,进一步明确政府投资的主体地位。《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都规定政府对农业研究的投入增长幅度必须高于国家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确立了国家对农业高新技术投资的主体地位。中央和地方每年都要在基建拨款中安排一定数量的专项资金用于重点科研基地和重大科技工程的建设。(谢家智,1999)。其次,鼓励企业和社会团体投资高新技术农业。农业经营实体及农业科技经营开发公司、农业专业技术协会等组织,应着力投资于农业高新技术的开发、推广和应用研究,由此而形成相互依存、各有侧重的投资机制。第三,积极推进利用外资,争取国际科技合作与援助。第四,通过股份制筹集资金。即以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为募股或集资的主体,向社会定向或公开募集农业技术项目所需资金,并按照股份制的要求进行组织和运作。

4,科技创新机制。科技创新是高科技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我们一定要构建科技创新机制,为高科技农业的发展提供支撑。首先,建立一个宏大的、高质量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我们要按照高科技农业发展的要求,深化农业科研机制改革,重新配置科研院所,提高科研效率,提高农业科研整体水平和创新能力。其次,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我国的国力与农业发展水平不允许、也不可能全面进行高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必须抓住我国农村产业结构的关键与重点,选择关系到培育新产业生长点与传统产业改造等关键的高新技术。对这些技术要集中力量、重点突破,争取时效,强调效益。第三,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继承我国传统农业体系和吸收西方常规的技术体系中的科学精华,适应我国农业的特点,允许劳动、资金和知识密集型技术的时空交叉发展,推动高新技术向传统农业的渗透,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技术、生态、经济协调统一的多层次的集约农业技术体系。

5.推广应用机制。新的农业技术推广应用机制应突出两条,一是由政府行为逐渐转变为社会行为,二是农户成为推广应用的主体(周洪文,200)。按照物化程度的不同,高科技农业中的高新技术可以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已经物化的技术,形成了农业技术产品,它们可以根据市场经济的原则去运作;另一种是未经过物化的、还停留在知识或信息形态的技术,它暂时只能通过农业技术人员的周到细致的服务而得到推广。在传统体制下对于后一种形态技术的推广,我国一直是由政府包办的,效果越来越差,科技成果转化率很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科技成果的转化与推广不应再以政府为主,而应成为社会行为。除基础性研究和推广体系的建设外,其余的工作应交予社会承担。社会在进行技术推广应用的过程中,应以农户为中心,形成“自下而上”的推广应用机制。因为农户是技术的最终需求者,而不是技术的被动接受者。

6.风险控制与管理机制。高科技农业发展本身存在着非常高的风险(熊启泉,2001):农业更容易受到自然界突变现象的影响,因而高科技农业的发展面临着很大的自然风险;农业高科技从供给者手中转移到使用者手中的环节多,容易出现信息丢失和信息扭曲,从而产生信息不对称的风险;农业技术尤其是相当一部分生物技术,具有很强的地域性,高科技农业的发展要求农业高新技术跨越地域局限广泛推广,由此便产生了新的风险;高新技术农业投入高,不只是指研究本身大量投资,而且包含着因技术失败或科技产品缺乏市场而带来的高风险,通常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成功率一般不到50%,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率更低,这就形成了市场风险;农民作为高新技术的主要需求者,收入水平长期得不到应有的提高,对风险的承受能力极低,农民的文化素质不高和市场经济观念仍较淡薄,使高科技农业的发展“险上加险”。因此,建立高科技农业的风险控制和管理机制十分重要。

7.人才培育机制。发展高科技农业必须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其中的核心问题是人才队伍建设。我们要通过体制改革、环境优化、观念转变,不拘一格,发现人才,使用人才,对有突出贡献的农业科技人员要实行重奖,鼓励农业科技人员为实现农业现代化作出贡献。要做好吸引国外留学生的工作,按照“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的原则,鼓励和引导留学人员、留居海外的农业科技人员回国工作或在国外为我国的农业科技发展献计献策。

【参考文献】

[1] 顾镜清.风险管理.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3.[2] 王巍.国家风险??开放时代的不测风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1.

[3] 石元春.中国农业发展的高技术战略[N].科技日报,2001-2-9.

[4] 谢家智.我国农业高新技术形成和发展机制的建立问题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1999,(5).

[5] 熊启泉.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内涵、意义与促进措施[J].中国农业经济,2001,(7).

[6] 周洪文.农业新技术革命对国家发展的影响[J].农业技术经济,2001,(1).

