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原理复习资料
更新时间:2023-05-15 20:15: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资料推荐度:
- 相关推荐
城市规划原理
国土规划:国土资源(土地、水、气候、生物、矿藏等)的整治规划
区域规划:对一定地区的国土进行综合开发,其主要表现在用地布局上。
城市规划:对具体的某一城市进行规划。
分区规划、详细规划:对城市内某一区域进行规划(如开发区规划,旧城区改造规划等) 城市规划:根据城市发展的目标和对城市的整体研究,通过对城市土地使用进行预期的安排制定城市发展的行动纲领,通过城市建设活动,改造城市空间状况,以引导城市的有序发展。 居民点的形成
城市的形成及定义
影响城市发展的因素:1、防御(春秋战国)2、城市布局与社会形态3、政治制度的影响city(church)、town 4、经济发展的影响
*近现代城市的发展: 城市工业的发展、人口的集聚、城市布局的变化、城市环境的变化及由此带来的高质量的城市生活,也带来了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发展。
*城市化:也称为城镇化,是变农村人口为城镇人口的过程(人口职业、产业结构、土地及地域空间等),其水平的高低用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表示。
城市化进程的表现形式:1、城市人口的比重上升 2、产业结构中,各行业的比重彼此消长,不断变化3、城市化的水平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成正比。
城市化水平是一个国家经济发达程度及人民生活水平高低的表现。
城市化的历史过程1、初期阶段(30%)2、中期阶段(60%)3、稳定阶段(基本全部转变) 我国至20世纪为初期阶段,在20世纪其速度将加快(1999年29.5%、2000为36%) 中国城市化的道路:弃农进城—城外贫民区形式不可取。(番瓜弄小区例)
1、 苏南模式2、温州模式3、外资促进型4、西部地区发展小城镇
2、 中国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历经了: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南北朝、
隋、宋、元等,其间排水管的出现、城市雏形、布局按方位、按星座等,其中元代的元大都即现在的北京的城市布局为中轴线布置,是迄今为止最有影响及代表意义的
3、 现代城市规划的理论渊源:1、空想社会主义和“田园城市”2、卫星城镇理论和实践(卧
城、半独立卫星城、完全独立的卫星城)3、现代建筑运动对城市规划的影响及“雅典宪章”4、马丘皮克丘宪章5、“邻里单位”与“小区规划”6、有机疏散理论
元大都分析:
1989年12月26日,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规划法》标志着我国的城市规划与建设工作进入了以法治城的轨道。
城市规划的任务和原则
1、任务:通过空间发展的合理组织,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需要。
2、原则: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历史环境与未来环境的和谐、城市环境中各社会集团间社会生活的和谐。
城市规划的工作内容和特点
1、工作内容:
在充分利用各项资源的基础上,制定城市发展战略,预测城市发展规模,选择城市用地的布局和发展方向,按照要求综合安排城市各项工程设施,提出近期引导措施。
2、特点:1)综合性;2)法治性、政策性;3)地方性;4)长期性、经常性;5)实践性(详细,分析题)
城市规划调查研究方法:1、现场踏勘2、基础资料的收集整理3、分析研究
城市规划的基础资料:
城市规划的主要内容:1、总体规划纲要是编制总体规划的依据2、总体规划的一般期限为
20年,近期建设规划为5年;建制镇的总体规划一般年限为10-20年,近期为3-5年。 详细规划的一般内容:1、详细规划的一般内容:是以总体规划为依据,详细规定建设用地的各项内容或直接对其作出安排和规划设计。2、详细规划分控制性和修建性两种。
总体规划的调整和修改1、调整是对已经批准的总体规划作局部变更;
2、修改是对总体规划的某些基本原则和框架作重大变革。
*城市规划的审批:直辖市、省—国务院;县镇—省人民政府;一般镇—县人民政府;另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规划报国务院、省人民政府审批。
