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概复习套题

更新时间:2023-12-22 01:36: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复习套题

单项选择 第一套

1. 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是【C 理论联系实际】 2. 马克思主义产生于【B 19世纪40年代中期】

3. 物质的马克思主义认为,哲学是【D 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4. 唯一特性是【A 客观实在性】

5. 肯定和否定相互依存,离开了肯定就没有否定,离开了否定也没有肯定,这是一种【B

唯物辩证法观点】

6. 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走自己的路这体现了【A矛

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7.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D 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

8. 在内容和形式的矛盾运动中【A 内容是活跃易变的,形式是相对稳定的】 9. 宋代诗人陆游在一首诗中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是强调【B 在实

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10. 驳斥不可知论最有力的论据是【指出社会实践可以证明人能够正确认识客观世界】 11.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表明【C 一切认识归根到底都是从实践中获得的】 12. 社会存在是指【D 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

13. 阶级产生的根本前提【由于生产力发展而出现剩余产品】

14. 以宏观的经济运行形式为基础,形成的依次更替的三种社会形态是【A 自然经济社会、

商品经济社会、产品经济社会】

15. 自然科学属于现代生产力系统的要素,这是因为【它渗透到生产力系统诸要素中并转化

为现实生产力】

16. 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一般基础和条件是【C 社会分工的出现和发展】 17. 资本主义相对过剩人口是指【D 劳动力供给超过资本对劳动力需求而出现的人口过剩】 18. 资本家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直接目的是【D 获取超额剩余价值】 19. 货币的本质是【B 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20. 公式W...P...W表示的是产业资本循环的【B 生产阶段】

21. 资本主义社会中绝对地租形成的原因是【B 土地私有权垄断】

22. 在平均利润率既定且借贷供求也较为平衡的情况下,影响利息率的最重要因素【C 习惯

和法律传统】

23. 资本主义生产成本中不应包括【D 固定资本未折IB部分】 24. 垄断的银行资本和垄断的工业资本的融合形成【B 金融资本】

25. 新殖民主义与老殖民主义在对外经济侵略上最主要的不同做法是【D 搞“经济援助” 26. 资本主义经济中一定程度的计划管理和调节主要是依靠【经济手段】 27. 私人垄断资本同资产阶级国家政权相结合即是【C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28. 社会主义革命以后,先要经过【A 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阶段】 29. 共产主义社会的本质因素是【C 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30. 马克思主义政党是【B 科学社会主义与人工运动相结合的产物一】

第二套

1马克思之一的创始人是(C 马克思和恩格斯) 2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A 实事求是)

3哲学的基本问题是(B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4在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上,行而上学唯物主义的错误是(D 主张没有运动的物质) 5唯物辩证法和行而上学的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A 矛盾是食物发展的动力) 6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C 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向)

7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吹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两句的哲学道理是(D 新事物代替旧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8假象同真相一样也是客观的这是一种(B 唯物主义辩证法观点)

9当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日新月异,新的科研成果层出不穷,从根本上说这是由(C 生产实践的需要决定的)

10有人认为,只有写到写本上理论才是真实可靠地,不顾实际情况比搬书本上的条条,这在认识论上犯了(A 类似唯理论的错误)

11真理是有价值的,说的是(C 真理能满足人的需要) 12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是(D 制造使用工具) 13生产关系 反映的是(B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14下列各组属于技术社会形态系列的是(C 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 15社会革命是(A 先进阶级推翻反动统治阶级的国家政权的斗争) 16商品的使用价值反映的是(B 人鱼自认的关系) 17具体劳动(C 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

18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通过(D 各个资本家追逐剩余价值而实现的) 19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实物构成上的比例是资本的(C 技术构成) 20社会资本在生产核心问题是(B 社会总产品的实现) 21研究社会资本在生产的出发点是(A 社会总商品资本) 22资本主义利息的本质是(A 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 23绝对地租产生的原因是(D 土地的私有权垄断)

24垄断价值的出现表明(B 价格规律作用的形式发生了变化) 25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D 资源配置全球化)

