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学期末考试重点
更新时间:2023-09-01 06:25:02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国际金融学重点
一:名词解释
1.经常项目:
经常项目是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项目,因为该项目反映了一国实体经济的对外状况。该项目主要记载表现为货物和服务的国际交易。该项目又可细分为贸易收支、服务收支、收益和转移收支四个项目。
2.资本项目:
资本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简称资本项目)主要记录表现为资金形态的资本流出和流入情况可分为长期资本和短期资本。
长期资本往来指偿还期超过一年或未确定偿还期的资本往来。主要包括: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外国政府贷款、银行贷款、地方部门借款、延期收付款、加工装配补偿贸易中应付客商作价设备、租赁、对外贷款等。直接投资是指外国和港澳台地区在我国内地以及我国内地在外国、港澳台地区的投资。证券投资是指外国、港澳台地区购买我国内地在境外发行的或在境内发行的以外币计价的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以及我国内地购买外国、港澳台地区发行的有价证券等。
短期资本往来是指即期付款或偿还期为一年以内的资本往来,主要有短期银行借款、地方部门借款、延期收款付款等。
3.固定汇率:
(PPT)当本币与某一外国货币之间维持一个固定比价时,固定汇率并不意味着汇率永远不变。
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当经济形势发生较大变化时,就需要对汇率水平进行调整。因此,纸币流通条件下的固定汇率实际上是一种可调整的汇率,或称可调整的钉住制(adjustable peg)。
固定汇率制度(Fixed Exchange Rate system)
是指一国政府用行政或法律手段确定、公布和维持本币与某一参照物之间固定比价的汇率制度。充当参照物的东西可以是黄金,也可以是某一种外国货币或一组货币。
从历史上看,国际性的固定汇率制度,即被各国普遍实施的固定汇率制度有两种类型:
一是金本位制度下的固定汇率制度;
二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制度,即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度
(书上)固定汇率是指如果一国货币与其他货币之间的汇率以某些相对稳定的标准或尺度,如各自的货币含金量来确定,使其波动幅度受到严格限制。
4.浮动汇率:
(PPT )浮动汇率(Floating Rate)是指政府不加任何干预,完全由外汇市场的供求关系而决定的货币比价。
浮动汇率制度 是指汇率完全由外汇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不受任何指标、标准和准则限制的汇率制度。
汇率浮动的形式有:自由浮动和管理浮动;单一浮动、钉住浮动和联合浮动等。
(书上)浮动汇率是指如果一国货币与其他货币之间的汇率主要取决于外汇买卖的供求关系,并随之不断上下波动,其波幅不受任何限制。
5.购买力平价论:
这一理论的要点是:人们之所以需要外国货币,是因为其在外国具有商品的购买力;因此,两种货币的汇率,主要是指这两国货币各自在本国的购买力之比,即购买力平价决定的。该理论的核心理念在于,商品市场存在套购行为。套购的结果是:如果将商品价格折算成同一币种,那么同一商品在不同国家的价格势必相等。这一理念,即为一价定律或是购买力平价。
①绝对购买力平价:S=P P /1/1*
=P/P * 含义:两个国家中,价格水平上升较快的国家货币会发生贬值
②相对购买力平价:?s t =?p t -?p t * 汇率变化率等于两国通胀率之差。含义:如
果本国通胀率高于外国通胀率,那么本币就相对于外币贬值。
6.利率平价论:
学术界提出了另外一种基于资产视角的汇率决定理论,该理论认为货币是一种金融资产。外汇市场上的套汇行为会驱使两种货币资产的收益率趋同。如果这种收益率取决于投资者的投资预期,那么就形成了无抵补利率平价论;
如果这种投资可以通过买卖远期外汇得以规避汇率风险,那么就形成了抵补利率平价论。
