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港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5-19 11:3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关于征集我市“十二五”规划纲要建议的公告

尊敬的广大市民、各区镇、各机关部门、各社会团体:

“十二五”时期(2011年~2015年)是我市率先实现基本现代化的重要时期,也是提升发展“协调张家港”,全面加快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的重要阶段。为进一步完善重大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决策程序,提高规划编制过程的社会参与度和透明度,广泛集中民智,真正体现民意,按照我市“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的总体部署,现公布《张家港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诚挚征求社会各阶层意见和建议。请以信函、电子邮件、电话、传真等方式,对我市未来五年的经济社会发展提出科学合理、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时间:自公告之日起至12月31日止。 联系方式:张家港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邮编215600 电话58236723 传真58222517 电子信箱:zjgfgw55@163.com。 附件:《张家港市十二五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

张家港“十二五”规划编制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一○年十一月二十四日

张家港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征求意见稿)

张家港市人民政府 二○一○年十一月

1

目 录

第一章 发展基础与形势 ............................................................................................. 4 第一节 发展基础....................................................................................................... 4 第二节 发展形势....................................................................................................... 8 第二章 发展战略与目标 ........................................................................................... 10 第一节 指导思想..................................................................................................... 10 第二节 发展战略..................................................................................................... 10 第三节 发展目标..................................................................................................... 11 第三章 加快产业升级 ............................................................................................... 15 第一节 培育壮大新兴产业..................................................................................... 15 第二节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16 第三节 加速发展服务业......................................................................................... 17 第四节 发展现代高效农业..................................................................................... 18 第四章 提升创新能力 ............................................................................................... 19 第一节 引进培育创新人才..................................................................................... 19 第二节 优化创新环境和要素................................................................................. 21 第三节 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21 第四节 完善创新载体平台系统............................................................................. 20 第五章 优化空间布局 ............................................................................................... 22 第一节 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格局............................................................................. 22 第二节 强化中心城区服务功能............................................................................. 23 第三节 提升港城联动综合效应............................................................................. 24 第六章 打造富民惠民体系 ....................................................................................... 26 第一节 完善长效富民机制..................................................................................... 27 第二节 提升社会保障和服务水平......................................................................... 27 第三节 建设文化强市和教育强市......................................................................... 29 第四节 提升卫生健康水平..................................................................................... 26 第五节 增进和谐稳定............................................................................................. 29 第七章 建设宜居城市 ............................................................................................... 30 第一节 提升生态文明意识..................................................................................... 30 第二节 发展低碳循环经济..................................................................................... 31 第三节 夯实生态环境基础..................................................................................... 30

2

第四节 提升绿色品牌效应..................................................................................... 32 第八章 完善基础设施支撑 ....................................................................................... 33 第一节 完善交通体系............................................................................................. 33 第二节 强化能源保障............................................................................................. 34 第三节 推进信息化进程......................................................................................... 34 第四节 加强水资源安全......................................................................................... 35 第九章 落实保障措施 ............................................................................................... 35 第一节 提升体制保障水平..................................................................................... 35 第二节 健全政策保障体系..................................................................................... 36 第三节 加强重大项目引领..................................................................................... 37 第四节 提升开放开发水平..................................................................................... 37 第五节 强化基层党建和民主法制建设................................................................. 39

附:张家港市“十二五”期间拟实施重大建设项目计划表

3

张家港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征求意见稿)

“十二五”时期(2011年~2015年)是我市率先实现基本现代化的重要时期,也是提升发展“协调张家港”,全面加快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的重要阶段。《张家港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根据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省委、苏州市委、张家港市委的要求,在全面总结“十一五”和深刻认识并把握我市面临的新形势新变化新特点的基础上编制,是未来五年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和行动纲领。

第一章 发展基础与形势

第一节 发展基础

过去五年,全市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富民强市和建设“协调张家港”为目标,以优化经济结构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市、经济国际化、城市现代化、可持续发展和以港兴市五大战略,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努力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实现了“五年再造一个新港城”的目标。

——经济发展量质并举。201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600亿元,完成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15.5亿元。产业升级取得成效,农业高效规模化经营步伐加快,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每年提升近1个百分点,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持续壮大。经济集聚态势明显,两区一园发展提速,工业规模经济、民营经济、外向型经济进一步融合,形成了一批具有较强竞争能力的规模企业、优质企业集群,并造就了

4

一批优秀企业家群体。创新环境得到优化,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提升至2.15%,高新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32%,初步形成了五大创新政策扶持体系,重点建设了国家级、省级技术服务平台80余家,先后与200多所高校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开放水平得到提升,实际利用外资和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分别达23.7%和12.4%,境外投资规模居全省之首。节能减排取得新进展,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水耗持续下降,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的排放削减率完成预定目标。

图1 张家港市GDP增长情况

地区生产总值(亿元)1800160014001200100080060040020002000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70705841.621050.02125014021600图2 张家港市实际利用外资增长情况

实际利用外资(亿美元)1210864202000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63.285.266.78.810

图3 张家港市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情况

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亿元)1401201008060402010.236402000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48.3861.0983.98103.98105115.5

图4 张家港市进出口总额增长情况

进出口总额(亿美元)201020092008200720062005200018.9974125.89108.05171.39185217.35220

5

图5 张家港市研发支出占GDP比重增长情况 图6 张家港市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比增长情况

研发支出占GDP比重(%)2.501.982.001.501.000.500.002000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0.901.501.701.852.052.152010年2009年2008年2007年2006年2005年2000年<15051015202530352123262830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32

——城市功能日趋完善。坚持规划统领,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开始启动,各项专项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不断完善。中心城区空间快速拓展,设施不断完善,功能逐步提升。城西新区、暨阳湖生态园区日益彰显现代城区形态,老城区改造后形象、品位和功能进一步提升。乡镇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农村集中居住区建设稳步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基本对接。全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市域现代化交通网络基本形成,新建了锡张高速公路,改造了204国道、张杨公路等一批重要干道,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顺利完成,生活垃圾焚烧厂建成启用。全市综合环境持续优化,列入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市”,并成为全国首家荣膺“联合国人居奖”的县级市。

图7 张家港市近年来人均公共绿地增长情况

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平方米)25.0020.0016.3815.0011.0710.0012.0117.0617.8018.00图8 张家港市环境质量综合指数变化情况

环境质量综合指数(分)120100806040200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81.38597.397.7>9020.005.000.002000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

6

——富民惠民成效明显。城乡居民收入不断提高,年均增长11%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居民恩格尔系数降至31.67%。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险综合参保率达到99%以上。建立了覆盖城乡居民的医疗保障制度、较为完善的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城乡一体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较为规范的医药卫生管理体系,居民主要健康指标基本达到或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教育工作在高平台上持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先后荣获全国基础教育先进市、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等20多项省级、国家级荣誉称号,教育均衡化发展经验在全国推广。文体设施建设有序推进,群众性文体活动丰富多彩,文化保护和传承活动卓有成效,“长江文化”品牌和“一镇一品”的文化格局基本形成。人文素质得到提升,蝉联“全国文明城市”称号。

图9 张家港市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情况

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0003000025000200001500010000500002000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17078101568750557892791047611785129641934722009142602485927345765432102000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622.14.753.72.82.94.54.933.23.74.35.95.965.8图10 张家港市医疗卫生人员增长情况

千人拥有医生数和卫生技术人员数(人)

千人拥有医生数(人)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人)

图11 张家港市恩格尔系数变化情况

恩格尔系数(%)4540353025201510502000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39.833.432.232.232.331.7<32.0图12 张家港市养老机构床位数增长情况

养老机构床位数(张)35003000250020001500100050002000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1124186918771915240624513025(10年第一季度)