26资本主义经济中的计划管理(C 是具有指导性和预测性的)

27战后产生的资本进一步国际化的突出特点是(B 产业资本国家化) 28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领导核心是(C 马克思主义政党) 29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阶级基础是(B 工农联盟)

30共产主义社会的生产资料产有制是(A 生产资料的单一社会公有制)

第三套

1.马克思主义公开问世的标志性著作是【A {哲学的贫困}和{共产党宣言}】

2.“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求,这种需求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句话包含的认识论道理是【B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世界观是【A 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 4.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这是【C 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5.区分新事物和旧事物的标志在于看他们【D 是否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 6.“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这是一种【B 辩证法观点】

7.“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着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这是一种【C 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8.下列各项正确说明真象和假象区别的是【D 真相从正面直接地表现本质,假象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

9.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之间最基本的关系是【A 改造与被改造的实践关系】 10.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为它是一种【B 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11.检验认识的真理性,就是检验认识是否同【D 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相符合】 12.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B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13.生产关系各项内容中,起决定作用的是【A 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

14.“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这句话说的是【D 社会发展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性】

15.社会革命的最深刻的根源在于【C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16.决定商品价值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中由兰产的客观标准条件的因素是【A 生产条件】 17.简单商品经济的基础矛盾是指【C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18.资本主义商品生产过程的特征是【C 价值增值过程】

19.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B 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

20.产业资本循环中为生产剩余价值准备条件的阶段是【C 购买阶段】 21.生产价格形成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中的基本规律是【A 价值规律】 22.资本主义商业资本执行的是产业资本的【C 商品资本职能】

23.一块土地每年可得级差地租500元,绝对地租200元,其他租金100元,银行利息率是5%,这块土地的理论价格是【A 1.6万元】

24.垄断资本家制定垄断价格的根本目的在于【C 获得高额垄断利润】

25.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国民经济的调节和管理【C 维护了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 26.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向外输出资本的财力基础是其【C存在过剩资本】 27.国际垄断同盟在经济上瓜分世界的后盾和基础是【A 经济实力】

28.无产阶级专政的最终目标是【C 消灭剥削、消灭阶级、进人无阶级社会】

29.马克思主义政党【C 可以吸收其他阶级、阶层认同党纲、愿为其奋斗的人人党】

30.共产主义社会制度具有巨大优越性的根本保证是【B 创造出前所未有的高水平的劳动生产率】

多项选择

第一套

1下列各项属于矛盾斗争性表现的有(ABCD)

A革命阶级和反动阶级 B各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同衡 C人民内部的各种意见分歧 D不同学术观点之间的争议 2下列选项中属于哲学基本问题内容的有(AD) A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D物质世纪能否被人的思维认识的问题

3下列各项属于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的是(ABCD) A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成为主导趋势

B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激化 C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尖锐化 D无产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4下列各项正确说明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的有(ABD) A实践不断的为人们提出新的研究课题

B实践不的为人们提出新的经验

D实践不断为人们的认识提出新的物质手段 5影响利息率高低的因素是(ABD)

A平均利润率的高低 B借贷资本的供求状况 D习惯和法律传统

6商品二因素是(AC)A价值 C 使用价值

7下列各项属于马克对阶级斗争学说新贡献的有(BCD) B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相联系 C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

D无产阶级专政不过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无人阶级社会的过渡 8垄断时期竞争的特点是(ABCD)

A为了获得高额的垄断利润 B竞争的手段更加的多样化 C竞争更加激烈更具持久性 D竞争的范围更加广泛 9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ABCD)

A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B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统治工具 C在社会主义社会依然存在 D在共产主义社会将自行消亡 10 19世纪欧洲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是指(ACD) A英国的欧文 C法国的博里叶 D法国的圣西门

第二套

1下列各项正确说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关系的有(BCD)

B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C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D感性认识是在理性认识指导下进行的

2下列各项属于马克思主义直接理论来源的有(CD) C英国古典经济学 D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3下列各项反映事物之间客观联系的有(ABC)

