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概要

更新时间:2024-05-17 16:27:02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绪论

心理学概念: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行为和心理现象的科学。

研究内容:心理学既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也研究动物的行为和心理,但主要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及活动规律的科学。

人的心理现象,就是指心理活动经常表现出来的各种形式、形态或状态。

认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

情感过程: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意志过程:人在活动中自觉性地确定行动目的,根据目的调节行动,克服各困难,实现既定目标的心理过程。

心理过程和人格的关系:人格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通过心理过程表现出来的。 心理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受了科学理念的影响,从哲学中分化出来的有关人类研究自身问题的新科学体系。

源头:西方古典及近代哲学

诞生标志:1879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座心理学实验室 冯特是科学心理学之父

心理学分类

1、结构主义心理学(奠基人:冯特 代表人物:铁钦纳) 2、机能主义心理学(詹姆斯 杜威、安吉尔)

3、行为主义心理学(华生 桑代克、斯金纳、班都拉)

4、精神分析心理学(弗洛伊德)他一生中对心理学的最重大贡献是对人类无意识过程的揭示,提出了人格结构理论,人类的性本能理论以及心理防御机制理论。 理论体系?

潜意识理论、人格结构理论、性欲论、心理防御机制 PS:人格结构:超我即社会道德规范(快乐原则)。自我(防御和中介)一一人格的理智层面,是现实化了的本能(现实原则)。本我即潜意识本能(超我原则)。 5、格式塔心理学(韦特海默 柯勒、考夫卡)

6、人本主义心理学一一心理学的第三势力(马斯洛 罗杰斯) PS: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一一人们的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物质需求到精神需求) 7、认知心理学(纽厄尔 西蒙)

心理学的研究任务:描述、解释、控制发生的事情,预测将要发生的事情 研究原则:客观性原则、实践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因果性原则

研究方法:观察法、实验法、心理测验、调查法

第二章

第一节 人的心理是人脑的机能 能听不能说一一“布洛卡区”出问题 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 人的神经系统

概念:由无数神经元(神经细胞)构成的复杂的机能系统

分为中枢神经系统(脊髓和脑)和分布全身的周围神经系统两大部分

中枢神经系统:负责整合和协调全身的功能,加工全部传入的神经信息,向身体的不同部位发出指令。

脊髓是讲脑和周围神经系统联系起来的神经元干线(灰质是由神经元胞体和神经元树突组成,白质是由神经元的轴突组成)

脊髓的功能:是躯体与脑部之间神经传导的通路,简单反射中枢,

PS:脑子各个部分的作用

脑干:维持个体的生命(心跳、呼吸、消化、体温、睡眠等)能调节脑结构的兴奋性水平,是睡眠与觉醒的神经结构。

小脑:与大脑皮质运动区共同控制肌肉运动,调节身体姿势与身体平衡。 间脑:丘脑(控制睡眠、觉醒)下丘脑(调节植物性神经系统的主要中枢,管制内分泌系统,

维持新陈代谢)

边缘系统:动物的本能行为有关

大脑皮层分区

三沟、裂:中央沟、外侧沟、顶枕裂 四叶:额叶(运动)颞叶(听觉)、顶叶(躯体)、枕叶(视觉) 中央后回一一躯体感觉 中央前回一一躯体运动 神经元

结构:胞体、树突(较短,接受刺激,把刺激传向胞体)、轴突(较长,每个神经元只有一个,负责传导刺激到它联系的各种细胞) 分类:(功能分)内导神经元、外导神经元、中间神经元 神经冲动的电传导(全或无法则)?????????

神经冲动的化学传导:神经元和神经元之间的冲动的传导靠突触。

PS:突触一一一个神经元与另一个神经元彼此接触的部分(由突触前成分、突触间隙、突触后部分组成)

突触一一分兴奋性突触和抑制性突触

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一一反射(作用:反射使个体能对外界的刺激做出应答,这样借助于反射这一基本形式,个体就逐渐产生了各种心理现象) 反射弧一一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反射分类一一无条件和条件。后者是在前者的基础上,经过后天训练和学习而形成的。 经典条件反射(巴普洛夫) 被动接受刺激、操作性条件反射(斯金纳) 动物自身的主动操作

高级神经活动一一兴奋过程、抑制过程

神经过程的运动规律:扩散和集中、相互诱导 两种信号系统:第一信号系统一一以具体事务作为条件刺激所形成的条件反射系统。人和动物所共有的。第二信号系统一一由于词的刺激在大脑皮层上形成的条件反射系统。人所特有的。

第二节 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心理对客观现实的依存性:人的心理活动的内容来自客观现实,客观现实是人的心理活动内容的源泉。

人的心理反映具有主观性(幻灯片P64)、能动性

心理与脑之间的关系?

