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环卫公交车站台的生产技术

更新时间:2023-04-22 12:35: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图片简介:

本技术介绍了一种智能环卫公交车站台,包括路面,所述路面顶部端面上固设有站台,所述站台顶部端面上固设有支架,所述支架左右端面贯通设有能播放广告与公交路线的显示屏;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由智能环卫管理系统监控公交车站台使用情况,并由其控制座椅的收放,下雨时,能控制左右两侧挡雨棚相互远离给候车人员提供更大避雨空间,同时抬高左右两侧的棚檐,避免候车人员在上车过程中被从棚檐流下的雨水淋湿,且能利用雨天收集的雨水对站台表面进行冲洗,保持站台洁净,当天气晴朗时,棚檐能重新朝下,遮阳效果好,值得推广使用。

技术要求

1.一种智能环卫公交车站台,包括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路面顶部端面上固设有站台,所述站台顶部端面上固设有支架,所述支架左右端面贯通设有能播放广告与公交路线的显示屏,所述显示屏下方的所述支架右侧端面上设有第一滑动槽,所述第一滑动槽中滑动连接有伸缩板,所述伸缩板右侧端面上设有第二滑动槽,所述第二滑动槽中滑动连接有座椅,所述伸缩板下方的所述支架中设有能控制所述伸缩板伸出所述第一滑动槽右侧端面进而使所述座椅伸出所述第二滑动槽右侧端面让候车人员乘坐的伸缩组件,所述支架顶部端面上固设有顶棚,所述顶棚顶部端面上左右位置对称设有第三滑动槽,所述第三滑动槽中滑动连接有移动板,左右两侧的所述移动板顶部端面上对称固设有第一连接杆,左右两侧的所述第一连接杆顶部铰接有左右位置对称设置的挡雨棚,左右两侧的所述挡雨棚相互远离的一侧端面上固设有棚檐,所述棚檐底部与所述顶棚的左右两端抵接,左右两侧的所述棚檐顶部端面上设有能在雨雾天气及黑暗环境下方便行人找到公交车站台的警示灯,左右两侧的所述挡雨棚之间设有能伸缩的折叠防水布,所述顶棚中设有能在雨天时控制左右两侧的所述移动板相互远离进而使左右两侧的所述挡雨棚相互远离给候车人员提供更大避雨空间的挡雨组件,所述支架底部设有能待候车人员离开后对所述站台顶部端面进行冲洗保持洁净的清洗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环卫公交车站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组件包括接通所述第一滑动槽底部端面的第一转动腔,所述第一转动腔前后端面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上固设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转动轴前侧端面连接固设于所述第一转动腔前侧端壁内的第一动力电机,所述伸缩板左侧底部端面上固设有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一齿条,在所述伸缩板伸出所述第一滑动槽右侧端面的过程中所述座椅通过一联动组件伸出所述第二滑动槽右侧端面让候车人员乘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环卫公交车站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组件包括固设于所述第一滑动槽顶部端面上的第二齿条,所述伸缩板顶部端面上设有第二转动腔,所述第二转动腔前侧端面上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二转动轴上固设有与所述第二齿条啮合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二转动轴后侧端面上固设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二转动腔右侧端面上转动连接有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左侧端面上固设有与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的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一螺杆右侧端面伸入所述第二滑动槽中且与所述座椅螺纹配合连接,所述座椅通过一顶压组件在伸出所述第二滑动槽右侧端面后保持候车人员乘坐表面平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环卫公交车站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压组件包括所述座椅顶部端面上抵接的升降板,所述升降板在所述第二滑动槽中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滑动槽左侧端面上设有滑轨,所述滑轨中滑动连接有固设在所述升降板左侧端面上的第二连接杆,所述滑轨左侧端面接通设于所述伸缩板内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中滑动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右侧端面与所述第二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动槽顶部端面上设有第三滑动槽,所述第三滑动槽中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顶部端面与所述第三滑动槽之间连接有顶压弹簧,所述滑块底部端面与所述升降板顶部端面抵接,所述座椅最左侧顶部端面上设有卡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环卫公交车站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雨组件包括设于所述顶棚内的第三转动腔,所述第三转动腔左右端壁之间转动连接有螺纹轴,所述螺纹轴设有两段旋向相反的螺纹,所述螺纹轴与左右两侧的所述移动板螺纹配合连接,所述螺纹轴上固设有第三锥齿轮,所述第三转轴腔底部端面上转动连接有第四转动轴,所述第四转动轴底部端面连接固设于所述第三转动腔底壁内的第二动力电机,所述所述第四转动轴顶部端面上固设有与所述第三锥齿轮啮合的第四锥齿轮,在左右两侧的所述移动板相互远离时,所述折叠防水布张开且能通过一升降组件收集雨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智能环卫公交车站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三转动腔顶部端面上的第二螺杆,所述第二螺杆底部端面上固设有与所述第三锥齿轮啮合的第五锥齿轮,所述第二螺杆顶部端面向上伸入升降块,所述第二螺杆与所述升降块螺纹配合连接,所述升降块顶部与所述折叠防水布底部端面固定连接,左右两侧的所述移动板顶部端面上对称固设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顶部与所述挡雨棚铰接,左右两侧的所述电动推杆相对一侧的端面上固设有直流永磁电动机,所述折叠防水布能通过一存储组件将收集的雨水进行存储并给所述清理组件提供水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智能环卫公交车站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组件包括上下贯穿所述折叠防水布的集水管,所述集水管底部向下伸入升降块中且接通左右贯穿所述升降块的出水管,所述路面内设有储水腔,所述储水腔顶部端面接通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与所述出水管接通,所述储水腔右侧端面上设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右侧端面接通设于所述路面顶部端面上的排污沟。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环卫公交车站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组件包括设于所述支架右侧端面上的喷头,所述喷头左侧端面固定连接有供水管,所述供水管底部伸入所述储水腔中,所述站台顶部端面上设有引流槽。

