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教育与人文素质培养之研究

更新时间:2023-06-10 19:49: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内容摘要 :书法教育是人文素质教育和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书法教育教学为载体,进一步探寻书法背后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内涵,充分发挥其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对促进学生优良品质的内化和形成,有着积极的普遍意义。本文对书法教育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探索、分析,总结经验、寻找规律、发现问题、探索方法、创建模式并用于书法教育教学实践。关键词 :书法 人文素质 教育教学 模式创新

书法教育与人文素质培养之研究

安徽省青年政治学校 刘国宏 倪八燚 内容摘要 :书法教育是人文素质教育和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书法教育教学为载体,进一步探寻书法背后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内涵,充分发挥其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对促进学生优良品质的内化和形成,有着积极的普遍意义。本文对书法教育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探索、分析,总结经验、寻找规律、发现问题、探索方法、创建模式并用于书法教育教学实践。

关键词 :书法 人文素质 教育教学 模式创新

悠久的中国历史因书法艺术而灿烂辉煌,几千年来,生生不息的中华文化不断发展、不断进步,对人类文化产生了深远而巨大的影响。书法是继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书法是中华历史文化发展演进的特殊符号。充分发挥书法教育在中职生成长中的巨大作,学会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的速度,临摹名家名作,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是全面提高中职生人文素质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和方式。

一、书法教育现状观察

中国汉字书法艺术,是中国人对世界艺术的贡献。在亚洲地区,尤其是日本与韩国,中国传统书法对他们有极其广泛的影响。在日本,他们把中国书法称之为“书道”。他们认识到书法教育关系着国民素质的内涵。在韩国,书法被称为“书艺”,学习书法被认为是有修养人士陶冶性情的必修课。由此可以看出日本与韩国的书法教育目标主要是为了提高人文素养。东南亚的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也极其重视汉字书法教学。国外的不少艺术、文化教育机构都十分关注中国书法,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加以研究,还派了不少留学生来我国学习和研究书法。中国书法的影响正在向全世界拓展,中国文化的影响也会随之加强。书法艺术历经几千年不断地继承与创新,所蕴涵的历史文化积淀和人文精神,不仅在传承、弘扬和创新中华文化过程中具有独特地位和重要作用,更在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实现中华文化复兴的进程中肩负着崇高的使命。康有为曾说:“书虽小技,其精者也通于道焉”。这个道,大的方面是指宇宙的生成与变化;小的方面则是指人类的素养、品行。

在传统文明,传统文化和素质教育受到强烈冲击,在优良传统和时代精神发生断裂的历史背景下,高度重视中职学生的书法教育,突破中国书法教育的瓶颈,培养一代又一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是素质教育的当务之急。

二、书法教育与人文素质培养的关系

1、书法教育与激发民族自信心。书法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结晶和象征,有着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和巨大的文化魅力。纵观历史,书法在自己博大精深的文化根基里,蕴藏着不可侵犯的民族尊严、崇高强大的民族意识和自强不息的精神与智慧。通过书法教育,可以让学生领会理解汉字文化以及书法艺术的崇高和深广的哲思情理、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培养爱国主义思想情感,塑造完美人格。著名的西班牙抽象派绘画大师毕加索曾说:“倘若我是一个中国人,那么,我将不是一个画家,而是一个书法家,我要用我的书法来写我的画。”中国书法在世界艺术之林深广久远的影响,足以使国人骄傲自豪。

2、书法教育与意志力培养。学习书法更多的时间是在临摹著名书法家的碑帖与墨迹。书法比较起绘画没有那么多的变化和色彩,更容易使练习者感到枯燥乏味。但是,正是这样的方式才使书法练习更需要意志力做支撑和依托。意志力可以通过书法练习得到更加充分的的培养和磨练。意志力可以使我们比其他人有着更多的韧性和耐力,我们可以克服很多眼前和预想到的很多的困难,我们可以在很大的困难面前保持镇静。现在的学生不是不聪明,而是太马虎,不认真,不专心。而练字必须全身心的投入,必须平心

内容摘要 :书法教育是人文素质教育和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书法教育教学为载体,进一步探寻书法背后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内涵,充分发挥其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对促进学生优良品质的内化和形成,有着积极的普遍意义。本文对书法教育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探索、分析,总结经验、寻找规律、发现问题、探索方法、创建模式并用于书法教育教学实践。关键词 :书法 人文素质 教育教学 模式创新

