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掘农村地方资源

更新时间:2024-03-11 10:5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发掘农村地方资源,优化小学语文课堂》的研究

结 题 报 告

和平中心小学 王定中 和平中心小学是一所农村小学,也是历年来被社会和家长认可的一所先进学校。2012年4月,我校的《发掘农村地方资源,优化小学语文课堂》课题被铜陵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

小组立项,经过两年的实践与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

总结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我们提出如下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和前期研究情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课堂教学和社会生活、人文知识、自然风物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资源而发挥应有的教育功能。可以说,课外学习资源是一个丰富而多彩的百宝箱,只有充分开发并利用它们,语文课堂才能鲜活而生动,才能优化我们的语文课堂。但长期以来,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由于受多种因素的的制约,语文教师往往把教材视为唯一的课程资源。教师们把教材上罗列的知识点要求学生不断重复地进行枯燥、繁琐、机械的训练,严重扼杀了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下降,阻碍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甚至导致产生厌学情绪。小学语文课堂不无例外地成了教师传授知识的加工厂,也成了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厂房。于是,发掘农村地方资源 ,优化小学语文课堂,让农村小学语文课堂充满朝气和活力就成了我们农村语文教师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农村学校和教师越来越重视对课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到目前为止,对农村课外资源的研究有了一定的收获,特别对小学语文综合实践和农村本地资源整合有了一定的突破。这些研究成果虽然为一些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但还不能满足具有地方特色的广大农村学校的需要。首先,在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中,许多地方资源因未深度开发而不能被广泛运用。其次,这些研究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系统地对整个语文课堂教学提供良好的方法和途径。第三,农村地方资源的独特性,决定了资源运用的针对性。为此,《发掘农村地方资源,优化小学语文课堂》的研究在本地仍然有一定的时效性和必要性。

二、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在深入推进和全面实施义务教育的新形势下,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如何使农村小学语文课堂向最优化发展,是我们农村小学语文教师的责任和义务。目前,我们面临着两个尴尬的局面:一方面是现有的农村学校内部教学资源已经不能满足语文课堂的需要;另一方面却是由于农村教师对农村地方课程资源意识的淡薄,导致大量的课程资源,特别是作为课程要素来源的课外课程资源被埋没,造成许多有价值的课程资源的闲置和浪费。例如:农村自然风光、乡土人情、生产生活、民俗文化等,没有得到应有的识别、开发和利用。本课题研究,旨在将地方课程资源有效地服务于语文教学,探索适合农村教育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这符合农村教育发展形势,符合农村教师教学的需求,更符合学生发展需要。同时也对提高教师实践、理

论水平,提高教师对发掘农村地方课程资源的意识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搜集整理地方自然风光、乡土人情、生产生活、民俗文化等资料,为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提供课程资源。

2、把搜集整理好的地方课程资源按照一定的要求分类,根据分类探寻地方课程资源和小学语文课堂之间的结合点。

3、探究地方自然风光、乡土人情、生产生活、民俗文化等具有地方特色的课程资源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作用和优化小学语文课堂的方法、途径。

4、整理研究成果,在本地小学语文课堂上推广应用。 四、课题的实验组织

为了加强对课题的领导实施,在学校领导的关心下,成立了课题领导小组。

王定中(组长):负责撰写课题方案,整理资料,具体指导课题实施,总结阶段成果,撰写结题报告等。

汤承坤:负责宏观指导和督促课题实施等情况。

钟应国:负责筹集资金,解决课题研究中所需的人力、财力等问题。

朱文雅、胡江明、王爱萍等成员负责搜集资料、课堂实验、总结研究成果等工作。

本课题组人员年龄均在45周岁以下,四人取得大学本科学历,两人是大专学历。课题组人员中,除了一人是小学一级教师以外,其

它均取得了小学高级教师职称。

五、本课题研究的方法和对象

本课题研究方法主要有:调查法、分析法、实验法、比较法等。这些方法所需资料、科研手段要求不高,学校完全有能力给予保障。

本课题确定了姚汪小学二年级、和平中心小学三年级和三义小学三年级为实验班级。这三个班级在本地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姚汪小学二年级共有11名学生,是典型的教学点小班教学代表。和平中心小学三年级共有学生56人,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大班额。并且这个班的56人遍布全乡8个自然村。三义小学三年级也有15人。本课题有80多名学生参加,有利于充分挖掘地方资源。

六、课题研究的主要阶段

1、准备阶段(2012年4月——2012年8月) ①、成立课题小组, 课题组成员初步明确各自任务。 ②、撰写课题方案,填写课题申报表,申请立项。 ③、登记实验班学生名单,填写学生相关信息。 ④、制定调查方案,进行课题前期的调查。 ⑤、撰写阶段小结。

2、实施阶段(2012年9月——2013年8月)

①、搜集整理地方自然风光、乡土人情、生产生活、民俗文化等资料,为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提供课程资源。