第三章 感觉

定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特点:是一种直接的反应形式,是人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是单一分析器的活动过程,不同的感觉活动,产生不同的感觉。 感觉的作用(意义):提供了内外环境的信息(感觉=报警系统)。感觉保证了机体与环境的信息平衡(“感觉剥夺”实验)。感觉是一切较高级、较复杂的心理现象的基础,是人的全部心理现象的基础。 知觉

定义:是个体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

特点:整体属性的加工优先于个别属性的加工。人们依赖于自己的经验把感觉转换为知觉。 二者关系

联系:均属于感性认识阶段。感觉是知觉的基础。 区别:反映的内容不同(个别属性VS整体属性)。生理机制不同(单通道VS多通道)。产生的性质不同(先天经验VS后天经验)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①绝对感觉阈限一一刚刚能够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绝对感受性一一对最小刺激量的感觉(觉察)能力,即感觉的灵敏度。 二者在数值上成反比 公式 E=1/R 绝对感觉阈限并非绝对不变 PS:例子:听觉一一安静条件下20英尺外的手表滴答声

②差别阈限(最小可觉差)一一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 对这一最小差异量的感觉能力,叫差别感受性

二者在数值上也成反比例。差别阈限越小,差别感受性就越大。 感受性的变化及发展

变化因素:时间因素、各分析器之间的相互作用、有机体的机能状态 发展条件:社会生活条件的实践活动是感受性发展的基本条件。有计划的练习可以提高感受性。感官的补充作用。

感觉的分类一一外部感觉、内部感觉、

视觉基本现象:明度(由光线强弱决定)、视亮度(物体表面的反射系数决定)、颜色(色调、明度、饱和度)一一颜色混合:色光混合(加法过程)、颜料混合(减法过程),色觉缺陷(色弱、色盲)、视敏度(视力)、视觉后像一一正后像(后像的品质与刺激物相同)、负后像(相反)、闪光融合。 听觉

听觉刺激:适宜刺激范围16一20000赫兹 声波的物理性质:频率、振幅和波形 耳的构造:外耳(耳廓、外耳道)、中耳、耳蜗

肤觉:触压觉、温度觉和痛觉

味觉:其适宜刺激是溶于水的化学物质,其感受器是味蕾 知觉的基本特性和种类

四点:知觉的选择性(对象与背景的关系)、知觉的整体性(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知觉的理解性(经验的作用)、知觉的恒常性。

选择性:有选择地将知觉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出来的特性。在知觉过程中,对象和背景不仅相互依赖,而且相互转化。

影响因素:客观一一对象与背景的差别、对象的活动性、刺激物的强度、刺激物的重复性、刺激物的新颖性。

主观一一动机、需要与兴趣,情绪状态,期待与知觉定势,已有经验的丰富程度。 整体性:人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把由多种属性构成的事物知觉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的特性。 影响因素:知识经验、客观事物各部分的作用、客观事物各部分的关系。(格式塔知觉组织原则)

理解性:人在知觉客观事物时,总是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来理解它,使它有一定意义,并用词语把它标示出来。

影响因素:客观刺激本身的特点、人自身的知识经验、言语指导、实践活动的任务、个人兴趣、爱好等。 恒常性:知觉的条件在一定的范围或一定的程度上发生变化时,但知觉的映像保持相对的稳定。

类型:大小恒常性、形状、亮度、颜色

影响知觉的因素:人的知识经验、知觉的角度、人的需要和情绪。 知觉的类型

1、形状知觉(轮廓隐匿、主观轮廓)

2、深度知觉(属于三维空间的知觉,依赖于单眼线索、双眼线索) 单眼线索一一对象重叠(遮挡)、线条透视、空气透视、相对高度、纹理梯度、运动视差与运动透视(近运动的物体快,远运动的物体慢)。 PPT92页起。

双眼视差(人们知觉物体的距离和深度,主要依赖于两眼提供的线索) 3、时间知觉(四种形式:对时间的分辨、估计、确认、预测)

影响因素a、时间间隔的长短(1秒钟作用的时间估计地最准)b、一段时间内发生事件的数量与性质c、感觉通道性质(听觉>触觉>视觉)d、人们的兴趣、期待与情绪(心理因素)e、人们的知识经验、职业及训练f、年龄和个体差异 4、运动知觉(类型:真动知觉、似动知觉) 真动知觉是指物体按特定速度或加速度,从一处向另一处连续的位移。它直接依赖于对象运动的速度。

似动知觉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人们在静止的物体间看到了运动,或者在没有连续位移的地方,看到了连续的运动。(动景运动、诱发运动一云彩走,月亮走、自主运动一眼睛一直盯着一个不动点) 5、社会知觉