①抵补利率平价:远期升水率或贴水率正好将相关货币资产利率的差异抵消,从而使不同货币资产以同一种货币表示的无风险收益率彼此相通的均衡状态。 *t t t t t
t t i i s f S S F -≈-≈-。表明远期贴水(升水)率近似于本外币利差。如果本币利率高于外币利率,外币的远期差价会出现贴水,而本币的远期差价则会出现升水,本币在远期会贬值;而如果本币利率低于外币利率,外币的远期差价会出现升水,而本币的远期差价则会出现贴水,本币在远期会升值。 ②无抵补的利率平价:*1t t t t t t
t t t i i s s E S S S E -=-=-+,
7.马歇尔--勒讷条件
一国通过调低本国货币汇率以改善贸易收支的前提条件是必须满足进口需求的价格弹性的绝对值与出口需求的价格弹性的绝对值想加之和大于1。其数学表达式为:
出口需求的价格弹性( Ex )进口需求的价格弹性 ( Em )
结论:在符合马歇尔--勒讷条件的情况下,本币贬值能导致进口数量的急剧减少和出口数量的急剧增加,从而改善国际收支。
8. 美元化
是指通过货币替代用外币(主要是美元)直接替代本币在国内使用,
从而使1>=x m E E
美元大量进入该国流通领域,具备货币的全部或部分职能,并逐步取代本国货币,成为该国经济活动的主要媒介。
由于在货币替代时,外币使用最多的是美元,故这种现象被称为“美元化”。然而,在理论上“美元化”是指用外币替代本币的做法,也就是说不限于美元,其他货币也是可以的,因此“美元化”的真正含义是“外币化”。
“美元化”后,一国国内也就没有汇率了,但其却使得一国的对外经济与美元的价值形成了固定联系,因而是一种变相的固定汇率制。
官方美元化
非官方美元化
美元化包括非官方美元化和官方美元化,前者是指私人机构用美元来完成货币的职能,但还没有形成一种货币制度;后者是指货币当局明确宣布用美元取代本币,美元化作为一项货币制度被确定下来。
9.米德冲突
米德冲突是指在固定汇率制度下,当内外经济状况的组合呈现出失业增加、经常账户逆差或通货膨胀、经常账户盈余时,若当局采取单一调节社会总需求的政策来实现内部均衡时,会引起外部经济状况距离均衡目标越来越远。
二:问题
1.纸币制度下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机制
2.国际收支平衡表包括哪些内容
国际收支平衡表(国际收支账户)的概念
国际收支平衡表(国际收支账户),是指将每一笔国际收支记录按照特定账户分类和复式计账原则而汇总编制的会计报表。
国际收支平衡表包括的内容按经济性质分为经常项目、资本项目和平衡项目三大类,每一大项目可再分为一些分支项目。基本内容包括㈠经常项目
⑴货物⑵服务⑶收益⑷经常转移
㈡资本和金融项目
⑴资本项目
⑵金融项目
①直接投资②证券投资③其他投资
㈢储备资产
①货币黄金②特别提款权③在IMF的储备头寸④外汇⑤其他债权
㈣净误差和遗漏
3.直接标价法与间接标价法的区别
(网上)直接标价法是固定外国货币的单位数量,以本国货币表示这一固定数量的外国货币的价格。
间接标价法是固定本国货币的单位数量,以外国货币表示这一固定数量的本国货币的价格,从而间接表示出外国货币的本国价格。
例如
1美元=115.25日元,对于美国而言,就是间接标价法,而对于日本就是直接标价法
如果是换算,每100美元价值人民币827.78元,这就是直接标价法,要转换成对我国而言的间接标价法就是每100元人民币价值12.08美元(98年数据)(书上)直接标价法又称应付标价,是指一国以整数单位(如1、100、1万等)的外国货币为标准,折算为若干单位的本币的标价法。在直接标价法下,外币是基准货币,其数额固定不变,汇率涨跌都以想对的本币数额的变化来表示。一定单位的外币折算的本币增多,说明外汇汇率上升,或本币汇率下降。
间接标价法又称应收标价,是指一国以整数单位的本国货币为标准,折算为若干数额的外国货币的标价法。间接标价法的特点正好同直接标价法相反,即本币是基准货币,其金额不变,其折合成外币的数额则随着两种货币相对价值的变化而变动。目前除了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和欧元区外,国际上绝大多数国家都采用直接标价法。
4.金本位制度下汇率的决定机制
国际金本位制度下汇率的决定基础
金本位制度是以黄金作为本位货币的货币制度。19世纪初,英国确立了金本位制度,接着其他西方国家也纷纷效尤。由于各国金本位制度之间存在完全的一致性,在这种共同的基础上就形成了所谓的国际金本位制度。这一制度按照其历史演变的进程,可分为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
