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作文阅读

更新时间:2023-10-02 07:0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高三语文作文阅读

高三语文作文材料复习

一、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①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荀子》) ②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戴叔伦) ③古来多被虚名误,宁负虚名身莫负。(晏几道) ④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颜真卿)

⑤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增广贤文》) ⑥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毛泽东)

读了上面六句话,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审题】 01限制性

(1)要读懂材料,提取关键词:义重于利、爱国、以身报国、淡泊名利、不因虚名而违背心志、勤奋读书、读书要专注、立志。

(2)读懂要求,明确任务:“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合理引用”。注意要明确材料中几句话的内涵,清楚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作文中一定要体现这种逻辑关系。

02开放性

六个句子,可以自主选择“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可以“自选角度”。不同的组合,只要能形成有机关联,就可以确定不同的立意。

【解题】

本则命题是名句组合型的任务指令型作文,根据题意,可以自由选择两到三个名句,确定立意。如: ①③:树立正确的名利观;淡薄名利,以义为先……

②⑤:要读书报国;既要埋头读书,也要眼观世界,有所作为…… ②⑥:志存高远,志在报国

③⑥:面对“名”,有所为,有所不为…… ④⑤:读书之道:勤奋、专注…… ④⑥:勤学苦练,学有所成…… ④⑤⑥:立志+勤奋+专注=成功…… 问题警示

题目要求“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倘若立意为“读书需要专注”(以⑤为基础立意)“生活因读书而美好”(在④或⑤中提取关键词“读书”,但观点与题中任何材料无关),就属于违背任务要求,选点单一,造成偏离题意题。

【例文展示】

勤学笃志,追求成功

古人云:“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成功也是如此。只有志存高远,勤奋专注才能铸就成功的辉煌。

成功者,需有“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的远大志向。

一个人只有有了坚定的目标,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身处动乱中的黄家驷励志报国,将自己的知识与技能深深扎根于脚下的乐土,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外科学的发展;受到迫害的草婴将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坚持以翻译《托尔斯泰小说全集》来对抗生命的虚无;年轻的王永志将求学之志深藏心中,努力求学,刻苦专研,推动了我国航天事业的迅猛发展……他们的成功都来源于内心的坚守,有了目标,心才会沉稳下来,故曰:成功需要志存高远。

成功者,需有“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的勤奋。

成功不会凭空而来,就如著名作家迟子建曾经说过的那样:“它要养精蓄锐几时,苦苦求索几时才能获得一个瞬间的辉煌。”著名红学家冯其庸早年即使生活艰苦,也不曾放弃勤奋苦读;“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的吕蒙,其成功也来源于他的手不释卷;著名相声侯宝林在买不到想要的书时,甚至会冒着寒风,亲自跑到北大图书馆手抄一份三十万字的《谑浪》等等。成功不是一条坦途,也不是一个美差,“满招损,谦受益”,唯有勤奋,是永远不会错的成功基石。

成功者,需有“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专注。

1 / 12

高三语文作文阅读

专注,是对学问的热爱,是对目标的坚守。钱钟书坚守了寂静,专注于学习,终成为学贯中西的一代大师;叶嘉莹先生一生致力于在东西方普及诗词,生活的艰难无法打消她心中对诗词的坚守;朱英国坚守了孤独,无数次的失败阻止不了他成功的决心,终培育出“红莲型”杂交水稻,造福万家。由此观之,专注,是打开成功之门的金钥匙。

老舍在他的《四世同堂》中曾写到:“时间最能考验一切,能把一切打回原形。”确实,成功不能一蹴而就,也不能一劳永逸。古往今来,多少仁人志士孜孜以求的辉煌,都是建立在无数血与泪的经历至上。林则徐曾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追求成功,需要坚持,更需要不屈不挠的勇气与决心。

成功之路是孤独的,唯有志存高远者、勤奋钻研者、专注认真者,才能在抵达终点时,回望来路,发现曾经洒过汗水的地方,早已春暖花开。就像迟子建曾说的那样:“我们要完善自己,因而不怕销蚀。”