种类:对他人的知觉、自我的知觉、人际知觉(核心)、角色知觉

社会知觉中的心理偏差一一首因效应、近因效应(最后最近接受到的信息)、晕轮效应(情人眼里出西施)、社会刻板印象(美国人怎么样、中国人怎么样) 6、错觉

PS:错觉是歪曲的知觉。错觉的出现是有条件的,条件具备,必然产生。错觉的产生具有固

定的倾向。

青少年知觉的特点及感知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特点:青少年的有意性和目的性逐渐提高。青少年的知觉的精确性发展更加完善。青少年的逻辑性知觉开始发展。

??遵循感知规律,运用直观原则丰富感性经验

1、基本的形式及特点(实物直观、教具直观和言语直观) 2、形象与言语相结合

3、遵循感知规律提高直观效果(如知觉的强度率、对象与背景的差别率、知觉对象的活动性以及知觉的组合) 观察及观察力的培养 1、观察践行,逻辑指导 2、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观察要有目的性

观察前要有知识准备和观察准备

个别指导,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观察品质 引导学生学会记录和整理数据 第四章 记忆:记忆是在头脑中积累的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即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记忆与感知觉不同。记忆是一种积极、能动的活动。记忆是保存个体经验的形式之一。

作用:记忆与其他心理活动密切联系。记忆在个体心理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记忆联接着心理活动的过去和现在。

记忆的生理机制:脑学说(整合论、定位论、记忆的SPI理论)脑细胞机制(反响回路、突触结构、海马的长时增强作用)生物化学机制(核糖核酸、激素) 记忆的分类

内容上:形象记忆、抽象逻辑记忆、词语记忆、情绪记忆、动作记忆 目的上:有意与无意记忆

意识的作用上:内隐与外显记忆(在个体无法意识的情况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产生的无意识的影响。在意识的控制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产生的有意识的影响,它对行为的影响是个体能够意识到的。)

信息加工过程上:瞬时记忆(感觉记忆)、短时记忆与长时记忆

感觉记忆:当客观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信息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保存下来。如后像现象。 特点:①信息保持时间短:约0.25~2秒。②信息编码依据其物理特性,具有鲜明的形象性。 ③记忆容量大:一般认为是9个~20个字母。④感觉记忆痕迹易消褪。如果特别注意就进入第二阶段,没有注意就消失了。

短时记忆:是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的中间阶段,保持时间为一分钟左右。 PS:短时记忆是唯一对信息进行有意识加工的阶段。 短时记忆里的信息来自于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 短时记忆的容量为7±2个组块。(组块一一人们在过去经验中已变得相当熟悉的一个刺激独立体)

特点:a、信息保持时间短,一分钟左右。b、容量有限7±2个组块。c、短时记忆中的信息是有意识的,可操作的。d、复述是短时记忆中的信息进入长时记忆的途径。

长时记忆:是指信息经过充分的和有一定 深度加工后,在头脑中长时间保留下来。

特点:①保持时间长,甚至可以是一种永久性的存储;②容量似乎没有限制;③信息来源大

多是对短时记忆的加工,也可能由于印象深刻而一次性获得的。

三种记忆系统的关系

1.外界刺激引起感觉,它所留下的痕迹为瞬时记忆,没注意便消失。如加以注意,就转入短时记忆,不及时复述则遗忘。如加以复述,并编码归类就转入长时记忆,在长时记忆内储存。 2.信息在一定条件下又可提取出来。提取时,信息从长时记忆被回收到短时记忆中,从而被意识到。长时记忆中的信息,如受干扰或其他因素的影响,也会产生遗忘。 记忆的品质

敏捷性、持久性、准确性、准备性

记忆过程及其规律

记忆是记和忆的完整过程,从记到忆包括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三个基本环节。

1、识记一一信息的输入与编码。识记是个体对客观事物的反复感知、并在头脑中留下痕迹、形成暂时神经连接的过程。类型(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机械记忆和意义记忆) 2、保持一一是信息的存储

记忆的保持并非识记内容在头脑中原封不动的静态过程,相反,它是一个动态过程。

主要变化为:①主要信息保留下来,不重要的信息流失;②存储的信息更加完整、合理、有意义;③原来识记的某些特点更加突出、明显。

遗忘:是指识记过得内容在一定条件下不能再认和回忆,或者产生错误的再认和回忆。 种类:暂时性遗忘和永久性遗忘 主动性遗忘和被动性遗忘。 原因:衰退说、干扰说、压抑说(情绪或者动机的压抑)、提取失败说(因为没有找到合适的线索)

遗忘规律一一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即先快后慢的遗忘进程。 影响遗忘的因素:①识记材料的性质与数量②学习的程度③识记材料的系列位置④识记者的态度

失忆症一一器质性失忆症(由大脑受伤或者病变引起的记忆力丧失,如阿尔兹海默症)、心因性失忆症(人将痛苦的经验予以压抑,将其排斥在意识之外) 3、再认与回忆

再认是指人们对感知过、思考过或体验过的事物,当它再度呈现时,仍能认识的心理过程。 它是否迅速、正确取决于旧事物巩固程度;新旧刺激的类似程度。 回忆是指人们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在人们的头脑中重新出现的过程。