由于金币本位制与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存在着本质上的区别,所以,这一制度下汇率的决定基础,也就分为金币本位制下汇率的决定基础以及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下汇率的决定基础两部分内容。
由于金币本位制与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存在着本质上的区别,所以,这一制度下汇率的决定基础,也就分为金币本位制下汇率的决定基础以及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下汇率的决定基础两部分内容。
金币本位制度下汇率的决定基础——铸币平价
这一制度下,各国均规定了每一单位货币所包含的黄金重量与成色,即含金量(gold content)。这样,两国货币间的价值就有了共同的尺度,它们的汇率就可以通过含金量的对比,即铸币平价来求得。
在金币本位制度下,由于各国都规定了单位金币的法定含金量,因此两种不同货币之间的比价就是由它们各自含金量的比,即铸币平价(Mint Parity)所决定。但是,外汇市场上的实际汇率却会受到当时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而围绕铸币平价上下波动,但这种波动并不是漫无边际的,它会受到黄金输送点(Gold Transport
Points)的制约:黄金输出点是汇率上涨的最高点;黄金输入点是汇率下跌的最低点。黄金输送点的存在使汇率波动的范围十分狭窄,因此,金币本位制度下的汇率基本上是稳定的。
在这两种制度下,由于黄金不再直接充当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集中储备于政府手中,其自由输出入受到了限制。因此,汇率是由政府所公布的纸币所代表的金量之比,即法定平价所决定的。市场汇率因供求关系而围绕法定平价上下波动,但波动的幅度已不再受制于黄金输送点的约束,而是由政府人为规定的,并且政府通过设立外汇平准基金来维护汇率的稳定,以此使汇率的波动局限在允许的幅度内。显然,与金币本位制度时的情况相比,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下汇率的稳定程度已大大降低。
5.贸易乘数论和吸收论的基本原理
贸易乘数论(trade multiplier approach,又译为乘数分析法)
若经济存在闲置资源,则一国的产出(或收入)取决于其支出水平(从这个意义上讲,凯恩斯的理论又被称为需求决定论)。根据是否与收入有关,可把支出分解为两部分:一部分与收入无关,可称其为自主性支出(即不管收入为多少,这部分支出总要发生),另一部分与收入有关,我们称其为诱致性支出(即这部分支出是由收入引起的)。这样,自主性支出的任何变动就会对收入有乘数作用,即自主性支出增加一个单位,会导致收入增加不止一个单位。而收入的变化会影响到一国的进口,从而影响其贸易差额。
gg336x280();92.979_1262.879-762-0-2635-762.jpg" alt="国际金融学期末考试重点" />
表达式:Y=A+B
(书上)当一国的总产出超过其吸收水平(Y>A),即内需不足时,该国的产出被用于消费、投资和政府支出之后仍多余,就会转为出口,于是该国面临贸易顺差(即B为正,亦即净出口为正);当一国的总产出无法满足其吸收水平时,其国内吸收只能通过进口得到满足,结果该国面临贸易逆差(B为负);当一国的总产出恰好等于其吸收水平时,该国实现贸易均衡。
(PPT)
比较难以调整,因此吸收论的政策主张无非是改变由于国内自主性吸收A
总收入Y与边际吸收倾向a。它主张用支出增减政策来调节总收入Y,用支出转换政策来改变边际吸收倾向a,从而改变总吸收,最终达到总收入和总吸收相等,国际收支平衡。
6.最优货币区的主要内容
最优货币区理论
与货币一体化密切相关的理论是最优货币区理论(Theory of Optimum Currency Areas,简称OCA),它最早是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罗伯特·蒙代尔于1961年提出,当年他曾表示,有鉴于欧洲国家逐渐走向一体化,因此组成共同货币同盟对欧洲的发展最为有利,这一区域内的所有国家将发现,采用单一货币比沿用本国货币更为方便。1999年1月1日欧元的正式启动,标志着蒙代尔的经济理论变为现实,蒙代尔也因此被称为“欧元之父”。