技术说明书

一种智能环卫公交车站台

技术领域

本技术涉及交通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智能环卫公交车站台。

背景技术

公交车站台是专门为候车人员建设的公共设施,它提供了人们候车场所,为候车人员提供了方便,由于公交的日益发达,越来越多的人都选择公交出行,在候车过程中,现有的公交车站台会在站台内设置坐凳,供候车者就坐,但在下雨天时,候车者较多,坐凳被固定死,无法移动,坐凳占用了一定的候车空间,导致部分候车者只能站在外面,被雨淋湿。

现有的公交站台顶棚棚檐大多朝下设置,在下雨天时,候车人员离开公交站台进入公交车的过程中,极易被从棚檐流下的雨水淋湿,少数公交站台顶棚棚檐朝上设置,在晴天时遮阳效果差。

技术内容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环卫公交车站台,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

根据本技术的一种智能环卫公交车站台,包括路面,所述路面顶部端面上固设有站台,所述站台顶部端面上固设有支架,所述支架左右端面贯通设有能播放广告与公交路线的显示屏,所述显示屏下方的所述支架右侧端面上设有第一滑动槽,所述第一滑动槽中滑动连接有伸缩板,所述伸缩板右侧端面上设有第二滑动槽,所述第二滑动槽中滑动连接有座椅,所述伸缩板下方的所述支架中设有能控制所述伸缩板伸出所述第一滑动槽右侧端面进而使所述座椅伸出所述第二滑动槽右侧端面让候车人员乘坐的伸缩组件,所述支架顶部端面上固设有顶棚,所述顶棚顶部端面上左右位置对称设有第三滑动槽,所述第三滑动槽中滑动连接有移动板,左右两侧的所述移动板顶部端面上对称固设有第一连接杆,左右两侧的所述第一连接杆顶部铰接有左右位置对称设置的挡雨棚,左右两侧的所述挡雨棚相互远离的一侧端面上固设有棚檐,所述棚檐底部与所述顶棚的左右两端抵接,左右两侧的所述棚檐顶部端面上设有能在雨雾天气及黑暗环境下方便行人找到公交车站台的警示灯,左右两侧的所述挡雨棚之间设有能伸缩的折叠防水布,所述顶棚中设有能在雨天时控制左右两侧的所述移动板相互远离进而使左右两侧的所述挡雨棚相互远离给候车人员提供更大避雨空间的挡雨组件,所述支架底部设有能待候车人员离开后对所述站台顶部端面进行冲洗保持洁净的清洗组件。

可选地,所述伸缩组件包括接通所述第一滑动槽底部端面的第一转动腔,所述第一转动腔前后端面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上固设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转动轴前侧端面连接固设于所述第一转动腔前侧端壁内的第一动力电机,所述伸缩板左侧底部端面上固设有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一齿条,在所述伸缩板伸出所述第一滑动槽右侧端面的过程中所述座椅通过一联动组件伸出所述第二滑动槽右侧端面让候车人员乘坐。