类型:根据有无任务要求分为:随意回忆和不随意回忆。根据是否有中介参与分为:直接回忆和间接回忆。

青少年记忆的特点:①青少年识记的有意识性随目的性增强而发展;②机械记忆逐渐减弱,有意义记忆逐渐增加;③抽象记忆逐步发展;④记忆广度也有所发展。 怎样培养学生良好的记忆品质

首先,明确识记目的和任务;其次,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识记方法;再次,组织学生进行复习和练习;最后,培养学生自我检查的能力和习惯。 明确识记的目的和任务

培养学生主动地、自觉地提出学习与记忆的任务; 培养学生记忆的长远目标,切勿考试临时抱佛脚; 培养学生的直接和间接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

训练学生注意集中、感知认真、观察仔细、思维积极等品质。

组织学生有效识记

1、用意义记忆和理解记忆替代机械记忆 2、避免死记硬背,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3、引导学生采用多通道协同记忆

4、对于难以理解的材料,尝试将其转换为形象的内容进行记忆 5、对于没有内在联系的资料,可以采用记忆术进行识记 6、运用组块和多重编码技术

组织学生合理复习

1、及时复习与延后复习 2、分散复习与集中复习 3、善于利用最佳时间进行复习 4、多种感觉器官的参与 5、反复阅读与尝试回忆相结合

听觉的理论与学说(听觉的形成过程)大概了解

第五章

注意: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探照灯”比喻)

注意的特征:指向性、集中性(二者关系:指向是集中的前提和基础。集中是指向的深入和发展。人在高度集中注意时,注意的指向范围就缩小

PS:注意是一种特殊的心理状态(注意不能离开一定的心理过程而独立存在;其他心理过程也离不开“注意”这种伴随状态)

注意的功能:选择功能、保持功能、整合功能、调节和监督功能 注意的外部表现与生理指标

a、适应性动作、无关动作的停止、呼吸运动的变化

b、肾上腺素分泌量的变化(增加)瞳孔直径的变化(变大)脑诱发电位的变化

注意的种类

①无意注意:也叫不随意注意,是指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不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 影响无意注意的原因一一客观刺激物的特点(刺激物的强度、新颖性、刺激物之间的对比关

系、刺激物的活动与变化)个体的主观状态(需要和兴趣、情绪状态、过去的知识经验) ②有意注意:也叫做随意注意,是一种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个体的意志努力、对活动任务的理解和认识 对活动的间接兴趣 、对活动的精心组织

③有意后注意:事先有预定目的,但不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兼具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的某些特征。

有意后注意的形成条件:对活动浓厚的兴趣、活动的自动化。

注意的品质: 注意的广度(范围)、注意的稳定性(衡量注意品质的重要指标)、注意的分配(不同对象)、注意的转移(根据新的任务要求,及时、主动将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 PS:注意的分散又叫分心,在外部诱因干扰下,注意离开了当前任务,被无关事物所吸引。(相对于稳定性来说的)

注意的起伏:当人专注某一对象时,视觉、听觉等感觉器官会产生周期性的加强和减弱的变化,即注意的起伏。(也是相对于稳定性) 注意起伏是不随意的,很难由意识直接控制;

注意起伏是正常的注意现象, 它具有防止疲劳,提高注意稳定性的作用。 PS:注意转移与分散的区别:注意转移一一根据目的任务主动进行的。注意分散:没有目的,自然发生的。 青少年注意特点

①青少年的随意性注意进一步发展

②青少年注意的集中性和指向性不断提高 ③青少年的随意后注意较快发展

④青少年注意的广度、稳定性、转移以及分配得到较快发展

运用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1、运用有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明确目的与任务、合理组织教学)

2、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教学方式多样灵活) 3、运用两种注意互换的规律组织教学 4、引导学生掌握集中与保持注意的方法 培养学生优良的注意品质

①注意的范围与个体的知识经验和知觉对象的特点有关;

②注意的稳定性与注意的对象与个体的本身特点有关;

③注意的分配与活动的熟练程度和活动之间的联系的密切程度有关; ④注意的转移与个体的神经类型和前后活动的特点有关。 第六章

思维:是人脑借助语言、表象、动作,对客观现实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

思维的特点:

①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概括反映 ②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一种间接反映 ③思维是对经验的改组(以实践为基础) PS:思维是探索和发现新事物的过程。它需要人们对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不断进行更新和改组。

思维:概括即把所有小汽车概括成交通工具,间接即看到鲜花开放推断春天来了。 思维的分类

①根据思维过程的凭借物不同:动作思维、形象思维(事物具体形象)、抽象思维(以概念、推理等形式进行的思维)