[7] 山东年鉴:“山东省情网”.

[8] 申茂向:科技是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动力[N].科技日报,2001-2-7.

[9] 《当前我国农业重大问题》课题组:当前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与对策[J],管理世界,1999,(4).

[10] 牛若峰.中国发展报告——农业与发展[M].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

[11] 罗剑朝,侯军歧.“全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问题研讨会综述”[J].农业经济问题,1999,(10).

[12] 凌耀初.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效率与政策[J].上海经济研究,2000,(7).

第三篇:农业循环经济是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途径

县域是中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系统中最基本的单元,县域经济得不到充分的发展,就会阻碍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步伐,而循环经济是发展县域经济的根本途径。本文以广西恭城县为例,阐述了该县的基本情况,并对该县发展农业循环经济进行了 SWOT分析,同时提出了该县发展县域农业循环经济的几点建议。

发展县域经济,关键还是发展农业经济。发展农业是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解决“三农”问题,保持社会稳定的基础。但是,随着农业的发展,诸如农产品农药用量超标、土地浪费、环境污染、农民收入不高等一系列问题将是县域农业经济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要扭转这种只顾眼前利益、而忽视可持续发展的局面,只有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农业循环经济有利于实现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生产、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是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途径。

一、基本理论概述

1.农业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理论最早是由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斯·鲍尔丁(KennethBoulding)提出的,其目的是为了解决不可再生资源的稀缺性。随着人、社会、环境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循环经济理论层次上升到解决经济外部性、环境问题上,主要涉及到企业、区域、国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是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基本原则的“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1],而农业循环经济是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市场为导向,把可持续发展思想、循环经济理论与产业链延伸理念运用于农业经济发展系统中,采用一定的技术和方法,创新农业组织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利用农业生产、消费中的各种可回收资源,减少有害环境物质的排放量,形成“自然资源——产品和用品——再生资源”闭合回路。农业循环经济是生态化农业、科技化农业、产业化农业、精确化农业和循环化农业[4].2.县域经济

县域经济是在县级行政区域内,以市场为导向,以农业经济为主体,利用地域特色资源,旨在增加农民收入,完备县级政权功能的区域经济。它是连接城市和农村的纽带,是国民经济中的基本单位。因此,壮大县域经济已成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和重要内容。[5] 县域经济的主体是农业经济,壮大县域经济就是发展现代农业,但在县域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土地浪费严重、资源利用率低、废弃物污染严重等,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高增长,违背了可持续发展观,如何变革经济发展方式,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增强县域竞争力,实现农业产业化,经济和环境和谐发展,是壮大县域经济的关键,也是和谐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县域经济要真正摆脱“三高一低”的增长模式,就必须高度重视和加快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二、广西恭城县发展县域农业循环经济的SWOT分析

1.恭城县的基本情况

恭城县位于广西东北部,是一个不沿边、不沿海,没有铁路和公路(国道线)的典型山区瑶族自治县。全县辖6乡3镇,总面积2149平方公里,总人口28.2 万人。从1983年开始,恭城县从实际出发,历经9任书记、8任县长,做到换届不换路,多年来带领群众坚持走“养殖+沼气+种植”、“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态保护”、“生态农业产业化”循环农业发展的路子,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2005年,全县GDP实现23.3亿元,农业总产值15.16亿元,水果种植总面积达38.6万亩,引入农产品龙头企业10个,年加工水果能力近10万吨。为了解觉农村能源问题,保护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自1983年以来,共建沼气池5.66万座,入户率85.3%,居全国第一;森林覆盖率达77%。“全国生态农业示范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全国创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县”、“全国进步县”等荣誉称号是恭城县创新农业发展路子,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所取得成果的见证。

2. SWOT分析

2.1优势和机遇

2.1.1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基础良好

首先,恭城东、西、北三面环山,中间为河谷草地、丘陵交错地带。恭城河(茶江)纵贯全县,支流纵横密布。县内气候温和,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9.7摄氏度,年平均降雨量1400多毫米,为农业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种植条件。其次,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恭城县坚持发展生态农业,实现了一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富民强县之路,即“养殖+沼气+种植”和“富裕生态家园”循环经济模式。目前,全县建沼气池5.66万座,入户率达88%;建无公害标准化水果基地32万亩,占水果总面积的86.5%。第三,该县循环农产品加工模式初步形成,有汇坤、汇源等龙头企业10个,其中以汇坤的月柿加工尤为出名。