7

——港口引擎持续发力。“以港兴市”战略成效显著,2010年港口货物吞吐量、外贸吞吐量和集装箱运量分别达到1.6亿吨、4151万吨和98.2万标箱。临港产业载体得到提升,张家港保税港区成功获批,冶金工业园加快发展,沿江经济占全市的比重达到80%以上,并逐步形成了专业化的冶金、化工、纺织等物流业,以及影响不断提升的化工品交易等专业市场。

图13 张家港市港口外贸进出口运量增长情况 图14 张家港市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增长情况

港口外贸进出口运量(万吨)50003896.44000300130002000886100002000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00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万TEU)98.2415110081.4806037.74013.745.660873202313724362000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

——体制改革纵深推进。推进市级和乡镇机构改革,“区镇合一”体制基本理顺。推进行政管理和经济管理体制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政务公开、财政、金融等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国有资产实现了保值增值,涉外经济体制得到优化。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全面启动,农村“三大合作”改革进展顺利。科技、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人才、社会保障等领域改革全面推进。

第二节 发展形势

综合分析当前的国内外形势和发展趋势,“十二五”时期是我市率先全面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率先实现基本现代化的重大发力期和大有作为的重要机遇期。

从国际看,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的阵痛和对环境气候问题的反思,世界经济正在经历新的整合和嬗变,全球经济进入发展增速减缓、结构转型加速的时代,新一轮产业革命将重塑国家和地区竞争力,为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和提高国际分工地位提供了有利契机。从国内看,

8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切换增长动力的关键时期,全面提升经济增长质量的攻坚时期,经济向好向上发展的基本面不会变,同时也面临外需不足、产能过剩、结构调整偏慢、节能减排任务艰巨、社会治理结构多元等挑战;“富民、创新、转型、绿色、安全”成为国家关注重点。从我市看,面临“五个新变化”。一是增长动力发生新变化, 创新驱动将成为发展的主旋律;二是产业形态发生新变化,新兴产业、创新经济、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将不断提升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三是城乡结构发生新变化,张家港今后五年的最大优势、最大特色和最亮品牌是城乡一体;四是社会关系发生新变化,加快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新格局,更多地满足群众的公平正义需求,是未来五年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工作;五是区位优势发生新变化,长三角一体化加速,江苏沿江开发和沿海开发战略同时实施,给地处江尾海头的张家港率先科学发展的更大舞台。“高铁”时代的来临,将彻底扭转我市区位“边缘化”局面,同时改变市域内部区位优势的不平衡,迅速形成“港口驱动”与“高铁驱动”东西两翼双驱发力的叠加效应。

图1 通过张家港市的三条铁路及枢纽示意图

沪通铁路 上海市沪常宁城际 通苏嘉城际 嘉兴市 同时也要看到,当前张家港经济社会发展遭遇诸多挑战,尤其是

9

资源、环境、人才等的瓶颈制约严重,创新发展的压力巨大,自身的结构性矛盾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后续影响相互交织,使全市面临破解“双重制约”的“双重任务”。一是既要立足当前、提速发展、扩大总量、赶超先进,又要着眼长远、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推高水准,探索超越GDP增速的发展新路。二是既有产业结构偏重、新兴产业偏弱、创新能力不足、人才结构不优等客观不足,又有环境容量、土地供给、节能降耗等刚性约束;三是既要加快推进城乡一体、提高居民收入、均衡发展社会事业,又要积极应对新的社会需求、社会事务、社会矛盾等对社会管理体制提出的新挑战,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第二章 发展战略与目标

第一节 指导思想和发展原则

“十二五”期间,全市社会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全面建设“协调张家港”为总抓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时俱进弘扬张家港精神,加快推进发展转型、动力转型、城市转型、社会转型四大转型,在率先发展、可持续发展中实现包容性增长,在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深化城乡一体改革、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完善民生保障体系、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等重点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努力把张家港建设成为港城联动、南北融合的港口城市,创新引领、产业优化的低碳城市,开放包容、全面协调的文明城市,在全省率先实现基本现代化。

第二节 发展战略

转型时期,面对不断加剧的资源环境约束,必须把创新作为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根本动力,坚持可持续发展不动摇,并在圆满完

10

成“十一五”确立的以港兴市、城市现代化战略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港城联动和城乡一体化战略。

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培育和引进创新型人才,不断优化创新环境和要素,强化创新主体培育,完善创新载体平台系统,把张家港打造成为长三角地区富有特色的创新高地。

大力实施港城联动战略。通过积极实施“金港江海水运港”和“塘桥高铁枢纽港”与杨舍中心城区的一体化规划、建设、管理,统筹安排基础设施、产业链条和功能布局,并通过城市的高端服务、优越人居、完善配套,为水运和陆运两大港口提供有力支撑,形成“以港兴市”和“以城促港”的互动发力局面。

大力实施城乡一体战略。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配套改革全覆盖,进一步打破城乡藩篱、统筹调配城乡资源,以保持城乡传统特色和乡土文化为前提,在空间利用、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生态保护等方面,全面融入“整体城市”和“综合开发”理念,实现城乡资源高效利用、功能定位清晰、空间特色鲜明、要素自由流动、公共服务高水平均等化的目标。

大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环保优先、节约优先方针,加大节能减排工作力度,强化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加快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建设。促进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性激励,加大对节能减排等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投入的资金引导和政策补贴。

第三节 发展目标

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顺应民生期待和我市所处发展阶段的基本要求,“十二五”时期我市要努力实现以下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经济发展。经济总量持续快速增长,到“十二五”期末,经济总量在“十一五”的基础上实现翻番。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45%左右,新兴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50%以上。经济核心竞争力得到提升,科技进

11

步和创新成为经济发展重要支撑,综合效益显著提高,经济发展的能耗、物耗和环境影响显著下降。

——人民生活。建立起高水平、均等化的现代化公共服务体系,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2.65万元。收入差距缩小,基尼系数降至0.3以下,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降低至2:1以下。社会保障水平显著提高,城镇登记失业率维持在3%以内,基本实现社会保险全覆盖。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明显改善,公共教育支出占GDP比重增至4%,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70%,千人拥有养老机构床位数达到30张,人均公共馆藏图书超过2册。

——创新能力。研发支出占GDP比重达到3%,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42%,95%的本土大中型企业建立研发机构。企业每万人专业技术人才数达到2300人,累计引进150名领军型人才,累计引进和培养3000名紧缺高素质人才、培养8000名高技能人才。年专利授权量达到6000件。

——生态文明。环保投入持续增大,污染排放持续降低,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年环境保护投资占GDP的比重不低于3.5%,主要污染物质COD和SO2排放量、万元GDP能耗均比“十一五”末下降15%左右。镇区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87%,森林覆盖率增至20%以上,环境质量综合指数达到90分以上。

12

表1 张家港市“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指标体系及目标值

指序1 2 3 4 5 指标名称 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万元) 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亿元) 人均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元) 三产增加值占GDP比重(%) 2010年 1600 12.5 115.5 12833 37.5 2015年 3200 21 250 27778 45% 指标属性 预期性 预期性 预期性 预期性 约束性 经济发展 6 新兴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 27.8 50 约束性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工商用地亩均税收(万元/亩) 工业用地地均增加值(亿元/平方公里) 实际利用外资(亿美元) 进出口总额(亿美元) 港口总吞吐量(亿吨) 港口外贸进出口运量(万吨) 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万TEU)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元) 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平方米) 城镇登记失业率(%) 10 8.7 10 220 1.6 4151 98.2 30300 14400 39.5m <3 基本达到2年均增速10% 16 5年累计60 400 2.5 6800 180 53000 26500 42m <3 2约束性 约束性 预期性 预期性 预期性 预期性 预期性 预期性 约束性 社17 会进步 19 20 21