②根据思维探索目标不同:聚合思维(聚合信息,朝同一方向)、发散思维(沿不同途经探求答案)

③根据思维的创新程度:常规性思维、创造性思维 思维的过程

1、分析与综合——基本过程(分析——把事物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或各个属性的过程。综合——把事物的各个部分、各种特征或属性结合起来,形成整体的过程。)

2、比较和分类(比较——把各种事物和现象加以对比确定异同及其关系的思维过程。分类——按照某种标准将事物归到一定类别中,它以比较为前提。)

3、抽象与概括(抽象——抽取同类事物共同的本质特性,舍去其个别非本质属性的过程。 概括--把抽象出来的事物共同的本质属性综合起来的过程。)

4、系统化与具体化(系统化——把具有相同的一般特征和本质特征的事物归纳到一定 类别系统中的过程。具体化——把本质特征和规律运用到同类具体事物中去的过程。) 概念一一人脑对客观事物共同的本质特性的反映。 内涵指概念所反映事物全部的共同本质属性;外延指具有这些共同本质属性的全体对象。二者成反比关系。

概念和词的关系:词是概念的语言形式,概念是词的思想内容 社会实践活动就是概念形成的基础,是概念形成和发展的动力。

问题解决是由一定情境所引起的,按照一定的目标,应用各种认知活动、技能,经过一系列的思维操作,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 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

(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 发现问题就是认识到问题的存在,并产生解决问题的动机。善于发现问题是思维水平发展的重要标志

分析问题就是明确问题中给定的条件与问题的目标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问题,人们可以明确问题的障碍之所在。分析问题决定着解决问题的方向,是问题解决的关键。 提出假设就是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提出假设是问题解决中具有创造性的阶段,需要对已有知识经验进行重新组织,以适应问题的解决。

验证假设就是通过一定的方法确定所提出的假设是否可以有效地解决问题。验证假设有两种方法:——直接检验,即通过实际操作来检验解决问题的实际效果。——间接检验,即通过思维活动来检验。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有关的知识经验、问题情境与知识表征(问题呈现的刺激模式与信息在头脑中的存储与呈现方式)、思维定势(重复先前的心理操作所引起的对活动的准备状态)、功能固着(人们把某种功能赋予某种物体的倾向)、动机强度(适中的动机强度最有利于问题的解决)、个性因素 解决问题的策略

①算法式策略:找出所有可能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进行一一尝试,直到问题能够得到解决的方法。

②启发式策略:人根据一定的经验,在问题空间内进行较少的搜索,以达到问题解决的一种方法。(手段-目的分析、试误法、逆向推理法、爬山法、简化法) 想象

含义:想象是人脑对原有的表象加工改造,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特点:形象性、新颖性 功能:预见功能、理解功能、补充功能、调节功能 想象的过程:

粘合、夸张、典型化、拟人化 想象的类型

无意想象:没有预定目的,在一定的刺激影响下,不由自主地引起的想象 有意想象:有预定目的、自觉进行的想象

a、再造想象一一是根据语言、文字的描述或图表、模型的示意在头脑中形成相应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b、创造想象:不依据现成的描述而独立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特点:首创性、独立性、新颖性)

c、幻想:是创造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指与个人生活愿望想联系,并指向未来的想象。分类:理想和空想

青少年思维的特点

第一,抽象逻辑思维日益占主导地位,思维中的具体形象思维仍起着重要的作用; 第二,思维活动中的组织性、创造性、独立性和批判性有了显著的发展;

第三,青少年思维的品质还未完全成熟,很容易产生急躁、片面、浮于表面等问题。 青少年想象的特点

第一,青少年逐渐由虚无缥缈的幻想转向脚踏实地的理想; 第二,青少年的空间想象力不断增强; 第三,青少年的想象更富于创造性。

如何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动机

第七章

情绪情感: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 情绪产生的两个必要条件

情绪与情感的构成成分:主观体验、外部表现、生理唤醒 情绪与情感的关系

区别:①从需要的角度看:情绪与生理需要相连,情感与社会需要相连

②从发生的角度来讲:需要要比情感出现的要早;情绪是人和动物共有的,而情感是

人类所特有的。

③从稳定性的角度看:情绪具有一定的情境性、激动性和暂时性等特点,想比较而言,

情感具有较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

④情绪具有一定的外显性,而情感具有一定的内隐性

联系:稳定的情感在情绪的基础上形成,通过情绪来表达。情绪的变化反映情感的深度, 在情绪中蕴含着情感。情绪是情感的外部表现,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内容,二者密不可