城市用地1、概念:用于城市建设和满足城市机能运转所需要的土地。2、属性:1)自然属性(不可移动性)2)社会属性(明确的隶属)3)经济属性(自身的价值)4)法律属性(不动产的资产类别、土地法)3、价值:使用价值用经济价值来表现。
城市的系统构成:构成城市的各要素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总和。
*城市构成要素 (城市工业、对外交通、城市仓储、城市居住、城市公共设施、城市郊区等)
城市系统由以下四方面组成:
1、社会系统(政治:政治团体、文化:由精神产品的生产、传播使用储藏等组成、人口:不同的人的文化背景、民族、性别及受教育程度,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市民的幸福)
2、产业系统(一、二、三产)3、空间系统4、其他系统
城市用地的适用性评价:1、自然条件的分析 地质:(土质、承载力、地震等的影响)水文:(水源、水位、防洪等)气候:(风象:风频和风速、太阳辐射等)地形:(坡度、静风等
2、社会建设条件分析:1)现状条件:2)工程的准备条件3)基础设施条件
*城市用地的评定结果1、一类用地:直接可 2、二类用地:加工后可用3、三类用地:不可用的,但可用于绿化之类的
城市用地的分类:大类:10类、中类:46小类:73 大类:10类要掌握
城市绿地:为植物所覆盖,并有一定功能和用途场所。
其作用很大:1、提高自然生态质量2、有利于环境保护3、提高城市生活质量,调适环境心理4、增加诚实地景的美术效果5、增加城市经济效益 6、可以防止水土流失起固土含水作用,减少洪水发生几率。
绿地指标原来指标是:人均公共绿地面积 绿地率 绿化覆盖率
现在指标改为:人均公园面积、人均城市建设用地绿地指标、城市建设用地绿地率
如何进行绿地的规划方法如下:构成城乡一体的生态大绿化环境 , 建构城市开敞的空间系统 城市绿地系统的生态构成(点状、带状、锲状、环状), 防护绿地(起隔离作用的,如工业与居住间的)、生态绿地(城市建设用地外的,如森林、河畔的自然风光带、野生动物野生植物园等)
战略:为达到战争的目的而采用的一种措施。
城市发展战略是在城市发展的一定时期内,城市的性质的确定和城市发展可能规模的预测,使城市规划建立在可靠的科学依据上。
规划法有条文规定:城市总体规划必须与国土规划、区域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协调。 国土规划是以一定的行政范围为单位来研究(如省界等)
区域规划是据国家的相关经济发展计划对一定地区进行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安排。比国土规划更为具体。
城镇体系规划是区域规划中的某一专题规划。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是对各类土地的用途进行分区;对各类土地的控制指标进行确定。 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1、经济发展指标 2、社会发展 3、城市的基础设施、环境指标 城市性质与类型
性质:城市在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
确定性质是确定城市发展方向和布局的依据。
确定性质的依据:1、城市在国民经济中的职能2、从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基本因素中去认识。 城市性质确定的方法:1、定性分析
2、定量分析
城市类型:按性质分1、工业城市;2、交通港口城市;3、商贸城市;4、科研教育(大学城、科研杨凌);5、综合中心;6、县城;7、特殊职能城市。
按人口规模分:特大(>100万)大(100万-50万)中(<50万;>20万)小(<20万)小城镇(>5万;<20万)
城市规模:常用人口和用地规模来界定。而由人口规模又可以推祘出用地规模,所以往往只祘人口规模即可。
城市人口的变化:自然增长(人口的出生和死亡)和机诫增长(人口的调动和迁移)两种。 估算城市人口的方法:1、劳动平衡法(按一定的比例分配劳动)2、职工带眷系数法3、递推法
城市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的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要求,又不影响子孙后代的需求能力的发展。
