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原理讲义--一二章

更新时间:2024-07-06 08:2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一单元知识点小结

劳动关系与争议处理(01)模块学习单元正标题副标题编号章节知识点编号重要程度第一节管理与管理学001第一章第二节管理学原理第三节第一篇第一节第二节管理理论的形成于发展2第二章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管理的产生及必要性管理的概念管理的特征管理的职能管理有效性的衡量管理者的概念与分类管理者的角色管理者的技能有效的管理者与成功的管理者管理学的概念管理学的特点管理学的学习方法早期的管理实践与管理思想管理理论萌芽时期的管理思想古典管理理论形成的背景古典管理理论的主要学派古典管理理论的主要特点行为科学产生的必然梅奥的“霍桑试验”与人际关系学的形成行为科学理论的建立与发展现代管理理论概述现代管理理论的各学派当代管理理论的新发展当代管理理论发展的趋势0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80009001000110012001300140015001600170018001900200021002200230024

第一章 管理与管理学

0001 管理的产生及必要性

一、管理的产生

管理产生于欲望无限性和资源有限性之间矛盾的协调。 管理是人类群体活动的产物。

人类的活动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人类为实现自身目的而进行的活动——作业活动;二是使这种作业活动变得更有效的活动——管理活动。管理活动是产生于作业活动并为作业活动服务的一种活动。管理活动和作业活动相伴而生,并使作业活动的水平不断提高。

二、管理的必要性

管理是组织不可缺少的要素,有组织就需要管理,管理与组织如影相随。管理无时不在、无处不在。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组织的规模越来越大,组织越来越复杂,组织的形态千变万化,协调的深度和广度都有所加大,而且管理工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每个国家、每个地区、每个单位的兴衰成败,因而,管理更显其必要性。

1.从整个社会的发展来看,管理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物质力量 2.管理是任何组织生存发展的重要条件 3.管理活动具有的普遍性 0002 管理的概念

科学管理之父泰勒给管理下的定义是:管理就是“确切的知道你要别人去干什么,并使他用最好的方法去干”。在泰勒看来,管理就是要事先安排工作,指挥他人用最好的工作方法去工作。

亨利〃法约尔是对管理概念有重大影响的人。他在其《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一书中认为:“管理就是实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这一观点强调,当一个人在从事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工作时,他便是在做管理工作。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赫伯特〃西蒙认为:“管理就是决策。”西蒙强调,决策贯穿与管理的全过程和所有方面,任何工作都必须经过一系列的决策才能完成,管理者的工作归根结底是在做各种各样的决策。

彼得〃德鲁克认为:管理就是经由他人的劳动,以完成工作目标的一系列活动。 哈罗德〃孔茨等人的观点是:管理就是设计和保持一种良好的环境,使人在群体里高效率的完成既定目标。他们认为,为在集体中工作的人员谋求和保持一个能使他们完成既定目标和任务的工作环境,是各类企业中各级主管人员的一项基本任务。

斯蒂芬〃罗宾斯的观点为:“管理师指通过其他人或者与其他人一起有效率和有效果的将事情完成的过程。”罗宾斯强调管理者离不开被管理者,强调过程、有效率和有效果。

管理的含义包括以下方面:

1.管理是对组织的管理,组织是管理的载体

2.管理是一项有目的的活动,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组织目标 3.管理是由一系列活动构成的 4.管理师一个追求有效的过程 5.管理的实质是协调

0003 管理的特征

一、管理活动不同于作业活动 人类活动可分为两个方面

作业活动——人类为实现自身目的而进行的活动,是达成组织目标的基本活动。 管理活动——产生于作业活动并为作业活动服务的一种活动,是为了确保作业活动有效进行的手段。

管理活动与作业活动的关系:两者既密切相关,又有明显区别。

1.管理活动的范围更广——贯穿作业活动始终,还包括作业活动之前的调研、作业活动之后的经验教训总结等。

2.管理活动比作业活动承担更多的责任——作业活动作业者自己负责;管理活动管理者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还要对作业人员的行为承担一定的责任。

3.管理人员的本职工作是管理活动而非作业活动。 二、管理工作既具有科学性又具有艺术性

科学性强调了管理过程中有自己的规律、原理、原则,管理活动可成为科学分析的对象,可上升为科学知识体系并为人们传授。但管理活动中又存在着大量无法理性、无法上升为一般理论的部分,它需要管理者创造性的、灵活性的、随机变通的处理各种问题,而这就是管理的艺术性。科学是客观规律的反映,艺术是主管创造的反映。管理是客观规律和主管创造的统一。所以,管理师科学性与艺术性的有机统一,管理者一方面要学习管理的理论和知识,另一方面又必须在实践中锻炼,积累丰富的经验和技能。