2.2.2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群众的广泛参与

政府引导、群众参与,恭城县大力发展三位一体的生态农业模式。恭城县的农业循环经济建设主要采用先农村示范,然后把相关经验普及全县。在这个过程中,政府采取部门包村帮扶增加投入,同时各部门齐抓共管,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对有利于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高新技术或管理方法等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和优惠政策,让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到农业循环经济建设中。如1989到1994间,政府提出的“庭院经济”使人民尝到了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甜头,全县上下自觉行动,基本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

2.2.3丰富的旅游资源

恭城县是桂林市唯一的瑶族自治县,它拥有丰富的生态资源,众多的文物古

迹,独特的瑶族文化,如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庙、武庙、周渭祠和湖南会馆,并利用桃花节、月柿节等大力发展生态文化旅游,逐步形成“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特色工业”的循环发展模式,是恭城延伸生态农业,实现农民增收、县域经济加快发展的有效途径。近几年来,该县成功举办了四届“桃花节”、“月柿节”。这次活动旨在大力宣传生态农业经济,促进生态文化、月柿等特色产业的发展,全面展示恭城悠久的瑶族历史文化底蕴及丰富的旅游资源,打响生态文化品牌,提升恭城知名度,促进恭城经济社会发展在更高平台上实现新跨越。2005年,恭城成为了全国生态农业旅游示范点,收入5768万元,同比增长了115%。

2.2.劣势和挑战

2.2.1传统的生态农业模式阻碍其发展

80年代初,农村燃料大多以柴草为主,森林资源砍伐过量,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生活在山区的人们频频遭受自然灾害的袭击,生活贫困。90年代初,恭城县政府为解决能源问题,保护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大力推广沼气。以沼气为核心的 “猪——沼——果”生态良性循环农业在一定时期内得到了有关专家、人民的认可,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增加了农民的收入。进入21世纪,村屯规划滞后、有新房无新村、大部分水果品质下降等问题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如何继承和创新传统的生态农业模式,提高循环农业的质量,是恭城县建设新农村亟待解决的问题。

2.2.2农产品加工企业数量少、规模小

农产品加工循环模式是依托当地的农产品资源优势,以市场为导向,采用清洁生产,以培育一批循环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重点,创新经营的方式,延长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实现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生产、循环化生产。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有利于农业产业化的形成,从而加速县域经济的发展。这种模式的形成关键是培养龙头企业,近年来,该县虽然引进了汇坤、汇源等水果加工企业,但这些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其辐射带动作用还没发挥其巨大优势,其他小企业大多采用家庭模式,农产品需求量有限。

2.2.3人才缺乏

波特的“钻石模型”理论认为,生产要素是影响产业竞争力的关键要素,而人力资源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出来。发展循环农业,创新传统农业技术,改变农民落后的局面,需要大批人才去扶持、建设。而恭城县是一个贫困山区,投资环境和生活条件较差,难以吸引县外的技术和人才。其次,县域教育水平低,尽管近年来每年都有学生考上清华和北大,但劳动力的文化素质普遍不高。再者,许多大学生刚刚毕业,满腔热情投身山区建设,立志用自己所学的技术和技能帮助山区发展经济,但县域的科研基础薄弱,再加上对科技创新不重视,致使许多科技人才流失。

3.对策和建议

通过对恭城县农业循环经济优势劣势和机遇挑战的分析,可以发现该县循环农业发展已有很长的历史了,虽有部分不足,但从整体上来说,已经具备了发展循环经济的潜力,为了使其潜力充分挖掘出来,给出如下建议:

3.1树立正确的农业循环经济意识,科学发展农业

改革发展三十年的巨大成就证明,解放思想是扫除障碍、引领发展的“法宝”。恭城县要发展县域农业循环经济,争当县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排头兵,首先要解放思想、转变意识、更新观念,树立正确的循环思想,积极学习党中央有关文件,深刻分析国内外环境变化和经济形势,以本县的基本情况出发,从那些不利于人们增收、不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传统思想解放出来,争取农业经济发展更上一层楼;其次,加大宣传力度,让政府、管理人员、农民了解农业循环经济的内涵,鼓励一切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方法。第三,要坚持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以高新技术为支撑,创新思路,用市场规律、竞争机制指导县域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要打破常规,善抓重点,用创新的精神培植农业循环经济向更高的水平发展。第四,建立健全机制。要建立健全机制。农业循环经济是近几年来才成为专家、学者讨论的热点,其管理体制尚不完善,应借鉴国外经验,建立健全机制,重点是建立激励机制、评价机制、责任驱动机制等,努力提高各部门发展县域农业循环经济的创造性和责任感。