A森林覆盖面的大小影响气候 B人口状况影响社会的发展变化 C客观条件的好坏影响人们行动的效果

4下列选项中,从一定角度说明意识的本质的有(ACD)

A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C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管映D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5下列各项属于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的基本内容的有(ABD)

A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B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D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6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主要包括资本主义的(ABCD) A政党制度 B国家制度 C民主制度 D三权分立制度 7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的具体形式包括(ABCD) A产业资本B商业资本C借贷资本D农业资本 8资本主义国家调节货币流量的主要手段是(ABC) A公开市场业务B再贴现率C最低准备金率 9无产阶级革命的形式(CD)

C从理论上说可以有暴力革命和非暴力革命两种 D暴力革命是迄今的社会主义实践中主要的基本形式

10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中共产党主义社会将消灭的三大差别包括(ACD) A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差别C工农差别D城乡差别

第三套

1共产主义(ABCD)A是人类最伟大的事业B是崇高理想与科学理想的统一 C体现了人类对理想社会目标的追求与符合规律的科学社会实践的有机结合 D需经过社会主义社会的长期发展而最终实现

2马克思主义是严密而完整的科学体系,下列各项属于其组成部分的有(ABC) A马克思主义哲学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学说 3下列各项正确说明认识主体的性质有(ABD)

A认识主体具有自然的物质基础B认识主体具有能动性D认识主体具有社会历史性 4下列各项正确说明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的有(ABCD)

A相对真理中包含绝对真理的颗粒B绝对真理通过相对真理表现出来 C人的认识是一个由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过程 D由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过程永远不会完结

5古语说:奢靡之始,危亡之渐。这句话时说,奢侈逐步发展会导致危亡,其中包含的哲学道理有(BC)B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C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6下列各项属于我国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新的社会阶层的有(ABCD)

A民营经济企业的创始人员和技术人员B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和自由职业者 C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D个体和私营企业主

7资本主义的“三权分立”制度中的三权指的是(ACD)A立法权C司法权D行政权 8产业资本的职能形式包括(ACD)A货币资本C商品资本D生产资本 9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ABC)

A国家直接拿握的垄断资本B国家与私人垄断资本在企业内部结合 C国家与私人垄断资本在企业外部结合

10空想社会主义者(ABCD)A看到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命运B要求埋葬资本主义 C不能揭示出资本主义灭亡的客观必然性D没有找到埋葬资本主义的力量

简答题

第一套 三.简答题

41.简述人民群众概念及人民群众创造历史作用的表现。 答:(1)人民群众是指推动历史发展的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的总和,它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国家或同一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内容。

(2)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第二,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第三,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42.简述一个正确的认识需要经过多少次反复才能完成。 答:(1)一个正确的认识需要经过有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这是因为认识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

(2)从客观方面来看:其一,客观事物本身是多种矛盾构成的复杂统一体;其二,事物的矛盾有个展开和发展的过程;其三,人的认识受到社会历史条件和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 (3)从认识主体方面来看:人的认识受到主体的生理因素、知识水平、生活经验、认识能力及其立场、观点、方面的限制。 43.简述内因和外因的含义二者关系。 答:(1)内因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外因是一事物与他事物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即外

部矛盾。

(2)内因和外因的关系是: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是第一位的原因;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是第二位的原因;外因通过内因而其作用。 44.简述商业利润的形成与来源。 答:(1)商业李荣就是商业资本家从事商业经营活动所获得的利润。获得商业利润的具体途径是商品的销售价格高于商品的购买价格,其间的差价就包含着商业利润。商业利润是产业资本家让渡给商业资本家的一部分剩余价值,它的来源是产业部门的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2)产业资本家之所以要把一部分剩余价值让渡给商业资本家,是因为商业资本家为产业资本家提供的服务,是产业资本家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因而产业资本家就必须、而且也愿意把剥削来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转让给商业资本家,这比他自己兼营商业更为有利。所以产业资本家便按照低于生产价格将商品出售给商业资本家,商业资本家再按照生产价格销售商品,这样商业资本家便获得产业资本家转让给他的那一部分剩余价值。商业资本家获得与产业资本家大体相当的平均利润。 45.简述垄断与竞争的关系。 答:(1)垄断生产后竞争依然存在。首先,竞争是商品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和核心机制,有商品经济就必然竞争。资本主义经济是发达的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竞争当然不会消失。其次,从垄断资本主义社会中现实的经济主体来看,虽然在某些部门存在着垄断组织,但也还存在未形成垄断的部门及大量的非垄断企业,这些经济主体必然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关系,即使已形成垄断的部门,也绝大部分是几个垄断企业并存,它们之间本质上依然是互相竞争的关系。