可选地,所述联动组件包括固设于所述第一滑动槽顶部端面上的第二齿条,所述伸缩板顶部端面上设有第二转动腔,所述第二转动腔前侧端面上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二转动轴上固设有与所述第二齿条啮合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二转动轴后侧端面上固设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二转动腔右侧端面上转动连接有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左侧端面上固设有与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的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一螺杆右侧端面伸入所述第二滑动槽中且与所述座椅螺纹配合连接,所述座椅通过一顶压组件在伸出所述第二滑动槽右侧端面后保持候车人员乘坐表面平整。

可选地,所述顶压组件包括所述座椅顶部端面上抵接的升降板,所述升降板在所述第二滑动槽中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滑动槽左侧端面上设有滑轨,所述滑轨中滑动连接有固设在所述升降板左侧端面上的第二连接杆,所述滑轨左侧端面接通设于所述伸缩板内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中滑动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右侧端面与所述第二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动槽顶部端面上设有第三滑动槽,所述第三滑动槽中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顶部端面与所述第三滑动槽之间连接有顶压弹簧,所述滑块底部端面与所述升降板顶部端面抵接,所述座椅最左侧顶部端面上设有卡槽。

可选地,所述挡雨组件包括设于所述顶棚内的第三转动腔,所述第三转动腔左右端壁之间转动连接有螺纹轴,所述螺纹轴设有两段旋向相反的螺纹,所述螺纹轴与左右两侧的所述移动板螺纹配合连接,所述螺纹轴上固设有第三锥齿轮,所述第三转轴腔底部端面上转动连接有第四转动轴,所述第四转动轴底部端面连接固设于所述第三转动腔底壁内的第二动力电机,所述所述第四转动轴顶部端面上固设有与所述第三锥齿轮啮合的第四锥齿轮,在左右两侧的所述移动板相互远离时,所述折叠防水布张开且能通过一升降组件收集雨水。

可选地,所述升降组件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三转动腔顶部端面上的第二螺杆,所述第二螺杆底部端面上固设有与所述第三锥齿轮啮合的第五锥齿轮,所述第二螺杆顶部端面向上伸入升降块,所述第二螺杆与所述升降块螺纹配合连接,所述升降块顶部与所述折叠防水布底部端面固定连接,左右两侧的所述移动板顶部端面上对称固设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顶部与所述挡雨棚铰接,左右两侧的所述电动推杆相对一侧的端面上固设有直流永磁电动机,所述折叠防水布能通过一存储组件将收集的雨水进行存储并给所述清理组件提供水源。

可选地,所述存储组件包括上下贯穿所述折叠防水布的集水管,所述集水管底部向下伸入升降块中且接通左右贯穿所述升降块的出水管,所述路面内设有储水腔,所述储水腔顶部端面接通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与所述出水管接通,所述储水腔右侧端面上设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右侧端面接通设于所述路面顶部端面上的排污沟。

可选地,所述清洗组件包括设于所述支架右侧端面上的喷头,所述喷头左侧端面固定连接有供水管,所述供水管底部伸入所述储水腔中,所述站台顶部端面上设有引流槽。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由智能环卫管理系统监控公交车站台使用情况,并由其控制座椅的收放,在雨天或候车人员过多时,能收回座椅,给候车人员腾出空间,避免拥挤,下雨时,能控制左右两侧挡雨棚相互远离给候车人员提供更大避雨空间,同时抬高左右两侧的棚檐,避免候车人员在上车过程中被从棚檐流下的雨水淋湿,且能利用雨天收集的雨水对站台表面进行冲洗,保持站台洁净,当天气晴朗时,棚檐能重新朝下,遮阳效果好,值得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智能环卫公交车站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B-B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C-C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中顶棚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参照图1-5,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一种智能环卫公交车站台,包括路面20,所述路面20顶部端面上固设有站台18,所述站台18顶部端面上固设有支架12,所述支架12左右端面贯通设有能播放广告与公交路线的显示屏11,所述显示屏11下方的所述支架12右侧端面上设有第一滑动槽33,所述第一滑动槽33中滑动连接有伸缩板35,所述伸缩板35右侧端面上设有第二滑动槽47,所述第二滑动槽47中滑动连接有座椅36,所述伸缩板35下方的所述支架12中设有能控制所述伸缩板35伸出所述第一滑动槽33右侧端面进而使所述座椅36伸出所述第二滑动槽47右侧端面让候车人员乘坐的伸缩组件,所述支架12顶部端面上固设有顶棚24,所述顶棚24顶部端面上左右位置对称设有第三滑动槽59,所述第三滑动槽59中滑动连接有移动板60,左右两侧的所述移动板60顶部端面上对称固设有第一连接杆53,左右两侧的所述第一连接杆53顶部铰接有左右位置对称设置的挡雨棚25,左右两侧的所述挡雨棚25相互远离的一侧端面上固设有棚檐23,所述棚檐23底部与所述顶棚24的左右两端抵接,左右两侧的所述棚檐23顶部端面上设有能在雨雾天气及黑暗环境下方便行人找到公交车站台的警示灯22,左右两侧的所述挡雨棚25之间设有能伸缩的折叠防水布26,所述顶棚24中设有能在雨天时控制左右两侧的所述移动板60相互远离进而使左右两侧的所述挡雨棚25相互远离给候车人员提供更大避雨空间的挡雨组件,所述支架12底部设有能待候车人员离开后对所述站台18顶部端面进行冲洗保持洁净的清洗组件。