分。

情绪、情感与认知过程的关系

1、认识过程对情绪情感具有重要影响

认识过程是情绪情感的前提。对刺激情境的认识决定着情绪情感的性质。影响情绪情感的强弱。

2、情绪与情感水平和性质反过来又影响认识过程

积极良好的情绪情感,能激励感知的主动性,改善记忆活动的各项品质,增进思维和想象的灵活性和创造性,提高认识的效率。

消极的不良情绪情感会干扰认识活动的顺利进行,影响认识活动的深度和广度,对认识过程产生消极影响。

3、情绪情感与认知活动的区别

认识活动反映的是客观事物本身的属性;情绪、情感反映的是客观事物和人的需要直接的关系。

认识过程的随意性较强,人可以有意识地区调解和控制自己的认知活动,而情绪、情感的只有通过认知活动,才能具有一定的随意性。

情绪与情感的功能一一适应功能、动机功能、组织功能、信号功能。 情绪与情感的外部表现》?? 情绪的分类

生物进化角度:基本情绪、复合情绪(如羡慕嫉妒) 情绪状态:心境、激情、应激 情感的分类

道德感(内容一一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责任感等,特点一一社会性,时代性,阶级性,民族性。 eg:道德两难

理智感(是人在智力活动过程中,认识和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内容:好奇心、热爱、求知欲等)

PS:理智感在智力活动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反过来又给智力活动以巨大的推动。 特点:仍受社会道德观念和个人世界观影响 美感(人类对美的追求具有共性) 情绪与情感的外部表现

情绪和情感是一种内部的主观体验,但在情绪和情感发生时,又总是伴随着某种外部表现。这种外部表现是可以观察到的某些行为特征,这些与情绪情感有关的行为表现,叫“表情”。 (表情的普遍性与差异性)

根据表情发生部位:面部表情(情绪表达的重要方式)、体态表情(身体表情和手势表情)、言语表情(语调表情有时被称为“副表情”)。 情绪的维度:

是指情绪所固有的某些特征,这些特征又存在两种对立的状态,称为两极性。 (性 质:肯定 VS 否定。动力性:增力 vs 减力。激动性:激动 vs 平静。强度:弱 vs 强。紧张度:紧张 vs 轻松)PPT54

青少年情绪和情感的特点与培养(难点) 1、情绪、情感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①情绪会影响到学生的认知过程,在课上要积极地调动学生的情绪; ②课堂上要保持积极的情绪,进而感染学生; ③增强教学吸引力,激发学生的理智感。 ④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

2、情绪、情感规律在品德教育中的应用

重视学生道德感的培养、重视教师的感化作用 3、情绪的调控

①教师要掌握良好情绪的标准; ②调控学生的情绪应该注意的问题; ③培养学生的积极情绪。

第八章

意志:是指一个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来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行动,客服种种困难,最终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PS:意志是人类特有的心理现象。意志是意识对行为的调节。意志对客观规律的依存性。 意志对行动调节作用体现在:

①发动。表现为推动人去从事为达到预定目的的行动。 ②抑制。表现为制止与预定目的相矛盾的愿望和行动。

意志行动的特点一一明确自觉的目的性、与克服困难相联系、以随意动作为基础。

意志与认知的关系。

一方面,意志是以认知为前提的,离开了人的认知,意志过程不可能产生。 另一方面,意志对认知过程也有很大影响(延迟满足) 意志与情绪情感的关系。

一方面,情绪情感既可以成为意志的动力,也可以成为意志的阻力。 另一方面,意志能够控制情绪,使情绪服从于理智。

意志行动过程分两个阶段:采取决定阶段、执行决定阶段。

①采取决定阶段一一动机冲突、确定行动目的、选择行动方式、制定行动计划 动机冲突类型:双趋冲突(两个同等吸引力)、双避冲突(两个同样强度的负面选择)、趋避冲突(满足需求但又会造成威胁)、双重趋避(多重趋避冲突)

选择行动方式要满足的两个需求:方法和途经符合社会规则,设计要合理。 ②执行决定阶段 意志的品质

意志的自觉性(相反的品质:独断性、易受暗示性) 意志的果断性(优柔寡断、草率) 意志的坚定性(顽固执拗、见异思迁) 意志的自制性(任性、怯懦)

如何培养良好意志品质 加强目的性教育。 组织实践活动。

充分发挥班集体和榜样的教育作用。 启发学生加强自我锻炼。

根据个别差异,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挫折:挫折是指个体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中,由于遇到障碍或干扰,致使个人动机不能实现、需要不能满足时产生的一种情绪状态。

挫折内涵三要素:挫折情境、挫折认知、挫折反应 挫折反应:攻击(直接攻击、转向攻击)、焦虑、退化、固执、冷漠、逃避。 挫折的心理防卫机制(挫折的应付) 合理化效应、替代(升华、补偿)、表同作用、投射作用、反向作用、压抑作用、幽默作用。 第九章

个性:是一个人的整个心理面貌,即有一定倾向性的、稳定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 (个性与人格同义,与日常生活中的个性不同) 个性的特征:

整体性一一个性是人的整体精神面貌的表现,是一个人的各种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的

有机结合。

独特性一一每个人的个性都具有自己的独特性,人与人没有完全一样的个性特点。 稳定性一一人的个性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社会性一一个性是有一定社会地位和起一定社会作用的有意识的个体。 个性的形成(遗传决定论、环境决定论、相互作用论)

个性心理结构

个性倾向性是个体行为的内在动力与基本成因

个性倾向性是以人的需要为基础、以世界观为指导的动力系统。(成分:需要、动机、兴趣、理念、世界观)

个性心理特征是人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是个性系统的特征结构。 个性倾向性与个性心理特征的比较一一活跃性vs.稳定性,后天性vs.先天性 西方心理学主公关于个性结构的理论 ①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

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价值观、信念和世界观

需要的含义: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表现为有机体对内外环境条件的欲求。 需要的特性:对象性、紧张性、动力性、周期性、社会历史性

需要的种类:需要来源上看,生理需要、社会需要。需要指向对象上看,物质需要、精神需要。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主要观点

①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分成5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②需要出现是层次越低,出现越早,层次越高出现越晚。 ③需要层次越低,力量越强。

④缺失性需要:能否满足直接关系到个体的生存(低) ⑤生长需要:有益于健康、长寿和精力的旺盛(高) 各需要层次之间的关系

①越是低级的需要就越基本,越不可缺少。

②低一层需要基本满足后,便会降低对人的影响力,使人转而追求高一层的需要。 ③如果某一层需要长期得不到满足,便会使人长期停留在该层需要的追求之中,该层需要就成为个体的优势需要。

④个体在追求较高层次的需要中,如果受到过重或过多的挫折的话,还会使个体返回到较低层次的需要中来,以低级需要的满足来安慰自己。 ⑤只有前几层需要都大体满足后,个体才能够形成自我实现的需要。这种需要是永无止境的。

动机

动机:指直接推动有机体进行活动的内部原因或动力,是引起、激发和维持个体进行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心理倾向性。

动机的功能:激发功能、指向功能、维持功能、调节功能。

动机分类:略。PPT29 学习动机理论

强化论(斯金纳)个体行为动机的激发与先前这种行为所受到的强化有很大关系 需求层次理论(个体追求需要的满足是驱动行为的动力)

成就动机理论(个体在完成某种任务时力图取得成功的动机)阿特金森(两个倾向:追求成功、避免失败)

自我效能理论(班杜拉一一行为出现的原因,不是随后出现的强化,而是人在认知到行为与强化之间的相倚关系之后产生的对下一步强化的期待)

自我效能感的四个影响因素:成败经验、替代性成败经验、言语说服、情绪唤起 归因理论(归因影响个人期望的改变和情感反应(归因后果),归因后果又影响后继的行为。于是归因就具有动机功能)维纳三围归因理论:内外源、稳定性、可控性

第十章

能力指人们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 理解:能力是完成种种心理活动所具备的心理特征(本质); 能力直接影响活动效率(功能);

能力是符合活动要求,影响活动效果的个性心理特征的综合(构造)。 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

知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表征;知识包括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 技能:是指人们通过练习而获得的动作方式和动作系统。技能可以分为心智技能和操作技能。 三者关系

区别:①分属范畴不同:能力是一种心理特征,是顺利实现某种心理活动的条件;知识是人

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表征;技能是人们通过练习而获得的动作方式和动作系统。 ②概括水平不同:知识——经验;技能——动作和动作方式;能力——心理活动过程的概括;

③发展水平不同:知识 > 技能 > 能力 联系:首先,知识和技能是能力的基础;

其次,能力的形成与发展依赖于知识、技能的获得;

再次,能力水平的高低又会影响到掌握知识、技能水平的高低。

因此,能力是掌握知识、技能的前提,又是掌握知识、技能的结果。两者是互相转化,互相促进的。

理解三者之间关系的意义

首先,我们不应该仅凭一个人知识的多寡来评定其能力的高低;

其次,在教育活动中,我们不仅要关心学生知识的掌握,而且要关注其能力的发展,促使知识转化为能力;

最后,知识不等于能力,人们有必要去研究评鉴能力的特殊方法,不能用知识的评定替代对能力的评鉴。 能力的分类

一般能力与特殊能力、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晶体能力和液体能力、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交能力(同一个分类之间的关系PPT中有)

液体(流体)能力和晶体能力(根据能力在一生中的不同发展趋势以及能力和先天禀赋与社会文化因素的关系。)

流体能力指在信息加工和问题解决过程中所表现的能力,它较少依赖于文化和知识的内容,

而决定于个人的禀赋;

