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氏溯源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1-31 13:55: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 罗氏溯源性文件推荐度:
- 相关推荐
郐公 讳匡正,孝公次子。原籍陕西巩昌府陇西县零阳东乡。商纣受辛甲寅生。周武王三年,因镇宜城有功,敕封宜城侯,食采宜城地方百里。此处有罗水之阳,故国号为罗。公镇守罗国,追赠安南王,在湖北襄阳府宜城房州隔界处,今南漳县东南八十里,旧有罗国城是也。公追念远祖祝融,居火正,光融天下,取火字之义,又号曰逼阳。事详宜城县志。葬襄阳谷邓地太和山,坐北向南。其后卜土兆姓,指国为氏,实始于也。原配江氏,次娶殷氏,二妣合葬襄阳谷邓地鹿溪山。生子三 昌允 昌兰 昌祚。 台湾赖罗傅宗亲总会:罗柏青 供图
匡正 由于辅佐周室讨伐纣虐有功,于武王三年(公元前1118年)被封于宜城,成为一个子爵之国,号称罗国。在西周352年,分封七十二诸侯国时,罗也是其中之一。于是罗国的建政人匡正,也就被遵奉为罗姓者的一世祖 。罗国的国名、源自位在距宜城 八十里的罗水。匡正建国时地临罗水而得名。 匡正开国以来、罗国的传世情形由于后人的重视而长期有完整的保存。在宜城的太平岁月中,匡正以下、共传世十四代。至十五世祖彦、罗国遭同出有熊一氏之楚相逼。霸权强兵压境、邻强楚而迫罗国一迁再迁、辗转由湖北宜城到枝江,再从湖南长沙到湘阴。然罗国的颠沛流离、在政治环境上固然失去了
地位,却也因此让血脉苗裔得以流转遍及天下。周定王十一年(公元前524年),罗国亡于楚。世代隐于山林之间,历经二十五世苍、二十六世乱、二十七世利达、二十八世秀扬、二十九世学、三十世程正,长期以来都没没无闻。至三十一世祖凌甫公、将灭亡两百三十余年的罗国复兴。凌甫深恨罗之亡于楚,知若与重振、唯有西方一霸秦可相托。周显王三年(公元前366年)、受秦王重用的凌甫辞卸陇西之地的采邑封爵,而恳秦王助其复国。在秦大兵助力之下,而将失陷百余年的王城-宜城、再次回到了罗国的手中。复国以后、三十一世祖凌甫公作了两件非常重要的事。一是迁都,凌甫见宜城地处山中、不适合作为政治机能的中心,而将国都迁移至枝江 。二是奉祝融正朔、正式以匡正建宜城之国为姓。完成复国志愿后、凌甫见宗族之人散徙,且大多罔知所宗。故追寻源流,上朔祝融居火正,以匡正封宜城而取国姓为姓。自此而后、正式出现罗姓。历世源流、辑为家谱、传述于后。罗氏之有家谱,就是再这两千三百多年以前所开始的。
凌甫公,讳名叫「乘」,因怀恨罗国被楚国灭掉,想来想去,认为将来能够消减楚国的,唯有秦国才有这种力量,所以凌甫公就归到秦国去任职,为的就是希望将来能够报亡国之仇。到了周显王三年,秦要奉送爵位给凌甫公,并要封陇西一带给凌甫公,但凌甫公不肯接受,只是恳请秦国能出兵助其复国,终于秦王受其爱国心所感动,出兵相助,才完成收复故土的愿望,后来再迁都到南郡枝江。
楚人伐罗之役,也称楚罗鄢北之战,它发生于春秋初年,是宜城历史上最早的一次战争。 楚国从熊绎受封居丹阳到春秋初年楚武王即位时,一共经历了二十余王,四百多年。在这一漫长的历史时期,楚人以其坚韧不拔的毅力,在“以启山林”、“以事天子”的过程中,发展壮大了自己。这时的楚武王开始了积极地向外扩张,力图冲破西周王朝为遏制楚国,在汉水之北以分封姬姓(以周天子同姓)诸候国而形成的防线,以达到称霸中原的目的。然而要做到这点,绝非易事。这是因为:在汉水以北有申、吕、蔡、郑等国共谋御楚;在汉水以东有随、郧、州、蓼等国协从抗楚,即使在汉水以西楚境周边也还犬牙交错地存在着权、绞、罗、卢等蛮夷小国,它们也结成了联盟与汉东诸侯遥相响应,互为配合来抗衡楚国。因此,楚国要想放心大胆地向汉北、汉东用兵,就必须首先清理门户,解除后顾之忧。于是就爆发了宜城历史上最早的一次战争棗楚罗鄢北之战。 楚伐罗的直接导火线是因在此前一年(公元前700年),楚军伐绞(今谷城以西)过彭水时,与绞国友邻的罗国想乘机攻击楚军,并派大夫伯嘉混入楚军中进行侦察。这无疑是对楚国的一种严重的军事挑衅,楚国了为报复这一挑衅行为,于公元前699年举兵伐罗。 据《左传》记载,率楚军伐罗的将帅叫屈瑕。出发时,楚大夫斗伯比送行,在送行回来的路中,斗伯比对替他驾车的驭手说:“屈瑕这次带兵伐罗非失败不可。你看他那趾高气扬,轻敌傲慢的样子”。回到朝廷后,斗伯比不好直接对楚王说屈瑕这次要打败仗,只是转着弯说:“请楚王再给屈瑕增派兵力”。楚王没有明白斗伯比话中之意,因而也就没有把斗伯比说的话当回事。楚王回到后宫后,将斗伯比的话告诉了夫人邓曼,夫人听后说,斗伯比说的不是要你再增加兵力,他是在提醒大王要防止屈瑕骄兵轻敌,打败仗。于是楚王派了一个在楚国做官的赖国人去追赶屈瑕,警告他不要轻敌,结果没有追上。 由于屈瑕骄狂麻痹,他所带的军队也没有纪律,尤其是在北渡鄢水时,楚军更是散乱无序,毫无防备,以致渡过鄢水到达罗国后,立即遭到了早有准备的罗、卢两国联军的抗击,楚军乱兵迎战,被罗、卢两军打得大败。 楚军打了败仗后,退回楚国境内。屈瑕在荒谷这个地方自杀,其他将帅被囚禁于?父听候处罚。楚王知道后,十分内疚地说:“这不是他们的过错,是我没有听众斗伯比的劝告,及时地制止屈瑕的那种骄傲自大的情绪。”于是将囚禁的将帅全部释放了。 楚人涉鄢伐罗究竟发生在宜城的哪里?这就涉及到了鄢水和罗国的地望。 鄢水,自宋代以来,一般都认为
是今蛮河。但若追寻一下,宋以前关于鄢水的记载,我们就会发现这个观点不能成立。 杜预(魏晋时人)《春秋释例》云:“(鄢水)出新城;(氵示)乡县,东南经襄阳,至宜城县入汉。” 《水经注》云:“夷水导源中庐县界康狼山,山与荆山相邻。其水东南流,历宜城西山,谓之夷溪。又东南,迳罗川城,故罗国也。又谓之鄢水。《春秋》所谓楚人伐罗,渡鄢者也。” 魏晋时的(氵示)乡县城今湖北谷城县东南近南漳、襄阳界。中庐县在崐今襄阳县泥咀镇以西,近南漳县界。康狼山即今南漳县西北的七里山,位于(氵示)乡县的东南。对照今地图,发源于古(氵示)乡县东南,中庐县以西的康狼山,今名为七里山的鄢水(也称夷水)。其上游就是流经今天南漳吴镇的石河,下游则是今宜城小河北的潼口河。若鄢水是今蛮河,它就不可能“经襄阳,至宜城县入汉”了。 关于罗国,《左传》“桓公十三年”条下杜预注:“罗熊姓国,在宜城西山中。”结合上文关于鄢水的指定,罗国应在今宜城、南漳、襄阳三县交界之地。楚人伐罗之役也当发生于此地。 楚人伐罗虽然以失败而告终,但它却更加促进了楚人要在汉江中游河谷平原上建立新的稳固基地的战略思想的形成。因此,楚灭罗国也将是一个时间的问题。
罗本妘姓,周初封其后於罗国,因以为氏,凡罗皆其后也。至春秋时,罗为小国,迨隶襄阳之宜城,徙州之枝江,周末自宜城徙长沙。秦武陵令罗君用督运官铁,溺洞庭,女与弟寻尸不获,俱投水殁,乡人感其义,于长沙东故居建祠祀之。君用公遗孤珠,仕汉高为治粟内史,奉命守九江郡。因郡人张交献地,遂与灌侯婴筑城,环十里许,辟六门,告成,遂家焉。今地名豫章沟,是豫章始自罗始矣。晋隆安间,颖十八世祖企生为晋死节,豫章太守胡公藩、邑令鲁侯攀重其义节,请恩表其节,《一门忠孝》于石池塘南门。夫企生公之高祖以前,世家西山武阳,递至瑭公,手植罗汉柏,遂曰\柏林罗氏\也。是故抗节不屈而死晋之难,则君臣之道立;企妻自誓不嫁而投环以死节,夫妇之义。文姬,因父名万年,而植万年枝,则父子之情慰;元干观哀忠之台,其为孝孙可知也;智慧观退居之楼。其为高士可知也;智亮拜市 义之祠,其好施之报可知也;弥和埠拜秀峰之祠,其御灾让地之德可知也;他如新吴之柏林观、武阳之总管太尉祠、上岸之罗湖岱王祠,其庙祀者多矣。望望烟之楼,可以见周急之仁,仪仁谒崇节之堂,可以见慕义之正。周正或举开元进士而仕至太府宏庆;或举建中进士而仕至刺史绍博;或举真元进士而仕参军绍慎;或从贡举而为博士绍恺;或举制科贤良明经而为令、为丞、为籍、为尉皆实录,以志吾氏族,欲吾子孙知先德不忘也。虽李、杜、韩、孟、陆贾赠诗这类必录者,欲后嗣交游以善从也;虽哀思自誓之词必叙者,欲后嗣深思之下,得性情之正也。吾祖家豫章,抵颖身,三百馀年,若夫赣 吉、瑞、临、抚、建、袁、饶、徽、宁、池、泰、闽、楚等处,皆其支裔。盖将以联一本之志,合其 畆离而萃其涣,明统第以继先人之志也,不亦难乎。幸文献足征,故备录先德,贻我后人,以俟仁人孝子贤智之辈,知所考证焉。 宋开宝元年戊辰春望日 朝议大夫清徽殿大学士 企生公十八代孙 颖 谨识 在中华大地漫长的历史上河中,远在夏、商太古原始时代,颛顼帝玄孙祝融氏,
为高辛帝火正官,能光融天下,功勋旧著,都於郑,即祝融之虚。在河南新郑县和郾县之间数百里范围。那里丛岭润水,生机盎然!山麓原始森林古木参天,小溪清水长流;低洼杂草密布,林中猿猴成群,白天虎豺出没,傍晚百鸟归巢,大雁、鸬鹚、鹈鸪等,漫天遍野飞窜,自投罗网,钻进了祝融氏部落族人张挂的\师蜘蛛而结网\的鸟网。
\师蜘蛛而结网\的捕鸟人,正是火宫\祝融八姓\会人的一支部落,他们燃火把,掌管火种,执行\火正\职责;他们伐木筑巢,管理森林,执行\木正\职责;他们张结罗网,捕捉野兽鸟雀,执行\鸟正\职责。古书有记载:\故信阳有罗山,为罗人捕鸟之地。\
部落族人举火捕食,结网捉鸟,肉为食,羽为衣,代代相传。《易·系辞》称:\作结绳而为网罟。\晋代葛洪写的《抱朴子·对俗》载:\师蜘蛛而结网。\《礼记·礼运》曰:上古之时,人民\未有火化,食草木之实,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未有麻丝,衣其羽皮。\《山海经·海外南经》云:\羽民国,在其东南,其为人长头,身生羽。\又云:\讙 头国在其南,其为人人面有翼,鸟喙。\《拾遗记》云:\颛顼时,溟海之北,有勃堤之国。人皆衣羽毛。\《尸子》一书也称:\庖牺氏之世,天下多兽,故教以猎。\《世本·作篇》也说:\句芒作罗。\许慎《说文解字》曰:\古者芒氏初作罗。\
罗网的发明,是原始初民社会进步的伟大创举,对经结网捕鸟、捕兽、捕渔作业的部落生存和发展起了非常深远的影响,并推动了部落团结合作和改善氏族社会的生活状况。上古先民长期在密山丛中张结罗网,捕捉鸟兽,吃鸟食,种鸟田,着鸟衣。在漫长的岁月,长於斯,习於斯!这个张结罗网部落,称为罗部落,罗网人,或罗人。其地,称罗州、罗县;其山,称大罗山,小罗山;其水,称罗水、罗汭 ;其衣称罗衣、罗裙;其网称罗网。
\罗\字是一个会意字,繁体写法\羅\,在甲骨文字中,很形象似拿着网罟捕鸟的样子。意思正如许慎《说文解字》说的:\以丝罟鸟也,从网从维。\网中有鸟(佳),也有糸(丝),表示\羅\字是捕捉鸟类的\网\。\羅\字的本义就是捕鸟的网。许慎等人对\羅网\与\羅\氏的解释,可谓集汉代以前古人关于\羅网\与\羅\氏解释之大成!中国的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奇妙的文字,每一个字标志着一种形象,是一种文化积淀,\羅网\与\羅\字,就是这样的一种关系。\羅\字这一商、周时代显示捕鸟人-\羅网\的象形文字,也便成了祝融氏后裔妘姓不可替代的图腾与标志。《尔雅·释器》云:\鸟罟,谓之罗。\《十三经注疏》中对此注:\谓罗络之。\疏:\飞鸟,张网以罗之。\《韩非子·难三》说:\以天下为之罗,则雀不失矣。\汉桓宽《盐铁论·通有篇》说:罗人\设机陷,求犀象;张网罗,求辈翠。\
纵考我罗氏族谱:始祖祝融氏为火正,二世祖宸佐袭父爵,三世祖任公、四世祖正公为木正官,五世祖宣朝、六世祖荣居为鸟正官、七世祖弼厚、八世祖、十三世祖桂公、十四世耳选公、十五世祖孟公等及其子孙均担任过商、周王朝\大罗氏\官或\罗氏\官,负责组织捕鸟、捕兽、护鸟、驯禽职责。《周礼·夏官·罗氏》曰:\罗氏掌罗乌鸟。\《祀记·郊牺牲》:\大罗
氏,天子之掌鸟兽者,诸侯贡属焉,草笠而至,尊野服也。\《周礼》载:\罗氏掌罗乌鸟,蜡则作罗襦\(襦,细密的网罗)。罗部落在罗山、罗水一带,举火捕鸟、守猎、抚雀、养禽,任劳任怨,忠于王事,诚实守业,生殖繁衍,生生不息,由于历史原因,部分族人移迁陕西仕周朝为官,部分部族人留郑守业。周武王三年,祝融氏六十一世孙匡正公,佐周有功,晋升子爵,食采新郑东南八十里的宜城。国于罗水之阳,这就是历史上的罗国。
时光流逝,日月如梳,经历二千年的岁月,人类创造了历史,也创造了罗网,造就了罗部落的起源、演变、繁衍不息的历史;也形象地造就了罗氏的起源、演变和繁衍不息的历史。
据史书记载。周朝建国初期,为了宠络民心,曾敕封一批王室子弟及异性功臣为诸侯国。周武王三年(大约公元前1010年左右),祝融氏后裔匡正,征战有功,分封为诸国之一,建都宜城,是为罗国成为周王朝的属国。据湖南《新化罗氏通谱·源流世次录》记载:\罗氏先祖匡正公,为周王显官。周武王三年,奉命征南有功,封安南罗国公。其子奕芳,始为都司,后袭父爵于罗,以国为氏,故罗姓自此始。\广东《东莞罗氏族谱》也载:\先祖郐公,在灭商战争中,战功显赫,周成王时,受封于襄阳宜城,有山曰罗洋山,又称罗山,地曰罗城,又称罗国。于罗因以为姓焉!予祖受姓,自郐公始耳!\在有罗国部落参与的历史上有名的武王伐纣灭商的\牧野战\中,周后人用史诗来歌颂了这次战争情况,《诗经·大雅·大明》记载:
殷商之旅,其会如林。 夭于牧野,维予侯兴。 上帝临女,无二尔心。 牧野洋洋,檀车煌煌。 驷騵彭彭,惟师尚父。 时维鹰扬,凉彼武王。 肆伐大商,会朝清明。
《荀子·儒教篇》载:\周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我祖 玘姓被封为中原诸侯国,可谓在周朝的地位何等重要!宋元杰公在《江西大成谱序》也有记:大周之廷,文王开谟,武王承烈。无论同宗异姓,凡先世不功德者,悉分茅胙土,世爵世官,侯伯子男,大小七十二国。而我祖匡正公,有功于周,受封于罗,地方五十里。当是时,与隨 、郧、鄢、绞数国,为唇齿之邦,辅车相依,各袭其职,簪缨勿替。《世说新语·方正》引注《罗府君别传》云:\罗 蓋祝融之后,启土罗国,遂氏族焉。故址在今蛮河中游南,居南漳、宜城两县之间,与楚相距80里左右。\由于郐公先祖是张结罗网捕捉鸟兽的罗部落,周王朝让其子弟沿袭\鸟正\职责,授于\大罗氏\官衔,继续执行结网捕捉鸟雀,并且驯养猛兽家禽。桓潭《新论》记述:\鹰鹬鸷鸟,而罗氏教之猎。\秦嘉谟辑补《世本》载:\周大罗氏掌鸟兽,其后氏焉。\
罗国建国后,族人诚实厚道,子民在宜城属地筑巢安家,生息于斯,男猎女织,兢兢业业,敦实家风,尽忠奉国。从《江西大成族谱》世系表中,保留着完整的传世资料:一世匡正;二世奕芳;三世祥公,四世甲应;五世文波;六世德公;七世捷公;八世进贤;九世宏公;十世璇公;十一世辇公;十二世赞公;十三世静公;十四世洪统;十五世彦一。从周武王三年一世匡正公传至周宣王十一年十五世彦一公,都是子袭父爵,守家护国,世代相传。经历208年长时间的安定环境中蕃衍与开拓,罗国遂渐繁荣和发展,并与邻邦和睦相处。举国上下蒸蒸日上,欣欣向荣!
只可惜好景不常。时值春秋之际,正是列强群雄弱肉强食的混战时期,邻邦楚国日渐强大,野心勃勃,向外扩张,侵略邻国。公元前704年,楚君熊通自立为王。 后,楚王率军东征西战,伐隨 、伐濮、战绞、战罗、伐邓、侵鄢、称霸中原。南方诸小国,不断受到楚国的侵凌,罗国亦在其中。据历史记载,罗与楚有过多次冲突和战事:楚武王四十一年(公元前700年),楚伐绞。罗国企图乘机偷袭楚部,罗大夫伯喜受命到彭水(河南昌魏县)去多次侦察,准备出击,被楚人发现,慑于楚国的强大不敢干戈,所以罗国按兵不动。此事使楚将屈瑕震怒。第二年,罗国便遭到楚国的报复,楚罗双方打了一场恶仗。此次伐罗主将还是楚莫敖屈瑕。由于上次伐绞,楚人大获全胜,屈瑕骄矜自负,沾喜轻视,屈瑕为了尽早攻克罗国,督军尽快渡过鄢水,队列错乱也在所不惜,以致渡水后,军容凌乱,罗国联合邓国、卢国,下面由罗军迎击,背后左右有卢师、邓军偷袭。楚军背腹受攻,迅速溃败。楚师屈瑕因退路被罗、卢联军截断,不得已,率残部南逃。由于罗军追击,楚师溃不成军,逃至荒谷(今江陵县境)一带,楚军主将屈瑕自缢于荒谷。有诗云:\肚略勇骁楚屈瑕,征郧伐绞堪夸。奈何不慎罗侯战,空使功名丧谷涯。事见春秋传及宜城县志。
此次楚军伐罗战事,《左传》有详细记载:桓公十三年春,斗伯比送之,还,谓其御曰:\莫敖必败。举趾高,心不固矣。遂见楚子曰:\必济师。\楚子使赖人追之,不及。莫敖使徇于师曰:\谏者有刑。\及鄢,乱次以济,遂无次,且不设备。及罗,罗与卢戎两军之,大败之。莫敖缢于荒谷。
此次统率罗师大败楚军的主帅,是我罗国十六世祖班公。以后楚军多次侵我罗国,致使我族子民不得安宁。十七世震公;十八世博吉;十九世乾公;二十世晖公;二十一世缙公;二十二世敬公;二十三世家斯;二十四世万通;二十五世芲公;二十六世 乣公,都是在国不宁,民不安的抵抗外强侵略中,艰难渡过的;二十七世利达公,楚国併罗世爵被削;二十八世秀扬公,世爵外散;二十九世学公,隐居山林;三十世程政公,入山修道,遂隐罗洪洞;三十一世乘公,有功於秦,受秦封爵,恢复罗国,徙枝江。追溯源流,乃为罗国匡正公之后,遂以国为姓。
楚国毕竟是怏怏大国,实力雄厚;罗国到底是个附属小国,不能与强楚抗衡。其后楚国屯师八年,\楚复伐罗,併其罗,子孙以为氏(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辨证·卷十二》)楚併罗时间约在公元前691年左右。罗国被楚灭后,族人颠沛流离,有
的留居宜城,有的逃离楚地。楚王将大部分罗国
遗民从宜城裹胁到楚都丹阳附近的枝江,将罗变成自己的附庸,置于楚国的直接控制之下。
有关罗国遗民迁徙枝江记载,各史典都有记录。《水经注·卷三十四》载:\枝江,其地,故罗国, 蓋罗徙也。\《路史·后记八》曰:\初国宜城,后徙枝江。\《大明一统志·卷之六十二》也载:\枝江县,在府(荆州府)城西一百八十里,故罗国地,汉始置枝江县,属南郡。\
公元前689年楚文王立,昱年由丹阳迁都于郢。因罗氏遗民集居枝江,逼近楚都,威胁其安全,楚王又将罗氏遗民从枝江厚迁湖南长沙、湘阴汩罗一带。《前汉书·卷二十八》载:\长沙罗国县,楚文王徙罗子自枝江居此。\颜师古曰:\盛弘之《荆州记》云:\县北带汩水,水原出豫章艾县界……汩西北去县30里为屈潭,屈原自沉处。\《大明一统志·卷六十二》记:\岳州府……周以前为三苗地,春秋为麋国、罗国地。\所属平江县:\在府城南二百四十里,本春秋罗国地,秦为罗县,汉属长沙国。\范志明《岳阳风土记》说:\洞庭之南,罗水出焉。\《大明一统志》也明确记述:\汩罗江……在湘阴县北七十里,源出豫章,流经湘阴县,分二水,一南流曰罗山,又称罗山,都是因为有罗国子民活动地域而得名。自楚壮王兼 併罗国至乘公复爵,二百三十年,始克恢复故土,见宗人散徙,罔知所宗,乃追寻源流,取上祖祝融居火正,属徵字之音,匡正封宜城,沿陇西之郡,从郡叫音,以国为姓,自此定为罗。溯祝融以来,历世源流。辑为家乘,垂诸后世,为氏族之根本。罗姓有谱,自公始也。
三十二世图南,袭父爵,加封中散大夫;三十三世守陇,袭父爵,为长沙太守,迁都长沙;三十四世直公,袭父爵;三十五世弘公;三十六世科屏,为御史中丞;三十七世廷荣。为赢秦御史,成都太守;三十八世复任,为秦参军,进爵舍人;三十九世维翰,秦时职掌九卿;四十世君用,生子珠,字怀汉,仕汉为大农令,守九江,佐灌婴侯筑城,手植豫章罗氏始祖。
尝谓参天之木,必有其根;奔腾之水,必有其源,人之有祖,亦犹是焉!罗氏的根在古柏芲郁的罗山之颠;罗氏的源在浩荡嵘洄的罗水之端;罗氏的远祖祝融,历经夏商周,由姬姓衍生成妘姓,罗氏的初祖匡正,历经西周、东周、春秋、由 玘姓衍生成罗国;春秋末,楚国兼 併罗国。我祖凌甫公,仕秦有功,封爵复国,以国为姓,自秦初凌甫公始也。
罗氏经历了四千多年艰苦历程,罗氏子孙勤勤恳恳, 兢兢业业,虽没有惊天动地事迹;也没有光辉显赫殊荣;但罗国子民却踏踏实实地做人,尽职尽责,忍辱负重,并具顽强沉毅的生命力,在历史纷繁变化中,不断不停地寻求生存和发展,不停不断地寻求生存空间。罗氏家族群体从中原到西北,从北到南地徙迁,披肩斩荆,求生存,求发展,为罗氏家族发扬光大、繁荣昌盛,蕃衍不息,开创了中华民族罗姓的源河! 罗氏起源于何时?罗氏的先祖是谁呢?
