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形势下如何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更新时间:2023-04-22 14:40: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论新形势下如何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内容摘要】新形势下,社会对高等人才的要求正向多元化发展,这就迫切需要越来越多的有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提高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课题。各高校应构建完整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搭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训平台及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支持系统来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师资队伍;支持系统 1

一、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

(一)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需要 创新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中国需要更多的创新创业人才和本土人才,高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培养和造就基础宽厚、富有创新精神、能够应付未来社会中国大学生就业发展和挑战的人才,是各类高校在教育创新中担负的首要任务。[1]针对我国目前缺乏大量创新型人才的现实,高等院校必须在教育思想、教育方法和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进行创新改革,大力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和适应能力。从而能有效地支持和推动国家创新体系的建立,为建设我国创新型国家提供人才上的保证。

(二)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缓解不断扩大的社会就业压力的需要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2011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视频会议上直言: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的不利影响还没有消除,如果说2010年是我国经济最困难的一年,2011年可能是最复杂的一年,整个宏观层面就业形势依然很严峻。2011年高校的毕业生人数650万,再加上往届没有实现就业的将会突破700万。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是一项庞大而系统的工程,除了国家应出台更多的就业扶持政策,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更为重要的是,各高校必须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通过鼓励和积极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使大学生由单纯的就业者转变成为就业岗位的创造者,从而实现以创业带动就业。

(三)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实现人生价值的需要 1作者简介:江俊(1972~),安徽省合肥市,安徽经济管理干部学院,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经济法

当代的大学生是具有远大理想与富有激情的年轻一代,他们不仅有着创新的潜力,而且对创业的需求非常强烈。各高校应遵循大学生成长规律,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创新精神,从而激发他们的创业意识。通过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他们实现自身发展准备了条件,在创新创业实践中,能够正确把握创新创业基本规律和实现途径,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领域,以独特的思维去突破和创新,展现自身的才华,从而最终实现人生价值。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存的主要问题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结构设置不合理

目前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如尚无统一、科学

[2]的创业教育教材;创新创业教育的任务与目标不够明确;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

设与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缺乏合理热衔接等。可喜的是,我国部分高校也开始开展创业教育的试点工作,从试点高校来看,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在设置上存在两种基本作法,一是作为专业选修课,只对特定专业学生开设。二是作为公开选修课,以全部学生作为开设对象。从中不难看出,大多数都是以开选修课的方式来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基本上没有列入必修课程,从而很难期望取得教育成效。此外,在教学实践中,教材的选用缺乏适用性,教学方式、方法也普遍较为单一。很多学校只开设一门类似《创业管理》的课程,其课程内容主要围绕介绍大型跨国公司如IBM、沃而玛等公司的创业历程与作战方法,这显然与大学生创业需求不相适应。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水平有待提高

创新创业教育需要一支既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同时又要拥有一定的创业经验的“双师型”的师资队伍,由于我国开展“双师型”师资队伍培养工作起步较晚,使得各高校中兼备这两种素质的师资还十分缺乏。目前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高校里,从事创新创业教育和培训的教师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类是原先从事企业管理学科教学的教师, 由于“学院派”教师大多缺乏创业实战经验,甚至没有在企业的工作经历。在接受短期的相关知识培训学习后就为学生授课,往往流于理论讲解, 缺乏实际经验, 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化、学术化, 不能真正培养学

[3]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另一类则是担任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老师。他们在

具体指导实践中主要向学生讲解就业政策、分析就业形势、传授应聘技巧等方面的知识,基本谈不上对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指导工作。虽然部分高校聘请了一批企业家担任客座教师,但多以讲座形式进行,并没有形成体系,加之缺乏组织协调、制度保障和资金支持,教学效果也不尽人意。[4]

(三)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支持系统有待进一步完善

一是创业教育的社会环境方面,支持大学生创业的政策不完善、不系统、不配套,缺乏可操作性。虽然政府确实提出了一些扶持大学生创业的政策,如规定大学生自主创业在一定期限内免交相关行政费用,但相对于大学生创业,政策扶持力度有限,难以起到较大作用;二是资金支持方面,由于资金条件的限制,学校教学条件和科研实验设施较差,学校在给予学生创新、创业基金方面的支持很有限。虽然有政府设立的创业基金和学校设立的创业基金,银行也可以给予小额贷款,但总体上看,基金不是很多,并且设立的门槛很高,或很难操作,或在执

行过程中变了样,学生实际获得资金资助的比例不高。三是创业教育实践方面,由于各高校普遍面临的条件和场地的限制,很难建立适合大学生进行创业实践的基地,加之校企合作方面的欠缺,创新创业教育大多数只能“纸上谈兵”,很难取得实效。

三、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途径

(一)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研究,积极构建完整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优化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是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根本。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设置是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人才的核心环节,如何构建面向21 世纪、面向

[5]知识经济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 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加强创