公共教育支出占GDP比重(%) 千人口拥有医生数(人) 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人) 18 社会保险综合参保率(%) 100 基本达到100 预期性 2 4.3 5.8 13

4 >4 8 约束性 预期性 预期性

22 23 24 25 26 27 28 养老机构床位数(张) 城市化率(%) 城乡居民收入比 基尼系数 恩格尔系数(%) 人均预期寿命(岁) 人均公共馆藏图书(册/人) 环境质量综合指数(分) 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平方米) 年环境保护投资占GDP比重(%) 森林覆盖率(%) 万元GDP能耗比十一五末下降(%) SO2、NOX排放量比“十一五”末下降(%) COD、氨氮排放量比“十一五”末下降(%) 研发支出占GDP比重(%) 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37 比重(%) 32 42 预期性 302563 2.11:1 <0.4 <32 80 1.5 >90 20 >3.5 16.5 -- -- -- 2.15 达到全市老年70 2:1 <0.3 <30 80 2 >90 25 >3.5 >20 15 15 15 不小于3 预期性 预期性 约束性 约束性 约束性 预期性 预期性 约束性 约束性 预期性 预期性 约束性 约束性 约束性 预期性 生态环29 30 31 境与节能减32 33 34 35 36 创新能38 39 40 本土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占比(%)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 人均受教育年限(年) 万人拥有人才数(人) 万人专业技术人才数(人) 专利授权量(件) 发明专利授权量(件) 65 65 15 >1100 1480 2500 60 95 70% >15 1500 2300 6000 预期性 预期性 预期性 预期性 预期性 力 41 42 43 44 预期性 300 14

第三章 加快产业升级

优化经济结构,培育新兴产业集群,升级传统优势产业,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构建高质量、可持续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真正向以科技、人才和创新为支撑转变,是“十二五”时期我市经济发展的核心任务。

第一节 培育壮大新兴产业

大力培育新能源、新材料、现代装备制造、新医药四大新兴产业集群,积极发展智能电网等其它新兴产业。通过狠抓项目落地、打造优质载体、搭建创业孵化和融资技术等公共平台,力争实现新兴产业投入累计超千亿、期末销售规模超4000亿。

——新能源产业。加快盛隆光电、永能光电太阳能电池、爱康太阳能胶膜背板安装系统、电动大巴、国泰华荣锂电等项目建设,引进大型光伏电池及高纯硅、太阳能薄膜、太阳能玻璃等光伏材料重大项目、规模企业和领军人才团队,加紧引进储能材料和动力电池等上下游节点项目,打造光伏产业和锂离子电池产业集群。到2015年累计投入300亿元,达到600亿元的销售规模。

——新材料产业。重点发展“新型金属材料、新型化工材料、光伏玻璃、特种纤维”等产业,重点建设有机硅、高世代TFT-LCD玻璃基板、冶金新材料等特色产业基地。到2015年累计投入300亿元,达到1500亿元的销售规模。

——现代装备制造业。狠抓落实智能电网项目、电动汽车项目、海洋风电项目、锅炉核电设备项目、重型装备项目等大项目,依托全国唯一获批的“废旧汽车拆解循环利用示范园区”,大力发展汽车再制造、装备再制造项目,加快发展临港装备、成套装备、电子装备、新能源装备、汽车装备、节能环保设备、再制造设备等产业集群。到2015年累计投入490亿元,达到1600亿元的销售规模。

15

——新医药产业。依托保税港区化工园区的载体优势和化工、机械等配套产业优势,积极打造成果转化及产业化的科技创新平台与融资服务平台,集聚一批拥有核心竞争优势、带动能力强的医药中间体、医疗器械制造加工项目,使我市成为长三角地区重要的新医药制造基地。到2015年累计投入100亿元,达到100亿元的销售规模。

第二节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鼓励企业按照“高端化、规模化、品牌化、绿色化”的要求,实现由工艺升级到产品升级、价值链升级和功能升级(品牌、管理)的战略转变。狠抓大项目,重点引进“重大项目、新兴项目、补链项目”,推进兼并重组,实施品牌战略,打造一批规模大、产业优、实力强的优势企业;狠抓企业上市,力争到2015年,上市企业总数达到40家左右。落实节能减排的倒逼机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新一轮环保“三三三”工程,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和落后工艺。引导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抓好骨干企业经营者素质提升,引进高层次经营人才。积极支持企业的产品、价值链和功能升级,其中,冶金工业,优先发展新型节能环保的炼铁技术,重点发展高速铁路用钢、汽车用钢、冷轧薄板、高强度机械用钢、抗腐蚀抗大变形管线钢等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项目,和大口径焊管、镀锡板、钢帘线、预应力钢绞线等深加工项目;化学工业,着力发展一批能耗低、污染小、效益高的精细化工,重点发展有机硅、高强度高分子材料、生物医药中间体等产品,并依托现有扬子江化工园优势,发展具有一定规模的烯烃项目。到2015年,化工产品的精细化率达到45%;纺织工业,着力调整原料结构、面料档次结构、产品大类结构和生产组织结构,大力开发高技术纤维和新型纱线等纺织新材料,重点发展“多功能差别化纤维、高档纺织面料、产业用纺织品和品牌服装”等项目;粮油工业,强化深加工、精加工环节,加快发展安全、营养、功能食品和绿色食品,开发多元化品种,重点发展特种油脂和大豆深加工产品,拉长油脂、大豆

16

加工产业链;建材产业,重点发展中空、镀膜等玻璃深加工产品,加大特种玻璃、技术玻璃生产的力度,拉长浮法玻璃产业链。

第三节 加速发展服务业

以生产性服务业为重点,以现代服务业为方向,以现代技术为手段,以加大投入为保障,打造和升级一批分工明确、特色鲜明、布局科学的服务业载体,狠抓一批具有比较优势、带动性强的大型服务业项目,培育一批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服务业企业集团,出台一批优惠扶持政策,培养和集聚一批高素质专业人才,力争做大规模、优化结构、提升层次、塑造特色品牌,“十二五”期间,服务业占GDP比重每年提高1.5个百分点,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以上。

——着力打造三个重点行业。现代物流,提升保税物流园、非保税物流中心、经济开发区现代物流园、冶金物流中心等载体,规划建设铁路货运站配套物流园区,建成区域物流信息化平台,着力引进和培育一批专业化、规模化、品牌化的物流企业,拓展物流服务功能,着力打造区域性物流枢纽城市、长三角地区重要的国际物流中心、长江下游重要的产业物流基地。到2015年,全市物流业增加值达到280亿元,年均增长25%以上。专业市场,抢抓高铁、城铁时代的历史机遇,按照“扩大规模、提升功能、增强集聚、形成品牌”的总体要求,加快建设和完善一批钢材、纺织、木材、化工、粮油、木材、五金机电、汽车等专业市场,积极申报石化期货市场,论证规划煤炭市场,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现有的交易平台,培育一批在华东地区乃至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龙头交易平台和区域定价中心,力争到2015年全市专业市场成交额达到2200亿元。旅游业,大力发展城市观光游、生态度假游、商务休闲游、文化体验游、特色主题游,打造“一城四区”五大旅游功能板块和1-2个体量大、吸引力强、市场号召力高、能够撬动市场的拳头旅游产品,全力打造“鉴真东渡地,长江文化城”旅游