(2)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不但存在着竞争,而且竞争的主体、形式、内容和激烈程度,都较之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有新的发展。从竞争的范围来说,大体有:垄断组织之间的竞争,垄断与非垄断企业之间的竞争,垄断组织内部的竞争,非垄断企业之间的自由竞争等。

(3)垄断阶段同自由竞争阶段竞争的不同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竞争的目的不同,垄断时期竞争的目的是为了获取高额垄断利润。2.竞争的手段有了新的变化,不但以前的各种竞争手段在继续使用,而且由于垄断的存在,各种凭借垄断地位采取的新的竞争手段层出不穷、花样翻新。3.竞争的激烈程度和后果不同,由于垄断组织的实力及其所采取的手段与自由竞争阶段的企业是不可同日而语的,竞争的激烈和持久机器造成的破坏,也大大超过了自由竞争阶段。4.竞争的范围不同,垄断阶段的竞争不仅存在于国内,而且扩张到了国外,除了经济领域的竞争外,还在政治、军事、文化等领域展开激烈的竞争。

四.论述题

46.怎样理解货币的本质?货币具有哪些职能? 答:(1)货币的产生和起源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通过货币产生的过程揭示出,货币的本质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的商品,它体现着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 (2)货币的本质体现在它的职能上,货币的职能是指货币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在发达的商品经济中,货币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五种职能,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最基本的职能。1。价值尺度职能是指货币是衡量和计算一切商品价值量大小的社会尺度。商品的价值用货币来表现就是商品的价格。2。流通手段职能是指货币起着商品交换媒介的作用。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就是商品流通。货币在商品流通中的不断运动,称为货币流通。3。贮藏手段职能,是指货币退出流通领域,作为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而被保存起来。4。支付手段职能,是指在商品赊购过程中,当到期还款时货币所执行的还款职能,以及用于清偿债务,支付赋税、租金、工资等所执行的职能。

5。世界货币职能,是指货币越出一国的范围,在世界市场发挥一般等价物的作用。 47.试述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 答:(1)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其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第一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相互依存,失去另一方就不能存在。第二,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相互包含、相互渗透,任何相对真理都包含着绝对真理的颗粒,绝对真理通过相对真理表现出来,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第三,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人的认识是一个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的过程,每一个真理性认识都是这个转化过程的一个环节。

(2)把握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对于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有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既具有绝对性,又具有相对性。因为它具有绝对性,所以我们必须坚持它并以它作为我们的指导思想;因为它具有相对性,所以又必须在实践中丰富、发展它。既坚持又发展,才是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

第二套 三.简答题

41.简述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答:(1)马克思主义产生于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成为主导趋势,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各种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充分显露,无产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争取自身和人类解放的斗争历史时代。

(2)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和各种社会矛盾的激化,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客观条件,无产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进行反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斗争,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准备了阶级基础。

(3)无产阶级肩负着基本主义的掘墓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的历史使命。马克思、恩格斯正式适应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需要和时代的要求,创立马克思主义的。 42.说明正确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需要具备的条件。 答:(1)必须有正确的思维方法。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必须借助于思维才能实现,即必须对感性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制作,才能透过现象达到对事物的本质认识。

(2)感性材料应是丰富的、全面的、而不是零散不全的。这就要求人们在实践中把调查和研究结合起来。调查就是收集大量的感性材料,研究就是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辩证运动,也就是从现象到本质、从不甚深刻的本质到更深刻的本质的过程。

