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期末考试试题

更新时间:2024-01-05 20:49: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微生物期末考试要点

1. 微生物——是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的个体微小(一般<0.1mm)、结构简单的一类低等生物。

2. 细菌——是一类形体微小、结构简单、细胞壁坚韧、以二等分裂方式繁殖和水生性较强的原核微生物。

3. 病毒——指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进行生长代谢、只能在其他生物体内营寄生生活的极其微小的生物。

4. 朊病毒——是一类不含核酸但能够自我复制的具有侵染能力蛋白质分子。

5. 亚病毒:是一类不具备完整的复杂机构的类似病毒的感染性生物因子,是一类比真病毒更小的致病因子,包括类病毒、卫星因子和朊病毒。

6. 类病毒:是一类只含RNA一种成分、专性寄生在活细胞内的分子病原体。

7. 伴孢晶体——少数芽孢杆菌在形成芽孢的同时,会在芽孢旁形成一个菱形或不规则形的碱溶性蛋白质晶体。

8. 芽孢:某些菌生长到一定阶段,细胞内形成一个圆形、椭圆形或卵圆形、厚壁、含水量低、抗逆性强的内生孢子,是对不良环境有较强抵抗力的休眠体。

9. 选择性培养基:一类根据某微生物的特殊营养要求或其对化学、物理因素的抗性而设计的培养基,具有使混合菌中的劣势菌变成优势菌的功能,广泛用于菌种筛选等领域。 10 鉴别培养基——是培养基中加入能与某一种菌的无色代谢产物发生显色反应的指示剂,从而用肉眼就能使该菌的菌落与外形相似的其他菌落相区分的培养基

11. 消毒:指一种采用较温和的理化因素,仅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一部分对人体或动植物有害的病原菌,而对被消毒的对象基本无害的措施。

12. 灭菌;采用强烈的理化因素使任何物体内外部的一切微生物永远丧失其生长繁殖能力的措施。

13. 糖酵解——指在不需要氧气的条件下,1分子葡萄糖经转化生成2分子丙酮酸、2分子NADH2喝分子ATP的过程。

14. 发酵:在生物氧化中发酵是指无氧条件下,底物脱氢后所产生的还原力不经过呼吸链传递而直接交给一内源氧化性中间代谢产物的一类低效产能反应。

15. 转化:受体菌自然或在人工技术作用下直接摄取来自供体菌的游离DNA片段,并把它整合 到自己的基因组中,而获得部分新的遗传性状的基因转移过程,称为转化。

16. 转导——转导是以噬菌体为媒介将外源DNA片段携带到受体细胞中,通过交换与整合,使后者获得前者部分遗传性状的现象。

17. Stickland反应―――以一种氨基酸作底物脱氢,以另一种氨基酸作氢受体而实现生物氧化

产能的独特发酵类型。

1

18.PHB:是一种存在于许多细菌细胞质内属于类脂性质的碳源类贮藏物,不溶于水,具有贮藏能量、碳源和降低细胞内渗透压等的作用。

19.准性生殖—— 类似于有性生殖,同种而不同菌株的体细胞间发生融合,它可不借减数分裂而导致低频率基因重组并产生重组子。

20. 质粒——细菌中染色体以外的能自主复制的小型环状双链DNA分子。

21. 培养基:是按照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用人工方法配制而成的营养基质。

22. 菌落——指在固体培养基上,由一个或一团相同菌种生长繁殖形成的肉眼可见的群体。 23.次生代谢产物 —— 从初级代谢产生的中间产物出发,合成一些生理功能不很明确、化学结构特殊、与维持生命活动无关,但并不影响机体生命活动的代谢产物。

24. 抗生素——是一类由微生物或其他生物生命活动过程中合成的次生代谢产物或其人工衍生物,他们在很低浓度时就能抑制或干扰他种生物的生命活动,因而可用作优良的化学治疗剂。

25. 温和噬菌体——侵入相应寄主细胞后,其基因整合到寄主的基因组上,并随后者同步复制,但其侵入不引起寄主细胞裂解,这种噬菌体称温和噬菌体。

26. 烈性噬菌体:凡在短时间内能连续完成吸附、侵入、增殖、成熟和裂解等5个阶段而实现其繁殖的噬菌体。

27. 水体富营养化:水体富营养化是由于氮、磷等植物营养物的排入引起水体中藻类大量繁殖的现象。

28. 活性污泥:指一种由活细菌、原生动物和其他微生物与悬浮物质、胶体物质混杂群聚集在一起组成的絮凝团,在污水处理中具有很强的吸附、分解有机物或毒物的能力和良好的沉降性 能的絮状体颗粒。

29. 呼吸:底物脱氢后,经呼吸联传递,最终被外源分子氧作为最终电子(或氢)受体的氧化过程;是最普遍、最重要的生物氧化方式。

30. Hfr菌株——即高频重组菌株,在Hfr 菌株中,由于F质粒已经从游离态转变为在核染色体组特定位点上的整合态,与F’菌株结合后发生基因重组的频率要比F+和F‘结合后的频率高出数百倍

2. 干热灭菌法要求的温度和时间为( C )

A 105℃,2h B 121℃,30min C 165℃,2h D 165℃,4h 5.芽孢杆菌经常规染色后,营养体和芽孢的颜色分别是( B )和( )

