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苏教版化学选修4《沉淀溶解平衡》word教案
更新时间:2024-03-12 07:4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2019-2020年苏教版化学选修4《沉淀溶解平衡》word教案
一、选择题
1.下列化学原理的应用,主要用沉淀溶解平衡原理来解释的是( )
①热纯碱溶液的洗涤油污能力强 ②误将钡盐[BaCl2、Ba(NO3)2],当做食盐使用后,常用0.5%的Na2SO4溶液解毒 ③溶洞、珊瑚的形成 ④碳酸钡不能做“钡餐”而硫酸钡则能 ⑤泡沫灭火器灭火的原理
A.②③④ C.③④⑤
B.①②③ D.①②③④⑤
【解析】 热纯碱溶液的洗涤油污能力强,是由于碳酸钠的水解程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强,因而溶液的碱性越强,除油污的效果自然就强了;泡沫灭火器灭火的原理也运用了盐类的水解原理,只是强度更大,能够进行得更彻底。
【答案】 A
2.一定温度下,在Ba(OH)2悬浊液中,存在Ba(OH)2固体与其电离出的离子间的溶解平衡关系:Ba(OH)2(s)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溶液中Ba2数目减少
+
Ba2(aq)+2OH(aq),向此悬浊液中加入少量的Ba(OH)2粉末,
+
-
B.溶液中c(Ba2)减小
+
C.溶液中c(OH)增大
-
D.pH值减小
【解析】 向Ba(OH)2悬浊液中加Ba(OH)2粉末时,要析出Ba(OH)2·8H2O晶体,使体系中溶剂减少,溶解的Ba(OH)2减少,Ba2+及OH-数目均减少,但温度不变时,Ba(OH)2的溶解度不变,各离子的浓度不变,pH也就不变,故A正确。
【答案】 A
3.往含I和Cl的稀溶液中滴入AgNO3溶液,沉淀的质量与加入AgNO3溶液体积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则原溶液中c(I)/c(Cl)的值为( )
-
-
-
-
A.(V2-V1)/V1 C.V1/(V2-V1)
B.V1/V2 D.V2/V1
【解析】 从图象变化情况看,O→V1段主要生成AgI沉淀,V1→V2段主要生成AgCl
沉淀,所以溶液中c(I-)/c(Cl-)=
【答案】 C
。 V2-V1
V14.一定温度下,将足量的AgCl分别放入下列物质中,AgCl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 )
①20 mL 0.01 mol/L KCl溶液 ②30 mL 0.02 mol/L CaCl2溶液
③40 mL 0.03 mol/L HCl溶液 ④10 mL蒸馏水 ⑤50 mL 0.05 mol/L AgNO3溶液 A.①>②>③>④>⑤ C.⑤>④>②>①>③ 【解析】 AgCl(s)
B.④>①>③>②>⑤ D.④>③>⑤>②>①
Ag+(aq)+Cl-(aq),由于Ksp=c(Ag+)·c(Cl-),当Qc>Ksp时平
衡逆移,使AgCl溶解度减小,即:c(Cl-)或c(Ag+)越大,越能抑制AgCl的溶解,AgCl的溶解度就越小。注意AgCl的溶解度大小只与溶液中Ag+或Cl-的浓度有关,而与溶液体积无关。①c(Cl-)=0.01 mol/L;②c(Cl-)=0.04 mol/L;③c(Cl-)=0.03 mol/L;④c(Cl-)=0;⑤c(Ag+)=0.05 mol/L。c(Ag+)或c(Cl-)由小到大的顺序为④<①<③<②<⑤,故AgCl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④>①>③>②>⑤。
【答案】 B
5.难溶盐CaCO3在下列溶液中溶解度最大的是( ) A.0.1 mol·L1 CH3COOH
-
B.0.10 mol·L1 CaSO4
-
C.纯水 【解析】 CaCO3(s)
D.1.0 mol·L1Na2CO3
-
Ca2+(aq)+CO32-(aq),B、D分别使溶液中Ca2+、CO32-浓度
增大,沉淀溶解平衡逆向移动,CaCO3溶解度减小;加水可使CaCO3溶解量增多,但溶解度不变;加入CH3COOH后:CO32-+2CH3COOH===2CH3COO-+CO2↑+H2O,使溶液中CO32-浓度减小,沉淀溶解平衡正向移动,CaCO3溶解度增大。
【答案】 A
6.已知在Ca3(PO4)2的饱和溶液中,c(Ca2)=2.0×106 mol·L1,c(PO43)=1.58×10
+
-
-
-
-
6
mol·L1,Ca3(PO4)2的Ksp为( )
-
A.2.0×10C.6.3×10
-29
mol5·L5
--
B.3.2×10
-12
mol5·L5
-
-18
mol5·L5
D.5.1×10
-27
mol5·L5
-
【解析】 根据溶度积的定义可得Ca3(PO4)2的Ksp=c3(Ca2+)·c2(PO43-)=2.0×10-29 mol5·L-5。
【答案】 A
7.(2009年铜城高二质检)1 L Ag2CrO4(相对分子质量332)饱和溶液中,溶有该溶质0.062 57 g,若不考虑离子强度、水解等因素,则Ag2CrO4的Ksp是( )
A.3.2×10
-11
B.2.36×10
-12
C.4.24×108
-
D.8.74×10
-12
【解析】 在Ag2CrO4的饱和溶液中:
0.062 57 g
m?Ag2CrO4?
