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上册第1单元《时·分·秒》教案

更新时间:2023-11-01 09:2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一、时、分、秒 第1课时 秒的认识

【教学内容】 教材第2~3页 【教材分析】

关于“时、分、秒”这一内容,本套教材分三个阶段编排。第一阶段是在一年级上册,主要让学生学会看整时和快到几时,初步认识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第二阶段是在二年级上册,主要让学生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第三阶段就是本册教材本单元。

本小节学习秒的认识和应用,体会1分、1秒有多久,学生能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探索、总结。

【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钟表,并且在日常生活中积累了一些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学习的。在这之前,学生已经知道了“整时”“半时”“不到几时”几种认识时刻的说法。

由于时、分、秒之间的进率是60,而不是以前所学的十进制关系,学生往往感到不习惯,这可能给时间单位之间的换算带来了一定困难。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体验等活动,在认识时、分的基础上,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秒针的特征,初步在头脑里建立1秒的概念,知道1分=60秒。

2.通过联系实际生活解决简单问题,初步培养观察、交流、合作探究的能力,并有效地促进个性思维的发展。

【教学重难点】

重点:时间单位“秒”的认识,知道1分=60秒。 难点:使学生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 【教学准备】

课件、学具钟表、家用小闹钟。 【教学流程】

情境导入→创设问题情境,引导探究 ↓ ↓

探究新知→认识“秒”,知道1分=60秒 ↓ ↓

巩固应用→通过练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 ↓

课堂小结→总结学到的知识和方法

【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看——

课件出示:新年到,鞭炮声声,小孩子欢天喜地,午夜将要到来,春节联欢会上新年钟声敲响前全体倒计时的情景,镜头定格在运动的钟面上。

学生情不自禁地高声跟着数:10、9、8、7、6、5、…… (新年的钟声敲响)

师:跟随着时间的脚步,我们又倾听了一次新年的钟声。那么,谁能说说,10、9、8、7、6、5、4、3、2、1应该用什么时间单位?

引导学生明确是以秒为单位的倒计时。(板书课题:秒的认识) 【探究新知】 1.认识秒针和1秒。

师:我们以前学过的时间单位有哪些? 学生回答:时、分。

师:钟面上的这位新朋友,它叫什么名字呢?谁来描述一下它的特征。(秒针又细又长,跑得最快)秒针是怎样计时的呢?请同学们仔细听,认真看,钟面上的秒针是怎么走的?(播放课件)

师:秒针走1小格是多少时间呢? 生:秒针走1小格的时间就是一秒。 (板书:秒针走1小格是1秒。)

教师放映课件(钟面上秒针一动,同时滴答一响)来验证秒针走一小格就是一秒。 2.体验1秒的长短。

师:1秒到底有多长呢?我们仔细听一听,钟表发出“嘀嗒”一声所经过的时间就是一秒。(钟面演示1秒)你感受到了吗?想一个办法在心里记一记1秒有多长。

说一说:你是怎么记的?(拍一下手,跺一下脚,点一下头)你感受1秒怎么样?(学生发表意见)

师小结:1秒的确很短,但用处却很大。你知道1秒能干些什么吗?飞机1秒约行250米,小汽车1秒约行20米,卫星1秒约行7900米,现代化工厂的流水线上1秒钟可以生产成千上万个零件,电脑1秒钟可以完成3万亿次运算。

看了这些信息,你有什么感受?

所以同学们可别小看了这短短的1秒钟呀,尽管它很短,但好好利用它,可以做许多事情。

3.认识几秒。

师:还有春节联欢晚会上,大家都在期待新的一年的到来,所以一起兴奋的数着新年钟声敲响前的最后几秒。刚才新年钟声敲响前的倒计时是几秒完成的呢?(重复播放刚才倒计时的情境图)

学生回答10秒。因为秒针从10走到了12,经过10个小格就是10秒。

师:同学们真聪明!那老师再考考你们,我写一个“秒”字的时候,秒针从1走到2,经过了几个小格,就是几秒?谁能像老师一样出题考考同学们?你做了一件什么事,秒针从钟面上的几走到了几?

学生回答秒针从1走到2经过了5个小格,就是5秒。然后学生相互问答,拿出钟表来考问同桌。

4.教学1分=60秒。

(1)师:“嘀嗒,嘀嗒”(课件演示)秒针又要走了。又轮到老师出题了,老师出的题是:我们知道1时=60分,因为分针转动一圈的同时时针转动一个大格,所以时和分之间的进率是60,秒是一个比分小的单位,它和分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呢?用你手中的学具钟表转一转,或者观察一下你手中的小闹钟,然后把结果跟小组成员汇报讨论一下,看看是不是一致的。

学生活动并汇报。(秒针转一圈,分针走一个小格。它们之间的进率是60。秒针走一圈是60个小格,是60秒,分针走一个小格,是1分钟,所以1分等于60秒)

课件出示:钟表的秒针转动一周,分针移动一个小格。 师板书:1分=60秒或60秒=1分

(2)电子表上的1分钟:请看电子表是怎样计时的? 看来只要满60秒,时间就会增加1分钟。 5.体验1分的长短。

师:同学们,我们知道了1分等于60秒,那1分钟到底有多长呢?你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吧!

