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A版必修一 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教案

更新时间:2023-12-10 04:10: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长丰县实验高中2016 ~2017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政治学科

集 体 备 课 教 案

项目 课题 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 内容 修改与创新 1. 了解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及其作用 教学 目标 2.理解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 3.了解按生产要素分配. 4.理解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 教学重、 难点 教学 准备 重点:理解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 难点: 理解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 (一)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按劳分配为主体 (1)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 教学 过程 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在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必须而且只能是按劳分配,同时这种劳动是社会劳动。 (2)坚持按劳分配的必然性 ①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分配制度是生产关系的重要方面,一个社会的分配制度直接取决于生产关系,取决于基本经济制度,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是所有制结构的主体,因此决定了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实

行按劳分配。 ②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产品采取什么样的分配方式同生产力的发展状况直接联系,现阶段我国生产力没有实现高度发达,劳动产品没有达到极大丰富,还不能实行按需分配。 ③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在当前的生产力状况下,我国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存在明显的差别,劳动还是人们谋生的手段,因此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必须体现人们劳动的差距。 社会主义阶段,实行按劳分配既是客观经济条件的要求,在实行按劳分配的同时,也体现了优越性。 (3)坚持按劳分配的意义 实行按劳分配,劳动者的个人收入同自己付出的劳动数量和质量直接联系在一起,会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推动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有力地促进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也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4)按劳分配为主体的现实表现 按劳分配在所有分配方式中居主体地位。首先,从整个社会收入分配结构看,虽然存在多种分配方式,但由于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所以按劳分配必然是主体;同时,劳动者中在公有制经济中就业的占多数,所以按劳分配方式必然是主体。其次,从公有制企业中劳动者收入结构看,尽管目前公有制企业个人收入来源逐渐多样化,但在各种报酬中,按劳分配部分的收入仍然占较大比重。最后,从按劳分配对其他收入方式的影响看,公有制企业劳动者按劳分配的收入量,是其他所有制经济活动中劳动者收入水平的参照标准。 2、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客观必然性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是与我国现阶段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相适应。根据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决定分配方式。我国现阶段生产力总体水平低、发展不平衡和多层次的状况,不可能实行单一的分配方式,必然存在多种分配方式。 这种分配方式也是由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的所有制结构决定的。公有制是主体,在公有制经济中只能实行按劳分配。但在其他多种非公有制经济中,就不能按劳分配,而只能采取其他非按劳分配方式。 这种分配方式也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2)按生产要素分配 按生产要素分配就是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对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参与受益分配。 参与受益分配的生产要素主要有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 (3)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意义 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有利于让一切生产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二)收入分配和社会公平 1、社会公平 (1)收入分配公平的含义: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2)收入分配公平的意义: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公平的收入分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

它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 如果分配方式有利于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就会提高效率,促进生产的发展 反之,则会降低效率,阻碍生产的发展 (3)实现分配的社会公平 ①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 ②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提高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这有利于理顺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的分配关系,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也有利于合理调整投资与消费的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当前,要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 ③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为此,要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 节,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通过强化税收调节,整顿分配秩序,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防止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实现公平分配。 2、兼顾效率与公平 (1)效率的含义:经济活动中产出与投入的比率,它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效率提高意味着资源的节约和社会财富的增加。效率是人类经济活动追求的基本目标之一。 (2)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①二者具有一致性,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公平是提高经

济效率的保证 ②二者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又存在着矛盾 (3)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原因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 ①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自然资源相对匮乏。发展经济必须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②同时,要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畴内,使分配的结果促使人们奋进,使社会具有生机和活力。 (4)、兼顾效率与公平(怎么办)---(四个要求) 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与公平,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 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 【注意】 (1)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个人先富起来不仅不违背社会主义共同富裕原则,相反,是整个社会走向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共同富裕不是同时也不是同步富裕,而是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然后,发挥他们的示范作用,带动其他地区最终共同富裕。 (2)分配公平不等于平均主义,并不是要消除收入差距,而是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借口兼顾公平而消除收入差距,必然陷入平均主义,实质也是分配不公的表现。

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客观必然性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个 人 入 的 板书 设计 分 配 提 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收入分配 和社会公平 收入分配公平的含义 社会公平 收入分配公平的意义 坚持和完善分配制度 实现分配的社会公平 增加居民收入 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按生产要素分配 按劳分配为主体 坚持按劳分配的原因 持按劳分配的意义 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 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原因 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要求 教学 反思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7h95.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