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思修历届试题

更新时间:2023-11-26 12:05: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武汉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2002-200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思想道德修养》试卷(A)

一、辨析题(每题10分,共计30分)

1、你同意“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观点吗?为什么?

2、有人说“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丑恶的,我追求美好理想,但我鄙视丑恶现实”,你认为呢?请说明理由。

3、 论及个人与集体,有人主张“个人是目的,集体是手段”,有人主张“集体是目的,个人是手段”,有人主张“集体和个人互为目的和手段”,你主张什么观点?为什么?

二、案例分析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

1、据大学生就业市场信息,这几年大学生就业出现一种倾向:即比较重视未来职业的经济待遇,有同学甚至提出月薪不达到3000元以上的单位不予考虑。这样,一些国家重点建设单位比如国防、军工和重要国有企业就出现没有毕业生愿意去的现象。你如何看待这一现象?如果是你,你将会作何选择?

2、2002年6月,北京大学中文系二年级学生、学校电视台主持人、学生干部弓琳,一位刚入党两年的新党员,为某网络企业担任形象代言人获得12575元的收入,她将这一笔对她来说无疑是巨额的收入作为党费上交,她说,“这是我的第一笔收入,我认为真的很珍贵,因此一定要把它交给党,这也是圆了自己的一个梦。入党宣誓那天,我就说过要把自己的第一笔收入交作党费,这是一个年轻党员对党表达的小小心意,我愿用实际行动表达对党的热爱。”在包装、炒作词汇盛行的今天,弓琳的行为引起诸多猜测。你对弓琳的所作所为作何评价?为什么?

三、论述题(第1题10分,第2、3题每题15分,共计40分)

1、试述中国传统道德中推崇“仁爱”原则和人际和谐的现实意义。

2、请结合实际,谈谈作为一名大一学生,在你从中学到大学的转变过程中有何认识和体会。

3、你认为当代大学生应具备什么样的思想道德品质?如何培养这样的品质?

武汉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2002-200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思想道德修养》试卷(A)参考答案

一、辨析题(每题10分,共计30分)

1、你同意“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观点吗?为什么?

(1)同意。(2)“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反映了新型社会关系条件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3)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与人是一种平等的关系,是一种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关系。(4)大学生要自觉树立为人们服务的思想。

2、有人说“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丑恶的,我追求美好理想,但我鄙视丑恶现实”,你认为呢?请说明理由。

(1)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把理想和现实完全割裂开来。(2)理想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具有现实可能性的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政治立场和世界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理想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社会存在的反映。(3)理想具有现实可能性,是在对客观世界的理性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理想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理想不同于幻想和空想。(4)理想具有一定的超前性,理想是客观现实的反映,但理想不等同于客观现实,理想超越现实,高于现实。理想的实现需要一定的客观条件和主观努力。(5)不能把理想和现实完全割裂开来。既要看到理想的超前性,又要看到理想的现实性,既要看到理想不等同于现实,又要看到理想是现实的反映,通过努力理想可以成为现实。

3、 论及个人与集体,有人主张“个人是目的,集体是手段”,有人主张“集体是目的,个人是手段”,有人主张“集体和个人互为目的和手段”,你主张什么观点?为什么?

(1)个人和社会是辩证的关系。(2)这个问题的实质是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个人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生存和发展的人类个体。社会是人们以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所结成的相互关系的总和。个人和社会是紧密联系的。(3)个人的生存的发展依赖于社会的发展。(4)个人对社会的发展起着能动的作用。(5)个人和社会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紧密联系,缺一不可。 二、案例分析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

1、据大学生就业市场信息,这几年大学生就业出现一种倾向:即比较重视未来职业的经济待遇,有同学甚至提出月薪不达到3000元以上的单位不予考虑。这样,一些国家重点建设单位比如国防、军工和重要国有企业就出现没有毕业生愿意去的现象。你如何看待这一现象?如果是你,你将会作何选择?