最优货币区
是指符合经济、金融上某些条件的国家或地区,彼此间应建立起紧密的货币联系,从而可在总体上提高区内宏观经济政策的效能,更好地实现宏观经济目标。它是一个理论概念或理论现象。
这个最优货币区可能已经成为现实,也可能还未成为现实,只是经济学家们认为,当它们彼此间达到了经济、金融上的某些条件或状态后,就应建立起紧密的货币联系,这样对各方都会有利。
最优货币区理论
(一)概念
是探讨最优货币区的范围、成立的条件以及加入这一货币区的成本和收益等内容的一种理论学说,其研究的核心问题是货币区实行固定汇率制度或采取统一货币的条件。
(二)最优货币区理论的主要思路
在实行固定汇率政策的货币区内,找出调节国际收支的途径和条件,并将这些途径和条件转化为具体指标,然后根据各国是否符合这些指标来判断其是否应该加入货币区。
由于汇率问题、主导货币问题、货币兑换性问题都是国际货币体系中的重大课题,因此,最优货币区理论实际上也是国际货币体系理论的一个组成部分。
在通货区内,各成员国货币之间保持固定汇率,这就意味着各国放弃了汇率变动这一调节国际收支失衡的手段,在此情况下,如何使国际收支得到平衡而又不会影响国内平衡就成为一个关键问题。
(三)最优货币区的理论标准
这个标准在理论界存在着很大的争议。各种最优货币区理论的本质区别就在于这个理论标准的不同。
货币区:不同国家或地区组成,彼此间已建立了紧密货币合作关系(实行固定汇率制度或使用统一货币)的地理区域,它是现实中实际存在的一个地理区域。是一个现实的概念。最优货币区:是符合经济、金融上某些条件的国家或地区彼此间已建立了紧密货币关系,从而能够在总体上提高区内宏观经济政策的效能,更好的实现宏观经济目标,是一个理论概念。最优货币区理论在不同经济学家认为是不一样的。是探讨最优货币区应具备怎样条件的一种理论学说。其中罗伯特说生产要素的高度流动性等等。
图形,是否加入通获区的决策。
三:材料分析(找了些要点,具体自行百度)
1.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权之后所面临的挑战,利与弊,对人民币国际化带来的
影响。
特别提款权(Special Drawing Rights , SDR)的贷方余额
1.特别提款权的内涵
是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1969年创设的一种储备资产和记账单位,它是基金组织分配给会员国的一种无偿使用资金的权利。会员国在发生国际收支逆差时,可用它向基金组织指定的其他会员国换取外汇,以偿付国际收支逆差或偿还基金组织的贷款。
但由于其只是一种记帐单位,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货币,使用时必须先换成其他货币,所以不能直接用于贸易或非贸易支付。由于它是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原有的普通提款权以外的一种补充,所以称为特别提款权。
2.特别提款权的特征
(1)人为创设的储备资产,价值比较稳定;
(2)由IMF按照各成员国的份额进行无偿分配,具有价值尺度、支付手段、储藏手段的职能,但没有流通手段的职能,不能被私人用来直接媒介国际商品流通,因此,它还不是一种完全的世界货币;
(3)使用受到局限,仅限于政府及政府间机构使用,私人部门不得持有和使用。
3.特别提款权的主要用途
(1)经货币发行国同意后,以划账的形式兑换成该国货币;
(2)清偿与IMF之间的债务;
(3)缴纳份额;
(4)向IMF捐款或贷款;
(5)作为本国货币汇率的基础;
(6)用于成员国之间的互惠信贷协议;
(7)IMF的记账单位;
(8)充当储备资产。
5.特别提款权的定值
(1)创立之初
其价值与黄金挂钩,1SDR的含金量为0.888671克黄金,与美元等值,即1SDR =1美元,但是不能按此兑换成黄金,所以又被称为“纸黄金”(gold paper)。
(2)自1974年7月至1980年底
在美元持续贬值,主要货币纷纷实行浮动汇率制度的背景下,SDR根据一篮子货币定值。最初的篮子货币包括16种货币(美元、英镑、日元、法国法郎、联邦德国马克、意大利里拉、加拿大元、荷兰盾、比利时法郎、瑞典克朗、挪威克朗、丹麦克朗、西班牙比塞塔、奥地利先令、南非兰特、和澳大利亚元)。