17

形象品牌。“十二五”期间,全市旅游总收入年度均增长20%左右。

——大力发展三个新兴行业。金融保险业,大力发展银行业,力争再引进2-3家国内外银行机构,加快农村金融发展,拓宽银企沟通合作平台,引导金融机构扩大信贷总量和服务门类;加快发展担保业、规范发展保险业,稳步增加保险公司的数量和类型,拓宽保险服务功能,建立完善的地方投融资体系。文化创意产业,完善政策、创新机制、加大扶持、搭建平台、狠抓重点项目,集聚和培育一批文化企业和文化产业集团,重点培育文化娱乐、旅游休闲、影视制作、广告会展、数字动漫等新兴文化产业,确保文化产业的增长速度高于服务业整体增长速度。专业服务业,打造杨舍科教研发区、塘桥商务园、中丹生态科技城等新兴高端服务业载体,引导研发、策划、会计、法律、货代、船代、风投、检验、计量、租赁、会展等商务机构集聚发展,鼓励发展总部经济,依托保税物流园区、省级开发区等服务外包基地,大力发展外包服务,力争到2015年新兴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总量的比重达到40%。

——提升发展两个传统服务业。商贸流通业,进一步加大对国内外知名商业地产、商贸企业、品牌的引进力度,力争商贸流通业年均增长18%以上。按照“一街一特色”、“一街一模式”的要求积极培育特色街区品牌,加快推动步行街区创建国家级特色街区。公共服务业,加快发展教育、医疗、体育、文化等公共服务业,加强社区服务设施建设,形成适应广大群众日益提高的物质文化需求的新型公共服务体系。

第四节 发展现代高效农业

紧紧围绕“农田标准化、操作机械化、经营规模化、产出高效化、服

务社会化、土地股份化”的现代农业发展思路,重点建设好优质稻米、生态畜禽、名特水产、果蔬园艺等四大特色主导产业。以充分发挥农业在确

保粮食安全、保障城市生态安全、提升公共安全与健康、传承地域文

18

明等方面的作用为目标,严格耕地保护制度,稳定农业用地面积,建立一批特殊产业基地,打造一批龙头型合作经济组织。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继续实施农业机械化工程,加大农机具保有量。加大农村集体土地承包权和经营权流转的力度,大力组建新型土地股份合作社,推动土地规模化经营、农业基地化建设,到2015年,土地规模经营面积占比达到90%以上,土地股份合作社入股面积的占比达到80%。组织引导农业基地、农业企业、合作经济组织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强化对农民的科技教育和创业培训,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农业科技贡献份额。逐步构建起参与主体多元、组建方式多样、股份设臵合理、运作机制灵活、管理模式规范、经营效益显著的现代农业经营体制。鼓励引导农村各类农产品加工、运输、销售、服务等企业和组织建设,鼓励农业与休闲旅游、农产品加工等行业的联动,重点发展一批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促使农业由单纯的生产环节,向加工、运输、销售等高价值链环节扩展,实现农业服务化。

第四章 提升创新能力

第一节 引进培育创新人才

以人才资源能力建设为核心,以高层次、紧缺人才为重点,紧紧抓住人才引进、培养、使用三个环节,坚持党管人才原则,优先保证人才投资,创新人才工作机制,推进人才集聚、提升人才素质、优化人才环境,打造高素质的党政人才、领军型企业家、企业经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社会工作人才、农村实用型人才等七支队伍,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向人才引领的转型。

——狠抓人才引进。围绕新兴产业、重点产业,大力引进领军型、创新型、管理型、技能型、紧缺型人才(团队)。积极实施领军型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和姑苏领军型人才引进计划,到2015年,重点产

19

业、重点工程和新兴产业领域领军型创新创业人才达到150名。其中列入国家“千人计划”人才3~5名、“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人才25名、“姑苏创新创业领军人才计划”人才30名。

——强化人才培养。将继续有计划地选送优秀党政干部到高校及发达国家和地区攻读MPA课程;每年选派50名以上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出国培训,专业技术人员接受继续教育覆盖面达到45%以上。实施“215”企业家人才培养工程,培养一支2000名高级职业经理、100名省内外知名、50名国内外知名的企业家队伍。

——优化人才环境。建立和完善科学的培养、引进、使用、考评、激励、保障等人才政策体系,为各类人才营造良好的政策法制环境;创新分配激励机制,积极探索知识、技术、资本、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实现形式;建立健全以政府奖励为导向、用人单位和社会力量奖励为主体的人才奖励机制,营造尊重知识、珍惜人才、鼓励创新、崇尚创业的良好氛围;强化人才公共服务,抓紧建设公共租赁房、人才周转房和人才公寓,多渠道改善引进人才的居住条件,切实解决人才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以人才市场、毕业生就业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相互贯通为抓手,进一步加强硬件和软件建设,切实提升市场在人才资源配臵中的主渠道作用。

第二节 优化创新环境和要素

引导公共财政向创新领域倾斜,加大科技创新资金投入,加强科技与金融的结合,加大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支持,发展壮大创投机构,加快科技型企业资本市场融资步伐,积极探索科技保险、担保和多种形式的质押贷款工作,努力为科技型企业创造良好的投融资环境,到2015年,全社会研究与开发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4%。实施知识产权保护和标准化战略,优化创新资源配臵和创业服务体系,为创新活动提供良好的公共环境。进一步塑造和提升创新精神,围绕创新要素集聚的需求提升城市整体功能和形象。发挥开放型经济优势,

20

完善创新要素市场,进一步聚集和整合高端创新人才、资本、技术、产业等资源;强化招才引智工作,引进和培育一批有技术、懂管理、会经营的领军人才团队。

第三节 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坚持产业创新优先的原则,围绕我市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重点领域,集中力量攻克一批关键技术,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到规划期末,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0%;强化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引进和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产业规模大、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科技创新型企业;以创新增值为导向,推进自主品牌和知名品牌建设;鼓励企业集中优势资源投入一批重大技术攻关项目,积极参与国内外重要标准制定,促进技术和产业向价值链的高端延伸,提升附加价值,打造在特定专业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第四节 完善创新载体平台系统

以五大创新载体(环保新材料科技创业中心、中丹生态科技城、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华东国际技术创新园、动漫文化创意园)为重点,打造一批高等级、专业化、网络化、多元化、市场化的创新创业创意载体,依托载体加大投入,搭建信息、投融资、测试、培训、法律、交易、开发、担保、保险等高水平生产服务平台,打造满足高端研发人才需求的生活服务平台;支持国内外研发机构落户,全面深化产学研合作,鼓励企业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推进创新的市场化、社会化、网络化;结合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需求,加快推进“八院一室一中心”等十大技术和服务平台建设(碳材料研究院、智能电力研究院、薄膜太阳能研究院、生物医药研究院、沙钢钢铁研究院、上海交大新材料研究院、飞翔化工新材料研究院、华汇玻璃设计研究院、检验检疫局综合技术服务中心、国家材种鉴定与木材检疫实验室)。到2015年,新增企业院士工作站20家、企业博士后

21

科研工作站20家、企业研究生工作站50家、高端产业研发平台15个、国家级科研院所分支机构15个,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建有研发机构的比例达到80%。

第五章 优化空间布局

第一节 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格局

——构建“一城两翼三片区”的空间格局。一城,杨舍中心城区,注重强化服务功能,打造综合服务强中心,增强对全市的辐射带动能力,规划人口60万。两翼,金港江海水运港、塘桥高铁枢纽港,其中金港江海水运港突出优化发展,强化港城联动,规划人口30万;塘桥高铁枢纽港以铁路枢纽为核心,加快培育研发、商务、物流等生产性服务功能,规划人口20万。“一城两翼”集聚全市总人口的75%左右。三片区,锦丰片区、乐余片区和凤凰片区,规划人口分别为15万、15万和8万。