(1)对这个问题作出何种选择,实际反映了个体如何看待个人利益和国家需要的关系,反映出一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2)在规划个人的未来时,把国家的需要放在首位。因为,个人能的进步和成长是国家培养的结果,另一方面国家的进步和发展才能为个人能的发展提供巨大的发展空间。(3)考虑个人的发展,工资和金钱不是衡量个人发展的唯一标准。还要考虑自己是否能为社会作贡献。(4)把国家需要和个人发展结合起来,在未国家作贡献的同时,不断地发展和完善自己。

2、2002年6月,北京大学中文系二年级学生、学校电视台主持人、学生干部弓琳,一位刚入党两年的新党员,为某网络企业担任形象代言人获得12575元的收入,她将这一笔对她来说无疑是巨额的收入作为党费上交,她说,“这是我的第一笔收入,我认为真的很珍贵,因此一定要把它交给党,这也是圆了自己的一个梦。入党宣誓那天,我就说过要把自己的第一笔收入交作党费,这是一个年轻党员对党表达的小小心意,我愿用实际行动表达对党的热爱。”在包装、炒作词汇盛行的今天,弓琳的行为引起诸多猜测。你对弓琳的所作所为作何评价?为什么?

(1)弓琳作为大学生的一员,她的行为反映了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风貌。(2)有人认为大学生缺乏理想、信念,道德水平不高,这些问题在大学生中确实存在,但这不代表大学生群体的精神面貌,对大学的这种评价也是不客观的。(3)大学生群体是一个积极向上的群体,他们有理想、有追求。(4)弓琳作为一名党员,对党的情感是真挚的,用自己的劳动为党的建设作贡献是一个党员应尽的责任,是值得肯定的,不应该把大学生的积极行动都看作是炒作。

三、论述题(第1题10分,第2、3题每题15分,共计40分) 1、试述中国传统道德中推崇“仁爱”原则和人际和谐的现实意义。

(1)中国传统道德中特别强调“仁爱”原则。孔子把“仁”作为伦理道德的核心,并把“仁”和“爱人”结合起来,仁爱思想要求在人与人相处的过程中,推己及人、关心他人。是一种早期的人本主义思想。

(2)仁爱既是一种人际关系的准则,又是实行这一准则的方法论原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只有“仁者爱人”,才能“人恒爱之”。

(3)“仁爱”的传统道德伦理思想,虽然为封建统治阶级所用,但对于协调家庭、社会中的各种人际关系还是具有积极的作用的。

(4)人际关系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仁爱”原则对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请结合实际,谈谈作为一名大一学生,在你从中学到大学的转变过程中有何认识和体会。

(1)从中学到大学,具有很大变化,大学新生要认识到这些变化。

(2)教学方式的变化、学习方式的变化、社交结构的变化、文化环境和生活环境的变化等。

(3)大学生还面临许多矛盾,目标的失落与确立、自我的冲突与认同、理论的困惑与选择等。

(4)特别重视认识自我、认识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和责任、认识自己所肩负的历史使命。

(5)积极调整心态,确立新的目标,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

3、你认为当代大学生应具备什么样的思想道德品质?如何培养这样的品质?

(1)大学生应具备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素质,具备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政治观、道德观等等。

(2)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3)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培养高尚的理想情操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4)要具备这些品质就必须进行不断的修养。主要的方法有:自我教育法、榜样激励法、文化熏陶法、艺术熏陶法、身体力行法等。

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2003-200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思想道德修养》试卷(B)

一、简答题(共5题,每题8分,共40分) 1.简述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 2.简述中华民族精神的主要内容。 3.简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4.简述集体主义的基本内涵。 5.简述思想道德修养课的性质。

二、辨析题(共2题,每题10分,共20分)

1.有人认为:“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是一种值得提倡的人生观。你对此观点作何评价?为什么?

2.道德就是道德品质。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7gn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