中国人民银行随即发表声明欢迎这一决定,并表示这是对我国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成果的肯定。“人民币加入SDR有助于增强SDR的代表性和吸引力,完善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对我国和世界是双赢的结果。人民币加入SDR也意味着国际社会对我国在国际经济金融舞台上发挥积极作用有更多期许。”央行在声明中指出。
人民币纳入SDR篮子货币,对我国来说具有下列重要意义:
(1)我国的综合实力和发展模式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同,将提高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有助于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国在未来发展进程中遇到的国际摩擦会减少。
(2)有利于增强国际社会对人民币的信心,人民币作为国际储备货币,可顺理成章纳入各国央行的外汇储备中。
(3)获得国际“背书”后,人民币将铺平国际化道路,加速人民币在资本项目下的可兑换进程。
(4)有利于我国企业走出去,增强我国金融机构的国际竞争力。
2.我国外汇储备迅速增长的原因,外汇储备增加对我国经济运行的利与弊,量
与结构的管理。
外汇储备——国际储备的主体
1.概念
一国货币当局所持有的以储备货币表示的流动资产。其持有形式表现为外币现钞、银行存款、有价证券(尤其是政府债券)、货币市场工具、外汇衍生品合约等等。
储备货币是指被各国广泛用作外汇储备的货币。如美元、欧元、英镑和日元
等。
2. 外汇储备的优势
(1)外汇储备供应的增长不受生产条件的限制,容易满足国际经济发展的需要;(2)外汇储备具有较强的流动性,便于对外支付;
(3)外汇储备的机会成本较低
3.外汇储备的缺陷
(1)外汇储备的使用可能受到货币发行国主权的限制;
(2)浮动汇率制度下,储备货币的价值不稳定;
(3)外汇储备的供应缺乏约束和保障机制,容易产生供应过多或不足的问题。过多,容易引起世界范围内的通货膨胀;不足,各国往往会进行外汇管制。因此,外汇储备的供应状况直接影响到国际经济往来能否顺利进行。
我国国际储备的特点
我国于1980年恢复在IMF的合法席位后,开始正式公布我国的国际储备各组成部分的情况。
从近年来我国国际储备的构成及变化来看,我国国际储备呈现出如下基本特点:
国际储备增长迅速,但波动较大。其中,黄金储备的数量基本稳定,外汇储备是我国储备资产的主体,目前居全球第一,在IMF的储备头寸和特别提款权数额相对较少,因为目前我国在基金组织中的份额较低。
二、我国国际储备管理体系
在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对国际储备实行由中国人民银行集中管理和统一经营。
三、我国国际储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国实行的是稳定的黄金储备政策,而储备头寸和SDR数量的主动权并不掌握在我国政府手中,因此我国国际储备管理的主要任务就是外汇储备的管理。目前我国的外汇储备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一)外汇储备的规模过大
截至2012年6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32400亿美元。这么多的外汇储备是我国通过将国内资源出口到国外形成的,因此过量的外汇储备意味着我国在保有外汇储备的同时放弃了利用实际资源的权利。因此,如何真正利用好这些外汇储备,使其更好地发挥在我国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就成为我国外汇储备管理的首要问题。
(二)外汇储备的结构不尽合理
我国外汇储备的币种历来以美元为主,相当大的比重为高流动性的美国国债。近年来随着美元汇率的明显下降趋势,导致我国外汇储备的价值大幅缩水。因此我国应适量减少美元的持有量,而适当加大与我国贸易依存度较高的日本和欧洲的日元和欧元的持有量。
(网上参考)我国外汇储备增加的原因
1.经常项目,资本与金融项目的双顺差
自1994年至今,我国国际收支中,虽然每年经常账户和资本与金融账户各自变动幅度
较大甚至出现逆差,但总体一直保持“双顺差”的态势,尤其两者合计更是呈高额顺差,2005年高达2237.6亿美元。2006年我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顺差2499亿美元。资本和金融项目
