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半导体贸易争端的政治经济分析 亚太经济200503

更新时间:2024-03-14 02:5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家电产业生命周期:以电视机和电冰箱为例

如同生命体一样,产业的规模和盈利能力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变化,存在着从成长到衰退的生命周期。产业生命周期反映了一个产业的成长轨迹。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经济社会结构不同,影响产业生命周期的因素也不同。家用电器产业由许多不同的产品构成,但都是以满足家庭需求的耐用消费品,不同的电器产品在生命周期方面具有许多共同的特征。由于电视机、电冰箱是我国最主要、最成熟的家用电器产业,因此本文以这两个产业为主要对象,分析我国家用电器产业生命周期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说明我国家用电器产业成长的一般规律。 一、家用电器产业生命周期的划分及其特征

产业生命周期理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在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谓产业生命周期,是指某个产业在市场上从产生到衰退的时间周期。一般认为,产业生命周期可以划分为形成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或蜕变期)。形成期是指某个产业产生以后要素投入、产出规模和市场需求缓慢增长的时期;成长期是指某个产业的要素投入、产出规模和市场需求迅速增长的时期;成熟期是指某个产业的市场饱和,要素投入、产出规模进入缓慢增长的时期;衰退期是指某个产业的要素开始趋于退出,产出规模和市场需求下降趋势日益增强的时期。在衰退期如果出现了重大技术变革,该产业就可能结束衰退期,开始新的产业生命运动周期。一般形态的产业生命周期要依次经历这四个阶段。产业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时间长短,依产业的不同性质和功能而不同,在不同的国家也会有所不同。

我国家用电器产业多数都经历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两个阶段。1956年我国第一批电冰箱出厂,1958年我国第一批黑白电视机出厂,从此拉开了中国电视机和电冰箱这两个最主要的家电产业生产的序幕。1978年以后,我国开始引进国外家电生产线,到90年代我国已经成为世界家用电器生产大国。电视机产量从1958年的2000台增加到1978年的51.73万台、1990年的2684.7万台、2003年的7528.4万台;电冰箱产量从1956

年的200台增加到1978年的2.8万台、1990年的463.06万台、2003年的2242.56万台。我国家用电器产业发展的环境具有几个特殊性,一是我国家用电器产业经历了很长的计划经济时期,生产和价格都受到严格的管制;二是作为发展中国家,存在着明显的二元经济结构,再加上城乡分割的体制,城乡差别很大,市场结构明显断层;三是作为体制转轨过程中的国家,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有效需求不足的环境不同,在相当长时期内属于短缺经济,到20世纪末期才转变为过剩经济。

特殊的环境,使我国家用电器产业生命周期具有特殊性。表1是我国电视机和电冰箱产业生命周期的划分。根据一般的判断经验,在产业生命周期的形成期和成熟期,产业产出增长率低于10%,低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在成长期,产业产出增长率超过10%,高于国民经济增速度;在衰退长期,产业的产出增长率为负数。根据我国电视机和电冰箱的历史数据,电视机产业的形成期为1958-1969年,成长期为1970-1989年,成熟期为1990-2001年,而电冰箱产业的形成期为1957-1970年,成长期为1971-1988年,成熟期为1989-2001年(见表1)。但是,我国电视机和电冰箱产业在经历了成熟期之后,并没有进入衰退期,而是进入一个新的成长期,使产业生命周期形态呈现为典型的“扇形”。

家用电器产业生命周期各个时期的特点是:

一是缓慢的形成期。产业形成的标志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该产业符合社会需要,能为当时经济和生活条件下的消费者所接受,从而获得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二是该产业生产已进入商业领域、具备一定的规模;三是该产业具有专业化的从业人员,包括专门的设计、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以及工人群体;四是具有专业化的生产技术装备和技术经济特点。根据这些特点,我国家用电器产业在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形成。1956年我国电冰箱批量生产,当年产量为0.02万台,1958年我国电视机批量生产,当年产量为0.2万台。产业发展的基础是技术和产品的发明和成熟。发展中国家的许多产业并不一定要像发达国家那样经历一个独立的技术和产品开发过程,可以在引进技术的基础上迅速地促进一个产业的形成。但是,由于我国封闭的经济环境和计划经济体制,许多家用电器

产品依靠自主开发,产业成长速度很慢。我国家用电器产业在形成期具有以下特点:第一,生产批量小,制造成本高,因为只有少数企业生产新产品,产品技术和生产工艺还不成熟,产品的设计还在变动中,产品功能也有待于改进,也提高了制造成本。1966年电视机生产规模为0.51万台,1969年只有0.1万台,1970年我国电冰箱生产规模才0.52万台。第二,产品销价高。这是由于生产上的技术问题尚未完全解决,产量少,成本相对提高,同时也由于计划经济的控制。