——推进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采用“9(八镇一区)+11(组团型集中居住区)+X(一定规模的农村集中居住点和古村保护型村庄)”的居住格局,全力推进农民居住向城镇、社区集中,进一步提高农民居住集中度;按照“新市镇繁荣、新街道配套、新社区建设”的总体思路,加快推进“三新”工程,深化“三臵换”、“三集中”、“三大合作”改革。以加快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为重点,完善公共服务功能的配套升级,切实提升农村社区综合承载能力,形成一批精致型农村集中居住点;按照融入城市化、就地城镇化、农村社区化三种形态,选择镇村主导型、园区推动型、形式上带动型等三种类型,加快推进农村住房臵换城镇商品房的试点工作;探索实施“人地分离、户随房走”的新型户籍管理制度,完善社会信息管理系统;提升农村新型社区管理水平,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优化资源配臵,鼓励优质资源向农村流动,提升农村服务水平。

22

——打造“一核一带三区”产业格局。一核,杨舍中心城区,是全市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北区以打造高新科技产业为主、南区以发展商贸商务为主、东区以拓展文化旅游为主、西区以开发生态休闲为主的。一带,沿江产业带,重点发展物流、重型装备、冶金、精细化工等临港型产业。三区,西部片区主要发展现代物流、精细化工、机械装备和旅游业;东部片区着力发展休闲生态农业,通过长江西水道整治,重点打造临江绿色产业园;南部片区着力打造以新能源、现代纺织为重点的产业集聚区,开发文化旅游业,并以沿海高铁、沿江铁路和城际轨道枢纽站点建设为契机,大力发展商贸商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同时,鼓励开发园区升格和国家级、省级特色产业基地申报,全力放大保税港区政策功能优势。“两区一园”要高点定位,致力打造特色化、高端化、国际化品牌园区,成为科技创新的先导区、新兴产业的集聚区、集约发展的示范区,并与各镇工业集中区加快形成协调联动的共建优势。

第二节 强化中心城区服务功能

——优化布局,强化服务。扩大杨舍中心城区规划范围,拉开城市框架,拓展城市空间,增大用地、经济和人口规模,迅速增强中心城区实力。优化功能布局,打造具有区域经济组织、高端服务、创新创业创意、高端人居和服务等职能的战略性空间,提升中心城区对全市的经济管理以及科技、人才、金融、文化等高端服务功能,形成“一心四城一区”的整体发展格局。一心为行政商业中心区,依托原有的市中心商业优势,重点打造商业、金融、行政、文化、教育功能。四城即:一是城北科技研发新城,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依托现有大学优势,着力集聚一批科研机构,形成集金融、教育、研发、生产转化、人才培训为一体的创新基地,构建优质的居住和商业配套环境,

23

打造全市企业总部集聚区;二是城西生态新城,全部分期拆除泗港镇区,打造与国际全面接轨的生态居住区;三是城南商务新城:加快推进“退二进三”,大力发展国际商务、服务外包、软件动漫和总部经济;四是城东文化新城:按照暨阳文化内涵和庆安古镇特色,全面改造乘航镇区,充分体现苏式风格,适度点缀唐代古建筑。一区是黄泗浦生态文化休闲区,依托古黄泗浦遗址,重点塑造文化休闲、生活游憩、运动娱乐功能,利用规划区现状水域,进行水系梳理,结合生态绿化形成水绿交融的景象,提升区域的整体吸引力。进一步优化规划管理体制,强化中心城区对全市域空间发展的组织和管理功能,协调中心城区与各片区的分工合作。

——密切联系,提升风貌。加大中心城区交通和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高度重视中心城区空间格局与高速公路、铁路、轨道交通等节点的耦合,密切中心城区与周边腹地、长三角巨型城市区域核心和关键节点的联系。实现城市空间开发的规模和质量并重、美学性与社会性相结合。以组团式开发模式,按照功能定位,打造一批城市新地标、新名片;加强窗口区域、重点细部的城市设计,保护城市文脉,塑造符合自然地形地貌、资源、技术、文化、风俗习惯的城市风貌特色。加快推进老城改造,综合整治老住宅小区、背街小巷,加速小城河改造,切实改善居民生活环境。

第三节 提升港城联动综合效应

——提升整合内河港口资源。以公用性码头建设为主,大力发展集装箱运输,推进集装箱运输与现代物流的融合,加快亿吨大港向亿吨强港的转化。注重港口的质态提升,规模化地发展与沿江产业布局相适应的六个作业区,按照各作业区的功能定位,优化整合港口岸线资源。加强科学管理,继续加大对港口公共设施的投入,将新建、改

24

造、开辟深水泊位和港口资源整合相结合,推进一批沿江、沿主要内河航道的码头整治工程,改建加固薄弱江堤、码头和护坡,维护福南水道,争取双向开通福北水道,严格控制水厂取水口段岸线的开发利用,对效率低下的货主码头进行公用化改造。扩大陆域纵深,充分挖掘港口码头潜力,提高使用效率。推进港口信息化建设进程,建设多部门、多功能的公共信息平台。到2015年,港口实际通过能力与吞吐量之比达到1.0~1.1左右。

——增效挖潜铁路枢纽港资源。高度重视城际铁路枢纽与过江交通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强劲动力,最大限度放大铁路枢纽港资源潜力,狠抓四项核心工程:一是高标准规划与建设好铁路干、支线和站点体系、铁路枢纽港与公交等其它交通工具的换乘体系,使铁路与港口、城镇和产业园区无缝对接;二是做好基于交通格局调整的内外空间格局优化规划,使城市空间发展与铁路枢纽实现无缝对接,在空间上保证铁路枢纽带动效应的最大化;三是高标准规划和建设好服务于铁路枢纽并能充分发挥枢纽带动功能的商务园区、物流园区、高新技术园区、区域性人居园区,探索高密度、适宜步行、公交优先、混合功能且面向长三角的TOD发展模式,打造以研发、商务、办公、商贸、物流、服务外包、人居等服务功能为主的长三角地区重要的科技商务新城,实现城市功能、产业结构与枢纽发展需求高度吻合;四是高标准规划和建设好铁路枢纽区域的城市景观,打造彰显张家港文化和地域精神的又一门户。

——强化港城联动。加快港口、铁路枢纽集疏运体系建设,构建方便、快捷的公路、水运、铁路、管道网络化多式联运体系。鼓励和引导临港、枢纽周边服务业深度发展和创新发展,促进港口、铁路枢纽功能多元化,实现金融、商务、保险等现代服务业与港口、枢纽功能的网络式互动。紧跟市场需求,打造高度专业化、特色化、精细化服务,打造知名服务品牌。推动外资从临港工业扩展到科研创新产业。加快金港港区、塘桥枢纽区的城市化进程,提升港口、枢纽区域的基

25

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集聚和培养港口、枢纽业务所需的各个层次的专业人才,提升服务的附加值,以支撑港口、枢纽发展的高端服务需求。利用保税港区政策优势,在全国各重点区域、尤其是已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的皖江城市带建设“无水港”,延伸港口腹地。创新港城管理模式体制,化解“港-城”空间冲突,使港和城在经济、文化和空间协同发展;抓住时机与沿江、沿海各港口更紧密地合资、合作,“抱团发展”。

第六章 打造富民惠民体系

第一节 完善长效富民机制

坚持以民生为本、民富为纲、民安为基、民强为要的基本原则,努力实现全市居民在增收、就业、创业、保障等方面的发展。

——增收惠民。全面落实利民惠民政策,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步分配中的比重,建立确保居民收入与GDP同步增长的长效机制;调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实施工资谈判制度和工资定期增长制度。研究制定壮大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尤其是经济薄弱村帮扶工作的新办法、新举措,提高经济薄弱村帮扶效果,促进村级集体经济的健康发展,加快建立产业增收、财产增收、创业增收、政策增收“四位一体”的农民长效增收机制。确保农民人均每年增长12%以上,到“十二五”末达到2.65万元左右,城乡居民收入比控制在2:1左右,村级经济不断壮大。