43.简述生产方式的含义以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答:(1)生产方式是人类借以向自然界谋取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方式,是特定的生禅理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2)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第一,生产方式或生产活动是人类从动物界分离出来的根本动力和人类区别动物的根本标志。第二,生产方式或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第三,生产活动是形成人类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第四,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和社会制度的更替。 44.简述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 答:(1)资本主义形态的核心是利己主义。利己主义是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必然产物,是一切意思有为基础的剥削阶级所共有的观念,“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是私有者的至理信条。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最高和最后形态,因而利己主义也发展到了顶峰,成为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 (2)资本主义利己主义的主要特征就是为一己私利而获取金钱。这种获取金钱为特

征的利己主义,成为资产阶级一切思想和行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45.简述社会主义道路多样性的原因。 答:(1)各国在社会主义革命时,其生产力状况和社会发展阶段是不同的,由此决定,不同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道路具有不同的特点。

(2)各国的历史传统、文化习俗及具体国情各不相同,这是各国的发展道路不同的另一原因。

(3)在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各国都在探索设和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时代在前进,实践在发展,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因此而更具多样性。

(4)各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都是在不断探索中前进和发展的,人们在寻找适合本国的社会主义之路,试图把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与本国具体时间更好地结合起来。这种探索必须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如果偏离了这一原理,就会导致失败;如果不坚持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脱离本国的实际,同样也会付出沉重代价。

四.论述题

46.结合我国改革开放的实际,说明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答:(1)我国的改革之所以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是由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它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得到解决,从而使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更加充分地发挥出来。

(2)我国的改革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按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的。

(3)我国的改革开放是在安定团结的政治环境中进行的。改革只能有秩序地、渐进地进行,不能急于求成。 (4)我国的改革开放正确地处理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这个党的基本路线“两个基本点”的关系。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两个方面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47.生产价格形成后价值规律如何起作用?超额利润还会存在吗? 答:(1)平均利润形成以前,商品是按照它的价值销售,商品的市场价格是以价值为基础。随着平均利润的形成,商品不再按价值销售,而是按生产价格销售,商品价格转而以生产价格为基础。生产价格是商品的生产成本和平均利润之和,它是价值的转化形式。用公式表示为:生产价格=生产成本+平均利润。

(2)生产价格形成以后,商品交换是以生产价格为基础,市场价格的变动不再以价值为中心,而是以生产价格为中心,市场价格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正因为生产价格是价值的转化形式,生产价格的形成与变化都是有价值所决定,所以,市场价格以生产价格为中心,市场价格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只是价值规律作用的形式发生了变化,并没有违背和否定价值规律。

(3)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的形成,并不排斥个别企业的资本家可以获得超额利润。这是因为,平均利润的形成四不同部门之间竞争的结果,而从一个部门内部的各个企业来看,它们的生产条件和劳动生产率不同,导致一个生产门内部生产同类商品的各个企业的个别生产价格也不相同,而商品是按照部门平均生产条件所决定的社会生产价格销售的。因而,个别企业的生产条件比较优越,劳动生产率比较高,其商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就能获得超过平均利润的利润,即超额利润。超额利润就是商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超额利润是超额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第三套

三.简答题

41.简述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 答:(1)理论联系实际之所以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首先是由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决定,它来源于实践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其次,这是有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决定的,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全在于应用。

(2)所谓理论联系实际,就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去观察和分析社会实际、工作实际和思想实际。我们今天面临的最大实际就是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是我们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 (3)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必须反对经验主义和教育主义和教育主义两种倾向。 42.简述运动和静止的含义及二者的关系。 答:(1)运动时标志物质世界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和过程的哲学范畴。静止或相对静止时标志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畴内处于暂时稳定和平衡状态的哲学范畴,它有以下两种情形:第一,一个事物对另一个事物来说没有发生位置移动;第二,事物的质没有发生根本变化。