秦嘉谟补辑《世本》载:\罗氏,本自颛顼,未胤受封于罗。国为楚所灭,子孙以为氏。\唐林宝《元和姓纂》载:\罗,祝融之后,妘姓国。初封宜城,徙枝江。周末居长沙。\又云:\罗氏有齐郡、襄阳、河东三族。\宋代《广韵》云:\本自颛顼末胤,受封于罗,今房州也,为楚所灭,子孙以为氏。\明凌迪知《万姓统谱》曰:\豫章徵音,祝融之后,妘姓。受封于罗国,子孙以国为氏,又望出长沙。\《名贤氏族言行类稿》载:\祝融因作火正官,后世称火神。周末,祝融后代被封于罗,建立罗国,在宜城,位于湖北境内,后迁枝江,被楚国所併,原罗国王族子孙又移居湖南长沙,遂以原国名命姓,乃成罗氏。\陈明远编《中国姓氏辞典》记:\罗出自妘姓。以国为氏,汉有梁相罗怀,襄阳记有罗蒙。\《通志·氏族略·以国为氏》载:\周代有罗国,初封宜城,徙枝江。春秋时被楚国所灭。周末居长沙,国人以原国名[罗]为氏。\《姓氏·急就篇》则称:\罗氏,颛顼后。妘姓国。\《说文通训定声》载:\妘 姓,源自祝融氏一古姓国也,鄢、郐、路、 偪、阳、鄅 等姓,都是古时的妘姓国。《世本·帝系篇》云:\黄帝生昌意,昌意生高阳,是为帝颛顼。……颛顼娶于滕坟女,谓之女禄,产老童,老童娶于根水女,谓之骄福,生重黎及吴回。吴回氏娶于鬼方氏之妹,谓之妇聩,是生六子,孕三年, 启其左胁,三人出焉;破其右胁,三人出焉:其一曰樊,是为昆吾;二曰惠连,是为参胡;三曰 铿,是为彭祖;四曰求言,是为郐人;五曰安,是为曹姓;六曰季连,是为 羋姓。\又曰:\求言者,郐人也,妘姓,郑是也。\据《史记》考:\罗氏,乃祝融之后,本妘姓,都於郐。\《毛诗谱》注:\会人,即[祝融八姓]之 妘姓也,是为郐国。\据《百家姓考》:\罗氏,源自火神祝融氏。祝融氏名黎、吴回,是颛顼帝的曾孙。祝融的后裔到了周末,封于宜城,称为罗国。春秋时,为楚所 ,其子孙南移枝江,周末徙长沙。\
考我族世系出自祝融之后,姬姓。周武王三年,我祖匡正公,妘姓,有功于周,受封子爵,食采宜城,都于郐,这就是西周初年分封诸侯中的罗国。据以上史书考载,春秋末,罗国为楚所灭,子孙失国南迁,流徙枝江,再徙长沙,继迁湘阴,后裔为缅怀先祖功德与故国情怀,才开始\以国为姓。\时间应在战国末期秦汉之间。 罗姓是中国第二十位姓氏,尤其在广东和四川湖南江西地区中最有影响。在当代全
国近12亿汉族中,罗姓人群大约占了0.860%即每10000个中国人中姓罗的人至少在86个,总人口大约在1000万。 构成汉族罗姓主要有二大支:熊姓和外族的改姓。第一支为熊姓罗氏。罗姓出自颛
顼之后,祝融氏吴回之孙季连,以羊为图腾的羋部落的首领,羋姓之祖,也为春秋时楚人的先祖。夏朝时,季连的后裔羋部落穴熊氏族已经活动于有熊氏之墟和熊山之间,地区大约在今河南中部的新郑和郾陵一带。罗氏族分自穴熊氏族,以熊为姓,因善于制造罗网,并勤于罗捕飞鸟,而称罗氏族,他们活动于大别山南北的河南罗山和湖北罗田之间,北靠穴熊氏族。这一地区森林茂密,鸟类群集,也是大批候鸟南北迁移的重要的中间地带。直至解放前,这一地区的农民仍保留着围
网捕鸟的谋生职业和技术。在夏朝,穴熊部落进入河南北部的楚丘,今滑县东,改称楚部落。商朝初期,楚和罗部落逐渐发展为国。到了两朝后期,商王武丁(公元前1250年一公元前1192年在位)征伐夏朝的残余势力楚、罗、卢等国。迫使楚、罗、卢等向西迁移,楚迁到今陕西渭河流域的荆山,部落改称荆楚,罗人迁移到荆楚北面的甘肃正宁县东的罗山。商朝末,荆楚、罗人追随周武王讨伐商。周武王灭商后分别封楚、罗等国于丹阳、房州。楚氏族越秦岭,沿渐水南下,到达今河南西南的浙川(古丹阳地),罗氏族跟随荆楚向东南跋涉,沿汉水到达湖北西北的房县。此时的罗国是依附于楚国的小国。后来,罗国又东迁到湖北宜城西的罗川城。公元前690年楚武王灭罗国,罗国子孙遂以国名为氏,也有以熊为氏。罗至少有4000多年的历史,春秋中叶国灭后,罗姓正式使用也有2700多年的历史。第二支主要来自外族的改姓。我国的罗姓同其他姓氏一样,不断与其他民族交流,互有基因的流动。秦汉时,罗姓已经播迁两广地区,与古越骆族融合,形成当代广西的壮族、毛南族等罗姓的先民。向西进入湘西和湘南,与当地土著混居,形成土家族、瑶族罗姓的先民,再向西进入川东、贵州,成为彝族、布依族、白族等族罗姓的先民。进入云南的罗姓一支进入湄南河下游,建立了罗斛国,成为今泰国人的先民。南方和西南地区的罗姓少数民族长期与汉族混居后被同化,成为南方汉族。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北方地区民族大融合和中国历史上人群大迁移的时期。北方的战乱和民众的迁移,中原百姓中融人了大量的北方民族的血液,罗姓中也流人了外族人的基因。主要的事件有:南北朝北魏鲜卑族破多罗、叱罗、西域斛瑟罗等氏族集体改为罗姓,随后唐朝时西域曹国人、天竺人进入中国后使用汉姓罗氏,宋朝西夏国党项族也有罗姓,清朝满洲八旗姓萨各达氏、罗佳氏、鄂穆绰氏、爱新觉罗氏等氏族的全部或部分改姓罗。这些外族与汉族长期混居后逐渐同化为北方的汉族罗姓。
颛顼,号高阳氏,乾荒之子。姬始,中国上古五帝之一(五帝中另外四位:黄帝、帝喾、唐尧、虞舜)。为罗氏的姓始祖生有圣德,能专正天人之道,故号颛顼。《山海经》、《史记》等记载,颛顼是黄帝的曾孙,生于若水,十五岁,佑伯父少昊初为政,20 岁时,黄帝驾崩,颛顼继承中央天帝之位,开始统领四方诸候,在位七十八年,寿九十八岁,死后葬于河南濮阳鱼付禹山(今河南省内黄县境内)。四川省雅安泰经县鹿鹤埧曾有“颛顼帝故里”以古牌楼,据一些专家考证,若水确实在今荥经县境内。颛顼一生崇尚文治,主要功绩是:文治安石,始建中央(国家)统治机构,在全国设立九师。规范宗教事务,始以民事纪官,教民耕种,大力发展农耕,创制历法定婚姻,制嫁娶,整顿社会秧序武功方面,平共工,征九黎,定三苗,初步完成了华夏的统一。颛顼是炎黄,联盟的重要首领之一。他的曾孙祝融(吴回)为帝喾时的火下官,掌管民事。周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喾便命他为祝融,被后人尊为火神。祝融的后裔分为已、董、彭、秃、妘、曹、斟、毕等八姓史称,“祝融八姓“他的子孙周初被封在宜城(今肖北省宜城县)建立罗国。公元前690 年,罗国被楚国所灭,祝融子孙前列逐渐向南迁移,为不忘之国恨,罗子国的遗臣遗民们遂以原国名为姓,故后人尊遗颛顼为罗姓得姓始祖。古籍《世本》去:“罗氏,本自颛顼,未??封于罗,国为楚所灭,子孙以为氏。”故罗人尊颛顼为得姓始祖。又说,颛顼,样子有些怪异,但神通广大,他与玄冥(其叔父)共同管理着始方一万二千里宽的土地,世称北极神。
祝融,讳吴回,卷章之子,始姬,系沃土荆源人。为帝喾高辛氏之士,以功列五祀居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因而帝喾(古代五帝之一)命曰“祝融”(古代一种职务),都于郐国,即今河南)省新县祝融墟,即为郐国之都也。在位百年,天下治平,万物成宜。听龠物之鸣,鸟诣神明,而和人声,是以耳目聪明,血气和平,寿命长百岁,而移风易俗。则乐歌为之节文也。寿终,葬于新郑(墓在北直永平府昌藜县去京城九十里处,有墓田五亩,供祭祀,止家姓,历三皇五帝夏商及周朝。娶鬼方国筑氏女,生子陆终。古之祝融,前后有二,一为炎帝神农氏的后裔,被后人尊为赤帝的祝融氏及号,在前;一为颛顼之曾孙,老童之子,均居“火正”“之官的重黎和吴回,及职非名,在后。为颛顼之后,老童之子,系祝融官,非古帝祝融也。何谓火正官?为什么以远古时的原始社会直到春秋战国时期这漫长的历史时期都没有火正官(祝融)这行政官职?火正官的职责究竟什么?它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究竟有什么意义?这要以我们的原始光民对火的认识和??利用说起。《韩非子·五??说上古之世,“民食果蔬蚌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生遂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早出遂人氏。”这一语道破了先民们在食物加工过程中生色生为熟的社会意义。除了有肋于消化外,且有消毒菌作用,来自鸟兽等肉类食物,经煮熟后易于消化吸收,可补肋动物蛋白营养,给正在形成中的人的体力和脑髓发育提供所需的营养物质,价值巨大。当时加上陶器的发展利用,人们就可以“蒸谷为饭,烹谷为粥。”中国的饮食文化也就以此为基础而发展起来。可见火,改变了原始先民们的饮食结构,火还为黑暗带来光明,火能驱赶野兽之害。在寒冷季节给光民们带来了温暖。可以说“火”对人类社会文化发展进步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那么在远古时代人口是从哪里来依靠火山爆发,雷电起火,烈日照射或其他因素引起的自然野火。但这是远远不够的,一但遇上长期阴西或暴西冲击,火就有熄灭的危险,人们的生存就又受于威胁,于是先民们在长期的实践中,发现了“钻遂取火”的经验,但遂石(火石)的开采,加工传递,也非易事,于是还挺高,权力也很大,据考,这一重要职务是自黄帝开始设置的。我罗氏开宗始祖,祝融(吴回)就长期担任这一要职。吴回之子叫陆终,陆终生六子:樊、惠连、葳、求言、安、季连。六子有封国,别为八姓,史称“祝融八姓“分别为已、董、彭、秃、妘、曹、斟、毕。季连姓毕,季连的孙子叫熊穴,是以后荆楚国君熊姓的起源。熊穴生鬻熊,罗姓子孙从此分支而出。因为祝融吴回是最早在朝中为官者,故后世尊祝融吴回为罗氏开宗始祖。 祝融吴回下传到第六十代为孝公,讳源流。初为文王卿士,官至忠谋参军。娶公羊氏之女,追禹娇。生子五:邾、郐、邝、邬、郧。到了商代,自殷高宗武丁等历代君王,大肆征代属于夏朝的残余势力——荆楚,罗是荆楚的分支,自然也遭到同样的打击,于是便随着荆部族一起为躲避而西迁。当荆楚水时,罗人也迁到了楚北石的罗山、罗水、即甘肃
省正宁县东二十里的罗山。孝公次子郐公,讳匡正,原始妘追里就出生在陕西巩昌底陇西县零阳东乡。商封受辛甲寅生。周初,荆楚、罗人积极追随,周武王伐商周武王三年(公元前1118 年)郐公周镇宜域有功,赖封宜域候,食采宜域地方百里。周武王九年,匡正公奉命南征有功,被封为安南罗国公,过了两年,周武王在军师鬻熊公周密策划下率领八百诸侯开始了灭商的战争,匡正公率罗部落尽全力参加战斗,自居高京(故址在陕西省长安县)出发东征,经殷墟(河南省安阳西北)牧野(今河南省汲县北)之战,大建战功。周武王论功会赏,罗部落首领匡正公被封为及爵,“食采宜域继泽噩域。”此处有罗水之阳,故国号为罗匡正公镇守罗国,追赠安南王,在湖北省宜域房为隔界处,今南漳县东南八十里,旧有罗国域是也。公追念远祖祝融居火正,取火字之义,又号曰逼阳。事详戴宜域县志。公殁葬襄阳谷邓地太和山,坐北向南。原配江氏,次娶殷氏,二妣合葬襄阳谷邓地鹿溪山。生子三:昌允、昌兰、昌祚。由于匡正公辅佐周室讨代纣虐有功被封为了爵,罗国又成为一个子爵之国,故罗子国。在西周352 年分封七十二诸侯国时,罗也是其中之一。于是,罗国的建国人匡正,也就被尊奉为建国始祖,即罗姓的一世祖。
自匡正公建立罗子国以来,罗国臣民在西周太太乡地共生存了十五代,330 多年(公元前1044—— 公元前707 年)罗氏十六世班公时,开始遭受到邻国楚国的侵犯,罗国奋起抵抗,延续到二十世晖公时,因国势渐衰,罗败于楚只得屈辱进贡,罗国奋勇抵抗外侵达110 余年(公元前70)年——公元前596)年周定王乙丑(公元前596 年)二十四世万通公时年35 岁)楚国完全占领了罗国,罗国彻底消灭。之后,世代陷于山林之中,历经二十四世万通,二十五世益噩,二十六世石占公、二十七世利达、二十八世秀杨、二十九世昌学公,三十世程政,前后历时230 多年。三十一世祖乘公,讳凌角,号益,程政之子,周考王甲辰(公元1437 年)生。凌甫公深恨罗之亡于楚,深知欲重振罗国,唯有西方一霸秦国可相托,以此就归到秦国去任职,为的就是希望将能够报亡国之仇。到了周显王(姬扁)三年(公元前366 年),凌甫公,并要封陇西一带给凌甫公,但心怀复国之志的凌甫公不肯接受,只是恳请秦国出兵肋其复国。终于秦献公受其爱国心的感动,出兵,完成了收复故土的愿望,失陷的王城——宜城再次回到罗国手中,灭亡了230 余年的罗国得以复兴。复国以后,凌甫公做了两件非常重要的事,一是迁都,凌甫公见宜域地文土山中,不适合作政治机能的中心,而将国都迁移至枝江,枝江县旧有罗国域,即公的迁之处,传曰:“周未徙枝江”,即披公南迁之事。二是正式以匡正建宜域之国为姓。完成复国志愿后,凌甫公见宗族之人四方散徙,时间长达二百多年,大多罔知识宗,故追录原流,上朔祝融居火正,以匡正封宜域而以国名以姓,自此,正式出现了罗姓。之后。凌甫公就着手将历世源流,辑为家乘于后。传治罗氏家族自此以后,日益亲见爱精诚。罗氏之有家谱,就是在这二千三百多年前(公元前355 年)开始的,时年凌甫公已九十岁高龄。从此以后,罗氏千世万代的子孙,都能顺顺利利地找到自己的源头,不致由于年代至远而茫无头绪。这是一项不朽的贡献。如果不是他,两千三百多年来罗代家族的发展,很可能就会与现实完全不同。匡正公建国以来,罗国的传世情形,由于凌甫公的功绩以及后人的重视,而长期有完整的保存。这位罗始罗族的伟大功臣,罗子国三十一世祖凌甫公,于周显王二十八年(公元前372 年)去世,享年97 岁,他的陵墓就在枝江城北。其事载枝江县志。同于其功德之显要,被后人尊奉为复国一世祖。 罗国,是夏商时代就已经存在于我国中原地区的方国。西周时期,曾分封于湖北十堰的房县。据古籍记载,罗国熊姓,子爵,史称“罗子国”。
罗国的祖籍地在河南新郑,那里曾被称为“有熊氏之墟”。以后罗国南迁河南的信阳地区,在今河南罗山县落脚。据清代学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记载,在河南罗山县城南十里有小罗山,县南百里又有大罗山,这是罗人居住后留下的地名。在罗山县东部,有一条河流,名叫竹竿河,竹竿河发源于大别山脉的掘山,北流入淮水。竹竿河古名罗汭(音ruì),也是因罗人而得名。
罗的繁体字写作羅,上面的“罒”,是“网”字的简形;下面的“維”,左边为“糹”(丝),表明网是用丝织成的;右边为“隹”(音zhuī),古书称短尾巴鸟为隹,也泛指一切鸟类。在汉字中,“隹”和“鸟”作形旁是可以互换的,如鸦写作雅,雞(繁体鸡字)写作鸡,类似例子很多。从罗字的繁体字看,罗字的本义是用罗网捕捉鸟类。“鸟飞张网以罗之”,华夏民族在很古的时候,就已发明用罗网来捕鸟,如此说来,罗是一种狩猎或生产工具,有句成语叫“天罗地网”。“天罗地网”主要是用来捕捉飞鸟的。在《周礼》中,有“罗氏”一职,罗氏是掌管捕鸟工作的官员,其后人用作姓氏,于是就有了罗姓。由此可见,罗人先祖以捕鸟见长,其首领曾任周朝的捕鸟之官,常将所捕得的禽鸟贡献给朝廷,供王室食用、观赏和充当祭品。罗人自己也以捕鸟为主业,依此看,罗国之罗就是因谋生手段而得名了。
上面提到的大、小罗山,其地为候鸟南北迁徙的重要“鸟站”。这个地方,在新中国成立以前,仍然是森林茂密,鸟类群集,当地农民每于春秋两季的夜晚,于山岗袒露高地上,燃起大堆篝火,周围再围以围网,那成千上万的鸟群,纷纷朝着篝火猛冲俯扑而来,撞落在篝火的周围,大多羽落翅折头破血流,或死或在地上挣扎。没有受伤的,也被篝火照花了眼,弄得晕头转向。向四周乱窜,结果都撞入周围预设的大围网之中。于是,篝火周围便铺起一层厚厚的鸟体,个别振翅欲飞的鸟,也被农民用棍棒挥舞击落在地,往往满载而归,成为人们的佳肴。这种捕鸟技术,当是从上古罗人那里传承下来的。推想在夏商周三代,那里人烟稀少,森林更为稠密,鸟儿更加繁多,罗人收获的鸟类更应多若干倍了。
罗人熊姓,熊姓也是远古的名门望族,相传黄帝为“有熊氏”,建都于河南的新郑县,因此,新郑又被称为“有熊氏之墟”。如此说来,熊姓罗人就是黄帝的后裔,他们以熊为图腾。熊姓在远古是一个善于征战的氏族。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大约4000多年前的时候,黄帝与炎帝大战于阪泉(地在今河北省境内),当时黄帝率领熊、罴、貔(音pí,豹属猛兽)、貅(音xiū,猛兽名)、貙(音chū,虎属猛兽)、虎等猛兽,经过三次激烈的战斗,最后打败了炎帝,成为了天下的霸主。据
学者考证,“扰驯猛兽”参战只能作神话理解,熊、罴、豹、虎等皆是图腾名。这就是说,黄帝与炎帝在阪泉之野作战时,正好是用了以猛兽作图腾的六支军队。在黄帝所率的六个以猛兽为名的氏族中,熊排在最前,可见在当时他们是最勇敢的战士。一般来说,氏族社会时期,先民的秉性和气质,往往和他们所崇拜的图腾物具有相似性,这当然是人们崇拜并有意模仿图腾物的结果。
在《尚书?尧典》中,有关于豹、虎、熊、罴四位氏族首领与益(秦人的先祖,奉燕子为图腾)争让“虞”(管理山林的官)这一职位的记载,可见熊氏在氏族社会时期,已是一个很有号召力的氏族了。在《尚书?牧誓》中,周武王伐商,要求他的部属“如虎如貔如熊如罴”,这就是说,熊虎等部族跟随黄帝勇敢作战的故事,在商末周初仍在民间流传。
大概是在灭商战争中,罗人表现得不够积极,又是异姓,因此,周王室找了个由头把罗人分封到了房县,名为“分封”,实属发配。房县在古代是个偏僻封闭,林密草深,传说有“野人”出没的地方。当地的居民居住分散,文明程度比较低,对王朝的离心倾向也不明显。更重要的是,这个地方离中原王朝的都城不近也不远,遇有紧急情况,朝廷可以及时处理,不至于出什么大的乱子,不想管的时候也可以放任自流,出不了什么大事。因此,在很古的时候,帝王们就把这一地区作为重要的流放基地。发展到后来,秦朝流放嫪毐族人及追随者4000多、吕不韦家族万余到房县,降至汉、唐,以后历朝都有效仿。
罗人不满于周人的“分封”,但又不能抗命,只好不情不愿地来到房县,这里鸟儿不多,“野人”也只是听说有,但始终没能捕捉到,罗人只好兼营农业,到后来发展到了以农业为主,把祖宗看家的捕鸟本领全都忘了。至西周末年,周王室开始衰微,管控能力明显减弱。罗人趁此机会向东发展,他们在湖北宜城西二十里的罗川城扎下根来。这里北滨汉水,有平原沃野,很适应发展农业。罗人虽然迁出了房县,但仍留下了大批遗民,今天房县的罗姓居民,有不少就是当年罗人的后代。
到了春秋初期,这时楚国已经走出保康的荆山地区,在湖北宜城南的皇城村建都,开始一段时间,由于罗楚有亲族关系,两国关系非常友好。后来,楚国的扩张野心和胃口越来越大,罗人不由得不产生防范心理,两国关系开始出现猜忌,不满情绪迅速增长起来。楚武王时期,楚国国势强盛,先向汉水以东和以北发展势力。楚武王在敲打汉东最大的姬姓国随国之后,于公元前703年(楚武王三十八年)北渡汉水,打败了邓国(今湖北襄阳县汉水北岸)。公元前701年,楚武王与贰(今湖北应山西南)、轸(今湖北应城西)会盟,两国归顺于楚。同年,郧国(今湖北安陆)联合随(今湖北随州市)、绞(今湖北丹江口市)、州(今湖北监利)、蓼(河南唐河湖阳镇)等国,组成同盟军伐楚,但很快被楚国击败。至此,楚至汉东的道路畅通无阻。
公元前700年,也就是在击败以郧国为首的伐楚盟军之后的一年,楚国以绞国参加伐楚盟军为由,出兵征伐绞国。征伐绞国,楚军要穿越罗国的属地,由于邻国多为楚国攻伐和吞并,罗国已感到大事不妙,断定楚国早晚会对自己这个近邻和亲族下手,因此,楚军经过罗国,罗国高度紧张。深怕遭到楚国的突然袭击。所以,楚军过境时,罗国一直派人跟踪侦察,全国处于高度的戒备状态,随时准备打击楚军。
楚军伐绞,要渡涉彭水,彭水即今谷城的南河,在房县境内称马栏河,罗人对这一带很熟悉。罗国派大夫伯嘉率领精干的小分队尾随楚军侦察动向。伯嘉和他的小分队把楚军过河的人数一一点清,把楚军的装备和辎重情况一一记录在案,甚至想趁楚军半渡彭水之时,利用有利的地形条件,打击楚军。就楚国方面说,楚国本来有在伐绞后的回程中顺便荡平罗国的打算,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吞并罗国之心早就有了,只是碍于以前的友好关系加之又是亲族,有点不忍下手。此次伐绞,楚国也派奸细在侦查罗国的动静,以便在返还途中发起突然袭击,并保证能取得胜利。当探子报告罗国不但做了迎战的准备,而且还派人侦察楚军动向时,楚国大为恼火,但在伐绞班师时,也隐忍不发,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心想,咱们骑着毛驴看剧本——走着瞧。
第二年(公元前699年)春,楚国以罗国心怀叵测,对楚不恭为由,派屡战屡胜的名将莫敖屈瑕带领精锐部队前往攻打罗国。《左传桓公十三年》记载:楚师出发时楚国另一重臣斗伯比为将士送行。在返回的路上,斗伯比对他的副手说:“莫敖一定失败,走路时趾高气扬,目空一切,太高傲轻敌了,主帅轻敌,后果不堪设想。”斗伯比在觐见楚武王时说:“莫敖屈瑕轻敌,罗国隔我们这么近,一定早有防备,一定要增派军队。”楚王对莫敖非常信赖,以为对罗作战,稳操胜券,认为斗伯比太谨慎小心了,因此没有采纳斗伯比的建议。楚王回后宫后,反复思考斗伯比的话,觉得心里也没有底,于是将事情的经过告诉了夫人邓曼。夫人说:“大夫斗伯比的意思并不一定是说莫敖军队的人数少了,而是说君王要以虔诚来安抚普通百姓,以美德来训诫朝廷官员,以责罚来使莫敖有所畏惧。莫敖骄满于对郧对绞战争的胜利,将会自以为是,一定轻视罗国。君王如果不加戒饬和督察,他将会在战争中惨败!斗伯比的本意是要请君王训诫将士并好好督责他们,用谦逊踏实的美德来勉励他们,告诉莫敖骄傲轻敌会铸成大错,到时上天也不会宽恕他的过错。”楚王于是派人追赶屈瑕,但没有追上。在此要指出的是,“莫敖”这一名号,本身就含有训诫之意,即提醒大臣莫要骄傲(敖),《左传》关于莫敖屈瑕事迹的记载,也含有在其名号上作文章之义。