A 紫、红 B红、绿 C 红、紫 D 绿、红 6.. 革兰氏阳性(G+)细菌在革兰氏染色后呈现 ( A )

2

A 深紫色 B 红色 C 白色 D无色 7. 下列孢子中属于霉菌无性孢子的是( A )

A孢囊孢子 B子囊孢子 C卵孢子 D接合孢子 9. 菌根是微生物与植物间的(C)结构

A 寄生 B 互生 C 共生 D 拮抗 10. 在N、P富营养化的水体里,含有大量的( D )

A 霉菌 B 酵母菌 C 原生动物 D蓝细菌 11. 单细胞微生物生长过程中,活细胞总数最多的是在(B )

A 延滞期 B 稳定期 C 衰亡期 D 指数期 12. 细胞内部的pH值 ( D )

A 与外部环境的pH值相同 B 近酸性 C 近碱性 D 近中性 13. 下列微生物器官耐温顺序为( B )

A营养体>孢子>芽孢 B芽孢>孢子>营养体 C孢子>营养体>芽孢 D芽孢>营养体>孢子

14. 在固体平板上,青霉菌菌落周围葡萄球菌不能生长,此种关系为( C ) A竞争关系 B猎食关系 C拮抗关系 D寄生关系 15. 果汁、牛奶常用的灭菌方法为( A )

A 巴氏消毒 B 干热灭菌 C 间歇灭菌 D 高压蒸汽灭菌 17. 产CH 4反应的关键底物是( C )

A CO2 B H2 C 乙酸 D 甲醇 18. 霉菌中的( B ) 分别是具有假根和足细胞

A 米根霉和桔青霉 B 米根霉和黄曲霉 C 高大毛霉和黑曲霉 D 黑根霉和红曲霉 19. 伊红-美蓝(EMB)培养基的类型为( C )

A加富培养基 B选择培养基 C鉴别培养基 D普通培养基 20. 马丁氏培养基的类型为( b )

A加富培养基 B选择培养基 C鉴别培养基 D普通培养基 22. 细菌的主要繁殖方式是( A )

A 裂殖 B 芽殖 C 有性生殖 23. 一般来说,细菌的C/N较真菌( B )

A 高 B 低

26. 下列哪种不是原核微生物基因重组的途径( B )

A 接合 B 转染 C 转导 D 原生质体融合 27. 酵母菌的无性繁殖方式主要是( C )

A 准性生殖 B 裂殖 C芽殖 28. 植物病害的微生物多数是( C )

3

A 细菌 B 放线菌 C 真菌 D 藻类 29. 从生态类型上来分,根瘤菌属于( C )固氮菌

A 联合 B 共生 C 自生 30. 放线菌属于( B )

A 病毒界 B 原核生物界 C 真菌界 D 原生生物界 31 组成病毒粒子核髓的化学物质是( C )

A糖类 B蛋白质 C核酸 D脂肪 32. 原核微生物细胞核糖体大小为( C )

A 30S B 50S C 70S D 80S 33. 最彻底的杀菌措施是( C )

A 防腐 B 消毒 C 灭菌 D 化疗 34. 酿酒酵母菌属于( C )微生物

A 好氧型 B厌氧型 C兼性厌氧型 D微厌氧型 35. 通常选用( C )作为水质污染的指示菌

A 拟杆菌属 B 粪链球菌 C 大肠菌群 D 假单胞菌属 36. 下列不属于主动运输特点的是( C )

A 逆浓度 B 需载体 C 不需能量 D 选择性强 37. 蓝藻的营养类型为( A )

A光能自养型 B化能自养型 C光能异养型 D 化能异养型 38. 苏芸金杆菌为生产上应用最多的昆虫病原( A )

A 细菌 B 放线菌 C 真菌 D 病毒 39. 细菌鞭毛的主要化学成分是( C )

A 多糖 B 脂类 C 蛋白质 D 核酸 40. 大多数霉菌细胞壁的主要成份是( C )

A 肽聚糖 B 纤维素 C几丁质 D磷壁酸 41. 加大接种量可控制少量污染菌的繁殖,是利用微生物间的( C )

A 互生关系 B 共生关系 C 竞争关系 D 拮抗关系 42. 下列孢子中属于霉菌无性孢子的是( A )

A 孢囊孢子 B子囊孢子 C卵孢子 D接合孢子 43. 在放线菌发育过程中,吸收水分和营养的器官为( A)

A 基内菌丝 B气生菌丝 C孢子丝 D孢子 44. 碳源和能源来自同一有机物的是( D )

A 光能自养型 B化能自养型 C光能异养型 D化能异养型 46.营养缺陷型菌株是指( D ) 的菌株

A有营养不良症的菌株 B在完全培养基上也不能生长良好的菌株

4

C培养基中营养成分缺少时获得的菌株 D丧失了合成某种营养成分能力的菌株 47. 酵母菌属于( C )微生物

A 好氧型 B 厌氧型 C 兼性厌氧型 D 微厌氧型 49. 酵母菌适宜生长的pH范围为( B )

A <4.0 B 4.0~6.0 C 6.5~8.0 D 8.0 50. 苏云金杆菌为生产上应用最多的昆虫病原( A )