②、把搜集整理好的地方课程资源按照一定的要求分类,根据分类探寻地方课程资源和小学语文课堂之间的结合点。

③、探究地方自然风光、乡土人情、生产生活、民俗文化等具有地方特色的课程资源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作用和优化小学语文课堂的方法和途径。

⑤、撰写阶段小结。

3、总结阶段(2013年9月——2013年12月)

全面总结课题实验情况,写出研究报告,收集论文、教案、课件整理成集,展示实验效果,写出结题报告,申请结题。

七、课题研究的成果和结论

(一)、两年来,在上级领导、专家的关怀与指导下,经过全体课题组教师的潜心研究,积极探索,认真执教,《发掘农村地方资源,优化小学语文课堂》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收获。

1、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革,教师已经从单纯地研究教材变为把教材与大自然相联系,与农村相联系,与生活相联系;从单一地追求40分钟课堂效率变为把40分钟的课堂作为内涵,把课外时间作为外延的复合式高效课堂。

学生也开始认识到生活和课堂的联系,认识到美丽的大自然也是课堂的一角。

2、充满生活情调的新型课堂已初步形成,民主、和谐、宽松的氛围让学生对学习充满兴趣和向往。常常在文本、同学、老师的对话中各种富有个性的感悟体验时常让你惊喜与刮目相看。由于运用了大量的地方资源,利于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学生真正能够从自己的角度感悟文本,形成共鸣。学生能从自身的实际出发,获取独特的体验和感受,

思维得到启迪,情趣得到熏陶,个性得到张扬,能力得到提升。 3、成功地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学生是不同的个体,来自不同的生活背景,他们在学习中有着不同的体验,对同一个问题的解说,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思维和见解。本课题为这些不同的学生提供了表达的机会,并尊重于他们之间的差异。比如在教学三年级的一次作文时,教师带领所有的学生,到校园外的一块棉花地里,让学生先画出棉花,再根据自己画的内容写一个段落。进行的行有选择性商议,思维活跃的孩子可以阐明自己的意见,而对于不爱发言的孩子在小范围内 给他们发现的空间,在大家的充分参与下,对研究问题进行初步的统一,然后把研究结果展

示给全班同学,这时学生对知识思考过程进行再现,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思考问题,更利于

学生理解掌握教学,在合作学习中学生体验是快乐、幸福,而且在小组这种宽松氛围下,参

与是积极的,思维是活跃的,使不同人获得不同的发展。 5、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学习能力,本课题实验过程中让我们看到了新的课堂景象,一改过去

课堂“一言谈”或“优生谈”的发言局面。自主合作学习弥补了传统课堂教学的弊病,学生

参与面更广,学生的发言机会大大增多。在这种参与互动中,学生容易找到学习的渐进区,

互动交流锻炼的机会大大增多。使组内的每个同学都有体验成功的快

乐。

课堂上教师变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促进者;教学设计上更讲究的是主体意识、民主意识、资源意识、生成意识、合作意识、创新意识。

6、培养了学生合作意、责任意识和竞争意识。由于合作学习有人员分工,有共同的合作目

标、动机和学习责任。学生彼此团结、彼此信任,大家朝着共同的目标发挥自己主观能动性,

积极地完成小组分给自己的任务,从而实现的自己的价值。另外通过对合作学习结果的自评、

互评和他评的比较,又形成了一种更大范围的合作学习,这样既合作又竞争,使学生的合作 意识和竞争意识得到了培养。

7、提高了教学质量,促进了学生装的发展。学生的学习往往给老师带来始料未及的惊喜,尤其与同学、老师文本对话中,各种富有个性的感悟与体验,他们在学习中感受到世界的多

姿多彩,感悟人生的奥妙无穷,让你值得惊喜和兴奋,带给你无尽的想象空间,经历了一次 次生命精彩的旅程。

(二)课题研究四年来,教师通过学习实践研究,确立了正确的人才观、教学观和质量观,

并立足于课堂教学主阵地潜心探索教改之路,力图让师生的生命价值

在课堂中得以彰显。挟

课改之劲风,乘教研之热浪,奋发向上的教师群体正茁壮成长,志存高远的雏鹰正展翅腾飞, 逸夫小学飞跃式壮大起来。

●学校方面:学校先后被评为:宁德市文明学校、宁德市素质教育先进学校”、宁德市先进

“教学之家”、宁德市课改先进学校、宁德市陶研先进集体、宁德市少先队工作先进学校、

中国少年儿童信息研究基地骨干学校、省公民道德建设先进单位、省陶研先进集体、全国雏

鹰假日小队、省级图书馆达标学校、省级实验室达标学校、省小学数学“问题解决”策略研

究先进学校、省少先队红旗大队、省少先队二级鼓乐团、宣传思想先进单位、市行风评议

优良单位、市学法律道德先进集体市毕业班教学质量优良单位先后连续五届荣获全国青

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组织奖、第十八届全省科技大赛优秀组织奖、福安市校长岗位考