优选地,所述伸缩组件包括接通所述第一滑动槽33底部端面的第一转动腔57,所述第一转动腔57前后端面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轴31,所述第一转动轴31上固设有第一齿轮32,所述第一转动轴31前侧端面连接固设于所述第一转动腔57前侧端壁内的第一动力电机50,所述伸缩板35左侧底部端面上固设有与所述第一齿轮32啮合的第一齿条30,在所述伸缩板35伸出所述第一滑动槽33右侧端面的过程中所述座椅36通过一联动组件伸出所述第二滑动槽47右侧端面让候车人员乘坐,当第一动力电机50启动时,第一转动轴31转动,带动第一齿轮32转动,使伸缩板35向右移动伸出第一滑动槽33右侧端面。

优选地,所述联动组件包括固设于所述第一滑动槽33顶部端面上的第二齿条27,所述伸缩板35顶部端面上设有第二转动腔67,所述第二转动腔67前侧端面上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轴29,所述第二转动轴29上固设有与所述第二齿条27啮合的第二齿轮28,所述第二转动轴29后侧端面上固设有第一锥齿轮49,所述第二转动腔67右侧端面上转动连接有第一螺杆48,所述第一螺杆48左侧端面上固设有与所述第一锥齿轮49啮合的第二锥齿轮46,所述第一螺杆48右侧端面伸入所述第二滑动槽47中且与所述座椅36螺纹配合连接,所述座椅36通过一顶压组件在伸出所述第二滑动槽47右侧端面后保持候车人员乘坐表面平整,当伸缩板35向右移动时,第二齿轮28转动,带动第二转动轴29转动,进而带动第一螺杆48转动,使座椅36向右移动伸出第二滑动槽47右侧端面让候车人员乘坐。

优选地,所述顶压组件包括所述座椅36顶部端面上抵接的升降板37,所述升降板37在所述第二滑动槽47中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滑动槽47左侧端面上设有滑轨43,所述滑轨43中滑动连接有固设在所述升降板37左侧端面上的第二连接杆42,所述滑轨43左侧端面接通设于所述伸缩板35内的限位槽45,所述限位槽45中滑动连接有限位块45,所述限位块45右侧端面与所述第二连接杆4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动槽47顶部端面上设有第三滑动槽40,所述第三滑动槽40中滑动连接有滑块38,所述滑块38顶部端面与所述第三滑动槽40之间连接有顶压弹簧39,所述滑块38底部端面与所述升降板37顶部端面抵接,所述座椅36最左侧顶部端面上设有卡槽41,当座椅36向右移动伸出第二滑动槽47右侧端面时,顶压弹簧39向下顶压升降板37,升降板37向下移动,使升降板37右端进入卡槽41卡住,给候车人员提供平整的乘坐表面,提高候车人员乘坐舒适度。

优选地,所述挡雨组件包括设于所述顶棚24内的第三转动腔34,所述第三转动腔34左右端壁之间转动连接有螺纹轴66,所述螺纹轴66设有两段旋向相反的螺纹,所述螺纹轴66与左右两侧的所述移动板60螺纹配合连接,所述螺纹轴66上固设有第三锥齿轮65,所述第三转轴腔34底部端面上转动连接有第四转动轴64,所述第四转动轴64底部端面连接固设于所述第三转动腔34底壁内的第二动力电机63,所述所述第四转动轴64顶部端面上固设有与所述第三锥齿轮65啮合的第四锥齿轮62,在左右两侧的所述移动板60相互远离时,所述折叠防水布26张开且能通过一升降组件收集雨水,当第二动力电机63启动时,第四转动轴64转动,带动螺纹轴66转动,进而带动左右两侧的移动板60相互远离,使左右两侧的挡雨棚25相互远离给候车人员提供更大避雨空间。