A细菌 B放线菌 C 真菌 D病毒 51. 大多数霉菌细胞壁的主要成份是( C )

A肽聚糖 B 纤维素 C几丁质 D磷壁酸 52. 培养真菌时,培养基常加0.3%乳酸,其目的是 ( A )

A 调节pH B 提供碳源 C 二者都是 D 二者都不是 53. 下列不属于生长素类物质的是( B )

A氨基酸 B矿质元素 C嘌呤碱基 D维生素 55. 下列微生物中能够利用分子氮的是( B )

A 葡萄球菌 B根瘤菌 C根霉 D酵母菌

二、填空(每空0.5分,共16分)

1. 革兰氏染色要求所用菌种菌龄不能过长,会出现 假阴性 结果,原因是 菌龄过大 部分细胞壁溶解,所以会导致呈阴性结果。

2. 度量细菌大小的单位是 μm 。因此观察细菌时,所使用的物镜放大倍数是 100 。 3. 1974年的“拴菌”试验证明细菌鞭毛运动方式是 旋转 。

4. 放线菌菌丝包括 基内菌丝 、 气生菌丝 和 孢子丝 。

5. 在显微镜下发现未知霉菌子实体呈扫帚状,那么可以初步断定该菌是 青霉 。如果发现子实体具有足细胞结构,则可初步断定该菌是 曲霉 。 6. 噬菌

7 常用的培养基凝固剂是 琼脂 ,其凝固温度是 49 ℃。检查培养基是否无菌的方法是 把灭过菌的培养基在培养箱里培养,检查是否有杂菌生长 。

8.无菌操作时,手消毒一般是用 75%酒精消毒 。接种钩或者接种环的灭菌一般采用 灼烧法 。

9.芽孢染色法的原理是利用芽孢的 壁厚 、 透性低 、 难着色 的特点,而采用 加热 条件,使染料进入芽孢。

1. 培养基一般都含有 碳源 、 氮源 、 无机盐 、 生长因子 、 能源 和 水

斑为形状,表明该噬菌体为 烈性 噬菌体。

5

A 运动 B 传递遗传物质 C 附着 D 致病性 10 真菌生物的微体的主要功能是

A 解毒 B 消化作用 C 能量合成 D 分泌酶类 1.接合菌亚门的无性孢子主要为

A 休眠孢子B 孢囊孢子C 游动孢子D分生孢子 2.真菌锁状联合结构的细胞核一般为 A 单核B 双核C 多核D异核

3 在固氮微生物中,形成异形胞抗氧机制的为(07年再考) A 根瘤菌B 蓝细菌C 联合固氮菌D自生固氮菌 4 V.P试验的生化依据是某些细菌发酵糖产生 A乳酸B 乙酰甲基甲醇C 2,3-丁二醇D丁酸 5 在细菌中,专性能量寄生的为

A支原体B衣原体C立克次氏体D MLO 6 在免疫细胞中,巨噬细胞主要来自

A 粒细胞B 浆细胞C 单核细胞D 淋巴细胞 7 干热灭菌法通常的灭菌式为

A 120℃ 50min B 160℃ 50min C 160℃90min D120℃ 90min 8 抗体初次免疫应答通常滴度低,且抗体多为 A IgD B IgM C IgA D IgE

9在1995年版的安贝氏菌物词典中,卵菌属于 A 真菌界 B 原生动物界 C 菌物界 D 假菌界

11

10 噬菌体的核酸主要为

A ssDNA B ssRNA C dsDNA D dsRNA

三、判断题(正确的打∨号,错误的打×号。每题1分,共9分)

( × )1.酵母菌死活鉴定实验中,活细胞被染成蓝色,死细胞无色。 ( × )2.木霉和根霉在分类上都属于半知菌亚门。 ( ∨ )3.TMV病毒为杆状RNA病毒。

( ∨ )4.根霉和毛霉产生的无性孢子是孢囊孢子,有性孢子是接合孢子。 ( × )5.从支原体、立克次氏体到衣原体,其寄生性逐渐减弱。 ( ∨ )6.血球计数板的计数室的体积0.1mm3。 ( ∨ )7.EMP途径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均可进行。 ( × )8.UV诱变的原因主要是形成了G-G二聚体。 ( ∨)9.多数真菌喜欢微酸环境,多数细菌喜欢偏碱性环境。

( × )1.培养真菌一般用PDA培养基,培养细菌一般用高氏1号培养基。 ( ∨)2.镜台测微尺的标尺上,每小格的实际长度为10微米 ( × )3.TMV病毒为杆状dsDNA病毒。

( ∨)4.根霉产生的无性孢子为孢囊孢子,属于内生孢子。

( × )5.促进扩散需提供ATP,基团移位时运送前后溶质分子会发生结构变化。 ( ∨ )6.生物氧化过程包括脱氢、递氢和受氢3个阶段。 ( × )7.真核微生物的呼吸链位于细胞膜上。