可持续的核心:是发展,人类不求发展,不求进步,人类就不可能获得完满生活
“门槛理论”:是指城市的发展和城市建设投资之间不是一个线性的函数关系,而是跳跃式的。要想规模扩大,则需一次性的投资巨大投资。如要开发新区,则需另建一套基础设施。 远景规划:是对扩展阶段中的城市作出全面的轮廓性、结构性的布置,它是一个空间结构的安排。
城市总体布局的基本原则:
1、整体协调,贯彻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2、城乡融合、力求系统综合、时空发展有序
3、增强区域城市观念、重在区域整体发展
4、体现政策、突出重点、带动全局
城市社会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
1、第三产业就业占总就业人口的比例(现代化程度)
2、食品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例(恩格尔系数,在20%以下为高收入水平,在50%以上为低收入水平)3、平均预期寿命4、每千人医生数(医疗水平)5、婴儿死亡率(妇幼保健水平)
6、中学入学率7、每户居民拥有的住房(居住水平和生活质量)8、每百人拥有电话机数(生活方便、通信现代化程度)9、人口自然增长率(高收入国家的城市,此值较低)
10、每户用电量
以下两例为组团式城市布局:杭州市城市布局形态:总体规划提出'城市东扩,旅游西进,沿江开发,跨江发展'的发展战略,提出'南拓,北调,东扩,西优'的发展方向,并明确了'东动,西静,南新,北秀,中兴'的发展格局,将城市以旧城为核心的团块状布局转变为以钱塘江为轴线的跨江、沿江、网络化组团式布局。采用点轴结合的拓展方式,组团之间保留必要的绿色生态开敞空间,形成'一主三副,双心双轴,六大组团,六条生态带'的开放式空间结构。
城市道路系统规划 :城市道路不仅仅是组织城市交通运输的基础,也是布置城市公用管线、街道绿化、安排沿街建筑、消防、卫生设施和划分街坊的基础。
城市道路系统是指在城市范围内各种功能特点有所差别的干道、支路。
*城市道路系统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中考虑总平面布局的关键性工作。这是因为干道网系统的规划是非合理关系到城市各组成部分之间的交通是非便捷;关系到城市各项建设发展用地
的经济合理安排和建筑群体的规划布置。
我国城市道路的分类:1、一级道路:位于特大城市的主干道,其计算行车速度为80KM/H,路幅宽度为40-70M(快速交通干道)2、二级道路:位于特大城市的一般道路,车速40-60KM/H,路幅宽为30-60M 3、三级道路:大城市居住级道路,车速为30-40KM/H,路幅寛20-40M4、四级道路:车速在30KM/H以下,路幅宽16-30M
道路横断面的规划宽度,亦称为红线宽度。
布置城市道路系统的基本要求:1、在合理的城市用地功能组织的基础上,有一个完整的道路系统。(尽量均衡,常用干道网密度衡量,即每平方公里范围内平均所具有的干道长度,干道合理间距在600-1000M,其对应密度为2-3公里/平方公里。2、区分不同的道路性质。我国的城市规划中一般城市按三级设置。(主:主要客货线路30-45M、次:联主干道的25-40M、支各街坊间的12-15M)3、充分利用地形4、考虑城市环境和城市面貌的要求
5、要满足敷设各种管线与人防工程相结合的要求。
城市道路系统及宽度确定:
城市道路系统的形式:方格棋盘状、环形放射状、自由式、混合式等。
1、方格棋盘状:多为规则的矩形,一般在我国的许多大城市的旧城区及古城中采用较多,如北京、西安、太原等。
这种形式对平原地区的规模不大的中、小城市也较多采用。实际布置时应结合地形、现状进行,不能追求几何构图。
缺点:对角线的交通不便,易形成三角形的街坊和畸形交叉口,临街建筑的布置不便。
2、环形放射状:充分利用旧城的道路网,由旧城的中心向四周引出放射状干道,加上若干由内向外的多环城干道组成一个联结旧城、新区及对外公路相贯通的环形放射状系统。这种形式有利于市中心或旧城与新区的直接联系,也使得外来车辆穿越城市的几率变少,但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将交通联系止于旧城内环和紧邻的第二环。3、自由式:这种道路一般是结合实际自然地形,形成弯曲不定的几何图形。一般用于山区城镇。如青岛、重庆、福建的南屏等。4、混合式:它是由方格网加上环形放射路网混合而成的路网。
城市道路按服务的功能分:1、生活性道路:联系市区、各居住区、文化商业区等主、次生活性道路的。2、交通性道路:主要解决的是过境交通及组织城市交通运输的道路,
3、游览性道路:它的功能是贯穿市区与各景点间的专用道路。(