mol-1M?Ag2CrO4?332 g·
c(Ag2CrO4)===2×10-4 mol·L-1
1 LV?aq?由Ag2CrO4(s)
2Ag+(aq)+CrO42-(aq)得:
c(CrO42-)=2×10-4 mol·L-1,
c(Ag+)=2×10-4 mol·L-1×2=4×10-4 mol·L-1
Ksp(Ag2CrO4)=c2(Ag+)·c(CrO42-)=(4×10-4)2×(2×10-4)=3.2×10-11(mol3·L-3),故选A。
【答案】 A
8.对水垢的主要成分是CaCO3和Mg(OH)2而不是CaCO3和MgCO3的原因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
A.Mg(OH)2的溶度积大于MgCO3的溶度积,且在水中发生了沉淀转化 B.Mg(OH)2的溶度积小于MgCO3的溶度积,且在水中发生了沉淀转化
C.MgCO3电离出的CO32发生水解,使水中OH浓度减小,对Mg(OH)2的沉淀溶解
-
-
平衡而言,Qc D.MgCO3电离出的CO32发生水解,使水中OH浓度增大,对Mg(OH)2的沉淀溶解 - - 平衡而言,Qc>Ksp生成Mg(OH)2沉淀 【解析】 由于Mg(OH)2和MgCO3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不同,所以不能直接根据Ksp 的大小比较两者的溶解能力强弱,A、B均不正确;MgCO3溶解生成的CO32-能发生水解,使水中OH-浓度增大,对Mg(OH)2而言,Qc>Ksp,则生成Mg(OH)2沉淀,C不正确,D正确。 【答案】 D 9.以MnO2为原料制得的MnCl2溶液中常含有Cu2、Pb2、Cd2等金属离子,通过添 + + + 加过量难溶电解质MnS,可使这些金属离子形成硫化物沉淀,经过滤除去包括MnS在内的沉淀,再经蒸发、结晶,可得纯净的MnCl2,根据上述实验事实,可推知MnS具有的相关 性质是( ) A.具有吸附性 B.溶解度与CuS、PbS、CdS等相同 C.溶解度大于CuS、PbS、CdS D.溶解度小于CuS、PbS、CdS 【解析】 根据题意:加过量难溶电解质MnS,可使这些金属离子形成硫化物沉淀,说明发生了沉淀的转化,应该是生成了溶解度更小的硫化物。 【答案】 C 10.(2008年高考山东理综)某温度时,BaSO4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提示:BaSO4(s)积常数。 Ba2(aq)+SO42(aq)的平衡常数Ksp=c(Ba2) ·c(SO42),称为溶度 + - + - A.加入Na2SO4可以使溶液由a点变到b点 B.通过蒸发可以使溶液由d点变到c点 C.d点无BaSO4沉淀生成 D.a点对应的Ksp大于c点对应的Ksp 【解析】 A项温度不变,加入Na2SO4会导致溶解平衡向左移动,但两离子的乘积仍不变,仍在曲线上,不会由a点变到b点;B项通过蒸发,水量减小,Ba2+和SO42-浓度都增大,不可能由d点变到c点;C项d点还没有形成饱和溶液,因此无BaSO4沉淀生成;D项从图象中看出a点与c点的Ksp相等。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 11.Al(OH)3为两性氢氧化物,在水溶液中存在酸式电离和碱式电离两种形式,试据平衡移动原理,解释下列有关问题。 (1)向Al(OH)3沉淀中加入盐酸,沉淀溶解,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关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向Al(OH)3沉淀中加入苛性钠溶液,沉淀溶解,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关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Al(OH)3的碱式电离为:Al(OH)3 - Al3+3OH,加入盐酸,由于H + - + 与Al(OH)3电离出的少量OH反应生成H2O,使上述沉淀溶解平衡正向移动 Al(OH)3+3H + ===Al3+3H2O + (2)Al(OH)3的酸式电离为:Al(OH)3 - + + H+H2O+AlO2,向其中加NaOH溶液时, +- OH与其电离出的H反应生成水,使c(H)减小,Al(OH)3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 Al(OH)3+OH===AlO2+2H2O 12.