二、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某班班会上,同学们纷纷介绍自己最欣赏的格言名句并畅谈感想,其中有六句同学们感受尤深,这六句是:

①凡百事之成也,必在敬之;其败也,必在慢之。(《荀子》) ②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韩非子》) ③立身成败,在于所染。(魏征) ④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孟郊)

⑤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⑥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龚自珍)

请结合其中的两三句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联系现实和自身实际写一篇发言稿,在下次班会上与同学们交流。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问题,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审题】1、限制性

①“结合其中的两三句确定立意”,要求立意必须是结合两到三句名言,不能只结合其中一个,也不能是四个或四个以上,更不能不谈材料中的名言,另起炉灶。这也并不意味着可以直接把两三个名言简单拼凑在一起,形成简单的“拼盘”式文章,而应该在这两三句中寻找有机联系,将其有机结合起来,从中心论点出发分析名言。

②“合理引用”,要求在行文中应对名言进行引用,可以直接引用,也可化用,但为了增加名言的辨识度,让其更加醒目,最好还是用双引号把名言引起来,并且表明出处。

③“联系现实和自身实际”,此“现实”是指当下或最近发生的一些时事,出现的一些社会现象,此要求是为了提醒学生不要两耳不闻窗外事,不要只用那些陈旧的“万能事例”;而“自身实际”是要求学生认清自己的身份——高中生、新时代的青年,而不是任何身份都可以。

④“写一篇发言稿,在下次班会上与同学们交流。”这一要求提示考生应有情境意识、对象意识,这篇发言稿是要在班会上讲给同学听,要求有交流意识,有感染力、说服力。另外发言稿应注意格式——称呼、开场白、正文、结尾。

2、开放性

角度、立意、取材是多样的,联想、思考、文体是自由的。 3、立意示例

(1)从立身行事的角度,整合材料中的①②③,联系现实,谈为人做事,要多接良善、心怀敬畏、注重细节。

(2)从如何对待传统文化的角度,整合①⑤⑥,联系社会现实从正反两方面阐述尊重历史、保护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

(3)从青少年学习创业的角度,整合①③④⑤,结合现实,谈青年人应胸怀远大、珍惜时间、虚心向学、奋发有为。

【解题】

①凡百事之成也,必在敬之;其败也,必在慢之。(《荀子》)

此句需考虑做事成败与对事情态度的关系,敬意为敬重、敬畏,慢意为怠慢。意思是说凡是做事取得成功的人,做事时一定心存敬畏之心,认真对待;而失败的,一定是对待事情有怠慢之心的缘故。启示我们对于任何事情,无论是工作、学习还是文化传统都应心存敬畏之心,认真对待。

2 / 12

高三语文作文阅读

②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韩非子》)

此句意思是千里长的大堤,往往因蚂蚁洞穴而崩溃。比喻不注意小事则会酿成大祸或不注意小事则会造成严重的损失。此句强调细节对做事的重要性。

③立身成败,在于所染。(魏征)

此句强调人的成功失败与他所接触的环境是密切相关的。这个环境主要是指社会环境与氛围,指导我们多接良善。

④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孟郊)

此句意在提醒我们人应当趁着青春年少奋发有为,因为青春的时间是有限的,是短暂的,青春的我们也是最有冲劲、最具有创造性的,趁青春,奋斗前行!