三、管理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在现代社会,人已经取代土地、资本,成为最重要的资源,组织的其他资源都必须靠人才能得以发挥作用。离开人,一切都无从谈起。人是最具有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因素。管理要以人为中心,管理者要创造相应的环境、条件,以个人自我管理为基础,以组织共同愿景为引导。以人为本的管理强调组织是由人组成的,组织为了满足人不断增长的需求,同时也提高员工的工作质量和生活质量,必须依靠全体员工的智慧和力量。因此,现代管理强调以人为本,最大限度的发挥人的作用。 0004 管理的职能

管理职能是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从事的活动。

最早进行管理职能描述的是法国的亨利〃法约尔。20世纪初,他在《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一书中首次写,所有的管理者都行使五种管理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这一观点影响很大,以后的学者对管理职能的描述基本是对这一观点的补立与完善。20世纪50年代中期,哈罗德〃孔茨把管理的职能论推到极致,管理职能出现五职能、七职能、十一职能等观点。

计划是对组织未来活动进行的预先筹划和安排。 组织是为了完成计划而对分工协作关系所做的整体安排。 领导是指挥和影响下属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工作的过程。 控制是为了保证组织按预定要求运作而进行的一系列监督检查工作。 0005 管理有效性的衡量

管理的有效性是由效率和效果来衡量的。 1.效率

所谓效率是指投入与产出的比值。例如,设备利用率、工时利用率、劳动生产率、资金周转率以及单位生产成本等,这些是对组织效率的具体衡量。因为资源是有限的,组织要用比较经济的方法来达到预定的目标。对于给定的资源投入,如果组织能够获得更多的成果产出,就有了较高的效率。类似的,对于较少的资源投入,如果组织能够获得同样的甚至更多的成果产出,也具有高效率。

2.效果

效果指目标达成度,涉及活动的结果。效果的具体衡量指标有销售收入、利润额、销售利润率、成本利润率、资金利润率等。利润是销售收入与销售成本之间的差额,是衡量效果的一项客观指标。

有效率无效果与有效果无效率都是不可取的。管理的有效性既追求效率更追求效果。效率意味着“正确的做事”,效果意味着“做正确的事”。因此,管理师效率和效果的统一,即“正确的做正确的事”。比较“正确的做事”与“做正确的事”这两项,“做正确的事”更重要。只有所做的是正确的事,一切才是有意义的。否则,在不正确的事上“正确的做事”,只能在错误的路上越走越远。 0006 管理者的概念与分类

(一)管理者的概念

管理者是指在组织中行使管理职能、通过协调他人的活动以实现组织目标的人。简单的说,管理者是组织中从事管理工作的人员,是管理活动的筹划者、执行者。离开了管理者,也就不存在管理。管理者工作绩效的好坏直接关系着组织的成败兴衰。

(二)管理者的分类

1.按管理者所处层次的不同可以分为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和基层管理者。 (1)高层管理者:对整个组织负有全面责任的管理人员。负责制定组织的总目标、总战略,掌握大政方针,有权分配组织中的一切资源,对组织的生存和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对于组织的成败负有最终责任。包括董事长、首席执行官、总裁或总经理及其他高级经理人员等。

(2)中层管理者:负责制定具体的计划,是对某一部门或某一方面负有责任的管理人员。在高层与基层之间起着桥梁和纽带作用,贯彻执行高层管理者所制定的重大决策并传达到基层,同时将基层的意见和要求反映到高层。包括部门主任、科室主管、项目经理、地区经理、产品经理或分公司经理等头衔。

(3)基层管理者(一线管理者):管理作业人员的管理者。主要职责是传达上级指示和计划,给下属作业人员分派具体的工作任务,指导和协调下属的活动,控制工作进度。基层管理者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任务的完成和目标的实现。基础管理者所关心的主要是具体的战术性工作。包括汽车厂生产车间一个工作小组的主管人员;医院妇产科的护士长等。

2.按管理者所从事管理工作的领域及专业不同,可以分为综合管理者和专业管理者。 (1)综合管理者:负责管理整个组织或组织中某个事业部全部活动的管理者。综合管理人员应当是管理的全才,是全能管理者。如:一个公司的总经理应当具有生产管理、营销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技术管理等多方面的才能。