难溶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存在着电离平衡。在常温下,溶液里各离子浓度以它们化学计量数为方次的乘积是一个常数,叫做溶度积常数(Ksp)。例如:Cu(OH)2(s)2OH(aq),Ksp=c(Cu2)·c2(OH)=2×10 - + - -20 - - Cu2(aq)+ + 。当溶液中各离子浓度方次的乘积大于溶度积时, 则产生沉淀,反之固体溶解。 (1)某CuSO4溶液里c(Cu2)=0.02 mol/L,如要生成Cu(OH)2沉淀,应调整溶液的pH, + 使之大于________。 (2)要使0.2 mol·L1CuSO4溶液中Cu2沉淀较为完全(使Cu2浓度降至原来的千分之一), - + + 则应向溶液里加入NaOH溶液,使溶液的pH为________。 【解析】 (1)根据信息,当c(Cu2+)·c2(OH-)=2×10-20时开始出现沉淀,则c(OH-)2×10-20 =c?Cu2+? 2×10-20 =10-9 mol·L-1,c(H+)=10-5 mol·L-1,故pH=5,所以要0.02 = 生成Cu(OH)2沉淀,应调整pH>5。 (2)要使Cu2+浓度降至0.2 mol·L-1/1 000=2×10-4 mol·L-1,c(OH-)=2×10-20 mol3·L-32×10-4 mol·L-1 =10-8mol·L-1,c(H+)=10-6mol·L-1,此时溶液的pH=6。 【答案】 (1)5 (2)6 13.有一种白色固体可能是由Al2(SO4)3、AgNO3、BaCl2、NH4Cl、KOH中的两种或三种组成,为确定该白色固体的组成,进行下列实验:取白色固体少许,加入蒸馏水充分振荡得无色溶液;取无色溶液,逐滴加入稀HNO3有白色沉淀生成。 试回答: (1)此白色固体至少存在哪几种物质?请你写出全部可能的情况。 (2)若要证明固体的组成,还需要做的实验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往所得的溶液中加硝酸得到白色沉淀,白色沉淀可能是由Al3+、Ag+、Ba2+和其他阴离子组成,溶于水不可能得无色溶液,再结合往无色溶液加硝酸得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新生成的离子与H+反应得到的沉淀,则该混合物可能是Al2(SO4)3和KOH的混合物,其根据是: Al3++4OH-===AlO2-+2H2O(得澄清溶液过程); AlO2-+H++H2O===Al(OH)3↓(产生白色沉淀过程)。 若混合物是由AgNO3、NH4Cl、KOH共同组成的也同样满足题意,NH4++OH- ===NH3·H2O,Ag++2NH3·H2O===[Ag(NH3)2]++2H2O(得到澄清无色溶液过程) [Ag(NH3)2]++2H+===Ag++2NH4+,Ag++Cl-===AgCl↓(产生白色沉淀过程),所以这两种情况中至少存在的物质是:①Al2(SO4)3和KOH,②AgNO3、NH4Cl和KOH。 (2)若为Al2(SO4)3和KOH固体混合物,溶于水得到澄清溶液中含有SO42-,所以选用BaCl2检验;而AgNO3、NH4Cl和KOH固体混合物溶于水得到的无色溶液中,因不存在Ag +,与 BaCl2不反应,所以可向溶液中滴加BaCl2检验其组成。 【答案】 (1)Al2(SO4)3,KOH;AgNO3,NH4Cl和KOH (2)取溶液,滴加BaCl2溶液,若有白色沉淀,固体有Al2(SO4)3和KOH的混合物;若无沉淀,混合物为AgNO3、NH4Cl和KOH 14.已知在25 ℃的水溶液中,AgX、AgY、AgZ均难溶于水,但存在溶解平衡。当达到平衡时,溶液中离子浓度的乘积是一个常数(此常数用Ksp表示,Ksp和水的KW相似)。