完善道路系统的几个措施:
1、分流:快慢分流、客货分流、过境与市内分流、机动与非机动分流。
2、开辟步行区、自行车道、快速公交专用车道等辅助措施。
改善旧城道路系统的措施( 从布局考虑)
1、对原有的道路作必要的分工,重新分配人流车流,尽量能减少相互间的干扰。
2、利用原有的路面宽度不足的,且有两条道路是平行的将其确定为单车道。
3、修建环形道路或开辟绕城干道,以减轻旧有道路的负担。
4、封闭次要交叉口,加大某些交叉口之间的距离。
改善旧城道路系统的措施( 从工程建设考虑)
1、拓宽取直,改善道路线型。据道路两旁建筑情况,采取一侧或两侧拆除旧有建筑来进行。
2、提高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加强交叉口的间距及交叉口上的交通组织方式。
一条车道的宽度确定视道路等级和行车速度而不同,一般为3.5M左右;对于快速干道、车道的宽度宜宽些,建议采用3.75—4M。
城市道路横断面的基本形式有三种:俗称一块板、两块板、三块板。
一块板:所有的车辆都在同一条车道上双向行驶。
两块板:中间一条分隔带,将车行道分为单向行驶的两条车道,机动车辆与非机动车辆仍混
行。三块板:两条分隔带将车行道分为三部分,中间为机动车道,两旁为非机动车道,这种道路适用于道路红线宽度较大的(40M以上)、机动车辆较多(多于4条机动车道)以及非机动车辆较多的主干道。
居住区规划的任务:为居民经济合理的创造一个满足日常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舒适、方便、卫生、安宁和优美的环境。
居住区规划的内容: 1、选择确定用地的位置、范围。2、确定规模。3、拟定居住建筑的类型、层数、数量、布置方式。4、拟定公共服务设施内容、规模、数量、分布、布置方式。
5、拟定各级道路的宽度、断面形式、布置方式。6、拟定公共绿地、体育、休息等室外场地的数量、分布和布置方式。7、拟定有关的工程管线规划设计方案。8、拟定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和造价估算。
*居住区的规模:
居住区的规模含人口和用地两方面的规模,以人口规模为规模的标志。一个居住区的规模相当于一个街道办事处的规模:50-100公顷。
居住区的类型:1、城市内的居住区:用地在城市的内部,依赖于城市而生存。
2、城外的独立工矿企业的居住区:用地在城市之外,独立生存,同时还服务于邻近的农村,其设施规模要设计得偏大些。
*居住区的规划结构:
据居住区的功能要求综合解决住宅与公建、道路、绿地等相互间的关系而采取的组织方式。 其基本结构形式有:1、居住区—小区 小区(10公顷) 2、居住区—组团
组团(3-5公顷) 3、居住区—小区— 组团。(人数至少3000人)
居住区的规划设计:1、使用要求:2、卫生要求:无污染,有较好日照3、安全要求 防火、防震灾、人防4、经济要求:居住区的开发与老百姓的经济收入一致,不能过分超前和滞后。
5、施工要求:推崇施工机械化,设计时要为方便施工机械化服务。6、美观要求:为居民创造一个优美的居住环境。
建筑经济和用地经济关系
1、住宅层数:从节约用地的角度出发,越高越好,但不利身体健康。
2、进深:应在11M以下为好,此时每增加1M则每公顷可增加建筑面积1000m2。
3、长度:其在30—60M时,每增加长度10M可增加建筑面积700—1000m2。
4、层高:正常层高在2.7_2.8M,每降低0.1M,能降低造价1%,节约用地2%。
5、平面系数:正常值在0.7左右,每提高1%,则投资减少1.4%。
*住宅的规划布置:
规划布置的手法( 平原地区)
1、行列式布置:1)山墙错落(前后、左右、前后左右)2)单元拼接(等长、不等长)3)成组改变朝向。2、周边式:组成院落,对寒冷多风沙地区适用。有单周边、双周边、混合周边。3、混合式:行列式为主,少量住宅及共建围组成院落。
常见组团划分的手法:1、绿化分隔2、公建分隔3、道路分隔4、河流分隔5、地形高差分隔 住宅群体的空间组合方法:评价一个建筑群体的好坏,建筑单体设计的水平固然重要,而群体的空间组合往往起决定作用。
空间构图的手段:1、对比2、韵律、节奏3、比例、尺度4、色彩5、绿化6、道路7、建筑小品
一、住宅群体的组合与日照、通风和噪声的关系
1.争取日照的措施:1)住宅错落布置,利用山墙间隙提高日照间距2)利用点状住宅增加日照效果,可适当缩小间距3)将建筑方向偏东(西)布置等于增大了底层的日照间距4)在山地可利用南向坡地缩小日照间距
防西晒:1\2\3\4及利用绿化
2.住宅群体提高通风的措施:
1)规划布置(在城市的某一方位,留出空地以形成”风道”,最好与城市的夏季主导风向一致.