3.2继续解放思想,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

我国早有古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待传统的思想、技术、方法,要认真分析其优势和劣势,不能囫囵吞枣,全盘接收,要根据自身情况,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成功经验,创新思路,找到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途径。恭城县的三位一体循环模式已经走过了20多年的历程,在当时确实成为了大家学习的典范,但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发展,对于传统的经验和发展方法,应该有选择的继承和发扬,创新适合新世纪发展、促进经济发展的新思路。恭城县提出的“富裕生态家园”、“生态旅游”都是创新的战略目标,应该继续解放思想,让循环经济深入人心;加大投资,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科学规划,有目的、有步骤的分布实施。

3.3引进人才

要发展经济、提高竞争力,就需要人才。纵观古今中外,在每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都有一批优秀的政治家、经济家、军事家等人才,为社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因此,引进人才、留住人才是当务之急。第一,要建立完善的信息网络,随时让外界了解我县招募人才的优惠政策和需要的人才岗位。可以借助宣传、文化部门和网络媒体等传媒的优势,吸引有识之士投身到我县循环农业建设中。第二,加强与高等院校的联系与合作。该县每年都有大部分学生去全国各省学校读书,应对这些学生建立档案,当毕业时,及时与高等学校联系希望通过一系列优惠政策使其回家乡工作,为家乡建设贡献力量。第三,优化人才环境。应该为人才提供一个优越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营造一个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氛

围,创造一个“开放、流动、竞争、协作”有利于人才成长,有利于才能发挥的环境和机制,只有这样,才能引进人才、留住人才。

3.4培育龙头企业,带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龙头企业已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中最具活力和成长性的市场主体,成为建设现代农业的骨干力量[6].农业龙头企业是科技成果转化的实践体,是进行技术创新的载体,通过引进先进设备、现代管理理念,开发新产品,应用高新技术、改进传统工艺,从传统的粗放型生产中解放出来,带动农业循环经济良性循环。可以采用重点招商龙头企业,通过宣传我县各种丰富的资源、交通便利、工业发展空间大等综合优势,吸引国内外企业;对于已经在我县投资的企业,按照“扶优、扶大、扶强”的要求,从政策、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培育壮大像汇坤公司、联发食品、永丰脆柿等规模较大、带动力较强的龙头企业;鼓励龙头企业加快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提高农副产品利用率,引导企业充分利用现有的优惠政策,多方筹资,逐渐组建自己的研发开发机构,成为农业循环经济的领军人。

本文章由西安牛皮癣医院http:///整理发布,欢迎分享!

第四篇:生态农业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生态农业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生态农业是农业发展的新型模式,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生态农业的生产以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为重要前提,充分发挥资源潜力和物种多样性优势,促进农业持续稳定地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统一。

我国幅员广阔,跨越众多经纬度和海拔高度带,农业生态经济区划类型多样化。发展生态农业可以针对我国各地自然条件、资源基础、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不同的情况,吸收传统农业好的做法,结合现代科学技术,使各地区都能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地区优势,根据社会需要与当地实际协调发展。

发展生态农业能够降低农业成本,提升农产品(18.95,0.00,0.00%)的附加值,提高农民收益,并为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创造农业内部就业机会。发展生态农业能够把环境建设同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同时,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使农业和农村经济得到可持续发展,在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对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的同时,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增强农业发展后劲。如今,中国原生态的农业耕地越来越少,生态环境、生态耕地成为生态资本。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中西部落后地区工业资本、金融资本不足,但在生态资本方面,却具有相当的优势,采用“田忌赛马”的策略,中西部落后地区就具有了比较优势和强大发展的能力。

中西部相对落后地区如何实现效率、和谐、持续发展?四川省蓬溪县给出一个漂亮答案:发展效率、和谐、持续的生态农业。

蓬溪县的普通矮晚柚原来5元左右一个,按照生态农业标准和方式生产,现在卖到了98元一对,不仅生产效率提高了,而且食品也更加安全,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凸显。同时,生态农业的发展使得外出务工的农民愿意回到自己的家乡,在优美的环境中,从自己的土地上实现增收,走向美好富裕的生活。生态农业是绿色经济的一种体现,是一个很复杂的系统工程,尽管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但是,以效率、和谐、持续为目标,坚持“人本自然”和“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生态农业的发展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选择。