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感受1分钟有多长,当你觉得1分钟到了,就请你从座位上轻轻地站起来。(课件出示钟面走1分钟,有秒针走动的声音)

师:1分钟能做些什么?

给1分钟的时间,让同学们分小组活动:做口算、写字、画画、拼图、转呼拉圈等。 小组汇报活动结果。 【巩固应用】 教材第4页做一做。 【课堂小结】

说一说,今天学习了什么知识?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秒的认识 秒针走1小格是1秒

1分=60秒 第2课时 时间的计算

【教学内容】

教材第4~5页例1、例2

【教材分析】

本小节重点是知道1时=60分以及有关时间的计算。可以加深对时间单位实际大小的认识,培养时间观念。由于学生还未学习两位数的乘除法计算,所以只出现数目较小的、能够用加法计算的把较大单位变换成较小单位的题目。

【学情分析】

学习这部分知识,将为今后学习年、月、日打下基础,对于提高学生的时间观念,养成遵守时间和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学习时,应加强对钟表的观察,特别是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了多少;秒针走一圈,分针走了多少,以便让学生积累丰富的表象,掌握时、分、秒之间的关系。学习计算经过的时间时,可借助情境图,多举一些实例,让学生了解计算经过的时间是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感受数学就在身边,在具体计算时,应放手让学生自己选择算法,反馈时,可以借助钟表的模型直观地加以说明。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探究,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2.利用贴近生活实际的素材,开展丰富多彩的初中活动,进一步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

3.经历结合具体情境进行时间计算的过程,体会方法的多样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时间单位之间的简单换算方法。 难点:求经过的时间的方法。 【教学准备】 自拍的录像、钟表。 【教学流程】

情境导入→创设问题情境,引导探究 ↓ ↓

探究新知→知道1时=60分,掌握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 ↓

巩固应用→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 ↓

课堂小结→总结学到的知识和方法

【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位小导游,她要带大家一起去游览一下我们美丽的故宫,你们想认识她吗?

(播放视频,出现一位漂亮的小导游。)

导游:同学们,你们好!我是光明小学的学生,很高兴认识大家!我想采访大家一下,星期天你们都做些什么呢?你们想和我过一个快乐的星期天吗?

出示:快乐的星期天 【探究新知】 1.时间的换算。

(1)导游:瞧,我已经游览两个小时了,你知道2小时等于多少分吗? 生:2小时是120分。 师:你是怎么想的呢?

生:1小时是60分,2小时是2个60,是120分。

(2)师:你们真聪明!下面我出了一些题要考考你们,敢挑战一下吗? 出示题:

3时=( )分 3分=( )秒 240分=( )时 1时=( )分 2分=( )秒 180秒=( )分 指名说。

问:240分等于4时,180秒等于3分,你是怎样想的? 学生汇报,教师纠正。 2.时间的计算。 (1)情境教学。

师:同学们,这几天正上演迪斯尼动画片《海底总动员》呢,很好看,现在是10:30分,电影10:45分开始,我再过多长时间才能看上电影呢?

出示钟面。 (2)讨论算法。

师:大家这么快就知道是15分,你是怎样想的?请把你的好方法讲给组里的小朋友听。

(小组讨论)

师:谁愿意介绍你的好方法?

汇报:①数钟面上的大格,有3个大格就是15分。 ②数小格,15个小格是15分。 ③45-30=15(分)

师:你说的真好,用计算的方法时,在同一个小时内,我们只要用分钟相减来求经过的时间。

……

师:小朋友,你们真棒!这么多算法里你最喜欢哪一种呢?说说你的理由。 汇报。

小结:大家认为用算式计算比较方便,以后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3)教学例2。 (出示教学例2情境图)

小明从家走到学校用了多长时间?观看情境图上钟面显示,小明去上学离开家的时候是7:30,到达学校的时候是7:45,分钟走了几大格,前面学过一大格是多少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 生:用了15分钟。

师:你是怎样算的?和同桌讲一讲。 (同桌交流算法)

(4)小结:可以直接数一数从7:30到7:45分针走了多少分。而且因为都是7时多,我们可以直接用45-30算出用了15分钟。

【巩固应用】 教材第5页做一做。 【课堂小结】

说一说,你学到了什么知识?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时间的计算 2时=120分 7:30——7:45 离家 到校

15分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 生:用了15分钟。

师:你是怎样算的?和同桌讲一讲。 (同桌交流算法)

(4)小结:可以直接数一数从7:30到7:45分针走了多少分。而且因为都是7时多,我们可以直接用45-30算出用了15分钟。

【巩固应用】 教材第5页做一做。 【课堂小结】

说一说,你学到了什么知识?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时间的计算 2时=120分 7:30——7:45 离家 到校

15分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7l2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