评一等奖。学校成为福安市争创省级示范校的预备学校,成为备受省普教室领导专家关注的 一所年轻学校。

●教师方面:刘晓红教师执教的《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于005年3

月获福建省“信息技

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课评选”二等奖。郭洁莹老师2005年4月执教的《台湾的蝴蝶谷》获宁

德市小学语文“自主阅读教学”观摩活动一等奖 。刘陈峥老师2005年5月执教的《大瀑布

的葬礼》获福安市小学语文阅读课堂评优一等奖。刘丽芳教师2005年12月在市语文年分上

展示的《诚实与信任》一课,深得专家好评,并获一等奖。邱燕老师于2005年6月获全国

苏教版课程标准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首届美文诵读大赛二等奖。郭洁莹老师执教的品德与生

活课《看我多精神》获一等奖,苏丽萱校长的品德与生活课《看我多精神》案例分析电子作

品作为我省仅有的两件代表作之一参加全国展评。范珊、郭洁莹老师于2005年4月分别获

首届“全国语文教师语言文字基本功大赛”一、三等奖。林郁、缪巧清、郑晶等老师多次被市教育局抽调参加“送课下乡”活动和给市新教材培训会开设教学观摩课。苏丽萱校长撰写的教学论文《关注生命,实现人本管理》在20003年第九期《福建小学教育教学研究》发表;教学论文《在创新中求发展》在2004年第八期《福建教育》上发表。刘清老师撰写的教学论文《浅谈语文教学中的“读”在2004第三期《引进与咨询》发表。林巧铃老师撰写的教学论文《点击生活,下笔

飞花》在2005第11期《小学作文创新教学》上发表。林希娥老师撰写的教学论文《自主性学习理论初探》、刘陈峥老师撰写的教学论文《创设想像空间,鼓励自主写作》分别在2004年第六期《素质教育博览》上发表。缪晓芳老师撰写的教学论文

《我们都是小百灵》04年宁德市教育科学研究优秀论文评选三等奖。林郁老师撰写的教学论文《导课艺术浅谈》于2004年7月获第一届“师圣杯”全国教育教学论文大奖赛二等奖

。黄锦国撰写的教学论文《写字课“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例谈》于2004年11月获中国教育学会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组织的全国写字教学优秀论文评选三等奖。刘斌清老师撰写的教学论文《浅谈课堂评价改革之“四化”》、陈美华老师撰写的教学论文《<北风和小鱼 >教学设计与反思》获中国教育教学研究会主办的2005年中国教育系统年度论文评选一等奖,王丽梅老师撰写的教学论文《一年级小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郑碧英老师撰写的教学论文《浅谈作文教学几点心得》分别获二等奖,刘晓红老师撰写的教学论文《<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教学设计》、郑幼芳老师撰写的教学论文《引导主动探究,促进全面发展》、刘丽芳老师撰写的教学论文《让“合作”留“喜”去“忧”》、李晓丹老师撰写的教学论文《让课堂成为自主学习的乐园》、陈少丹老师撰写的教学论文《浅谈运用体验活化语文课堂教学》分别获三等奖。郑芝玲、刘陈峥、李晓丹等老师被市教育局评为语文学科带头人,钟丽容、范珊、林巧铃等老师被市教育局评为语文学科“教

坛新秀”(优秀青年教师)。

苏丽萱校长、邱燕教师被评为市基础教育课改实验先进工作者、苏丽萱校长市专业拔尖人才、省三、八红旗手、省“巾帼建功奖”、省“星星火炬奖”获得者。

●家长与社会评价:几年来,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但在小学阶段成绩优异,而且具有很强的发

展后劲。在我校跟踪调查中发现,我校的毕业生在初中发展得很好,深得初中老师的好评。

他们一致认为,我校毕业生基础扎实,学生自主性强,自学能力好。目前,我校毕业生成了

城区几所中学的抢手货,纷纷以各种优惠条件提前到校招生。 (三)积累了开展教科研宝贵经验。通过多年的课题研究和探讨,我们积累了许多开展教科

研的宝贵经验,收集、整理了几本教师教学论文集、优秀教学设计和反思的汇编拍摄了十

多节优秀课堂教学实例。构建了适合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模式: A激情导标 B自主学习 C合作交流 D总结拓展 E走进生活。

在课题研究期间还积极承办了福建省“新时期作文教学全境研究”课

题研讨会、宁德市语文“自主阅读教学”研讨会和福安市阅读教学研讨会等活动,

我校教师分别给大会开设公开观摩课。此外,每学年我们至少要举办一次阶段研讨暨

成果展示会,并将每次研讨会都办成面向全市的教学开放周(日)活动,提高本课题的辐射 作用。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7hz8.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