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把创新创业教育纳入高校专业教育教学计划,确立创新创业教育目标与任务,建立多层次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结合不同专业的特点,做好创新创业类课程与各专业课程的有效衔接。要按照创业教育目标,可以借鉴国外成功经验与做法,调整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结构,构建就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相融合的课程体系,并在对全体学生实施创新创业基础课程教育的基础上确立适应不同专业、不同创业方向所涉及的不同课程,以适应不同的需要。二是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教材建设,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编写适用和有特色的高质量教材,形成富有特色、适于教学与实践的课程体系。三是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创业案例进行教学。在创业教育中进行创业案例分析,可增进学生对创业教育理论的理解,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强化参与意识,促进学生积极思维,提升学生分析、表达、争辩及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成功案例、失败案例的分析、讨论,可以帮助学生从经验中学习、分析创业成功与失败的原因,为学生提供理论指导。[6]

(二)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质量决定教学质量,教师水平决定教育水平。要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创业人才就要建设高水平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师队伍。首先,引导各专业教师、就业指导教师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理论和案例研究,不断提高在教学实践中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和能力。其次,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教师来源多样化,通过引进与培养“双师”型教师,优化创业师资队伍结构。一方面高校应出台相关激励措施支持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鼓励教师参与社会行业的创新创业实践,同时创造条件鼓励教师参与企业专题咨询等各种研究活动, 增加其管理实践经验。另一方面可以从企业及政府中聘请一些既有实际管理工作经验又有一定管理理论修养的企业家、咨询师、创业投资家、政府官员等担任兼职讲师, 与高校教师合作讲授一些创业课程,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的高素质创新创业教育教师队伍。[7]再次,形成常态化的师资培训、实训和交流机制。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培训是高校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通过系统化、专业化的培训,了解前沿的教学理念,掌握最新的学科发展动态,从而提高教师教学研究与指导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的水平。最后,构建“发展型”创业教师评价体系。改革传统多重视教学、科研等最终结果的考核的评价标准,针对创业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真正调动创业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搭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训平台,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大学生创业实习或孵化基地是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促进学生自主创业的重要实践平台。为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实战能力,首先,高等院校可以通过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基金会、创新创业协会等组织机构,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实战演习场所。其次,创新创业教育应坚持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高等院校主动与企业联姻,走校企联合的模式,创立实践训练基地,形成了一个高校、社区、企业良性互动式发展的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有效地开发和整合社会各类创业资源。再次,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结合本地实际,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建立大学生创业实习和孵化基地,同时要积极争取有关部门支持,推动本地区有关地市、高等学校、大学科技园建立大学生创业实习或孵化基地,并按其类别、规模和孵化效果,给予大力支持,充分发挥基地的辐射示范作用。

(四)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支持系统

1.完善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为鼓励大学生创业,国家和地方政府纷纷出台政策,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条件和服务。但目前仍存在着创业优惠条件设限多、门槛高、含金量低等障碍性因素,阻碍了大学生创业相关政策的贯彻落实。因此,各级政府的创业支持政策应与时俱进,适时的做出修订和调整,针对大学生创业实践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提出相对应的措施,防止或减少大学生创业受挫心理的出现;同时创业政策应该尽量减少限制、降低门槛、简化程序、方便快捷、搞好服务,用良好的创业政策催生富有发展前景的大学生创业。

2.拓宽大学生创业融资渠道。资金是大学生创业的基础,也是大学生创业面临的最大困难。近年来,国家和地方为解决大学生创业初期资金困难问题,启动贴息小额贷款和创立大学生创业基金, 但由于种种原因,使这项政策推动很难,落不到实处。各级政府必须下大力气来拓宽融资渠道,建立健全创业投资机制,除加大财政投入外,应鼓励吸引各种社会资本投资大学生创业企业。建议对现行小额担保贷款政策进行调整,从财政贴息范围、贷款额度以及小额担保贷款运行模式等方面,降低政策门槛。同时可考虑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发展债券式的创业启动金,无需抵押和担保。此外,高校也应设立大学生创业项目启动资金,可通过开展大学生创业大赛,科技成果转化等活动形式来获取以资金,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

3.加强大学生创业信息服务。政府有关方面和高等学校还应积极组建信息服务平台,充分利用现有就业指导服务平台,特别是就业信息服务平台,广泛收集创业项目和创业信息,建立综合性的“创业信息服务网”。通过逐年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创业信息的统计,逐步完善人才信息库、创业信息库、创业企业库、政策法规库以及产品专利库等等,为后来的创业活动建立一个经验交流、相互沟通的平台,形成一种支持创业的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 张玉教,郑琳娜,孙静,于涛. 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J].知识经济2010(4).

[2] 王贤国.浅析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主要问题[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4).

[3] 田红.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8).

[4] 胡晓慧.浅析我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及对策[J].中国科技教育·理论

版,2011(4).

[5] 何培玲,许发磊. 高校创新教育制度性障碍及其对策研究[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 社会

科学版),2010(1).

[6] 徐茂华. 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初探[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9(5).

[7] 木志荣.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探讨[J].高等教育研究,2006(11).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7m2q.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