如: AgX(s) Ag+X + - -10 + - Ksp(AgX)=c(Ag)·c(X)=1.8×10AgY(s) Ag+Y + - + - Ksp(AgY)=c(Ag)·c(Y)=1.0×10AgZ(s) Ag+Z + - + - -12 Ksp(AgZ)=c(Ag)·c(Z)=8.7×10 -17 (1)根据以上信息,判断AgX、AgY、AgZ三者的溶解度(用已被溶解的溶质的物质的量 /1 L溶液表示)S(AgX)、S(AgY)、S(AgZ)的大小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向AgY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的AgX固体,则c(Y)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在25 ℃时,若取0.188 g的AgY(相对分子质量188)固体放入100 mL水中(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则溶液中Y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 (4)①由上述Ksp判断,在上述(3)的体系中,能否实现AgY向AgZ的转化,并简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上述(3)体系中,能否实现AgY向AgX的转化?根据你的观点选答一项。 若不能,请简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能,则实现转化的必要条件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2)由于AgY比AgX更难溶,则向AgY的饱和溶液中加入AgX固体,发生沉淀的转化,AgX(s)+Y-(aq)===AgY(s)+X-(aq),则c(Y-)减小。 (3)25 ℃时,AgY的Ksp=1.0×10-12,即溶液达到饱和时,c(Ag+)=c(Y-)=1.0×10-6 mol·L-1,而将0.188 g AgY溶于100 mL水中,形成的为饱和溶液(溶质还有未溶解的),则c(Y-)=1.0×10-6 mol·L-1。 (4)由于Ksp(AgZ) -6 mol·L-1,当 - - c(X-)>1.8×10-4 mol·L-1时,即可由AgY向AgX的转化。 【答案】 (1)S(AgX)>S(AgY)>S(AgZ) (2)减小 (3)1.0×106 mol·L1 - - (4)①能,Ksp(AgY)=1.0×10 - -12 >Ksp(AgZ)=8.7×10 -1 -17 ②能,当溶液中c(X)>1.8×104 mol·L - 时,AgY开始向AgX的转化,若要实现AgY - - 向AgX的完全转化,必须保持溶液中的c(X)>1.8×104 mol·L1 -
正在阅读:
2019-2020年苏教版化学选修4《沉淀溶解平衡》word教案03-12
贵宾犬遗传病03-04
蔡元培的为人与风范(DOC)03-08
丝光工艺原理03-14
高中重要历史阶段特征08-27
电影《僵尸新娘》观后07-07
浅析公务员面试快速致胜的几个关键点06-04
山东省临沂市2017年中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材-专题 植物体的三大作05-11
第九章 幼儿园环境创设与利用11-05
毛概笔记(考试专用)05-21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选修
- 溶解
- 沉淀
- 教案
- 平衡
- 化学
- 苏教版
- 2019
- 2020
- word
- 2017年吉林省长春市中考语文试卷
- 2018年湘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复习题(1)
- 安全生产投入管理制度
- 公共管理学作业1(第1-3章)及参考答案
- 夏季高温题库
- 2011年春季开学工作汇报材料
- 路基环境保护施工方案
- 高中生感恩的心演讲稿
- 2018八年级上学期班主任工作总结
- 山地救援技术培训手册 - 图文
- 各地特产精品
- 考点24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 去马来西亚的流程 - 图文
- 教研项目申请书(信息技术类公共课程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与开发) -
- 海南大学学生工作处关于表彰2008年心理健康教育宣传系列活动比赛
- 2011年春季管理学复习题
- 七年级下册数学易错题精选
- 变频器课程设计格式及要求2011B
-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学期综合练习突破语文一单元模拟试卷
- 2020年新编报检员试题一名师精品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