第五篇:探讨农业科技风险投资发展制约因素论文大全

1市场信息不对称,缺乏有效的信息平台

我国关于农业科技以及农业科技企业的信息大多被农业部、科技部和工商行政部门掌握着,而这些资源有很大一部分是非公开的,缺乏有效科技信息平台,风险投资机构较难获得,另一方面,风险投资机构对农业科技企业的了解也有限,可能由于这些信息的不对称引发“柠檬市场”现象,使得农业科技风险投资效率低,成功率低下,甚至还会影响风险投资于农业的信心,减缓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步伐。

2缺乏专门的农业科技风险投资中介机构,难以实现风险投资和农业项目的对接

农业科技风险投资是科技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科技企业与风险投资的成功对接是农业风险投资的实质,农业整体利润水平低、风险大、企业制度不完善等因素使得其难以获得风险投资,虽然社会上已经存在一些中介机构和科技中介,但是专门以实现农业科技企业与风险投资的规模性机构极少,在我国,一些农业协会和农业合作社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业科技与风险投资的结合,但是成效较弱。2011年由国内26家知名创投机构组成的现代农业创业投资联盟在“农业硅谷”杨凌成立。该联盟依托杨凌示范区体制和政策优势,引入创业投资资源,开展项目交流、推介、投资活动,搭建创投机构与农业企业合作平台,但是其覆盖范围较窄,其作用的发挥存在区域局限性。2012年由科技部主办的“农业科技创新创业大赛”从全国入围的1700多家农业科技企业中最后选出120家企业进入决赛,但是最终真正实现成功对接的寥寥无几。对接平台的缺乏严重阻碍了我国农业科技风险投资的发展。

3农业产业化组织和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不强

农业产业化组织和龙头企业是带领农民开拓市场的主要力量,据了解,目前,全国农业产业化组织达到28万个,带动农户1。1亿户,农户年户均增收2400多元;以杨凌示范区为例,截止到2009年底,杨凌示范区一共有8家龙头企业,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3家,省级龙头企业3家,市级龙头企业2家。但是由于龙头企业发展不平衡,优质原料基地缺乏,一些企业主要是初级加工,精深加工比重小,附加值低,利润少,辐射范围有限。未能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引领作用,反而成为了农业产业发展的软肋,影响了龙头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使企业无法延伸产业链,企业物耗高,产出效益却很低。高档产品生产能力不足,低档产品生产能力过剩,产品结构不能适应市场需求变化。

4农业科技成果管理与推广方式僵化

我国农业科技成果管理以政府为主导,多是条块分割的科技管理体制,对《档案法》相关规定缺乏良好的执行力,未能对档案实现统一化、精细化管理,确保档案保存的完整性、准确性、系统性和安全性,提高档案保存效果和质量;未能很好地保护知识产权。在技术推广上,主要采用传统的政府为主导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和“公司+农户”的推广模式,虽然有了一定的进步,但是仍然不能满足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需要,科技示范区模式、专家大院模式、农民田间学校模式、“公司(协会)+科技人员+基地+农户”等模式还处在探索阶段。

5我国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发展的对策建议

5。1建立多层次、多样化的融资渠道,扩大资金来源,充实风险投资的资金数额

充分发挥以政府为背景设立的引导基金、农业风险投资基金的引导作用,适当扩大规模,引导投资,但不参与管理,放权于风险投资企业,让利于风险投资资金。引导商业银行、政策银行等金融机构、保险公司、投资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农村金融机构、大型企业以及富裕的家庭和个人进行风险投资。放宽政策限制,加强政策引导力度。至2010年,全国范围内,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账户结余1万亿余元。据统计,截至2010年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个人账户部分资金已有387亿元,这部分资金亦具备入市可能。放宽政策限制允许这部分资金进入风险较低的风险投资项目将极大的扩充资金。

5。2健全资本市场,建立多层次的退出渠道

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支持农业科技企业发展。积极发展完善创业板块和中小企业板块,使中小企业板块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二板市场”,创业板块成为“三板市场”,为我国农业科技企业上市提供途径;支持鼓励农业科技企业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与财务结构,鼓励中介机构加强对其辅导力度,以促进其直接债务融资;探索利用产权交易市场为小微农业科技型企业股权流转和融资服务,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知识产权交易。利用信托工具支持自主创新和农业科技企业发展,推动公益信托支持农业科学技术研究开发;积极发展并购、管理层收购、股权转让的方式,完善并购、收购、转让、清算机制,探索新的退出方式,如抵押担保退出,就是风险投资公司寻找到了新的投资者,并且在转让后,仍负有保证并购方实现最低约定收益率的责任。