2)建筑组合①建筑错列布置如行列式的前后左右错列等②高低建筑结合布置,将较低的建筑布置在迎风面、迎风口③长短建筑结合布置,院落开口迎向主导风向④建筑疏密布置,风道断面变小,使风速变大.3)利用绿化以引导气流(林源风现象)
3.住宅群体防止噪声的措施1)合理的布局如居住与工业间布置绿化带等2) 利用绿化3)利用地形4)利用人工屏障采用吸收声音或隔声效果较好的材料来做隔声屏障
二、住宅群体的组合与节约用地的关系:
达到节约用地的措施:1、住宅底层布置公共建筑2、合理利用住宅间距1)住宅与公共建筑
的组合①利用沿街住宅(南北布置)的山墙一侧布置公共建筑②在住宅间距内插公建③利用 型、 型、 E型、梳型等住宅 2)空间的借用(借用河流、道路、绿地等以提高层数)
3)少量住宅东西向布置4)高低层住宅混合布置(既可提高建筑面积密度,也可丰 富群体面貌)3、利用地下空间或高架平台
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布置
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教育、医疗卫生、商业、文化、体育、金融、邮电、行政管理、市政公用及其它。
1、规划布置要求:应按分级布置(据其次使用频率)、对口(据人口规模)、配套(成套备置)和集中分散相结合的原则进行,一般与居住区的规划结构相适应。
基本要求:1)便于使用,有合理的服务半径:区级:800—1000m小区级:400—500m 组团级:150—200m 2)应设在交通比较方便的、人流比较集中的地段,并考虑职工上、下班的走向。3)独立工矿企业居住区的设施应考虑为周边的农村服务4)各级中心应与公共绿地或今河湖水不置,以体现较好的城市面貌。
规划布置:
一般宜相对集中布置,以形成居住区的中心。医院另类。宜在安静和交通比较方便的地段。 居住区的中心主要是文化商业服务设施的中心。
文化商业服务设施的中心布置:1、沿街线状2、独立地段成片布置3、沿街、成片集中相结合布置 还可以分层立体布置(P419立陶宛某一居住区)
商业服务基本布置方法:设在住宅或其他建筑的底层或独立设置
中小学的规划布置:中小学是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中占地面积及建筑面积最大的项目。其规划布置应保证学生就近上学,其服务半径小学为500m;中学服务半径为:1000m。
中小学及幼托布置位置见课件
居住区道路规划设计的基本要求:1、居住区道路主要是为本居住区服务的,过境交通不允许穿越,出口间距不宜小于150m。2、道路走向便于职工上、下班,尽量减少反向交通。
3、充分利用和结合地形,尽可能结合分水线、汇水线。4、尽量利用原有的道路和设施(旧居住区改造时)。5、建筑的外墙与人行道边沿的间距不小于1.5m,与车行道边沿的间距不小于3m。6、尽端式道路的长度不宜超过120m,且有回车场地。7、车倒为单车道时,每隔150m左右设车辆会让处。8、道路宽度应考虑工程管线的布置。9、道路的线型要考虑区内建筑群体的组合。10、应考虑为残疾人设计无障碍通道。
居住区绿地的功能:1、改善小气候2、净化空气3、遮阳4、隔声5、防风、防尘6、杀菌、防病7、提供户外活动场地、美化居住环境
居住区绿地规划的基本要求:1、采用点、线、面相结合的手法2、尽可能的利用劣地、坡地进行3、注意美化居住环境的要求4、选用的树种应以价廉、易管、易长为原则
城市广场通常是城市居民社会生活的中心,是城市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城市
客厅”的城市广场上可进行集会、交通集散、居民游览休息、商业服务及文化宣传等,如北京的天安门广场,既有政治和历史意义,又有丰富的艺术面貌,是全国人民向往的地方。上海市人民广场是市民生活、节日集会和游览观光的地方。
城市广场分类:
按照广场的主要功能、用途及在城市交通系统中所出的位置分类可分为集会游行广场(其中包括市民广场、纪念性广场、生活广场、文化广场、游憩广场)、交通广场、商业广场等。但这种分类是相对的,现实中每一类广场都或多或少具备其他类型广场的某些功能。
城市规划中要解决的工程问题有: 给水工程、排水工程、电力系统工程、电讯系统工程、燃气工程、供热系统工程、城市防灾工程。
一、给水工程:
水资源 给水管网 用户
地下水 树枝状 住户
地表水 环 状 厂区
水源的选择要:有充沛的水量、较好的水质、水源地离城市不宜太远、可以有多个水源。 城市给水工程按其工作过程分三个组成部分:取水工程、净水工程、输配水工程 净水部分:净水厂工艺:自然沉淀、混凝沉淀、过滤、消毒等。
管网部分:
分质供水系统:城市中生活用水、工业用水、清洁消防用水对水质的要求差别较大,为了减少浪费,应分质供水。或从不同的水源取水,或采取不同的净化方法,以将不同的水质给不同的对象。
城市污染包括: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物污染等主要方面以及噪声污染、气味污染、光干扰、电波干扰等。但从城市规划的工作看,最主要的是水污染问题。
排水工程的组成:污水处理厂和排水管道系统。排水管道有:雨水管和污水管。 雨水管:汇集地面污流,排入河、海。
污水管:收集工业及生活污水,排至处理厂,经处理达标(排放标准)后,排至天然水体。 排水制度:分流制(雨、污各自收集后排放)、合流制(雨、污合用一个管道收集后排放)。 排水管道的布置形式有:截流式(分区域收集后汇入大管道后至污水处理厂)和扇形布置式、分区(高低区分开进行)、分散式(设几个污水处理厂)。
正在阅读: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资料05-15
231176 北交《管理经济学》在线作业二 15秋答案09-16
北京市“十二五”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12-26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4月宜兴初三数学期中试卷03-08
报关员考试复习资料09-30
古代文学讲课稿11111-16
- 教学能力大赛决赛获奖-教学实施报告-(完整图文版)
- 互联网+数据中心行业分析报告
- 2017上海杨浦区高三一模数学试题及答案
- 招商部差旅接待管理制度(4-25)
- 学生游玩安全注意事项
-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文档模板供参考)
- 叉车门架有限元分析及系统设计
- 2014帮助残疾人志愿者服务情况记录
-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 中国食物成分表2020年最新权威完整改进版
- 推动国土资源领域生态文明建设
- 给水管道冲洗和消毒记录
- 计算机软件专业自我评价
- 高中数学必修1-5知识点归纳
- 2018-2022年中国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产业深度分析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发展趋势(目录)
- 生产车间巡查制度
- 2018版中国光热发电行业深度研究报告目录
- (通用)2019年中考数学总复习 第一章 第四节 数的开方与二次根式课件
-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4课说数课件粤教版
- 上市新药Lumateperone(卢美哌隆)合成检索总结报告
- 复习资料
- 城市规划
- 原理
- 2011年福建省“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通
- 01会展营销2011年7月自考复习资料
- 深圳初级会计电算化实务考试试题
- 国际海上拖航协议
- 实验10_探究电流的热效应(或焦耳定律)
- 海图作业评估练习题
- 人教版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I)卷
- 探析地铁土建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与控制
- 流忆摄影工作室计划书
- 河南省商丘市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 第43章 人工合成抗菌药
- Word 在试图打开文件时遇到错误de 解决方法
- 奥施康定治疗中重度慢性癌痛40例疗效观察
- 医院会计与财务管理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2017
- 物业公司财务部的机构设置及其职责
- 湖面清扫智能机器人的控制系统设计
- 汽车维护和保养实训指导书
- 盐酸氨溴索静滴联合糜蛋白酶雾化对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 振华港机吊具制作检验指导书
- 200张卧室装修图片给你带来家的温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