(2)专业管理者:仅负责管理组织中某一类活动(或职能)的管理者。如: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营销管理人员、财务管理人员、设备管理人员等。专业管理人员应当是某一方面的专家,具有某一方面的专长。也就是说,财务管理人员就应当是财务管理方面的行家里手,而营销管理人员就应当是精通营销管理的专家。 0007 管理者的角色

角色——处于组织中某一位臵的人所需要做的一系列特定的任务。亨利〃明兹伯格研

权变理论的内容,主要集中在企业组织结构和领导方式两个方面:

(1)关于组织结构的观点——企业是开放系统,组织结构应按照环境特点来设计,并分成不同的结构模式。

(2)关于领导方式的观点——一切依据企业的任务、个人和小组的行为特点、领导者的职位权力及领导者与下属的关系而定。

(八)经理角色学派

经理角色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加拿大籍的美国管理学教授亨利〃明茨伯格,他的代表作是1973年出版的《经理工作的性质》。经历角色学派得以此名,是因为它是以经理所担任的角色为中心来分析和研究经理工作性质的,提出了有关经理工作的性质、经理人员担任的角色和提高经理工作效率等理论。经理角色学派对经理实际活动的观察和分析受到管理学者和经理们的重视。但是,经理工作并不等于全部管理工作,管理中许多重大问题,如组织机构的建立和改进、战略的确定以及各部门的具体管理等,该学派没有论及。

(九)管理科学学派

管理科学学派又称“数学学派”,它基本上由运筹学家组成。管理科学学派的创始人是英国物理学家布莱克特,主要代表人物有美国的伯法、莫尔斯和金希尔等人。他们认为,管理就是用数学模式与程序来表示计划、组织、控制、决策等合乎逻辑的程序,求出最优解答,达到企业的目标。管理科学就是制定管理决策的数学模式与程序的系统,并通过电子计算机使他们应用于企业管理。该学派的主要特点就是形成以运筹学和计算机应用为主体的管理定量方法。

0023 当代管理理论的新发展

(一)战略管理理论

战略管理注重研究企业组织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研究企业如何适应充满危机和动荡环境的不断变化。迈克尔〃波特所著的《竞争战略》把战略管理的理论推向了高峰,他强调通过对产业演进的说明和各种基本产业环境的分析,得出不同的战略决策。

(二)业务流程再造

企业再造理论的创始人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迈克尔〃哈默与詹姆斯〃钱皮。他们认为企业应以工作流程为中心,重新设计企业的经营、管理及运作方式,进行所谓的“再造工程”。再造理论对管理学最突出的贡献是彻底的改变了两百年来遵循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思想能够提高效率的观念,认为企业管理的核心是“流程”,即一套完整的、贯彻始终的、共同为顾客创造价值的活动,而不是一个个专门化的“任务”。

(三)学习型组织

彼得〃圣吉是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奠基人,他于1990年完成其代表作《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强调未来最成功的企业将是学习型企业,企业唯一持久的竞争优势源于比竞争对手学得更快更好的能力;学习型组织正是人们从工作中获得生命意义,实现共同愿景和获取竞争优势的组织蓝图。学习型组织的提出和一套完整的修炼的确立以及随后的《第五项修炼——实践篇》、《变革之舞》的问世,标志着学习型组织理论框架的基本形成,彼得〃圣吉也被誉为20世纪90年代的管理大师。

0024 当代管理理论发展的趋势

(一)人本管理趋势

一切管理活动以人为根本出发点,调动人的积极性,以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组织中最缺乏的不是资金和机器,而是高素质的人才。人在组织中有利于显出重要作用,人成为管理的中心,管理的中心必然从物本管理向人本管理转变。

(二)跨文化管理

随着经济全球化向纵深发展,管理也不再局限于国家的边界。作为对这种现实和趋势的回应,20世纪70年代后期在美国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跨文化管理必将得到进一步发展,它对企业在跨文化条件下如何克服异质文化的冲突,如何在不同形态的文化氛围中设计出切实可行的组织机构和管理机制,最合理的配臵企业资源,特别是最大限度的挖掘和使用企业人力资源的潜力和价值,从而最大化的提高企业的综合效益方面也将起到切实的指导作用。

(三)参与管理趋势

所谓参与管理,就是包括职工在内的集体决策、集体责任、集体思考,重视创造力的开发和重视人及其所构成的集体的才智。 本单元考点回顾

? 管理概念 ? 管理者及管理学 ? 古典管理理论 ? 行为科学 ? 现代管理理论丛林 ? 当代管理理论的发展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7l1.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