5。3完善农业风险投资的支持体系

5。3。1法律、政策、法规建设

法律层面上,为了推动农业科技风险投资事业的发展,需要加快以下几方面的法律支持:一是关于企业制度;二是关于支持农业科技企业发展和技术创新的法律法规;三是鼓励在农业科技领域投资的法律法规。制定这类法律的目的主要是保障投资者利益和吸引投资,同时也有助于引导资金投向,规范政策的执行;四是规范风险投资基金和风险投资公司运作的法律法规,这是风险资本的操作依据和指南。税收层面上,通过对农业科技企业进行增值税转型、对风险投资公司可实行减免所得税的优惠政策、减免从事农业技术开发的科技人员的个人所得税、进出口的关税优惠以及对入驻农业园区或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等的风险投资机构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监管层面上,专门设立的政府监管部门是强有力的监管力量。政府监管可以发挥政府的中心地位优势,有利于集中市场信息,分析市场动向,使政府制定具有统一性和广泛性。建立以政府为中心的监管体系,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及市场的监管职能。政策层面上,从宏观方面来看,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对发展农业科技风险投资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但是要想更好更快的推动农业科技风险投资的发展,关键还在于政府角色的转变,从微观管理层面脱离出来,充分发挥其在宏观管理方面其它组织所不可替代的作用,即在农业科技风险投资体系运作过程中,政府应从直接投资角色转向间接扶持或引导角色,着力从完善相关的扶持配套政策、提供更大更合理的风险投资活动平台、建立公平合理的交易制度、完善监管制度等方面入手,为农业科技领域创造良好的企业生产和发展环境。

5。3。2建立完善的中介服务体系

中介服务机构在创业风险投资体系中起着重要的连接和协调作用,其专业性、全面性、中立性等支持使创业风险投资机构在各个层面拓展业务成为可能。在原有一般中介机构和专业化中介机构如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事务所、信用评级机构、标准认证机构、商业银行、投资银行等的基础上,一方面实现各中介机构的一体化,成立专门的协会组织;另一方面建立政府主导的专门中介机构专门服务于农业科技风险投资。

5。3。3建立多层次的投资者利益保护机制

借鉴境外经验,设立投资者权益保障机构,成立风险赔偿基金。在我国,可以考虑成立风险赔偿基金,由券商按交易额一定比例缴纳,证券交易所负责管理,用于补偿投资者因券商经营不规范、破产而导致的经济损失。及早建立赔偿基金将有助于降低监管成本,有利于社会安定。建立政府引导的农业科技保险体系,由于农业科技的公共产品性,农业科技保险也具有公共性,这一性质要求农业科技保险必须由政府出面与保险公司合作,并监督其运行,在科研阶段、成果转化阶段以及产业化阶段分别提供不同的保险项目,一旦风险发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投资者的利益,也可以调动投资者的积极性。

5。4建立政府引导基金,发挥杠杆作用

农业科技创新一定程度上的公益性特征决定了风险投资与农业科技创新之间的不完全耦合性,导致农业科技创新对风险资本的吸引能力受到约束。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大力发展农业科技创新的大背景下,有必要设立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引导基金来吸引风险资本投资于农业科技企业,以促进农业科技创新和农村经济发展。

5。5建立产品标准体系

近年来食品安全成为隐患,类似有机农业等领域的农产品诚信体系受到质疑,政府应加强对农产品标准体系建设,加强农产品质量的监管和控制。

5。6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形成区域经济优势

目前我国拥有国家级龙头企业1700多家,可以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组织带动作用,联合农户,通过“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形式与农民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同时还可以龙头企业为首联合农户建立和完善合作社机制,转变政府职能,充分发挥带头作用,并且以龙头企业为核心积极发展区域特色农业,形成区域特色经济优势,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5。7建立多元化的农业科技推广模式

在技术推广上,应借鉴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积极探索适合我国的多元化的农业科技推广模式,改变政府为主导的推广模式,转变政府职能,积极发挥政府的监督引导作用,积极发展科技特派员模式,努力探索科技示范区模式、专家大院模式、农民田间学校模式、“公司(协会)+科技人员+基地+农户”等模式。

6结语

我国农业风险投资的发展对我国农业科技研发、成果转化以及农业科技产业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提供其发展所必需资金的最有效和持久的源泉。尽管其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发展中还存在许多问题,但是随着学术界的研究对实践的指导以及社会实践对理论的丰富,我国农业风险投资会有更好的发展空间。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7n9i.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