——就业福民。把扩大就业作为增进民生福祉的头等大事,建立政府对就业投入的保障机制,调整就业结构,完善就业促进体系,加强城镇职工与农村劳动力职业素质教育和劳动技能培训,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实施扶持困难群体就业的长期战略和政策,扩大失业保险基金支出范围。“十二五”期间,社会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

26

——创业富民。改善创业投资环境,加大对农民创业的资金与政策支持力度,鼓励人民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创业活动。做强物业,全面推进“三大合作”建设,规范扶持富民合作社,进一步强化物业富民。

——保障安民。增加公共支出,健全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的社会保障体系,推进社会保障向“高水平全覆盖”发展,消除城乡社会保障差别,逐步完善外来人口社会保障体系。

第二节 提升社会保障和服务水平

——完善高水平全覆盖社会保障体系。围绕“人人享有基本社会保障”的目标,以推进城乡一体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为重点,不断扩大城镇职工社会保险覆盖范围,积极探索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险的社会化管理新模式,提高待遇水平,努力构建人员范围广覆盖、保障水平多层次、制度办法可衔接、管理服务现代化的全民社会保障体系。“十二五”期间,城镇社会保险覆盖面达99.5%以上,城乡一体社会保险化管理服务覆盖率达100%。加大对城镇双特困户、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外来打工群体的住房保障力度,逐步扩大保障面、提高保障标准、创新保障形式,在2015年底前全部解决双特困户的住房困难问题,基本解决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保障需求。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加快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全面落实和完善老年人优待政策,探索科学的养老模式,营造和谐养老氛围。到“十二五”期末,建成标准化、现代化养老服务网络,基本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养老服务水平。

——强化社会服务。大力发展民办社会服务组织,完善社会组织的管理体制机制,根据社会组织的服务类型制定差异化的政策,发挥社会组织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社会服务需求。改进干部作风,提高基层干部社会管理和突发事件应急能力。完善工

27

会、妇联、残联、老龄协会等群团组织的职能,创新服务和维权机制,减少乃至消除社会歧视和社会排斥,加强弱势群体能力建设,促进弱势群体的社会融合。

第三节 建设文化强市和教育强市

——构建覆盖城乡的高水平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打造文化强市。加大投入,完善政策,加快文化体制改革,优化文化建设的社会环境和外部条件,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使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切实得到满足,建设“文化强市”。有重点地建设一批标志性文化工程,升级市镇两级现有设施,优化布局、完善功能,探索建立基层文化设施“八个一”工程管理长效机制,“十二五”末,全市人均拥有公益性文化活动设施面积要继续保持全省领先水平。创新媒体宣传,大力发展网络媒体等数字化新媒体,开发发展信息服务和高清、互动点播等增值业务,不断扩大我市各类传媒的正面影响力和竞争力。通过兴办阵地、举办活动、宣传包装等途径,打造以长江文化为代表的特色文化品牌,培育一批地域特色鲜明、影响力深远的优秀作品、名牌栏目、文化节庆品牌和群众文化活动项目。加强文化市场的监管,鼓励各类社会资本投资文化市场。建立一整套有利于引人、育人、用人和留人的管理机制和激励机制,提升文化队伍素质。加大文化遗产挖掘整理和保护力度,努力实现保护工作的科学化、法制化和系统化。

——建设高位优质均衡的现代化教育体系,打造教育强市。更加重视教育发展的优先地位,将进一步强化规划引导和财政投入,确保公共财政对教育投入的年增长率达到20%以上、各类教育生均经费基本标准和财政拨款基本标准年增长率不低于10%,进一步强化人才保障、舆论宣传和组织保障,全力提升全市师资水平,大力营造“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深入推进教育体制创新。到2015年,力争在苏州市率先实现高水平教育现代化,达到城乡教育的高位均衡化,并实现教育区域特色化的新突破,力争成为素质教育改革的先导区、职业教育

28

服务经济的示范区、外来人员子女享受同城待遇的模范区,主要教育指标超过发达国家本世纪初平均水平,教育综合竞争力领先国内同类城市。

第四节 提升卫生健康水平

——城乡医疗卫生体系提档升级。加快推进城乡卫生现代化建设步伐,市一院、市中医院按三级医院标准提档升级,片区医疗中心全面建成二级医院,各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省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改造,深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提升卫生服务能力;科学配臵医疗卫生资源,按城乡一体化要求调整社区卫生服务站布局,推进老年康复护理院建设,健全完善分工明确、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协调互动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加快建立城乡一体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全面促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按照公办卫生机构全面推行、民营医院自愿实施的原则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降低群众用药负担。

——全面提升体育整体实力。实现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协调发展,率先实现体育基本现代化。构建“亲民、便民、利民”的全民健身体系,推动群众体育逐步实现社会化、生活化、科学化;以培养优秀体育后备人才为工作重点,积极实施金牌战略,全面提升竞技体育水平。加快体育产业量和质的全面提升,形成健身休闲、竞赛表演、体育技能人才、体育中介、体育场馆服务、体育彩票等为主要内容的体育产业体系。加大投入,完成新一轮的镇级体育活动中心建设,加快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的提档升级,加大公共体育设施开放力度。进一步提高体育管理人员依法管理体育工作的能力,加大执法检查力度,杜绝安全责任事故的发生。

第五节 增进和谐稳定

按照“亲情化服务、市民化待遇、社区化管理”的要求,加强流动人口信息化管理和居住证制度实施,着力解决流动人口就业居住、

29

医疗卫生、子女入学、劳资纠纷等方面的问题,切实维护和保障外来人员权益,推动流动人口全面融入全市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发展事业。强化执法手段,确保食品、药品安全。加强对城中村、城郊结合部、大型工程工地等重点部位,出租房屋、旅馆饭店、休闲娱乐等重点场所,各类交易市场等重点阵地的综合性整治,完善人防、技防、物防等基础设施,落实长效管理措施。组织开展各种邻里守望的群防群治活动,加强村村联防、户户联保,进一步压降可防性案件。加快推进安臵帮教基地、公益劳动基地、戒毒康复基地、涉罪外来人员管护教育基地等建设,创新帮教转化工作,促使特殊人群顺利回归社会,进一步增加和谐因素。关注互联网时代的网络社会动态及其引发的现实社会问题,探索利用互联网创新管理模式的途径,坚持虚拟社会现实化管理,建立网情研判处臵工作机构和网评队伍,健全网情研判处臵机制、舆情信息沟通机制和应急协调机制,积极构建网上治安防控体系、舆论引导体系,提高网上发现处臵、侦查打击、防范控制能力。

第七章 建设宜居城市

以率先创建成为“全国生态文明城市”为主抓手,动员全社会力量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力打造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先导区和样板区,把张家港建成国内一流的宜居城市。

第一节 提升生态文明意识

——健全完善绿色行政机制。牢固确立“绿色GDP”理念,完善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坚持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一起考核,增加生态文明建设在千分考核中的权重和分值。建立健全生态文明领导责任制、任期目标责任制、责任追究制。

——着力提升全民生态文明素质。将生态文明教育进一步纳入国

30

民教育体系,在全社会广泛深入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形成“人人是生态、人人为生态”的生动局面,到2015年,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普及率≥98%,

——积极倡导低碳节约的生活方式。大力开展公共场所和家庭节水、节电活动,健全政府绿色采购机制。积极倡导绿色交通和绿色出行,重点推广新能源公交车和公共自行车系统,2年内LNG清洁能源公交车增加到150辆以上,并开通2条纯电动车公交试行线路。试点实施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有效实现生活垃圾的无害化、资源化利用。