⑤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此句借水之清澈是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识。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只有思想永远活跃,以开明宽阔的胸襟,接受种种不同的思想、鲜活的知识,广泛包容,方能才思不断,新水长流。

⑥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龚自珍)

此句意为要灭掉一个国家,最先要破坏其历史,解构民族文化,涤荡民族自信,破坏民族认同。反之,一个国家想要强起来,必定要注重历史,重视传统文化。

【范文】

态度奠基础,细节筑高楼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很高兴与大家分享我的见解。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态度奠基础,细节筑高楼》。若将生活比作建一座大楼,那么我们在建楼时态度所奠定的基础决定了我们筑楼的高度。

《荀子》有言:“凡百事之成也必在敬之;其败也,必在慢之。”其强调的,正是态度的重要性。 相信大家都知道“佛系青年”,有时我们亦会拿这个词自嘲。其实它本是指那些因惧怕生活带来的困难而选择以看似看破红尘的态度来面对生活的一群人。他们因失败抱怨不公,因挫折丧失信心。但其实,他们在以“佛系”的态度去面对生活中的坎坷时便注定了最终的失败,如同决斗之前自己主动交出了武器,何谈亮剑?

而力克·胡哲便是个相反的例子。他一出生便是残疾,没有手脚,几乎是一个废人,但他选择了以乐观,积板的态度去面对上帝的不公,他学习计算机,学习演,学习打高尔夫,甚至学习滑雪与冲浪。试想若当时他也选择佛系逃避生活、哪里还有这样多姿多彩、令人敬佩的胡哲?

态度是筑楼的基础,而细节所代表的砖块、铆钉才是筑成高楼的保证。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出自《韩非子》的这八个字可谓深入人心。但真正关注那一毫一末的人却少之又少。决定成败的细节常常被忽略。我想,《厉害了,我的国》里,那一位位大国工匠正是我们应当学习的榜。削铁,精准到零点零一毫米;火药装埋,误差不会超过零点零二微克;航天飞机,十几万个零件一一检查、无一漏检,他们工作的精细成就了一件又一件大国重器。饱含专注与细节的工匠精神令人敬佩,与他们相比,包括我自己在内,那些常常把加号抄成减号人真的是无地自容。

态度奠基础,细节筑高楼。与其选择做一名佛系青年,毛毛糙糙应付人生,不如以积极昂杨的态度去做好每一个细节,并且一以贯之。惟其如此,我们方能真正筑好人生中的高楼。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谢谢大家,我的发言完毕。

三、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写作。

某书店开启24小时经营模式。两年来,每到深夜,当大部分顾客离去,有一些人却走进书店。他们中有喜欢夜读的市民,有自习大学生,有外来务工人员,也有流浪者和拾荒者。书店从来不驱赶任何人。工作人员说:“有些人经常看着看着就睡着了,但只要他们来看书,哪怕只看一页,只看一行,都是我们的读者,甚至有的人只是进来休息,我们也觉得自己的工作是有意义的。”

要求:(1)选准角度,自定立意;(2)自拟题目;(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4)文体特征鲜明。

【解题】

2017山东省作文题关注了这样的社会时事现象:某书店开启24小时经营模式,让各色人进入书店或阅读或休息,从来不驱赶读者,书店认为这样做有意义和有价值。题目要求学生对这一现象谈自己的看法。选取这样材料作为高考作文写作引导材料,体现两大主旨特点:一是社会发展观,二是体现核心价

3 / 12

高三语文作文阅读

值观。倡导主流价值理念,引导新风尚,充分体现“立德树人”的育人理念,蕴藏着时代精神。也应和了“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行文传统,让考生有话可说。

【审题】 1、限制性

(1)必须围绕材料所关注的时事去写,若非“就事论事”,一律36分以下;(2)“只要他们来看书……觉得自己的工作是有意义的”这句话暗示的是正向评价,不能否定读者和书店的做法;(3)(除诗歌外)文体自由选择,但必须突出所选文体,不能写成四不像。

2、开放性

只要围绕材料所关注的时事去做正向评价,合情合理,自圆其说即可。

2017山东高考作文题在褒扬书店承担起社会义务的同时,也暗中在呼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和谐社会,创建人性关怀机制,关注弱势群体,提升人们精神境界等。书店开启24小时经营模式,该事虽小,却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启24小时经营模式已两年”“读者有市民、大学生、外来务工人员、流浪者和拾荒者”“从来不驱赶任何人”“我们也觉得自己的工作是有意义的”“只要他们来看书……都是我们的读者”,这些都透露着命题人的立意指向。