事情的发展果如斗伯比所料,莫敖仗着自己是常胜将军,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在统帅部独断专行,不接受军师和众将领的合理建议,还派人在军中通令:“敢于进谏的人要军法从事!”到达鄢(音yān)水(今宜城西北小河镇汉水支流潼口河),部队在渡河时处于一片混乱状态,也没有在四周设置警戒,众将领此时都捏了一把汗,心想,如果敌人这时来偷袭,楚军就会全军覆没。幸运的是,罗军没在这儿设伏。
却说罗国对楚军的进攻早有戒备,罗国虽然相对弱小,但也不是不敢接战的孬种,他们也是英雄的后代。早在楚军出发之前,罗国自知单靠自己的力量敌不过楚军,于是派人到北方的卢国(今襄阳西)请求支援,卢国是由戎人建立的一个国家,也是一个勇敢的民族,卢戎懂得唇亡齿寒的道理,马上进行军事动员和部署,很快,罗卢联军就在罗川城外占领有利地形,布好阵势,专等楚军到来。
楚军来到罗川城下,未及扎营,就杀声四起,罗卢联军如猛虎下山,把楚军打得晕头转向,毫无招架之力。楚军大败。按惯例,楚国出征将领失败,要自裁,就是说要“杀身成仁”,于是,莫敖就在山沟中找了棵歪脖子树,吊死在了荒谷。少数将领逃回皇城,也被关在监狱里听候处罚。楚王听完汇报,说:“这是我的过错。”于是把逃回的将领都赦免了,并给予了抚慰。从这次罗川战役看,罗国还是有一定实力的。不过楚国毕竟是大国,强国。在此后不久,罗国还是被楚国灭掉了。 关于罗国灭亡的原因,成书于春秋时期的《国语》有讨论。《国语?周语》载大臣富辰谏周襄王,在论及由婚姻不当而造成小国败亡的教训时,一连提到了八个国家。当时人认为,罗国的灭亡,是由于罗君娶了姬姓国家的姑娘,而这位姑娘是位“外利离亲者”,意思是说这位姬姓夫人品性不贞,喜欢挑拨离间,吃里扒外。原来,在周代人看来,亡国悲剧总是由“女祸”引起的。上古三代,夏之妹喜,商之妲(音dá)己,西周之褒姒(音sì),皆是“倾国倾城”、颠覆王朝的罪魁祸首。一些小国的灭亡,也无不是由“女祸”所引起。“乱匪降自天,生自妇人”,这种看法在今天看来,当然是大错特错的。 但是,我们从《国语》的记载中得到了这样一个信息,罗国在当时为了有效地对抗楚国的扩张和侵略,曾和汉东的随、唐等姬姓国家联姻,结成联盟,共同抗楚,也就是说,在抵抗楚国侵略方面,罗国不畏强国,态度一直是积极的。三国时期的学者韦昭给《国语》作注解,认为是罗国君主在娶了季姬之后,发展为骄奢淫逸,不能团结大臣和人民,因此为楚所破灭。我们认为,这种看法,是有些带偏见的。不过,君王和大臣胜不骄,败不馁,时刻保持洁身自好,这无论在什么时候,都是非常重要的,是保证自身立于不败的基本条件。
罗国约在春秋中叶被楚国灭亡。其遗民被迁往湖北枝江等地。枝江县南二十里传说有罗子国故址。
《通鑑.纲目》:黄帝有熊氏,姓公孙名轩辕又姓姬,以土德王故曰黄帝,德六相而天下治。 其时蚩尤明天道大常,察地理。勾龙辨东方,祝融辨南方,风後辨西方,后土辨北方。黄帝子二:长昌意,次昌享。(此说不确)意姓己名撃,号少昊,以金德王,故曰金天氏。生颛顼於若水,以水德王,都濮阳故曰高阳氏。其时命炎帝之子勾龙为木正,而帝之孙祝融为火正。帝崩,少昊孙名喾嗣帝位,都於亳号高辛氏,以祝融为师。《通志》、《史记》:楚世家之先祖,出自颛顼高阳氏。高阳生称,称生卷章,卷章生重黎为帝喾师,居火正有功,能光融天下,命曰祝融。祝融之弟吴回生陆终,陆终一胎生六子,其六曰季连芈(原文为芊或芉。姓。周先,季连六世孙鬻熊氏文王生熊丽,熊丽生熊狂,熊狂生熊绎。成王时举文武勤劳之后嗣,而封熊绎於楚,爵子男,是为楚系;祝融之子震佐袭父爵,居有妘,号有妘氏。逓六十一世孙妘里名匡正,周武王九年,奉命南征,封於增。成王时举文武勤劳,而封匡正为安南公,国於罗,後嗣子孙以罗为氏,是为罗世系。
裔孙游等,因族人请,任复修牒之事,在局检稿,或有问於予者曰:“罗族出祝融之後,为妘姓之裔,稽汝老谱,与凌甫公肇修原叙,与《史记》、《通鑑》、《纲目》(?)《通志》、《楚世家》各书记载,彼此参阅,具见渊源,有自此真文献之足徵也!然今新刻诸谱,有二世 祝融,三世 陈临、 嚣术、米郎,四世 猪卢、猺卢,五世 鹗、凤、鹏、鸱,六世 邦、都,七世 襄、帙、敏、政,八世 宣宜、兴宜,九世 道迈、遵迈,十世 戈,十一世 顾,十二世 性、忻,十三世 清,十四世 逸,十五世 豫,十六世 至望、至明,十七世 晋、留,十八世 敏,十九世 倣、傚,廿世 亹,廿一世 佑,廿二世 雲霓,廿三世 沛、淋,廿四世 维,廿五世 瑺、珉,廿六世 超 ,廿七世 休、林、朴、木 ,廿八世 炽、煌、烜,廿九世 鄫、邾,三十世 昌允、昌炽,三十一世 世隆,三十二世 凝、蝟, 卅三世 洪美、洪吉、洪彦, 卅四世 芳噩,卅五世 砧,研,卅六世 茂俊、茂岫,卅七世 宗光、宗彝,卅八世 嗣彝,卅九世 君用、君赞。用而上系祝融,下逮珠公何先後之不同也?” 予闻之瞿然曰:“此吾读前明州牧罗公曰:衷性吾谱派说记所谓贪末利而(左禾右久)翻刻,各族未审,致贻续貂之诮!信有然也。”夫勾龙为炎帝之子,乃姜姓之後,史鑑昭然,其非祝融之裔,不待辨而自明也。《史记-藩封》列楚七十二世家,其一 芈姓,熊绎为楚之祖;其一 妘姓,匡正为罗之祖。推而上之,则吴回为祝融弟,而分楚一脉;震佐为祝融子,而分楚一脉。是皆载在典籍,章章可考。今弃震佐而接勾龙,按之老谱不合,凌甫公原序不合,史鑑志记又不合。古者女子廿而嫁,男子三十而娶,故圣人以三十年为一世。降至挽近嫁娶皆早,或未冠而生子,或既冠而生子,每一世恒不及三十年。讵四十世,世系而绍二千几百年,统绪有是理乎?知无是理而附会录之,岂得为信书乎?或曰:“是殆别有所见于稗官野史,未可知也。”予曰:“其然,岂其然乎。如其然也,则历年如此,其多历世如此,其寡又何说为之解也。吾意此辈复修情急,奈老谱多为元季兵燹,逓至明末,复踵斯弊无以上追本始,故续此以系祝融故也。”虽然是谱经修不下数十百部,寻久失真,後之人不核其实,固将执为信书,而反视(誓)老谱之为误诬。故予与诸君责任复修,不得不辨囚书,或人问答之词,而即以为源流本始之志,谓兹谱一遵旧本,考据详明,不似新刻,张冠李戴,而有功于祖宗也可,有功于子孙也亦无不可。 岁
大清同治昭阳(癸)大渊宪(亥)桂月 裔孙尔游谨识于浏东营盘 罗联祠总局
罗氏世系皆以祝融为颛顼之子,祝融生勾龙,勾龙生嚣术。余阅旧谱序多矣,唐宋以来,历代名公巨手,为序为志,各有
著作,亦皆以祝融为罗氏始祖。其中引用国史典故,如颖公序曰:“罗氏出于重黎,为黄帝司徒,曰祝融以火施化,号曰赤帝听弇州之鸿(鸣)鸟,以作乐歌。生都于鄫,终葬衡山之阳。融生勾龙为颛顼后土”云云。後之作序者,大都本此,亦未能深究。余尝考旧史及通鉴诸书,有祝融氏者,本神农之後。神农纳奔水之女,曰听詙,生临魁,临魁生帝承,帝承生帝明,帝明生帝宜,帝宜生帝来,帝来生帝里,帝里生节茎,节茎生戏,戏生器,器生祝融为黄帝司徒。祝融生嚣术,嚣术生勾龙,为颛顼后土,能平水土,辨土地之宜,以教兆民,后世祀之以配社。勾龙生垂,其後伯夷封于吕,为舜四岳,因以吕为氏。至周吕尚佐武王伐商有功号太公,封于齐。据此,则祝融本在颛顼之前,且出于神农氏,其孙勾龙与颛顼同时,世系详明,昭然可考。以为转顼之子,不惟世系与国史不符,且既为黄帝司徒则祝融为黄帝时人。黄帝在位百年,黄帝之下,有少昊氏在位八十四年,少昊氏之下,始为颛顼。既曰颛顼之子,又曰为黄帝司徒,不知黄帝至颛顼,百有余岁即时会(?)亦且不合,岂不自相矛盾乎?及查《颛顼本纪》,帝娶邹屠氏之女,生骆明、苍舒、隤獃、梼戭、大临、庞降、庭坚、仲容、叔达九人。骆明之後至禹,为夏后氏。苍舒与叔达等,世号为高阳氏之八恺;又娶胜溃氏之女,生卷章、穷蝉、梼杌三人。穷蝉之後,至舜为有虞氏。梼杌不才,为舜投之四裔。卷章之妻曰女娇,生子二:长曰黎,次曰回。黎代为祝融,我祖所称祝融者,即黎也!其後裔至周初受封于罗,即今湖广房州也,子孙因以为氏。按祝融本火官之名,器所生之祝融,始党火正,故号祝融氏。吾祖黎本颛顼之孙,颛顼命司火官。(国语曰火正)黎,蔡传曰:北正黎是也。黎生和,即尧时之和氏。尧复使典是职,历夏商周,嗣後遂世代为之。所以黎之後,不闻他族更有祝融氏也。前人不察,统曰祝融为罗氏始祖,并牵列嚣术勾龙于系次之下。其所引证等语,亦皆器子之事迹,是直以器之子为黎矣。世代相传,人不深辨,致罗氏子孙不无数典忘祖之憾!!!是非秉笔者之咎乎?!余非好为抹倒前人,妄呈末议,实以家乘与国史并重,世不可紊,系不可淆,事迹不可错乱,引用不可荒唐。不然考核未精,缪加议论,一着之于笔,载在简端,便成古迹。遂使後人更会附会,相沿成非,不惟自误亦且误人,其弊(伊胡)?底哉!!!董其责者,自应参订详明,纵或文献足徵,亦当细加採择。庶上不致贻憾于先祖,下不致贻笑于後人矣!故备录之,以为後之知言者证。 时
光绪元年岁在乙亥季春月上浣之吉日 钦加五品衔分省补用知县优邑增生 平江豫章孙树基秋明氏谨志
我市淄川区及桓台县的罗氏族人,绝大部分都是罗成的后裔,但在当地传留的世谱中,仅记“始祖士信”。既无“罗成”名号,也无先祖的渊源。一千三百多年来,尽管先后十三次续修,但始终没人去探究其历史源流。
笔者是罗成的第45世裔孙,是《中华罗氏通谱》的编委之一。最近,我终于从福建、江西等外地的谱牒中,找到了确信无疑的答案:罗士信(原名世推)就是罗成;罗成是罗艺惟一的血缘之子。
清朝道光年间,赣州司马罗明高,在主修《罗氏大成谱》的谱序中特别提示:“隋、唐相继间,我祖……艺公,讳元朗,由豫章(今江西南昌)之西山,析徙山东济南府历城县,其子成,讳士信,忠义佐唐,赠郯国公。其后,尹宁(罗成之孙)被难,不敢显称祖讳,因改艺公之名曰恩,改秦祖妣(罗艺之妻、秦琼之姑)之姓曰余(“秦”字除头三横),当斯时,离山东,回豫章,由豫章迁浙江会稽县居焉。”
据综合史料记载:罗艺之父罗官奉,任山东济南府参军,三个儿子分别名为元朗、元稔、元明。元朗(即罗艺)先是随父迁居历城县,后又寓居湖北襄阳。南朝陈时,罗艺率兵攻隋,隋炀帝被逼而封罗艺为靖边侯,号燕山王,听调不听宣,镇守幽燕九郡。大业十二年,唐王李渊大军直捣隋部。罗艺无奈而降唐,被唐王封为大将军,称燕郡王。后来,罗艺谋反,被唐军追杀,导致身败名裂。亲眷则四处逃匿,各藏东西。
罗艺与罗成父子,一个反唐,一个保唐,罗成20岁时,卒于罗艺之前。齐郡的罗人在唐朝创修世谱,选定士信为支谱始祖,显然是可以理解的。
《淄川县志》说:罗成生于历城,后迁居淄州般阳。又传说:罗成之妻名庄金定,系淄川区磁村乡大百锡村人。罗成有二子,名志为、志行。志为即罗通(一作罗童)。罗艺被杀时,罗通改名罗照。罗通有七子:前四子名尹泰、尹宁、尹瞻、尹穆,散居于浙江、福建等地;后三子名章、英、昌,散居于山东各地。
五代时期,罗成之12世孙罗潜,因避战乱由般阳迁居到诸城。至北宋神宗熙宁元年(公元1068年),仕至大名府知府的罗希古(罗成之16世孙),重又返回到淄川县孝义乡。并在今淄川区二里乡苏王庄,修建“宋诰赠工部尚书加赠金紫光禄大夫罗公神道碑”,上刻:
“邈哉罗国,颛帝之裔,厥后子孙,因国为氏。或齐或魏,播迁东北;至唐有闻,郯公垂烈,三代绍威,乘时振发。公出诸城,潜光晦德,以善遗子,不诘其成,卒能有成,为世名卿,邦有宠光,章金绶紫,天子赠公,荣动闾里,始疑其约,今享其丰。揭铭以碑,照耀无穷。”
天下罗氏出豫章。据考证:罗姓源于“黄帝——颛顼——祝融”世系,江西省总谱的始祖,名为罗珠,是汉惠帝刘盈的相国大司农令。罗成是罗珠的24世孙,是先祖祝融氏(吴回)的第125世孙。
今志地之书,皆谓湘阴为古罗国,而不详其原,则易启人疑。案水经湘水,又北过罗县西,注云:汩水。又西经罗县北,本罗子国也,故在襄阳宜城县西,楚文王迁之于此。秦立长沙郡,因以为县。水亦谓之罗水。又水经江水,又东过枝江县南。注曰:江氾枝分东入大江县治洲上,故以枝江为称。地理志曰:江沱出西,东入江是也,其地故罗国,蓋罗徙也。
罗故居宜城西山,楚文王又徙之於长沙,今罗县是矣。宜城今属襄阳府,枝江今属荆州府,沱水出焉。又水经:渎水出豫章艾县,西过长沙罗县西,注:罗子自枝江徙此。据此,是罗本居宜城,曾徙於枝江,再徙於湘阴也。
前汉地理志,长沙国罗县注:应劭曰:楚文王徙罗子自枝江居此。左传桓十三年,楚屈瑕伐罗及鄢,乱次以济,鄢即夷水也。水经沔水,又南过宜城县东,夷水出自房陵,东流注之。注云:夷水,蛮水也。桓温父名夷,改曰蛮水。夷水导源中庐县界,(县即春秋庐戎之国也,今为襄阳府南漳县。)康狼山,山与荆山相邻,其水东南流,历宜城西山,谓之夷溪,又东南径罗川城,故罗国也。又谓之鄢水,春秋所谓楚人伐罗渡鄢者也。此时罗犹在宜城,惟徙枝江时,无可考证。(案左传,楚文王在位十五年,以鲁荘公十九年卒。是徙罗於湘阴,在鲁荘时也。) 清·罗汝怀《绿漪草堂文集·罗国考》
关于罗姓的来龙去脉,历来许多有关姓氏学的古籍,都有十分详尽的考证,譬如:
《名贤氏族言行类稿》指出:“祝融之后,ㄆ姓国,初封宜城,徙枝江,周末,居长沙,汉有梁相罗怀,襄阳记有罗蒙。” 《姓氏考略》:“世本,熊姓,广韵,本自颛顼末胤,受封罗国,子孙以为氏,望出豫章,长沙。” 《通志氏族略》:“罗国之后,一曰祝融之后。”
《魏书》:“破多罗氏,斛瑟罗氏,叱罗氏,皆改为罗氏。”
从以上这些记载看来,罗氏是源自火神祝融氏,祝融氏名黎,是颛顼帝的儿子,祝融的后裔,到了周朝的时候,被封于宜城,称为罗国,当时的宜城,就是现在在湖北省的襄阳,在汉代曾被置为宜城郡。后来,由于该地为楚国所有,于原地另置鄢国,祝融氏的子孙就逐渐向南迁移,最初迁居于枝江(今湖北省枝江县),至周末定居于湖南长沙,最后还繁衍到现今江西的南昌一带,成为长沙和南昌两地的望族。
唐代的《名贤氏族言行类稿》中,曾经提到罗氏是一个“ㄆ姓”国,所谓“ㄆ姓”,就是历来姓氏学上用以表示源自祝融氏的一个古姓,据《说文通训定声》的记载,鄢、郐、路等姓,都是古时的ㄆ姓国,则论起家世渊源来,罗氏与这五个姓氏,自然也是系出一源的一家人了。
始封于周朝初年的罗国,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子孙才“以国为氏”的?根据史书的记载,其始封于宜城,是在周武王得天下后大行封建之时,到了距今约2200年前的春秋末期,宜城为当时的强楚所并,子孙失国南迁,才开始以罗为姓的。 经过漫长的奋斗,罗姓人士在秦汉之际开始崭露头角,当时以迄于三国,南北朝时期,在史书上出现的罗姓名士,绝大多数都是襄阳、长沙和豫章三个地方的人,譬如,三国时曾任蜀汉为太子舍人的罗宪是襄阳人,晋朝曾任武陵太守的罗企生是豫章人,晋室再迁以后深受桓温器重的襄阳太守罗友也是襄阳人。由此可见,当时的罗氏仍然主要繁衍于长江南北岸的湖北、湖南和江西一带。
汉末三国鼎立时期以四川为主要地盘的蜀汉,也出现过不少姓罗的名人,除了上述那位罗宪外,还有一位曾经谏公孙述归汉的成都名士罗衍,以及曾以计破益州刺史李特之叛的名将罗尚等。这种情形,自然也是罗氏播迁四川的有力说明。 隋唐二代,对于罗氏而言,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时期,一方面人才辈出,大放光芒;一方面则逐渐自两湖和豫章向全国各地播迁,终于成为了一个大姓。
南方的罗姓人士,实在不难找到自己家族的来龙去脉。但大致说来,福建的宁化,应该是罗氏在南方的播迁中心,从晋室南迁以后,姓罗的人士就已零落到达该地开基,而于唐明皇以后大举南迁。后来广东和台湾等地的罗氏全都是来自该地。元代的罗贯中,大名鼎鼎,他所著的《三国演义》是中国历来最畅销的古书之一。
罗姓在现今中国姓氏人口排列位于第20位,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86%,加上少数民族的罗姓人数,估计罗姓人口应在1000多万。
一般认为,罗姓的远祖是黄帝。许多姓氏书上称罗姓子孙为祝融之后。祝融是黄帝的孙子颛顼的后裔。湖南新化《罗氏通谱·源流受氏世次录》中称罗姓先祖匡正曾经帮助周王灭商,西周初年被封为诸侯,建立罗国。最初建都于今湖北宜城,后迁都于湖南长沙,与楚国相邻。春秋时期,罗国被楚国所灭,一部分子孙遂以国名作为自己的姓氏。
此外历史上还有许多少数民族改自己姓氏为罗姓。《魏书·官氏志》中记载北魏孝文帝时,推行汉化政策,下令将鲜卑族姓氏改为汉姓,其中叱罗氏、破多罗氏皆改成汉姓罗姓。《通志·氏族略》中记载唐朝时西突厥可汗斛瑟罗在大唐圣历二年(699年)率部族约六七万人内迁,后其客死长安。他的后裔逐渐汉化,遂改姓为罗姓。满族八旗姓中爱新觉罗、萨各达氏、罗佳氏、鄂穆绰氏等后裔均有改姓为罗者。土族中的罗姓是土族罗古尔氏汉译过来的。在土族语言中,把罗姓人称作罗古尔·孔,即种油菜子的人。罗古尔地方因出产油菜子而闻名。土族语言译成汉语后,罗古尔氏人就取第一个字罗作为自己的姓。
更有不少汉族的罗姓子孙,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逐渐融入少数民族中。我国布依族、彝族、土家族、瑶族、蒙古族、京族、哈尼族、白族、苗族、白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罗姓。如清代乾隆时期《北胜府志》记载,罗氏子孙有一支西迁到云南的北胜州,成为当地彝族大姓之一。贵州彝族亦有罗姓。据《贵州府志》记载,贵州水西彝族安氏,本姓罗氏。 春秋时期罗国被楚国所并后,子孙失去国家逐渐南迁,开始以罗为姓。一部分罗人与卢、庸遗民一起向西进入川东,定居阆中,成为“板楯蛮”。《后汉书·南蛮西南夷传》提到西汉时板楯蛮有七姓,罗姓为七姓之首。
秦末汉初之际,罗姓人士开始崭露头角。秦朝末年有长沙人罗君用,任武陵县令,其子罗珠在汉朝担任官职,奉命驻守九江郡。在今南昌一带修筑一座城堡,并亲自在城墙周围栽种豫樟树。其后人便在此定居下来,奉罗珠为豫章罗氏的一世
祖。此后豫章罗氏不断的繁衍壮大,很快成为当地望族。《广韵》称,罗姓“望出豫章、长沙”,《太平寰宇记》也称豫章五大姓中罗姓居首位。此外豫章罗氏子孙还不断向周围地区迁徙发展,成为罗姓一大宗支。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在史书上出现的罗姓名士,绝大多数都是襄阳、长沙和豫章三个地方的人。譬如,三国时曾仕蜀汉为太子舍人的罗宪是湖北襄阳人,晋朝曾任武陵太守的罗企生是豫章人,晋室再迁以后深受桓温器重的襄阳太守罗友也是襄阳人。由此可见,当时的罗氏仍然主要繁衍于长江两岸的湖北、湖南和江西一带。此外四川也出现过不少罗姓名人,如曾经谏公孙述归汉的成都名士罗衍,以及曾以计破益州刺史李特之叛的名将罗尚等。为罗氏播迁四川的有力说明。在北方山西等地也有一支罗氏家族显赫。北魏代北人罗结,英勇善战。魏帝专门为其修“罗侯城”以供其养老。罗结子罗斤,孙罗敦、罗拔,罗敦子罗伊利、孙罗阿奴,罗拔子罗道生,孙罗延等先后承袭爵位,担任将军、大夫、刺史等官职。从北魏道武帝至东魏武定年间共160多年,这支罗氏家族子孙世代为宦,功高位显,为当地名门望族。
隋唐五代时期,对于罗氏而言,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时期,一方面人才辈出,大放光芒;一方面则逐渐自两湖和豫章地区向全国各地播迁,终于成为大姓。江西《罗氏大成谱》称“(豫章罗氏)在晋、宋、齐、梁之际,散居天下……”兴宁《东门罗氏族谱》也提到五代时期罗姓“元杰公者,遍往永平、襄阳、长沙、豫章、山东、浙江等处,访问宗族。”可见五代时期罗姓已经播迁至上述地区。从史书记载的罗姓名人的里籍看,罗姓子孙广布在江西、湖南、湖北、山东、山西、浙江、河北、四川、安徽、福建、广东、陕西、江苏等地。隋末幽州总管罗艺,湖南襄阳人。唐朝将领罗士信,齐州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封为剡国公。唐朝名儒罗道琮,蒲州虞乡(今山西永济)人。唐朝著名诗人罗隐,新登(今浙江富阳)人。唐末魏博节度史罗宏信,魏州贵乡(今河北大名)人。唐末社会动荡加剧,不少罗姓子孙为躲避战乱纷纷迁往福建、广东、江西等地偏远地区。《江西罗氏大成谱》记载唐末僖宗时期,由于战乱,其始迁祖罗景新先是迁往江西赣州府宁都州,数十年后,又迁福建汀州府宁化石壁村,在此安家落户,成为罗姓入闽之始。又后来罗姓沿汀江南下进入广东梅州、兴宁,成为客家罗姓一族。
宋元以后至明清,罗姓子孙更是遍及全国各地。但主要分布仍以江西、湖南、湖北、四川等省最多。以今江西省为例,江西省内除豫章罗氏外,还有南昌东坛罗氏、庐陵 村罗氏、吉水罗氏、丹山罗氏、永丰水东罗氏等宗支。《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名本,别号湖海散人,太原清源人(今太原市清徐县),生活在元末明初时期。其祖籍四川成都府,先祖罗仲祥后唐时在青州(即今清徐)做官,后因原籍水灾且路远途遥,落籍太原清源,迁居城西白马山(今白石沟)寺沟村。 罗姓迁居台湾,目前所见文献记载最早始于清朝雍正初年,有一福建漳州罗姓人与郭、何二人一道到台湾基隆开垦。雍正八年广东人罗朝章在台湾新竹红毛乡开垦。雍正十一年有福建泉州人罗合泉在台湾彰化县东螺西堡新庄仔庄开垦。此后大批罗姓子孙迁入台湾,与当地居民一起为开发宝岛台湾做出重大贡献。今天罗姓人口在台湾排名第十八位。
更有不少罗姓子孙漂洋过海,在海外生根发展。罗国亡国后,一部分人迁到湄南河下游,建立了罗斛国。元朝至正年间罗斛国吞并了暹国,其国遂合称暹罗,即今泰国的主体。罗人成为泰族的一部分。这是罗人最早向国外发展。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祖籍广东嘉应梅县石扇堡的罗芳伯在西婆罗洲(今加里曼丹岛)建立了一个共和国式的兰芳公司,实行“兰芳大总长制”,立国时间达108年(1777年—1885年),是海外罗姓影响最大者。目前海外罗姓主要集中在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等东南亚地区。 武 玮 河南博物院
