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化中的城市读书笔记

更新时间:2023-11-05 12:2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进化中的城市读书笔记

【篇一:读书笔记】

城市与区域规划(第四版)读书笔记

格迪斯geddes,patrick(1854~1932)曾述《区域规划思想与实践》一书。

英国生物学家,社会学家。现代城市研究和区域规划的理论先驱之一。生于苏格兰,曾在伦敦大学跟从t.h.赫胥黎攻读生物学,后在丹迪大学、伦敦大学、孟买大学执教。格迪斯倡导区域规划思想,认为城市与区域都是决定地点、工作与人之间,以及教育、美育与政治活动之间各种复杂的相互作用的基本结构。提出了现代城市规划方法“调查-分析-规划”。这些思想对大伦敦规划和美国田纳西流域规划产生影响。他主张在城市规划中应以当地居民的价值观念和意见为基础,尊重当地的历史和特点,避免大拆大建。格迪斯还视城市规划为社会变革的重要手段,运用哲学、社会学和生物学的观点,揭示城市在空间和时间发展中所存在的生物学和社会学方面的复杂关系。城市规划工作者应把城市现状和地方经济、环境发展潜力与限制条件联系在一起进行研究,再作规划。他还应邀到印度进行许多城镇的规划,并撰写了一系列的研究报告。著有《进化中的城市》等书 。p21页前 巴洛克时期建筑

“典型的城市规划例子和风景建设——他所它所包含的规划构思的内容,比很多只是随便看看其效果的人所想象的丰常得多——通过它,可以懂得前辈们是如何根据地区的具体情况和条件件进行规划和建设”。 p16(23)

个人总结:城市与区域规划发展与演变,往往需要长期的调查和研究才能得到真实的发展数据。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因素和政治因素共同作用于城市与区域发展,可见平常的积累和采集也相当重要的。 p34(41)

霍华德认为,可以通过有计划地分散工人和他们的就业岗位来达到目的,从而把城市聚集的、有利条件整个转移到新居民点上(在现代经济术语中,这被称作“外在事物的内在化”)。 p47(54)

第一座田园城市莱契沃尔斯的设计者是两位建筑师r翁温和他的助手b帕克设计的兼顾各种住宅类型城郊居住区。

佩里的邻里单元模型的应用,是城市规划发展的一种进步。然而,正如反对者c亚历山大提出的观点,不同居民对于地方性服务设施有着不同的需求,而是呈现出一种复杂的居住结构,规划师应该把再现这种多样性和自由的选择作为目标。这在1969年米尔顿 凯恩斯新城规划中得以体现。 p56(63)

艾伯克隆比融合了霍华德、格迪斯和翁温的思想成果,勾画出一格以一个大城市为核心向各方向延伸30英里,并且包含1000万人口以上的广大地区未来发展的蓝图。这个规划要求达到的主要目标基本上是霍华德的,就是有计划地从过度拥挤的大城市魂散几十万人口,把他们重新安置到许多经过规划的新城去,而这些新城从一开始就能就地工作和居住。规划方法基本上是格迪斯的:进行地区调查,包括历史上可以看到的发展趋向,接着是对问题的系统分析,然后是方案的制订。 p64(71)

赖特与柯布西埃观点相反,他提出了广亩城市的概念。即城市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向广阔的农村地带扩展,分散将成为未来的法则。总之应该通过规划,促进一种完全分散的、低密度的发展形式。这和广亩城市的发展标准是:在这里,每户周围有1英亩土地,足够生产粮食一居住区之间以超级公路相连,在任何方向都能提供便捷的汽车交通。公共设施沿着公路布置多加油站将很自然地分布在为整个地区服务的商业中心之内。在20年后的北美就出现了这种类型城市。 p65(72)

1882年,西班牙建筑师马塔的这个带形城市规划概念,是建立在一个中心线型的快速交通系统的基础之上。它在马德里市外开始建设,但是现在已经淹没在城市的总体发展之中。这个概念在20世纪很多城市的规划中起着影晌。 p68(75)

他的观点可以概括如下:

第二是关于拥挤的弊端可以用提高密度来解决这么一个反论

(paradox)。这个论点的关键在于:密度从这一方面分析既有所增,从另一方面分析就有所降。

第三个主张关系到城市内部的密度分布。

p70-77

从1900年至1940年,有见识的思想家们终干认识到,有效的城市规划必须从大于城市的范围着手—从城市及其周围农村腹地的范围着手,甚至从若干城市构成的城镇集聚区(conurbation)及其相互重叠的腹地来着手。从此,通常所说的区域规划的思想开始发展。 第四章p98页前

【篇二:西方现代城市规划理论概论读书笔记】

《西方现代城市规划理论概论》读书笔记 第一部分 内容摘要

本书以时间为轨迹,全面地阐述了西方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演变脉络,系统地介绍了西方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产生、发展、成熟和演变的过程;同时,对于现代西方不同类型的城市规划体系和类型做了完整的介绍和评论;分析了西方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在认识城市规划本质和定位方面的提升和发展轨迹;总结并评述了西方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在城市规划领域中的运用,及其对我国城市规划理论、实践和实施成效的评价方面的重要启示。 第二部分 核心内容

第一章为引论,主要阐述了城市规划的概念及其面临的现实挑战——未来的不确定性,并讲述可friend(2001)所提出的规划过程中解决不确定性的战略方法,同时,分析了“程序规划理论”和“实体规划理论”及“规划效能理论”的产生。