( × )8.恒浊培养时培养基流速恒定,恒化培养时培养基流速不恒定。 ( × )9.多数细菌喜欢微酸环境,多数真菌喜欢偏碱性环境。

( ∨ )1。细菌荚膜的主要成分为多糖、蛋白质,以多糖居多。 ( ×)2。木霉和根霉在分类上都属于半知菌亚门。 ( × )3。TMV病毒为dsRNA病毒。

( ∨ )4。根霉和毛霉的主要区别是前者有假根。 ( × )5。C/N是指培养基中碳源和氮源的质量比。 ( ∨ )6。NADH2是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的缩写。 ( ∨ )7。EMP途径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均可进行。 ( ∨ )8。不同细胞间细胞周期的差异主要表现在G1期。 ( ∨ )9。多数真菌喜欢微酸环境。

( ∨ )10。血球计数板的计数室的体积0.1mm3。

12

( × )1。革兰氏染色的关键步骤是复染。 ( × )2。木霉和根霉在分类上都属于半知菌亚门。 ( × )3。T4噬菌体为dsDNA病毒。

( ∨ )4。支原体无细胞壁,是生物界中能独立生活的生物。 ( ∨ )5。促进扩散不需提供ATP。

( ∨ )6。FAD是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的缩写。 ( × )7。真核微生物的呼吸链位于细胞膜上。

( ∨ )8。不同细胞间细胞周期的差异主要表现在G1期。 ( × )9。多数细菌喜欢微酸环境。

( ∨ )10。镜台测微尺的标尺上,每小格的实际长度为10微米。

四、判断并说明理由(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认为正确的,在题前括号内打 \√\;错误的打\×\,并在题后简要说明理由,不说明理由,该题无分)

1.( √)放线菌是原核生物。

2.(√ )G+细菌细胞壁中含磷壁酸,而G-细菌细胞壁中不含磷壁酸。 3.( ×)酿酒酵母的营养体只能以二倍体的形式存在。 4.( √ )甲型H1N1流感病毒必须在侵入宿主细胞后才脱壳。 5.( √ )“Park”核苷酸在细菌膜上的运送属于促进扩散。 6.( √ )从生态类型来分,根瘤固氮菌属于共生固氮菌。

7.( √ )利用血球计数板计得得酵母菌总数大于平板菌落计数法计得的结果。 8.( √)有锁状联合的菌丝是双核菌丝。 9.( ×)在最适生长条件下得到的发酵产物最多。 10.( √)转化子一定带有供体菌的某些生理特征。 1.( × )放线菌是真核生物。

2.( × )G-细菌细胞壁中含磷壁酸,而G+细菌细胞壁中不含磷壁酸。 3.( × )酿酒酵母的营养体只能以单倍体的形式存在。 4.( √ )禽流感病毒必须在侵入宿主细胞后才脱壳。

5.( √ )青霉素抑制转肽作用,致使G+细菌细胞壁中的肽聚糖不能合成。 6.( ×)从生态类型来分,根瘤固氮菌属于自生固氮菌。

7.( ×)利用血球计数板计得得酵母菌总数小于平板菌落计数法计得的结果。 9.( × )耐氧菌生长过程中不能有分子氧的存在。

( )1. 革兰氏阳性细菌和革兰氏阴性细菌都含有磷壁酸。( × 革兰氏阴性菌不含磷壁酸)

13

( )2. 芽孢是细菌的抗性结构,同时具有繁殖功能。 ( × 芽孢不具有繁殖功能 ) ( )3. 蓝细菌的光合作用是一种循环式的光合磷酸化,不产生氧气。( × 为非循环光和磷酸化,产生氧气 )

( )4. 主动运输与基团转位的差异在于基团转位在运送前后会发生分子结构的变化。( √ ) ( )5. 缺氧/好氧生物脱氮法,在厌氧阶段进行硝化反应,在好氧阶段进行反硝化反应。 ( × 好氧阶段进行硝化反应,厌氧阶段进行反硝化)

( ) 1. 聚磷菌在厌氧条件下分解PHB产生能量用于吸收水体中的可溶性磷,好氧条件下分

解聚磷酸盐,产生能量用于积累PHB 。( × 好氧条件下分解PHB,厌氧条件下分解

聚磷酸盐 ) ( ) 2. 磷 壁 酸 是 革 兰 氏 阴 性 细 菌 细 胞 壁 中 的 特 有 成 分 。 ( × 应为革兰氏阳性菌 ) ( ) 3. 酵母菌生长的最适pH值为中性偏碱。 ( × 酸性 )

( ) 4. 酶合成的调节是微生物细胞在基因水平上的调控,酶活性的调节是细胞在分子水平

的调节。 ( √ )

( ) 5. 在生产抗生素等次生产物发酵过程中,最佳的收获时间是对数生长期的末期 。 ( × 应为稳定期的末期 )

三、将下列微生物按要求归类(写对1种得0.4分,共8分)

大肠杆菌 四联球菌 链霉菌 根瘤菌 毛霉 酵母 木耳 灵芝 诺卡氏菌 假单胞菌 链球菌 根霉 绵霉 青霉 曲霉 香菇 芽孢杆菌 冬虫夏草 羊肚菌 平菇 归类要求:

1.属于革兰氏阳性细菌的有:四联球菌、链球菌、芽孢杆菌 2.属于革兰氏阴性细菌的有:大肠杆菌、假单胞菌、根瘤菌 3.属于放线菌的有:诺卡氏菌、链霉菌 4.属于鞭毛菌亚门的有:绵霉 5.属于接合菌亚门的有:根霉、毛霉