秦嘉漠辑补的《世本》中说:“周大罗氏掌鸟兽,其后氏焉。”《周礼·夏官·罗氏》记载:“罗氏掌罗乌鸟。”
上面所说的“大罗氏”和“罗氏”,其实是一种人。其所以称“大”,是相对于诸侯而言,表示一种尊贵威严。在西周时期,设置了一种“夏官司马”的职官,春秋战国时沿置,除掌军政外,还兼掌制赋、教军旅等,是治军的最高长官,其下有“小司马”等70种职官为之佐助或部属,其中第二十种就是“罗氏”。“罗氏,这种掌鸟兽的武官,由“下土一人、徒八人”组成。 至于大罗氏的具体活动,在《周礼·夏官司马》中,有一些记载:“罗氏掌罗乌鸟。蜡则作罗襦。中春罗春鸟,献鸠以养国老,行羽物。”
原来大罗氏这种武官,负责掌管用罗网捕捉在低空飞翔的鸟雀之类的事。到了寒冬腊月天子大祭之际,则使用细密的罗网,围取鸟兽。一般是在上方用火焚杀,将罗网铺张在下,被烧伤的鸟雀纷纷掉在或撞在网上。大罗氏将捕得的鸟雀献给天子,用作祭品。到了第二年仲春二月,就用罗网捕捉惊蛰后复苏的黄雀、鹌鹑之类的小鸟。这时候的鸟雀体内充满着生机,是一种高级滋补品,最适宜于“养老助生气”,大罗氏把它们献给“国老”,希望他们食用后,能收到返老还童的功效。 但是大罗氏捕捉春鸟,并非滥捕,而是有计划、有节制的《礼记·月令》中又有这样的记载:“季春之月……田猎置(音居)罘(音福)、罗网、毕翳、喂兽之药,毋出九门。”季春三月,禁止把各种捕猎用具和毒杀鸟兽的药带出城门等九门之外使用,因为这时正是鸟兽哺乳繁殖时节,此时捕杀一只,就可能伤害几只甚至上十只生命,这对于生态平衡是极为不利的。这一点,罗氏在“罗鸟兽”的实践中早就有相当正确的认识了。俗话说得好:“劝君莫打三春鸟,子在巢中盼母归”,其最初起源大概就是《礼记》中的这类记载吧。
大罗氏除了自己捕捉鸟雀外,还代周天子收掌诸侯贡献 的鸟兽。。《礼记·效特牲》有很详细的记载:
“大罗氏,天子之掌鸟兽者也,诸侯贡属焉。草笠而至,尊野服也。罗氏致鹿与女,而诏客告也,以戒诸侯曰:好田好女者亡其国。天子树瓜华,不敛藏之种也。”
对这段文字略作些解释:为天子掌鸟兽之官的是大罗氏。《周礼》说,“罗氏掌罗乌鸟,蜡则作罗襦,(襦,细密的网罗)。可见周王朝选择罗人的首领来任掌这个官职,是“人尽其才”的。大罗氏不仅自己能用大小疏密的网捕鸟捕兽,而且还负责收纳四方诸侯贡献的鸟兽,然后一起呈献给朝廷作祭品。同时,朝廷赏赐给四方诸侯的美女和鹿之类,也由大罗氏代表朝廷交给诸侯的使者,并慎重地宣告周王的旨意,劝戒诸侯们不要沉溺于田猎和女色,以免遭到亡国之祸;也不要贪恋财货,聚敛囤积,与民争利,以免激起百姓的反对。可见罗氏的地位并不低,而是很得周王的青睐。桓谭《新论》说:“鹰鹧鸷鸟,而罗氏教之猎。”罗氏不但能用罗网捕捉鸟兽,而且驯养了大批猛禽,以逐捕鸟兽,可以想见那种围猎的场面是相当壮观的。 这时候罗人的活动地,应该在靠近周都的甘肃正宁县的罗山、罗川一带,还不是远在湖北的房县和宜城,因为靠近周的都城,才能在周的朝廷中担任官职。
“三皇”之首伏羲氏与句芒发明罗网的传说,与我国原始社会中狩猎经济的历史发展状况是吻合的。
母系氏族发展时期,虽然出现了农业和畜牧业,大大改变了人类的生活状况,但由于这两大经济部门还处在原始阶段,产品还不能完全满足社会的需要,因此古老的采集和狩猎在整个社会经济生活中仍然占有重要地位,有关技术也有很大改进。狩猎随着工具和技术的改进而发展。对于大的动物,多采取火围、陷阱、驱人栅栏的方法,对于鸟类则用网套、鸟媒和滚龙。
从考古发现看,属于新石器时代中期文化的仰韶文化,彩陶图案中出现了许多网纹,在西安半坡等遗址里还曾出土过一些带有布纹的陶片、陶钵,说明在当时的生产生活中,已经很普遍地使用麻网、麻布这类织品了。
从民族学看,在苗族、瑶族、侗族和壮族地区除流行用陷阱猎捕大型动物外,还用网来捕鸟。这种网与捕鱼的挂网相同,捕鸟时,将其垂直挂在鸟群经常飞越的地方,鸟头钻进网套而不能出。贵州苗族的鸟网,两端为木杆,插在地上,每排有18个套。云南傣族的一种鸟套,则是在树上拴根长绳,绳上每半米拴条活套,然后铺设在地上,撒饵套鸟。凉山彝族则使用“鸟媒”的方法来网鸟:每逢清明到农历六月,就将人工饲养的雌性鸡媒带进山林,逗引鸡媒鸣啼,招引山上的野公鸡前来争斗,穿着草衣蹲在一旁的猎人就伺机捉住或用网扣住它们。不少民族称狩猎是“打围子”、“赶山”,这其实是集体用网围赶鸟兽的活动。如内蒙古东部的虎尔哈部,就是以打鸟雀为主要生活来源的一个部落。“虎尔哈”,意为“大围网”,是用来打鸟雀的马尾套子。直到清代中叶,虎尔哈部还保持用大围网捕捉鸟雀的方法。
原始社会里,有的部落靠捕鸟来维持生活。以后,善于制造罗网,并用来罗捕飞鸟的部落,就被称为“罗”。这个罗部落,便是罗姓的最初先民。这个罗部落,相传是夏商时代芈部落穴熊的一个分支,与荆楚同祖。大概在穴熊活动于有熊氏之墟(河南新郑县)和熊山(河南郾城县东35里)的时候,罗部落便活动于熊山之南280里的罗山。
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载:“罗山,在(罗山)县南十里,峰峦环抱,隋因以名县,亦谓之龙山,又名小罗山。县南百里又有大罗山。”罗山县的命名,并非小罗山的“峰峦环抱”,而是因罗部落最早活动于这一带地方而得名。大罗山亦同样因此而得名。
《左传·昭公五年》载:“楚子以驷至于罗油”。又说:“吴败楚于鹊岸,楚子济于罗油”,次于莱山。俞正燮在《癸已存稿》中
认为罗山就是古罗油,为古罗人活动之地。所谓罗油即罗山之东的竹竿河,古名谷水,发源于大别山脉的掘山,北流人淮水。大小罗山正位于大批候鸟南北迁徙的重要鸟站,是罗人以罗网捕鸟最优越的地方。
民国时期,这个地方仍是森林茂密,鸟类群集。农民每于春秋两季的夜晚,在袒露的山冈高地上,燃起大堆篝火,四周再架起围网。那成千上万的飞鸟,纷纷朝着篝火猛扑俯冲而产,都撞落在篝火四周,大多数都羽落翅折头破血流,或死或伤。没有死伤的,则被火光照花了眼,弄得晕头转向,四周乱窜,结果都撞入预设的大围网之中。篝火周围铺起一层厚厚的鸟体,个别振翅欲飞的鸟,也被农民用棍棒击落在地。人们往往满载而归,享受着这美味佳肴。近代尚且如此,在三四千年以前的夏商时代,人烟稀少,森林更加稠密,鸟类更为繁多,罗人捕鸟的收获自然就会更多。鸟肉成为人们主要的食物来源之一,或说人们季节性地用鸟肉来维持生活,这应该是当时的事实。
罗部落活动的范围,有可能到达今湖北罗田县。罗田与罗山相距不远,中隔大别山脉,也正是鸟类密集的地方,也成了罗人围猎鸟兽的理想之地,罗田也因此得名。
到了商代中叶,殷高宗武丁等历代君王,大肆征伐属于夏朝残余势力范围的荆楚,罗是荆楚的分支,自然也遭到同样的打击,便随着荆楚部族躲避而西迁。当荆楚迁到今陕西渭水流域的荆山、楚水时,罗人也迁到楚的北面(今甘肃正宁县附近)的罗山、罗水一带。白眉初《秦陇羌蜀四省志》载:“罗水出子午岭,西流至陕西9p县,会泾水”。罗山,是从子午岭西来的一支山脉,正位于陕、甘界上。由于罗人迁居于此,这里的山水多以罗为名。这个罗山、罗水,正靠近周部落的祖先庆节居住的邰(音宾)地北部,他们都属于夏族的体系,为抵抗殷人而联合在一起。
另据《山海经·大荒西经》记载:“有灵山,巫咸、巫即、巫朌(音班)、巫彭、巫姑、巫真、巫礼、巫抵、巫谢、巫罗十巫,从此升降,百药爰在。”意思是说:灵山上生长着各种各样的药物,巫咸、巫彭、巫罗等10个巫师都在这里上天下地。这“巫罗”应当是罗部落的首领女巫师,与巫彭(住在古彭阳县,今甘肃庆阳县南彭水一带)相近。 兴宁县
(一)五代时,罗昌儒为循州刺史。当时,兴宁县属循州,遂家焉。昌儒为豫章罗氏之最早迁居循州兴宁县者。 (二)宋末,珠系四十七世小九公,原籍福建宁化县石壁村。宋末,由贤任广东循州学正,任满回家,道出兴宁,见其
土旷人稀,沃野平衍,乃筑室于东郊而居焉,其后裔,冕、儒造、儒进、儒周均居兴宁之东门。
(三)元代,珠系四十七世,罗世,字昭远,原籍豫章吉郡庐陵气下吉水潼水乡。元代因避乱,先徙福建宁化县,再由宁化迁广东兴宁县北厢、大坪。传至第五世(大坪)六十九郎,由兴宁大坪山下移至梅县石坑堡祭下罗塘,是铅畲(瑶上),蓝坑、饭甄坑三乡之开基始祖。另梅县大坪罗族,人口约二千有余,分布梅县瑶上铅畲乡,大坪堡饭甄乡,石坑堡蓝坑乡等处,又有四十六世洪德之孙循矩,迁兴宁矮岗,即今通书罗。 梅 县
珠系四十七世小六(洪德之子),迁入松口溪南立业。
又珠系四十九世仲政,由松源都迁入畲坑宋坑甲(则今畲坑罗屋岭下等处)开基立业。 又珠系五十六世九清,由梅县白渡前迁居石扇。 又珠系五十七世廷章,迁于梅县西岩立业。 五华(长乐)县
珠系四十八世循规(洪德派),迁于五华黄龙约。 又珠系四十九世守,由福建上杭迁于五华七都立业。 丰顺县
珠系四十九世均章,迁丰顺县汤坑开基立业。 大埔县
珠系四十七世大九,由福建宁化石壁村迁于大埔安乐渡立业。传至四世孙福延,再迁于梅县(程乡县)之小乡村(小桑),传至十一世廷章,又迁居梅县西岩。 又珠系四十九世德乘,迁于大埔县湖寮。
又珠系五十五世十五郎,由闽迁于大埔县黄贡立业。
蕉岭(镇千)县
珠系四十八世天龙(次一郎),迁于镇平县招福开基。其后有一支迁龙川县。 平远县
珠系六十七世德达,由福建连城迁于广东平远县铁坑开基立业。传至珠系七十二世的伦(石松)。统(石潭),倚(石塘),仍居平远铁坑。
又珠系五十九世祖汉,由大埔黄贡村迁于平远县小拓村,传至珠系六十三世乾振。坤振、良振、撰振、俊振,仍居平远原籍。 迁 出
豫章罗氏,迁入梅县地区之后,又陆续向国内外迁出,迁于国内较多的是四川、台湾及广西。湖南等地。
由梅县迁于湖南的,有珠系(以下均是珠系)五十六世罗九英,迁于萍乡.五十七世罗其明、罗其风,迁于长沙沅江县。其伸,其亮由梅县迁于浏阳。五十八世罗永茂,由梅县迁于湖南。
由梅县迁入四川的,有五十八世罗永发,五十七世罗淑祥偕其子罗启明、启玉、启月,父子全迁重庆荣昌县磁窑铺。五十八世罗启红、罗启禄由梅县迁四川。五十八世罗奕遴,由五华县迁重庆荣昌县古桥里。
罗氏由今梅州迁往台湾的,以梅县、大埔为多。其中五十八世罗启芳,偕长子于清乾隆年间,由梅县畲坑横径塘罗屋迁往台湾府北路淡防厅内港武涝湾。五十九世声文之子阿流,荣文之子廷懿、廷祉、廷义,德文之子传清,端文之子硕清,名文之子锐清,均迁台湾。又六十世儒清之子成珩,迁台湾北路咸革硼。六十一世发端之子荣爹、肴二、阿四、阿五、阿德等,俱迁台湾。
大埔湖寮罗氏,由六十二世至六十九世,几乎每代都有人居住或迁入台湾其中有:
仕超、宗煜、肇勋、肇饮、鸿恭、鸿森、鸿炳、鸿注、鸿魁、肇颁、塘鳞、用德、兴盛、附章、成章、上奇、化鱼、化螯、拔文等等。他们大多迁台湾高雄、屏东等地。
迁往南洋的,有梅县珠系六十世罗麟之子。茂伯迁于文岛(印尼)。七十世石扇罗芳伯(启隆之子),于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由东江经广州出海,迁于坤甸。
《闽赣罗氏联修族谱》、江西《罗氏大成谱》、香港《崇正同人系谱》载:罗氏起脉,望出长沙〔湖南浏阳善化县),祝融一0一世珠公,镇守洪都,辟豫章,为豫章郡一世祖。下传二十一世景春,于豫章入闽,其子万发,讳公发宣义,于隋大业十四年(618年),自沙县迁黄连竹筱窝(今宁化县城)。传四世毓政宣义,字令纪,号维纲,始创黄连县(宁化古称)。被朝廷旌为“义士”。其父罗念忠被尊为入宁始祖,罗令纪被奉为二世祖,裔孙广布闽、赣、粤、湘、蜀、豫、陕及港、澳、台各地。
宁化《罗氏联修族谱》载:唐末有珠公第67世孙仪贞公,致仕隐吉,因家吉丰。其长子罗景新,避黄巢乱自山西经宁都转徙宁化石壁葛藤村(今名南田坳),后裔日繁,分衍全国各地。其24世孙罗德达,于明孝宗弘治年间(1488一1505年)
迁广东镇平广福乡铁坑,自称“铁坑罗氏”,亦称“德达公派”。现居台湾的客属罗氏,很多都是罗德达以及罗景新之叔强修派下后传之苗裔。
兴宁、梅县《罗氏族谱》:尚崇,珠公之后,原居豫章,宋代迁居宁化,生三子:洪源、洪德、洪敬。洪德生十八子,裔孙分衍南方各省、台湾及东南亚各国。昭远,十七世企生公之后,原居豫章、庐陵等地,因祖避难,徙福建宁化居住。元代,自宁化迁居兴宁县北厢大坪,生六子,分衍粤、赣、湘等地。
宋末至元代.有珠系47世罗小九公及罗世公,先后自宁化石壁迁粤,衍居梅州地区,入粤后枝繁叶茂,派衍海内外。自宁化外迁广东梅州的罗氏迁往台湾的以梅县、大埔为多。其中五十八世罗启芳偕长子于清乾隆间,由梅县畲坑横径塘罗屋迁往台湾府北路淡防厅内港武涝湾。五十九世声文之子阿流;荣文之子廷懿、延祉、廷义;德文之子传清;端文之子硕清;名文之子锐清,均迁台湾。又六十世儒清之子成珩,迁台湾北路咸革硼。六十一世发瑞之子荣爹、肴二、阿四、阿五、阿德等俱徙台湾。大埔湖寮罗氏,由六十二世至六十九,几乎每代都有人居住或入迁台湾。其中有:仕超、宗煜、肇动、肇钦、鸿恭、鸿森、鸿炳、鸿注、鸿魁、唐麟、用德、兴盛、附章、成章、上奇、化鱼、化鳌、拔文等等。他们大多迁台湾高雄、屏东等地。
一、遵生系之彦瓌公,乃应通之长子,袍公之孙,北宋开国功臣,乾德年间从河南祥符县尚德里南迁广东南雄珠玑巷。历七传至琴轩公,又因避皇妃之祸,再从珠玑巷移居广州府新会蓢底,后裔蕃衍,遍布广肇、高雷各属,西至苍梧,南抵琼崖,东迤潮惠,北走韶连,蔚为岭南罗族之钜系。
二、企生系之仰斋公,为点公之四世孙,因避元兵南下,从江西徙居南雄,其孙绿峰公,从南雄移往广州府南海县紫洞乡。迄今南海、番禺、顺德,以至西江云浮一带,多为绿峰祖之后裔。
三、南雄贵村罗族始迁祖罗开国,原居福建上杭,南宋末为官被贬,隐居南雄北门,后裔迁贵村开基,分迁佛子前。 四、南雄茹村、外浆罗族,始迁祖为元至正年间进士,原居江西信丰县南门头。元末,迁南雄邓坊,其孙罗书唐于明初迁茹村开基,后裔再迁外浆。
五、南雄牛田罗族始迁祖罗和,原居江西庐陵,元至正年间迁来南雄珠玑巷,不久迁牛田,后裔分迁南雄城北厢世显街。 六、明万历年间由江西龙南迁来的官陂洞罗族。 七、清初由江西信丰迁来的江头官田罗族。
八、明代由始兴迁来的20余支罗族,分布于湖口镇之罗佛寨、九圹、矿岭,全安镇之杨沥、菖蒲圹、苍石、富村坪,珠玑镇之沙水、聪背、下汾,帽子峰镇黄沙坑,澜河镇洞底等地。
湖南隆回县南岳庙乡(宝庆府邵阳县洪仁西路芭蕉塘)罗氏始祖开礼公房,沿袭字是: 开发永景仲子应,丹祖文廷时日学, 用万良才进德新,世远仁义纲纪兴, 词承孝友彝伦叙,家传诗书门第高, 荣华富贵光先泽,令闻广誉多贤豪。
族中历世不乏迁川者,兹将有记之迁川宗亲名录列后,以期留川本房宗亲后人能找到他们祖先的地方,共续祖脉。 廷洪公派下
时钱公──日惠配肖氏生三子 日惠字秀吾:学任、学信、学海
学任:用章、联盟、用云、育文(往外,生未详)、用悟、用仕(字朝臣、任公五子):万金、有美 学信(字永章,交子往川):用奇、用金 学海(字日章):用中 仲良公派下──应纲公
应纲──丹英──祖恭──文显──廷治──时信──日英 祖恭:文显、文硕 文显:廷治、廷滚、廷渊
廷治:时信(生二子)、时仁(字瑞仁,在湘乡)、时义(字茂宇,生二子) 廷滚:无名,生二子
廷渊:时东(字绍宇)、皱仔(往外生)、时翕 文硕:廷渊、廷源(字绍周)、廷浩 时东:日明、日新、日
廷源:时翕(生二子,无名)、时羽(往外生,未详)、时成(往外生,未详)、时盛 廷浩:时柄(是浩公抚子) 时柄:日楼、日枱 祖公派下──文显公 日明:学乐、学美
日新:学赞(往川,生未详) 文硕派下
文硕:日楼──学有──用武(往川)、日枱──兴宇──学无 日枱:学尼、学万──用先──万善(字流一)
用先──万善公──:良仪、良佐、良显 用明──万情:良杰、良俊
学万:用先(联辉)、用明(光辉)、用许(自辉)、用直(自能) 用许:万古、万性、双仔、万大
(万性、万古兄弟俩往川娶妻有子,用许上川未归) 仪公三子
才现(玉朝):进宸、进定、进冧
进宸:德修(生炳照)、德佑、德佳、德憶 德佑:新棆、新构、新柯 德佳;新桂、新明、新财、林开 日明公──学乐──万情──万古公
万情:良俊(字文年)──才升──进宋──德伯
景新──仲良──子铭──应纲──丹英:祖重、祖恭、祖逊 仲良:子铭、子成 子铭:应纲、应纪
应纲:丹英、丹豪、丹雄、丹杰 丹英:祖重、祖恭、祖逊 丹豪:祖武、祖春 丹杰:祖贵
丹瑗:祖虎、祖豹、祖尧、祖舜、祖垫(祖绳、祖兴) 仲良──子成──应庆、应聪
应庆:丹瑚、丹琏、丹珂、丹端、丹瑞 丹珂:祖閠、祖福、祖鹿 丹端:祖燕、祖汉 丹瑞:祖宏、祖学
应聪:丹震──(祖迪、祖赵)、丹谦──祖群、丹让──祖思 仲良──子成──应纲──丹英 祖重:文颐、文颛、文顼
文颐:廷清(时钱、时钧、时晏、时见、时柄)、廷洪、廷潮 时钱:日学、日举、日觉
日学──学诗──用升──万典──(良林、良栢往川)、万银(往川)、万钱──(王贵、良木 兄弟从川) 时钧:日肇、日英 时见: 学诗五子
日学:用昇、用光、用杰、用辉、用元
用昇:万典、万银(往川土桥沟)、万钱(王贵、良木从川)、万 用辉(字光世):万帮、万 、继广 万帮:合山、天喜、三喜
用元:万拔──(良昌)、万柳、万坡、万折 日学公:用光、用昇
万典公──良栢──才首、才旭、才仕(往川) 万録──良桥
祖逊:文上、文止──(廷湛、廷浩、廷洗)
廷湛:时春、时夏 廷浩:日梦、日和、日宛、日洞 廷洗:时虎、时豹 文上:廷济──时谏、时议、时真──(日瑞、日俊、日秀) 日瑞:学奉(往外,生未详)、学锡
日俊:学文、学贵──用鹿其、用鹿 、用鹿生 用胜:万盛、万有=万富、万桂、毛保、小毛
日和──学俊──用仁(字风舞)、用义(字风翔,往川) 虎公犬子 日银:学泰、学顺、学益、学仲(过继给日洞公) 学泰:用啟、用简──(万人、万妄 往川,生不详)、用试
学顺(字盛生):用喜、用信 日洞──学仲孙氏往川,生未详 祖逊──廷洗──日共──学嘉──用湖
用湖:万才──(良忠、良云、良惠)、万贵、万士、富贵 学嘉:用湖、用正、用胜、用相 丹豪公
丹豪──祖武──文書 ──廷湘──(时顺、时显) 文書:廷湖、廷淮、廷潘
祖虎:文彪(──廷孝──廷达)──文忠
时瑞:日英(字胜美)、日亮(字世明)、日伟、日 (列明,生一子上川)、日(赞阳)、日(乳名老六兄弟从川) 日伟公(腾明)
学(乳名头仔)、学(乳名二仔、学(乳名三仔)、学(乳名四仔) 兄弟俱在川 日祚:学智、学人──用交(字叉万)、学明 丹端公──祖燕
祖燕:文龙──(廷植、廷楯)、文凤──(廷桓、廷槐)、文凰──(廷槐、廷显、廷松) 应庆──祖宏──文干──(迂回、迂四 往外) 祖学──文群:时洞、时浦、时滴
廷龙──日灿──学庠──用(三仔)、用(辛卯)
文折:廷虎──时晓──时曜(──时明、日亮)、廷誉、廷銮 文轩──文轵(字旺山,老年往外)
廷云──廷烨──时坡(来所载,在重庆府汉栋场) 日明──学李──腾常──萬侯
廷虎──时曜──日明──学李(无嗣) 禄公派下──仲通──子显──子金
子金──应龙──应喜──应虎:(丹珂、丹琏、丹训、丹椿)
应虎──文镜、文监(廷虎、廷奇往外生未详)──廷林、廷彬──(时玲、时珠、时行、时侍)──日生、日盛、日赤 日行:日旭、日龙、日焕 应纲──廷清公
日举──学洪──用文(从居宁乡)
日举:学洪(又钦)、学江(玉章)、学贤(成章)
学贤:万琥(江氏)、万珑(上川娶妻有子)、万珍(上川)、万瑜(上川)、万琢(字尚志)、万玻 学贤:用才、用试、用富、用俭 学信公(字永舞) 学信:用奇、用金
祖公:日明(──学乐、学美)、文显、日新──学赞从川 文硕:日楼──学有──用武从川 廷彬公──日旭公──学文
学文:用旗、用巧、用功、用力、用仁、用道 时彬公──文行──日旭公──学裕──用有──万方 日旭:学裕、学治、学问、学珠、学首、学仁 学裕──用有──万方、万纲
学治:用和──万明(──良李、良桃)、用龙、用虎、用仪 时彬──日龙──学实──用宏
日长:学实、学全、学一〔(用喜(万瑜、万瑞、万奉)、用胜〕、学多、学李 学实:用宏、用庆(──万朱──良丰)、用显 日焕──学圭──用中
日焕:学圭、学主、学伍、学忠──用信、学在 禄公三房永圣公位下
仲达公──知湖广学官任──子高──子华
子高:应福──(丹广、丹泰、丹济)、应庆、应彪 丹广:祖乾、祖玺、祖信 丹泰:祖且、祖公
祖玺公派下
日省──学夫、学鹿 学鹿:用坤、用兑、用明、用贵、用嫌、潮山 学寿公
用仪公(字云龙)上川
廷聪之──时英──时雄──皱仔 往外
日芳公(去溆浦):学文──(用绅、用纶、用繍)、学武、学诗、学書 用繍──万安溆浦桥江
廷浩公──时板──日和──学俊公(字胜德)──用仁公(字风舞)用义公(字风翔)兄弟俱在川
应聪公派下──祖迪公生二子──文昇、文折,生二子──廷英(配曾氏)──时晖、时哓,时曜(配李氏、熊氏生二子──日明、日亮往湘潭
曰伟四子和兄弟俱在川;时瑞公三子(日祚公)生三子──学智、学朋、学久──用交公祖孙三代上川
2000年四月初十日,我由云南北上经隆昌,访问了隆昌界市镇镇政府干部耀荣、教师象廷,得知他们已经与临近的内江、安岳、荣昌、绵竹、资中、泸州等县市,共同对其所属县市的罗家,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调查。现将其全部资料,在网上发表。阅此对罗炳辉将军的祖籍,应有一个较为明确的认识了。此资料只供有志于罗氏源流的宗亲参考,谢绝用于商业用途!否则将追究其侵权的责任。 隆昌等县市罗氏徙居资料 崧公之后
由湖南邵阳西洪仁六都芭蕉湾,迁内江四合乡插箭山寿溪桥。 学周 崱公支
(零陵)辛二郎之后,于康熙四十年辛巳(1701)由零陵归德乡,迁 朝彩 四川安岳县永康何家湾。
由归德乡德兴里,迁安岳同化庙。 朝珍 由归德乡德兴里,迁安岳同化双河口。 朝程
等四人均于(1701)同徙四川。武公居内江安仁罗家湾。 朝武
康熙四十年辛巳(1701)由湖南零陵菱角塘门楼滩迁荣昌盘龙镇。 铭、伦 邦麟支