二是快速的成长期。产业成长,既包括企业数量增加、投入规模扩大、生产能力提高等外延上的扩张,也包括技术进步、管理水平提高、产品升级、产业组织合理化等内涵上的提高。产业成长阶段是产业生命周期的重要阶段,决定了该产业的总体发展规模和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决定了产业能否进入成熟阶段,也对整个产业链和国民经济结构的变化产生很大影响。我国家用电器产业的成长,具有以下特征:第一,产出规模迅速上升,形成稳定的产业群。在成长期,产品设计和制造方法已经比较成熟,生产工艺比较完善,产品功能比较稳定,具备了大批量生产的条件;与其他产业联系日趋紧密,形成了稳定的产业链和初步的产业群,构筑了相对独立的生产经营领域、经营方式和手段;竞争者有利可图而纷纷进入市场,生产要素开始向该产业集中。因此,如果说形成期是从“无”到“有”的产生过程,那么成长期则是从“弱”到“强”,从“小”至“大”的充实和发展过程。具体地说,我国家用电器产业的成长可分为两个阶段,以1978年为界分为计划经济阶段和市场经济阶段。在计划经济阶段,家用电器产业的快速成长主要依靠行政手段推动和配置的。在市场经济阶段。家用电器产业开始走上对外开放的道路和依靠市场配置资源,首先是引进国外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形成了家用电器生产体系,在市场的拉动下迅速发展。当然,不同的家用电器产品,在成长期的发展轨迹是不同的。我国电视机产业的成长期,呈现出由快到慢的特征,1970-1985年我国电视机产量年均增长63.45%,1986-1989年年均增长23.76%;我国电冰箱产业的成长期,则呈现出由慢到快的特征,1971-1979年我国电冰箱产量年均增长22.92%,1980-1988年年均增长87.78%。第二、企业迅速增加,生产成本大幅度下降。到1986年我国彩电

生产线增加到120条之多,生产厂家达到120多家。除青海、宁夏、西藏三省区外,几乎每个省都有彩电生产企业,其中广东省就有近20家厂商。(注:董云庭、卞明尧:《21世纪我国彩电产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0年6期。)电冰箱生产企业1978年只有20家,1983年70多家,1988年增加到109家,整个80年代从不同渠道引进生产线70多条。(注:白茫:《中国电冰箱市场发展趋势》,《中国对外贸易》1995年1期。)生产企业大量涌入市场,产业群扩大,再加上生产工艺日益完善,为成本降低、提高利润创造了条件。

三是微利的成熟期。家用电器产业在成熟期的主要特点是:第一,产业生产能力扩张的速度减慢;要素投入的增长率下降,市场需求量己趋向饱和,社会普及率比较高。1989-2001年电冰箱年均增长率为6.01%,1990-2001年电视机年均增长率为4.37%。1990-2001年每百户居民拥有电冰箱,城镇从42.33台增加到81.87台,农村从1.22台增加到13.59台;每百户居民拥有电视机,城镇从59.04台增加到120.52台,农村从4.72台增加到54.41台。第二,竞争更注重成本和服务方面。由于较缓慢的增长,竞争趋向于变得越来越具有成本导向和服务导向。成本方面增加的压力还通过迫使厂商获得最现代化的设施和装备而增加对资本的要求。第三,价格战此起彼伏,利润率下降。市场销本性的技术创新的出现为开始衰落的标志,以下一代产品主导设计的出现为终点。这种依次替换的一代接一代的产品技术生命周期的有序组合构成了产业发展的历史轨迹,形成整个产业的生命周期(见图3)。 附图

图3 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的动态关系

我国家用电器产业生命周期,也是一代接一代具有各自不同生命周期的产品演化过程的集合。在电视机产业生命周期中,不同生命周期的产品更替最为明显。表5和图4是我国电视机不同生命周期的产品更替情况。在20世纪70年代前期黑白电视机进入成长期,彩色电视机处于形成期,是由黑白电视机的快速增长带动整个电视机产业进入成长

期;在80年代黑白电视机的增长速度开始减缓时,彩色电视机开始高速增长,由彩色电视机带动了整个电视机产业的快速增长;从90年代开始,黑白电视机进入了成熟期和衰退期,而彩色电视机仍然处于较快增长中,从而使整个电视机产业进入成熟期。目前,电视机产业正处于技术和产品的变革中,表现在:一是高清晰度电视普及,二是多媒体图像终端显示的应用,三是发展与新型显示器件相关联的配套技术。在这场电视机技术变革中,我国企业在各方面也都加大了技术研发和储备,如液晶电视、背投电视、等离子电视、数字电视等技术。据帕勒咨询公司最近发布的一份报告中认为,除了非洲等一些国家外,普通彩电时代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基本结束。在我国,随着传统彩电时代逐步衰退,背投数字彩电逐步成为我国彩电市场的主流,预示着电视机产业新一轮生命周期的开始。同样,其它家用电器也表现为不同生命周期的产品更替。如,目前,我国具有新型制冷和智能控制技术的大容量高档冰箱销量只占整个冰箱销售额的4%,但预计未来三年内的需求量最少是现在的5倍,市场份额也将跨越20%大关,逐步引领电冰箱产业进入一个新的产业生命周期。

三、需求结构与家用电器产业生命周期

市场需求是影响产业生命周期长短和各个时期长短的基本因素。而市场需求又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人口规模及其增长速度、收入水平及其增长速度、收入分配结构、出口规模及其增长速度等。人口的规模及其增长速度影响了市场需求水平及其增长速度,即使人均收入水平不变的条件下,人口的增长也会拉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的增长。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比较快,提供生活必需品的产业必将较快地增长,对其它产业的增长也有推动作用。居民收入水平及其增长速度直接决定了购买力水平的高低及其增长速度的快慢,是影响产业生命周期的重要因素。当购买力水平较低,增长速度较慢时,产业更新换代的节奏就比较慢,产业生命周期就较长;当购买力水平较高和增长速度较快时,产业更新换代的节奏就加快,从而使产业生命周期缩短。但是,购买力水平的变化对不同产业的影响是不同的。购买力水平的变化,对需求收入弹性大的产业影响比较大,而对那些需求收入弹性小的产业则影响比较小。居民收入分配结构对产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7iq8.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