6.属于子囊菌亚门的有:酵母、羊肚菌、冬虫夏草 7.属于担子菌亚门的有:木耳、平菇、香菇、灵芝 8.属于半知菌亚门的有:青霉、曲霉

14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

绘制根霉显微观察图,并注明各部分特征。

绘制芽孢构造模式图,并标明个部分名称。

试题: 1.简述革兰氏染色的机制。(8分) 参考答案:

细菌对于革兰氏染色的不同反应,是由于它们细胞壁的成分和结构不同造成的。(1分)革兰氏阳性细菌的细胞壁主要是肽聚糖形成的网状结构组成的,(1分)在染色过程中,当用乙醇处理时,由于脱水而引起网状结构中的孔径变小,通透性降低,(1分)使结晶紫-碘复合物被保留在细胞内而不易着色,因此,呈现蓝紫色;(1分)革兰氏阴性细菌的细胞壁中肽聚糖含量低,而脂类物质含量高,(1分)当用乙醇处理时,脂类物质溶解,细胞壁的通透性增加,(1分)使结晶紫-碘复合物易被乙醇抽出而脱色,(1分)然后又被染上了复染液(番红)的颜色,因此呈现红色。(1分)

试题:2.简述单细胞酵母菌和霉菌菌落的区别。(6分) 参考答案: 含水状态 外观形态 透明度 菌落与培养基结合程度 菌落颜色 菌落正反面颜色差别 单细胞酵母菌 较湿 小而突起 稍透明 不结合 单调,一般呈乳脂或矿烛色,少数红色或黑色 相同 霉菌 干燥 大而疏松或大而致密 不透明 较牢固结合 十分多样 一般不同 15

温和噬菌体脱离宿主,这样的新性状也会随之消失。(5分)

局限性转导:是指缺陷噬菌体将供体细菌的染色体片断运到受体细菌细胞内,并发生

整合形成稳定的转导子,同时受体细菌表现出新的表型特征。这样的新的性状是由供体细菌的染色体片断产生的,是稳定存在于受体细菌后代的。(5分)

3.如何利用UV诱变选育优良品种?

.1)选择诱变对象,2)确定诱变剂量,3)涉及合理方案,4)突变体检出,5),性能测定,6)示范推广

4.比较控制有害微生物的四种主要措施的异同。 项目 处理因素 处理对象 灭菌 消毒 防腐 理化因素 化疗 化学治疗剂 宿主 体内 强理化因素 理化因素 任何物体 内外 生物体表、 有机质 酒、乳等 物体内外 微生物类型 一切微生物 有关病原菌 一切微生物 有关病原菌 杀死或抑制 抑制或杀死 抑制或杀死 巴氏消毒 冷藏 抗生素 对微生物的作用 彻底杀灭 举例

高压灭菌 4. 比较植物病毒与T偶数噬菌体在增殖过程中的异同点

T偶数噬菌体的增殖过程:(5分)

(1) 吸附:噬菌体与敏感的寄主细胞接触,与寄主细胞的特异性受点结合,由尾板上

的尾钉及尾丝使噬菌体固定在细菌细胞上。

(2) 侵入:噬菌体吸附在寄主细胞的受体上以后,由尾部分泌一种溶菌酶使寄主细胞

的细胞壁溶解成一个小孔,之后靠尾鞘收缩,将尾髓穿过寄主细胞的细胞壁插入细菌细胞中,头部的核酸通过中空的尾髓压入寄主壁报内,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

(3) 复制:噬菌体的核酸进入细菌细胞后,利用细菌细胞的原料及酶系,使自身的核

酸增殖,并进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4) 装配:病毒的核酸和蛋白质分别合成后进行各部件的组装

(5) 释放:寄主细胞内的大量子代噬菌体成熟后,噬菌体分泌溶菌酶,使细菌细胞的

细胞壁溶解,细胞破裂释放出子代噬菌体。

植物病毒只能以被动方式侵入,如昆虫制造的伤口,天然创口或人工嫁接时的创口侵入。在植物组织中,借细胞间连丝实现病毒粒的扩散和传播。另外,植物病毒必须在侵入宿主细胞后才脱去衣壳。其它过程同噬菌体。(5分)

21

000 毒性噬菌体的繁殖过程:

(6) 吸附:噬菌体与敏感的寄主细胞接触,与寄主细胞的特异性受点结合,由尾板上

的尾钉及尾丝使噬菌体固定在细菌细胞上。(1分)

(7) 侵入:噬菌体吸附在寄主细胞的受体上以后,由尾部分泌一种溶菌酶使寄主细胞

的细胞壁溶解成一个小孔,之后靠尾鞘收缩,将尾髓穿过寄主细胞的细胞壁插入细菌细胞中,头部的核酸通过中空的尾髓压入寄主壁报内,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

(8) 复制:噬菌体的核酸进入细菌细胞后,利用细菌细胞的原料及酶系,使自身的核

酸增殖,并进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1分)

(9) 装配:病毒的核酸和蛋白质分别合成后进行各部件的组装(1分)

(10) 释放:寄主细胞内的大量子代噬菌体成熟后,噬菌体分泌溶菌酶,使细菌细胞的

细胞壁溶解,细胞破裂释放出子代噬菌体。(1分)