静气,端正姿势,持之以恒,久而久之就可养成严谨认真、锲而不舍、精力专注、耐心细致、知难而进的好习惯。

3、书法教育与人格培养。任何一门艺术,都没有像书法那样与人格的培养有那么密切的关系,“字如其人”是古训,也是现实。书法以文字为基础,人以文化为根基。我国传统的书法教育强调“心正笔正”,要求“欲正其书者,先正其笔,欲正其笔者,先正其心”。今人解释为:“心正才能笔正,笔正才能字正”。要以修养心性为上,做到澄怀静思,虚空淡泊,排除杂念,专心致志。培养宽容大度,以诚待人,与他人和谐相处的高尚情操。古往今来,王羲之、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张旭、怀素、孙过庭等书法大家都是以品高而书传后世的。

4、书法教育与文化素质培养。发挥书法教育文化功能,以“书”传“文”。书法的内容从甲骨卜文到楚辞汉赋、从唐诗宋词元曲到白话文、格言警句、诗歌散文……无不涉猎。我们在临习王羲之的《兰亭序》时,不仅被其形式美所折服,而且深受其文学内容的启发和感染。自殷商经秦汉魏晋到唐宋元明清,伴随民族悠久的历史,中国书法艺术和中国文化一起延绵发展,为推动民族进步,弘扬民族精神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与巨大的成就。因此,学习书法对了解中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具有其他学科所不可替代的作用。

5、书法教育与能力培养

(1) 观察能力的培养

唐代书法家、书法理论家孙过庭在《书谱》中提到“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显见细致的观察在书法学习中的重要。在书法教育中要求学生认真观察所临字的点画结构,用笔方法和特征,观察不同字体中笔法的变化和渊源关系,观察各类碑帖墨迹总体的神韵、风貌和特征。当有意或无意地观察到别人没有注意的问题,并引起探索研究的兴趣,是发现问题的前提。所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可以使学生学会观察、善于观察,从而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思维能力的培养

古人云:“夫书肇于自然” 。自然界中一切事物,如天空的彩云、春天的杨柳、奔腾的江河以及人的坐卧、行走、歌舞、劳动、战斗等等,都和书法中的神情意趣相契合。但是,书法“挫万物于笔端,不拘常理常形”,它不像绘画那样反映的是事物的原形,而是具有丰富内涵的抽象的线条造型。因此,书法教育中十分重视思维的训练,即人们常说的“悟性”。书法教育中的思维训练贯穿整个学习过程,主要通过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训练两个途径解决实际问题。

(3) 记忆能力的培养

书法教育中十分注意记忆力的训练,尤其是临摹的训练中,它分为:对临:照着字帖,看一字,写一字,背临:脱离字帖,依靠记忆写出范字。“背临”的训练,完全依靠记忆力,而且学生对书法作品分析力的提高也离不开记忆。学生必须要记住旧的知识,并且清楚新、旧知识的联系,才能解决新的问题。

(4) 创造能力的培养

在书法教育中创作训练是书法艺术的最终目标。学生在完整、准确的临摹古人碑帖的同时,还要从中汲取古人作品的精华,有所创新,形成自己的艺术特点和风格。这是一个从继承到创新,从模仿到创造的过程,这与创造教育的要求学生开拓思路、发展个性、有独创见解的宗旨是一致的。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并依据学生个人的特点,加以引导,适时指出他的艺术风格应向什么风格发展。

6、书法教育与审美素质培养。书法教育本身是一种发现美、认识美、创造美的过程。书法艺术以抽象、灵动、丰富的线条给人以复杂多样的美的感受。从书法艺术的形式美角度观察,有飘逸秀的姿态

内容摘要 :书法教育是人文素质教育和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书法教育教学为载体,进一步探寻书法背后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内涵,充分发挥其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对促进学生优良品质的内化和形成,有着积极的普遍意义。本文对书法教育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探索、分析,总结经验、寻找规律、发现问题、探索方法、创建模式并用于书法教育教学实践。关键词 :书法 人文素质 教育教学 模式创新