第二节 发展低碳循环经济

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为原则,以生态产业链为发展载体,实现物质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经济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通过机制、技术、管理“三创新”,源头、过程、末端“三控制”,积极推进企业发展的“小循环”,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污染排放最小化。通过引导工业企业向园区集中,在园区实行“统筹规划、绿色招商、补链引资、链式发展” ,积极构筑园区工业的“中循环”。通过推进资源循环利用,倡导绿色消费,实行资源整合、变废为宝,构筑社会“大循环”。到2015年,清洁生产审核企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80%以上,扬子江化学工业园建成国家生态工业园,扬子江冶金工业园建成国家循环经济工业园,张家港经济开发区建成省级生态工业园。大力发展低碳产业,加强低碳技术的产业化应用。推动太阳能、风能和生物质能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的广泛应用,促进煤、油、气等传统能源向清洁化升级。大力倡导低碳生活理念、低碳生活方式,在全社会形成和强化低碳生活、低碳消费意识和低碳生活文化。

31

第三节 夯实生态环境基础

——建立全防全控的污染防治体系。加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严格实施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联动,从源头上防治污染和保护生态。加强监管能力建设,提高环境执法水平。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治,强化环境风险源管理,有效控制噪声污染,提高环境应急能力。进一步深化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工作,完成“十二五”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

——持续开展蓝天碧水工程。全面实施新一轮大气污染治理三年行动计划,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和集中供热布局,重点开展钢铁行业脱硫治理、扬尘污染和机动车排气污染综合整治,大力发展绿色公共交通,加强城市灰霾空气质量监测和联防联控,“十二五”期间每年大气环境质量优于二级标准的天数达到350天。优先保护饮用水源地,加快实施生态水体工程,加力实施水环境综合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十二五”期间投入60亿元,创新推进国家级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加快城乡污水管网和农村集中居住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控制和减少农业面源污染。2015年,三大水循环体系基本建成,全市主要河道基本达到功能区标准,集中式饮用水和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100%。

——切实加强自然生态保护。严格保护香山、凤凰山等山林资源,加强长江滩涂湿地和内陆水域生态保护与涵养,长江沿岸自然岸线保持在25公里(含双山)以上。

——加快建设绿色生态系统。积极推进沿江、沿河、沿路生态林网、经济林网建设,加强城镇和村庄绿化建设,加快构建布局合理,综合功能优化的市域绿地生态系统,不断强化城市生态屏障。

第四章 提升绿色品牌效应

全力打造城市“绿色品牌”。抢抓国家绿色城镇化战略机遇,打造全国知名的绿色城市;选择中水回用、环保装备、循环经济等特色领域,以世界一流为目标,举全市之力在技术、发展模式、成效等方

32

面打造“品牌”,抢夺标准和规则制定权;开发特色领域的教育、旅游、会展、人居、制造等配套产品,放大“品牌”效应;依托品牌,进一步强化城市特色,集聚环保产业、环保人才和相关高端人才,使生态建设与城市发展、经济建设良性互动。

第八章 完善基础设施支撑

第一节 完善交通体系

铁路:合理确定沪通铁路、通苏嘉城际铁路和沿江铁路在我市的走向和枢纽站、货物运输通道和编组站的布局,“十二五”期末,力争沪通铁路建成通车,通苏嘉城际轨道和沿江铁路开工建设,张家港站投入使用。公路:核心港区集疏运高速公路2013年完工通车,尽早启动锡张高速北延过江通道、沿江高速公路拓宽改造工程,形成“两纵一横”的高速公路新格局。抓紧对金港大道、苏虞张、程墩路等干线公路进行快速化改造,使市区到达“苏、锡、常、通”城区的时间缩短至45分钟以内;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市域主干道路网建设,构建完成市域外围环路,高标准建设市区与枢纽站联系的快速干道,加快二级主干道路网建设,加强各镇之间的道路连接,实现市区到中心镇区20分钟以内到达、各镇(区)10分钟以内可进入高速公路的目标;加强公路管养,使市域公路好路率保持在较高水平。内河水运:加强航道建设和管养,建成张家港复线船闸,推动申张线航道“五改三”建设,提高二干河、六干河等主要航道的运输能力,加强内河港口码头建设管理,确保内河水运有较大发展。客货运:加快换乘枢纽中心、公交首末站建设;深入落实“公交优先”政策,建设快速、大容量公交系统,在城市与中心镇及城市与铁路枢纽站之间,启动快速公交系统的规划和建设;围绕传统货运业改造升级,从场站设施、运输装备、运输组织、市场监管、信息技术应用等关键要素着手,实现货运业高效发展。行业管理和信息建设:加强交通行业管理,加强招投标、质量监督、现场施工、安全监督等管理工作;构建张家港交通运输应急指挥中心,通过整合开发和充分利用交通现有软硬件资源,综合各方渠道获取多种交通信息,

33

实现“信息获取实时,流程互通互融,控制完整封闭,通讯全面顺畅,指挥多方可视”等目的。

第二节 强化能源保障

积极引进新能源,加快能源结构调整,完善能源保障体系。加快天然气管网向中心镇区和居民集中区推进,逐步使农村居民用上天然气。鼓励扶持燃煤热电联产企业改用天然气,进一步扩大集中供热范围;合理归并现有的热电企业。加快天然气加气站、充电站的布点规划建设,加速车船的新能源替代,鼓励有条件地进行太阳能光伏发电示范工程建设。加快煤、气发电机组建设步伐;根据循环经济和环保要求,鼓励有条件的沙钢、永钢等企业开展综合利用热电工程项目建设。加强输配电主网架建设和电网智能化建设,努力提升500千伏网架输送电能力,不断完善全市输变电设施布局。按照规划新增500千伏、220千伏、110千伏变电容量,满足“十二五”期末全社会最高负荷465万千瓦的用电需求。

第三节 推进信息化进程

形成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信息资源合理利用、覆盖国民经济和社会领域的信息化体系。大力推进产业信息化,促进企业实现生产装备自动化、管理现代化、决策智能化、商务电子化,提高产品的信息技术含量。建立和完善农业信息服务网络,大力推动服务业信息化建设。加快广电设备的数字化进程,大力发展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完成高清全台网、新闻直播室等一批标志性技术改造工程。重视邮政电信事业发展,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优化配臵资源,健全服务网络,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建设面向家庭用户的社会信息服务网络,加快推进科技、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劳动就业等公共领域的信息化建设,积极推进现代多媒体教育、网上教育和远程教育。加强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重点建设电子政务公众服务体系、政务数据共享交

34

换系统和数据中心,加快人口、法人结构、宏观经济、地理信息等公共数据库的建设,形成服务全社会的交互式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政务信息网络平台、电子档案信息平台、区域性网络化制造业协作平台、行业信息化服务平台、物流信息系统和城市路况交通动态信息系统。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优化信息化应用环境。

第四节 保障水资源安全

提高防汛减灾能力,以完善的水安全体系保障城市正常运行;拓展设施水利外延,提高水利资源承载能力,促进临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加快长江堤防建设与长江河道治理,实现老海坝节点基本形成,守护标准得到提高,各水下冲刷险工得到有效治理;通洲沙西水道整治工程基本完成,通洲沙促淤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百年一遇江堤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一般堤段达到百年一遇标准。提升市域大联圩防洪排涝能力,市区防洪标准达到百年一遇标准,中心城镇防洪标准达到五十年一遇标准,一般城镇达到二十年一遇标准;城镇排涝能力达到五十年一遇标准,农业圩区排涝标准达到二十年一遇标准。优化水资源配臵,增强水资源供给能力。加强长江水源保护,建设应急水源地,提高应急保障能力,升级小型水源工程,提升灌溉工程,灌溉设计保证率达到85%,坚持建设与管理并重,创新管理机制,完善河道长效管理机制,加快法治化、科技化、信息化建设,提高工程管理水平和科学调度水平,加强行业监管,建立长江防洪工程数据处理中心暨张家港市防汛会商、决策指挥中心沿江分中心,开展张家港市水利控制工程优化调度方案研究,全面加强涉水事务的公共管理服务。