1. 什么是选择性培养基?举例分析其原理

选择性培养基是一类根据某微生物的特殊营养要求或其对某化学、物理因素的抗性而设计的培养基,具有使混合菌样中的劣势菌变成优势菌的功能。(8分) 如:酵母菌富集培养基中加入高浓度的糖来富集酵母菌;

马丁培养基加入染料孟加拉红,抗生素链霉素和金霉素来抑制细菌的生长,从而富集土 壤中的真菌。(8分)

2. 试解释溶源性、溶源菌、温和噬菌体

溶源性――温和噬菌体的侵入并不引起宿主细胞裂解的现象。(4分) 溶源菌――细胞内有温和噬菌体的细菌。(4分)

温和噬菌体——侵入相应寄主细胞后,其基因整合到寄主的基因组上,并随后者同步复制,

但其侵入不引起寄主细胞裂解,这种噬菌体称温和噬菌体。(8分)

4. 比较呼吸、无氧呼吸和发酵的异同点

呼吸:底物按常规方式脱氢后,脱下的氢经完整的呼吸链传递,最终被外源分子氧接受,产生了水并放出ATP形式的能量。这是一种递氢和受氢都必须在有氧条件下完成的生物氧化作用,是一种高效的产能方式。(6分)

无氧呼吸:底物按常规途径脱氢后,经部分呼吸链递氢,最终由氧化态的无机物或有机物受氢,并完成氧化磷酸化产能反应。(5分)

发酵:指在无氧等外源氢受体的条件下,底物脱氢后产生的还原力未经呼吸链传递而直接交与某一内源性中间代谢物接受,以实现底物水平磷酸化产能的一类生物氧化反应。(5分)

5. 细菌、放线菌、酵母菌和霉菌的菌落有何不同,为什么?

细菌菌落:湿润、较光滑、较透明、较粘稠、易挑取、质地均匀、菌落正反面或边缘与中央部位的颜色一致。(3分)

22

原因:细菌属于单细胞生物,一个菌落内无数细胞并没有形态、功能上的分化,细胞间充满着毛细管状态的水,等等。(1分)

放线菌菌落:干燥、不透明、表面呈致密的丝绒状,上有一薄层彩色的“干粉”;菌落和培养基的连接紧密,难以挑取;菌落正反面颜色常不一致,在菌落边缘的琼脂平面有变形的现象等。(3分)

原因:多数放线菌有基内菌丝和气生菌丝的分化,气生菌丝成熟时又会进一步分化成孢子丝并产生成串的干粉状孢子,它们伸展在空间,菌丝间没有毛细管水存积,等。(1分) 酵母菌菌落:较湿润、较透明、表明较光滑、易挑取,质地均匀,正反面及边缘与中央部位的颜色较一致等,这些均类似与细菌菌落。但酵母菌菌落一般较细菌菌落大、厚,外观更粘稠、较不透明等。因为酵母菌的细胞比细菌的大,细胞内已分化出很多细胞器,细胞间隙含水量相对较少,且不能运动等。(4分)

霉菌菌落:形态大,质地疏松,外观干燥,不透明,呈现或送或紧的蛛网状、绒毛状或毡状;菌落与培养基间连接紧密,不易挑取,菌落正反面、及中央与边缘的颜色、构造常不一致等。(3分)

原因:霉菌的细胞呈丝状,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时又有营养菌丝和气生菌丝的分化,而气生菌丝间没有毛细管水。(1分) 5. 简述细菌和真菌的试管斜面接种过程

细菌接种:接种前20分钟打开紫外灯,接种时关掉紫外灯,点燃酒精灯,用酒精棉球擦手,松动试管棉塞,灼烧接种环,环冷却,打开棉塞,在试管斜面刮取少量菌种,在无菌试管斜面上从基部开始划Z形线到斜面顶端。棉塞和试管口过火焰,塞紧棉塞,再次灼烧接种环。将接种后的试管置于37℃温箱培养。(5分)

真菌接种:用接种勾或接种铲,取菌种时带一小块培养基,之后将接种块倒置(即

有菌丝的面向着新培养基)于无菌试管斜面中央位置。其它操作与细菌接种相同。接种后将试管置于29℃温箱培养。(5分) 5 简述高压蒸汽灭菌的过程及其注意事项

高压蒸汽灭菌过程:(8分)

检查灭菌锅内的水位;加热,待水沸腾后,将包装好的要灭菌的物品放入锅内,(注意不能堆放太紧密);拧好盖儿,同时关上安全阀和放气阀,开始升温,待压强升到0.05时放气一次,重新关好放气阀,等压强再次升到0.05时,重复放气一次;关好放气阀,观察仪表,当温度升到121℃,开始记时,维持温度在121℃—126℃之间15—20min; 时间到后,关掉电源,待指针自动回零后,打开盖儿,取出物品。

注意排尽冷空气(2分)

6. 比较呼吸、无氧呼吸和发酵的异同点

23

呼吸:底物按常规方式脱氢后,脱下的氢经完整的呼吸链传递,最终被外源分子氧接受,产生了水并放出ATP形式的能量。这是一种递氢和受氢都必须在有氧条件下完成的生物氧化作用,是一种高效的产能方式。(3分)

无氧呼吸:底物按常规途径脱氢后,经部分呼吸链递氢,最终由氧化态的无机物或有机物受氢,并完成氧化磷酸化产能反应。(3分)

发酵:指在无氧等外源氢受体的条件下,底物脱氢后产生的还原力未经呼吸链传递而直接交与某一内源性中间代谢物接受,以实现底物水平磷酸化产能的一类生物氧化反应。 6. 化能自养微生物与异养微生物的能量代谢有何不同?