【实用的审题法有】:“找关键词句”“由果推因”“由此及彼(象征比喻)”“多角度分析”等,审题时可以灵活使用、综合使用。

1、关键词法。

“书店开启24小时经营模式”“不驱赶任何人”“只要他们来看书……都是我们的读者” 工作人员“觉得自己的工作是有意义的”,这些关键词句有明显的立意导向,体现了以小见大、寓理于事、弘扬正能量、助力善行善举等多方面的考量。

从“经营模式”层面看,一个人、一个企业乃至一个国家,要想更好发展必须开放、创新,我国改革开放、一带一路即是例证。

从“都是读者”层面思考:阅读,人人平等;阅读,净化心灵;阅读着的人是内心充满幸福的人;人生最优雅的事情是读书。

从“人生有意义”层面思考:书店接纳流浪者,首先想到的不是“利”,而是给人以温暖的“义”。这种高尚的“义利”观比那些走过场的变味的慈善不知要好多少倍。

2、因果分析法。

果:深夜之时市民、大学生、务工者、流浪者、拾荒者便走进书店。因:这里24小时营业,这里对任何读者给以包容,这里阅读平等、人格平等。

3、由此及彼法。

书店的创新之举,平等、包容、慈善之精神皆可推及个人、集体、社会等层面。4、多4、角度分析法。

从书店角度立意:注重书店转型,在创新中谋发展;包容显平等;高尚义利观;有温情,暖心服务;有操守,有担当,给读者精神食粮,守护灵魂;适应市场需要,坚守纸质阅读实体店,坚守全面服务等。

从顾客读者角度立意:倡导读书,读书高尚事,提升精神品质;读书,给心灵放假,丰富灵魂生活;阅读人生是幸福人生,在浮躁的碎片化、网络化时代,独守一份精神财富。

从店员角度立意:真正的慈善;和谐社会,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从我做起。

从“社会发展观”角度立意:鼓励并参与“全民阅读”于人于己于社会“皆有意义;“全民阅读”成为社会发展必需;呼吁国家社会为读书提供更加合适的条件、环境等。

从“核心价值观”角度思考:褒扬书店做法,批判谴责相反做法;做企业就是一边做企业一边做公益;关注弱势群体,为爱好读书者创设更好环境……无论怎么写,都要体现出对该事件或该类事件的深层理解与感悟。

当然也可以综合起来写,前提是:立意准确、思路清晰、理性思辨、处处点题、力避硬伤、完整统一。

【核心立意】

1.在创新中谋发展; 2.阅读,你我平等;

3.“利”遇到“义”,如何取舍; 4.阅读的人生是幸福的人生; 5.真正的慈善不走过场; 6.和谐社会从我做起;…… 【范文推荐】

书店做公益,让社会更和谐

4 / 12

高三语文作文阅读

某书店开启24小时经营模式,让各色人进入书店或阅读或休息,从来不驱赶读者,书店认为这样做有意义和有价值。作为一家企业,如此为顾客着想,为读者着想,为弱势群体着想,宁可付出更多的代价,也要执着于做公益,真值得点赞!

为喜欢夜读的市民、大学生提供夜读的时空,书店付出一些成本,好像也不为过,毕竟都是与书结缘的人嘛。为外来务工人员、流浪者和拾荒者提供夜晚休息的场所,不收费,甘愿付出管理经营损失,并认为是有意义的事情,这体现了一种悲悯的情怀!这种企业公益精神显示了一种独特的企业文化蕴含,既是弘扬善行的作为,也是彰显社会核心价值的作为,为这样的企业文化点赞、叫好!