1600年由邵阳石门冲迁四川内江奉天凤形塆。 义好 1600年由邵阳石门冲迁四川内江大佛寺李家冲 。 义环 1690年由邵阳石门冲迁四川安岳永康三圣寺。 义献 1690年由邵阳石门冲迁四川内江永兴桂花湾。 智觉 与智觉同迁桂花湾。 智泽
1699年由邵阳石门冲迁四川内江高山乡。 礼乐
雷叔之后
1704年由(邵阳)现隆回兰松冲迁四川内江永久太安寺。 远玺 1704年与玺公同迁太安寺。 远珠
1704年由兰松冲迁四川内江史家区白马庙。 永祥 由邵阳兰松冲迁四川荣昌县介石湖潭沟。 宗樟
迁荣昌蔡家湾。 应铭裔智灿 千八郎裔子荣之后居四川各地情况 迁荣昌马家沟。 智煊 迁荣昌周家湾。 永济裔礼常 迁荣昌马家沟。 仁信 徙荣昌铁河坝。 礼园 迁荣昌费家冲。 智辉 迁荣昌陈家沟 义仁 迁荣昌鹅公岭。 智通 迁四川内江应家岩。 礼弘 迁泸州皂泥坝。 仁伟
迁四川纳溪皂泥坝。 智拨、智捷 迁四川绵竹呑道坝。 义喻 迁四川荣昌竹园坝。 礼和 迁四川内江核桃湾。 元构 迁内江白合湾。 仁化 迁内江傅家湾。 仁冲 迁隆昌阴家沟。 礼穆 迁四川屏山县丁家岩。 义侦 迁四川安岳胡家沟。 仕(仁)斌 迁安岳水口寺。 才仕 迁四川资中陈伞匠。 才利 迁富顺大同岩。 才和 迁荣昌张家塘。 文轩 迁荣昌锅底洞。 文针 迁富顺老母墩。 义佻 迁四川犍为七盘山。 仁德 迁荣昌周家湾。 才戬 迁安岳大冲 。 宗怀 迁内江芭蕉湾。 仁绪 迁内江芭蕉湾。 仁愈 迁内江大石鼓。 仁绘
迁荣昌袁家(左土右扁) 仁美 迁安岳黑山洞。 仁清 迁灌县羊子岭。 仁亨 迁隆昌。 义泰 迁安岳黑山沟。 文伟 迁隆昌葫芦沟。 廷宣 迁安岳永康胡家湾。 文时 迁内江凤形湾。 廷然 迁内江李家冲 仁智 迁泸州皂泥坝。 廷显 迁安岳黄家沟。 仁杰 迁安岳黄家沟。 仁仰 迁金堂康家渡。 宗宪 迁内江余家沟。 文龙 迁内江铁帽山。 思聪 迁犍为牛凤山。 思志 迁宜宾潮鼓沱。 文虎 迁宜宾潮鼓沱。 思惠
迁泸州皂泥坝 宗庸 迁富顺牛佛渡。迁隆昌观音桥。 文柳 迁纳溪腰子岩。 才爱 迁乐至双溪镇。 思进 迁釜溪五通桥。 文达 迁资中蔡家场。 仁田 迁安岳转同桥。 仁才 迁安岳高屋基。 仁清 迁隆昌石家坝。 永昭 迁隆昌石家坝。 永善 迁资中张家坝。 廷智 迁荣昌黄家坝。 思伦
义词
迁内江黄龙庙。 宗鉴 迁威远城内。 永相 迁隆昌钟家湾。 廷钏 迁乐至严家沟。 仕镜 迁崇宁安德铺。 仁常 迁崇宁安德铺。 仁信 迁安岳东岳庙。 仁荣 迁金堂跳墩子。 廷玉 迁内江梅家咀。 义备 迁隆昌陈家湾。 宗二 迁乐至王家沟。 思义 迁纳溪。 仁侍 迁安岳观音桥。 应贤 迁遂宁桐梓桥 珠 迁乐至青定溪。 龙 迁纳溪三块石。 思通 迁隆昌核桃湾。 永乾 迁内江合子石。 文让 迁内江兴隆场。 思义 迁内江巫家堰。 才宽 迁内江贺家冲。 仁亮 迁德阳黑龙埝。 应忠 迁德阳下山长。 文礼 迁德阳黄河山。 仁江 迁隆昌城家沟 。 仁儒 迁合川竹元坝。 仁洪 迁内江老虎沟。 文美 迁隆昌。 思权
迁隆昌郑家槽房。 才蒙 迁荣昌。 文望
迁迁绵竹黄泥沟。 文合 迁崇宁安德铺。 晚 迁崇宁周家沟。 思秀 迁崇宁转同桥。 仁数 迁崇宁黄包井。 义清 迁荣昌。 义园 迁泸州皂泥坝。 才横 迁崇宁余家坝。 文 罗先骥 湖南永州电业局
联系电话:130-37494426或0746-8352098 电子邮件:luoxianji8352098@126.com 附:罗炳辉将军的祖籍考
罗炳辉将军的祖籍,历来众说纷纭。据我多年走访所得,初步认定其祖籍乃湖南隆回人。其依据是云南彝良偏坡寨凤鳌墓碑上的记载,其碑文云:“祖籍湖南宝(此字较模糊,然仔细辨认,‘宝’字仍依稀可辨)庆府,少(因为‘邵’字之误)阳县,後居四川叙州隆昌县。生于乾隆戊子九月二十日,地名镇雄分防之夷州下西里二甲地名偏坡寨”据此,将军系湖南邵阳人,应是无疑矣。理由是:(1)隆昌谱记载,其来自隆回者,乃邦麟之裔。(2)隆回古属邵阳县,名隆回镇。其远祖不外隆回之各支罗氏。
近见有人称其系播州荣公之後,实在令人吃惊!鄙人曾于2001年仲秋,拜访了遵义县三岔镇罗诗乾,他送我一册遵义《罗氏宗谱》。经查,琛生七子,四子铎下仅记其居银盏坑而已。琛之七子钦之后裔,亦决无凤鳌之名。故炳辉公决非荣公之裔!应可定论矣。 湖南永州电业局罗先骥敬识
巴马所略乡有罗姓瑶族1000人左右。他们主要分布在尚勤村的拉盘屯、元西屯、巴往屯、弄温屯、弄勤屯,弄中村的弄中屯、郎赖屯、巴笑屯,百久村的小弄中屯、下寨屯、百久屯、弄井屯、马平屯等。除少数来源不明外,大数多祖上来自南丹那地壮族。
明朝嘉靖年间(公元1522—1566年),桂西北布努瑶举事,明统治者派汉人罗王貌统兵平定“瑶蛮”,罗王貌“因功除授那地州正堂”。那时那地州治衙门在现南丹县吾隘镇的那地村,此地居民为壮族,罗王貌任职于此定居于此,后裔被壮族同化,改汉为壮。数百年后,罗姓在当地已是旺族。大约在19世纪30年代,那地部分罗姓壮族因仇杀难 以立足于当地,四处奔逃中部分进入现今巴马瑶族自治县所略乡的石山地区,在此与布努瑶通婚而被同化,变壮为瑶。
所略瑶族男子多入贅,入贅后部分人往往改从妻姓,小弄中屯部分罗姓入贅后改罗为纳。这里的纳姓现在还保存有罗家族谱。
纳氏族称,该族谱外壳原是两块方形铜片,故称“铜书”,其祖公视为至宝,当初离开那地时首先想到要拿的是族谱而非财物。到所略后不敢放在房中,而是暗藏在山上石洞里面。20世纪20年代,现今所略乡所圩村晚内屯壮族豪户罗绍高得知纳姓瑶族有罗氏族谱,多次逼其交出,到手后,知两者为同一宗支,明朝时都在那地,于是拒绝交还族谱,纳氏族人无奈之下拿20斤蜜糖去赎。但对方仍不归还,只是给另一本残谱。虽然变瑶后因无文化不能续谱,但其由汉变壮,又由壮变瑶的过程是清楚的。
巴马其他地方的罗姓瑶族,有部分人和当地壮、汉民族一样,家中祭祖台墙壁正面写着“豫章堂”三字,罗氏祖先显耀于江西南昌,豫章即南昌古名。由此看来,这部分也是由汉变瑶的,只是没有文字记载,说不出祖上瑶汉通婚的年代罢了,然而问及祖籍,回答基本上都是江西。因此,其姓为汉变瑶后留下应是合乎情理的。
平康公,讳幼初,行二十四。其父颖公,字学礼,号“沂水先生”,生于唐僖宗光启元年(885),宋开宝(968~975)进士,官清徽大学士。平康公为颖公第四子,原居抚州崇仁高溪里,以“翩翩公子,不乐仕宦”,于宋天圣年间(1023~1031)游猎至瑞州高安县六都马岭田心,见此地“风水环萃,入赘冷氏,遂成家焉”。生子五:六郎、八郎、九郎、十郎、十二郎。豫章琳琅堂罗氏从旧谱纪世,尊奉平康公为第一代祖。
平康公长子分居荆堆,次子分居鲤鱼洲;三子、四子分居陂上,无传;五子十二郎,讳胜,字成甫,娶孙氏,生子二。胜公殁于宋崇宁癸未(1103),长子无嗣,次子讳仝,字太安。安公生两子,长名燮、次名亶(字公辅)。燮公又传长子铭、次子泰。亶公传子极。铭、泰、极三公传13世,至平康第十七代共有后嗣兄弟156人。明朝初年从第十六代开始至第二十二代,经过一个世纪或更长一些时间,先后从江西迁居湘乡(辖今湘乡市、双峰县、娄底市娄星区、涟源市部分)的豫章罗氏共有41支。
迁湘较早者为极公长子处谦公(讳必达)一脉。处谦公为宋绍兴二年壬子科(1132)进士,授南京都御史及考满朝觐,传10代至平康十五代楼下房允浯公。允浯长子斋三郎,字明与,号宗显,配黄氏,于元朝至正年间(1341~1368)由瑞州深洞天迁入黄冈。宗显次子通三郎,字道智,平康十七代,豫章以字班,明洪武初年(1368)迁徙湘乡,居县前总状元坊,屯业东郊、官埠桥香笔山。道智公生子文凤,凤传廷栋,栋生永协,协传高祖龙与凤,龙移居泉塘,称琳琅堂罗氏泉塘房。其后人拟接明成化二年(1466)丙戌新科状元罗伦母来湘奉老,奉命在涟水河畔北岸县衙侧修建“罗状元府”。府朝东台起风,门对碧洲芳渡,建筑规格较高,规模也较大。门前修石桥,取名“平正桥”。府左侧数十米处,立有“文武百官到此下马”石碑;府右前建有“状元马厩”,其衖子命名为“洗马巷”。县府衙前长366米的古朝阳街,命名为“状元坊”,现成为湘乡市区永久性的街道名胜。清康熙贡生张天麟有诗赞曰:“尚有遗规在,魁名启后来。殿前批实质,江畔育英才。”状元坊就是道智公及其后裔五代人的故居。现道智公后裔除聚居城区与泉塘外,轧桥、月山、岐山、洪塘大河埠、莲花等地均有散居,明、清时期受封五品以上文武官职者有近十人。道智公之后第五代峻德公,系明崇祯时参将,因镇守湘阴麻桥御敌有功,当地百姓立罗公庙祀之。明末,奉令镇守贵州铁索桥,又携子媳家人等率部入黔。后因明朝大势已去,弃官隐居黔地,并繁育后代。泉塘房遗黔一支,如今当属望族之列。道智公之后第九代后裔,先后有16支迁入四川南充等地。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罗瑞卿,四川南充人,极有可能属泉塘罗氏发脉。
铭公之后,平康第十六代祖、田东房学五郎(字玉赞)。玉赞公子、十七代祖如斌公,配杨氏,始迁湘乡潭市黄泥冲。传至二十代祖朝磷公,由黄泥冲迁居县城南门总九江庙,子孙散居在湘乡城南区、土桥、酒铺、潭市黄泥冲等地,称琳琅堂罗氏城南房。该房二十七代祖亨遇公第三子运岗,字峻丞,清封奉政大夫,传子会桃、会昌。会桃字松海,清花翎同知衔,候选县丞,民国元年(1912)四修族谱时任“经管”,《四修族谱序》、《祠堂记》等文即出自他之笔下,均刊载于谱内。会昌字期生,清同知衔,监生。肄业湖南高等铁路学堂,民国元年经湖南都督谭延闿考取最优等毕业,1950年工作分配至双峰,为城南房迁居双峰县城永丰镇的唯一支脉,现已繁衍至贤字辈。
铭公之后,平康第十六代祖、田东房恩六郎(字玉环)。玉环公次子十七代祖鸿基公,字国豫,行升五,于明朝由江西迁湘乡城南鸬鹚桥上,生齿繁衍,无他姓杂处,世传其地为“罗人湾”。其子孙散居在湘乡县城区、夏梓桥、洪塘洲棉花凼等地,称琳琅堂罗氏罗人湾房。
泰公之后,平康十九代祖誉焕公迁湘乡北门,配谢氏,生世玖、世琼二公。玖公世居十三都石门冲,称琳琅堂罗氏石门房。琼公徙居潭市,其子孙今散居在花坪、沙田、大桥、水口、上山岭等地,称琳琅堂罗氏石门下房。
泰公之后,平康第十六代祖、楼下分居中房振纪公之后,第二十代祖世贤公,其子孙散居湘乡洪塘、山田观、邓婆仑等
地,称琳琅堂罗氏石门中房。
铭公之后,田东十六代祖恩六郎(玉环公)传子暘七郎、传孙承珊、承宝二公。承珊,字游三,配熊氏,生子誉福,于明嘉靖年间(1522~1566)偕弟承宝、侄誉图迁居湘乡,“创金田,继立官冲”,称琳琅堂罗氏金田官冲房。承珊公在金田继娶龙氏,生子五:誉缘、誉善、誉庆、誉氛、誉继。誉氛公配彭氏,生子三:世祖、世通、世内,遂为金田官冲罗氏三大支房。承宝公配彭氏,生子四:嘉实、嘉宾、嘉良、嘉彦,现仅嘉宾公支脉有后嗣。金田官冲罗氏后裔今分居双峰金田、泥湾、毛塘、福寿、定胜、颜家、五里牌、集福、小水、桃林、双永、红河及锁石坪壤山等地,已繁衍至昭字辈,约有500人。 以上5支罗氏,迁湘罗氏先祖于乾隆三十五年至四十一年(1770~1776)纂修族谱时,联宗合族花了6年时间才查实,并合族编修了琳琅堂《罗氏续修族谱》。豫章罗氏平康公后裔迁居湘乡还有36支,则“茫无可考”,竟“老死不相往来”。 诸如:
铭公之后,平康十六代祖鼎四郎省春公之后,田东房分居桥头第十七代祖尽四郎迁湘乡,其后裔居地无考。
铭公之后,平康十六代祖玉环公之后,国赤长子、田东房第二十代祖世积之子明辉、明光、明亮迁湘乡,其后裔居住地无考。
铭公之后,平康十六代祖田东房学五郎玉赞公后裔,国缘第四子、第十九代祖誉依公3个儿子迁居湘乡,其后裔无考。 铭公之后,平康十六代祖玉赞公后裔,国长之孙、第十九代誉模公子世栲,栲有2个儿子迁居湘乡,其后裔无考。 极公之后,平康十六代祖振茂、振常后裔,中房第十八代祖国谓、国莲等迁居湘乡,其后裔无考。
极公之后,平康十六代祖、前房申一郎世美后裔,第十八代祖国标公,配张氏,生有3个儿子,均迁居湘乡,其后裔待查。 极公之后,平康十六代祖、楼下房武四郎秉玉公后裔,第十八代国活之子誉机兄弟3人迁居湘乡,其后裔无考。 极公之后,平康十六代祖、楼下房科三郎秉真公后裔,下房第十八代国南之子誉采三子世稳,配刘氏,子朝银迁居湘乡,其后裔无考。
极公之后,楼下十六代祖秉玉公之后,国仁传子誉奎,奎子世绮,绮抚世常之子万章,迁居湘乡;常之子万梁,亦迁居湘乡,其后裔均待查。
极公之后,楼下十六代祖秉玉后裔,国冒之子誉潮,潮传世瑞,瑞为第二十代,居湘乡,其后裔待查。 极公之后,中房十六代祖振纪后裔,国风之子誉遂,遂传世朴,朴为第二十代,居湘乡,其后裔待查。
极公之后,平康十六代祖明十郎明性之后,富五郎长子、楼下第十八代祖国荛,荛传誉谏,谏长子世封,配曾氏,生子三。其中亥过继中房节为嗣,辰出继陂头刘群为嗣,均迁居湘乡,其后裔待查。
据乾隆四十一年(1776)泉塘房际盛公撰《罗氏续修旧谱自序》载:“同邑之桥台(指湾洲、台洲)、马湾(即马鞍)、东岸(指壶天、谷水)、大塘(指观音大塘)、田心(指大杉、国沙、虞塘)、干冲(指金田、官冲)等族,派别源同”,但后来湾洲、马鞍、田心、东岸等房,均另立祠修谱。
尝思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是以欲体祖宗之德,笃亲亲之义,则谱尚焉。按吾罗氏肇自祝融,受姓於鄫公,後之子孙固班班可纪也。厥後珠公,汉相国大司农,居省城豫章沟 成通公居北沙 悉公居西山 霅公居涂埠 瑭公居柏林 璜公居木山 洞公居吉安泰和 温中公居罗舍 景宜公居徙丰城 景逸公居信州 景运公居罗田 景明公居荆堆 景章公迁庐陵 万钧公迁枧上 官止公迁湘阴 元永公迁建昌 元清公迁沙湖 元灿公迁上村 世隐公迁丰城曲江 尹祠公迁曲江 尹伟公迁进贤 有德公迁临川罗家巷 有猷公徙迁丰城宣风乡 有一公徙新喻罗坊市 有文公迁鸟祉岭 汉收公迁西安兰田 汉庄公徙泰和 汉壑公居兴国州 宏极公迁浙江 宏德公迁池州铜陵五松山 大定公徙深洞 宏仁公居吉安熂下 宏大公居通州 宏修公居进贤罗坊 仁安公迁庐山 义安公居万寿宫 绍谦公居贵溪 绍塑公迁河间 绍金迁西昌 国祯公居南罗坊 国旺公居西昌 绍猷居邓埠 绍贞公居宁波 绍绪公徙万载 纶公居松湖 绍大公迁万安 绍温公居暹岗 绍贤公居新喻 立贤公迁西山 鸣极公迁关头 鸣慈公迁新建 仁伦公迁下坊 赠公迁嵩山 仪炳公迁东亘 仪制迁新昌 仪瓘公迁清江横里 仪(左食右希)迁泰和 仪邵公迁大平 礼容公迁南兰罗坊 天化公居蜀青神谏官社礼女 宗法公居罗坊 宗泾公居滁槎 宗训公迁丰城石坑 得记公徙歙县凤凰山 廷进公居大山 廷泮公居寿州 廷汲公居新喻蒙山乡折桂坊 廷宝公徙大湖孝义乡 廷仁徙饶州府安仁县开兴乡莲塘里 廷信公居洪城又迁新建 成时公迁安祮 承教公徙建昌依仁乡 邽老公居峡山 朝老公赘建昌南丰军耆村 世老公赘诸暨开化乡 承淮公赘黄台承壮公後徙建宁 迁方公居星子金钟堰 清亟公居眉州山 德闰公居罗溪 迁洋公迁宁海侯城里 迁祥公後迁新建 德温公迁宜黄上坪後家吉水南坊 天相迁德安 天达居闽龙溪 天环迁吉石州 廷隆迁马裔 天照迁漳渡 天明迁歙县呈坎 学德迁官庄 德兴迁新建东山 德禄赘清安南溪湖 天离居蜀溪 德明居水南 宗瑗赘分宁 敬老迁饶州乐平 承启迁吉水归仙里 桂老赘安福清化里 廷长公初徙霄 廷渊公徙歙县登瀛坊折桂里 宗赐公居中山呈 宗悦公居进贤德虚 学良公迁丰城石坑 廷林居抚州万峰黄 学汉居湘阴 崱公居庐陵秀川 承苑居界岗 学璜居三巷口 承谟公公迁德安 应老公迁庐陵 承汤公徙新喻 承湋公徙吴兴 承传公迁临川新喻 延公居大和仁寿乡 天善公後居枯之青山 德谦公迁婺源 德近公迁吉水西园 德徵公居吉水 廷琏公迁南安南康兆屋乡 成景赘丰城大坡李 成裴徙南雄 炳老赘广信玉山 德咸公後迁黄梅永福乡 德盘公居水县栖鸾乡 会老居临川西圆文公坊 廷康公居永新中村 天锦迁安福罗家巷 从隐公初徙钱塘後迁庐陵 从边公居吉水石井 寅公徙吉水仙井 德闻公徙新建罗家湖 天秩公赘歙县呈坎 天真迁庆元府 天明公迁歙县呈坎 德厚公迁福建石门许 廷佑公居杨子县甘露 庭富公迁婺义乌凤林 尊老公迁湖州德青永乡 佳考公迁饶州乐平 成举公迁都昌 承迪公迁穆源 遵老迁台石马 庭庙、庭昭公居庐陵宣化坊 庭风公居漂阳瑞
莲坊定老居分宁 天溶公居杨州八十里王岭女 天济公居南康莲花山庸後有著作郎名绍居黄州 圆正公隐九华山 天垂公迁庐陵 天乔公居南雄 德延公赘建昌唐科里 德昂公迁安城里 德钟公迁安山李 德喜公徙曲阜厥里孔 德盖公徙齐山醒翁岩 廷昊公迁金溪归德乡 德谏公赘道州营乐里 德熙公迁贺兰山 德开公徙婺源还珠里 德符公学禅 德贞公赘建宁梅仙山 德华徙武溪 廷向公後迁新建漕坊 廷棋公居新建 庭慎公迁武陵又迁西柳山 惟德公居星子陶坑罗家 议嘉公居招宾 四三公迁治城 廷户公後居筠 乾一公迁进贤 乾三公迁靖安南源茶坪 乾四公徙南昌靖安 乾吾公迁奉新高坪 乾六公迁瑞州路口 义公迁江州 礼公居武陵 智公徙靖安双溪 世昌公居分宁县 世杰公徙新建厚田 天锡公居金溪 天福公居柘林 天发公九皐其後也 天伦公迁南昌黄源 天纪公商居齐州五溪 学文公居膝树下 万顷公迁宁海象山陈顼居公今上高九峰寺右(此句不好理解)天儒公赘越溪王 天肃公宋国勒为禅师 望老公居南城麻姑山 修老公赘白湖岭 昌廷推公迁眉州眉山 崇公迁江下黄鹤山 廷谷公居建昌南城云梯坊 类老公迁溪梁白水乡 标老公迁南歧 廷枢居金谿 振老公迁中山 春老公徙靖安南岗香恩 柱老公居庐陵水口 椿老徙上饶明伦里 天通公居南丰石油里 颢公徙昌平高梁河 廷宣公赘延安膚施乌水乡 廷宜赘吉安祮丛桂坊 廷室公居东阳仁寿乡 淑公居安仁 德禅赘临江新喻新昌里 时平公居白沙巷 仁厚公居罗坊 秉中、秉宇二公迁蠺石桥湾头 科公迁沙县下茂 璇公迁丰城 思企公徙居廷城白塔独江小路口 学姻公居罗坊 应乾公迁襄阳 世昌公迁崇仁高垍 学鲁迁吉水 文著公五代末迁闽城 圣麟公後居沙墎 友仪公徙栎桥 春融迁居墎溪 仲和公居临溪观背 磁龟支下智友公、成中公 、景章公居庐陵 仁通公迁进贤罗坊 义通公迁南官 礼通公迁南丰罗坊 智通公居南丰适源 应通公迁达池枫岭 达通公居宜黄仙九都茭源库前滕通公居研柴冈 明通公居临川滕桥 中通公居南坪 臣通公居宜黄棠阴 安通公迁罗源 淑公迁上段 洤公迁上保桥头 湜公迁黄坑 乾公居宜黄 彦安公迁饶州 仲一公徙崇仁上下畲 仲二公居崇仁堂下。其间录载不过大约所举耳。然登贤书者有人,游仕宦者有人。元恺林立,金紫蝉联,诚望族矣!于是浩然叹曰:三世不修谱谓之不孝!吾谱之修,俾昭穆灿然,尊卑炳如,庆吊相及。故其宗也,存冻水之源,而收录无遗;其非宗也,而狄青之谢,而不希荣达。其溯高、曾祖,昭所目也,其录子若孙明所嗣也。系以事迹去处明矣。缀以实录,死生正矣。揭以人品,附以著作,文献徵矣。观吾谱者孝恺之心,可油然而生矣。但亲疎未免混淆,尊卑每至失次,是为序,以明支分派别迁居云尔! 峕
皇清同治七年岁次戊辰腊月 谷旦 北关十八世裔孙士彬敬撰
1998年戊寅岁,古葭月初九日抄自余江中童十都罗氏族谱
鉴于四川籍罗氏,基本上都认麻城孝感乡为祖籍,并且有所谓诗八句。2000年仲冬,我就专程到麻城走访。在白果镇见到了97年麻城罗氏宗谱主修,白果镇委书记文秀,并在麻城地名办询知孝感乡的地域。他们并送我两本《麻城地名志》。该地名志极为详尽,可是根本找不到什么洗脚河、高阶檐……2001年及2003年三次走访四川,得知多数湖广填四川的宗族,不论张王刘李……各姓,多数都说是麻城孝感乡来!甚至还有什么桂阳孝感乡,祁阳孝感乡等等,不一而足。总之,凡不明祖籍者,统称为麻城孝感乡来。试想一个孝感乡,能有多少人?即使全部去填四川,也填不满四川啊!这是一个最浅显的道理,为什么他们就不明白?为了彻底查清麻城籍罗氏徙川情况,所以我在2004年仲夏,再次去麻城白果。在柏树寨先海宗亲家,忙了一天一夜,仔细翻阅了八十余册谱书,将麻城籍罗氏族人,或官或商或填四川者,一併抄录在册,共约三百余人。今将其父名、生卒年月、配氏及子名,一一在网上公布,以利四川籍罗氏认祖归宗。 河东分: 十三世
廷利 入川未归,子一 早逝 妣邹氏 , 系康熙时人。 廷恭 入川未归。二公系维洪之三、四子。 廷知 字正国, 殁於四川。 十四世
洪涟 廷谐子,入蜀巴县未归。弟洪沦,入蜀万县未归。 洪信 廷扬子,字李诺,入蜀贸易未归。子二: 义 、 宗舜。 洪泽 廷文子,卒于蜀。
洪江 廷文次子,入蜀嘉宁(陵)县贸易,卒于石花街葬彼地。 洪海 廷文三子,人蜀渝城贸易,卒于长春镇龙泉山,无出。 洪功 廷华次子,殁于川内川县龙驹坝。 子二: 宗珠、宗理 止 洪仕 廷实之子,字开仕,入川未归。子二: 宗乾 、宗坎
洪仁 廷爵子,字元长,贸于蜀渠县静边场未归。子三:宗明、宗扬、宗智 洪礼 殁于川,妣王氏葬梨子园。 子二:宗元、宗有 洪利(地)廷昭子入川,卒。 洪余 廷昭子,卒。
洪顺 廷晖之子,入川卒。妣谈氏,葬白果栗园。子一:宗言
十五世
宗莲 洪圣长子,字步周。入蜀贸易,殁于盘沦镇崔公山,葬彼地。妣李董 丁,子一:承辅 宗瑚 洪烈长子,入川未归,子一:承栋 宗源 洪烈次子,贸易四川未归, 宗辉 洪义子,殁于四川。子一:承烈
宗乾 殁于蜀云阳县老龙庙,葬后山。妣朱氏,子一:承琮 宗扬 洪祚子,入蜀贸易未归。 宗成 洪琮子,入川卒。 宗明 洪先子,入蜀未归。 宗爵 入川,娶胡氏,子一: 十六世
承智 宗琳子,入蜀贸易未归。 承节 宗晖子,入蜀贸易未归。 承材 宗晖子,入蜀贸易未归。 承梁 宗易子, 贸蜀未归。 承梅 宗海子,卒于蜀,娶余氏。
承林 承海弟,入蜀贸易,殁余渝城葬彼地,无出。 承淮 宗智子,入蜀贸易未归。
承德 宗明子,西蜀生,居渠县静边场。子一:立刚 十七世
立合 立福兄弟,承茂子,贸川未归。
立周 承林子,贸易入川剑州葫芦溪,殁于道光丙申。子五:佑善、佑良、 佑全、佑桂、佑福 河东分共有三千余人,住白果、宋埠、麻城。 老派:
鼎单道单克从(立人旁)应仕三之维廷洪宗承立佑启文学先登 柏树分 上湾 下湾
恭公支下