与异养微生物相比,化能自养微生物的能量代谢主要有3个特点:

1. 无机底物的氧化直接与呼吸链发生欧联,即由脱氢酶或氧化还原酶催化的无机底物脱氢或脱电子后,可直接进入呼吸链传递,这与异养微生物对葡萄糖等有机底物的氧化要经过多条途径逐级脱氢明显不同;(3分)

2. 呼吸链的组分更为多样化,氢或电子可以从任一组分直接进入呼吸链;(4分) 3. 产能效率即P/O比一般要低于化能异养微生物。(3分) 7. 比较灭菌、消毒、防腐和化疗的异同,并简述高压蒸汽灭菌的过程。

灭菌:采用强烈的理化因素使任何物体内外部的一切微生物永远丧失其生长繁殖能力的

措施。(1分)

消毒:仅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的一部分对人体或动、植物有害的病原菌,而对被消毒的

对象基本无害的措施。(1分)

防腐:利用某种理化因素完全抑制霉腐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即通过制菌作用防止食品、

生物制品等对象发生霉腐的措施。(1分)

化疗:即化学治疗,指利用具有高度选择毒力即对病原菌具高度毒力而对宿主基本无毒

的化学物质来抑制宿主体内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借移达到治疗该宿主传染病的一种措施。(1分)

7. 简述单细胞微生物的典型生长曲线的几个阶段及其特点

1)延滞期:指少量单细胞微生物接种到新鲜培养液中后,在开始培养的一段时间内,因

代谢系统适应新环境的需要,细胞数目没有增加的一段时间。

特点:生长速率为零;细胞形态变大;RNA含量增高,原生质呈嗜碱性;合成代谢活跃;对外界不良条件反应敏感。(2分) 2)指数期:细胞数目以几何级数增长的时期

特点:生长速率最大;细胞进行平衡生长,菌体各部分成分均匀;代谢旺盛(3分) 3)稳定期:新繁殖的细胞数与衰亡数相等。

24

特点:生长速率为零(3分)

4)衰亡期:微生物的个体死亡速度超过新生速度,整个群体呈现负生长状态 特点:细胞形态发生多形化。(2分)

5、简述分批培养时单细胞微生物的典型生长曲线的四个时期及特点。

(1)延滞期(lag phase)特点:生长速率常数= 0;细胞形态变大或增长;细胞内RNA特别是rRNA含量增高,原生质嗜碱性增强;合成代谢活跃(核糖体、酶类、ATP合成加快),易产生诱导酶;对外界不良条件敏感,(如氯化钠浓度、温度、抗生素等化学药物) (1.5分)

(2)对数期(logarithmic phase)特点:生长速率常数最大,即代时最短 ; 细胞进行平衡生长, 菌 体大小、形态、生理特征等比 较一致 ; 代谢最旺盛 ; 细胞对理化因素较敏感。(1.5分)

(3)稳定期(stationary phase)特点:新增殖的细胞数与老细胞的死亡数几乎相等,微生物的生长速率处于动态平衡,培养物中的细胞数目达到最高值;细胞分裂速度下降,开始积累内含物,产芽孢的细菌开始产芽孢;此时期的微生物开始合成次生代谢产物,对于发酵生产来说,一般在稳定期的后期产物积累达到高峰,是最佳的收获时期。 (2分) (4)衰亡期(decline phase)特点:①细胞死亡数增加,死亡数大大超过新增殖的细胞数,群体中的活菌数目急剧下降,出现“负生长” (1分) 3.什么是微生物的典型生长曲线?可分为几个时期?

1)当把少量单细胞微生物接种到恒容积的液体培养基中,在适宜的温度、通气条件下,他们的群体就会有规律地生长起来。如果以细胞数目的对数值为纵坐标,以培养时间为横坐标,就可以划出一条有规律的曲线,即~~~。根据微生物的生长速率常数分为延滞期、指数期、稳定期和衰亡期。 4. 高压蒸汽灭菌过程:

检查灭菌锅内的水位;加热,待水沸腾后,将包装好的要灭菌的物品放入锅内,(注意不能堆放太紧密);拧好盖儿,同时关上安全阀和放气阀,开始升温,待压强升到0.05时放气一次,重新关好放气阀,等压强再次升到0.05时,重复放气一次;关好放气阀,观察仪表,当温度升到121℃,开始记时,维持温度在121℃—126℃之间15—20min; 时间到后,关掉电源,待指针自动回零后,打开盖儿,取出物品。(6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本理论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评分标准:

1.所答要点完整,每小题给10分;全错或不答给0分。

25

酵生产来说,一般在稳定期的后期产物积累达到高峰,是最佳的收获时期。 (2分) (4)衰亡期(decline phase)特点:①细胞死亡数增加,死亡数大大超过新增殖的细胞数,群体中的活菌数目急剧下降,出现“负生长” (1分) 2.、什么是质粒,它有何特点?典型的质粒有哪几种?