顺差100亿美元。
促成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最为值得关注的有两点:第一,拥有低廉的劳动力成本的我国商品具有较强的
,1994年汇率并轨导致的人民币贬值更刺激了出口的高速增长,使我国国际贸易保持顺差。第二,我国的劳动力资源优势和市场潜能,以及我国对外资在收税、产业政策、市场准入等方面的各种超国民待遇使外国对华直接投资不断增长,而我国的企业没有“走出去”,造成了资金流入大于流出,金融与资本账户顺差扩大。
2.强制结售汇制度
1994年汇率并轨后,在对金融项目实行严格管制的同时,对经常项目实施强制的结售汇制度。该制度规定,除了允许部分外商投资企业开设外汇现汇账户外,企业和个人手中的外汇都必须卖给外汇指定银行,外汇指定银行则必须把高于国家外汇管理局批准头寸额度之外的外汇在市场上卖出。而央行一般作为市场上的接盘者,买入外汇以积累国家的外汇储备,从而导致其规模迅猛增长。2005年和2006年,随着我国强制结售汇制度向着意愿结售汇制的改革,结售汇制对我国外汇储备的影响逐渐减轻,但其仍是造成外汇储备增长的直接制度性原因。
3.汇率的弹性不足
虽然我国对外宣称的是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但实际上,在外汇市场上,美元兑换人民币多呈窄幅波动。汇改前实行了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人民币与美元之间的兑换比价挂钩,允许汇率浮动的幅度极为有限。2005年7月汇率改革后采取了放弃了钉住美元而改为钉住一篮子货币的策略,并立即升值2.1%。今年以来,又升值3.2%,但汇率弹性还是有限。政府一直将维持汇率稳定作为宏观经济目标之一,因此,为了维持人民币币值稳定,中国人民银行成为了外汇市场上最终的市场出清者。在美元供过于求的情况下,央行被迫在市场上吸引对外贸易和外国投资增长所带来的美元以保持外汇市场上的供求平衡,这导致外汇储备的被动增加。同时,稳定的汇率消除了汇率风险,促进了我国的出口贸易,增加了国际贸易顺差;并由于可稳定预期投资收益而促使外资大量涌入,增加了资本项目顺差。
4.人民币的升值预期
自2002年2月起,作为国际货币的美元开始贬值,这很大程度上源于美国贸易与财政的双赤字。人民盯住美元,对其他货币贬值,造成币值低估,人民币升值压力上升,最终促成2005年7月的人民币汇率改革。此外,近年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外汇储备的快速增加,尤其是自美国日本等国提出人民币升值的要求以来,市场上人民币升值的预期逐渐增强。升值预期刺激了国际资本向我国流动。
3.资本项目的开放,意味着资金在两国流动,我国开放资本项目,如果开放如
何防止国际游资“热钱”的冲击。
正在阅读:
国际金融学期末考试重点09-01
杨浦高中补习班杨浦高考培训机构新王牌资料闸北高三一月录音和答03-08
【食品欺诈预防管理程序】ISO22000 2018年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审核06-12
学校安全管理制度汇编06-01
- exercise2
- 铅锌矿详查地质设计 - 图文
- 厨余垃圾、餐厨垃圾堆肥系统设计方案
- 陈明珠开题报告
- 化工原理精选例题
- 政府形象宣传册营销案例
- 小学一至三年级语文阅读专项练习题
- 2014.民诉 期末考试 复习题
- 巅峰智业 - 做好顶层设计对建设城市的重要意义
- (三起)冀教版三年级英语上册Unit4 Lesson24练习题及答案
- 2017年实心轮胎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目录)
- 基于GIS的农用地定级技术研究定稿
- 2017-2022年中国医疗保健市场调查与市场前景预测报告(目录) - 图文
- 作业
- OFDM技术仿真(MATLAB代码) - 图文
- Android工程师笔试题及答案
- 生命密码联合密码
- 空间地上权若干法律问题探究
- 江苏学业水平测试《机械基础》模拟试题
- 选课走班实施方案
- 金融学
- 期末
- 重点
- 考试
- 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