晶体能力是指获得语言、数学知识的能力,与社会文化有密切的关系。 发展:流体能力20岁以后达到高峰,30岁后随年龄增长而降低;晶体能力一生一直在发展,25岁之后发展速度趋缓。

关系:晶体能力依赖于流体能力,然而流体能力高者居于贫乏的智力环境中,晶体能力的发展将是低下的。

能力的差异一一能力的类型、性别、发展水平、表现早晚的差异。 能力类型的差异

在知觉方面:概括型vs.分析型;

在表象方面:视觉表象vs.听觉表象vs.运动表现vs.混合型; 在记忆方面:记忆类型上的差异与记忆品质上的差异;

在想象方面:想象力的强弱、范围、丰富性、敏捷性和独创性; 在思维方面:敏捷性、深刻性、灵活性、独特性。 能力的性别差异

女孩的言语智力高于男孩,男孩的操作智力高于女孩。

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主要是指智力差异)

总体来说,能力在全人口中的表现为正态分布:处于中等水平的人占多数,偏离中等水平越多,所占的人数就越少。

能力测量方法一一观察法、实验法、测验法

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因素:遗传的作用(双生子研究)、早期经验(“狼孩”和小白鼠实验) 、环境和教育(孟母三迁)、实践活动、人的主观能动性 能力的培养:①正确进行早期教育②加强知识、技能的学习③展开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

④因材施教,发挥学生的主动性⑤重视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第十一章

气质:指一个人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 理解:①气质不是推动着进行活动的心理原因,而是使人的心理活动有某种稳定的动力特征。 ②气质是人的个性心理特征中受先天生物学因素影响较大的一部分。

气质与人格的区别在于,人格的形成除以气质、体质等先天禀赋为基础外,社会环境的影响起决定作用;而气质是人格中的先天倾向。 气质的稳定性和可塑性、可变性 稳定性

不依赖人的活动的具体目的、动机和内容。在人生的不同时期内气质特点是相对稳定的 可塑性。

气质可以掩蔽: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随着自身修养的增强,气质会发生某些改变。 气质可以得到相当程度的改造。

可变性 人的气质会随环境、教育、职业、主观努力、年龄等的变化而变化 气质的学说

阴阳五行说( 春秋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 )

气质的体液说(古希腊的希波克拉底一一人体内有四种体液。后罗马的盖伦继承,分为四种即多血质、胆汁质、抑郁质、粘液质,分别由某一种体液占优势。)

克瑞奇米尔的体型说 气质的血型说

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理论

巴甫洛夫——气质的主要生理基础

高级神经活动的两个基本过程:兴奋和抑制。

神经过程的三个基本特性:强度、平衡性和灵活性。 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主要有4种。

艾森克的类型理论:外倾性、神经质、精神质 气质对教育工作的意义

①有利于针对学生的气质类型培养其优良的品格;

②有利于针对学生的认知特点,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发展智力;

③有利于针对学生的行为动作特点、施以不同的教育方法,促使其人格的良性转化; ④有利于更好地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

第十二章 性格:一个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行为特征。它是人格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核心) 性格与气质的关系

区别:①从起源上看,气质是先天的,主要体现为神经类型的自然表现。性格是后天的,是

人在活动中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反映了人的社会性。

②从可塑性上,看气质的变化较慢,可塑性较小;性格的可塑性较大,环境对性格的塑造作用是明显的。

③评价意义:气质所指的典型行为是它的动力特征而与行 为内容无关,因而气质无好坏善恶之分。性格主要是指行为的内容,它表现为个体与 社会环境的关系,因而性格有好坏善恶之分。

联系:①气质影响性格的动态,使性格“涂上”一种独特色彩。(气质可以按照自己的动力

特征,渲染性格特征);

②不同气质有利于形成某种性格特征,从而影响性格形成的难易和发展的速度; ③性格在一定程度上掩盖或改造气质,使之符合社会实践的要求。

性格结构特征:态度特征、意志特征、情绪特征、理智特征(想了解一个人性格时可从这四方面先入手)

性格的态度特征包括:对社会、集体和对他人态度的性格特征、对活动态度的性格特征、对自己态度的性格特征 性格的分类

①理智型、情绪型和意志型(按照心理活动的心理机能划分性格的类型) ②外向型和内向型(按心理活动倾向性划分人格类型)荣格

③场独立性和场依存性(威特金,按心理活动独立性划分人格类型)

④斯普兰格的类型论(根据社会生活方式以及价值观来划分)经济型、理论型、审美型、权力型、社会型、宗教型

⑤霍兰德的类型论一一个体倾向于选择最能满足个人需要、实现职业满意度的职业环境。理想的职业选择就是人格类型与职业类型的相互协调与匹配。 性格测量方法

自陈式量表法、投射测验、情境测验、自我概念测验(各个方法的评价)

影响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因素:生物因素、环境因素(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实践、主观因素)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7gq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