(1)质粒:细菌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由共价闭合环状双链DNA分子组成,能独立于细胞核进行自主复制。(2分)

(2)大小:分子量约为2—100 × 106 D,携带1—100个基因, 一个菌细胞可有一至数个质粒。

特点:非必需性、可转移性、可整合性、可重组性、可消除性等(2分)

(3)F–因子、R因子、Col因子、Ti质粒、Ri质粒、巨大质粒(mega质粒)、降解性质粒 1.比较细菌、放线菌、酵母及霉菌的细胞和菌落特征。

1)细菌和放线菌为原核生物,酵母和霉菌为真核生物。细菌和酵母为单细胞生物,放线菌和霉菌为丝状生物;而菌落是指在固体培养基上,由一个或一团相同菌种生长繁殖形成的肉眼可见的群体。特征见表 项目 含水状态 细菌 湿润 或较湿润 菌落形态 小而突起或 大而平坦 细胞间关系 单个分散或 有一定方式 透明度 透明或稍透明 不透明 牢固结合 单调 可见丝状细胞 不透明 较牢固结合 多样 可见丝状细胞 放线菌 干燥 或较干燥 大而疏松或 大而致密 丝状交织 丝状交织 单个分散或 假菌丝 稍透明 不结合 多样 可见球状或 假丝状细胞 气味

1. 细菌、放线菌、酵母菌和霉菌的菌落有何不同,为什么? 1. 细菌、放线菌、酵母菌和霉菌的菌落有何不同,为什么?

细菌菌落:湿润、较光滑、较透明、较粘稠、易挑取、质地均匀、菌落正反面或边缘与中央部位的颜色一致。(3分)

31

霉菌 干燥 酵母 较湿润 小而紧密 大而突起 与M结合程度 不结合 颜色 边缘特征 多样 看不到细胞 臭味 土腥味 霉味 多有酒香味 原因:细菌属于单细胞生物,一个菌落内无数细胞并没有形态、功能上的分化,细胞间充满着毛细管状态的水,等等。(1分)

放线菌菌落:干燥、不透明、表面呈致密的丝绒状,上有一薄层彩色的“干粉”;菌落和培养基的连接紧密,难以挑取;菌落正反面颜色常不一致,在菌落边缘的琼脂平面有变形的现象等。(3分)

原因:多数放线菌有基内菌丝和气生菌丝的分化,气生菌丝成熟时又会进一步分化成孢子丝并产生成串的干粉状孢子,它们伸展在空间,菌丝间没有毛细管水存积,等。(1分) 酵母菌菌落:较湿润、较透明、表明较光滑、易挑取,质地均匀,正反面及边缘与中央部位的颜色较一致等,这些均类似与细菌菌落。但酵母菌菌落一般较细菌菌落大、厚,外观更粘稠、较不透明等。因为酵母菌的细胞比细菌的大,细胞内已分化出很多细胞器,细胞间隙含水量相对较少,且不能运动等。

霉菌菌落:形态大,质地疏松,外观干燥,不透明,呈现或送或紧的蛛网状、绒毛状或毡状;菌落与培养基间连接紧密,不易挑取,菌落正反面、及中央与边缘的颜色、构造常不一致等。

原因:霉菌的细胞呈丝状,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时又有营养菌丝和气生菌丝的分化,而气生菌丝间没有毛细管水。

微生物与氮素循环:

微生物生存需要氮源物质,有有机氮和无机氮;微生物通过生物固氮作用可以合成多种氨基酸,也可通过硝化作用合成硝酸等无机含氮化合物。 试讨论微生物的五大共性对人类的利弊

微生物的五大共性:体积小,面积大;吸收多,转化快;生长旺,繁殖快;适应强,易变异;分布广,种类多

利:

1 体积小,面积大:该特点赋予微生物不同于其它生物的五大共性。

2 吸收多,转化快:使微生物在自然界和人类实践中更好地发挥小型“活的化工厂”的作用。

3 生长旺,繁殖快:在发酵生产中具有很重要的实践意义,其生产效率高、发酵周期短。此外,该特性对生物学的基本理论的研究也具有极大的优越性,使科学研究周期大大缩短、空间减小、经费降低、效率提高等。

32

4 适应强,易变异:适应性强,为研究不同适应机制提供理想的模式生物。发生有益的变异可为人类创造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5 分布广,种类多:为人类进一步开发利用微生物资源提供了无限广阔的前景。(2分) 弊:生长繁殖快,一旦污染会很快蔓延,给生产造成很大的损失。若变异产生耐药性突变体,或致病能力更强的突变体,会给病害的控制带来很大困难,也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分别广,若是有害微生物,这对生活、生产都很不利。

请利用微生物生态学原理详细分析我校西湖污染的原因,并提出应对措施。 1、原因:

(1)污水排放(2)湖水为死水(3)湖水水域面积小

(回答这部分时必须依照微生物学原理,结合水体的自净作用进行论述) 2、应对措施:

(1)减排(2)增加溶养(3)增加水容量

33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7grx.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