恭公 字明甫,葬白果西湖塘东岸上合,四修谱时与鼎同迁同墓。妣谌氏,葬刘家冲。子四: 富、贵、荣、华。 后裔分居柏树寨。此次修谱时,失修者:黄陂、麻城张家畈、梅花园、河南深沟。 柏树分上湾 十三世
应工?字良弼,荣敕次子殁于四川,妣詹氏,葬五斗丘,向南,无出,抚宗兴为孙。
应俊 字文质,荣锡长子,殁四川。子一:洪兰 。弟 应彦 字思圣,殁葬 四川 。子一: 洪 启。 十四世
洪春 应见之子,入川未归。 洪太 应训之子,入川未归。 洪慈 应柱长子,出贸四川未归。
洪元 廷明长子,入川未归。妣王氏,无出。 洪亨 廷明长子,入川未归。 洪贞 廷明四子,身殁无传。
洪义 应高次子,字时纯。出贸四川铜梁平滩河,殁葬彼处。子一:宗敏。 洪礼 应高三子,字时周。贸四川,在平滩河落业。子二:俱未详其名。 洪灼 廷儒四子,入川未归。 洪升 廷裕三子,入川未归。 洪选,廷贵之子,入川未归。 洪相 廷荣长子,入川未归。 洪佐 廷荣次子,入川未归。 洪国 廷陞长子,在川身故。
洪銮 廷阶之子,出贸四川,殁葬彼处。子一:宗绍。
十五世
宗富 洪祥长子,身殁四川。
宗太 洪舆次子,入川未归。子一:承贵
宗寅 洪世次子,殁于四川。子二:承义、承富。
宗旺 洪植长子,字太遇,行一。贸易四川霍州龙凤场,殁于其处。扶亲归里,葬余家地。 子一:承学。 宗孔 洪源长子,入川未归。
宗禹 洪淳子,字太平,入川未归。无出。 宗惠 洪佐之子,入川未归。 宗乾 洪钦之子,入川未归。 宗荣 洪德之子,在川身故。 十六世
承镐 出贸四川烧酒坊,身殁彼处。子一:立贤。
承际 宗尧次子,字尔?,出贸四川。生乾隆十九年甲戌,九月初六日戌时殁于乾隆五十九年甲寅,十一月十九日亥时。葬成都府中江县懒板凳公山,东向,妣吴氏。 十七世
立玉 承交之子,贸四川涪州,子三:佑胜、佑德、佑连。 立魁 承富长子,贸四川云阳县龙洞,葬彼处。弟立元亦徙此。 柏树分下湾 十二世
荣仁 之智长子,字深入,在四川早卒,子一未详其名。 十四世
洪春 应先长子,字首富,往四川安岳县落业。妣郑氏,合葬翰林洞封河郑姓(地)。子三:宗普,其余二子失名。 洪渭 廷秀次子,入川未归。
洪思 应发长子,身丧四川路上。妣董氏,葬檀树坟西首。子四:宗璜、宗琦、宗琳、宗鳌。 洪占 应乾四子,往四川失考。
洪盛 廷元长子,字邦兴,(往)四川未归。妣朱氏,葬河西檀树坟。子一:宗赐 洪彦 廷且长子,往四川未归。妣葬檀树坟西首。子一:宗启。 洪国 廷业长子,往四川未归。 洪湖 廷衍长子,往四川未归。
洪见 廷宽次子,丧于四川利川县新场,葬关山。子一:宗应。 洪忠 应宽三子,贸四川未归。妣陈氏,生乾隆辛酉二年,无出。 洪猛 廷敏长子,丧四川谌家池关山。 洪强 廷敏三子,往四川未归。 十五世
宗云 洪仁长子,丧四川安岳县,葬北关外。妣李氏,葬大松树向金台岗。 子一:成富。 宗琦 巨金长子,贸四川遂宁县,殁葬彼处。妣凌氏,葬岗上地向西南子三:承骥、承交、承仆。 宗礼 洪盛长子,葬四川高板桥。妣旺氏,葬王家坂。子二:承启、承秀。 宗寿 洪盛三子,往四川未归。妣誾氏,葬刘家凹。子一:承信。
宗意 洪富长子,生乾隆壬戌九月十九日辰时,殁嘉庆戊午正月二十六日寅时。丧四川潼川府中江县,地名里都崔家沟 ,辛山乙向。妣誾氏,子一:承梁。
宗纲 洪维次子,殁于四川皮(郫)县,葬杨家坟。子一:承德。 宗义 洪维三子,殁于四川郫县,葬北门外杨家坟。子一:承立。 宗顺 洪先之子,往四川未归,无考。 宗永 洪维四子,殁于四川广院寺,妣无出。 宗贵 洪常之子,殁于四川。无考。 宗权 士龙之子,出贸四川德阳县,无传。
宗商 洪聘次子,丧四川,妣荣氏,葬罗山傍。子二:承习、承鹤。
宗宪 洪聪之子,丧四川,妣姜氏,生乾隆壬戌,二月初七日亥时。殁嘉庆戊午,十月初九日未时。葬荷叶地。子二:承唐、承虞。
宗荣 洪名长子,丧四川葬云山城。妣誾氏,葬桑子园。子四:承尧、承舜、承富、承贵。 宗海 洪士长子,丧四川。
十六世
承寿 启焕三子,葬四川安岳姚姓居屋后,山向西北有碑 承禄 启焕五子,葬安岳县七里桥姚姓庄,有碑。娶陈氏,转适。 承天 启交之子,丧四川陨阳县,葬于龙洞。
承骥 宗琦长子,与弟承交外贸遂宁南农河,娶陈氏。弟住南家河。 承习 宗商长子,外贸四川未归。
承尧 宗荣长子,早岁入川,未知去向。子二:立志、立贵。弟承富早入川 承彦 宗显次子,久贸四川,娶董氏。 十七世
立远 承柱三子,生嘉庆元年丙戌,八月二十一日巳时;殁咸丰六年丙辰十月十一日。葬川省大宁厂主宫后义地。子二:佑仕、佑大
立富 承翰之子,殁于四川安岳县。娶袁氏,转适。子一:佑发
立顺 承宽长子,贸易于川,殁道光十七年丁酉,正月十六日子时。葬四川安岳县城外蔡姓祖坟边。子一:佑元。 十八世
佑才 立珠抚子,葬四川安岳县帝主宫官山,建有墓碑。抚佑高长子训洁为嗣。 柏树分贵公支下均旺公支派外迁志 十五世
有则 未详所出,往四川未归。
柏树分贵公支下均美房外迁志 十五世
士祀 细公次子,殁于西蜀。 士富 细公三子,往四川未归。 士礼 铠公之子,殁于西蜀。 (3)宋埠分 卷之十 承公支派
( 承公为四世,十四世前失考,只具名而上无继下无传,直至十八世才 有简要记载。) 宽公支下夏公支派罗杨马支
(本支十六至十八世,有数十人外迁,均去向不明。) 十二世
启云 尚华之子,配曹氏,子一:正宗,迁四川云安厂。 十三世
正节 友云长子,配丁氏,子一:一经。同迁四川叙定府城内。 十四世
一公 正辉次子,失序。与弟九公同居德阳县。 十五世
士超 一国之子,迁四川云安厂。
士麟 一经次子,与兄士麒住四川叙定府城内。 士敬 一章长子,与弟士谨同迁四川重庆府内。 士诚 一策之子,迁四川重庆府内。
士让 一表长子,子二:启蛟、启凤。弟士谦,子一:启鹏,同迁重庆府内 士哲 一柱长子,子一:世极,迁云安厂。
士美 一辉之子,配蔡付,住成都省。子二:世玉、世启。
士准 一柱三子,住重庆府城东二十里龙井桥。一柱长?子士汉?次子士章, 一梁子士团,同迁于龙井桥。 士瑶 一荣长子,配氏鲍,墓葬金堂县大河湾。子二:世选、世宾。 十六世
世良 士杰之子,乾隆乙巳迁四川,子一:国科。
丫枫树分道富公支派纪公支下五门 柏林堂 九 世
华清 海公三子,殁于四川万县。妣灵氏。子一:楚策。
十 世
楚秀 银清长子,字思泉,入川未归。子三:中纯、中纶、中孟。 十二世
祯祥 楚游之子,中年往川,杳无音信。
以文 之章之子,字宏义,外贸四川。妣张氏,葬面前畈。 十三世
廷烈 以仁之子,卒于四川,妣陈氏葬梨子园。子一:洪曙。 廷燕 以才之子,行六,葬四川遂宁县。子一:洪璧 十四世
开江 廷策之子,徙居四川安县臭水河。子四:宗宏、其余佚名。 开发 廷荣长子,殁于四川仁寿县赵家场。子二:宗旺、宗银。 洪晖 廷熙长子,殁葬四川万县,子一:宗伦。
洪晙 廷熙三子,贸易云阳县。妣顾氏,合葬盘沱镇东岳庙。子四:宗意、 宗顺、宗江、宗德。 洪曙 廷烈之子,父子外贸四川,杳不知其所之。
洪时 廷照之子,外贸云阳盘沱镇,卒葬檀木岭。子三:宗合、宗文、宗武 洪台 廷熊之子,贸易四川 止。 洪圣 廷试之子,外贸殁于四川。 洪进 廷谏之子,贸易四川,妣王氏。 洪取 廷论之子,贸易四川,妣王氏 无出。 洪富 廷论次子,徙居夔府白羊坝。子一:宗贵。 十五世
宗敏 开国长子,字校胜,殁葬于四川安岳县臭水河。子四:承富、承功、 承道、承贵。
宗义 开元长子,生于雍正甲寅七月初四日戌时,殁乾隆辛亥三月十八日亥 时。葬四川嘉定府仁寿县赵家场。子一:承万。
宗泮 开宗长子,葬同宗义处。子四:承瑚、承玺、承璨、承瑶。 宗武 开爵四子,外贸四川龙安县 失考。 宗才 开玉长子,殁仁寿赵家场。子一:承龙。 宗朝 开玉三子,殁葬赵家场南头东北向 无传。
宗英 开科抚子,生雍正乙巳十月初九日寅时,殁葬赵家场南头。子一:承 主。 宗能 开泰长子,外贸仁寿赵家场,
宗达 开泰次子,亦殁仁寿,与兄同葬一处。 止(即无传) 宗禄 开泰四子,殁于仁寿葬附兄茔。子一:承抚。 宗华 开榜三子,殁葬仁寿赵家场,无出。 宗旺 开发三子,殁葬赵家场。子一:承凤。 宗启 开茂之子,殁葬仁寿赵家场,妣陈氏无出。 宗贤 洪元次子,贸易未归,殁葬四川。子一:承政。 宗林 洪向次子,与弟洪松同葬陨阳县长塘井。子一:承羔。 宗凤 洪(左日右冉,或疑为“聃”字之误。)贸易四川,殁葬龙洞处。
宗意 洪晙之子,贸易四川,子二 佚名。弟宗顺亦贸四川失考,三弟宗仁贸 四川,驻籍重庆府,妣刘氏失考。老四宗德,亦贸四川。
宗孟 洪习四子,殁葬四川大宁厂。子二:承煦、承清。 宗贵 洪富之子,外贸四川未归。 十六世
承才 宗银长子,与三弟承仁,贸易四川,生殁失考。 承康 宗常之子,贸四川未归。子一:立进
承国 宗尧四子,外贸西蜀未归,生殁失考。长兄承应,妣高氏,生殁失考,葬云阳县柳湾 无传。 承龙 宗朝之子,外贸四川未归。 承元 宗国之子,贸易西蜀。 十七世
立常 承富次子,贸易四川,杳无音信。其兄生乾隆丙戌,六月初八日戌时 。贸四川殁葬陨阳,无传。 立纪 承功长子,生乾隆戊子正月初三日,辰时。贸易四川,葬殁失考。 立顺 成先长子,咸丰六年贸四川殁于陨阳。
立楷 成棫五子,殁于陨邑,葬玉皇阁后。 立森 承榜之子,贸四川万邑,殁葬彼处。
立舜 承富次子,生同治壬寅,自光绪癸巳回梓。当年外出成都府彭县普照 寺,娶西川女陈氏。子二:佑夷、佑齐。 立栋 承遂长子,贸易四川。抚子佑瑞。 立员 承勇次子,贸重庆府。子一:佑喜。 (5)丫枫树分 崇公支下 道义公支派 十五世
宗福 洪圣次子,殁葬四川。 十六世
承连 宪公六子,生乾隆乙卯,贸易入川。子三:立福、立鳌、立森。 十七世
立周 承祥次子,贸易四川未归,殁葬陕西镇坪城西。 立鳌 承连次子,落业四川。子三:佑达、佑遴、佑进。 立森 承连三子,殁葬四川,子一:佑文。 祯公支下 河南分
考:鼎公子五而无祯公,祯系何出不知其详。曷为列为一分也。盖自 本。 十四世
开考 显文之子,外贸四川遂宁县三合场落业。
开续 九华次子,贸殁四川。子三:士金、士敏、士坤。 十六世
承有 士金之子往四川云阳县。 崇公支下 道渊公支派 祖基分 十四世
开明 廷忠四子,落业四川潼川府乐至县宝宁场,子一:名恺。名恺子二:十五世
宗亨 开敏次子,出贸四川,子一:承志。 宗桂 开基长子,出贸四川,不知去向。 宗义 开学次子,殁于川。
宗槿 开文三子,殁于川,未考。子二:承先、承有 。 十六世
承高 宗荣长子,与弟承玉出贸四川宝宁场,有后 失考。 承湖 承彩之子,出贸四川宝宁场(县) 承烈 宗楠长子,出贸四川未归。
承章 宗梅之子,出贸四川,闻娶妻生子,未归。
承富 宗校长子,出贸四川,殁于其地。弟承贵亦殁于川。 承有 宗杨?之子,出贸四川,子二:立忠、立品。
景荣 文浚长子,字大声。生乾隆壬申七月十七日未时,嘉庆丁卯八月初一苦竹沟。子一:光耀。 茂柏 文藻二子,出贸四川。
茂桃 文澳三子,字大玉,出贸四川。 十八世
佑楷 光荧长子,字仪甫生道光庚子十一月二十四日丑时,于光绪壬辰二月兴场。子一:启良。四弟 佑礼字福亭,殁于紫阳县。子一:启钟。 丫枫树 道贵公支派 徙川志 十五世
宗元 洪燧长子,贸四川重庆府,抚宗亮?(疑为承亮)
宗鲁 洪燧次子。同兄贸重庆府,葬川东山坪(不)沙溪子。子二:承魁、承 宗平 洪炽之子,生乾隆丙戌五月二十五日未时。出贸四川堆州。 丫枫树 道忠公支下 载公支派 徙川志 十二世
乾隆二十七年户首近?道,敬宗收族,联为一承泰、承明。 日辰时,殁于四川龙安府平武县,葬沙窝子初一日,殁于四川万源县大竹河,葬三会涌亮 出继 以度 藩公次子,自幼入川外贸,后不知所终。 十四世
金美 廷(上下结构字,上左单立人右凡;下为玉字)四子,往川贸易未归
金鼎 廷仕三子殁于四川,子二:宗浩、宗泗,浩殁葬万县;泗殁四川,葬 父侧。 金珂 廷韶三子,字天赤 葬四川大宁厂城隍庙.子二:宗禄、寿县。 十五世
宗汉 金友次子,殁于内川县,子一:承顺。 宗溢 金銮次子。殁于大宁厂。
宗浒 金陛之子,殁于大宁厂。子二:承宝(承?出)、承宪(谈出)
宗禄 金珂之子,乾隆戊寅四月廿九日午时生,殁嘉庆三年戊午十二月初四 日酉时,葬大宁厂。子一:承英。
崇公支下 道忠公支派 大湾东分 十三世
廷元 以珠四子,贸四川,殁于忠州,合葬东岳庙。 廷友 以选之子,殁于四川,子一:士言。 十四世
士适 廷讽次子,殁于川,无传。 士富 廷富?三子,殁于川,无传。
洪礼 廷楷长子,与弟洪周一同入川,失考。
大(繁体“傩”字去“佳”字) 廷辉长子,入川杳无音信。 十五世
宗瑾 士华之子,殁于四川。子一:承松。 宗光 士达之子,贸易四川。
宗英 士杰之子,入川贸易,生于乾隆丁卯十一月初八日申时。子一:承统。如意 士珍之子,入川。
(6)道忠支下 绶公支派 大垸西分 十四世
士怀 启亨四子,贸殁四川汉州,葬失考 。子二:长子 以争流入湖北安陆 士舜 启太之子,贸殁四川。子一:宗楷。
士茂 廷道次子,贸殁四川潼川府安岳县。子一: 朝。 士宜 廷炎次子,贸殁四川重庆府,无传。 士阁 廷季长子,早年出贸四川,不知所终。 万祥 在前之子,贸易四川简州。 十五世
大朝 洪垣长子,字卓章,贸易四川,殁于绵竹县射水河难?城十里,无传 大经 洪塾次子,字为能殁四川夔州。子二:世朗、世和。 大志 洪堦次子,字名扬,贸殁四川。子二:世清、世福。 宗惠 士恭次子,字文采,贸殁四川,子一:承俊。 文斗 士有之子,出贸四川,殁于中途,无传。 宗发 士悝长子,贸殁四川,子二:承泰、承庸。
宗起 士悝次子,字文贵,贸易四川安岳县姚市镇,子二:承圣、承贤。 良俊 士强长子。生康熙辛卯四月三十日辰时。出贸四川梓潼县三益桥未归 宗德 士富之子。贸易四川。子二:承遂、承顺。
文朝 士彦次子。贸殁四川,葬白衣庵。子三:俱失名,并殁葬四川,失考 宗魁 士洪次子,贸殁四川 无传。 彬 士昌七子。贸殁四川万县襄渡 无传。 鉴 洪进之子,出贸四川,不知所终。
宗起 士魁之子。乳名望儿。贸易四川巫山县所属,土名凹凹不积压所终( 富 其(左示右半)次子,贸殁四川万县。子一:承启。 圣 士福长子,明殁四川保宁场。子一:承堂 。
府;次子 寄籍汉川。 原义不明)
瑄 士义三子,字九如。贸殁四川保宁场。子一:承起。 十六世
承林 俊公长子,出贸四川乐至县保宁场 无传。弟承宗,更名承志,出贸 绵竹县马尾口。抚子失名 未归。 士华 大吉长子,与弟世富,俱贸殁四川。荣 无传,富 子一:立制。 士龙 大学长子,与弟世凤、世麟俱贸四川。麟 贸保宁场。 世仁 大贵长子,贸四川夔州府未归。子二:立兴、立说。 世福 大志次子,贸殁四川,失考。
承礼 宗名次子,出贸四川温江。子一:立选。 承发 宗国之子,出贸四川未归。 承奉 宗泰之子,出贸四川,不知去向。
国有 宗烈长子,出贸四川温江县。子二:立栋、立富。 国凤 宗烈次子,出贸四川不知所终。子一:立荣。
承泰 终发长子,出贸四川不知所终。弟 承庸 乳名二仆,亦出贸四川不知 所终。 承圣 宗起长子出贸四川安岳县姚市镇。弟 承贤亦出贸四川。 承遂 宗德长子,贸殁四川 无传。
承元 文举之子,贸殁四川汉州白衣庵。子一:立怀。 承贵 宗华次子,同弟 承荣 贸殁四川涪州。 十七世
立贵 承举次子,贸易乐至县保宁场,弟 立荣亦贸此。 立尧 世英长子,贸易四川失考。
立禹 世明长子,与 弟 立言俱贸四川失考。 立高 世富之子,出贸四川,失考。
立仁 承舜之子,贸殁四川温江县,葬北门外。子二:佑和、佑宏。 立栋 国有长子,出贸四川温江县。子二:佑圣、佑能。 立富 国有次子,出贸四川失考。
狗儿 承圣之子,同父寄寓安岳县姚市镇,未归。 如意 承权之子,出贸四川,失考。 三喜 承权之子,出贸四川不知所终。 十八世
佑仁 立伶?之子,贸易大宁厂,殁葬帝主宫义地。 佑仁 立茂之子。贸易大宁厂未归。
佑凤 立华之子,贸四川温江县。子一:启寿。 寿元 立志长子,贸殁四川
道忠公支下 缙公支派 河北分
士烈 绍兴次子,同父往川,居夔州,子一:清礼。
士金 不知所出,长子 清麒 三子:清志 俱殁四川。清志子一:承望。
均顺 贵公八子,子三:天鲁、天久、天元。顺公带次子入川,居成都府华 阳县,开贸砻坊,天鲁居城内,天元居陡坡山。 后 记
2004年五月初十日,我为彻底查清麻城籍入川罗氏情况,以澄清四川罗氏滥认祖籍之弊。故特继2000年仲冬,走访《麻城罗氏四修族谱》主修,白果镇镇委书记文秀之后,再次访问麻城白果。当晚在白果招待所得知,白果镇西一里许的柏树寨先海,系四修谱的第一付主编。故于当晚去他家拜访,他十分热情地接待了我,并答应明日放弃 50 元的工资不要,请假在家同我查阅族谱。次日五时半,我赶到他家,两人开始工作,整整忙了一天一夜,翻阅了八十余册谱书,将麻城籍入川者名字及其简况,一一记录在册。然而,“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所以请四川籍罗氏,尚有疑问者,直接写信向先海宗亲查询。
此名单之诞生,与先海兄的无私奉献是息息相关的。在此特向他表示深切的感谢!也深深地感谢建平和良富二位站长,费神在网上发表,为四川罗氏宗亲寻根,提供了十分方便的条件。 麻城城罗氏各支派行
罗 一 冲: 镇海材勋在,锦清相焕均。锡泽荣熙增,钦源本照坤。 罗邑上堡派: 克绍资先荫,家声续豫章。翼贻宏泽懋,继绪蔚其昌。 新洲张店派: 贵汝玉文学,为尤太大尚。应一世金之,永流方万古。 前创修续立派: 钰润材薫陛,锡泽荣灿堦。景清相照在,钟源本耀坤。
六次续修派行(此可能为外地派行): 志立宏观昊,精诚勤思嘉。修齐兴邦业,建功振中华。 现麻城罗氏在世的最大派为十七世“立”字派,最小的为“世”字派。 四修各分名承:
柏树分 罗阳马分 祖基分 丫枫树分 大垸东分 山上分 大垸西分 河北分 瞿家畈分 沟下寨分 河西分 河东分 河南分 宋埠分。 更正:
(一) 前发往网上之(5),崇公支下 道忠支派 大湾东分十四世括符内应为“仅”字。
(二) 前发往网上之(6)道忠支下 绶公支派 大垸西分。一十五世富公条括符内之“示”字,应改为“衣”字。 以上二处 请二位板主予以更改。
据我族家谱记载,我族为豫章罗氏柏林堂之后裔,属珠公(豫章罗氏始祖)-瑭公(南昌柏林罗氏始祖)--企生公-崱公(江西庐陵县秀川始祖)-达公—皓公—珣公—贞公—从公—仕闵公—师贽公—咨谋公—宽淑公—先登公—天佑公—有进公世系。 我族迁楚始祖友进公,字德修,号茔钦,天佑公四子,在明朝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从江西泰和县始迁至楚南宝庆邵邑城西谭井湾居住,配俞氏,生四子:仲祥、仲先、仲奇、仲青,四大房择地分居,仲祥、仲先房后人现居住邵阳县长阳铺、岩口铺等地,仲奇、仲青后人现居住隆回县岩口镇(2006年8月由乡改为镇),主要分布在温里、大来、新坪、龙口、塘头、枫林、梅塘等七个村院,现有人口3420人,其中龙口村401人、梅塘村211人、温里村310人、新坪村250人、塘头村308人、大来村503人、枫林村280人、塘坳村308人。
我祖仲祥公房后人从明朝初期到清朝中期,即公元1420年-公元1806年的386年时间内,由于人口增多,资源有限,加之各时期的社会环境等等诸多因素,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各支系之后人就不断往外贸易,继而在外安家立业;也有在清朝从康熙十年(1671年) 大规模开始,至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为止,前后共历时105年之久的“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时期,响应国家政策,迁居四川省居住的,根据家谱记载,从公元1420年-公元1806年的386年时间内,外迁者达120多人,且90%之人都是迁居到四川省,含现在的重庆市。外迁之宗亲,限于当时之交通和生活条件,想回湖南认祖归宗,实在是很困难之事,就造成家谱上对外迁之宗亲的详细居住地记载不详,也就使现在的寻亲难之更难。现奉上这篇文章,希望我族外迁之宗亲后裔,能有幸目睹,便于寻亲。今后有时间再补上仲先、仲奇、仲青公房外迁之宗亲情况。 为便于寻亲,特将我族字辈奉上: 1.仲祥房字辈:
仲才文碧子,永思志朝添,春景生伯万,忠孝世代传。 2.仲先房字辈:
仲才文必字,永思廷添仕,宗祖承尚用,忠孝世代传。 3.仲奇房字辈:
仲邦必思永,远宗祖廷应,才尚国正经,纬安民广仁。 4.仲青房字辈:
仲邦必思永,远宗祖廷应,才(尚国)正万方,奉承定广仁。
在清朝嘉庆八年(1803年)我房始修族谱,已到了我房18代的 “世”字辈,加上四房住地分散,字辈不统一,且有些是同字不同辈,造成错乱,后四房议定了合族字辈,要求嗣后阖族后裔必须依照字辈取名,不得混越,当时议定了合族字辈为: 道德开昌运,家声信久延,学纯崇光大,品望步高贤。
在同治六年(1867年)续修族谱时,又增议了字辈,如下20字: 坚节同圭璧,清真益洁廉,临轩希硕彦,甲第并连元。
家族排定的字辈,也是为了子孙日后能认祖归宗,此也是先祖之愿望也。 附:有进公世系仲祥公房后人迁居外地人名如下:
1、罗文豸,才旺公次子,字豹变,住潘冲,岁贡生,生卒年月不详;祖妣陈氏,子一:碧睿。文豸公时任四川重庆府卫经历,其子孙同籍任所,发派繁盛,但无音信。
2、罗碧常,字有猷,文鉴公次子,移住木崇岗,生卒年月不详。祖妣刘氏,生卒年月不详,同葬皂角山。子一:子虎。该房因避战乱,已迁徙外乡,不知其地,尚无音信。
3、罗朝武,字比玉,志椿次子,迁居四川省,详细地址及情况不详。 4、罗添信,朝乾公三子,迁居四川省,不知其地。
5. 罗春早,添导公次子,祖妣屈氏,生卒年月不详。该房迁居四川省,地名不详,无联系。 6、罗思明,永兰公次子,该房迁居四川省,不知其地。
7、罗朝庆、罗朝吉,志宝公次子和三子,其后人迁居四川省,地名不详,也无音信。 8、罗万开,伯政公长子,在外贸易安家,住地及子嗣未详。 9、罗万乐,伯泽公长子,在外贸易未归,生、没、配、葬不详。