(2)运动和静止时对立统一的关系。第一,运动时无条件的、永恒的、绝对的,静止时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第二,世界上的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形而上学把静止绝对化,否认运动;相对主义诡辩只承认运动,否认相对静止。二者的共同错误是把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相割裂。 43.简述社会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答:(1)社会改革可以巩固新生的社会制度或使原有的社会制度持续存在并获得一定程序的发展。

(2)社会改革可以为新社会制度的诞生作量变和部分质变的准备。一定社会制度后期所进行的改革,往往包含着承认甚至促进新社会制度萌芽成分的内容。 (3)社会改革具有一定程度上破除旧思想、旧观念、旧风俗、就习惯,树立新思想、新观念、新风俗、新习惯的作用。

44.怎样认识资本的本质?简述划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 答:(1)资本的本质不是物,而是体现在物上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即被物的外壳所掩盖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剥削和被剥削的生产关系。

(2)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两种形式存在:生产资料形式和劳动形式。根据这两部分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作用不同,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3)区分不可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在于:第一,进一步揭露了剩余价值的源泉和资本家主义的剥削实质。第二,它为揭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根据。 45.简述借贷资本的形成与本质。 答:(1)借贷资本是从职能资本(包括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的运动中分离出来的特殊资本形式。在资本主义在生产过程中,职能资本家手中暂时闲置的货币资本,成为借贷资本的主要来源,这些暂时闲置的货币资本主要有:暂时闲置的固定资本折旧费、暂时闲置的流动资本、暂时闲置的用于资本积累的剩余价值。在基本主义再生产循环过程中,有的资本家需要补充货币资本,从而需要借入一定数量的货币资本,这就是产生了借贷关系。因而,从职能资本的运动过程中暂时游离出来的货币资本,为获取利息而借贷出去时,就转化为借贷资本。

(2)借贷资本的本质是为了取得利息而暂时贷给职能资本家使用的货币资本。借贷资本是从职能资本运动中独立出来,并服务于职能资本的特殊资本形式。借贷资本也要参加剩余价值的瓜分,利息就是产业资本在生产过程中所获取的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因而,借贷资本一方面体现着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关系,另一方面有体现着资本家之

间共同瓜分剩余价值的关系。借贷资本家就是不从事实际的生产经营和商业流通活动而转为职能资本家提供服务,并取得利息收入的资本家。

四.论述题

46.试述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 答:(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是:第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事相互联接的,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第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或称共性和个性)是互相区别的,共性只是包含了个别事物的共同的本质的东西,而没有包括个别事物的全部内容和特点。一般比个别更普遍、更深刻,个别比一般更丰富、更具体。第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在一定场合为普遍性的东西,在另一场合则变为特殊性,反之亦然。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在中国这样一个人众多,经济文化落后的大国建设社会主义,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一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在实践中开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47.试述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及其主要内容。 答:(1)经济全球化是在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生产的国际化与资本的国际化不断发展的条件下的必然产物。在资本主义发展进程中,社会分工不断深化,生产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当社会分工越出了国界,就进一步发展为国际分工。随着国际分工的深化,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也越来越紧密,各国经济的孤立性和闭关自守状态下被打破,资本主义的生产日益向着国际化生产和交换的方向发展。从商业资本、借贷资本到产业资本的国际化,基本国际化的发展促使国际经济关系逐步向深度和广度拓展,导致经济全球化的到来。

(2)经济全球化是指国际经济发展中的这样一种趋势,即在生产不断发展,科技加速进步,社会分工不断深化,生产的社会化、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并相互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3)经济全球化内容包括很多方面,大体可从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和资本全球化三方面来考察。1。生产的全球化,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一系列高精尖产品和工艺技术的出现,生产领域的国际分工和协作的加强,各国在生产上密切配合的趋势。2。贸易的全球化,国际贸易活动虽然已有很长的历史,但它的全球化则是近几十年来在工业和科技革命推动下出现的,尤其是近二、三十年发展得更快。3。资本全球化,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资本输出意味着资本国际化开始出现。近二、三十年来,在新科技革命的推动下,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加,形成了资本全球化趋势。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7lr5.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