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更新时间:2024-03-03 20:4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摘要阐述了商水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现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的建议,以期为该县的农技推广顺利进行提供参考。

关键词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现状;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 F32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7-0316-01

商水县位于豫东南部,处中原腹地,全县人口113.2万人,耕地面积8.81万hm2,其中有效灌溉面积6.8万hm2,旱涝保收田5.2万hm2。近几年,由于政府对粮食生产不断加大扶持力度,并积极促进增产、稳产行动的开展,加之科技支撑能力的不断提升,以及具备良好的气候条件,使得商水县连续8年获得粮食丰产。商水县2011年全县粮食总产量124万t,已连续3年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 1 商水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现状

商水县农技推广体系由县、乡两级组成,县级农技推广机构有607人,大专以上学历的131人,其中种植业78人,畜牧兽医36人,农机10人,渔业7人,分别隶属农业局、畜牧局、农机局和水利局,人、财、物由各局统一管理,单独或协调开展业务工作。乡镇农业服务中心共有403人,管理模式以乡镇政府为主,负责管理人、财、物,各县局负责

指导业务。 2 存在的问题

2.1 农技推广运行体制亟待完善

2005年乡镇体制改革后,乡镇农技推广体系基本陷入“线断、网烂、人散”的困境,体制不顺、机制不活、队伍不稳、保障不足的弊端逐渐显现。目前,乡镇农业服务中心由县级进行业务指导,但主要由乡镇政府进行管理。在人员安排、岗位设置方面常常存在一些问题,大部分人员多从事社会治安、计划生育、信访稳定以及临时性事务,在农技推广方面人力存在不足,再加上工作人员主观能动性较弱,从而大大削弱了农技推广力度。 2.2 基础设施有待完善提升

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的服务场所环境有待完善,部分乡(镇)农技服务中心甚至没有专门的服务场所。除此之外,在农技基础器材方面很不完备,大多数没有配备必要的农药残留速测仪、土壤肥料速测仪以及种子纯度鉴定仪,在电脑等办公器材、教育培训设备等方面也同样存在不足问题,加之相关人员农技能力有限,无法满足服务农民的需求,从而严重阻碍了农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

2.3 农技从业人员专业技能不足,推广力量薄弱 一是文化程度偏低。全县农业系统科技人员中,鲜有人员是全日制大专以上文凭,有些是通过函授方式获得的文凭,

并没有接受系统的推广教育,其含金量普遍不高。二是在人才梯队方面存在严重断层。近10年来,商水县没有录用过农技人员,基层农技人员得不到有效补充,全县最年轻的也在30岁以上。三是缺乏培训。农技人员大部分没有外出学习和培训的机会,知识结构老化,掌握的实用技能较少,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2.4 农技推广经费不足

商水县财政比较困难,用于农技推广的经费更是短缺。县级农技部门全年事业费为每人1 000元,根本无法开展工作,乡镇农业服务中心根本没有事业经费。县级农技推广经费主要来自于上级部门下达的项目之中,项目重、经费少,导致工作推进十分困难。因待遇较低,使得农技推广人员工作积极性差,情绪不高、思想不稳,直接影响农技推广的稳步进行。

2.5 农村劳动力素质不高

近几年,随着打工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中多数有文化、有体魄的青壮年到城市中去工作、务工,留下的多是老、弱、病、残人员。据2011年数据显示,商水县外出务工农民占全县农村劳动力的比重约46.3%,剩下的农业生产主体以老、弱、妇、孺为主,因此不仅土地耕种更加粗放,而且在农技推广方面大大提升了工作难度。 3 建议

3.1 加大资金支持力度,改善农机推广机构基础设施,补充经费来源

首先,在体系硬件实施方面做出质的改观。可以说,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必要的办公设备是建设农技推广体系的基础。建议公共财政加大对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尤其是乡镇级农技推广机构硬件方面的资金支持,保障基层农技人员工作所需,提高其工作效率,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其次,补充农机推广机构的经费来源。建议将县乡两级农技推广经费纳入全年财政预算,并严格按时、足额进行拨付,并保证合理幅度的年度递增[1]。在特殊情况下,省级财政应当适当予以补助。

3.2 完善管理体制,适当进行管理制度变革

建议在农技推广机构及人员管理方面采用主要以县级管理为主、以乡镇政府管理为辅的双重管理模式,根据国发〔2006〕3号文件精神,由县级向乡镇派出或跨乡镇设置区域站,或者县、乡农技人员进行整合后,再由县级主管部门统一向乡镇派出相关人员,实现人力资源的真正整合与挖掘,切实发挥县、乡农技推广机构及人员的工作潜能和效能[2]。 3.3 强化基层服务体系后备队伍建设

根据区域划分,全县建设19个基层农技推广站,每个基层站配备5~7名农技人员,定编定岗。优化人才梯队,补充一线新鲜血液,建议选派一批大学生深入到基层第一线。

加大培训教育力度,选派农技人员到相关大专院校进行专业技能培训,使其与时俱进,获取更多先进的农机知识与技能,从而可以更好地服务于农技推广事业[3]。 3.4 强化机制创新,提高服务水平

应当不断实行市场化运作,积极鼓励与支持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创办不同形式的科技企业,不断推动市场化步伐。一是抓好种植大户、科技示范户的培训,提高科学种植水平,使他们成为科学种田的带头人。二是加强对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指导和服务,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户共建生产基地,进行标准化生产。三是加强对专业化服务组织的扶持和引导,发挥其社会化服务职能[4]。四是鼓励农技人员建立科技示范场,在搞好农业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的同时,积极开展良种繁育、种苗供应等有偿服务,探索农技推广新路子。 4 参考文献

[1] 田国华.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的几点建议[J].新疆农业科技,2012(1):38.

[2] 周福余,吉美林,薛岩.海安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队伍建设情况[J].中国农业信息,2014(增刊1):203. [3] 孙静,胡正文,惠琳.睢宁县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改革后的变化及建议[J].安徽农学通报,2015,21(9):22-24. [4] 马旭凤.定西市安定区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现状及建议[J].现代农业科技,2015(24):282.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7kta.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