10、罗万德,伯增公次子, 生卒葬不详,迁居四川省,没葬四川省,地名及子嗣不详。 11、罗万广,字拓逵,伯安公三子,生没葬不详,迁居陕西省,地名及子嗣不详。
12、罗景英,字致伟,春科公四子,迁居四川乐至县(四川北道潼川府乐至县),子二:生吉、生合,两房分别居住田家沟和印家沟,子孙繁衍兴盛。
13、罗伯舒,字展彩,生亨公公子,康熙庚子年(公元1720年)正月二十九日子时生,迁居四川省乐至县(四川北道潼川府乐至县),地名沟口。乾隆己亥年(公元1779年)七月十三日已时没,葬沟口大岭山嘴,乙山辛向。祖妣蒲氏,生没葬不详,子一:万彪。
14、罗万邦,字咸宁,伯安公长子,生没葬不详,迁居四川省,地名及子嗣不详。 15、 罗万古,字长春,伯安公次子,生没葬不详,迁居陕西省,地名及子嗣不详。 16、罗万广,字拓逵,伯安公三子,生没葬不详,迁居陕西省,地名及子嗣不详。
17、罗万珑,伯善公长子,生没不详,祖妣卢氏,生没不详,迁居四川省,地名及子嗣不详。 18、罗万玉,伯揆公子,生没葬不详,迁居四川省,地名及子嗣不详。 19、罗生贞,景星公次子,生没葬不详,迁居四川省成都府□陽县。。 20、罗生奎,景星公四子,贸外,不知其地。 21、罗伯僢,贸外,不知其地。
22、罗万迎,伯昆公次子,在外贸易,未归。
23、罗伯旦,字名昶,生秩公四子,祖妣周氏,同没葬外地,子四,随父在外贸易,未归,地名及后子嗣不详。 24、罗万清,迁徙四川省,不知其地。
25、罗伯茂,生会公子。迁居四川省,地名不详。
26、罗万湘,迁徙四川省,子四:忠明、忠志、忠信、忠青随父迁居。 27、罗伯正,迁徙四川省,不知其地。二子随父迁居。
28、罗万苇、罗万禄,伯正公之子,兄弟迁徙四川省,不知其地。
29、罗万木,伯松公子,乾隆庚申年(公元1740年)十一月二十三日午时生,祖妣王氏,生二子,一同迁居到四川省,具体地名不详。
30、罗伯谊,生璜公子,迁徙四川省,不知其地。
31、罗春倍,该支系全部迁居四川省,子四:景相、景儒、景桂、景柯,随父迁居四川,不知其地。 32、罗伯惠,该支系迁居四川省,子四:万富,万贵,三毛,四毛;四子随父迁居四川,不知其地。 33、罗生佑,该支系迁居虁昌府,子二伯茂、伯英随父迁居,不知其地。 34、罗伯意,字奇正,生斌公次子,迁居四川省,具体地名及子嗣均不详。 35、罗伯宁,生禧公次子,生卒年月不详,迁居四川省,具体地名及子嗣均不详。 36、罗景珮,春望公四子,生卒年月不详,迁居四川省,具体地名及子嗣均不详。
37、罗生旆,景凤公次子,生卒年月不详,祖妣萧氏,生卒年月不详,迁居四川省,具体地名及子嗣均不详。
38、罗生琪,字文先,景藩公次子,清康熙丁丑年(公元1697年)八月初十日午时生,迁居四川省泸州府纳溪县土沟,其后不详。
39、罗生简,字亦可,景伟公三子, 康熙庚子年(公元1720)八月初九日辰时生,随父迁居四川省,地面及子嗣不详。 40、罗伯仕,生颖公次子,迁居四川省,地名不详。
41、罗万衍,字清开,伯令公长子,乾隆甲午年(公元1774)四月十一日巳时生,迁居四川省,地名及子嗣不详。 42、罗伯举,字成凤,生蔡公长子,迁居四川省,地名及子嗣不详。
43、罗万槑,字傲雪,伯佐公次子,生卒年月不详,祖妣陈氏,迁居外地。罗万杰,字在士,伯佐公三子,生于乾隆丙寅年(公元1746年),祖妣唐氏,子四:忠元、忠淳、忠慎、忠淑。万杰公迁居外地。 44、罗伯宋,字足征,迁居四川省,地名不详。 45、罗伯安,字居仁,迁居四川省,地名不详。
46、罗生玑,字齐政,景行公三子,生卒年月不详,迁居四川省。
47、罗伯峻,字高山,生瑜公子,生卒年月不详,祖妣胡氏,迁居四川省。
48、罗伯饶,字裕如,生瑚公五子,生卒年月不详,祖妣刘氏,生、没不详,迁居四川省,地名不详。 49、罗生焕,景道公子,迁居四川省,地名不详。 50、罗生义,景慈公三子,迁居四川省,地名不详。
51、罗万任、罗万意、罗万作,三兄弟俱迁居四川省,地名不详。
52、罗伯腲,原名华,字翠吉,生茂公子,生于康熙36年(公元1697年)六月初十,迁居长沙市宁乡县,逝世于乾隆17年(公元1752年)9月初五,葬宁邑十都五区百步山拱桥石子岭油铺后园内,祖妣邓氏,生子九:万衡、万侯、万松、万荣、万富、万贵、万财、万福、万寿。俱随父母迁居宁乡县。 53、罗生发,外出不知何地,子嗣地名不详。
54、罗景宁,春镜公长子,生卒年月不详,祖妣张氏,生卒年月不详,葬干田冲。子一迁居四川省,地名、子嗣不详。 55、罗景宦,春镜公次子,生卒年月不详,祖妣唐氏,生卒年月不详,葬干田冲。子二均迁居四川省,地名、子嗣不详。 56、罗景安,春镜公三子,生卒年月不详,祖妣李氏,生卒年月不详,葬干田冲。子二均迁居四川省,地名、子嗣不详。 57、罗万九,伯任公长子,生卒年月不详,祖妣刘氏,生卒年月不详,子四均迁居外地,地名、子嗣不详。 58、罗忠会,字群聚,万镒公长子,生卒年月不详,迁居外地,地名、子嗣不详。
59、罗忠斗,字定荣,万碧公子,乾隆癸未年(公元1763年)十一月十七日酉时生,迁居外地,祖妣、子嗣未详。 60、罗万林,伯贞公长子,清雍正己酉年(公元1729年)十一月二十七日生,迁居四川省,地名及子嗣不详。
61、罗万庚,伯世公长子,生卒年月及葬地不详,祖妣唐氏,生卒年月及葬地不详,子二:忠桂、忠栏,均随父母迁居四川省,地名及其子嗣均不详。
62、罗万申,伯世公次子,迁居四川省,地名及其子嗣均不详。 63、罗万辛,伯世公三子,迁居四川省,地名及其子嗣均不详。
64、罗伯梅,字茂宏,生通公六子,生卒年月及葬地不详,祖妣同氏,生卒年月及葬地不详,子七,随其父迁居四川省,地名及其子嗣均不详。
65、罗忠玉,万彩公长子,生卒年月不详,迁居陕西省,地名及子嗣不详。
66、罗万光,伯裡公次子,生卒年月不详,祖妣刘氏,生卒年月不详,迁居四川省,地名及子嗣不详。 67、罗生信,字岳中,景俸公子,迁居四川省,具体地名及子嗣不详。
68、罗伯享,字允长,生儒公三子,生、卒葬、不详,祖妣陈氏,生、卒葬不详。迁居四川省,具体地名及子嗣不详。 69、罗生俊,字俊英,景仪公次子,迁居四川省,生、卒、葬不详,祖妣胡氏,生、卒葬不详。子三:伯初、伯祑、伯视。三子随父迁居四川省,地名及其子嗣均不详。
70、罗万二,伯魁公长子,生、卒不详,迁居四川省,地名及其子嗣均不详。 71、罗万三,伯魁公次子,生、卒不详,迁居四川省,地名及其子嗣均不详。 72、罗万四,伯魁公三子,生、卒不详,迁居四川省,地名及其子嗣均不详。
73、罗万奇,字迪三,伯耀公子,生、卒不详,子二:忠良、二七。迁居外地,地名及其后子嗣均不详。 74、罗忠顺,万宁公子,清乾隆甲申年(公元1764年)生,迁居外地,地名及其子嗣均不详。 75、罗忠良,万奇公长子,生卒葬不详,配唐氏,迁居外地,地名及其子嗣均不详。 76、罗生信,字岳中,景俸公子,迁居四川省,具体地名及子嗣不详。
77、罗伯伟,字再登,生昶公长子,生卒年月不详,迁居四川省,没葬四川省,地名及子嗣不详。祖妣李氏,子一:万山,随父迁居四川省。
78、罗伯耕,字首登,生昶公次子,生卒年月不详,没葬四川省,祖妣唐氏,生卒年月不详,葬蚂蝗山;子一随父迁居四川省,没葬四川,地名及子嗣不详。
79、罗伯读,字秋方,生昶公三子,生卒年月不详,迁居贵州省,没葬贵州省,祖妣刘氏,生卒年月不详,葬蚂蝗山;子二:万道、七毛,随父迁居贵州省,地名及子嗣不详。
80、罗伯科,字有登,生敏公次子,生卒年月不详,迁居四川省,没葬四川,地名及子嗣不详。祖妣陈氏,子二:万悦、五毛,随父迁居四川省,没葬四川,地名及子嗣不详。
81、罗景奏,字书成,春僢公次子,生卒葬不详;祖妣陈氏,生卒不详,葬水井山;子四:长子生□、次子生□、三子生□、四子生梅,长子、次子、三子俱迁居四川省,没葬四川,地名及子嗣不详。四子生梅居原籍。
82、罗伯南,生淮公三子,生卒年月不详,祖妣严氏,生卒年月不详,葬屋下首,子四:万伦、万俊、万荣、万华。四子随父迁居陕西省,地名及子嗣均不详。
83、罗春鼎,字百钧,添达公长子,生于顺治辛丑年(公元1661年)十一月十八日丑时,葬两头塘。祖妣陈氏,生于康熙丙午年(公元1666年)十一月初一日戌时,葬谭井湾,子嗣移居四川省,具体地名及子嗣不详。
84、罗景勋,春鼐公次子,生于康熙丁丑年(公元1697年)十一月初二日辰时,葬谭井湾。祖妣李氏,生于康熙戊子年(公元1672年)十一月二十七日巳时,葬谭井湾,子二均移居四川省,具体地名及子嗣不详。
85、罗景永,春鼐公三子,生卒年月不详。祖妣胡氏,生卒年月不详。子一移居四川省,具体地名及子嗣不详。 86、罗忠义,字飞璠,万学公次子,乾隆己未年(公元1739年)正月十四日戌时生,祖妣严氏,雍正乙卯年(公元1735年)五月二十六日戌时生,生三子,一同迁居四川省,地名不详。
87、罗忠螯,万荣公长子,乾隆壬申年(公元1752年)九月初六日午时生, 迁居外地,地名不详。 88、罗忠鲲,万荣公次子,乾隆乙亥年(公元1755年)八月二十五日亥时生, 迁居外地,地名不详。
89、罗忠鲛,万荣公三子,乾隆己卯年(公元1759年)七月三十日巳时生, 迁居四川省,地名不详。
90、罗生祯,字瑞征,景懋公三子,康熙甲辰年(公元1664年)十月二十三日戌时生,祖妣刘氏,康熙戊申年(公元1668年)十月十三日丑时生,迁居四川省,地名及子嗣不详。 91、罗生佑,迁居彝昌府,具体地名及子嗣不详。 92、罗万允,伯有公长子,在外贸易,子嗣未详。 93、罗万久,伯有公三子,在外贸易,子嗣未详。
94、罗万作,伯宁公长子,生没葬不详,在外贸易,子嗣不详。 95、罗万佑,伯宁公次子,生没葬不详,在外贸易,子嗣不详。 96、罗万泮,伯宁公三子,生没葬不详,在外贸易,子嗣不详。
97、罗生振,字允乔,景让公长子,生没不详,葬石洞底,癸山丁向。祖妣谢氏,葬屋后,异山乾向。其二子均往外贸易安家,地名及子嗣不详。
98、罗景柞,春珑公长子,生卒年月不详,祖妣唐氏,生卒年月不详,移居四川省,具体地址不详。 99、罗景芬,春珑公次子,生卒年月不详,祖妣唐氏,生卒年月不详,移居外地,具体地址不详。 100、罗万迎,伯昆公次子,在外贸易,未归。
101、罗伯照,字亮开,生坚公四子, 生没不详,迁居湖南省安化县唐家观,葬屋后,祖妣唐氏,乾隆丙寅年(公元1746年)正月初三日已时生,没葬不详。子三:万有、万理、万台,三子随父迁居安化县唐家观,地址不详。 102、罗万贸,伯洪公四子, 生卒不详,迁居四川省,没葬四川省,地名及子嗣不详。 103、罗万玉,伯揆公子,生没葬不详,迁居四川省,地名及子嗣不详。 104、罗万吉,伯淳公长子,在贵州省贸易安家,地名及子嗣不详。 105、罗万祥,伯淳公次子, 在贵州省贸易安家,地名及子嗣不详。 106、罗万荣,伯淳公三子, 在贵州省贸易安家,地名及子嗣不详。 107、罗生奎,景星公四子,生没葬不详,迁居外地,其后子嗣不详。
108、罗生祥,字瑞呈,景懋公长子,顺治丙申年(公元1656年)三月初七日午时生,祖妣唐氏,顺治丙申年(公元1656年)十一月十四日寅时生,迁居四川省,地名不详,子二:伯芬、伯万一同往川。 109、罗万合、罗万阮,伯富公之子,二房俱迁徙到四川省,具体地名不详。 110、罗添远,朝洪公子,该房迁居四川省,地名不详。 111、罗万廷、罗万六,伯早公之子,在外贸易,未归。 仲祥公后人在湖南省邵阳县居住地名录
清朝同治丁卯年(公元1867年)时,我祖仲祥公后人在湖南省邵阳县居住地名录如下: 一、才禄公房:
1、文华公房碧政公居庙头; 2、□□□文公房居鸭屎畲; 3、文华公房碧亨公扒船塘; 4、景鸾公房居岩鹰村。
5、伯腲公房迁居宁乡县十都五区沙坪里水府庙; 二、才旺公房:
1、碧仪公房居住潘家边。 2、文兴公房居住古塘冲。 3、文豸公迁居四川省重庆府。 4、文汪公房居住地: ⑴、子安公房居住井底; ⑵、子景公房居住田庄上; ⑶、子刚公房居住井底; ⑷、伯选公房居住观门前; 5、文鉴公房居住木崇岗,其中: ⑴、生顺公房居住干皮冲; ⑵、生照公房居住山脚底; ⑶、生煦公房居住唐家冲; ⑷、生煌公房居住山脚底; ⑸、伯谨公房居住石坪; ⑹、景铠公房居住石溪;
罗子群 福建漳州诏安 台北土城 克章公派 乾隆初叶10世 罗仁科 广东嘉应州镇平(焦岭) 新丰 德达公派下 乾隆初叶 罗允玉 广东惠州陆丰 桃园新屋 国桂公派 12世 广东惠州陆丰 桃园杨梅 彦章公派下 雍正年间 罗天求 福建彰州长泰 淡水三芝 珠盘公派 4世 罗天球 福建泉州同安 台北八里 乾隆初叶 罗天透 福建漳州平和 桃园龟山 乾隆初叶 广东嘉应州长乐 桃园 永达公派 13世 罗户逊 广东大埔湖寮 高雄及屏东 15世 罗文色 福建漳州诏安 台北北投 乾隆初叶 罗文盖 福建漳州诏安 台北土城 乾隆中叶
罗木熙 广东嘉应州镇平(焦岭) 南投县 德达公派下 嘉庆年间 罗火旺 福建漳州平和 仰逊公派 17世
罗仕明 广东惠州陆丰 苗栗头份 彦章公派下 乾隆初叶 罗正遇 广东惠州陆丰 桃园县 彦章公派下 康熙末叶 罗玉麟 广东嘉应州镇平(焦岭) 台中东势 嘉庆年间 罗用能 广东大埔湖寮 高雄及屏东 15世 罗用添 广东大埔湖寮 高雄及屏东 15世 罗用福 广东大埔湖寮 高雄及屏东 15世 罗用仪 广东大埔湖寮 高雄及屏东 15世 罗用德 广东大埔湖寮 高雄及屏东 15世 罗仲桂 福建漳州诏安 台中潭子 乾隆中叶 罗仲聚 福建漳州诏安 台中市 乾隆末叶 罗仲归 福建漳州诏安 台中北屯 乾隆中叶 罗名生 广东惠州陆丰 名生公派 12世 罗君龙 广东惠州陆丰 志铭公派 13世
罗志贤 广东惠州陆丰 台中东势 彦章公派下 乾隆初叶 罗秀之 广东嘉应州镇平(焦岭) 新竹竹东 德达公派下 嘉庆年间 罗秀元 广东嘉应州镇平 德达公派 13世 罗秀文 广东嘉应州镇平 德达公派 13世 罗秀俊 广东嘉应州镇平 德达公派 13世
罗秀俊 广东嘉应州镇平(焦岭) 新竹关西 德达公派下 乾隆中叶 罗佳升 广东惠州陆丰 新竹市 彦章公派下 乾隆中叶 广东潮州大埔 十五郎公派 11世
罗其章 广东嘉应州镇平(焦岭) 头份 德达公派下 乾隆初叶 罗叔章 广东惠州陆丰 新竹竹北 承宗公派 16世 罗坤江 广东嘉应州镇平 彰化 德达公派 14世 罗孟良 福建漳州平和 桃园市 嘉庆年间 罗孟桂 广东梅县 高雄美浓 振彩公派 13世 罗孟瑞 广东梅县 高雄美浓 振彩公派 13世 罗孟达 广东梅县 高雄美浓 振彩公派 13世 罗宗珊 广东大埔湖寮 高雄及屏东 13世
罗居龙 广东嘉应州长乐(五华) 新竹芎林 彦章公派下 嘉庆25年 罗芳华 广东嘉应州镇平(焦岭) 苗栗苑里 乾隆二年 罗信概 广东潮州饶平 桃园中坜 乾隆中叶
罗俊宗 广东惠州陆丰 新竹竹东 彦章公派下 乾隆末叶 广东潮州大埔 十五郎公派 12世 罗俊干 广东潮州大埔 十五郎公派 12世 罗奕珍 广东嘉应州镇平 天龙公派 11世 罗奕添 广东嘉应州镇平 天龙公派 11世 罗奕璋 广东嘉应州镇平 天龙公派 11世
罗仓锦 广东嘉应州镇平 天龙公派 12世 罗刚义 广东大埔滂溪口 11世
罗家元 广东惠州陆丰 新竹九莒林 志铭公派 13世 罗家秀 广东惠州陆丰 新竹九莒林 志铭公派 13世 罗家孟 广东惠州陆丰 新竹九莒林 志铭公派 13世 罗家忠 广东大埔湖寮 高雄及屏东 16世 罗家保 广东惠州陆丰 新竹九莒林 志铭公派 13世
广东嘉应州长乐(五华) 新竹芎林 彦章公派下 嘉庆25年 罗家春 广东惠州陆丰 新竹九首林 志铭公派 13世 罗家英 广东大埔湖寮 高雄及屏东 16世
罗家仓 广东惠州陆丰 新竹九莒林 志铭公派 13世 罗家扬 广东惠州陆丰 新竹九莒林 志铭公派 13世
广东嘉应州长乐(五华) 新竹芎林 彦章公派下 嘉庆25年 罗家义 广东大埔湖寮 高雄及屏东 16世 罗家赏 广东潮州大埔 台中潭子 乾隆中叶 罗家临 广东惠州陆丰 新竹九莒林 志铭公派 13世 罗家礼 广东大埔湖寮 高雄及屏东 16世 罗家献 广东惠州陆丰 新竹九莒林 志铭公派 13世 罗家誉 广东惠州陆丰 新竹九莒林 志铭公派 13世 罗振芳 福建漳州平和 仰逊公派 17世 罗神宗 福建漳州诏安 台中丰原 道光年间
罗干标 广东惠州陆丰 新竹新丰 彦章公派下 干隆末叶 罗干麟 广东大埔湖寮 高雄及屏东 15世 罗庶尹 广东大埔湖寮 高雄及屏东 15世 罗庶令 广东大埔湖寮 高雄及屏东 15世 罗庶伴 广东大埔湖寮 高雄及屏东 15世 罗庶享 广东大埔湖寮 高雄及屏东 15世 罗庶肄 广东大埔湖寮 高雄及屏东 15世 罗庶褒 广东大埔湖季 高雄及屏东 15世
罗清新 广东嘉应州镇平(焦岭) 苗栗头份 乾隆19年
罗淑章 广东嘉应州长乐(五华) 新竹竹北 彦邦公派下 乾隆中叶 罗淑齐 广东嘉应州镇平(焦岭) 苗栗头份 嘉庆年间 罗盛会 广东大埔湖寮 高雄及屏东 15世 罗通会 广东大埔湖寮 高雄及屏东 15世
罗斯院 广东嘉应州镇平(焦岭) 新竹新埔 德达公派下 乾隆中叶 罗朝章 广东惠州陆丰 新竹县 彦章公派下 雍正年间 罗朝发 广东潮州丰顺 国俊公派 13世 罗登高 广东潮州饶平 台中东势 乾隆末叶 罗进升 广东嘉应州梅县 苗栗苑里 乾隆初叶 罗云秀 广东潮州饶平 苗栗通霄 乾隆中叶 罗琬玉 广东嘉应州镇平 天龙公派 9世 罗会员 广东大埔湖寮 高雄及屏东 15世 罗毓朗 福建漳州平和 台北市 雍正年间
罗焕依 广东嘉应州镇平(焦岭) 台北淡水 德达公派下 乾干隆初叶 罗焕粤 广东嘉应州镇平 彰化 德达公派 13世 广东嘉应州镇平(焦岭) 台中大里 乾隆年间 罗万隆 广东惠州陆丰 新竹关西 彦章公派下 道光年间 罗万福 广东嘉应州镇平 天龙公派 10世
广东嘉应州镇平(焦岭) 苗栗县 彦邦公派下 嘉庆年间 罗万韬 广东惠州陆丰 新屋 彦章公派下 雍正年间 广东惠州陆丰 师崇公派 13世
罗道兴 福建漳州诏安 桃园市 乾隆初叶 罗达史 广东惠州陆丰 承宗公派 11世 罗魁福 广东潮州饶平 桃园龟山 雍正年间
罗凤章 广东惠州陆丰 桃园杨梅 彦章公派下 乾隆末叶 广东惠州陆丰 承宗公派 15世
罗玱锦 广东嘉应州镇平(焦岭) 苗栗县 彦邦公派下 嘉庆年间 罗德保 广东潮州大埔 桃园平镇 乾隆中叶 罗遗坤 广东潮州大埔 新竹竹北 雍正十年 罗鸿升 广东大埔湖寮 高雄及屏东 14世 罗鸿森 广东大埔湖寮 高雄及屏东 14世 罗鹏申 广东惠州陆丰 中港 秀文公派 14世
著名谱牒专家罗香林《豫章罗氏书院志序》云:“唐宋以还,我豫章派独为最盛,渐著籍虔、吉、汀诸州,金人侵宋,始相率迁粤,由东韩江而之潮(州)、循(州),或由南雄而之广(广州)、肇(庆),辗转迁移,布于各邑,蔚为名族。” 罗君筹《豫章罗氏源流考》云:“我族南迁之由,与两大主流所循之径,香林公寥寥数语,赅括无遗,非深于谱学者,不足以语此。尝谓豫章之脉,至企生、遵生而始分;赣水之流,自景显、景哲而始大。由赣南而入岭南,先后不乏其人。唯琴轩(贵公)称干系,由闽徙粤东,并时播迁者众,独洪德公为钜宗。诚以洪德脉下,大九迁潮州,小六迁梅县,小九(尚有伯七)迁兴宁,皆公之孙;天龙迁镇平(蕉岭),循规迁惠州,循矩迁矮岗(兴宁),皆公之孙;曾孙德埀迁潮之湖寮(今属大埔),玄孙承宗,迁惠之长乐(今五华)。迨及蕃孳流行东江各属者,皆公之裔孙也。”
《豫章罗氏源流考》中的“衍粤分布图”又载:“遵生系之景新公迁闽后传至洪山、洪德、洪源、洪敬四公,由宁化分布于长汀、连城、上杭、永定,继又蕃衍于大埔、镇平(蕉岭)、和平、程乡(梅县)、兴宁、长乐(五华)、归善(惠阳)、龙川各县,而洪德一系且西越广府而至肇属之鹤山赤溪;南至海丰、陆丰,而渡江入台,北路越五岭而过湘抵川,其扩展移植之广,堪与南雄南迁琴轩贵公相媲美。罗氏两大主流,至是汇合于粤。至企生之昭远公,亦自宁化循此途径而至兴宁,展布潮、梅、惠各属。”
广东是全国罗氏人数居第二位的大省,人口密度忝居全国第一,其中粤东罗氏人口密度相对较高,每平方公里7.8人。除上述贵公、洪德以及昭远公系在此蕃衍外,尚有不少支系亦在全省平原或山区蕃衍。 (按:据2002年11月《大浦罗氏族谱》续修编辑组资料,德埀公不属洪德公派下。)
第三十四世(庐陵第一世)
罗崱 字大时,号山斗。唐节度使,自豫章徙居吉州庐陵之戡村,即熂下,为罗姓始祖。
第三十五世(庐陵第二世)
达公 号行果。
第三十六世(庐陵第三世)
皎公 号大山。
第三十七世(庐陵第四世)
议公 号豪川。
第三十八世(庐陵第五世)
遵公 号南塘;珣公 号汪丘
第三十九世(庐陵第六世)
元;軿;兴;轩;贞
第四十世(庐陵第七世)
仉;金;绚;绅;涣;
第四十一世(庐陵第八世) 徽公位下分徙:
君贤徙江北;彻诗徙江湾;应苏徙福塘;思学徙郡塘大巷口; 纯老徙享塘;馀庆徙鳌口;悦学徙木履坑;梦德徙谷平庙背; 义老徙享下;亮公徙高村;俊公徙中市;恒公徙花树下; 子谦徙下枧;晋亨徙奥台;彝公徙上镜;颐庵徙拓下; 荣道徙大粟;时英徙桥头;
登庸位下分徙:
秉哲徙安福;长子徙郡城;三子徙永新;伯葵徙吉水桐村; 惟新徙沙江;文辉徙吉水南岭;
宗礼位下分徙:
少二郎徙安福缺圳;尚礼徙吉水观山;友定徙郡城;
才公位下分徙:
仕伦徙泉口;纪通徙湖西;衮公徙科原;绍坚徙吉水川坡; 馀庆徙丰城;明德徙风山;揆公徙吉水南山;
弇 公位下分徙:
可宗徙安福;寅子徙仁香;鉴公徙郡城;道宝徙陂田;季六徙水东;景行徙郡城;处仁徙郡城; 千四郎徙安福;静有徙郡城;一正徙拼塘下;燧公徙郡城;立仁徙黄金江口;方大徙枧林;
立中徙清江镇;应公徙东塘;用大徙玉虚山前;洪先徙松原;志大徙黄橙溪;觐公徙白竹山后又徙石乡
第四十二世(庐陵第九世)
上行号元亨:宋建炎进士;安强号守道:宋乾道举人;浩然号元直:宋大观舍贡; 上达号元通:宋绍兴举人;
第四十三世(庐陵第十世)
维藩号价卿:宋乾道进士;维翰号宗卿:宋乾道进士;全略号仲谋:宋乾道进士; 全材号仲梁:宋乾道进士;全德号仲谟:宋淳熙进士;汇公号巨济:宋绍熙进士; 绍公号仲仁:宋嘉泰举人;约会号彦礼:宋仕修职郎;执羔号文卿:宋绍兴举人; 峋公号锐卿:宋淳熙举人;良臣号廷章:宋绍兴举人;同公号彦辅:宋绍兴举人;