作者指出城乡规划的定义为:是一种在社会多元群体和成员之间为实现其追求社会、经济或环境效益所达成的共识和目标的框架,是一种可以在各种矛盾和利益之间进行谈判、讨价还价或和解的机制,是能够针对未来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具有灵活性的政策行动程序及实施方案或建议。

第二章,论述了西方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产生背景和过程。

政治背景——资产阶级革命;技术背景——工业革命;思想文化背景——启蒙运动;在这些社会背景下,城市呈现出人口增长急剧、环境卫生恶化、城市布局结构失调、土地开发使用失措、交通堵塞失控等一系列“城市病”,出于自己利益,统治阶级开始对城市进行改造和管理,城市规划就就进入到理论和实践的探索阶段。其中,伦敦、巴黎、纽约、华盛顿的几次改建和英国公园运动、美国纽约中央公园建设与城市美化运动以及空想社会主义社区建设、公司城的建设等尤具代表性。

伴随着对城市时间和深入思考,产生了城市规划的早期思潮。解决城市问题有两种取向——城市分散与城市集中。城市分散思想以“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为代表,城市集中思想以柯布西耶的理论为代表。主要人物及著作有以下几个:英国霍华德“田园城市”《明天:走向真正改革的和平之路》;西班牙工程师索利亚玛塔“带形城市”;法国建筑师加尼埃“工业城市”《工业城市》;西谛的城市形态学说《建筑艺术》;格迪斯的区域规划理论《进化中的城市》;法国建筑师亨纳德的城市改建思想。

第三章讲了现代西方主要城市规划理论及其历史演进。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功能主义规划思想,以《雅典宪章》和柯布西耶1950年为印度昌迪加尔做的城市规划方案为代表;城市分散主义,以霍华德“田园城市”理论和赖特的“广亩城市”为代表;城市集中主义,以柯布西耶的《明日城市》和“300万人口的现代城市”的城市规划方案为代表;美籍建筑师沙里宁的有机疏散理论,其著作为《城市:它的发展、衰败与未来》。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至20世纪60年代:对空间理论的批判;系统规划理论;过程规划理论;区域规划理论;卫星城理论与新城运动。 20世纪70年代:以《马丘比丘宪章》为代表,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开始转变,体现在城市环境保护的新内容、人文关怀的城市规划倾向、对大规模城市改造的反思和城市复兴思想。此时,主要理论流派有(1)系统规划理论及其应用(2)理性过程规划理论及其应用(3)关于城市规划实施成效的评估和解释。

20世纪80年代,规划理论探索出现新的议题,包括对城市及其空间发展理论的研究、对规划意识形态和职业精神的讨论、对妇女在规划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讨论、对生态环境和可

持续发展的规划理论的研究。这个阶段,主要思潮是后现代城市规划思想、以问题为核心的规划思潮、人本主义规划思想,并出现了城市规划实施成效的理论和交流规划理论。

20世纪90年代至今,新的社会背景下产生了政体理论、规则理论以及合作规划理论,可持续发展及生态规划的思想引人重视。学者们提出了新城市主义、精明增长、紧凑城市等模型。

第四章介绍了西方现代城市规划体系。鉴于城市规划体制的特性和所实施的规划方式,世界各国规划体系可分为两种:控制性规划(regulatory planning)体系和指导性规划(discretionary

planning)体系。控制性规划体系要求编制国家的规划标准和规范,

制定国家的规章制度,想成自上而下、不同层次的规划,这种体系明确了开发的权利,其最大特点是决策的规范性,代表国家为荷兰。指导性规划体系又称“自由裁量权”的规划体系,一般是根据判例法和以往的案例作为决策和政策制定的基础,具有相当大的灵活性,代表国家是英国。

第三部分西方现代城市规划理论演变的启示

纵览西方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产生、形成、发展成熟的过程,可以看出,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城市规划主要关注的是城市空间形态方面的“物质规划”问题。60年代以后,城市规划的关注焦点才转向和逐步深入到城市的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和城市物质空间规划的关系上来。直至20世纪90年代,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才在世界范围内得到重视。

城市规划理论的历史演变过程实际上是人们对于城市规划实质的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城市规划是什么的问题,西方50多年的规划理论演变给了我们非常重要的启示。

二战至60年代,城市规划被认为是一种实体空间的设计活动,主要为未来的城市发展制定蓝图。自60年代到70年代,理性过程的规划理论和系统规划理论则强调了规划的科学性、系统性。然而,过于繁琐复杂的数学模型和方法使系统理论难以指导和运用于日常城市规划的实践,但是,这种理性规划的理念是城市规划的理论范式上的一次质的变化。法卢迪的理性过程规划理论强调规划过程中的决策理性。但是,针对城市规划的实施问题,这种理性过程的模式不现实。真正的规划实施过程是不连续、渐进的,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决策的时间和资源都是有限的。

随着西方战后重建和城市的快速发展,继80年代的一系列自然环境灾害之后,环境问题、社会经济问题的不断出现引起了人们对于生态环境、社会公平的关注和对于人类自身行为的反思。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在1992年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召开的国际高端会议上已经真正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西方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发展和演变表明人们对于城市规划实质的认识有了本质的变化。对于城市规划的认识从认为规划师关于未来空间设计的美好“蓝图”演变成为是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合作行动和广泛的社会实践过程及成为促进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的重要途径。规划师的职责也从原来的“设计师”,发展成为实现某种社会目标的“交流着”和“倡议者”。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7h8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