第九章 落实保障措施

第一节 提升体制保障水平

围绕“协调张家港”的发展目标,兼顾程序公平与结果公平,以

35

综合配套改革为载体,推进行政管理体制、农村、财税金融和资本市场建设、社会管理、经济体制、社会事业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统筹协调全方位力量,重点突破,整体推进,推动形成为转型升级保驾护航的体制机制。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进依法行政,强化政务公开,加快建成法制政府、责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提高行政效能。积极对上争取,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配套改革和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农业发展支持保护促进体系。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推进金融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资本市场建设,积极发挥财税效益,不断创新金融产品,拓展资本市场规模。推进规划管理体制改革,处理好强区规划分权和区域协调发展的关系;进一步优化区镇合一管理体制,促进城乡一体化、农业的规模化和现代化发展。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大力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完善,扩大受益群体,提高受益水平。整体推进社区管理体制改革,尽快建立健全与构建和谐社会相适应的新型社会管理体系。加大科技创新改革力度,创新教育改革与发展机制,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加大涉及民生领域的改革力度,进一步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第二节 健全政策保障体系

——完善产业发展政策。根据产业升级战略,调整优化产业导向,引导人才、资金、土地等要素向新兴产业、重点产业汇聚,鼓励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依法淘汰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落后生产能力和工艺,调整转移高能耗物耗、占地多和税收贡献少、劳动密集型的低竞争力产业。

——落实空间调控政策。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实行土地政策分类指导,突出中心城区与“二区一园”优先地位,实行严格的用地增量控制,提高建设用地的集约化水平。加快农村“三集中”的速度与水

36

平,促进农业园区建设。建立以投入产出效益和生态效益等为主要考核标准的用地规模审核制度,提高土地投资强度。

——健全公共财政政策。按照完善公共财政体系的要求,调整支出结构,保障社会民生、基础设施、环境保护等重点领域支出,促进全市社会经济的包容性增长。按照全市统筹的原则,探索建立全市不同发展区域的财政转移支付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

第三节 加强重大项目引领

重视重大项目在规划实施中的作用,探索重大项目引领的实施机制。加快疏港交通、市域快速通道的规划与建设,完善交通体系。加快中心城区服务功能的建设,增强城市服务辐射功能。培育、引进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和产业带动力的新兴产业龙头型项目,培育地标型企业;加快规划建设一批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载体,推进现代物流基地、区域性功能性总部基地等基地建设,推进现代产业体系的发展。建立重大项目分类指导的管理体制。对属于政府职责、由政府财政支持的工程项目,应该精密组织,科学实施。对属于市场主导的工程项目,要加强规划引导、政策支持。

实现用地的外延扩展向内涵挖潜转变,加大存量土地的清理整顿力度,开展万顷良田试点工程建设,用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政策,进一步推进农村工业向园区集聚,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宅基地臵换;提高各载体建设水平,积极淘汰落后产能,吸引高端产业集聚,以提升用地效益。严格控制建设用地增量,进一步提高项目准入门槛。适度提高新增工业用地容积率下限,合理控制绿地率上限,设臵用地的产业类型、产出效益、环境影响、开发强度等门槛,实现土地的高度集约化利用。

第四节 提升开放开发水平

——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积极推动外贸企业加快技术创新和

37

品牌建设步伐,努力提高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产品出口比重,提高出口产品的附加值;加快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步伐,鼓励有条件的加工贸易企业创建自主品牌和营销网络,为加工贸易内销创造条件、提供便利。积极创建五金工具、面料等省级出口基地,积极培育本市级新能源、新材料、装备机械等出口基地,加强基地内各类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进一步推动出口基地建设上水平。

——加快提升利用外资水平。鼓励引进新能源、新材料、装备机械、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领域的龙头和骨干项目,加快形成产业集群。限制一般的劳动密集型和产业层次低、资源消耗多、环境影响大、产出效益差的项目。把引进外资发展服务业放在优先位臵,鼓励引进现代物流、科技研发、商务服务、金融等功能性服务业项目,统筹发展消费性服务业。

——积极实施“走出去”工程。以整合全球空间、要素资源为目的,将走出去由企业自发行为上升到区域战略层面,由政府、行业协会、规模企业出面推动企业有组织地走出去,以异地工业园、异地创新机构为载体,以异地研发机构、销售网络、生产基地的整合构建和技术型、管理型、智能型的资源开发、工程承包、对外劳务等项目为重点,以财政、金融保障和服务等支持政策与服务支撑体系为平台,构筑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战略体系。

——深化区域协作,增强区域资源配臵功能。借铁路枢纽、沿海大通道建设契机,以产业升级、科技创新、新兴产业发展、资源整合、市场和腹地拓展为导向,从政府、行业、区(镇)、企业等不同层面,主动融入长三角经济一体化进程,大力开展国内外经济合作;高度重视与国际发达专业化城市(地区)、无锡空港、上海尤其是洋山港、江苏沿海地区、中西部沿江地区、高校科研院所的联系与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38

第五节 强化基层党建和民主法制建设

——加强党的建设。全面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努力推进基层党组织的有效覆盖、加强党员队伍的有效管理、实现党员素质和能力的有效提升;全面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提升干部工作科学化水平,努力建设善于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全面构建具有张家港特色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明显改进党风政风,努力提高人民群众满意度

——推进民主法制建设。认真贯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加强同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工商联的合作共事,做好民族、宗教、对台、侨务工作,充分发挥群众性团体的作用。加强党内民主,认真落实和保障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监督权。扩大基层民主,积极推进基层治理体制机制创新,完善村民自治,鼓励居民组建各类社区自治组织,深化党务、政务、村务公开,建立公众参与、透明、高效的治理体制,充分发挥村(居)民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防范的作用。健全重大事项集体决策、专家咨询、公众参与和决策评估制度。深入推进法治张家港建设,坚持依法行政,提高执法效能,强化执法监督。把根治腐败、扩大就业、消除贫困和社会差别、实现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作为党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深化司法改革,加强法院和检察院建设,加强司法救助和法律援助,维护司法公正。

——提升居民精神文明素质。实施城市精神塑造工程、文明素养培育工程、发展能力提升工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推进工程、新张家港人融合工程、优美环境育人工程、先进文化服务工程、文明创建示范工程、社会诚信建设工程、城乡文明一体化工程等十大工程,使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家喻户晓,社会主义荣辱观深入人心,使现代文明市民观念得到广大市民的推崇,市民行为中的陋习和公共场所中不文明现象明显改观,市民的思想道德境界、科学文化素养、法律法规

39

意识、身心健康水平和发展能力显著提高,社会整体发展水平、文明程度全省领先、国内一流,实现第三届(2011年)、第四届全国文明城市(2014年)两连冠。

——健全规划编制与实施的各项制度。规范规划编制程序,提高规划编制过程的透明度和公开性,保障全体市民参与规划编制与实施的权利。实行重大项目和事项的公示、听证制度,进一步完善民主决策程序。强化对规划实施的监督,充分发挥行政监察、组织人事、统计审计等部门对发展规划实施的监督作用,完善政府定期向人大、政协的报告和沟通机制,充分听取人大、政协的意见和建议,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和支持规划实施的社会氛围。

40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7gm7.html

Top