冈公号彦弼:宋绍兴辟举;
第四十四世(庐陵第十一世)
瀛公号蓬伯:宋绍兴进士;子武号必高:宋庆元举人;解公号宏蕴:宋淳熙举人; 惟一号允中:宋淳熙解元;如松号彦节:宋孝子;三俊号世贤:宋淳熙举人;
第四十五世(庐陵第十二世)
有开号秀叔:宋嘉定进士;浚公号明之:宋嘉定进士;天觉号子开:宋淳祐进士; 相之号相父:宋淳礻右进士;梦祥号兴之:宋宝庆进士;椅公号涧谷:宋宝祐进士; 王象公号千崖:宋咸淳进士;梦登号端卿:宋绍兴举人;桂孙、辛考俱徙安福;
绋公位下分徙:
金是徙水村;宗南徙永丰;樗公徙介塘;嵫公徙小陂;揆公徙安福; 养和徙永新;益公徙螺冈;绳祖徙塘东;在修徙安福东冈; 希胜徙水口;树德徙郡城;申公徙吉水同岭;胤孙徙安福仓坑; 晋公徙螺陂;颐公徙永新;梦玉徙水村;斯彝徙安福太塘;
忱公位下分徙:
元吉徙谷平;先立徙安福;德裕徙吉水四都;元刚徙石濑白竹塘;
成器位下分徙:叔文徙列塘; 金监公位下分徙:
待举徙下符;子礼徙嘉山;满孝徙安福牛塘;得中徙福塘; 文炜徙楼下;能公徙短陂;初定徙丁田;正公徙丁田隆溪; 雪筠徙西湖;体和徙太坪;
金公位下分徙:
无党徙澄溪;绍文徙福塘;万中徙大密下;文公徙郡城旧市街;庆元徙长塘;履泰徙翠屏; 存美徙郡城;宗礼徙辛塘;用礼徙藓溪;汝佳徙钱富;逢甲徙东塘尾;仕宽徙南山;绍中徙逢塘; 时进徙水东;元吉徙炯村;率民徙葛岭口;惟明徙莪田;良凤徙泉塘;极公徙安福站田;应光徙中市; 应克徙楼下;仕浦徙鸟东洲上;茂英徙当阳花台;大诚徙早禾陂;元洪徙北龙坑; 王介公徙松滋采石街;玉璋徙武角林第三都;
真公位下分徙:
仕荣徙雾山;璋公徙富田寨;彦璋徙永新;从宜号端礼:宋淳熙解元;龟图号表圣:宋淳熙举人; 芹公号幼思:宋端平举人;珂公号幼望:宋淳祐举人;今是号无悔:宋宝祐举人; 岳老号尧咨:宋淳祐举人。
第四十六世(庐陵第十三世)
君贤号豹隐:宋嘉定进士;泫公号伯泫:宋咸淳进士;熙公号亦渊:宋景定进士;
应凤号伯凤:宋嘉定童科;廷寺号朝端:宋淳祐童科;居安号资叔:宋开熙举人; 讽公号立卿:宋喜熙举人;友 号舜父:宋嘉定童科;友龙号舜卿:宋嘉定童科; 应圭号子奇:宋淳祐举人;伯椿号孟寿:宋嘉定童科;伯杞号孟贤:宋绍定童科; 伯杨号兴父:宋景定举人;绎公号南屏:宋景定举人;蒇公号圣与:宋宝庆举人; 祖父号幼章:宋嘉定童科;跃龙号元晋:宋景定举人;一新号元专:宋嘉熙童科; 又新号元肃:宋嘉熙童科;鼎新号元吉:宋淳祐童科;方新号元庄:宋淳祐童科; 复孙号眈堂:宋咸淳童科;履泰号通齐:元大德中辟举;
第四十七世(庐陵第十四世)
彻诗号恭先:宋宝祐进士;可权号持正:宋咸淳进士;崇高号明可:宋宝祐举人; 镇公号贞卿:宋嘉定举人;解诗号幼永:宋淳祐举人;山禺公号山禺:宋咸淳举人; 祝权号仲矩:宋淳祐举人;大经号遇伯:宋咸淳举人;鼎公号益新:元至元举人; 璋公号国章:元至元荐辟;世昌号复先:元至正举人;文节号瘦翁:元泰定庐州同知;
第四十八世(庐陵第十五世)
绍贤号高伯:宋景定举人;愿公号立志:宋咸淳举人;龙鼎号敏学:宋咸淳举人; 东老号启明:元大德铨举;印公号大同:元大德辟举;大巳号翠屏:元至正举人; 鼎公号希德:元大德铨试;绳祖号宜翁:元至正州判殉难;
第四十九世(庐陵第十六世)
建中号茂德:元至正仕广东省都院;遽生号子宾:明洪武教谕;
第五十世(庐陵第十七世)
世荧号能辉:明永乐举人;恒公号德贞:明洪武举人;子贞号菊隐:明洪武仕泰和知县 伟公号彦美:明永乐举人;绍文号仲节:明洪武庐陵教谕;
第五十一世(庐陵第十八世)
如墉号本崇:明正统进士,殉土木难;仲式号释生:明洪武仕都察院浙川御史;
第五十二世(庐陵第十九世)
伦公号修:明永乐举人;谦光号逊斋:明正统举人;鉴公号德藻:明成化仕宿州判官;
第五十三世(庐陵第二十世)
深公号其渊:明景泰举人;涛公号秀泉:明正德举人;
第五十四世(庐陵第二十一世)
表公号其渊:明正德岁贡;
第五十五世(庐陵第二十二世)
许公号两豫:明嘉靖举人;宪祖号桂里:明万历贡元;
第五十六世(庐陵第二十三世)
文炜号对山:明嘉靖举人;兆公号道舆:明万历贡元;世济:明万历解元;
第五十七世(庐陵第二十四世)
豸公:明万历举人;
第五十八世(庐陵第二十五世)
克志号不忌:儒隐;
(本史料由江西南康罗承逵提供《吉州罗氏总祠通谱》)
据明朝嘉靖二十五年(公元1546) 《淄川县志》记载:“唐,罗士信,高祖时为陕州道行军总管,以忠烈著名。”此处的罗士信,被公认为《隋唐演义》中的罗成。
旧《济南府志》把罗仕信(公元599-622)列为历城县(今济南)人,罗仕信14岁时,为隋朝大将张须陀(zhi)麾下偏裨(pi,辅佐),后归瓦岗军,又归唐,骁勇善战,屡建功勋。20岁任绛州总管,封郯国公。后为刘黑闼(音tā?-623)所败,被杀时仅23岁,自此而后,23岁的年龄被称作“罗成关”(即青少年男子的灾厄之年)。今(历城)县东巷罗姑泉处,传为罗仕信的故居所在。 在民国9年(1920)《淄川县志》的“忠节传”和“三续世职”中分别都有记载。
忠节传云:唐罗士信,邑(淄川)人,后迁历下(济南)。年十四,齐郡守张须陀击贼潍水上,士信请自效,须陀少之,士信怒披重甲左右鞬,上马顾哈(xī)。须陁壮而许之。阵始列,士信执长矛弛入贼营,刺杀数人,取一级掷之,承以矛戴而行,贼皆眙(chi)惧,无敢亢。须陀乘之大破贼。(罗士信)后归李密,为王士充所获,复降高祖(李渊),拜陕州道行军总管,封郯国公。从秦王(李世民)击刘黑闼,守洺水城,城陷不屈而死,谥曰“勇”。初,士信为裴仁基所礼,及东都平,出家财敛葬北邙,以报德,且曰:我死当墓其侧,后如其志葬焉。《唐书·本传》曰“历城人”,旧志曰“邑人,迁历下”,未知所本,姑仍之。 三续世职云:罗童,字君用,以父士信袭封郯国公。罗章,童之子,袭封郯国公。”
案县旧志载:“士信,淄州人,后迁历下。《济南府志》载:士信,历城人,后迁淄州。今于南乡罗姓家觅得族谱,内载:士信,历城人,迁居淄州西门内,历十二世,至五代(公元907-960)纷争之,会族属逃散,后无所考,惟有名(罗)潜者,避居诸城,慎守谱牒,世系详明,以下四世俱葬诸城,至五世(罗)仲宣,以子(罗)希古贵赠工部尚书,始复回淄州,并迁葬潜以下四世之墓,于淄州城南苏王庄巽隅卜茔北焉。今翁仲碑志尚存。”
据《淄川县志》记载:”宋(朝)罗希古, (祖)先为密州诸城人,迁于淄。以经术登第,屡为大理审刑官,明达平恕,出贰雄藩,典名城,所至有遗爱。以朝议大夫致仕,元丰八年(公元1085)迁中散大夫。”
今淄川区二里乡苏王庄村南,曾遗有”宋(朝)紫光禄大夫罗公神道碑”。据《淄川县志》记载:“罗仲宣神道碑,正书元祜三年(公元1088)”。“罗希古墓,邑南七里店(今属淄川区二里乡)西有碑。”《淄川县志》卷七记载了全文: 罗公神道碑。宋故赠金紫光禄大夫罗公神道碑。乡贡进士王积中撰。
承议郎知大明府元城县,事武骑尉苏企书丹。口口朝奉郎,通判淄州军州,兼管内劝农事护军,赐绯鱼袋,邵奎篆额。 元丰八年(公元1085)春,天子新即位,乃大赉(1已i,赏赐)群臣,虽已告于朝、退休里闸(hà n)者,咸赠秩爵,又推宠于亲间存亡,于是,朝议大夫致仕,罗公(希古)得迁为中散大夫。中散之皇考(罗仲宣)工部尚书,得加赠为金紫光禄大夫。中散公(罗希古)既已荣上之赐,且思有以发扬光禄之潜德,乃嘱于里人王积中曰:吾父虽生不见知于世俗,而殁(mò)乃见褒称于天子,虽昔无一命,而今乃官列二品,为善之报,亦可亡憾矣。唯是墓隧之间,于今得有碑,以昭示后世,求铭于人,无如子宜,谨状其行实之一二,以告子其为吾父铭之。积中辱知与中散公甚厚,乃不能辞。唯光禄公,讳仲宣,字粲臣,密州诸城人,曾祖潜,祖浩,父巨源,皆不仕,公少朴,重喜读书,不以书资进取,而独取圣贤要语以履之,敦慈和惠,孝于亲,睦于宗族,忠信于其朋友,乡人皆爱,敬之为善人君子。父死既葬,庐于墓侧哭,昼夜不止,亲友不堪其哀,数劝还舍,不从,合闾里恳请之,不得已,逾三月乃归,毁瘠(弘)以终其丧。尝有日者告公曰:公他日必贵,何不求仕?公曰:吾于世物一无所嗜,唯嗜为善,况声利本无意,安得贵!吾有二子,尝教之使就科举,其成与否,有不在己者,晋不责。吾所以贵之者第,使不为不善。尔故常择师儒,以教其子。其后二子,皆以经术获第:长曰希古,即中散公也,屡为大理审刑官,明达平恕,多有阴功,在人出贰雄藩典名城,休声美实,洋溢中外,所至有遗爱,人皆颂歌之;次日希道,调恩州清阳簿,未赴而卒。公于景祜元年(公元1034)十一月六日以疾,终于家,享年四十有六;夫人孙氏先公而殁,今赠高密郡太夫人。孙三人:长曰民先,光州军事判官:次曰孝直,早亡;次曰孝先,应天府宁陵尉,任满而亡。孙女四人:长适建州关隶县令卜早;次适进士张祜:次适龙州江油县令朱良弼;次适乡贡进士李尧臣。曾孙二人:长曰居正,次曰安祖,皆太庙斋郎,而居正早亡。公始窆(biǒ n,埋葬)于诸城,中散公后家于淄(川),乃于熙宁元年(公元1068)八月庚申举公与夫人之丧并三世祖属之丧,皆葬于淄川之孝感乡柏多里。公始亡,时中散公方为海州朐山尉,膺子之禄未久,而又年末及倦,乡人咸呼,天曰报德何约也。至皇祜三年(公元1051),中散公登朝,始赠公为大理评事,乡人已为口矣。中散公后益贵显,
公之封典日益加,今则“金紫”重号,上亚三公,宠厚恩隆,耀荣幽显,又得纪德丰碑,以暴白为善,有子之庆,然后知天之报公者大而无穷也。呜呼!今人之冒耻竞进,触刑祸不知止,贪得苟取,褒资殖产,务为不可撼动,计者其实皆为子孙虑耳,然或颠踣(bó)以死,不得厌所欲,幸得所欲而身死名灭,子孙不得有,至转落为沟中瘗(yì,掩埋)者皆是也。光禄公独能不乐声利,而唯以善遗其子,其子卒为当世名卿,以大其门,未尝为不朽计,卒能垂荣不朽,其贤于人也。远矣!乌得不铭。元祜三年(公元1051)春,碑具乃刻词而铭焉。
铭曰:邈(miǎ o)哉罗国,颛(zhuā n)帝之裔,厥后子孙,因国为氏,至唐有闻,口口垂烈,五代绍威,乘时振发,或齐或魏,播迁东北,公出诸城,潜光晦德,以善遗子,不诘其成,卒能有成,为世名卿,邦有宠光,章金绶紫,天子赠公,荣动闾里,始疑其约,今享其丰,揭铭以碑,照耀无穷。刊者:苏从礼
相传,罗仕信之妻名叫庄金定,原籍古般阳县,即今淄川区磁村乡大百锡村人,因罗仕信系李世民名将,李世民称帝后曾路经大百锡村(谐音“不谢”),有“不受民谢”之说。
今山东省淄博市的罗氏,均源于淄川县罗村镇,继之疏散至淄川区的昆仑镇,以及桓台县的唐山、马桥、旬召等处,张店区卫固镇南岭村、小寨村、西尹村的罗姓,亦为罗士信之后裔。据本地传存的《罗氏族谱》记载:始祖皆从隋末唐初的罗士信计起,至“象”字辈,已延续为42世。自“象”字辈起是:“象维懋光,汉功怀芳,保家兴庆,兆荣传长;克绍鸿烈,竣发吉祥,同丰顺至,周年宁康。”
罗氏在新化,人口居第三位,人口近七万,其祖先都来自江西不同的府县,於不同的时间迁徙新化谋生,由於勤劳勇敢,尚耕尚读,爱国爱家,已发展成为望族,现将新化各地的始迁祖简介如下:
(一)新地乌石始迁祖罗一松,名晈,于宋太祖建隆年间(960),由江西吉安府泰和县梅子岭迁新化县,住乌石,其后裔散布新化七都、八都、罗洪、高平、横阳山、柘木岭、油溪、洋溪、白溪、琅塘、辇溪、太平铺等地。 (二)球溪始迁祖罗云飞,字元秀,于宋仁宗皇祐年间(1049)由江西泰和迁至新化球溪。
(三)楚良(董溪)始迁祖罗海,于宋祥兴元年(1278)自江西吉安迁新化董溪,其后裔多迁居益阳武岗、沅陵、溆浦、安化等县。
(四)潮水始迁祖罗尚敬,於明成化年间(1456)由江西清江清泉乡迁新化潮水,生子四:当世、秀世、官世、宦世成为四房,在潮水衍为望族。五百年间,其裔散布湘、黔、川、桂等省,真可说瓜绵椒衍。
(五)桃林始迁祖罗清高,字万镒,号居恩,江西南昌丰城县京堆人,於明孝宗弘治二年(1489)迁新化桃林肖氏院,遂世居焉,生子三,希尧、希舜、希颜。
(六)桃林始迁祖罗茂德,字修来,江西南昌丰城县京堆人,於明弘治十三年(1500),徙来新化水口村炉前,居六载,又迁新化桃林场梅冲,不数年大启尔宇,子孙昌盛。 (七)黄泥黛水始迁祖罗朝富、罗学政
罗朝富,字丰厚,江西清江柘庄人,于元世祖至元年间(1279)迁新化九都虎寨村,再迁黄泥寨岭下为黄泥罗氏之祖。 罗学政,江西泰和人,于明宪宗成化二年(1466)由江西偕里人作木裔,寄居长沙府善化县,生子四:永琦、永兴、永富、永贵、永贵因买木材至新化太阳乡九都黛水桥圳上,见水秀山奇土肥地阔,遂家焉,成为黛水始迁祖。
罗氏在新化繁衍后,于民国时期建总祠于县城南(解放时已被人民政府接收为公房,现改建为税务局和财政局)修谱九届。 一修 明万历戊午(1571)主修罗可冠 二修 清雍正七年(1729)主修罗士翥
三修 清乾隆45年(1780)主修罗科湛、罗隆辂 四修 清嘉庆21年(1816)主修罗隆典、罗科逢
五修 清道光30年(1850)主修罗甲莪 六修 清光绪5年(1879)主修罗甲祥 七修 清光绪34年(1968)主修罗联缢
八修 民国30-32年(1941-1943)主修罗都宜、罗湘猷 九修 1992年壬申,主修罗年异、罗元涛
在《新化县志》收录的罗氏名人,除了写了专文重点介绍的罗元鲲、罗教铎、罗盛教、罗恒等四人(已挂号,寄训森宗长)还有:
早期革命先驱罗树苍,新化文田村人,1875年生,光绪34年罗参加保亚会活动,以反清相号召,参与同盟会邹鲁等密商举义事项,同年十月二十一日被逮捕,并绑赴刑场陪斩,自度必死,乃索笔书一联: 授首足千秋,黄种国民应有恨; 伤心唯一事,白头老母竟无依。
当时因保亚会的势力较大,不敢大肆株连。罗因此得免死,但被长期监禁。民国成立,罗得出狱,民国三年(1914)罗见袁世凯阴谋复辟帝制,极为愤慨,于是奔走呼号,与同志分头联络资江流域会党,设机关于益阳曾传范家,并聘日本山本大郎,暗制炸弹,准备反帝起义,不幸被袁在湖南的心腹汤芗铭捕获,英勇就义,时年39岁。
罗能忠,新化赤石村人,1907年生,1923年考入湖南椘生工业学校,五卅惨案后参加反帝革命运动,民国15年7月回新化从事工农革命运动,并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16年1月,正式成立县农民协会,当选为执行委员,后又任总工会筹备处工人纠察队总队长,在“六六事变”中被杀害,年仅20岁。
上述资料主要参考资料:
1、《梅山客户》——新化姓氏探源,胡能改编撰,国际炎黄文化出版社出版 2、《新化县志》湖南出版社1996年第1版
七绝·咏罗氏 罗鸣周
罗水奔流万里长, 哺育国民创辉煌; 生命不息三斗载, 常溢家门瀚墨香。
有人发表文章“认定” 崱公非豫章罗氏,并反对《中华罗氏通谱》把崱公世系编入珠公世系,如果不接受其“意见”,就是诬祖。这是非常非常重大的问题。说崱公不是珠公后代,也要拿出史实来,才能服人。不能拿杨万里半句“罗崱豫章之别也”,就是圣旨!拿别姓人的片言来否定自己祖先!怀疑自己祖先,这才是诬祖。崱公世系,在全国有数百万后裔,散居江西泰和、吉水、南康、赣州、上犹、安远,湖南长沙、新化、邵东、平江、衡阳、茶陵,广东兴宁、和平、梅县、惠 州、龙川 、大埔、河源、增城等地,占全国罗氏人口的三分之一。如泰和阙城探花整奄、吉水黄橙念奄状元、桃林进士景纶大经、楚筠 复仁、山原匡湖、州桥迂斋罗通、符溪理学侨公、永丰状元一峰先生、开礼、庐陵长源泌公、
南康滋公、拱公、龙川元善公等都是崱公子孙,如果 ,按某人的“意见”,把崱公世系排除在豫章罗氏之外,《中华罗氏通谱》无法向400万崱公后裔交待!认错祖宗是大是大非问题!要慎重,慎重,再慎重!如果作为学术研讨,我们并无意见。但是我们是编纂族谱,编纂《中华罗氏通谱》,只能以史实为准,以罗氏族谱为依据,特别是以崱公生于斯,长于斯的秀川罗氏暨《秀川族谱》为主要依据,并参考《泰和族谱》、《吉州通谱》、《罗氏大成谱》和崱公后裔基祖谱牒,这是《中华罗氏通谱》编委会编纂原则。除非能拿出可信“史”“实”来,有根有据,以理服人,以史服人。如果只拿外人的杂文只语“鸡毛”当令箭,来否定罗氏源流,怀疑秀川世系,来指责《中华罗氏通谱》,我们不敢苟同,也不敢听从!
为此,我们认真地重阅了崱公发源地和始居地文献秀川族谱、匡山族谱、吉州通谱和泰和族谱。就崱公源流世系,我们的先祖都非常非常严肃,非常非常认真,也不敢轻易地作结论,所以其以上谱牒都以崱公为始祖,其上世源流断自崱公。但宋、元、明、清、民国及解放后,各地宗人谱序文献,对崱公来龙去脉源流,却纪载非常明确和清晰。现摘录部分比较重要文献,供参考:
1、秀川族谱首卷首序宋朝淳熙元甲午(公元1174年)进士、广西运管秀川 第一图崱公十世孙汇《秀川庆源图序》曰:“关书所载,可得而考曰崱之子曰达:达之子曰皎;皎卒於宋开宝二年。以其世而逆推之,崱当唐懿僖时,崱之上世在唐中叶已居戡村矣。汇尝闻:显考奉议言祖父相传:自豫章徙来,则戡村罗氏实武陵(企生公)之后。但世次之远近、迁徙之岁月未得其详。达又徙居延康进而之秀川 (秀川 即麾下也,南曰延康进而,北曰折桂里)。秀川 在戡村西相去 仅里许,今又为秀川 罗氏也。”(摘录民国已亥版《秀川族说》序第1页)
2、宋宝太三年丁亥《(公元1227年)进士宣义郎秀川 第七图崱公十一世孙溪园沂《秀川原始族谱》序云:“沂自獐时,伏读蓬川运管伯家谱云;始祖之生唐懿僖时,崱上之上世在良中叶已居戡村,以为秀川之有罗氏自始也。宝庆丁亥忽得先大父贡元,乾道丙戍春祀小録手泽云;罗氏自豫章徙吉之同江,自同江徙庐徙户陵戡村。以唐肃宗二年关书考之,今四百七十有二年矣。”录民国已亥版《秀川 族谱》序第4页)
3、宋绍定元年戊子《(公元1288年)秀川 第七图崱公十一世孙瀛蓬伯序载;“春秋之罗国,历汉。晋、隋、唐以来,或显或微,而其支分派别散於江右诸郡者,其世次不可考矣。所可、考者独世传古关,由豫章徙居庐陵自祖崱始。崱生达,是为吾乡一派之祖。自达而下,其坟墓尚可考焉。“(摘录民国已亥版《秀川族谱》序第6页)
4、元朝至正十三年癸巳(公元1353年)秀川 庐州同知嗣孙文节说序云:”按企生后,宣义郎 名沂者,谓公主宗丞弘仁六世孙崱,徙庐陵宣化乡熂下等处。节祖乡贡府君,为宗不丕之弟弘从,天宝时登道举科,任宝籍郎 ,奉使採宝湘山暴卒,因塟湘阴屈潭,即今罗潭。子绍经以湘墓之籍任临清尉。肃宗时卜居庐陵之同江陶银塘,南唐割置吉水。临清晚与颜真卿唱鑑湖之间,因儿胜地。故卒塟鑑湖,寅考推附塟与。生周吉;周吉生仪举;举生天民;天民 生崱。盖临清生於豫章,籍於湘武汉,而后居同江。与豫章所藏用语关所载相符。后而为秀川始祖考也。“(摘录清雍正丁未版《吉州罗氏总祠通谱》序第6页)
5、明嘉靖二十三年甲辰赐进士及第吏部尚书、诏进荣禄大夫八十翁整奄钦顺谱序:“维吾罗氏本祝融之后,初封宜城,周末徙长沙,再徙豫章。宋绍兴间,自豫章官仕泰和,遂留家邑城东阙城,自阙城分徙诸乡并散徙闽、楚。”(摘录清康熙版《泰和阙城族谱》序第9卷1130页)
正在阅读:
罗氏溯源 - 图文01-31
大学班主任对学生们的评语08-23
Orientation-induced crystallization of isotactic polypropyle04-14
安全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04-15
新闻宣传工作总结范本10-26
最炫民族风舞蹈串词02-20
- exercise2
- 铅锌矿详查地质设计 - 图文
- 厨余垃圾、餐厨垃圾堆肥系统设计方案
- 陈明珠开题报告
- 化工原理精选例题
- 政府形象宣传册营销案例
- 小学一至三年级语文阅读专项练习题
- 2014.民诉 期末考试 复习题
- 巅峰智业 - 做好顶层设计对建设城市的重要意义
- (三起)冀教版三年级英语上册Unit4 Lesson24练习题及答案
- 2017年实心轮胎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目录)
- 基于GIS的农用地定级技术研究定稿
- 2017-2022年中国医疗保健市场调查与市场前景预测报告(目录) - 图文
- 作业
- OFDM技术仿真(MATLAB代码) - 图文
- Android工程师笔试题及答案
- 生命密码联合密码
- 空间地上权若干法律问题探究
- 江苏学业水平测试《机械基础》模拟试题
- 选课走班实施方案
- 罗氏
- 溯源
- 图文
- 新世界商贸公司管理制度条例汇编
- 2.1.1有机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及结构表示方法
- 年产10万吨合成氨变换工段工艺设计(终稿)
- 2017新人教版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部编2年级上语文复习计划非常实用
- 实验十 文件
- 河南 信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业务庭室人员名单、联系方式
- 220kv输电线路设计合同范本
- 幼儿园教师师徒结对总结
- 2018-2019-201X入党申请书:企业管理人员-范文word版(2页)
- 域环境推送exe程序并自动安装教程
- 紫竹苑工程土石方施工组织设计
- 110KV电缆敷设专项施工方案 - 图文
- 展示馆弱电智能化施工组织设计
- 关于组织开展雨季三防专项检查的通知
- 建筑工程技术资料管理策划方案
- 全县征地拆迁攻坚大会战工作动员会上的讲话
- 《税务系统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培训教材
- 放射卫生培训讲义
- 斯托克代尔悖论
- 化工分离过程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