相反的,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不少企业为了追求单纯经济效益,在严厉环保监管下,玩弄起了小聪明,或白天停产,夜晚生产,超标排污;或明着运行环保设施作为样子,暗中排污;或贿赂环保监管人员,弄虚作假,让超量排污合法化……这些无良企业从来不顾及社会效益,只要能挣钱,就不顾命地污染环境。失去了社会责任担当的企业,也必将失去社会的信任,迟早是要被国家和社会淘汰的。若这些企业能摆正自己和社会之间关系,遵纪守法经营,为周围环境的持续改善、为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而自我优化,为和谐社会、美丽社会构建多尽一点义务,为绿色发展多做一些公益的话,也许会获得更长远的发展。

一个企业是这样,一个国家也是这样。在“一带一路”战略中,我国从来都是秉持惠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出发点的,希望这些国家能够搭上中国这辆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车,共同走向美好的明天的。正是有这样的“公益”理念和行为,我国的“一带一路”战略才赢得了几乎沿线所有国家的认可与赞誉,显现出了极具诱惑力的发展前景。是啊,为对方着想,为对方多考虑一些不方便,并诚心诚意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与援助,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才得以矗立;若光围绕着自我中心做事情,是不可能赢得大家认可的。

其实,道理很简单,力所能及为社会、为他人做点公益,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会成就自己,这就是“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道理。

希望开启24小时经营模式的书店越来越多,希望为他人、为社会贡献正能量的单位及企业越来越多,这样,我们的国家才会真的“厉害”了!

读书与精神守望

一个暖心的书店,一群读书的顾客,构成了一道精神守望的风景。书店24小时经营,展示的是职业的担当与社会责任;不同的人在书店读书,展现的是对精神财富的求索。我们呼唤读书,呼唤朗读者,这是责任与精神的守望。

为何一个书店要24小时营业?为何市民、大学生、农民工、甚至拾荒者也走进了书店?那是读书的力量。书店24小时经营,那是为了读者的需要,是市场呼唤的转型与升级。你作为实体商店,不适应市场就面临着消失与淘汰。正是有了这份职责与社会的责任,书店的灯光才通亮。而最可贵的是那痴迷的读者,那深夜走进书店的读书人,他们白天工作了,已经劳累了,但他们却自觉地拿起了书,那难道不是对精神灵魂的追索吗?

朱永新说:“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生命成长史。”读书对一个人的精神养育、精神洗礼是多么重要啊。当我们走近《瓦尔登湖》,就走进梭罗简单、纯粹的心灵世界;当我们走近《巴黎圣母院》,就走进了美与丑、善与恶的较量。试问,当我们走近谭嗣同、毕加索、林肯、甘地的传记,我们的精神世界还会空虚吗?还会仅仅为物质财富的奢华而汲汲乎渴求?所以说,读书能使我们精神富有。

书会让我们丰厚,更会使我们思想成长。鲁迅曾在日记里写到当《天演论》发表时,他一边啃着侉饼,一边看着文章,痴迷之至;毛泽东更是痴迷书籍,每次出发都要带几大箱子书,他的床上几乎一半是书籍,他为了练草书,就大量借阅了张旭的草书;路遥为了准备写《平凡的世界》,不也是痴迷于浩瀚的世界名著、不知疲倦地浸染品味吗?正如俄国鲁巴金说:“读书就是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

读书更需要社会的唤醒与环境的创设。为何24小时的书店有了那么多读者?就是因为这个书店给顾客以温情的爱心。“从来不驱赶任何人”“ 哪怕只看一页,只看一行,都是我们的读者”,这难道不是精神的抚慰吗?为何董卿主持的《朗读者》倍受国人的追捧?为何《中国诗词大会》那位武亦妹那么淡定而从容?就是因为这个时代需要阅读唤醒,更需要精神的慰藉与栖居。

面对着网络短信自媒体时代,面对着快餐电商碎片化交互,我们的时代怎么了?太浮躁,太功利了。回转吧,归根吧,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吧。让我们走进书店重新捧起厚厚的名著、走进灵魂殿堂吧。

我深深地赞叹那些走进书店的读书人,更感谢24小时经营的书店。时代呼唤责任和担当,更呼唤精神的守望。正如白岩松所说——“读书才有诗歌与远方”。

但行善举,莫问前程

5 / 12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7m5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