美,有辗转流动的气势美,有疏密错综的结构美,有浓淡间出的墨韵美,有厚重轻软的运笔美。从书法艺术的意境美角度研究,有的作品能使欣赏的心灵处在振奋的状态,并唤起人们崇敬的心情和自我的尊严;有的作品能使欣赏者的心灵处在平静安宁状态,并唤起人们对生活亲切美好的感受;有的作品使欣赏者感到有一股不可抑制的生命活力与冲动,并唤起人们豪放的气魄和不屈的性格;有的作品使欣赏者感到有一种巧夺天工的和谐完美,并唤起人们协调严谨的作风。通过教学,使学生懂得阳刚是美,阴柔也是美;豪放是美,婉约也是美;外露是美,含蓄也是美。

三、书法教育途径和方式的探索

任何学生在学习上的成长都依赖于学校和教师的教育教学措施,书法教育也不例外。成功的教育源于成功的教育措施,为搞好我校的书法教育教学,经过多年的实践总结如下。

1、安徽省青年政治学校(安徽省团校)是隶属于共青团安徽省委的公办中专学校和共青团干部培训基地,承担着中等职业教育、共青团干部岗位培训的任务。“以政治为导向、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有用人才”是我们的办学宗旨。自1982年恢复办校以来,我们一直坚持开设书法课。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

2、以学为主以教为辅的教学模式

(1)书法教学的一般方式。从“书”到“书法”再到“书法艺术”,书法经历了近三千年的历史。传统的书法教学模式有两种:第一种,是强调古典书论在一定程度上的合理性与可持续性,把“书法教学模式”看作是一个由各子学科集合而成的母学科,强调各子学科的相对独立的教学模式。第二种,是自上而下的组建方式,即完全不考虑书法各子学科的独立性,以最抽象的书法哲学为切入点并作纲举目张式的展开。

(2)精讲多练,突出示范。对所教的每一个知识点,教师要先给学生做整体的示范,把书写的技巧表现给学生,使之更为直观。然后再让学生自己实践练习,并对学生进行巡回辅导。通过示范和指导,学生便能更好地理解、消化教学内容,并自觉地用理论指导实践,从而避免了学习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3)善于比较,把握规律。教师要不断帮助、引导学生总结书写的规律,从而把握规律、遵循规律,通过规律可以促进学生对所学书体的更深认识,较快提高学生的书写技能。这样学习便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4)因材施教,抓住两头。为了让对书法有兴趣且有一定基础的学生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和发展,教师可以把这些学生组织起来,成立班级书法兴趣小组或推荐吸收到学校的书法协会,每周定期对他们进行集中的培训和指导,着力把他们培养成书法的尖子学生,使他们成为班级书法的骨干。抓住两头的另一方面是抓差生。对差生来说,他们都有写好字的强烈愿望,但往往是缺乏足够的信心或学习的方法不当。作为教师,一定要用心去关注他们,帮助他们,让他们树立起“我也能写好字”的信心。

3、书法教学不断改革创新

(1)定期开展书法讲、练、赛、展、赏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使学生作品得到充分的展示,提高学习热情。

(2)走出校园参加大赛,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和整体素质。走进社区为居民义务写春联。增强学生的社会意识和奉献精神。

(3)以书法教育教学为载体,做到“人正、心正、字正”,实现“认真写好字,诚实做新人”的理想目标。

内容摘要 :书法教育是人文素质教育和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书法教育教学为载体,进一步探寻书法背后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内涵,充分发挥其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对促进学生优良品质的内化和形成,有着积极的普遍意义。本文对书法教育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探索、分析,总结经验、寻找规律、发现问题、探索方法、创建模式并用于书法教育教学实践。关键词 :书法 人文素质 教育教学 模式创新

(4)以创作带动基本功训练,根据需要统一命题,让学生走出字帖。在创作中寻找差距与不足并体验创造的快乐与喜悦。

2014/2/20初稿于

安徽省青年政治学校

基金项目:2012年度安徽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JG12011

参考文献

[1] 谢和平.书法艺术的传承创新与中华文化复兴.四川大学学报2013年第1期

[2]丁建顺.中国古代书法审美评说.天津: 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8.

[3] 陈振濂.书法美学.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

[4]王强. 高职院校书法教学的模式与创新探讨.百度文库

[5]于唯德.书法教学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潜在价值研究.

龙源期刊网 艺术教育 2007年第7期

作者信息:

刘国宏 13309696361

倪八燚 13605514616

安徽省青年政治学校

合肥市长江路419号230061

lghart@ 1215164771@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7kx1.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