优选地,所述升降组件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三转动腔34顶部端面上的第二螺杆54,所述第二螺杆54底部端面上固设有与所述第三锥齿轮65啮合的第五锥齿轮61,所述第二螺杆54顶部端面向上伸入升降块58,所述第二螺杆54与所述升降块58螺纹配合连接,所述升降块58顶部与所述折叠防水布26底部端面固定连接,左右两侧的所述移动板60顶部端面上对称固设有电动推杆51,所述电动推杆51顶部与所述挡雨棚25铰接,左右两侧的所述电动推杆51相对一侧的端面上固设有直流永磁电动机52,所述折叠防水布26能通过一存储组件将收集的雨水进行存储并给所述清理组件提供水源,当第二动力电机63启动时,螺纹轴66转动,带动第二螺杆54转动,使升降块58向下移动,让折叠防水布26在张开的过程中形成一个凹型,同时直流永磁电动机52启动,左右两侧的电动推杆51向上推动左右两侧的挡雨棚25使其呈V型,抬高左右两侧的棚檐23,在下雨时,能让雨水汇入折叠防水布26形成的凹型中,避免候车人员在上车过程中被从棚檐23流下的雨水淋湿。

优选地,所述存储组件包括上下贯穿所述折叠防水布26的集水管56,所述集水管56底部向下伸入升降块58中且接通左右贯穿所述升降块58的出水管55,所述路面20内设有储水腔14,所述储水腔14顶部端面接通有进水管15,所述进水管15与所述出水管55接通,所述储水腔14右侧端面上设有排水管19,所述排水管19右侧端面接通设于所述路面20顶部端面上的排污沟21,当雨水汇入折叠防水布26形成的凹型中时,雨水进入集水管56,通过进水管15进入储水腔14中存储,降雨量大时,储水腔14多余的水能通过排水管19进入排污沟21中排出。

优选地,所述清洗组件包括设于所述支架12右侧端面上的喷头16,所述喷头16左侧端面固定连接有供水管13,所述供水管13底部伸入所述储水腔14中,所述站台18顶部端面上设有引流槽17,当检测到候车人员离开该智能环卫公交车站台时,喷头16通过供水管13将储水腔14中存储的雨水喷出,对站台18顶部端面进行冲洗,将候车人员鞋底留下的污渍以及遗留的垃圾等冲入引流槽17,进而冲入排污沟21中保持站台18顶部端面洁净。

初始状态时,所述伸缩板35左侧端面与所述第一滑动槽33左侧端面抵接,所述座椅36左侧端面与所述第二滑动槽47左侧端面抵接,所述顶压弹簧39处于压缩状态,左右两侧的所述移动板60相互靠近,所述棚檐23底部与所述顶棚24的左右两端抵接。

当有候车人员在所述站台18时,智能环卫管理系统能控制所述第一动力电机50启动,所述第一转动轴31转动,带动所述第一齿轮32转动,使所述伸缩板35向右移动伸出所述第一滑动槽33右侧端面,同时所述第二齿轮28转动,使所述座椅36向右移动伸出第二滑动槽47右侧端面,并且所述顶压弹簧39向下顶压所述升降板37,使所述升降板37右端进入所述卡槽41中卡住,给候车人员提供平整的乘坐表面,提高候车人员乘坐舒适度,当智能环卫管理系统检测到所述站台18上候车人员过多时,能控制所述第一动力电机50反转,收回所述座椅36以及所述伸缩板35给候车人员腾出空间,避免拥挤。

当下雨时,智能环卫管理系统能控制所述第二动力电机63启动,带动左右两侧的所述移动板60相互远离,进而带动左右两侧的所述挡雨棚25相互远离给候车人员提供更大避雨空间,同时所述第二螺杆54转动,使所述升降块58向下移动,让所述折叠防水布26在张开的过程中形成一个凹型,并且启动所述直流永磁电动机52,左右两侧的所述电动推杆51向上推动左右两侧的所述挡雨棚25使其呈V型,抬高左右两侧的所述棚檐23,在下雨时,能让雨水汇入所述折叠防水布26形成的凹型中,避免候车人员在上车过程中被从所述棚檐23流下的雨水淋湿,汇入所述折叠防水布26形成的凹型中时的雨水进入所述储水腔14中存储,当智能环卫管理系统检测到候车人员离开该智能环卫公交车站台时,所述喷头16将所述储水腔14中存储的雨水喷出,对所述站台18顶部端面进行冲洗,将候车人员鞋底留下的污渍以及遗留的垃圾等冲入所述排污沟21中保持所述站台18顶部端面洁净,当天气晴朗时,智能环卫管理系统能控制所述第二动力电机63反转,使所述棚檐23底部与所述顶棚24的左右两端抵接,为候车人员遮阳。

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7k2q.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